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10篇]

作文 閲讀(6.47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10篇]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我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但我最喜歡春節,它最隆重、最熱鬧,也最紅火!

有關春節,也叫過年,那麼,你知道嗎“年”的故事嗎?我講給你聽吧!傳説在遠古時代的時候,“年”是一個大怪獸,居住在深海里。每逢新年的頭一天,它就從海底爬出來吃人們養的雞、鴨、鵝、狗……人們非常害怕“年”。每次“年”跑到村子裏,人們都慌亂扶老攜幼地往山裏趕,有的`還帶着雞鴨鵝狗……等着年走了,第二天才再回到村子裏。有一次,出現了一位老爺爺,他穿着一身大紅衣服,大人讓老爺爺趕往山上跑,老爺爺説:“你們去吧,讓我在這睡一晚,明天你們再看看我還存活不。總得找個辦法對付年啊!”説着人們就匆匆上山了。年真的又來了,老爺爺點上紅蠟燭,貼上紅對聯,屋子裏亮堂堂的,還燃起一堆柴火,年還沒走到近前,忽然看見紅色亮光,和響聲嚇得逃走了。第二天人們回到村子裏,村子裏依然安然無恙。人們問老爺爺:“這老頭兒用了什麼法術呀?”人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着。老爺爺説:“我沒用什麼法術,我只是穿着一個大紅衣,點上紅蠟燭放上,其實,‘年’最害怕紅,燃起了柴火,還敲了幾下破銅盆,亮光和響聲就把年嚇跑啦!”所以每次年來的時候,人們就用這個方法對付他。之所以人們可以對付年了,人們説這是過了關卡,後來傳襲下來叫“過年”,"年關“。

現在年再也不敢出來了,那個紅紅火火的節日,它可能早就把年這個獸嚇死了。

為了慶祝取得勝利,人們一代又一代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作為一個節日了,所以每逢過年,總有很多習俗來增添節日氛圍,天南海北的人們總要在過節時刻回到家吃上熱汽騰騰的餃子,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過年,大人小孩都穿新衣,互相拜年,往往孩子們總能拿到長輩給的壓歲錢,家家户户,喜笑顏開看春晚節目,人們都沉浸在美好,幸福的祥和中……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元旦,清明節,春節……可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節日莫過於中秋節。

農曆8月15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8月15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是中秋節的習俗,你們知道月餅是什麼時候流傳開的嗎?北宋時之在宮廷中流傳,然後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壇。發展至今,朝則成為全名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的飲食習慣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港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有一年中秋節,我和媽媽回老家。賞月亮做月餅,大清早的我還在屋裏睡覺。可是已經聽見外面有人在忙活,我一看鬧鐘,媽呀,怎麼七點多啦,我二話不説,立馬穿上衣服蹬上鞋子,急忙跑出去,我看見媽媽和奶奶已經做開了,我馬上洗了手就坐在那裏開始做了。

做月餅的第一步先製作月餅的餅皮,先混合糖漿,花生油。鹼水和吉士粉攪拌均勻。第二步、加入麪粉,再加麪粉的過程中,我一失手把麪粉都打翻了,弄得手上臉上都是麪粉,像一個小雪人,引得全家哈哈大笑。我害羞極了,如果這裏有一個洞,我恨不得馬上鑽進去,我看見大家這樣我連忙説失手了,你們先做吧,我去清理一下身上的東西。大家聽了我這句話才不笑了,我鬆了一口氣,清理完身上的麪粉我邊繼續跟着奶奶做,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經過幾十分鐘後,我高興的大喊:終於做好了一個了。回頭一看大家已經做了十幾個了,我十分着急,便繼續做下去,第一個不熟練第二次做的時候就很熟練了,第二次我一口氣做了十個,晚上我們在院子裏觀賞着月亮,吃着自己做的月餅,我開心極了。

夜幕降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户灑進各家的房屋裏,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悦中吃着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喜悦的象徵。中秋節是我們閤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出門在外的遊子會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所以我們要把他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你知道我最喜歡中國什麼傳統節日嗎?對啦,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瞧,大街小巷,張燈結綵;聽,鞭炮聲,此起彼伏。大家歡呼着、嬉笑着,興高采烈地互相祝賀着:“過年了!新年好!”

