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人間失格》讀後感(集合15篇)

觀後感 閲讀(1.88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間失格》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間失格》讀後感(集合15篇)

《人間失格》讀後感1

一週的時間,讀完太宰治的這本書

很多人説這是一本閲讀體驗不太好的書,很多人説這是一本充滿抑鬱的書

但我卻從中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而直到讀完也明白了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真正含義。

先説三章手札,作者不管是在童年還是青年亦或是中年。一直都在為了別人活着,不管是小時候為了博得父親一笑,把想要的禮物從書換成獅子舞面具,還是長大,成人,懂得世故以後那種完全沒有自我活着的狀態。所謂我很抱歉,是自己像這個世界妥協像自己的`道歉,是一種對如同木偶人生的嘲笑。

手札之後的內容,作者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加以論證這件事人是應該活出自己還是成為別人眼中最好的自己。

另外,很多人説,作者對這個世間充滿了絕望,但這句話應該還有下句:同時也充滿了希望。

只不過,那種留於文字表面的絕望太過濃重掩蓋了在深處沉寂的希望。

當你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就是在寫自己,比如作者本人的種種表現,比如那個出名以後墮落的畫家,比如最後這個故事的父親。沒有人可以做到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還想悠然的活着,勢必要對自己做一些改變,一天天一點點。

最終,你成了所有人都喜歡卻唯獨被自己討厭的人。

《人間失格》讀後感2

“我這一生,盡是無恥之事。”日本三大無賴派代表作家之一太宰治在自己生前留下的最後一部鉅作《人間失格》第一手札的第一行如是寫到。

原文的標題直譯過來淺顯易懂——失去作為人的資格。不管怎麼看,這似乎都是一部不會令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作品。然而事實也正是如此。但文中所反應出來的,真真切切存在着的,這人世間最陰暗的一面,確實那樣的真實又那樣的令人痛心疾首。也正是因此,我才被它深深打動。

對於前半部分的阿葉,我生不出多少的共感。只覺得是生活的安逸造就了他不識人間疾苦,煩惱着不知所謂的事情。越往後看,逐漸理解,我們沒有辦法拿自身的.經歷去評價別人的苦痛。為生活也好,為身體也好,為與這世界格格不入也好,都是苦痛,沒有一種苦痛是更加高尚的,對於當事人來説,每一種都能讓他生出放棄生命的想法來。

看完全書,我感覺到的阿葉至少已經是六七十歲的老頭子,然後他不過活了二十七載。精神上與這現實世界的格格不入,讓他少年白頭,用煙酒女人麻痺自己,自身也不能分清是真心亦或是假意。我不經為這種人生感到悲痛,他們實實在在應該是自由的大師,卻被污濁冰冷的現實桎梏,變為水溝裏的臭石頭,眼看着自己污濁。這種痛苦,比死亡來的可怕。

又想到現在幾乎是個精神世界覺醒的時代,無數人在重複着這種痛苦。為社會感到悲哀。

生死本就是困局,沒有人能逃得過的,誰不是一邊昂首沐浴陽光,一邊蓄力植根土壤,唯明唯暗都不足以活命。

《人間失格》讀後感3

1.葉藏本人真的太卑微了,能感到他本性善良,但是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也許是缺愛導致的,我覺得有點討好型人格。又因為他心思的敏鋭和對人性的洞察,使得他又更多看到人性的惡,儘管良子代表了人性的善,可是這個善竟然也會被惡利用,經受本不該她來承擔的痛苦。

2.這本書應該是從頭喪到尾,我也沒看到什麼對於生的希望,只能説如果最差的不過如此,那麼我的'生活似乎還有救,就是以這樣的心態來看待生活,活着的意義就是活着本身,因為本來生活就很難,我們不能一步一步喪失做人的資格,當然他並沒有喪失做人的資格,只是他一步步就這樣走向了這個結局,對生活的失望還有羞恥感,對人性的要求太高了,所以惶恐不安。

3.再看了一下太宰治的生平,只想感歎作家總是與眾不同,跟俗世格格不入,我竟然還生出一點羨慕來,他肯定是有才華的,所以才寫出那麼多的作品,可是又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悲哀,以為他過於良善和敏感,但若非如此,又無法寫出人間失格這類悲觀到極致的作品,很矛盾。

