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有關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十篇

作文 閲讀(5.22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傳統文化的作文錦集十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釐米呢!它寬24.8釐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裏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着長鬍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裏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着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裏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着馬,有的趕着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着擔子,有的推着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閒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幹什麼。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中華傳統文化有很多,讓我來給你説一説吧!

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來構成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大致是説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

京劇,又叫“京戲”、“平劇”、“國劇”。他是中國傳統名劇,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象棋是由兩人輪流走子,已“將死”或“困斃”對方將(帥)為勝的一種棋類運動,有着數以億計的愛好者。

象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僅在國內深受羣眾的喜愛,而且流傳國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其實近幾年來我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一直在不斷加強,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電腦、手機的盛行,再加上很多外來文化的進入,我們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直在削弱,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慢慢的消失。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xx年上映的電影《百鳥朝鳳》,這部電影從表層上看講的是嗩吶,但是從深層次來看,講的卻是對傳統文化應有的正確態度的探討。這也是吳天明導演的'封箱之作,是他一直對藝術的追求造就了這樣一部偉大的電影。電影中有一句台詞令我印象深刻“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兒的人,才能夠拼命把這活保住,傳下去。”吳天明導演用這部作品就是想喚醒人們對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也已經採取了措施去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近年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的出現,就是傳統文化逐漸迴歸的一種體現,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不能天天在自己的手機裏放着英美的歌曲,不能一泡在圖書館就是去尋找什麼日韓的漫畫,更不能忍受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被別的國家搶走,我們要行動起來。

就是從現在開始,品一杯香茗,細細地去閲讀、觀看、聆聽那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文明,各種文化源遠流長,茶文化就跟不用説了,茶,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歷史。傳説,炎帝神農嘗百草後發現了茶,唐人陸羽曾著的《茶經》赫赫有名,告訴我們如何泡茶、品茶。並且你知道嗎?茶還是世界三大不含酒精飲料之一呢。聽到茶如此有名,我也忍不住來泡一泡、品一品茶了。

我先買了一包茉莉花茶,把細細的,乾乾的,又硬又長的幹茶放入杯中,它們好像一羣正在睡覺的蝴蝶,寬大的翅膀緊緊地裹着身子似的。我再把85度左右的開水倒入杯子裏,水似風,茶似蝶,風把蝶搖醒,有的.蝶在風中翩翩起舞;有的蝶在水面張望;還有的蝶是小懶蟲,還在樹上睡哩;過了一會,蝶飛累了,慢慢地回到了杯底睡覺去了。茶水也漸漸變黃。這時,茶泡好了,我輕輕把杯蓋揭開,白白地水霧參雜着沁人心脾的茶香撲鼻而來,彷彿把我帶到了仙境一般。看到如此景色,讓我忍不住品嚐。

我把茶杯放在手中,輕輕地喝了一口茶。嗯,微苦中帶着一絲甘甜,甘甜裏又帶着一絲清涼,怪不得古人那麼喜歡品茶呢!真好,我又喝了幾小口,立刻清醒了很多,清涼、清靜和清醒在我身邊繚繞。

古人云:“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先苦後甜,有苦有甜。”所以,我應該樂觀地去學習和生活,因為只有克服生活中的挫折,才能贏得更多的鮮花和掌聲。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在這裏我們可以認識古代大思想家,瞭解古代神話故事,欣賞古代建築……,我最喜歡的有:中國剪紙、中國戲曲、中國皮影等等。

中國的剪紙文化非常有趣、好玩。我們可以剪出花鳥魚蟲、梅蘭竹菊。我見過剪出的花鳥魚蟲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作文吧我還見過剪出的梅蘭竹菊,看着這些花花草草感覺就能聞到花香。

中國的戲曲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我都聽過的.戲曲有:豫劇、京劇、黃梅戲、崑曲等等。我剛剛聽到這些戲曲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們在唱些什麼,後來媽媽説:那戲曲裏都在講述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故事,讓我學到了很多道理。

