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昆蟲記》的讀後感

觀後感 閲讀(3.11W)

《昆蟲記》的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的讀後感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蟲記》的讀後感

《昆蟲記》的讀後感 1

打開書架,一本本的名著整齊的排列。老師要求我們在暑假期間閲讀《昆蟲記》這本充滿着法布爾精神的書。我認為,我受益匪淺。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科學家只會擺弄着顯微鏡,注視着下面的世界,文學家只能整天揮舞着筆桿子。直到我接觸到了一個詞:邊緣性人才後,我才明白,有些人不僅是傑出的理科生,也是出類拔萃的文科生。比如愛因斯坦,他不但是物理學家,也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而法布爾的這部《昆蟲記》,大概也是一本邊緣性書籍吧!

《昆蟲記》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細膩、文筆流暢,讓人感覺到是一部散文。雖然是散文,但昆蟲記處處都流露出知識,把人以前錯誤一掃而光,使你不禁感歎:哦,原來如此,真是沒想到啊!

《昆蟲記》一書,給了我許多的'回味。在書中,我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祕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裏,瞭解蜘蛛、蜜蜂、螳螂、甲蟲、蟋蟀、蟬等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看到了一幅有關昆蟲的精彩畫卷。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覺得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幫忙的甲蟲往往不懷好意。更多的時候,它是打着幫忙的幌子,做着趁火打劫的營生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原來甲蟲也是非常的狡猾;讀四年苦工,才能換來幾十天重見光明的生活,我知道了蟬的生命意義;天氣越來越冷了,迷宮蜘蛛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將巢咬破,而它也筋疲力盡而死,這句話,又讓我體會到了它的滿足感和一位母親應盡的全部責任。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種精神讓我們在大自然中盡情探索奧祕;這種精神讓我們在天地間盡情領略精神!而這,就是法布爾的精神。

《昆蟲記》的讀後感 2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

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的科普書。他們有的兇殘,有的温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濕、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

我從小就喜歡昆蟲,而最喜歡的昆蟲還是蟋蟀。

四月剛過,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蟋蟀在田野裏歌唱,那動聽的歌聲使任何人都陶醉,連法布爾也想把春天歌唱家的榮譽給蟋蟀。蟋蟀為什麼能彈出那麼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為蟋蟀的'“樂器”有多複雜,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裏,使四個發聲器同時震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隻發生器就能將音樂傳到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聲音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着鋼鐵般的意志,法布爾曾經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爾發現這昆蟲竟有着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蟋蟀它們陪伴着我,讓我感到了生命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他們對於自己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絃琴都非常滿意。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捉的昆蟲就是蟋蟀了。每次去南崑山,我都會帶回幾瓶子的蟋蟀。可當時我只是感覺蟋蟀的聲音很好聽,跳起來好玩而已,並沒有去探尋原因。而《昆蟲記》這本書卻告訴了我,是法布爾用他的探索精神給了我答案。在這一點上我要向他學習。

《昆蟲記》這本一部記載着各種昆蟲習性的書,是生物學之中的一顆明珠!

《昆蟲記》的讀後感 3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學文藝作家。他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鑑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裏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

《昆蟲記》是法布爾耗費了畢生的心血所著的,是一部描述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食性和婚習的昆蟲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不僅僅這本書值得讚揚、褒獎,作者研究昆蟲的過程更是值得我們認同與尊敬的:在法布爾的那個年代,研究昆蟲就是將昆蟲解剖,研究內臟或者是將昆蟲浸泡在燒酒中,再瞪大了眼,觀察它們的頭、胸、腹、爪、翅、觸鬚等,再將它們分類。可是他們對昆蟲的生活習性及那些器官的用途卻漠不關心。當時的生物研究室就是酷刑室、碎屍間。而法布爾卻不一樣。他在“荒石園”裏,讓昆蟲們活蹦亂跳地生活着,讓它們仍然自由自在的鳴唱,而他就在旁邊全神貫注地觀察着,有時能從早待到晚,真是廢寢忘食。並且,他的記錄正像他文中的一句話:“既未胡亂添加,也未掛一漏萬。”處處都細緻入微、通俗易懂。他讓血腥、冷酷的生物學變得生動而趣味。

