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教育>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通用14篇)

教育 閲讀(1.7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通用14篇)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1

我很早聽過一位全國有名的特級教師説,班主任要想帶好班級,就必須讓孩子喜歡你,他們只要喜歡你了,就會自覺聽你話,好讓你去喜歡他們。因為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期望教師關注自我,喜歡自我。

是啊!我深有體會,此刻班上大部分學生都挺喜歡我,我是如何明白他們喜歡我呢,他們在小作文本上寫着,喜歡上我的語文課,我總是寬容對待他們,即使他們犯了錯誤,我也不會打罵他們,而是鼓勵他們及時改正錯誤就是好樣的,於是他們下一次會表現好一點,來證明我相信了他們能夠做到更好。

學生下課後,把它們畫的畫當做禮物送給我,並寫上尹教師,我喜歡你,你辛苦了,多謝你之類的話,每次看後,我心裏一陣温暖。

反過來,他們願意聽教師話,把教師的話記在心裏,今日我上第一節語文課後,學校要求班主任組織學生帶上凳子到操場集合聽法制教育講座。於是我在班上強調聽講座時要安靜,不扔垃圾,入場出場要排隊有序,學生們沒有讓我失望,我們班學生是第一個有序地到達操場並坐好的班級。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2

現在的國小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家裏,父母根本不捨得讓孩子幹活,更是缺少對孩子的勞動教育。造成孩子在學校或一些公共場所,隨手亂扔垃圾,在校園或教室裏看見地上有垃圾,哪怕是踩到腳下也不去撿起來,自覺意識非常差。就拿剛開學的這幾天來説,儘管每天高年級的同學將一年級的教室門前的場地打掃的乾乾淨淨,但不過第二節課牛奶袋,蘋果芯,塑料袋等就扔了不少,非常扎眼。班裏也一樣,紙屑,鉛筆屑,麪包袋撒滿一地。每天下午都清掃滿滿一簸箕垃圾。面對此狀況,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衞生習慣就顯得刻不容緩。而一年級學生正處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養成的品行習慣將伴隨人的一生,並對完整人格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我下定決心從點滴小事開始抓學生的衞生習慣,養成他們熱愛勞動,愛好乾淨,維護衞生的良好品質。

具體措施: 衞生具體的分為室內外衞生和個人學習衞生兩個方面。

室內外衞生方面,我將從以下方面做起:

①召開《我為學校班級添光彩》主題班會,樹立愛護校園,維護班級衞生的意識。

②教育學生養成不隨地吐痰的習慣。確因感冒克服不了的,應該準備衞生紙,吐在紙上,再扔進垃圾桶;

③要教育學生努力克服隨手亂丟的壞習慣。要把廢紙、果皮、包裝袋扔進垃圾桶中;

④ 教育學生要努力克服亂倒垃圾的壞習慣。在衞生維護或值日時,要把垃圾及時倒進垃圾箱中,不可亂倒;

⑤撿拾地面上廢棄物。要有隨手撿拾地面上廢棄物的意識和習慣,共同維護學校環境的整潔;

⑥每個人準備一個垃圾袋,放在抽屜裏,以備身邊隨時出現的學習垃圾。這也為良好的班級紀律打下基礎。

⑦教給學生打掃衞生的基本程序:抬好凳子,擺齊桌子,掃地,倒垃圾,最後拖地,整理衞生用具。

⑧教師要率先垂範,認真管理,及時關注室內外衞生,有必要時當着學生的面撿起垃圾。

⑨同時,在班級裏設立“衞生監督員”,及時督促並維護班級室內外衞生。每週由監督員和組長共同選出表現好的學生,給予班級“環保衞士”的表揚。

培養學生形成維護環境衞生習慣的過程,也是培養他們社會責任感的過程。教育學生關注自己周圍生活的環境,從點滴小事做起,自覺地維護環境衞生,也是在幫助他們去學習正確處理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的關係。

而在個人學習衞生方面,我則將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1、利用一些講衞生的兒歌來教育學生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2、教育學生正確的寫字、讀書姿勢,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着身體。 也可利用寫字兒歌來教育學生。如:拿起筆,要牢記:眼一尺,胸一拳,筆一寸,背直頭正腳放平,端端正正來寫字。

3、讓學生知道看書時間不宜過久,不能用手揉眼睛。

4、積極開展體育鍛煉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

5、教導學生寫字,不要過小過密,更不要寫潦草的字。

6、指導並要求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7、教育學生直接把書翻開,不能舔手指去翻書;寫字時,不能邊摳邊寫,左手要按着本,右手書寫;寫錯字時,用橡皮去擦,而不是用手指塗抹。