中國的皮影戲就更美了。我看過武松打虎、美猴王、三打白骨精。這些皮影戲做工精良、惟妙惟肖,一根根絲線牽着皮影的手腳一上一下,特別好看、好玩。

這就是中國美麗的傳統文化,我歡迎五洲四海的遊客常來中國玩,我們也要保護和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不知不覺中,又迎來了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這屬於母親的一天,這每個孩子學會感恩的一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遊子吟》真切地表現出了人間最偉大的愛——母愛。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母親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母親就在陪伴在我們身邊,把我們養育成人,教我們知識、做人的道理。你對我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無私的。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兩個一模一樣的女人,在爭奪一個孩子,上帝説:“你們搶吧,誰搶到是誰的。”最後,上帝看着兩手空空的那個女人説:“我知道,孩子是你的,你是怕他疼,所以你沒有拉他。”母親對孩子的愛,如此簡單,如此偉大。有些時候,母親的絮絮叨叨也許會使我們厭煩,但是這正是母愛的一種表現。作為孩子,我們是母親的唯一。我們在一天天長大,母親在一天天老去,我們的`回報,與母親的付出相比,可以説是微不足道。

還有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 在探監的日子,一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白花花的葵花子,手開始顫抖。母親亦無言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許多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她把在煤油燈下嗑好的瓜子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自己卻沒捨得吃一粒。服刑的兒子垂着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人當中,他的母親是最襤褸的。母親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母愛,感化一切,無私且永不停息。在今天,對母親的千言萬語都化為一句祝福:母親,您辛苦了!祝您節日快樂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剪紙”。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這裏我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和剪紙漢字。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剪紙漢字也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面剪出一些漢字,還可以剪藝術字呢!我也曾經剪過,非常的漂亮,不信,你自己試試!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但是,我最喜歡剪紙!

在我的家鄉,每逢正月初十都要舞龍燈。每到那時候,大街小巷都沸騰起來,大家興高采烈,熱鬧極了!

夜幕降臨,在鑼鼓聲中,一條“巨龍”出現了,它穿着一件黃澄澄、亮閃閃的“龍袍”,神氣地仰着頭。我們伸出手指,數着“巨龍”的節數:“1、2、3、4”一共45節。“好長啊!”我們驚歎道。“巨龍”為何如此自豪?一定是因為它身後有許多可愛的“龍孩子”。你瞧,一條條“小龍”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向前走,每隔一段,就活動活動筋骨:轉轉圈、打打滾

“龍孩子”最拿手的要數“搶龍珠”了。沙沙作響的'龍珠飛到上方,“龍孩子”撲了上去;龍珠又迅速地落在地上,“龍孩子”也飛快俯下身去;龍珠又玩“躲貓貓”,滾到“龍孩子”的身後,“龍孩子”轉身緊追不捨。每次眼看就要搶到,可都被龍珠躲開,但“龍孩子”總不肯放棄,依然奮勇向前

舞龍燈煥發着龍的精神,激發着人們向上、進取。我喜歡舞龍燈!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8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課本為我們打開了這座寶庫的大門,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認識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老子,神話故事,古代建築和繪畫,這些傳統文化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其實,傳統文化就在我們身邊,大家來討論一下自己熟知的傳統文化吧!

小 澤:我在觀看國慶閲兵大典時發現胡爺爺穿的是中山裝。那是以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男式套裝,上身左右各有兩個帶蓋子和釦子的口袋,媽媽説這四個口袋分別代表禮、義、廉、恥。

佳 佳:過年的時候,媽媽和奶奶總是用剪刀剪很多剪紙,把它們貼在門楣、窗子、桌子、櫃子上。奶奶説,剪紙表達了人們對美滿幸福生活的追求。

劉老師:是啊!我國的.傳統文化也包括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布藝、草藝、泥塑、篆刻、微雕等等,像我手中的印章就是精美的工藝品。那麼,大家還知道哪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現象呢?

小 方:我知道!過年的時候,爺爺總是把“福”字倒着貼,意思是:福到了!

蒙 蒙: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以吃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那天有些地方還會舉行龍舟比賽等活動呢!

