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歷史>

有關歷史典故 (15篇)

歷史 閲讀(2.48W)

有關歷史典故 1

孟姜女哭長城

有關歷史典故 (15篇)

秦朝時期,秦始皇發動八十萬民工修築萬里長城。蘇州有個書生叫萬喜良,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四處躲藏,誤入孟家花園,無意中發現了孟姜女正在洗澡。古人貞操觀念極重,信守女兒之體只能為丈夫所見,故二人乃結為夫妻。然而新婚不到三天,萬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長城了。半年過去了,萬喜良一點消息也沒有。這時已是深秋季節,孟姜女惦記丈夫,就啟程到萬里長城尋夫。一路上吃盡千辛萬苦,誰知到了工地後才知道萬喜良已經累死了,屍骨被填進了城牆裏。明代,政府大修長城,招致民怨沸騰。老百姓為了發泄對封建統治者的不瞞,又改杞梁妻為"孟姜女",改杞梁為"萬喜樑",加了諸如招親、夫妻恩愛、千里送寒衣等情節,創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長城"傳説。

有關歷史典故 2

春秋時期,子路問孔子:“衞君想請你幫他理政,您將先做什麼?”孔子説:“先正名分。”子路説:“老師,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麼好正的?”孔子説:“你真魯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教化不興,教化不興則刑罰不當,刑罰不當則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後以“名正言順”謂作事理由正當而充分, 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有關歷史典故 3

出自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釋義環是指的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燕是指的'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形容女子形態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有關歷史典故 4

刻畫無鹽

典故:司馬睿在南京建立東晉時,周豈頁任尚書左僕射,當時朝中宦官們認為他為人高潔,把他比作樂廣。樂廣也是當時被認為高潔的人物,但周豈頁卻認為樂廣根本不能同他相比。因此,當庚亮告訴他有人把他比作樂廣時,他很不高興,説怎麼能拿醜的東西來比喻美的`呢。

有關歷史典故 5

垓下之戰

垓下之戰是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中的最後一場戰役。這場戰役後,劉邦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漢朝。在這場戰役中,劉邦將項羽圍困在垓下(今中國安徽省固鎮縣)。項羽在四面楚歌當中率800騎兵突圍,渡過淮河後被漢兵追上,最後項羽只剩下28人。項羽逃到烏江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劉邦徹底贏得勝利。

漢王四年 (公元前203年)九月,在成皋爭奪戰中,項羽與劉邦議和,以鴻溝為界,東屬楚,西屬漢。不久項羽率軍東歸,劉邦也想退兵。這時,張良、陳平建議説,我們已奪了大半河山,四方諸侯又都歸附,項羽兵疲糧盡,眾叛親離,正是消滅他的大好時機,若放他回去,必然養虎為患。劉邦一聽,立刻改變了主意,決心東進。劉邦率軍追項羽至固陵,本來與韓信、彭越約好合力攻楚,結果二將未至。項羽反攻,劉邦大敗,遂堅壁固守。後用張良計,籠絡手下幾員大將,遣使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樑王,英布為淮南王,又策反了楚大司馬周殷叛楚。

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彭越、英布會師,共約 30餘萬人, 由韓信指揮,全力追擊楚軍,在垓(該) 下(今河南鹿邑東,一説今安徽靈壁東南)將 10萬楚軍團團圍住。韓信命各路軍分作十隊,在四面埋伏,連環接應。韓信出陣挑戰,項羽幾次突圍衝殺均被伏兵截擊而回,人數越來越少。夜晚,韓信命手下士兵唱起楚地歌謠。項羽聽見四面楚歌之聲,以為楚地盡失,遂告別心愛的虞姬,率領 800子弟兵突圍南走,被漢軍追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身亡。楚漢戰爭以劉邦全勝而告終。次年二月,劉邦稱帝,建立漢朝,中國重歸一統。

