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錦集8篇】

作文 閲讀(7.62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錦集8篇】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1

我很喜歡過年,因為過年會讓我們全家人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漸漸接近尾聲了,而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便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了。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以往,爸爸媽媽一定會在上午帶我和弟弟去廣場上看民俗文化表演,到下午,我們小區內就會舉行猜燈謎活動,而晚上呢,我們就會去綠色莊園看燈展,吃元宵。現在我一想起那些場景,心裏總懷着一種美妙的感覺。但是現在,新型冠狀病毒不斷流傳,使得我們都得待在家裏,所以想要外出做習俗活動都沒有機會了。

但是,我們心裏並沒有被病毒所佔領,早上,有的'人家會在自家門口的樓道里掌燈、點蠟燭,祝願在這一年中紅紅火火、吉祥如意。等到十點鐘左右各家各户就要開始準備豐盛的午餐了。

中午,也就是到了午飯的時間,一桌子的美味佳餚,就等着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享用了,有魚有肉、有菜有飯,酒足飯飽之後,便開始睡起午覺,這時,整個小區都好似靜了下來。

傍晚,我向窗外望去,每個樹上都有着不同顏色的彩燈,十分吸引人的眼球,在我們小區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晚飯是可口的元宵,一個個黑芝麻餡兒的元宵在嘴裏既甜又滑潤,忍不住讓人多吃幾個。晚飯後,我們全家就圍坐在沙發上電視前,收看元宵節晚會,我們家中充滿了歡笑聲。

這就是我們濮陽的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2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是一個除了春節之外我最喜愛也是最熱鬧的節日。

早上,我來到青銅器廣場的“萬人吃湯圓”的鍋前。這是一口直徑兩米的大鍋,旁邊的廚師把一大袋湯圓倒進鍋裏,我也湊上去拿了一碗品嚐起來。湯圓很美味,仔細一嘗,有芝麻味的,有花生味的,有藍莓味的,還有芒果味的……真是應有盡有啊。再往前走,一串串的花燈就映入眼簾了。有的是兔子形的,有的是大角牛的還有的是憤怒的'小鳥形的。真是琳琅滿目,看的人眼花繚亂啊!到了猜燈謎的地方,我看到一排排燈謎下面是人山人海。有大人,有小孩,大家都在興致勃勃的猜着燈謎。

晚上,廣場上聚滿了人。就在這時,天空中綻放出了一朵朵絢麗奪目的煙花。這些煙花千奇百怪,有長得像樹的,有長得像人的,有長得像水母的,還有長得像愛心桃的,非常漂亮。

這個元宵節令我非常難忘,非常開心。真是除了春節以外最熱鬧的節日啊!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3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寫的是元宵節,男女老少都湧到街上看燈花。看花燈,猜燈謎。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被人稱為元宵節。

在這個節日裏,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賞花燈了。花燈很多,有飄飄搖搖的、深藍色的水母。可愛的海豚向我游來。嬌小玲瓏的兔子,向我打招呼。最兇猛的要數恐龍啦!它是會動的,向我猛撲過來,我嚇了一跳,馬上躲到媽媽的身後。

舞龍燈也很好玩,龍有一個威風凜凜的.頭。鼻子翹得老高,身體是用千萬盞火紅的燈籠做成的,那些叔叔用手抬着燈,身上穿着黃色的衣服,帶着黃色的帽子,笑眯眯地向我們走來。這條龍還有一條漂亮的尾巴,尾巴朝向天空。上面的顏色非常豐富,有綠色的、紅色的、黃色的。彷彿從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當中穿越了過來一般。

我太喜歡元宵節了,和爸媽一起賞花燈,看舞龍燈,實在是太好玩了。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4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唐詩宋詞、三字經、剪紙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有很多,有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中秋節等。我們今天就來説説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

元宵節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它的來歷有三個:1.東方;2.玉皇大帝;3.漢武帝。今天我們就説玉皇大帝的那種來歷,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有一隻神鳥,有一天神箭手把玉皇大帝的`神鳥給射死了,玉皇大帝很生氣,説在正月十五那天,拿天火燒死凡人,玉皇大帝的女兒元宵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她聽到就去凡間把這件事告訴了凡人,説在正月十五那天玉皇大帝要放天火燒死你們,你們一定要準備好鞭炮和燈籠、篝火,那天我會帶着天兵天將來這裏,玉皇大帝看了就會以為凡人都被燒死了,你們就會得救了,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天兵天將來了,凡人們家家放鞭炮,掛燈籠、篝火把,玉皇大帝以為凡人都被燒死了,人們得救了,從此以後到了正月十五人們都放鞭炮,還做了一些點心,點心的名字叫湯圓也叫元宵。這就是元宵節的由來。

以前每過元宵節,我跟我的家人們,也放鞭炮、放孔明燈、猜燈謎、吃元宵,那時我還不知道元宵節的來歷,但過得也很快樂

我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最喜歡的節日就是元宵節了。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5

“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唱着這首熟悉的歌謠,又來到了一年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為春節以後的第一個傳統節日,它起源於西漢時期,從唐朝開始盛行,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行花燈會,猜燈謎,吃湯圓等習俗。

