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家》讀後感15篇

觀後感 閲讀(2.07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讀後感15篇

《家》讀後感1

《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員工》這部書對我啟發很大,飢餓藝術家讀後感。企業需要一種團結和諧的文化氛圍,而“感恩”就是這種氛圍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當前,中國正在建設和諧社會,“感恩”的文化氛圍正是這個政治導向的實踐。

俗話説:“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飲水不忘掘井人。”知恩圖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恩”的文化行為裏包涵着和諧、仁愛的精神,包涵着平等生活、生存的價值觀。施恩者是愛的張揚,感恩者是對愛的回報;施恩和感恩的和諧統一形成其樂融融的文化氛圍。

感恩猶如心靈的泉水,源源不斷,它滋潤心田,免於乾涸。它讓生命充滿生機,洋溢朝氣,遍灑陽光。英國作家薩克雷説:“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我特別欣賞這一段話:“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如果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善於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我們就會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來應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出迷人的光彩!要習慣每天清晨起來後對着鏡子默默地説:感謝生活給予了我如此多的美好!然後是一個幸福的微笑,讀後感《飢餓藝術家讀後感》。”

一個企業如果形成了這樣的文化氛圍,這個企業一定會有活力,有生機,有凝聚力,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個員工,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萌生感恩業主的意識。企業為你提供了工作、學習、生存的環境,豈有不感恩之理。

員工對企業主的感恩不是指的世俗那些對施恩者直接給予物質回報,而是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地工作,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力爭在本質工作崗位上幹出驕人的成績。同時,要遵守國家的法律,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搞好和周圍同志之間的團結,做到謙和、謙虛、謙讓。也就是古人説的要當一個“勞謙君子。”一句話,企業員工對企業主的感恩主要是通過自己優秀的業績和優秀的道德素養來表現。

當然,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作為企業主一方,也要為員工感恩創造基本條件。把員工看做是兄弟姐妹,是一個家庭。從社會結構學角度看,夫妻是最小的家庭,國家是最大的家庭,單位或企業是介於二者之間的家庭。竊以為單位或企業這個家庭與夫妻這個小家庭同等重要,試想,在單位或企業的工作時間佔了一天時間的三分之一左右,這難道不重要嗎?如果一個人在這個時段裏工作環境不好,工作不好,肯定會影響心情舒暢。所以,企業主也要從文化上認識這個辯證關係,儘量為員工創造優美的工作環境,做一個具有仁愛精神的儒商。

這部書不僅提出了員工感恩老闆,還提出了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相互感恩。難能可貴。這種感恩關係的形成,可以從情感上把員工緊密地團結起來,從而產生巨大的創造力量。

我歌頌感恩,珍惜感恩。我要將感恩作為我人格修養的內容並付諸實踐。

《家》讀後感2

家,一個愛、温暖、避風港的象徵,但在巴金筆下的這個舊社會中的家卻是惡魔、監獄、劊子手。

小説中,有很多情節讓我感到悲憤,感到惋惜,感到痛心!但我暗暗為自己慶幸,因為吃人的封建禮制已被前人埋葬,我應當感謝他們。在無數的可憐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後,一些可愛的勇敢的人奮起而攻之,打碎了,幻滅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前飽含女子血淚的舊路我們不會重蹈,這是最大的幸運!

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梅、琴、鳴鳳、瑞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結果。梅,因母親的態度而與覺新擦肩而過,並早早地做了寡婦,在與覺新重逢後,又因自己的感情不能抒發而抑鬱成病,吐血而死;琴,讀了幾年書,積極地與覺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約”的婚姻,在覺新和覺慧的幫助下最終取得了勝利,真心地在一起,過着幸福的生活;鳴鳳,好一個烈女子!為了自己純潔的愛情,不惜拋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毀了自己,我真佩服她在這個封建大家庭中毅然選擇這種壯烈的方式反抗;瑞鈺,一個善良貞靜的人兒,任人擺佈,因肚子裏的孩子受到眾人的排斥,被趕到城外的一間陰暗潮濕的房裏,而他的丈夫覺新太懦弱,導致了她在生下雲兒後離開人世,這使我憎恨迷信,憎恨懦弱。這些女性人物表現出了在封建社會裏有太多的人做了許多不必要的犧牲品。

