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語文>

有關閲讀教學的感悟

語文 閲讀(5.58K)

導語:感悟,是指人們對特定事物或經歷所產生的感想與體會,是一種心理上的【妙覺】。它的表現形式不一,或漸悟或頓悟,或隱藏或彰顯。真正的感悟來源於人們的親身經歷與感受。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閲讀教學的感悟。歡迎閲讀!

有關閲讀教學的感悟

閲讀教學的感悟

閲讀教學無疑是語文教學中最大的一塊。對語文教學的詰難,最猛烈的炮火也集中在閲讀教學中:細緻入微的分析,追求標準唯一的,機械刻板的背誦。與此受牽連,識字與寫字的單調、習作的虛假、考試的刻薄,一句話,語文教學非改不可。於是,大部分教師從教學入手,開始了艱苦的摸索。

從教改文章,教學實例看,大家對這樣一些認識較推崇:在熟讀基礎上,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拋棄對文章結構的詳細分析,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積極閲讀,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不容置疑,語文教學煥然一新:課堂上產生了笑聲,嚴肅為快樂所代替,權威為民主讓路。不禁讓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終於義不容辭,借鑑優秀經驗,開始了新課標之路。頗有疑問,現示於下:

感悟的意義。

感悟即感知並進而領悟,在思維上等同於直覺思維。教學中對文章感悟,即熟讀課文後,讓一羣十一、二歲的孩子(且不論他們是農村還是城市的,更不論這一批依靠舊課標體系獲得知識來嘗試新課標的孩子思維習慣)對一大篇文字進行直覺,感悟文章。古人讀書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而我們熟讀的程度如何。

實際操作時,短小的文章尚可,稍長的文章能讀二至三遍已是幸事了。如果不是在寫文章,或以語文為中心的傾向不那麼明顯,要保證對課文的熟讀談何容易。看來,在要求培養全面素質人才的今天,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路是不通了。

這裏,並非反對感悟,只是不解動輒要求學生感悟,感悟不需要理性分析,是對不可言説的突然領悟,務必是在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長期閲讀積累基礎上,否則將是對不可言説的到不可言説,學生可以告訴我們他大約知道什麼,但一句也闡述不了。從教學效果説,毫無意義。

所以,關注過渡時期(現在的七年級學生猶如是農用車在高速公路上奔馳,享受新課標的成果也許會是五年之後)閲讀教學是從感悟談起的。將有如下觀點以供商討:七年級實施新課標,閲讀教學應強化詞、句訓練,尤其運用方面的訓練;請區分閲讀教學中科學想象與審美想象,閲讀教學多一分實用,少一些鑑賞。

對觀點一的闡述:實施新課標絕非是另起爐灶,自創天地,作為教師,由舊的教學過渡到新課標時,在多大程度上繼續發揮過去的優點,吸取別人在舊課標下取得的優異成果,對新課改的實驗作用至大。教師的變與不變,一言難盡。閲讀教學,我推崇魏書生的四遍八步法,其跳讀、速讀、細讀、精讀,在充分的閲讀中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每一階段任務不同,達到的目標也不同,雖然我們懷疑着教學時間問題,但堅信其效果,因為其史實是可應用操作的。

如果要全面仿效其教學方法,不能不注意,四遍八步法的實施應有許多的前提:詞語句子的積累,循序漸進的訓練,課外讀物的擴展。每一位優秀名師成功的教學法,都是一個系統,但往往只是將其認為最精華的課堂教學部分展示出來,殊不知課外、其他環節或許參考價值更大,這正如許多優秀的公開課的效率受到質疑一樣。

實行新課標,不敢保證七年級學生的國小有夠用的字、詞積累的前提下,不敢保證他們有較大閲讀量的前提下,不敢奢望其見識較廣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認為有些要求過高,認為是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的目標也會難了,(需要説明的是這並非個例,四五年內具有普遍性)。因此,實實在在的是,還得加強字詞句教學與訓練,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點實用。

現象學將文學作品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語詞聲音和語音層次,第二意羣層次:句子意義和全部句羣意義層次,第三圖式化外觀層次,第四由句子投射意向事態的客體層次。

雖然其研究的文學作品,但教材中的文本材料作這樣的劃分也是有意義的事,至少可作前三個層次的劃分。那任一作為交流的文字材料,閲讀時首先接觸語詞語音,只有在此基礎上的理解才可達到第二層次,理解句子意義和全部句羣意義,最後,才實現交流的目的,理解材料圖式化外觀層次,理解材料的全部。