《昆蟲記》一書,不僅僅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更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爾精神。我們要學習法布爾的精神,執着、專注的追求自我的目標,認真的觀察與探索;尊重、善待一切生命。

《昆蟲記》的讀後感 4

最近這幾天,我這個昆蟲迷讀完了夢寐以求的《昆蟲記》,讓我知道在這個神祕的昆蟲世界裏,不同的昆蟲有各不相同的生活習性,讓我愛不釋手。

這本書的作者是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出生於1823年,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博物學家。被世人稱為“昆蟲世界的.荷馬“和”昆蟲界的維吉爾”。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昆蟲學家,並真實記錄了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記》這本名著。法布爾能在惡劣的環境下做出仔細的觀察,他那種不畏艱苦、持之以恆的精神讓我深感敬佩。

《昆蟲記》分為十卷,每卷介紹了一種或多種昆蟲的特徵與習性。法布爾用了很多幽默的語言和一些修辭手法,讓一本本應該枯燥的科普書變得生動形象。這本書主要介紹了睿智的紅螞蟻、帶有小燈籠的螢火蟲、殘忍的螳螂、兇猛的蟈蟈和堅持不懈的田野蟋蟀以及其他十餘種昆蟲。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卷《田野蟋蟀》那一章主要講了蟋蟀住宅的特點和洞穴的挖掘,讓我們認識了表面很髒的蟋蟀,它們的洞穴是靠它們前足、後足和大顎一點一點挖出來的。蟋蟀挖掘洞穴的那一段,法布爾通過仔細地觀察,抓住了蟋蟀挖掘洞穴的動作,通過對比人與其它昆蟲的洞穴,突出了田野蟋蟀住所的獨特,描寫得十分精彩,讓我身臨其境,彷彿我變成了一隻蟋蟀,也在挖掘洞穴一樣,那時的我已經沉迷其中。

以前我認為昆蟲就是骯髒、討厭的角色。現在我讀完了這本書,知道每隻小昆蟲都生活得不容易,我們應該去珍惜、保護小昆蟲,愛護每一條弱小的生命。

《昆蟲記》的讀後感 5

這個暑假我閲讀了一本書,他的名字叫《昆蟲記》,現在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

《昆蟲記》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他在1879年創造了這部傳世佳作。

《昆蟲記》分十卷,共記載了100多種昆蟲,每卷分17~25不等的章節,每章節詳細又深刻地講述了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同時收入一些講述經歷、回憶往事的傳記性文章。

這本書讓我瞭解了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比如説:螳螂既高貴又優雅,但是在昆蟲中卻是狡猾兇狠的巨妖,絕不會放過送上門的新鮮食物;螢火蟲是天生的'麻醉師,在吃食物之前,會先給獵物注射一種麻醉劑,使對方失去知覺,再把獵物吃掉,就像外科醫生做手術一樣,先麻醉,再動刀。

在這本書所描寫的所有昆蟲中,我最喜歡的是蟋蟀。

我之前一直認為自己還是比較瞭解蟋蟀的,他好像總是在鳴叫但是看《昆蟲記》這本書後,我才發現,我對他的瞭解只是冰山一角。

蟋蟀一直在“叫”,但它不是用嘴,而是用一張帶有鈎子和振動膜的弓。這張弓演奏出來的音調十分飽滿,十分響亮,明朗而精美,餘韻悠長,彷彿永無休止,因此我十分喜歡蟋蟀。

蟋蟀不僅是音樂家,還是建築家。蟋蟀喜歡在草地裏過隱居的生活,十分喜歡自己的家,經常守在家門口。為了過上安逸的生活,他會十分慎重的為自己選擇一個最佳的位置安家,還必須親手挖掘而成。在挖好之後還會對自己的家進行裝修,並在門口用樹葉做遮擋,防止自己的家被發現。