這些學習衞生方面的細節,多是牽涉到學生的習慣養成。一年級的學生容易產生懈怠,因此,在對學生要求過之後,在課堂上要多多給予提醒,同時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監督提醒。 相信經過這一學期的訓練與監督,我班學生的衞生狀況和衞生意識將會有所提高。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3

這學期我仍然承擔數學教學工作,還擔任四年級(2)班的班主任工作。憑經驗到了四年級班主任應該鬆口氣了,可沒想到這學期讓我更費心了。丟三落四,不完成作業的學生更多了。如何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我認為還是着手抓班風與學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我着重做了下面幾方面的工作:

一、親近學生,做學生的朋友。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只要瞭解學生,親近學生,只要你真心地喜歡學生,學生就會喜歡你。此班是我從一年級帶來的,在長期接觸中,我瞭解學生年個性,接受能力強的孩子佔少一半,多一半的學生都比較慢,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太高。很多學生行為習慣不太好。上課好動,不注意聽講,自我約束能力差。在衞生也缺乏自覺性。而且有一部分學生比較懶惰,缺乏耐心,學習上沒有上進心,經常有不交作業、不寫作業現象。 針對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我沒有急於採取措施,而是本着“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的思想,尋找時間、尋找機會接近學生,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從生活上、學習上體貼和關心他們,和他們進行思想交流,讓他們感受到我對他的親近和愛,敢於和我接近,願意聽我的話,接受我的批評、教育。

二、繼續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順利開展班主任工作、形成良好班集體的基礎。而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學生思想認識的加強上來落實。因此,在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從學生的思想教育入手,重點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

第一、養成教育。學生的養成教育不僅僅是課堂常規訓練,還包括站如鬆的姿勢訓練、坐如的鐘姿勢姿訓練,行為的規範教育,法制與社會公德等教育。由於學生的年齡小,自我約束力差,所以對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常抓不懈。開學初組織全班學生學習有關規範內容,督促學生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制定可行的班規。平時,發現某些同學或者某個小組做得好的及時表揚,在班中樹立榜樣,發現不良現象及時糾正。在班裏實行班幹部分工負責制,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培養學生處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班級的事務劃分成許多片區,讓每個學生承包一個崗位,每月總結、評比,對於認真履行職責的學生給予物質獎勵。對有些學生多講、多提醒、多督促。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杜絕了,説髒話的人少了,按時完成作業多了,上課不注意聽講的不好行為少了。半個學期來,大部分學生都能自覺遵守行為規範,維護集體榮譽。

第二,集體主義教育。集體主義精神要求個人的行為融入集體之中,個人要服從集體。由於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缺乏顧全大局的意識和行為的自覺性。我從接手以來,利用學校組織的課間操集體活動,從站姿、列隊訓練入手,體操小教練課餘時間負責糾正不規範的動作,使行與列成一線。通過參與學生體驗到成功,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樹立集體意識,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學,增進友誼,大家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集體意識,大大增進了集體的凝聚力。在各種活動中,我班學生表現的都很令我滿意。

第三,學習重要性教育。開學一段時間後我就發現我們班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意識差,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因此,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好好學習,多學知識和技能。一是加強和家長聯繫,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對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共同教育、幫助;二是安排好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結對子,負責督促、檢查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三是注意對他們的教育方法。採取鼓勵與表揚相結合的方式。“激勵勝於頌揚,表揚勝於批評”。在日常工作中,我總是告訴學生:“你是最棒的!”“你很聰明!”“老師相信你能做好。”“加油!老師為你們喝彩。”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薰陶,情的感染。儘量剋制自己,以免態度粗暴。同時,給予他們生活上的關心和學習上的幫助,經常與他們談心,講解學習的重要性,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期中考試有幾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強,進步很大。

三、做好家訪工作。

老師要教好學生,除了做好校內的教育、管理外,還得做好校外的工作,要與家長聯繫,取得家長協助,才能把學生教育好。平時我都注意做好這個工作,特別是那些頑皮、學習習慣不太好的同學,都會與家長共同管教。徵對七、八個男生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做事總是拖拖拉拉,我及時聯繫家長,對家長提出加

強對孩子的監督管理和家庭輔導的要求。經過老師、班委和家長的多次溝通與教育,這一部分學生現在改變很大,調皮搗蛋的行為少了,按時完成作業了多了,學習成績也相應提高了。