因此,詞語是材料的基石,人類創造方案的同時,也為自己帶上枷鎖:需經過長期的語言訓練才能繼承先人的遺產。訓練,語詞、句子的運用訓練應是閲讀教學最具分量的基石。

關於觀點之二。其實是源於一種較模糊的認識:我們的語言教學總是將語文教學與文學藝術混淆。經常有人説語文教師應具有詩人的氣質,需張揚自己的個性。確定了語文的最重要的工具性,工具者,使用為先,不管文化底藴有多深厚的教師,請拋棄掉文學味太濃的教學,正視工具性,我們目標是,讓學生準確簡潔連貫地使用語言,迅速完整地理解材料的含義,這應是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當然,將道德淨化,美育欣賞捆綁上去無疑是必要而可行的,只是不可喧賓奪主。

由語文的工具性出發,語文教學便應強調其實用性。一味在語文教學中強調創新也就值得懷疑,至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主要任務不應交給語文教學(總覺得語文教學的責任太大,使命太多,好象無所不包,結果成了大醬缸)。新課標確立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分析、評價能力,如果應用在將來的閲讀中,感受是獲得印象,而理解、分析、評價才是獲得準確信息的途徑。

而現在許多公開課大都是感受欣賞,對於過去太細的分析矯枉過正,缺少對材料的理解,有一堂七年級文言教學公開課,在閲讀二三遍之後,便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啟發,熱鬧非凡。得課後許多教師都認為,恐怕學生連基本的句子含義也未清楚。而這還根本沒有涉及到對文章本身必要的分析。

語文的工具性,決定教學的最大任務是語言教學,聽讀説寫能力的訓練,則重點在運用,學習教材,以教材作為語言的範例,培養語感,進行知性分析,掌握漢語言的規律,為着將來的繼續學習,繼承人類優秀的文明遺產而準備。所以,與其在語文教學中過多地強調創新,不如腳踏實地先訓練好學生感受理解分析能力,創新不是原則,只是潤滑劑。

與創新同等的話題還有想象。想象是人類得以發展的重要心理品質之一,我們不能扼殺學生們的想象力。語文教學也不例外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但我們總要將想象由原來的批評到過分的.放縱。

瑞恰茲將語言的使用劃分為科學的用法和感悟的用法,如果將想象與之對應的話,不妨分為科學的想象與藝術的想象。當我們談到黃河的水時,可説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是語言的感情用法,是藝術想象的,是感性的印象;也可説黃河之水雪山來,這就是語言的科學用法是科學想象的結果,是理性分析。

同樣從語文工具性即實用出發,對於未知的學生而言,我應該講述的是語言的科學用法,而藝術想象就不一定隨時運用。因此,在閲讀教學中,我允許學生的想象,但要合式,合理,合情,而絕非凡是想象都讚揚,或不置可否。不能誤導學生幼稚而嫩弱的思想。嚴格地區分藝術想象與科學想象,還因為堅信我並不培養詩人,或詩人的思維,因為我們是基礎教育,雖然還是貫輸一些詩人的品味,但訣決不太多或太明顯。

從語文工具性出發,還要關注閲讀教學接受問題。大家都區分了消極閲讀和積極閲讀,且完全否定消極閲讀而斷言只有積極閲讀才是有意義的,但一開始就提積極閲讀,或一味強調積極閲讀,實在是不明智的,因為我們教學的對象是知識能力有限得緊的國中生,再則,過多地強調學生髮揮自己的獨特的、與傳統相異的、與作者不同的見解是否有利呢?

不利,我妄言。(文本材料,尤其非文學作品,對於作者而言,從詞句到文章的主旨都唯一,之所以有用,還在於其唯一,既然教材以之為範例,也就是讓學生們來認識唯一,那消極閲讀的必要性就在於,培養學生的能力來認識其唯一,以便在將來的工作學習中,得到文本材料的價值,然而積極閲讀又是必須的,按英伽登的觀點只有積極的閲讀才能讀者能夠發現特殊的獨有的和豐富的細節,實際也只有積極閲讀才能更全面更細緻地理解文本材料。

閲讀追求探究發現,追求獨特感受,所謂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但諸如此類,更應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待。鼓勵同學們有獨特的發現,尊重其個性,則是基於其對文本材料的理解已符合我們普遍意義的理解,至少在尊重作者的寫作意圖的前提下,有所發揮。

國中生應以文本本身為主,而不能像成熟的讀者那樣批判性的閲讀,這只是將來的事,現在我們做的是準備工作,實在的,應用的。仍然要強調的是,並非反對學生的獨特發現獨特的感受,實際上這裏(包括全文)反覆哆嗦的只是一個度的問題,我們是否在太多方面矯枉過正了,浮躁的將語文教學置於空中樓閣了。

至此,我發覺自己始終基於這樣一種考慮: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是第一位的,語文教學應最大限度的是語言教學,其次才考慮其人文性,而國中教學中,更應適度理解人文性。確立主次關係,讓語文教學中,文學性、藝術性淡薄一點,實用性多一些,到了高中或大學,鑑賞多一些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