這是我喜歡蟋蟀的另一個理由。

這就是我看完《昆蟲記》之後的感想。

《昆蟲記》的讀後感 6

《昆蟲記》,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法布爾把昆蟲作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把研究昆蟲作為是一種樂趣,且畢生的心血都融入其中。因為他喜歡昆蟲,把昆蟲當知己來看待,所以才能把昆蟲寫得富有神祕色彩,可以從書裏看出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和他仔細的觀察。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昆蟲是可愛的,是有感情的,他們是大自然的生靈,是人類的朋友,而不是令人憎恨、厭惡的對象。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 “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在他的觀察下,已成為一個超級“幾何大師”,“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地球不應當被人類霸佔,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才真正感悟到生命是平等的。這一次的閲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記》的讀後感 7

《昆蟲記》一本由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編寫的一本科普類文學作品。雖説是科普作品,但法布爾描昆蟲時運用的那些惟妙惟肖的語言,就足以引人入勝。

科普作品的寫作目的就是為了普及科學知識,增進大眾對科學的瞭解。它的種類個很多,可謂是洋洋大觀。雖然它的寫作方法千萬別,但都是力求深入淺出,用通俗的語言去説明覆雜抽象的事理。《昆蟲記》不僅具有這一點,是一部科普作品。而且作品中法布爾對生命的敬重,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以及《昆蟲記》本身的行文活潑、語言詼諧,讓人讀起來情趣盎然。使它再一次得到昇華,成為一本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典範的書。

《昆蟲記》中大多采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例如法布爾在描寫蟬的時候,將蟬幹起活來的樣子比作成礦工和鐵路工程師,寫出了蟬在做隧道時像礦工和工程師醫院聰明,懂得使用自身的粘液來固定隧道。將蟬描寫得活靈活現,彷彿擁有了生命一般,引人入勝。

當我們在閲讀《昆蟲記》時,有時我們花幾分鐘閲讀的僅僅十幾行的文字,卻需要法布爾相當長時間的觀察。體現了科學工作的艱辛卻不乏樂趣。

而我們在閲讀《昆蟲記》時,既要發揮想象力,進入作者所描寫的`世界,也要體會其文字之美。這樣不僅一舉多得,而且在語文學習方面也可以吸收許多營養。

我們要體會科普作品藴含的科學思維、科學理念和科學精神,擴大我們的知識領域,鍛鍊我們的思維,去體會作者者那種積極探索、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在閲讀中汲取人生智慧,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

《昆蟲記》的讀後感 8

《昆蟲記》可不是一個寫昆蟲之間的故事的書,而是一本科普讀物,它的作者是法國赫赫有名的昆蟲科學家法布爾。法布爾小時候因家中生活壓力大,所以幫助父母照料小鴨子,但他並沒有感到無聊,他發現了可以吸引他的東西——昆蟲!之後,他做了個容器專門用來養蟲子,經過多年的研究和積累,才有了這本《昆蟲記》。

《昆蟲記》使我學習到了很多關於昆蟲的知識,書裏面寫蟬,它成成蟲之後,一般只能活一個月。書裏還寫狼蛛產卵,是先用絲織出一個碗狀,然後將卵產進去,產完卵後,它就把裝着卵的`小球粘在出絲器上,讓它們在出生之前一直和它們的母親在一起。

書裏面的知識令人大開眼界,保證你看後,也會説昆蟲的世界真奇妙!但《昆蟲記》最吸引我的還是法布爾和昆蟲的事兒,還有昆蟲之間的事兒。法布爾發現,有一根絲在蜘蛛網上特別重要,因為那是蜘蛛的傳遞信息的絲,他們做了一組實驗:把兩個蜘蛛網放在屋子裏,一會兒幾隻蒼蠅就分別黏到了網上,法布爾把第二個網的傳信絲剪斷了,然後第1只蜘蛛出來了,把蒼蠅捆上絲,帶回隱祕的地方吃去了。第2只沒有出來。這麼説,蜘蛛是看不清的,沒有了絲,它就不會知道有獵物。

