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教育>

養成教育演講稿範文

教育 閲讀(2.01W)
  養成教育演講稿範文1

有一首歌,名字叫文明,有一份情,名字叫文明,有一種道德,名字叫文明。 文明,如同一場酥雨,滋潤了情感荒蕪的沙漠;文明,如同一縷陽光,温暖了冰凍的心靈;文明,如同一汪清泉,洗刷了多少憂愁煩惱漫漫人生路,文明伴我行。

養成教育演講稿範文

同學們,當你漫步於我們校園中時,你會覺得我們學校是那麼的美好:綠草如茵,鮮花似錦,書聲琅琅,這裏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可是,當眼前出現了果皮紙屑,耳邊傳來難聽的髒話,鼻子聞到噁心的氣味時,你會有什麼感受呢?也許你會皺起眉頭,彷彿悦耳的音樂中冒出了雜音,斑斕的畫卷上出現污點,優美的文章裏出現了敗筆,。是啊,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正蠶食着我們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污染着我們美麗純潔的心靈,重創着我們和諧的校園。 一位偉人曾經説過: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穫一個習慣;我們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穫一個品格。文明,並不需要我們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每一件小事的背後,都滲透着文明的本質。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誠摯關懷;是見到老師時的一聲親切的“老師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別人幫助後的一聲“謝謝”,只要你願意去做,文明將是一件極為簡單、快樂的事。

文明就像一面鏡子,折射一個人的心靈,體現一個人的品質,突出一個人的素養。遺憾的是,在我們學校,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不文明行為。比如: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果皮紙屑;教室裏走廊上總能聽到高聲喧譁,寢室裏浴室中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走路時推推搡搡,進教室是隨意亂撞;鬧矛盾時罵罵咧咧,部分同學講髒話、粗話;同學們,學校是文明的聖地,知識的殿堂,更是我們温馨的家,作為家裏的主人,難道你甘心去影響她,抹黑她,破壞她?難道你甘心因為自己的不文明被釘在恥辱的柱子上?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需要文明的迴歸、重建和發展。事實上,文明是保證我們快樂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那麼,我們如何做一個文明的學生呢?

一個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愛學習的人。他總是對知識充滿渴望,在課內課外都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愛提問題、不怕困難。

一個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愛護公私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攀折枝葉,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

一個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遵守紀律的人。他會將自己的物品擺放齊整,會自覺排隊就餐,不會大聲喧譁影響別人的學習,會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一個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雨果説: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同學們,讓我們做文明的使者,積極投入到“養成教育,從我做起”的活動中去。我相信,文明的我們會讓大江口中學的明天更美好。

  養成教育演講稿範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有關養成教育方面的話題。我校特別重視學生的養成教育,養成教育有利於學生成才、成人;養成教育有利於家庭和睦幸福;養成教育有利於社會的進步。養成教育可以使學生修養更高,行為更規範,成為一個有教養的文明人,它為同學們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養成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成功人士的的兩個關鍵內因是有着良好的習慣和個性。因此養成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經説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凡是好的態度,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內化為習慣”、美國教育家洛克也曾説過“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一個人的幸福往往都歸於自己的習慣”。 我想起烏申斯基的一句話:“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概括一下就是:你如果養成了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成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因此,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與人交往溝通習慣,是保證同學們健康成長的基礎。

一位考取清華大學的學生在總結她的學習方法時説道:“所謂方法,不如説是一種習慣,是在一定時期內在學習中不斷總結、修正、發展而來的習慣。

要想找到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即養成最適合自己的習慣。今天的習慣主宰明天的命運。”一個人,光有遠大的志向、刻苦的攻讀、鑽研的毅力或過人的稟賦,而沒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不會取得很大成就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有所成的關鍵。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勞動、學習中經常看到有些同學個人衞生差、衣冠不整。少先隊員佩戴紅領巾不規範,自己的衣物、鞋襪不會清洗,有的國小生上學了還要家長給穿衣服、洗手洗臉、簡單的家務活不會幹。學具不會整理,上學路上讓家長背書包,在馬路上行走不靠右行,用過的物品不知道放回原處。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不能獨立完成課前預習,課後作業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在校園裏經常看到有的同學“亂扔果皮、紙屑、飲料瓶、包裝袋、亂吐口香糖”等廢物。經常看到有的同學隨意踐踏花草樹木,踢門打窗,經常發生損害公共財物和設施設備,以及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等現象。課間操、大型活動、集會上一些同學大喊大叫,亂打亂鬧等不文明的行為習慣。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習慣嚴重影響着我們少年兒童一代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的人格品質的形成,嚴重阻礙着校園文化的發展和辦學品位的提高。