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班風己經形成,學風濃厚,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刻苦學習、互相幫助、遵守紀律的良好局面,形成一個具有較強凝聚力、核心力和向心力的集體。

總之,國小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複雜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地捧着一顆“愛心”,加深自己的理論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夠幹得非常出色而遊刃有餘的。在下學期工作中,我將揚長避短,竭盡全力,把四年級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4

班會是班主任運用班集體對學生進行教育和開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由於其倡導的以學生為中心,以情景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活動理念,無形中使其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載體。

主題班會既可以達到使學生明確、統一和強化對某問題的認識,發展個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鍛鍊自理自治能力,從而達到鞏固班級體和良好班風的目的。

一次生動活潑、富有教育性的班會課往往會給孩子們稚嫩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終生美好的回憶,起到課堂教學中難以起到的作用。還能產生凝聚力,起到促進班級學生團結的作用,同時由於師生共同參與,它能加深師生彼此瞭解,成為密切師生關係的紐帶。

本學期,我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及時開展了主題班會。開學不久,學生常常為了撿到的小物件,如鉛筆、橡皮、尺子,就佔為己有,與失主發生口角紛爭。有時,同桌之間為了越界問題,推推拉拉。有時,學生之間為了無意的碰撞而抓住把柄不放。三年級學生一方面重視友情,喜歡與朋友一起玩,但一方面又比較自私,不夠包容,無法賞識他人的優點。於是我開展了“拒絕自私,健康成長”為主題的班會課,通過“自私”概念的定義,自私自測表,自私行為的判斷、自私的危害等環節,使學生在聽、説、讀、看中明白了自私的界定與危害,從而樹立起包容意識。第二天,有一個值日生在完成值日工作後,依舊逗留教室,任由其家長在邊上等候。於是,我提醒他這也是自私的行為,該生立刻不好意思地收拾起書包跟家長回去了。我想,主題班會教育正在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學期中,我又開展了“講文明”“防溺水”“紀律——學習的第一條件”主題班會,強化了學生的禮貌意識、安全意識與守紀意識。其中,尤其是禮貌意識與守紀意識,我常利用自己值周當天看到的三(1)班與三(2)班學生的禮儀情況,進行對比,表揚,使學生逐步學會見到長輩應做到有禮貌地打招呼。在守紀方面,我抓住班裏的調皮學生或犯錯學生,讓學生開展課堂表現互相比賽活動,從而幫助其改正課堂紀律行為不良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經過一整個學期的學習,學生能夠牢牢記住的往往是他們感興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或某一場活動。鑑於此,我想:主課少上一節又有何妨?如果能通過主題班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受到一陣觸動,並將這種意識牢牢記住、化為自覺並指導自己的行為,這不是最值得欣慰的嗎?至少,作為班主任,我將為學生學會這樣的文明生活而倍感幸福!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5

最近,總有學生到我那裏反映,説某某欺負了我,某某打了我等問題。弄得我焦頭爛額,總是不停的調解,處理問題,今日我忽然靈機一動。何不讓犯錯的學生自我提出解決方案。讓他説假如他是班主任應如何處理這些事。午時,這個學生給我彙報説:“首先應當寫一份深刻的檢討,當着全班學生公開檢討。然後再去給被欺負的同學道歉,並向其家長道歉。”然後我問他:“你明白我這樣安排的目的嗎”他説:“我錯了!教師,我會按照我説的去做的。”

我想經過這件事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並能經過這件事認識到自我的錯誤。給教師帶來了必要的麻煩。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6

如今的孩子,“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呵護有加,唯恐孩子受一點委屈。殊不知,過分的寵愛,阻礙了孩子自立自強的健全人格的發展,而適度的挫折教育,則能培養孩子堅韌的品質,完善孩子的人格。愛默生曾説過:“挫折是人生前進的動力和重要啟示,在逆境中,人才能真正展示自身的實力。所以,父母觀念要轉變,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挫折教育,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為孩子製造一些障礙,鍛鍊他們的本事,讓孩子經歷風吹雨打,不再是温室裏的花草。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遭遇到的,你不能繞它而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酸甜苦辣都會伴隨而來。作為父母,要指導孩子如何正確應對挫折,並戰勝挫折,從挫折中學到更多經驗,使孩子成為生活的強者。失敗和挫折的風霜,會讓孩子的人生腳步更加堅實而寬廣,在失敗與挫折中,他會慢慢感悟生命,把人生之路綿延成收穫之旅,幸福之道。