大年三十,我早早地起牀了,吃完早點後,和家人來到姜堰步行街。步行街兩邊的商場裏不間歇地播放着“恭喜發財,恭喜發財……”的音樂,擺放着琳琅滿目的商品,等着客人來挑選。步行街上人山人海,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賣糖葫蘆的,有賣棉花糖的,有賣捏泥人的,還有的再賣各種各樣的掛鏈飾物……還有各種各樣的遊戲,有套圈,有跳磞牀,有釣小魚……。我和爸爸很快發現了炫酷的射擊遊戲,我們迅速就加入了“射擊大軍”的行列,我先將腿扎穩,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再將槍桿架在我的肩上,瞄準前方目標——氣球,果斷開槍,“中了!中了!”然後我們又玩了蹦牀,品嚐了美食小吃,在步行街逛了兩個多小時後我們滿載而歸,拎着大包小包的“戰利品”回家了。

下午,全家人圍在一起包起了春捲。我們包的春捲各有特點。奶奶包的春捲是圓柱形的,野菜餡包得很緊;媽媽包的春捲有點鬆,一看就是個生手;爸爸包的春捲五花八門,有方形的,有長方形的,還有三角形的,看來爸爸無時無刻不在創新;我包的'春捲集眾家之長,奶奶連誇我包得好。

吃年夜飯時,我收到了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的紅包——壓歲錢,很是開心。飯後,爸爸帶我在院子裏去放鞭炮,爸爸先點燃一根香,將香頭點燃鞭炮的引線,“吱吱”引線被點燃了,鞭炮“吱溜”一聲竄上了天空,聲音震耳欲聾。天空中立刻出現藍的,綠的,紅的,黃的,紫的……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的。

放完鞭炮後,時針差不多指向晚上8點了。我們守在電視機前,等待着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品嚐着春捲。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中,我最喜歡相聲、小品、魔術表演了,很開心。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我不知不覺睡着了。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歡歌笑語中送走了過去的一年,迎來了充滿希望的豬年。在夢裏我還對自己説:我又長大了一歲,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不讓爸媽為我操心。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急。

説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説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裏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蓯嵌V鮃瘓洌骸奧飛閒⌒目闖擔鴯饌娑!”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説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温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五月五,過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

每年端午節,家家户户就會飄出粽葉的香味。一個個粽子被綁成一串掛在架子上,就像一串沉甸甸的果實。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打開碧綠的.粽葉,那晶瑩的三角糯米球就展現在眼前。粽子有鹹有甜,我最喜歡的粽子是糯米里包着香噴噴的腐乳肉和甜甜的豆沙,現在想起來就垂涎三尺。

吃過粽子,我就會跟着媽媽去郊區的農村看賽龍舟。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盛事。水面鑼鼓喧天,人人奮勇划船,岸上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據説端午節吃粽子、塞龍舟是源於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在楚國滅亡後,痛不欲生,在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汩羅江自盡。人們得知後紛紛駕着小船去撈,還往江中投食,怕魚兒吃了屈原,但是一無所獲。後來人們每年端午節都要吃粽子賽龍舟,不僅紀念屈原,也是弘揚愛國精神。

原來端午節也有這麼豐富的內涵,我喜歡過端午節。

傳統節日作文 篇6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要去外公家吃晚飯。外公家在安慶市,原本我想坐高鐵去,可是爸爸説帶給外公的禮物很多,拎着上下車很麻煩,還是開車去吧。

車子上了高速,我就睡着了。等我醒來時,已經到了外公家樓下了。這一覺睡得可真香啊!

到了外公家,外婆正在廚房裏忙活着,她一邊做飯,一邊哼着老歌曲。我和舅舅在房間裏玩電腦。過了一會兒,外公叫了一聲:“吃飯嘍!”