在日本,有一家食品公司要招聘一位衞生檢測員,一位衣冠楚楚、氣度不凡的年輕人自信地走進了總經理辦公室,他優雅的談吐,紮實的專業知識贏得了總經理的好感,沒想到就在年輕人轉身離去的時候,他下意識摳了一下鼻孔,這個不起眼的小動作並沒有逃過總經理的眼睛,結果可想而知,一個沒有良好衞生習慣的人怎麼能夠做衞生檢測員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學畢業生羅明到一家跨國集團應聘,應聘者很多。羅明幸運的通過了初試,複試階段開始了,出來的應試者都説問的題很簡單,但都沒有被錄取。輪到羅明瞭,他整整衣領,自信的走了進去,看見乾淨的地面

上很不協調的扔着一團廢紙,平時養成的隨手揀拾習慣使羅明走上前撿起了紙團,招聘人員對他説:“展開紙團”。羅明展開紙團,看到紙上寫着幾個大字:“祝賀你,你被錄取了!”原來這是一個被特意安排的試題,意外嗎?其實,習慣是在生活中養成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你的品德修養、人生態度。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包括哪些呢?它包括禮儀習慣、誠信習慣、勤儉習慣、學習習慣和衞生習慣。全體學生應該加強自我教育,不斷提升文明素養。

在這裏,我代表學校給同學們提出一些要求:

一是“三管好”的要求:

一要管好自己的口,不説髒話,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告場所大聲喧譁等,看見老師、長輩要主動問好;二要管好自己的手,隨手關燈、關水龍頭,不隨手丟棄紙屑果皮,不隨手向窗外扔雜物,不摘花不折樹,不帶手機等通訊工具進學校;三要管好自己的腳,不踩花草,愛護公物,不踢門、踢牆,更不向他人動手動腳。認真落實禮儀規範,爭做文明向上的好學生。把尊師愛校、團結同學真正落實到行動中。

二是遵守紀律、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勤學樂學,多思善問。要按時到校,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上課注意力要集中,不在課堂上睡覺、打鬧,認真學習,不頂撞老師,作業要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不懂就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更好的條件下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是要求每個學生要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生命和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所以請同學們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注意安全,不要將火帶入校園,不要違規使用電器;嚴禁在校園內追逐打鬧,嚴防意外事故發生;在往返學校的路途中要遵守交通規則。上學、放學路上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絕不開

展危險性遊戲,杜絕同學之間鬧矛盾打羣架。發現問題及時把情況告知學校或老師,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表現。

同學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你們。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主動打掃衞生,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使用禮貌用語,形成以禮貌待人的好習慣;每天堅持鍛鍊,形成健康的體魄;與同學友好交往,和諧相處,學會尊重;誠實守信,説到做到;用心觀查生活,學會發現;勤奮自強,努力學習,提前預習,及時複習,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講究衞生,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同時,希望全體同學在這美好的春天裏“種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行為;種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最後,送給同學們幾句話——積一千累一萬,不如有個好習慣。習慣養得好,終身受福;養得不好,則終身受累、“扔一次垃圾,心靈上就蒙上一層灰塵;撿一次垃圾,心靈就添上一塊淨土”、“文明謙讓,讓出安全,讓出和諧”、“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同學們,希望你們從小將好習慣、好人生“的種子埋下,用恆心去澆灌,去成就你們生命的精彩!謝謝大家!