另一個事兒是關於蝗蟲和螳螂的,螳螂一般都很文雅的,來了一隻蝗蟲,它的眼神立馬從温柔變成了有殺氣的,它把兩個翅膀展開,蝗蟲看見了,被它的氣場嚇住了。螳螂這時慢慢走過去,把蝗蟲幹掉了。

怎麼樣?《昆蟲記》裏的昆蟲知識是不是很豐富?有人曾評價説,這是一本比故事書還引人入勝的科普讀物。

如果你想了解神奇的昆蟲世界,想知道昆蟲之間幹了什麼,或平常如何生活的事兒,就找《昆蟲記》讀一讀吧。

《昆蟲記》的讀後感 9

在這個夏天,陪伴着我們的是空調、西瓜。但是在以前夏天最缺不了的就是蟲鳴聲。

而在這本《昆蟲記》中,法布爾帶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尋找昆蟲的祕密。昆蟲的世界比我們想象中的要精彩的多。這個神奇的昆蟲世界,大部分是法布爾在他的名為“荒石園”的小院子裏一點點發現的。

這些昆蟲他們各有各的習性、生活方式。讓人沒想到,勤勞的螞蟻竟然是殘暴的掠奪者;漂亮的螳螂依靠一對彎鈎和翅膀能夠將龐大的動物嚇癱;美麗的大孔雀蝶是個結婚狂,它能夠飛過很遠的距離,穿過黑暗跨過障礙,發現自己的意中人;看似笨拙的聖甲蟲,竟然能做出球狀的“它的食物”;看似毒惡的.朗格多克蠍,卻對自己的孩子關愛有加;穿着漂亮金色衣服的雌性金步甲,是個同類相殘、殺死自己丈夫的殘忍殺手……

法布爾是一名昆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並沒有看到看不懂的名詞。這篇文章讓讀者清晰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各種昆蟲的習性和生活。昆蟲們簡單的自然生活,在他的筆下竟然讓我們讀的有有滋有味。法布爾的書中講的是昆蟲的生活,但我們讀了卻比無聊的小説戲劇更有意思更有意義。他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實地記錄昆蟲的生活現象、本能、習性之不可思議的神妙與愚蒙。

《昆蟲記》字裏行間都透露着法布爾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是一部兼具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的鉅著。難怪法布爾會被世人稱為“科學界的詩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

《昆蟲記》的讀後感 10

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大大小小的昆蟲都介紹得很具體,其中我最瞭解的昆蟲是螳螂。

通過法布爾具體的描寫,我知道了許多關於螳螂的知識。它的刀是主要的武器,上面長着幾十個小小的倒鈎,在刀的最前端,有一個5毫米長的倒鈎,螳螂捕食時,通常站在牆上,獵物在牆下經過時,它突然從牆上跳下來抓住獵物,將獵物一口一口地活着吃掉,當它遇到比自己大的獵物時,會張開兩張巨大無比的翅膀把獵物嚇倒,再把獵物吃掉。但這些都是雌螳螂的捕食方法,它通常吃較大的蝗蟲。

雄螳螂飛得很快,通常去捉幾隻蒼蠅吃。在兩隻螳螂jiao配時,雌螳螂會吃掉雄螳螂。螳螂也有不吃許多肉的種類,如椎頭螳螂,它只吃一些幼蒼蠅吧!