飯桌上,外公説:“你們知道中秋節的神話故事嗎?相傳古時候,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拿來的長生不老藥後,升到了月宮,時間一久便感覺很孤獨,於是叫后羿在八月十五用麪粉做一些圓圓的丸子,放在月光下,然後叫她的名字,她就能回來。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也就這樣形成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我一邊吃着美味佳餚,一邊想着嫦娥一個人在遙遠的月宮裏的情形。一個人呆在那麼遠的地方,沒有家人和朋友陪在身邊,確實很孤獨啊!

舅舅和爸爸、外公三人在喝酒,我和媽媽、外婆三人拿着飲料和他們乾杯,好開心啊!

在回家的高速上,我們看見天空中掛着一輪明月,又大又圓。我不禁想起一首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傳統節日作文 篇7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有古老的民族藝術,也有特殊的風俗習慣,我最喜歡春節了。

春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七年級。這天早上,人們早早起牀放鞭炮,點旺火,預示着一年紅紅火火。中午,家家户户會有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其中,當然少不了我們的傳統美食----餃子。春節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他們可以穿新衣、放花炮,並且得到長輩的祝福,拿到壓歲錢。

關於春節,還有一個傳説:“年”是一個可怕的怪獸,非常兇猛。它常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才上岸來,吞噬牲口,傷人害命。因此,每到這天,村裏的人們就到深山去躲“年”了。但是一個乞討的老人知道“年”怕炸響、紅色和火光,於是,老人披着紅袍打敗了“年”。這一天正好是正月七年級,人們每到這天就貼對聯,放鞭炮,還把這天叫做“年”。

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個巨大的寶庫,讓我們用自豪的心情去感受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

傳統節日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個清明節,按照習俗,我們今早該去山上掃墓。

吃過早飯,背上鋤頭等一些工具,就和家人們上山掃墓去。

剛剛從家走時,我是熱血沸騰。可到了山腳,就已氣喘吁吁了。把鋤頭“扔”給媽媽,脱下外套,十分堅難得爬着山——其實這座山很矮。此時,早晨那温暖的太陽已變得毒辣。

終於到了山頂。穿過羊腸小道,就能來到墓地,可我在要穿過墓地時,被某種不知名的草給割傷了,流出鮮紅的血。就因為這點小傷,本該幹活的我被媽媽二話不説地拉到一棵大樹下,清理了塊空地,然後讓我坐下。

看看爸爸、媽媽、奶奶正灑着汗水地幹活,在看看樹下閒着沒事幹的我(我也想幫啊,可媽媽不讓),真是鮮明的`對比呀。

終於,墓四周的野草都割完了。奶奶從籃子中拿出供品、紙錢、打火機、蠟燭,開始拜拜起來。

我拿出看家本領,跑到奶奶那幫忙。奶奶在墓碑前、土地公那和鄰居那擺上供品,插上蠟燭叫我去燒紙錢。煙把我薰得直咳嗽,於是我蹲在煙的反方向,拿了個樹枝,去挑紙錢,生怕哪沒燒到。

又過了會兒,奶奶將鞭炮放完了,收好了供品,準備回家。

臨走前,我還特地把灰堆裏的火星踩滅,吹滅蠟燭,去追已經走到前面的家人……

又過了一個清明,期待下一個。

傳統節日作文 篇9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是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盪漾。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的開端大約是在臘月二十幾吧,一過臘月二十,家家户户都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孩子們也陸續放了假。歡天喜地的和夥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裏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象。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嚐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着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羣小朋友,手裏拿着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朵出來,好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好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媽媽去看春節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牀,我起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裏,我們有説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大部分的人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七年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着走着,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好像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説你磕什麼頭呀!來快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於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傳統節日作文 篇10

老人們説,端午節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説,端午節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説,端午節是腰上掛着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端午節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節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鍾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説,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願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於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説,箬葉要到山上採,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夥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採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採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夥伴們競賽,看誰採的多.箬葉採回家後,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裏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肉買來後,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着,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後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着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後,我望着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着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説,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着都直流口水,又怎麼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捨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夥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説着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該是多麼多麼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着滿腔喜悦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雲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這隻手,一下子把粽子拋到那隻手,一下子又這隻手抓抓,一下子又那隻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嚐着,各自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科技在發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