人生境遇複雜,人生中有淚有笑,有悲有喜,如果孩子能夠在失望與絕望中不斷超越自我,他的人生才是最美的。也許孩子會一度憂傷,但在戰勝挫折後,他的生命卻所以而更可愛,他也會所以而學會應對挫折,利用挫折,使自我的一生更容易獲得幸福。

魏書生以往説過,一個人首先要適應環境,享受完美人生。生活不能沒有夢想,可是人類不能以夢想主義的目光苛求生活。對待教學,對待學生,我認為也同樣是一個道理。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7

"當教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所有當教師者都有此同感。記得20xx年畢業剛當班主任那會兒,那時的孩子可能“見識少”,班主任一嚇唬,家長一邊倒(全向着教師),全班就都乖乖的了。此刻是網絡時代,什麼都是開放的,家長與學生的見識也是與時俱進,簡單粗暴倒被小瞧了。於是,對於一些難管的學生,教師們變換了思維,要麼放任冷暴力;要麼“哄”應付一節課再説。可是,班主任能這樣應付嗎?顯然不行,既然不行,那麼就拿出真心來吧。對此,有幾點感悟:

多讚美,少批評

由於性格的原因,也怕學生翹尾巴,我很少“誇張地”表揚學生,更不會不厭其煩地表揚,相反,對犯錯誤的同學,我“提醒”得很及時,我相信他們在小事上能做到“寵辱不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是,我錯了。

一生在週記中寫到“教師開始表揚一部分同學了,我豎着耳朵聽,沒有我,但沒想到在批評的同學名單中竟然有我,我很難過。”

又一生在週記中寫到“教師説我好做面子活,我承認,我也決心改正。那次聽寫,我只是下意識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結果教師發現了,當堂點名説我。其實我什麼也沒看到。”

這是一個優秀生和一箇中等生的週記。雖然我批評的話不重,並且也是有根據的,但他們顯然不能理解。由此,我明白,再怎樣着,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也僅有十一二歲,認可和讚美,他們十分在乎和渴望,教師的批評或多或少會讓他們受挫。

此後,我儘量改變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學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揚。比如劉輝,對學習其實沒有一點興趣,作業要麼抄,要麼應付,但他的作業總按時上交。

教師的讚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讚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讚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作為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狀況下,既得不到教師的表揚,也得不到教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教師忽視“遺忘”的學生。我班的王文龍同學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學生。在我教他的這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幾乎沒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他自我。那是一次課間操,由於下課稍微晚了點,學生都急急忙忙的往外擠,我站在講台上,維持着秩序正好門後面的拖把倒了,學生光顧着擠,好像沒有注意到橫在地上的掃把。這時,王文龍同學擠了過來,告訴大家看着點,別拌倒。然後拿起來了。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做完操回教室後,立刻在班級表揚了他,並盡力讚美了他關心羣眾,為他人着想的好行為。此後,我又從幾件小事裏發現他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昇華。漸漸地我發現

他變了,上課認真,作業完成得很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件事給我啟示頗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開始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

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能夠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構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羣眾氛圍。請多給學生一點讚美吧,因為他明天的成功就藴藏在你的讚美之中。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8

一、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內涵

所謂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實質上就是教人學會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具有現代文明內涵的社會生活規範。它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它包括文明行為、文明習慣、文明語言、文明衣着、禮貌修養,乃至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等。簡言之,也就是教會人“如何做人”的教育。

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國小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前提下,筆者認為國小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從“坐、立、行”起步,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國小生在學校裏學習活動,都離不開“坐、立、行”這些最基本的行為動作。雖然每個國小生的行為動作都不一樣,但是“坐、立、行”的姿勢總有個規範。坐如鐘、立如鬆、行如風都要經過長期的訓練,逐步使之內化為國小生的一種習慣,其實一個人“坐、立、行”的姿態很重要,它不僅反應了人的教養、氣質,而且直接影響着別人對這個人的評價與看法,當然對國小生在未來社會中的發展是有影響的。

2、從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入手,培養國小生文明的禮儀。國小生的文明習慣可以體現在文明的交往中。國小生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現。文明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而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又是一個國小生最起碼的道德要求,應當從很具體的見到老師、父母主動稱呼,幫助父母和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節做起,逐漸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這也是社會文明交往的重要根基。

