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語文>

北京國中語文文言文

語文 閲讀(2.38W)

文言文教學是國中語文的重要部分,重點的幾篇文言文更是必考點,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北京國中語文文言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北京國中語文文言文

  篇一:《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搖G嗍鞔瀆??陝繅∽海?尾釓?鰲?/p>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倘徊歡??m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譯文 :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相碰發出的聲音,我的心情高興起來。於是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走便可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邊,潭底周圍突出水面的石頭,形成坻、嶼、??⒀業雀髦植煌?男巫礎G啻械氖髂荊?瀆痰木ヂ??詬牆喚幔?《?麓梗?尾畈黃耄?娣縉???/p>

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周圍什麼也沒有似的。陽光直射潭底,石上有魚的影子,靜止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往來很快,好象和遊人一同歡樂。

順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樣彎曲,忽隱忽現。溪岸的形勢像犬牙般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裏。

坐在潭邊,四周有竹子和樹林圍繞着,靜悄悄的沒有人跡,不覺寒氣透骨、心境淒涼,使人感到悲哀。因為這地方環境過於悽清,不可長時間地停留,於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來便離去了。

同遊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來的有兩個姓崔的年輕人,一個叫恕己,一個叫奉壹。

  篇二:《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晉朝太元年間,在武陵這個地方有個以捕魚為職業的人,有一次,他沿着一條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漁人感到很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樹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裏好像有點光亮。漁人就棄船登岸,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極狹窄,只能通過一個人。又走了幾十步,突然感到開闊明朗了。只見土地平坦寬廣,房屋整齊,還有肥沃的土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四通八達,雞鳴狗叫的聲音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裏來來往往,耕種操作,男女的穿戴和外面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孩子全都安閒快樂

他們看到漁人,就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裏來。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有人就邀請他到家裏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裏聽説來了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説,他們的祖先因為逃避秦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和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就此同外面的人斷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説魏和晉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歎起來。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的家裏去,都拿出酒飯來招待他。漁人在洞裏停留了幾天,才告辭回去。洞裏的人囑咐他説:“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説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經過的路,處處做上標記。回到郡裏,漁人就到太守那裏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去,尋找先前做好的標記,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那條路了。

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人,是個清高的人。他聽説這件事,高興地計劃前去尋找,但沒有實現,不久,他就患病去世。以後就不再有去尋找桃花源的人了。

  篇三:《出師表》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弘詼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

先帝創立帝業還沒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吳三國,我們蜀國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但是,宮廷裏侍奉守衞的大臣們毫不懈怠,疆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捨身作戰,這都是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恩遇,想報答給陛下的緣故。陛下確實應該廣泛地聽取羣臣的意見,發揚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絕不應該隨便地看輕自己,説出無道理的話,以致堵塞忠臣進諫勸告的道路。

皇宮的近臣和丞相府的官吏本來都是一個整體,升賞懲罰,揚善除惡,不應該標準不同。如果有作壞事、違犯法紀或盡忠行善的人,應一律交給主管的官吏,由他們評定應得的處罰或獎賞,以顯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不應偏袒徇私,使得宮內和宮外有不同的施法。

侍中郭攸之、費?、侍郎董允等人,他們都是忠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應徵詢他們的意見,然後再去施行。這樣一定能補求欠缺疏漏的地方,獲得更好的效果。

將軍向寵,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軍事,當年試用,先帝稱讚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營中的事務,事情無論大小,都應徵詢他的'意見,這樣一定能使軍隊團結協作,德才高低的將士,都能夠得到合理的安排。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興隆昌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所以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與我談論這些事,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感到歎息、惋惜痛心的。侍中郭攸之、費?,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這些都是忠貞賢良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我本來是個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只求能在亂世中暫且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先帝不因我身世卑微、見識短淺,反而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廬裏來訪看我,向我徵詢對當今天下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激,於是答應先帝願為他奔走效勞。後來正遇危亡關頭,在戰敗的時候接受了任命,在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東吳,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劉備)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在臨終前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了。接受遺命以來,日夜憂慮歎息,擔心不能將先帝的託付的事情完成,有損先帝的聖明。所以我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器準備充足,應當鼓舞並率領全軍,北伐平定中原地區。希望竭盡自己低下的才能,剷除邪惡的勢力,復興漢室,遷回原來的國都。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忠於陛下的職責的本分。至於利弊得失,進獻忠誠的建議,那是郭攸之、費?、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復興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沒有完成,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上告先帝的神靈。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言論,就責備郭攸之、費?、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露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己思慮謀劃,徵詢從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遠念先帝遺詔中的旨意。如果能夠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現在我就要離朝遠征,流着淚寫了這篇表文,激動得不知該説些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