三兄弟的性格大不相同。作為大哥的覺新樣貌清秀,品學兼優,本有着大好的前程與美滿的夢,但在吃人的封建禮制面前他不敢揹負不孝的罪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別人難以明瞭的苦衷,博得長輩們表面上的暫時的友好對待,但他得到了什麼?什麼也沒有!失去了所愛的梅,失去了賢惠的妻子,失去了無數個反抗的機會,甚至還做過封建禮教的劊子手,逼二弟覺民完婚,但最後,他有了一點覺悟了,他終於幫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覺民擁有進步思想,但不堅定,他是處在守舊與進步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憑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幫助,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充滿自信的新女性;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堅定,他帶着一個單純的信仰,不放棄,向目標大步走去,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有一絲遺憾,覺慧的反抗為他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終於擺脱了這個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為了事業失去了愛情,犧牲了一個原本美好的生命。高老爺的封建思想、整個社會制度、整個迷信奪取了多少人年輕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我會和巴金一樣記住:青春是多麼的可愛,我們正處於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裏洋溢着愛!那麼就讓它作為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家》讀後感3

都説“眼睛是心靈的窗户”。不錯。其實眼睛確實是通往心靈的一扇窗户,但卻並不是唯一的窗户。

《盲音樂家》講述的是一個關於天生盲人彼得如何從因先天缺陷痛苦絕望而到最後成為一個受人敬仰的音樂家的故事。這本書裏描寫的不是催人淚下的勤學苦練——沒有不眠不夜練習的辛酸的音樂家生活歷程的描寫。有的只是令人揪心的關於一個盲人的心理生活歷程的故事。

得自幼失明,但是上帝為他關上了一扇窗必然會為他打開一扇門——他的世界是黑暗的,但是也是繽紛多彩的,是五光十色的。他擁有常人所不能及的靈敏的聽覺——他能僅靠聲音的辨別便把周圍的人和環境區分開來,他可以通過某些意識區分白天和黑夜,他甚至可以依靠音樂區分顏色之間的區別……然而這些本領並不完全是上天賦予的。

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聽到的聲音越來與紛繁多樣,聲音之間的跌宕起伏越來越明顯,彼得開始感到惶恐和茫然,他感覺到不知所措——因為這些都是他所不瞭解的,不熟悉的。對於環境的茫然無措和內心對於某種未知的東西的不滿足造成了他鬱鬱寡歡的怏怏不樂的甚至是痛苦的生活狀態。他內心的渴望隨着成長越加地被放大,他渴望瞭解生活——瞭解不同的聲音,瞭解內心所向往的光明……然而渴望的越多他內心的痛苦就愈加深重,他痛恨自己的先天缺陷,他甚至覺得就連街邊的盲人乞丐都比自己來得幸福——雖然他是地主的獨生子。

讀完這本書,我始終覺得使彼得真正痛苦的是他內心對於“光明”的追求與渴望——是他那永遠不滿足的追求使得他最終得以“復明”。如果沒有這前半生的痛苦的追尋和對於光明的探索,那麼他就永遠都只能生活在黑暗中,只能永遠成為一個性格乖張暴戾的像敲鐘人一樣的庸碌的人。同樣是天生的失明,彼得最終成為了偉大的音樂家,而葉戈裏卻最終只能成為一個終日埋怨生活,沉溺於個人對於光明的幻想中的呆板的敲鐘人。生活是千變萬化的,即使起點是一樣的人最終也會走向兩個完全不同的極端。

我在設想:如果我也不幸成為了“那些不幸人”的一份子,那麼我會怎麼辦呢?如果我能像彼得一樣對於光明的追求永不止步,那麼我或許會成功;但是如果我像葉戈裏一樣對生活只剩下埋怨和失望,那麼我將永遠失敗!

引用《小貓杜威》中的一句話:“生活、愛和希望絕不是那麼簡單。幸福永遠無法預測。你會在最幸福的時刻受到襲擊,而且永遠猜不透原因。”既然我們不能預測生活中的幸福和不幸,那麼就讓我們用對幸福充滿期待的心靈去活好每一天,要用一種永不滿足的追求去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就像彼得最終戰勝黑暗迎來光明一樣,我們最終也能取得屬於自己的光明人生!