破釜沉舟,以一當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將章邯指揮秦軍主力合圍鉅鹿,項羽率兵前往解救。為了表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項羽帶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率軍斷秦軍糧道,與秦軍進行了九次激烈的較量,“楚戰士無不以一當十” 。秦損兵折將,項羽乘勝追擊,迫使章邯率其殘部投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後,項羽在鴻門(今陝西臨潼附近)設宴“招待”功臣漢高祖。在宴會上,項羽的謀士——亞父范增幾次示意項羽趁機殺掉漢高祖以除後患,但項羽因不忍而不予理會。於是,范增便讓項莊以舞劍助興為名,想借機刺殺漢高祖。漢高祖的謀臣張良看到形勢緊迫,就出外召樊噲説:“現在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常在沛公。”於是樊噲持劍闖入宴會廳,當面喝斥項羽不守信義,項羽被樊噲的壯士氣勢所折服,因而與其對飲。漢高祖藉故脱離險境。

還鄉定都,沐猴而冠

滅秦之後,項羽引軍入咸陽,大肆燒殺,咸陽火三日不絕。謀臣韓生勸項羽説:“關中山河四塞險阻,土地肥美,可以作為霸王之都。”而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里,如同夜間穿錦綾走路,沒有人知道”為藉口加以拒絕。勸他的人感歎道:“人們説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項羽聞聽此言,就烹殺了説這話的人。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因為項羽的剛愎自用和性情殘暴而失去各路諸侯和天下百姓的`支持,亞夫范增也因項羽過度猜忌而含恨病逝。因此“孤身一人”的項羽軍最終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遂率數十麾下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力竭自刎身亡。

武藝小傳

項羽精通十八般兵器,其中獨愛百兵之王--槍!傳説項羽起兵之前會稽郡曾天降隕石,後項樑私下請當地鑄造兵器的名人們來用此石取鐵為項羽鍛造兵器,經九天九夜終鍛成一杆巨型鏨金虎頭槍,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僅槍桿就有碗口般粗細,項羽為其起名曰“霸王”!此槍常人需兩人齊力方可抬動,然項羽天生神力使此槍只有單手,後來更自創出一套無敵的槍法“單手十八挑”!

有關歷史典故 6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説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説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説:“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

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地砍下去。到最後,也沒能將那樹木砍倒。

有關歷史典故 7

説曹操,曹操到

漢獻帝在李催與郭汜火拼時曾一度脱離險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後繼續追拿漢獻帝,有人獻計推薦曹操,説他平剿青州黃巾軍有功、可以救駕,然而信使未出時聯軍以殺到,眼看走投無路之際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軍“保駕”成功,後將李郭聯軍擊潰,曹操被加封官爵。故有“説曹操,曹操到”之説。

民間説法是曹操主動前來護駕,與三國演義稍有不同。

見《三國演義》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駕幸許部”。且説曹操在討伐董單之後,曾任東郡太守。當時山東黃巾又起,他與濟北相鮑信共同討伐黃巾,招安降兵三十餘萬。自此曹操威名日重,被朝廷加封為鎮東將軍。董承、楊奉護駕至洛陽後,仍擔心李催、郭汜來犯,故奏請獻帝,宣曹操入朝,以輔王室。操接旨後,盡起山東之兵,趕來洛陽護駕。剛到洛陽城外,適逢李催、都記領兵來攻洛陽。

有關歷史典故 8

蘿蔔味甜,脆嫩、汁多,“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其效用不亞於人蔘,故有“十月蘿蔔賽人蔘”之説。古往今來,有不少名人也都善食蘿蔔的。

三國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打得大敗,從華容道奪路而逃,適值天熱,幾萬大軍又飢又渴,實在走不動了,恰好道旁有大片蘿蔔地,士兵們拔起蘿蔔充飢,這塊蘿蔔地為挽救曹軍生命起了關鍵作用,後來被稱為“救曹田”。

據傳,1300多年以前,武則天稱帝時,華夏很少戰爭,加之她嫻熟政治,治國有方,天下太平,常有麥生三頭,谷長雙穗之説。一年秋天,洛陽東關菜地長出一顆特大蘿蔔,大約三尺,上青下白,農民視為奇物,把它進貢宮廷。女皇見了,聖心大悦,傳旨廚師做菜。廚師深知,用蘿蔔做不出什麼好菜,懾於女皇威嚴,只得從命。廚師們苦思一番,使出百般技藝,對蘿蔔進行了多道精細加工,切成均勻細絲,並配以山珍海味,製成羹湯。女皇一吃,鮮美可口,味道獨特,大有燕窩風味,遂賜名“假燕窩”。從此,王公大臣、皇親國戚設宴均用蘿蔔為料,“假燕窩”登上了大雅之堂。