螳螂的顏色也不一樣,有綠色的葉螳螂,雄性葉螳螂是棕色和綠色的;有白色的花螳螂,雄性花螳螂顏色不詳;還有綠色和黑色的竹節螳,雄性竹節螳顏色不詳。

螳螂在秋天產卵,一個卵裏最多有400多個小螳螂,一隻雌性螳螂能產下3個卵,這些卵會從白色變成棕色,最後在春天孵出小螳螂,小螳螂是棕色的.,經常被螞蟻和蝗蟲吃掉,剩下的慢慢長大。

我愛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從書裏我瞭解到螳螂是永不畏懼的鬥士,它從不懼怕對手,即使是比自己大很多的對手。這一點讓我感到生活中、學習中都要勇於挑戰,不懼怕困難。

寫得還可以吧!回來後他又講了一則小插曲,讓我感到這孩子是真正熱愛螳螂的人呢。原來他們班有個同學也想寫螳螂,可是記不清了,兒子就給人家口述,把螳螂的特點全部口述了出來,直到那同學寫完為止。我聽罷直樂,這是兒子的風格,平時跟我們講起昆蟲來都是出口成章,一套一套的呢。看來只有喜歡的書才能讀到這個份上啊!值得誇獎一番。

《昆蟲記》的讀後感 11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具有神奇的魔力,讀着讀着它能帶你走進昆蟲的世界,書的名字叫《昆蟲記》,作者是著名的科學家法布爾先生。

我住在大城市裏,很少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昆蟲,但讀書讓我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昆蟲,瞭解它們生活的知識。有會玩兒心理戰術的螳螂;有需要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唱五星期歌兒的蟬;有呆頭呆腦,不懂變通的松毛蟲;還有我最喜歡的狼蛛,雖然對獵物心狠手辣,但卻有着深深母愛的。

人類對蜘蛛印象不是很好,多半是因為它的外形和有毒的原因。沒錯兒,他確實有兩顆毒牙,但大多數蜘蛛是微毒的,可是你被狼蛛咬到,那就危險了。狼蛛的毒液能殺死一切昆蟲和一些小動物,所以你還是離它遠一點兒吧。但狼蛛對寶寶的關愛是無微不至的,也許這一點會讓你改變對蜘蛛的印象。它是用自己吐的絲把卵纏繞起來弄成一個球兒背在自己身上,每天都要把卵放到太陽下去曬,母蛛還輕輕地滾動,好讓每一個部分均勻接受陽光的照射進行孵化。這不止是一天接下來的.三個星期裏,它每天都要堅持這樣直到寶寶出生,能感受到母愛是多麼偉大,此刻我想到了媽媽對我的愛,從出生開始,伴隨着我的成長,母愛時時刻刻都在我身邊兒,不管是昆蟲、動物還是人類。

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自然科學知識,讓我喜歡觀察小動物,更加懂得保護愛惜小動物了,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再兇殘的動物也有偉大的母愛。你們也來讀讀這本書吧。

《昆蟲記》的讀後感 12

奶奶家有一個院子,裏面種滿了各種蔬菜和花草。據我觀察,這個小院子里居然有很多種小昆蟲,像蜘蛛,螞蟻,螳螂,螞蚱,蝴蝶,蟋蟀,偶爾會有一隻迷路的飛蟬落在院內的灌木上。

直到暑假中我讀到一本十分有趣的書《昆蟲記》,我才發現身邊的小昆蟲們竟然是這樣有趣,它們和我們人類一樣有豐富的感情。漸漸地我對《昆蟲記》入了迷,也和院子裏的.小昆蟲們成了夥伴,有空的時間我會靜靜地觀察它們的舉動。

《昆蟲記》是法布爾先生寫的,他有着對大自然和小昆蟲們無比的熱愛,用自己的一生來研究觀察小昆蟲的的習性,生活,勞動,婚戀,生育以及死亡。為了更好地觀察小昆蟲們,法布爾先生建造了一個叫做荒石園的地方。他克服了常人難以理解的困難,犧牲了休息時間,多年以後終於寫成了《昆蟲記》。

法布爾先生的語言十分生動,通過他的講述你會了解到:蟬是如何脱殼的;蜘蛛是如何精心編制自己的網;螞蟻如何吃蚜蟲的分泌物;蟋蟀如何管理家務;螳螂如何捕蟬。不用多説,你會知道這些故事是如何吸引人的!