3、從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愛家鄉開始,培養國小生高尚的愛國情懷。國小生對愛國主義這個概念還很難理解。因此,在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中,我們應堅持低起點、重實際的做法。首先,引導學生關心自己身邊的人。在學校,要主動地關心和幫助同學,尊重和理解老師;在家裏,要尊老愛幼,關心鄰里。其次,要積極引導國小生懂得愛護班級、愛護學校這個集體。因為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個人只有在集體之中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既然集體為個人的成長創造了條件,那麼個人作為集體的一員,就應當為集體出力、爭光。再進一步,就應當引導國小生了解自己家鄉的歷史、人文、風俗和家鄉面貌的日新月異,激發國小生對自己家鄉的熱愛與關心,並在他們的心中埋下一顆將來要為建設家鄉流汗、出力的理想的種子。這些都是愛國的具體表現,也是國小生所能接受和體會的。我們應當從這些“小處”着眼,萌發國小生高尚的愛國情懷,並使之逐漸成為一種理想和信念。

4、從勤學好問、熱愛勞動抓起,培養國小生做人的基本品性。勤學好問,熱愛勞動這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也是人類發展的基本前提。國小生從踏入校門的第一天起,就應該讓他們深深地懂得人的進步與發展靠的是人的勤學好問、熱愛勞動。讀一篇課文,就應該要求學生一句一句,富有感情地讀;抄寫詞語就應該強調一筆一畫,把字寫好;掃地,就要掃得乾乾淨淨;排課桌就應該排得整整齊齊。這就是習慣,也是做人的基本品性。

三、對國小生加強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這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需要。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享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長河,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博大精深的倫理文化遺產中,有很多功能優良的傳統的禮儀規範,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強大的生命力,它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知道,童年時的孔融讓梨,尊敬長輩傳為美談;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訴我們:“做一天人,就要講一天道德。”這些都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人的禮儀道德所在。做為中華民族的傳承人,國小生都有責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使中國“禮儀之邦”的美稱名副其實,“禮儀之”的美名響譽中外。

其次,這是時代發展的需要。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精神要求日益發展,人人都在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諧的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空間。前進的社會呼喚文明,科學的未來呼喚文明。文明禮儀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重要內容,是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是衡量一個人教育程度的標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不僅是個體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因此,必須抓好國小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這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

再次,這是國小生成長的需要。一個注重自身修養、禮儀的人才可能成為優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優的人。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孟子也説過:“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説:“禮貌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這些都充分説明禮儀養成教育至關重要。雖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依然傳承,但就整體情況看,確實存在弱化的趨勢,特別是對青少年的約束力越來越少。有些國小生在學校裏,不會尊重他人,不禮讓,不禮貌;在社會上不懂得稱呼他人;同時,與人為善,禮尚往來等等美德在相當數量的孩子們身上正在淡化。為了廣大國小生的健康成長,必須加強他們的文明禮儀教育。

四、加強對國小生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途徑

國小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強,是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最佳階段,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四個途徑加強對國小生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1、堅持將教師指導和學生自我實踐相結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對國小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對理解、訓練上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重點指導、幫助。比如,一年級國小生剛入學校大門,要訓練他們“坐、立、行”的規範姿勢,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明確要求,“坐、立、行”的規範姿勢,可用九個字來概括——坐如鐘、立如鬆、行如風;其次,要指導學生理解意思、體會含義:“坐如鐘”就是要坐得端正,“立如鬆”就是要立得精神,“行如風”就是要得穩健;再次,教師要示範並加以細緻耐心地指導;最後,對學生進行反覆的訓練,並在學習生活中評選出每週“坐、立、行”姿勢規範最佳者,並給予表揚。

2、堅持將典型示範和整體提高相結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根據國小生好勝心強、好模仿的特點,積極為他們樹立榜樣。首先,要積極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教師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師德給學生樹立榜樣。在教學、生活中,以莊重大方的儀表,和藹可親的儀容,彬彬有禮的語言給學生做出示範,使學生在師生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級活動中,有針對性開展文明禮儀標兵評選等禮儀教育主題活動,評選出文明禮儀方面做得好的學生為示範員,為全體學生做出榜樣。教師及優秀學生的一言一行在廣大學生中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從而引導其他國小生積極向他們學習,努力爭當文明禮儀標兵。除了教師和優秀學生的典型示範外,還應注意抓住各種教育契機,利用各種合適場合來訓練、提高國小生的文明禮儀素質。