《家》讀後感4

在公司組織的讀書活動中,我拜讀了《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受益匪淺。作者彼得.德魯克,管理學科開創者,他被尊稱為“大師中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了130多個國家。本書系統的講解了創新與企業以及企業家之間的關係,主要分為三部分:創新實踐、企業家精神的實踐以及企業家戰略。

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點是,要進行有目的的創新。我一直認為,創新很難,是那些智商超羣、絕頂聰明的人才能做到的,一般人是不能做的,創新有很大的風險。但是在本書中講到,創新是可以學習、可以複製的;有目的的創新,可以減少90%的風險。

創新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例如目前焊裝車間總拼工位,我們採用ABB的GateFrame技術在同一工位實現褒迪、歐勝兩大系列產品,地板定位採用電磁鐵和PLP系統適應不同長度、不同底盤狀態的車型需求,能滿足不同軸距、低中高頂100多個車型的混線生產需求。讀後感·這一創新來源於車型種類多,軸距複雜這一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創新,這就是有目的的創新。

此外,書中也對創新機遇的來源做了系統講解:意外事件、不協調的事件、程序需要、產業和市場結構、人口統計數據、認知的變化、新知識。

創新有了,但是,只有創新不行,必須還要有創新的管理。這就是所謂的孤芳自賞是沒有用的。很多高精尖企業,上了三板,可是沒有效益,股票從很高的價格跌到停板,為什麼,就是由於這些企業,只有科學家技術員,沒有企業家管理。

書中第二部分集中闡述了企業家管理獨特的政策、措施、組織結構、人事安排和財務預算。真正的企業家管理,是即使某一天管理者不在了,企業精神也能傳承下去,自動持續創新。

我理解為這就是公司的文化精神傳承,組織機構延續。企業家精神是創新實踐的精神,即作為一個管理者,無論你管理的是上萬名員工還是幾名員工,要從商業角度出發,從社會問題出發,制定出適合自己部門的制度,形成適合自身團隊的氛圍,並傳承發展下去。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歐勝新車型的調試和國六項目的開發,並通過以下三項措施保障項目順利開展:

1、制定嚴謹的工作計劃,設定明確的工作目標,成果可視化;

2、學習多元化知識,多交流多培訓,有目的的創新應用於現場生產;

3、針對人員年輕有活力的特點,打造一支敢拼、敢闖、有活力的團隊。

創新的路上,我們要做的努力還有很多,但我們會始終堅持以顧客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持續創新,解決現場質量及工藝問題。為打造成一流的商用車企業做出貢獻。

《家》讀後感5

“他們是天生的苦行僧,拿生命祭奠美的聖徒,一羣常人眼中的瘋子、傻子、或上帝。”這是馮驥才對藝術家的評價。在旁人眼中奇怪的他們,在自己的朋友圈裏卻是珍稀的。

合上這本書的時候彷彿結束了一次漫長的旅行,旅行中我認識了三位朋友,可陪我到終點站下車的卻只有楚雲天。

他們經常在一個老樓的儲藏室裏見面,這看似隨意的屋子全是藝術家們精心佈置的最舒適的環境。他們可以在屋裏聆聽美妙的音樂,欣賞歎為觀止的畫作,然後暢談各自的靈感與人生。安靜、自然、清新就是這間小屋的寫照。由此我聯想到了馮驥才先生曾説過的一句話,“文學、繪畫、文化遺產保護、教育是他的四架馬車”。他筆下的這間小屋,包含了他這輩子追求的所有東西。

他們雖在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對世間萬物都有獨特的理解,但他們也是個凡人,也會猶豫不決,為情所困。大家都知道“藝術來源於生活”。文中羅潛因為在生活中被他所喜歡的女生甩了,為了發泄內心的忿忿不平作了一幅畫。這幅畫即使在很多年以後被楚雲天看到,楚雲天還是感受到了畫中的生機與作畫者當時的雜亂、憤怒與痛苦。他把心交給了畫,因為他相信畫筆可以治癒他,所以畫也包容了他。白色的畫紙上反映的是他內心深處活躍跳動的精靈。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是開頭馮先生描寫藝術家們的形象。洛夫、羅潛、楚雲天在那間小屋裏聽柴可夫斯基,聽肖邦,看梵高、安格爾時的激情與熱血澎湃的心境。他們迫不及待地分享各自的感受。再看這段文字時我仍會感覺這本書正在熠熠發光。我想象着“三劍客”侃侃而談的樣子,也想象着他們一個抱着畫冊,一個扶着相機,一個手中什麼都沒有,卻可以脱口而出靈感的畫面。也許這就是藝術家,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始終保留了有待更新的那一個空位。不斷地補充,不斷地空出,不斷地汲取,不斷地釋放,直到生活不允許為止。