劉老師:大家説得真好!春節時,我們會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元宵節,人們吃元宵、舞龍燈、猜燈謎;端午節時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蒲、戴荷包、洗藥浴;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節登高、炸米果、飲菊花酒,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如果平時注意觀察,大家就會發現其實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希望大家在傳統文化這座寶庫裏,繼續愉快地遨遊!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9

靜悄悄的新年像極了一個普通的週末。

昔日的年畫、鞭炮和祭祖活動了無影蹤,中國人最傳統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漸被一次年夜飯、一台春晚和幾條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靜的新年只是中國傳統文化流失的一個表現。當韓國的端午祭申遺成功,當我們內蒙古族的馬頭琴成為蒙古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影戲成了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當埃及和韓國在爭奪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權時,每一箇中國人都應當在情人節的玫瑰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我們應當重新回顧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那昔日的輝煌為什麼如此輕易的被我們遺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國的文化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那是幾千年來的沉澱和積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風都有着其最獨特的傳説和文化背景,每一個節目都有上古的史載和存在流傳的價值。西方簡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國文化的橫深和縱深是不容許被遺忘和取代的。在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之下,每一箇中國人,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有責任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得以保存並流傳的方法。在某種意義上,那是中國民族得以穩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個以禮治國的民族得以豐富和充實的出路。

雖然那瑰寶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們還是看到關注的目光正移向它們。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開幕式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那次盛會上,我們看到了千人擊缶的恢宏場面,我們聽到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古誦,我們被崑曲的悠揚感動,我們被活字印刷術的'精妙而懾服。張藝謀傾盡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文化悠遠的東方古國,也向每一箇中國兒女訴説了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珍貴。

當越來越多的省份開始把民俗民風申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又可以聽到喜慶的鞭炮聲和飛舞的秧歌綵帶時,當在傳統節日裏我們都有機會去重温過去的習俗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不再是個讓人永遠擔憂的問題,中國兒女終會將每一個傳説每一處風俗留給後人,手手相承。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那靜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廟會的歡慶,有了昔日的味道。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0

傳統文化不再哭泣

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端午節只是為了吃一次粽子,中秋節似乎只是為了吃一塊月餅,春節似乎只是一個長長的假期,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已蕩然無存了,有誰會去關注曾經屈原留給我們的感動,有誰會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黃酒;中秋時節有有誰去關注那輪孤獨的圓月,似乎月亮的光輝都被明亮的煙火奪走;春節期間,有能有多少人記得許多美好的習俗,而現在本是祝福與希望象徵的"壓歲錢"卻被有濃厚金錢味"紅包"取代,許許多多人都説:過年沒年味了。這些都是我們十分重要的傳統文化節日,它們現在都沒人冷落成這個樣子,其他傳統文化的處境更是不堪設想。唉!我聽見傳統文化在哭泣,這哭泣聲中有失望,有無奈,還有的是對我們的期望。

當聽到韓國人成功的將端午節申請他們的文化遺產時,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震驚了,在震驚的同時,我們感到更多的是疑惑,好好的端午節,我們的傳統節日,怎麼就成了他邦異族文化遺產?我們於是開始反思,我們何時認真的對待過傳統文化,只有在別人將我們的文化遺產搶走,我們正在失去的時候,我們還猛然的省悟,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夠呢!

面對這愈來愈多的傳統文化消失的現象,我們想到了保護,正如最近才頒發的新的節假日條例,將清明,端午貨物中秋等傳統節日列入其中,以後,在這些節日裏就會有一天的假期,我只希望保護能起到效果,而不是傳統節日變成了純粹的假期。

在我看來,保護不是挽救我們傳統文化的根本辦法,而更在於發展。在於人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只有發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發展了才能長久不衰。但是發展是合理的發展,如果是盲目的隨心所欲的發展我們的傳統文化,我想着只能加速他的滅亡!傳統文化不會因為個人的保護和發展而繁榮,他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會的力量,眾人的.保護和發展才能給傳統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麼希望傳統文化不會再哭泣,而是在於現代文化的碰撞中微笑前進!

真的希望在端午節的時候,我們能再一次聆聽屈原的心聲,感受精神的力量,傳承美好古老的又在發展的習俗!真的希望中秋時分,家人團聚,天下共賞一輪圓月,體味濃濃的親情!真的希望過年的時候,鑼鼓敲起來,人們動起來真正感受除舊迎新的喜悦……我還希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