3、堅持將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和學以致用相結合。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必備的文明禮儀知識是人們形成良好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基礎。人的知書達禮並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過後天的教育和實踐獲得的。從目前情況看,國小生對禮儀知識的認識還比較薄弱,要改變這種現象,要從普及文明禮儀知識入手。時過境遷,物換星移,禮儀隨着不斷髮生變化。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現為尊老愛幼、善待家庭;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謙恭禮讓、諒解寬容、與人為善,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重形象、講禮儀;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遵守規則、維護公德,同情弱者、扶貧濟困,愛護環境。由於國小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抽象思維還未充分發展。因此,對他們提出的要求應明確、具體、詳細,提高可執行性。比如:在與人交往中所表現的禮儀:和別人見面時要説聲“你好”、“您好”;跟別人道別時説聲“再見”;打擾了別人或有愧於人時説聲“對不起”、“請原諒”,等等。這些要求非常明確、具體,有助於國小生理解和遵循。

4、堅持將主題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學校、家庭、社區等合適的場合開展豐富多彩、直觀形象的禮儀教育主題活動,如禮儀知識競賽、禮儀示範表演、小品劇、文明禮儀用語徵集、演講、徵文等,引導國小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禮儀活動,在活動中磨鍊意志,在活動中揚褒棄貶,在活動中掌握文明禮儀的方式方法。同時,創造必要的條件讓國小生參加社會實踐,面向社會開展幫困助殘、慰問孤老、美化環境、維護公共秩序等主題活動,讓國小生迴歸社會,在社會實踐中得到鍛鍊,學會禮讓、謙恭,做文明小公民,以自己的文明行為帶動家庭,感召他人,影響社會。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9

三天的假期就這樣結束了,今天又得上班了,還以為是週一呢?到了學校被告知要上週五的課,才恍然記起今天是週日。到校後連包都沒放掉就急着想到教室看看孩子們的假日作業和早讀情況,走過一年級教室時,聽到一年級不上朋友響亮的讀書聲,真讓他們驕傲。經過二年級教室時,裏面同樣傳來陣陣讀書聲,真是好樣的。

還沒走過自己班教室就聽到班內講話聲不斷,悄悄站在後門口,只見孩子們三五成羣,我講話來你玩棋,居然沒人在早讀,火氣一下子衝上腦門。掃視一圈才發覺班長兼語文課代表沒來。終於有學生髮現我的存在了,就跑回各自座位了,我不緊不慢地説:“課代表還沒來,你們就不會自己早讀嗎?”於是乎,他們馬上讀了起來。此時三位小組長都高舉小手説:“老師,我們這組XX、XX週記沒交,XX詞語沒抄。”“我們這組XX週記也沒寫……”此時我已經聽不下去了,示意他們坐下,然後面無表情地説:“回家作業沒作好的同學請你們站起來。”我特意把“請”字説的很響亮。稀稀落落,站起十來個學生,真氣人哪,放假三天居然有這麼多同學作業沒做,我氣得無語了。先讓他們都坐下,讓他們各自繼續早讀,我把剛才站起來的學生一個個地叫到外邊,跟他們談談,請他們給我一個不做作業的理由。理由大致相同,玩得太興奮了,忘了,或者昨晚臨時抱佛腳,做了點,還是沒做全。聽着聽着我都麻木了,現在的孩子真會為自己找理由呀。還有一個學生的理由更讓我吃驚,她告訴我:這三天她老爸在給她買藥,是讓種吃了能讓人變聰明的藥。可她爸爸去了許多藥店都沒買到,所以她沒心情做作業。真不知怎麼形容我當時的心情,科幻書看多了吧。我語重心長地告訴她:“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你也一樣很聰明,世上不可能有吃了讓人變聰明的藥。這個理由我不接受,只要你平時認真聽講,仔細做每一次作業,就能有收穫,懂嗎?這次作業沒做完,你課後及時補好,我就不追究了,但決不能有下一次,明白嗎?”她哭着點了點頭,回座位了。

我真是氣昏了,學生自己作業沒做完,不但為自己找藉口,還把責任推到父母身上。這些孩子太厲害了。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10

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要一味得指責,他犯了錯誤,只要他明白自我錯哪了,就不要一向批評他,説一些難聽的話,其實每個初次犯錯的孩子內心是難過的,你批評他,他就覺得內心受到了傷害,不喜歡你,進而就不聽你話了。

你用鼓勵來代替批評,結果就不一樣了,我們班有個小胖子,經常不寫作業,我批評過他幾回,沒用,於是要求他在我辦公室裏寫完作業才能玩,堅持了幾次,之後又不寫了。我為此很苦惱,之後我直接對他説,其實你是一個好孩子,因為你很有禮貌,見到教師就會問好,教師很高興,好孩子就應當把作業寫完,教師相信你能夠把作業寫完的。果然,這幾天的作業,他都有寫完,雖然基礎比較差,很多題目做錯,可是從原先不寫,到此刻開始寫,本身就是一個提高,值得表揚。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11