  養成教育演講稿範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六一班的王綏槽,走上這個舞台,我的心情既激動又興奮,因為在學校“我快樂,我發展”的辦學理念正確指引和老師們的悉心教育下,我在這裏快樂學習着,健康成長着……老師們不僅教給我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一個人,只有學會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才能成大業。在此我藉此機會感謝學校全體老師!謝謝!現在我想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好習慣,益終生》。

法國學者培根説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是的,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着我們的行為。愛因斯坦有句名言,“一個人取得的成績往往取決於性格上的偉大。”而構成這樣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習慣。好習慣養成得越多,個人的能力就越強。養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了翅膀,它將為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石。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了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刻叮囑自己凡事時時早,事事早。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可見,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曾經在報刊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家著名的企業公開招聘管理人才,在應聘者當中,有高學歷的人,也有口才非常出眾的公關人員,更有曾經從事過管理工作的人。但是,到了最後,負責招聘的企業老總卻選中了一位在走廊上隨手撿起一張廢紙的應聘者。有人問企業老總:“為什麼你要選那位不佔任何優勢的應聘的人呢?”企業老總回答説,“一個有好習慣的員工,就是一座金礦;有這種人格魅力的人,一定可以為公司創造更多的財富。”是的,當一個人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的人格魅力便會自然得到提升。

同學們,聽了這則故事,你們一定有許多感想。要知道,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怎樣培養自己的好習慣?首先需要檢查一下自己,反省一下自身的一些壞習慣。曾子説:“吾日三省吾身”,我們雖然達不到聖人的境界,但我們可以追求這種境界。我們今天可否一省吾身呢?比如:是否習慣於主動打掃衞生,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是否習慣於説聲“謝謝”、“你好”、“對不起”,形成以禮待人的好習慣;是否習慣於每天堅持鍛鍊,形成健美的體魄;同學交往中習慣於理解、寬容,便能化干戈為玉帛;是否習慣於去用心觀察,才能形成好的觀察能力;是否習慣於提前預習,課後複習,才能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

人們常説,“播下一個行動,便會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便會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便會收穫一種命運。”我送給同學們幾句話——“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扔一次垃圾,心靈就蒙上一層灰塵;撿一次垃圾,心靈就添上一塊淨土”、“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謙讓,讓出安全,讓出和諧”、“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同學們,希望你們從小將“好習慣,好人生”的種子埋下,用恆心去澆灌,去成就你們生命的精彩!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預祝每個同學在好習慣的養成下期末考試都取得好成績!謝謝!

  養成教育演講稿範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好習慣,益終生》。

法國學者培根説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是的,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着我們的行動。好習慣養成得越多,個人的能力就越強。養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了翅膀,它將為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石。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了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刻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可見,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同學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你們。

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一定要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比如:習慣於主動打掃衞生,形成熱愛勞動的習慣;習慣於説聲“謝謝”、“你好”、“對不起”,形成以禮待人的好習慣;習慣於每天堅持鍛鍊,形成健美的體魄;同學交往中習慣於理解、寬容,便能化干戈為玉帛;習慣於去用心觀察,才能形成好的觀察能力;習慣於提前預習,課後複習,才能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

人們常説,“播下一個行動,便會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便會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便會收穫一種命運。”我送給同學們幾句話——“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明謙讓,讓出安全,讓出和諧”、“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同學們,希望你們從小將“好習慣,好人生”的種子埋下,用恆心去澆灌,去成就你們生命的精彩!

  養成教育演講稿範文5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就是説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咱們現在要求的同學們行為規範的養成就是培養大家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雖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卻是德育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它是學校德育中的重要環節。同學們,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根據我們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發現和存在的問題,如何來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養成教育工作,提高廣大學生的文明素養,這是我校乃至全國各中國小校德育工作的重點,青少年是整個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未來事業的接班人。你們的道德素質狀況如何將直接關係到新一代國民的道德水平。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擔負着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任務。評價一個民族的素質時,往往是從這個民族的多數人所表現出的行為習慣而獲得的感性認識。因此,抓好你們的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對於提高民族素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培養同學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和節儉習慣,我主要講講四個好習慣。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説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説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説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牀、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衞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