初戀不一定會一輩子,就像他們與藝術的這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一樣。“我們藝術家如果堅持自己的純粹的、真正的一種理想主義,在這種商品大潮裏面確保堅守自己的精神至上,會很艱難。”這是馮驥才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説的一段話。他把自己做藝術家時的認識融入了主人公的經歷裏。羅潛與洛夫沒有和藝術走到底,因為他們需要考慮生活上的壓力。洛夫和羅潛為了生活下去只得把自己心愛的,對於藝術的初衷“出售”給時代。楚雲天雖小心地躲過了生計問題,但也不可避免地跌入了俗世。他們曾是對藝術滿懷希望的少年,最後卻先把藝術拋棄了。我想這也是很多藝術家們難做的選擇。生活與藝術只有在一定經濟實力上才可以殊途同歸。就像羅潛説的“遠離市場可以,前提是不缺錢用。為了生存,或生活得好一些,最終還得服從市場。”

擁有一個藝術的夢想,就要承受藝術的現實。純粹的痴心,往往會被打敗。所以他們只曾是藝術家。如馮驥才所説“藝術家應該是精神至上的,應該有奉獻的精神。”曾經的輝煌只代表過去,而面對現實更加需要勇氣去堅持,美好的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家》讀後感6

家,對於我們來説是幸福的象徵,温暖的標誌它給那些失落和悲觀的人帶來希望和光明但是,在巴金先生的筆下,家失去了原有的温馨,被封建禮教束縛着,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本書的世界

《家》描寫的.是高公館的這個封建家庭,小説從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讀書知禮、事事如意”,家庭內部尊卑有序,禮法森嚴;但實際上,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都充滿着激烈的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為了爭奪家產,陳姨太、克安、克定等打着維護家族榮譽和高老太爺的招牌,耍盡了花招:他們先是鬧“鬼”,嚇死了老太爺;接着又鬧“避血光”,害死了瑞珏;他們很清楚是軍閥混戰,導致商場被毀,但卻硬逼覺新賠償股票的損失;還在老太爺屍骨未寒時大鬧分家小説中塑造了覺慧、覺民、覺新這三個性格迥異的兄弟在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覺新處於長房長孫的位置,有着較強傳統觀念的人,為了維護家庭,他凡事採取“不抵抗主義”,他處處表現出逆來順受、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徵他希望這個大家庭能和平共處,每一個人都生活好,因此他一方面遵從祖父意願,一方面又幫助覺民逃婚、覺慧離家;覺慧、覺民、琴三個受到新思想的影響的青年投身革命,用自己的筆去教化他人,傳播新思想

在那個社會的黑暗的年代,有許多人遭到封建禮教迫害,覺新就是受它毒害的典型例子他雖有一腔衝破舊禮教的熱血,但卻失敗既而沉淪了因為他受的毒害實在太深,在強大的勢力下他無可選擇,只能屈服就因為他服從,放棄了出國留學的夢想,割捨了自己的愛情,最後又礙於壓力致妻子慘死,這一切都表現出他的懦弱

相比覺新,我更欣賞覺慧,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大膽地與舊禮教抗爭,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接受新思想的洗禮他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抨擊舊社會,用自己的文章去影響更多的人

在這種社會中,人們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希望,過着行屍走肉的生活,覺新就是代表之一但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有擁有新思想的人們,他們帶領人們走出了這個可怕的囚籠,一步步開導人們,就像主人公覺慧一樣,掙脱了牢籠,捨棄了自己從小長大的家,遠赴他鄉去尋找自己所追求的光明,他這份敢於追求新思想、敢於探索、敢愛敢恨的熱情與毅力值得我們學習

《家》這部作品從思想內容上,對摧殘人生青春、生命的封建禮教進行了極度諷刺,對那些在禮教的重壓下受苦掙扎的人們給予了無限同情,對那些爭取自由生活、新思想的人進行了大力歌頌

這個社會永遠都是在進步的,即使是在最陰暗的時候,也會有人去爭取自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時代的潮流雖然在流經的途中,總會遇到艱難險阻,但,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和改變它的流向,因為這種水流具有排山倒海之勢,可以輕易擊倒沿途的阻礙,朝着那唯一的海洋流去