作為一名教師,從小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儀,教他們學做人,講公德,這是一個教師的育人之本。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方面我是這樣做的。

一、上好第一次禮儀課

每當新的一學期開始,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上好第一次禮儀課,打好基礎、形成氛圍。具體做法:

首先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然後重視第一次文明禮儀訓練。一開始就重視禮儀訓練,打好底子,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既要使學生明白“理”,又要訓練“儀”,學練結合,以練為主。做示範、教表演,使學生知道怎樣去做。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勢,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我讓學生扮演老師站在講台上,我在講台下面扮演學生,我行了一個標準的45度鞠躬禮,並大聲説:“老師好!”台上的小老師就説:“同學好。”此時教室沸騰了,有的要出來當老師,有的要當學生,我藉此情境讓學生分角色訓練,對每一組都進行評價,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還要加強,最後進行全班訓練,人人過關。老師認真的示範,加大力度訓練,學生也引起了重視。每個同學都非常認真的練習,形成一個良好的禮儀氛圍。

二、明禮儀教育的方法

根據兒童心理,做活學生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訓練工作,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做了以下嘗試:

1、榜樣示範的方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國小生在行為實踐中的榜樣影響,除教師外還有同學,學生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我根據他們愛表揚,具有向上心理這一心理特點,在進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規範訓練時,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去感染學生,為其他同學起帶頭和示範作用。

比如每當放學時,一經過校門處,發現劉旭同學大聲向門衞大爺問好,我馬上表揚劉旭同學,説:“劉旭同學真有禮貌,是你們學習的榜樣。”讓同學們學一學。一會兒,再遇到老師,就會有邢通主動帶頭問好:“老師再見”。我又表揚他,説:“邢通也有禮貌,有禮貌的孩子人人誇。”孩子聽了美滋滋的。再問好的聲音更大了。接着,段瑞看見老師從他身邊走過,主動行鞠躬禮:“老師好”,我高興的説:“同學們真有禮貌。老師今天太高興了。你們看,老師的臉上全是笑容。”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運用這個方法以來,每天放學的路隊一聲聲“老師好”“老師再見”是那麼悦耳。學生在榜樣的帶動下,同學們精神面貌好,文明風氣盛,受到了老師家長的好評。

2﹑強行約束的方法

強行約束的方法是指用行為規範﹑常規等手段去約束學生,使其按正確的要求去做,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方法。比如班上兩名同學在週一早上升國旗時,站沒站相﹑左右搖晃,還小聲和別人講話。回班級後其他同學自由活動,我找這兩名同學談話,我首先向他講道理:升國旗時要站直,千萬不能和別人講話,凝視着國旗,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本週內我利用課外時間反覆訓練這兩名同學站的姿勢,立正時五指併攏,中指指向褲縫。並且行隊禮望着教室黑板上面的國旗,高唱國歌,每天堅持訓練。一直到下週一升國旗禮儀行為規範標準為止,否則還要繼續練習。從此,這兩名同學在升旗時表現得非常好。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禮儀的養成教育,提高了講文明、懂禮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堅持不懈,逐步養成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通過教育訓練,堅持不懈,使學生逐步養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

出現反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覆、反覆抓、紮紮實實,堅持不懈。每當學生放學時,我都提醒他們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如果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在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是在樓道里、上學的路上,還是在校園之外,他們見到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班級黑板報上有一塊是專門用小花拼成的3朵大花朵,每個小花上寫上禮儀標兵的名字。

通過禮儀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樹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提高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等都產生積極的影響,形成了良性循環。通過教育,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12

古人説:“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足。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的説,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集體的臉面,更是社會大家庭。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集體形象,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係。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就國小生而言,最本質的是學會做人,也就是要講文明懂禮儀。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的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着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是市民的時候,又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當我們是行人的時候,往往是怎麼就近就怎麼直路,管他有沒有紅燈,管他人沒有人行道。討厭那些沒按規章開車的人;當我們開車的時候,總是搶車道、鑽空,討厭那些在馬路上亂闖的行人。當我們是消費者的時候,經常把個人怨氣往服務人員上撒,還總説他們態度不好;當我們是服務人員的時候,又總是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上來,卻總怨顧客大挑剔。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説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説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作為子女的時候,總是不願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總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錢,總是大聲地把父母的話送上天,對於父母的生日,天才曉得。當我們身處校園的時候,總是不注意三輕,總是在自習課上大吵大鬧,總是在樓道內相互嬉戲,因而影響班級考評撓亂學習秩序。當我們在校園內遇到領導老師,我們又是否真正做到鞠躬、讓路呢?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為我們太自私,沒有做到律己,沒有做一尊重別人。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國小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應該,改正自我。嚴於律己。應義不容辭地履行義務,帶好頭,做好文明的標兵。毫不疑問,我們的每位國小生若都能講文明,懂禮儀,那麼我們的國小生,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必然會煥然一新,我們大家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温馨的氛圍中。

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國小生呢?