我彷彿穿越了時空,來到法布爾時代的荒石園。看,法布爾先生戴着厚厚的眼睛,蹲在亂石叢中專注地看着小蟲們如何唱歌。我屏住呼吸,不想打擾法布爾先生的工作。

我被法布爾先生的工作態度感動了。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仔細,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難,也要堅持。

《昆蟲記》的讀後感 13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圖書館,在一個角落的書櫃找到了一本書,名為《昆蟲記》。回到家後我和媽媽出於好奇,在網上大致瞭解了一下這本書。《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讓·亨利·法布爾畢生的著作。法布爾的《昆蟲記》有十卷,直到1910年才出齊。由我國作家周作人第一次翻譯引入中國。

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以為是以一個小昆蟲為第一視角的故事,類似於歷險記那樣展開描寫的,但當我打開第一頁時,我才知道這是一本以作者為第一視角,觀察動物生活習性的記錄筆記。但你其實仔細一看,你會發現,他雖不是冒險故事,卻勝似冒險故事。作者筆下的小昆蟲是那麼的栩栩如生,一個比一個有趣、可愛、生動的小昆蟲躍然紙上,多種擬人描寫手法讓“小蟲子們”活靈活現。看着看着,書中的樹木、小草、星空就在眼前,彷彿還能聞到那種獨屬於大自然的味道……

作者的寫作感情色彩很平淡,清如水,通俗易懂,有時還會幽默一下,我和家人分享時,都聽的捧腹大笑。裏面的故事奇特,充滿了奧妙,昆蟲們一個個的登場,讓我對書的`熱愛只增不減。情節曲折新奇,如果可以把裏面的昆蟲全部換成人,我敢説,絕不比科幻大片遜色!

看着昆蟲像人一樣的生活,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例如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禪是怎樣脱殼的等等……是作者認真記錄昆蟲的每一天每一夜將我帶進了這個出不去的科學“怪圈”。

同時作者也告訴我,科學不僅僅有機械電子,還有很多很多人們意想不到的東西。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就可以看到很多不曾發現的有趣的東西,它讓我對枯燥的生活又充滿了熱愛。這次活動讓我再次深刻領悟了讀書是多麼的重要!

《昆蟲記》的讀後感 14

自然環境是每個人都向往的。它寧靜安詳,遠離城鎮的喧囂,浸透着新鮮。動物存在於自然、水、天、地之中。300多年前,一位偉大的昆蟲學家對不同品種、不同形象的昆蟲着迷,用一生的時間寫出了這部奇葩:昆蟲,這就是法布爾。

從這本書裏,我看到了蜜蜂的`羣體生活;看到了螞蟻的兇殘;瞭解蟬的自立;瞭解螢火蟲麻醉其他昆蟲的高超能力;明知黑甲殼可以裝死;看到了昆蟲未知的祕密。

法布爾用生動精煉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枯燥的科學,他的語言沒有任何虛假之處,因為他堅持科學可以修改,但不能修改。這使我們能夠在《昆蟲》中學習真正可靠的科學,並很好地吸收它們。

我看到法布爾詳細觀察了昆蟲蟬的蜕變。我看見他不顧危險抓住了狼蛛。我看到他反覆觀察實驗,找了很多例子。一個實驗失敗了。他分析了原因,轉而設計下一個。科學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奮的工作作風。讓我感受一下科學精神的內涵和它的博大精神。

我敬佩法布爾畢生致力於探索真理的精神,這讓我感受到昆蟲世界的神奇與美好,也讓我感受到超人法布爾的堅韌與細緻的觀察力。他的努力超出了常人的理解,我們只能在這部傳世佳作中體會。

法布爾讓我瞭解了昆蟲世界,而昆蟲讓我永遠記住了法布爾。

《昆蟲記》的讀後感 15

集昆蟲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

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説,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