“牡丹燕菜”是洛陽酒席中24道名菜的首席菜,它就是用蘿蔔烹製的。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洛陽訪問時,曾在“真不同”飯店品嚐此菜,廚師在烹調此菜時,取牡丹花入餚,使之浮於湯麪,使“洛陽假燕菜”更加鮮豔奪目,深得貴賓們的.稱讚。周總理見菜後説道:“洛陽牡丹甲天下,菜中生花了。”從此,洛陽燕菜又多了一個“牡丹燕菜”的美名。

清代著名植物學家吳其浚在《植物名實考》中,極其生動地描繪過北京“心裏美”蘿蔔的特點,説“冬飈撼壁,圍爐永夜,煤焰燭窗,口鼻炱黑。忽聞門外有‘蘿蔔賽梨’者,無論貧富髦雅,奔走購之,唯恐其越街過巷也。”他在北京為官時,晚上總要出來挑選些蘿蔔回去,他對“心裏美”蘿蔔的評價是:“瓊瑤一片,嚼如冷雪,齒鳴未已,從熱俱平。”

北京老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會製作不少家常酒菜,如“扦瓜皮”、“松花蛋拌豆腐”,還有“拌蘿蔔絲”。他用南方的小紅水蘿蔔(又名“揚花蘿蔔”)連皮切成細絲,加糖後略醃後即可裝盤,然後澆以醬油、香油和醋。他認為若與少量海蜇皮絲拌則尤佳。

蘇州有種蘿蔔經鹽漬後叫“春不老”。“春不老”脆嫩香美,淡淡的鹹味透出絲絲的甜味和鮮味,是寺僧們用來敬客佐茶的極佳茶點。當代文學家鄧拓當年去蘇州靈巖山遊覽時,寺中的高僧妙真大和尚曾用“春不老”敬客,鄧拓品嚐後讚不絕口,若干年後仍不忘記,後來鄧拓先生將它寫進了著名的《燕山夜話》中。

有關歷史典故 9

趙飛燕體態極其輕盈,每當她纖腰款擺、迎風飛舞時,就好像要乘風而去一般。一天她穿了一件雲英紫裙來到太液池邊,再笙歌鼓樂中翩翩起舞,突然間狂風大 作,像風箏一樣飄起來。於是成帝趕緊叫樂師們拉住趙飛燕的.裙襬,免得他被風吹走。待風停時,發現趙飛燕的雲英紫裙竟被抓得皺皺的,從此宮女們盛行穿摺疊出 褶皺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其後漢成帝為防止趙飛燕被風吹走,還修建了一座七寶避風台供她跳舞使用。

有關歷史典故 10

牛衣對泣

西漢時有個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這年冬天,天氣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鋪一層厚厚的草作牀,身上蓋的.是亂麻和草編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重病,躺在牛衣中哭起來。他妻子勸慰丈夫説:“我們雖然很窮,只要你養好身體,發憤讀書,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麼要這樣絕望呢?”王章聽後,很受感動。在妻子的照顧下,他的身體果然一天天好起來。終於功成名就,漢元帝時官至左曹中郎將,漢成帝時又從司隸校尉選拔為京兆尹。“牛衣對泣”這一成語,後被用來形容生活貧窮和困苦。

有關歷史典故 11

柏樹溝村村名因柏樹溝村的柏林寺而得名,柏林寺最早可追溯至唐初。

據傳唐初年,有謀士建議將全國的.名山大川上的風水寶地修建寺廟,佔據這些風水寶地避免這些寶地被人修墳造墓而產生新的天子,威脅到唐朝的統治,後來選中村北龍門山頂的位置,據説當時本地山上並無柏樹,只有龍門山頂範圍內有成片的柏樹,故寺名叫做柏樹寺,柏樹寺外面的村裏也被叫做柏樹溝。