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講究衞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起;愛護公物,不亂寫亂劃;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能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做到得理讓人,失理道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沒關係”化解衝突,還要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字文明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在家裏,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面對父母長輩的批評,能認真聽取,不發脾氣,不頂撞。家裏來了客人,熱情、大方、有禮貌地招待。

在外面,遵守交通法規,不亂扔果皮紙屑,保護環境衞生;尊老愛幼,幫助別人,時時處處為別人着想,做到“與人為善,心中有他人”。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名講衞生、懂禮貌、守紀律、愛學習的文明的國小生,為構建和諧、文明校園而努力吧!

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班級;為了我們的校園,為了我們的社會,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講文明、懂禮儀。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13

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教研活動,又可以聽到兩位老師的精彩課了。一看聽課表沒有三年級的,有點遺憾,再一看,有四年級楊老師的課,沒關係,教學本來就是相通的。

楊老師選的《小珊迪》是篇選讀課文,自己對於這類的課文真得是力不從心,要麼感到沒什麼可講,要麼是這也得抓,那也得抓,非得二堂課才能解決。今天藉此機會就好好學習吧。課一開始課件出示現代孩子幸福生活的照片,和課文中小珊迪的悲慘生活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小珊迪的可憐。自己平時的語言太平淡了,楊老師的每一處過渡都值得我學習,比如:小珊迪只是想要件能禦寒的衣服,要個可以充飢的便當,這樣的要求過分嗎?吃飽穿暖這樣的要求過分嗎?這樣扣人心絃的話語,怎麼不讓學生感到小珊迪的可憐呢?楊老師的媒體激發,更加呈出小珊迪的可憐以及他誠信的可貴。在黑背景中跳動的白字,讓人從視覺上感受到珊迪的可貴之處,那憂傷的音樂讓人從聽覺上感受到了小珊迪的可憐。聽楊老師説為了選這首背景音樂,他聽了五六十首歌,才選中了這麼一首。這是怎樣的概念啊,難怪感覺那歌與文字似乎是同存的。而後一節六年級胡老師的古詩又是另一種感覺。課前的找兩張地圖的不同點,讓學生對北宋和南宋從地理上有了大致的瞭解。抓住《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的遺民和《題臨安邸》中游人這兩種截然不同身份的人,細細分析古詩,讓人感生兩種強烈的感想,這兩者間微妙的關係正是課堂的昇華。最後在“醉”和“累”的關係中很自然地結束課文。這種效果特有震撼力。

聽到的終究是別人的,要把這些精華吸收轉化為自己的,這是聽課的最終目的,這樣的學習就是幸福的。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 篇14

在我們班級,有一位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學生。很長時間,我幾乎沒注意到她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她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她自我。那是一箇中午,我在班級分飯,看着走廊裏來回走動的學生,無意中發現走廊裏撒了一些飯菜,許多同學説着笑着繞着而過,好象沒有注意到地上所撒的飯菜。這時,崔玉文同學走了過來,告訴大家不要踩了,然後急忙跑回教室拿來清掃工具,將飯菜掃淨,又用拖布拖了一遍。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回教室後,立刻在班級表揚了她,並盡力讚美了她關心團體,為他人着想的好行為。

此後,我又從幾件小事裏發現崔玉文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昇華。漸漸地我發現她變了,上課異常認真,作業完成得尤其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還被同學們選班級衞生委員。

分析:這件事給我啟示頗深,那些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的學生,好像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踴躍參加;他們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情景下,既得不到教師的表揚,也得不到教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教師忽視“遺忘”的學生。其實他們更多地渴望教師的關注與讚美。從這件事後,我開始注重細心觀察學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哲學家詹姆士精闢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熱情、向上的學生更是如此。教師的讚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讚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讚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讚美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

教育是一項細緻入微的工作,把每個孩子的閃光點都放大,用放大鏡去觀察,不吝嗇讚美的語言,用心去感受學生的變化,教育怎能不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