然而,今年由於疫情,民俗活動全部取消了。於是我決定親手為全家做一次湯圓。

説幹就幹,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準備了糯米粉、芝麻餡、水。第一步就是和糯米粉,這個説難不難,做起來可真不簡單,一會水倒多了,一會兒糯米粉又多了,折騰了好一會兒,終於做出了合適的糯米糰子。第二步:只要把芝麻餡搓成玻璃珠一樣的小圓就可以了。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把芝麻餡放進糯米糰子裏,可不要讓它探出頭來。最後用開水把它們煮開,美味的湯圓就做好了。

我們全家吃着香噴噴的湯圓,感到非常幸福。但我知道這些幸福都是抗疫在一線的叔叔阿姨幫我們爭取來的。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吃到湯圓,希望他們都平平安安地回來,早日與家人團聚。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我十分興奮,聽媽媽道,傳説在良久以前,世優勢調雨順、五穀豐收,老百姓安居樂業、水深火熱。忽然災害來臨、城內洪水氾濫鄉外地步乾旱,本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往赴宴,玉帝飲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歸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利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悉起因,就偷偷地裏溜到地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緩緩復原了原來面綱。玉帝酒醒後,也發明寫錯了雨簿,但標想矯正,又怕重君説大家幹事不穩重,只佳一誤再誤。起初玉帝領現本人的雨簿被改功,不禁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世間殺了青龍,丞相照作了。青龍被丞相宰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覺得愧疚即下書要黃帝向庶民傳令,要留念替官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己們皆要敲鑼打飽,耍龍舞獅 慶賀元宵節。

元宵節的風俗是吃湯圓,每家團離散圓,所以昔晚媽媽“權利下置”,把煮湯圓的主要義務接給我去履行。我把它瞅成一件非常沉大的免務,恐怕煮破了,所以口面似乎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因為我年紀小,媽媽在一邊指揮先把水燒啟,把湯圓膽大妄為地抬出來。爾着急地等候着,期待着……。皂文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點,望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樂不可支地叫講:“湯圓要沒鍋了。”我慶幸還惡湯圓沒煮破。大野愉快地品味了我煮的.湯圓,媽媽給我擊了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高興不未,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估,我心裏美滋滋的。

我渴望着下一個元宵節。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7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城市,這天都會掛上各色燈籠。在農村,沒有那麼多燈,這可怎麼辦呢?聰明的人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放哨火,這樣的火堆可比燈籠亮多了!燈籠有燈籠的風情,哨火有哨火的滋味兒,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場面啊!讓我帶你們一起走進那熱鬧的夜晚吧!

夜幕降臨,城裏已是燈火通明,萬籟俱寂的村莊,人們三三兩兩,開始趕往草垛。所有人來齊後,大家點燃了草垛。那火苗一開始還很小,像小精靈一樣在草中飛舞;突然,只聽轟地一下,小精靈們迅速蔓延開去,火舌在空中綻放出一朵光亮無比的紅花,紅光照在每個人的臉上,温暖又紅火,大家在火堆旁有説有笑;漸漸地,火全部燒起來了,雖然沒有燈籠好看,但這不是一個更大的燈麼?

月至中天,遠處又多了幾處火燈,這麼多燈,不知遠方的人是否看到?宇航員是否會看到?玉皇大帝和嫦娥是否會看到?火光映紅了天空,像是傍晚的火燒雲。

看着這熊熊燃燒的大火,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段故事:在抗倭時期,倭寇經常夜襲,抗倭名將戚繼光便讓老百姓在夜間放火,哪些倭寇看到火光,便再也不敢來犯了。這大概也是放哨火的`來源吧!

夜深了,火也滅了,人們都已進入夢鄉,唯我不眠,打開窗望着那還在冒煙的草灰,一個個熱鬧的場面又浮現在我眼前,就在那火燈的旁邊

傳統節日元宵節節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端午節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年前的元宵節,我在老家看到了一場精彩的舞龍燈表演。

老家舞龍燈的風俗很講究,正月十五龍燈上廟。上午,村裏就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龍燈要開光啦!家家户户端着貢品去拜龍王。下午,龍燈要上廟了,全體男女老少早早來到廟前的廣場等候,連寺廟二樓的`走廊都擠滿了人,大家興奮地等着。我坐在小叔的肩上,心裏想着:我終於可以目睹龍燈是什麼樣子了。

龍燈來了!人們歡呼起來。遠遠看去,一條紅色的龍緩緩的向寺廟游來。近了,啊!好威風!當時我差點把它當成了真的龍。再近一些,我終於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它有大大的龍頭,張着大大的嘴巴,叼着一顆大大的龍珠,下巴飄着長長的龍鬚,兩顆眼球像兩隻燈籠,頭頂上長着威風凜凜的龍角;龍頭後面是光亮鮮紅的龍身,龍身背上有許多金光閃閃的龍鱗,身子最後是它高高揚起的尾巴。

整個龍燈由十幾個舞龍人舉着。只聽引龍鈴一響,龍頭就動起來了,龍對着廟門點了三下頭,然後跟着引龍鈴左右晃動起來,這時龍身也扭動起來,最終舞成了一串旋轉着的圓環。舞龍人的吶喊聲、觀眾的歡呼聲、小孩子的嬉鬧聲匯聚成了歡樂的海洋,只見龍身越舞越快,廟門前的煙也越來越濃,這條龍好像真的在騰雲駕霧。這樣的高潮一波接着一波,看龍燈的人久久不肯離去。

老家的龍燈真有趣,有機會我也想去耍一耍龍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