《家》讀後感7

人性,古往今來一直石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有人説人性本惡,有人説人性本善。縱觀歷史上下幾千年,大奸大惡、泯滅人性者有之;危難關頭昭顯人性光輝的也不乏人在。人之善惡,與其歸結為人的本能,還不如將其歸為社會的導向。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着自我意識的個體,又同時是這個大千世界的一員。社會的價值取向,社會的流行時尚,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我們的意識、我們的行為。應該説,我們每個人都是追求“光明”的,我們宣傳“拾金不昧”的精神,讚賞“助人為樂”的行為,希望營造一個“夜不閉户,路不拾遺”的和諧社會。但,人心又是自私的,我們都希望能過的比現在更好,期待得到而吝嗇付出——這是人最大的“原罪”。在社會上充斥着金錢至上的風氣時,我們不得不屈從於物質利益之下,追逐那飛舞於空中的“票子、房子、車子”,因為,我們不僅僅是單獨的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有着太多太多的不捨和牽絆。真正的視名利如糞土,在名利前保持自我,堅守信念,寧可餓死也不願苟且偷生的人,又有幾個?!

飢餓藝術家死了,死於他所信仰的飢餓藝術,他的屍體也被草草的埋葬,取代他的,是一頭生機勃勃的黑豹。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這頭黑豹周圍卻觀者眾多,和飢餓藝術家表演時的冷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飢餓藝術家表演的是藝術,純粹的藝術,但可悲的是,這藝術始終只有飢餓藝術家本人理解和堅持——“只有他自己才是對他能夠如此忍耐飢餓感感到百分之百滿意的觀眾。”但他自己也知道,他的觀眾,並不是真正的在欣賞他的純粹藝術,而是在欣賞他的才藝表演。在觀眾眼中,一個人不吃不喝能忍耐四十天簡直是天方夜譚,所謂的飢餓藝術表演和馬戲團的表演無異。在“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痛苦中,飢餓藝術家如同殉道者般用他所追求的飢餓藝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可悲的是,就連同他的這一行為,最後都未能被任何人所理解。在這裏,我不禁有一個疑問:“不被任何人所理解的藝術,它還能被稱為藝術嗎?”

卡夫卡自己説過:“倘若心中沒有對某種不可摧毀之物的信念,人便不能生存。”但以唯物主義理論而言,精神源於物質,我們唯有滿足了我們的生理需求,才能進一步的去考慮精神需求。藝術是崇高的、可貴的,但離開了藝術我們仍能生存,但相反離開了物質支持,我們卻只能像飢餓藝術家一般餓死。

現在的社會是可悲的,物質戰勝精神,許許多多高貴的品質如同飢餓藝術家一般,沒有了生存的空間,消逝於世間。我們是悲哀的,因為我們沒有了所能堅持的信念,除了金錢,我們已經不知道還能去信仰什麼。我們歌頌愛情,因為現實中我們缺乏愛情;我們讚賞友情,因為我們每天忙碌於水泥叢林之中,心與心的距離卻是好遠好遠……

《家》讀後感8

社會是不斷的在提高,像《家》裏面的“覺民”、“覺慧”那樣,有着先進禮貌的思想,勇敢的反抗着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行為以及家長的封建思想意識,為自我所認識的真理去奮鬥。我們要向他們學習,並不是説我們也要反封建社會(此刻我們不是在封建的社會裏),而是勇敢的反對社會上錯誤的腐敗的思想意識,要敢於開拓創新,堅持遵紀守法,相信科學,堅持科學真理,反對迷信。就拿文中的例子來説吧!文章中的“鳴鳳”是一個丫鬟,她喜歡了“三少爺”,但之後她被“老太爺”賣給“馮老闆”做小老婆,她心中不願,但她身份低下,無選擇的權力,最終跳湖自盡。再比比我們此刻的社會,此刻的社會人人平等,不分貴賤,沒有主僕之分,一視同仁,並且每一個人都受到最基本的尊重,不像封建社會那樣,身份低下的人,能夠隨便給有錢人家的公子少爺老爺當作禮品或物品用金錢買賣,完全沒有了人身自由。