《人間失格》讀後感4

怎麼説呢?一本不適合悲觀者看的書,一本樂觀者不用看的書(僅個人觀點)。但也許有人會説,還挺適合悲觀者看的,因為看完你會發現還有人比自己活得更艱難,更卑微。那我想説,然後呢?讀完小説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我不想説小説的內容。因為覺得沒有那個必要。大千世界,無論哪個時代都有無數的無名弱者。只是一種機緣通過小説我看到了一些。但是又何必再把它們敍述一遍呢?這樣做不僅一點好處都沒有,還有可能影響別人的情緒,因為除了瞭解那個時代一些卑微的人生存方式,我沒有在小説上找到任何可以分享的`東西。我並不會嘲笑他們,但同樣我也不會同情他們,他們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無論以什麼方式結局他們都不屬於無辜者。

裏面的故事過於擰巴,也許三觀的不同讀起來總是有些壓抑。一本我不建議閲讀的書。

太宰治——1909年出生於津輕地區首屈一指的地主富豪之家。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後,寫出了《富嶽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瞭解作者後,發現小説裏時常都會有作者的影子。

《人間失格》讀後感5

人間失格大正和昭和時代下的矛盾體,讀的是童瀟驍北京聯合出版社的版本上評分最低的一本,然而然而當初買的時候是因為折價書籍,翻譯閲讀上並沒有帶來不暢快。

一共收錄六目錄,我看了人間失格一目錄字數不多約莫兩小時。

因為之前看了《東京百年史》,所以對那個時代的文人小説家多少帶了一點世界社會影響的眼鏡去看,也便使得對這樣的小説或者是作者本人近乎狂魔毀滅而沒有衍生出救世反抗的.力量,並不那麼追隨的心境來。

那個時代陰陽怪氣,慌亂矛盾表裏不一社會思潮野風一般,誰都説不來誰是正確的,誰都急切證明自己劍走偏鋒,不少雖然要謹慎的大歷史觀來看個人,卻也正是一大堆這樣的個人生滅可能才推動着一個社會的車輪吧,地震空襲太多的絕望了,反倒是如川端康成這般的帶着微弱温情和物哀在塵埃中讓人開出美麗和希望來才稱呼為不枉人世,甚至在世界上受到認同,拿下文學獎。轉而也就忽然明白太宰先生筆下的近乎自傳體的主人翁確是人間失格草芥不如,在這樣矛盾的世間存活,野狗一般,是傷己傷人,越是求越是無,確是多數人的現狀,只得一條跳進大川。那是缺少進步教育獨立人格封建殘存的時代。

家庭的温暖和認同,很重要家庭裏面的成員也需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一言難盡其主人翁的酸苦弱雞,改變吧青年選擇不了時代就換一種想法積極推動一些事情吧。

《人間失格》讀後感6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著名小説家太宰治最具影響力的小説作品,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説。纖細的自傳體中透露出極致的頹廢,毀滅式的絕筆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將自己的人生與思想,隱藏於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藉由葉藏的獨白,窺探太宰治的內心世界,一個"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發表這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就自殺身亡。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這是太宰治生平最後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全書由作者的序言、後記,以及主角大庭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寫主角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而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的否定的.過程,同時也抒發自己內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可説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因此也可算是他半自傳性作品,並且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自己劃下最後的句點。

《人間失格》讀後感7

把每個明天當做世界末日,從現在起邁出第一步——題記。

初次聽聞這本書,是在與朋友的一次閒聊之中,隨後對這本書產生了濃濃的興趣,便去圖書館借來了這本書,抱着極大的好奇心,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書不厚,若投入,三小時足矣!細細品味……

我喜歡這本書的名字,人間失格,自暴自棄的代言詞(失去了為人的資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又是無盡的悲哀。《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絕筆之作,也是我一讀再讀,感慨無限的佳作。作者用平淡的口吻,纖細的語言,敍事着絕望的故事,在書中能看見太宰治的影子,也能看到生而為人,每個人的影子。