有關歷史典故 12

危言聳聽

典故: 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今南京)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他們約定説“危語”(用一句話形容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桓玄説:“矛頭秫米劍頭炊。”這句話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劍的`尖頭當米煮飯吃;殷仲堪説:“百歲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説年過百歲的老頭懸掛在枯萎的樹枝上;顧愷之説:“井上軲轆卧嬰兒。”井上的軲轆容易滾動,嬰兒躺在上面非常危險。後人就把這種誇大形式嚇唬人叫做危言聳聽。

有關歷史典故 13

1、遠交近攻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范雎(jū)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説: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隊伍要經過韓、魏兩國。隊伍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隊伍,打勝了也無法佔有齊國土地。不如就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韓、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范雎説服秦王的一句名言。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當實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各個擊破。消滅了近敵之後,“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象了。“遠交”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而採用的外交誘騙策略。

成語“遠交近攻”,後來也指待人、處世的一種手段。

2、圖窮匕見(xiàn)

戰國末期,秦國很強盛,就不斷出兵侵佔其它國家的領土。一次,秦國攻佔了趙國的都城,而且一直打到北部的燕國。

燕國的太子丹焦慮不安,決定派勇士荊軻到秦國去刺殺秦王,並讓秦舞陽作他的助手。為了取得秦王信任和歡喜,以便有機會靠近他,燕太子丹讓荊軻帶去兩樣東西作禮物:一是秦王急於得到的秦國叛將和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頭;一是燕國的地圖。樊於期的人頭和地圖分別裝在兩個匣子裏。地圖裏裹着行刺秦王的匕首,匕首是由毒液泡過的,只要刺破一點皮,就能使秦王喪命。

荊軻和秦舞陽二人到了秦國都城咸陽後,先用金銀珠寶買通秦王的大臣蒙嘉,再通過他對秦王説,燕國的荊軻要把叛將的人頭和燕國地圖獻給秦王。秦王大喜,就在咸陽宮裏擺下酒宴,接見燕國來的勇士。荊軻在前,秦舞陽隨後,登上宮殿的台階。這個時候,秦舞陽緊張得腿都有點發抖了,而荊軻卻坦然自若,面無懼色。

秦王看過仇人樊於期的人頭,又讓荊軻把燕國的地圖獻上來。荊軻捧着地圖來到秦王面前,恭恭敬敬地獻上去。秦王慢慢把地圖展開,仔細觀看。地圖將要展到盡頭,裹在裏邊的匕首突然露了出來。這個時候,荊軻迅速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一見,嚇得扯斷衣袖,轉身就逃。荊軻沒有刺中秦王,就在後邊緊追。這個時候,秦王的衞士趕來了。秦王拔出身上的長劍,砍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在地上,把手中的匕首向秦王投去,但沒有擊中。結果,勇士荊軻被擁上來的衞士殺死了。

後來,“圖窮匕見”這句成語,人們用來比喻事情到了最後,真相終於暴露出來了。

3、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着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佈,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説:“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裏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着對趙高説:“丞相搞錯了,這是一隻鹿,你怎麼説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説:“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説:“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着眾大臣,大聲説:“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時,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説話,因為説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説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nìng)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説法,對皇上説,“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xiáo)黑白。

4、孺(rú)子可教

據傳説,有一天,張良在橋上漫步,適遇一年邁老人。只見老人故意把鞋扔下橋底,慢慢地對張良説:“小夥子,下去給我拾鞋!”張良感到太突然,想上前教訓老人,但礙於老人的年紀,不忍下手,只好下橋取鞋。取鞋後,老人又令張良給他穿上,張良膝跪於前,小心幫老人穿鞋。事畢,老人非但不謝,反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對張良説:“孺子可教也,五日後的黎明,與我會此。”二次會面,皆因張良遲到而散,第三次張良夜半赴約,先老人一步,老人才授給張良一本書,對他説:“讀此書則為王者師。後十年天下會大亂。十三年後你會見我於濟北谷城(今山東平陰西南),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説完就很快走了。張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書,方知書名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軍師)。張良就日夜誦讀此書,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tāo)略、足智多謀、文武兼備的“智囊”。十年後果然陳勝起義爆發,十三年後張良去谷城,山下確有黃石一尊,老人的預言神奇般地得到應驗。這個故事雖屬後人虛構,但他讚揚了張良的聰慧過人。