這是一部殘酷而美麗,永恆而至上的青春文學。它確實讓人感受至深,直逼靈魂,令人無法逃脱。

這是太宰治靈魂深處無助的生命絕唱,同時也是村上春樹絕望悽美的靈感源泉。可能有人覺得這只是幾些小故事的'組合,也覺得書中描述的只是一個懶人如何混跡社會,可我覺得不僅僅是這些,否則,又怎麼會有如此多的人評價欣賞呢。它值得我們一看,人們的絕望往往不是因為生活本身的絕望 ,即使感受到了生活本身的荒謬,也要遵循生活本身的規則去努力的生活,這才是生活。

《人間失格》裏有這樣一句話,我的世界裏本是陽光明媚,温暖四季,你來時,狂風暴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帶走四季,我久病難醫。人生來,為了喜悦也為了悲傷。一千種生活,我們也有一千個自己的哈姆雷特,向着自己的未來努力奔走吧。

《人間失格》讀後感8

這本書敍述了又一個與父親不無關係的人的悲劇故事。

父親對每個人而言都是是一種奇妙的存在,既有對兒女無私深厚的愛,又對兒女有着無法抗拒的壓力。

書中的主人公就自述“我的不幸乃是一個缺乏拒絕能力的人的不幸。我時常陷入一種恐懼之中,以為如果別人勸我幹什麼而自己加以拒絕的話,就會在對方的心靈和自己的心靈中剜開一道永遠無法修復的裂痕。”

我覺得這不幸的根源也許就來自父親的'愛,父親的威嚴。

同樣一生都活在父親壓力下的作家還有卡夫卡。不過卡夫卡的內心世界實在是廣闊得無邊無垠,可以讓他有足夠的空間逃離自己的父親。但是即使這樣,卡夫卡活得也很彆扭,不自在。

在希臘神話中,宙斯是打敗了自己的父親泰坦眾神登上眾神之王的位置的。而泰坦諸神也是因為擊敗了他們的父親才能屹立在天地之間的。俄狄浦斯也曾經弒父娶母。

可見對父輩的反抗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所面臨的一大主題。這一主題是超越時代超越社會的。甚至曾經有人這麼説過:“如果一個男人沒有戰勝自己的父親,那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

可是這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啊!那如山般的愛意,即使帶着讓人無法抗拒的威嚴,又如何能讓人能夠去反抗呢?

關鍵是,當我們成長到能夠戰勝父親的時候,看見曾經如山般的父親如今衰老的背影,又如何能讓人激起去反抗的意志呢?

匆匆寫就,疏漏甚多,見諒。

《人間失格》讀後感9

書中雖是由故事構成,但是讀起來卻讓人覺得在讀一個人的自白。的確,這也幾乎是太宰治的自述了。以主人公葉藏的身份去展開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有人覺得這是一本很陰暗,讀完會讓人難受的書。我卻不以為然,書中所記錄的個人內心糾結和想法,其實是世間很大一部分人也曾經有過的想法。我們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讀這本書,而是放在自身的角度出發,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樣。

我和主人公相似的地方是,我也經常感覺周遭的一切都與我無關,也曾經想在一天陽光最燦爛的日子結束這一生,但是走過來了。相信很多抑鬱症患者讀過這本書的,會覺得這個書描述的跟自己內心很像。只是我們沒能像作者一樣表達出來,也希望所有看到這本書的人,要堅信,生活還是很美好的,不要往消極的方面去想。

看了這本書以後,摘抄了一句話併發了朋友圈,朋友們都以為我想不開。

那句話是:姐姐,我先走一步,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下去,讓想活下去的'人活下去就行了,人既然有選擇的權利,那應該也有死的權利,我這樣一根草,在這個世界的空氣和陽光中是很難存活的。

我之所以感歎是因為,原來世界上,會有人跟我想法如此之像,即便是書中,原來大家在每個角落裏都在掙扎的生存着,我沒看過這段話,但是卻感覺這段話是我內心的自白。但沒關係,每個人都會有低谷的時期,過了那道坎就會過去的,看完書,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其實沒這麼糟糕了,比我辛苦的人也多了去了,所以要加油努力生活。

《人間失格》讀後感10

在閲讀《人間失格》之前聽説了太宰治的這句話,究竟要是怎樣,才會讓一個人連以人的身份存於世界都覺得抱歉呢?

開篇的葉藏從小扮丑角討好家長和親人,刻意出醜來討好家人,用耍寶等方式意圖逗樂別人,他是個想要被關注的'孩子,但又因為自已與這個世界的不同和格格不入,所以才用這樣的扮相來偽裝。

在他一生中,或許就是戴着面具負重前行,在自已意識裏時刻害怕自已的面具會被摘下。

這樣算是活過嗎?或者因為從未真實過,所以並不算真正活在世上,於是這種從未存在於世的想法也讓自已沉淪墮落。讓自己覺得喪失為人的資格。

每個寫作的人,多少都在作品裏把自已寫進去了,他們並不刻畫世界,他們只刻畫自已,聽説這部作品完成的當年,太宰治便投水自盡了,或許是交代完了,差不多了也就無所謂了吧,有太多書成之後便選擇自盡的作家比比皆是,之前台灣作家林奕含的自殺或許也是生命無法再承受重量。

而我們,這些存於世的人們,是不是也有必要再一次去拷問自已,是否曾經真實地生活過?

《人間失格》讀後感11

留在我眼中《人間失格》可能是唯一一本,對於我來説,如果你看不懂,或者是剛看過之後對此嗤之以鼻的人,説實話,我是羨慕你的。

或許你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有多少人曾經抱着這本書在深夜裏哭泣,一次又一次指着封面的太宰治告訴自己“不要極端”、“不要抑鬱”、“不要像這個人”一樣的説教。你們可能會對此嘲笑、諷刺、譏諷,甚至很討厭這樣的人。但是,我只想説如果你不曾跌落塵埃裏,你們又怎麼會了解那種被世界擊倒在地的絕望。

《人間失格》是主人公葉藏在看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三張照片的感想為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分別介紹了葉藏的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寫了主人公葉藏為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嗜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於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其實,讀完《人間失格》我一瞬間的反應是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被救贖的快樂。那時的`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不僅僅只有我自己有那麼消極的想法。我並不認為讀書一定要從中學到什麼才是好書。我反而認為在一本書中能從作者的筆鋒中看懂自己,這才是讀書尤為重要的。

所以我們需要感謝太宰治,感謝一個和自己抗爭了一生的人,用最後的勇氣,為所有在未來或許將投入這漫長戰爭中的後來者們,留下了這樣一首輓歌。

《人間失格》讀後感12

故事是由三張照片引起的,上面留下的是“大庭葉藏”幼年,青年,壯年的人生痕跡。自然,也暗藏着作者的前半生。

“他曾在夏天在單件和服中穿上毛衣,只為搞笑;也行因為怕父親掃興而在半夜潛入客廳在父親的本子上寫上‘獅子’二字,只為不讓父親因自己而掃興……”這一切的最終目的不過是為掩蓋自己的憂鬱和敏感,偽裝成純真無邪的樂天派,塑造成一個滑稽逗樂的怪人。他對這個世界太過畏懼,認為世人比獅子、鱷魚甚至恐龍都要可怕。他曾説過“面對世人,我總是怕到發抖”他太過敏感,太過小心翼翼,以至於最後被送進了瘋人院。面對世人,他總是怕到發抖,而面對這個世界,他又何嘗不是呢。

他在家之時,做的幾乎為違心之舉。過年時,家父要為孩子們採購禮物,便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心願單。他並無所求,準確的説是沒有自己的思想,於是父親對着他問想不想要舞獅,他莫不作答。可是當別人都睡去時,又偷偷往心願單上寫下“舞獅”二字。他的靈魂無慾無求,寫下那二字只是為討父親歡心。他具備了那個年紀不該擁有的`“欺詐”的人格。

最後,他被“親人”送往一個沒有女人的地方(他自己所要求的)——精神病院。

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生活會告訴你,哪有什麼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只不過遍體鱗傷後慢慢降低了對生活的要求,適者生存罷了。