成語“孺子可教”,後來常指年輕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傳授給他。

有關歷史典故 14

玉兔搗藥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説:“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陪伴嫦娥,並搗制長生不老藥。

玉兔入月宮

傳説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着雲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着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裏,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説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於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捨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説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眼裏含着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和姐姐們,飛到了月宮陪伴嫦娥居住了!

有關歷史典故 15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變

土地制度是我國古代生產關係的基礎與核心。歷代統治者都不斷調整土地制度以適應不斷髮展的生產力。中國古代土地制度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即井田制);封建社會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三個部分。

一、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會前期,由於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們只有聯合起來,集體勞動,才能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求得生存和繁衍的機會。集體勞動必然要求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於是,土地便由氏族成員共同佔有和使用,這便是人類最早的土地制度。其特點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共同開發管理,共享土地收益。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產生了私有制,土地逐漸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共耕地,由村社成員集體耕種,收穫用於祭祖、聚餐等公共開支;另一部分是分給各户的“份地”,由各户自己耕作和收穫。土地開始由公有向私有過渡。

二、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井田制

井田制出現於商代(一説夏代),盛行於西周,瓦解於春秋,廢除於戰國。井田一般由九塊百畝的方田組成。當時,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面積為百畝(約合今三十一點二畝),作為一“夫”,即一個勞動力耕種的土地。因為九塊方田擺在一起,恰好是一個“井”字形,故名“井田”。井田名義上歸國王(國家)所有,國王把土地分封給各級貴族,受封者(奴隸主)可以世代享用,但不得轉讓和買賣,並要交一定的貢賦。奴隸主強迫奴隸集體耕種井田,無償佔有奴隸的勞動成果。因此,井田制的實質不是土地國有制,而是一種名為國有,實為奴隸主貴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春秋時期,鐵器牛耕的出現,使私田的開墾越來越多,各諸侯國的改革(如齊國“相地而衰徵”、魯國“初税畝”等)都在客觀上承認了土地私有,促進了井田制的瓦解。

到了戰國,秦國商鞅變法明確規定:廢井田,開阡陌,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此後,各國在改革中也先後以法律形式規定了土地私有,標誌着井田制徹底崩潰,代之而起的是多種形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封建社會: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體分為三種類型:國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

1.國家土地所有制

任何一個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中央政府都會竭力控制一定數量的土地,以保證維護強大的國家機器所必需的財政收入。為了利用好這部分國有土地,統治者曾採取過多種土地經營制度。主要有:王莽時的“王田制”;曹魏、明、清的屯田制;西晉的佔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但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封建國家不可能從根本上抑制土地兼併,甚至聽任地主、官僚、貴族兼併土地。於是,土地佔有狀況不斷變化,基本趨勢是:地主、官僚和貴族通過各種

手段不斷兼併農民和國家的土地,最終導致“富者連田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同時,封建國家控制的土地數量急劇減少,中央政府統治力量嚴重削弱。

2.地主土地所有制

這是封建社會中佔支配地位的一種土地制度,是封建生產關係的基礎。地主階級憑藉其對土地的佔有和壟斷,迫使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不得不依附他們。為了榨取更多地租,地主不斷兼併農民乃至國家的土地,致使土地愈來愈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

3.農民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社會裏,大量存在着擁有小塊土地的自耕農,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從事一家一户的分散勞動,“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就是這種小農經濟的寫照。在這種土地制度下,農民只承擔國家的租賦徭役,不向地主交納租税,勞動積極性較高。但他們是地主兼併的主要對象,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

中國古代土地制度在演變過程中還有一些非主流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原始社會早期,私有制產生之前,幾乎每一歷史階段都不是單純實行某一種土地制度,而是以一種土地制度為主,幾種土地制度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