《人間失格》讀後感13

依舊是在火車上閲讀的《人間失格》,我想高鐵開通了之後,估計很少有人懷念三個小時的火車,各方面體驗雖然差一點,但是給了我一段安心的閲讀時光。

我在猶豫要不要寫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或許不寫,裝作沒有讀過才是最好的選擇。

閲讀的時候全然被作者帶領,沉鬱卑微的難以抑制,這可不是什麼好的少年或是青年之書,也不是什麼好的自傳,若是我推薦的話,我會説:“一個陽光的健康的青年不應該看這部作品”,或者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應該讀這個作品”。這個作品就如同文中阿葉小時候的自畫像一般(不對,這個名字也是不能被提起的,像是禁忌之名),如同惡魔的.低語一般,把人引誘至無路可退的境界。千萬不要從任何的角度分析此書,尋找悲劇原因的努力註定是徒勞無功的,悲劇之所以是悲劇,是因為在一開始就被作者寫就了的,讀這本書,就是沿着悲劇的道路上漸行漸遠,令人發狂難以抑制一般。

簡明扼要的講,人的自我毀滅的傾向。可怕的不是這種毀滅,而是在預設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引誘着的毀滅,偏偏自己沒辦法左右。

我非常害怕詢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書名為什麼叫做“人間失格”,究竟誰是“人間失格者”,這樣的問題會被迫讓讀者在腦海中重温書中的情節,是陷阱。

這種自傳是不能讀的。應當放到書架的最深處。

《人間失格》讀後感14

最近讀完了太宰的《人間失格》。

葉藏本人真的太卑微了,能感到他本性善良,但是太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也許是缺愛導致的,我覺得有點討好型人格。又因為他心思的敏鋭和對人性的洞察,使得他又更多看到人性的惡,儘管良子代表了人性的善,可是這個善竟然也會被惡利用,經受本不該她來承擔的痛苦。

這本書應該是從頭喪到尾,我也沒看到什麼對於生的希望,只能説如果最差的不過如此,那麼我的生活似乎還有救,就是以這樣的心態來看待生活,活着的意義就是活着本身,因為本來生活就很難,我們不能一步一步喪失做人的資格,當然他並沒有喪失做人的資格,只是他一步步就這樣走向了這個結局,對生活的失望還有羞恥感,對人性的'要求太高了,所以惶恐不安。

再看了一下太宰治的生平,只想感歎作家總是與眾不同,跟俗世格格不入,我竟然還生出一點羨慕來,他肯定是有才華的,所以才寫出那麼多的作品,可是又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悲哀,以為他過於良善和敏感,但若非如此,又無法寫出人間失格這類悲觀到極致的作品,很矛盾。

《人間失格》讀後感15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被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閒下來去看了看這本著作。驚訝的發現才255餘頁,居然不是宂長的故事,倒是讓我更能靜心讀下去。

不過一個下午便看完了整本書,大概不同階級的人看這本書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感受。阿葉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揮霍享樂之後帶來的精神上的虛無。而我們,大多是平凡眾生,為生活焦慮,幾乎沒有閒暇的時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義。

對於前半部分的阿葉,我生不出多少的'共感。只覺得是生活的安逸造就了他不識人間疾苦,煩惱着不知所謂的事情。越往後看,逐漸理解,我們沒有辦法拿自身的經歷去評價別人的苦痛。為生活也好,為身體也好,為與這世界格格不入也好,都是苦痛,沒有一種苦痛是更加高尚的,對於當事人來説,每一種都能讓他生出放棄生命的想法來。

看完全書,我感覺到的阿葉至少已經是六七十歲的老頭子,然後他不過活了二十七載。精神上與這現實世界的格格不入,讓他少年白頭,用煙酒女人麻痺自己,自身也不能分清是真心亦或是假意。我不經為這種人生感到悲痛,他們實實在在應該是自由的大師,卻被污濁冰冷的現實桎梏,變為水溝裏的臭石頭,眼看着自己污濁。這種痛苦,比死亡來的可怕。

又想到現在幾乎是個精神世界覺醒的時代,無數人在重複着這種痛苦。為社會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