《家》向我們充分的展現了封建社會家庭的面貌,封建的思想意識把人們一個個逼上了絕路:大少爺“高覺新”終日思念“梅”;“鳴鳳”因被迫婚自盡;“覺新”的表妹因大人思想保守,有病不能及時醫治,最終死了。當今社會,新的思想意識層出不窮,此刻的思想是開放的,並不侷限於傳統的觀念,新的資訊經過各種渠道傳送到我們面前,開拓了我們的視野,給我們灌輸了最新的有益的思想意識;變封建為開放,變傳統為創新,變專制為民主,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在巴金的《家》中,在那封建社會中,不敢像我們那樣開放,不敢創新,沒有民主;但此刻有了,還有了互聯網,有了電視,有了計算機,有了……有了很多能夠讓我們瞭解最新資訊的渠道,這一比較,證明了社會在發展,人類禮貌在提高,精神境界在不斷的提升着。我們能夠向《家》裏面的“覺民”、“覺慧”學習,理解更多的資訊,敢想敢做;還要以《家》中的“覺新”為借鑑,不要一味的盲目的順從,否則到頭來還是苦了自我,要為自我的夢想去奮鬥。

《家》描述高氏官僚地主大家族在“五四”後的日趨沒落。經過一個家族的分崩離析,深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全面崩潰的現實和趨向。而今日我們的家,家裏面我們成為了中心,父母長輩為我們而日益忙碌操勞,我們經常是坐享其成。更有的孩子連家務活都不懂得做,不懂得為父母分憂,甚至還常常抱怨父母“沒有給最好的條件”。可是事事父母徵求和尊重我們的意見,寵愛並且溺愛我們,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即便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應當滿足,應當回報他們。看了《家》以後,我們為之反思,我們生活在如此幸福的今日,是否應感覺到慶幸,感到歡樂,感到幸福,並不斷努力,用自我最完美的成就來回報父母長輩們為我們的付出呢?不管怎樣,今日的我們比過去的他們要幸福,我們的生活中沒有硝煙、沒有戰爭、沒有奴役、沒有飢餓……儘管生活中還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可是我們已經比他們原先的生活狀態好了很多,很多,我們應當好好珍惜這如此不易的幸福生活!

《家》讀後感9

這是我第二次讀這篇小説了,可從次數上來看雖是第二次,實質上只能説是第一次,或者説是一次多一點點。

我第一次看這篇小説的時候才只是一箇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而且讀得也很粗略,那時,我對《德伯家的苔絲》的唯一印象就是挺好看的,苔絲這個人物挺可憐的,除此以外便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把自己融入整個情節中去,根本沒有對苔絲這個悲劇性的人物作過任何有意識的評價,根本沒有想過苔絲一步一步走向毀滅是與其性格,與她所處的環境是如此密不可分。這一次閲讀,我不敢説我已經看懂了,但我對整個情節有了比以往更深刻的瞭解。

《德伯家的苔絲》的作者托馬斯·哈代在這篇小説中體現出了他悲觀的宿命論,主人公苔絲陷入悲慘境地,但她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濟於事,改變不了命運的安排與戲弄,最後走上絕路。但她走上絕路,絕不像某些低俗小説那樣一味追求情節曲折而硬讓主人公死去,而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苔絲天性純樸,厭惡趨炎附勢,她性格中最不容忽視的一點便是她強烈的責任感了,正如苔絲堅決地要把與亞歷克·德伯的那一段不快的往事告訴她所深愛,並且也深愛她的丈夫安吉爾一樣,她原本可以完完全全地把這件事隱藏起來,説像她母親教她的,然而,苔絲沒有,她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安吉爾。

我所説的都是苔絲,也許你會問起安吉爾為什麼會接受不了苔絲曾被亞歷克玷污併產有一子這一殘酷事實而提出與她分居,他不是很愛苔絲嗎?難道他對苔絲的愛並不是高尚的嗎?那麼,我要説,他是因為太愛苔絲了,他心目中的苔絲是如此美麗,如此善良,是一切純潔的象徵,他忍受不了他眼中所見,心目所想的苔絲有任何過錯,他努力扼殺自己對苔絲的感情,他覺得那個屬於他的苔絲已經不存在了,在他眼前的,已經不是他以前所深戀的苔絲,而是有着苔絲形貌的另一個女人。新婚之夜,也就是苔絲把往事告訴他的那個夜晚,也就是他們開始分居的那個夜晚,他曾夢遊,抱着苔絲走到了樹林中,把苔輕輕放在一口棺材中,看過這篇小説的人一定不會忘記他當時所一直重複説的那一句話:“死了,死了,苔絲,我的妻子死了,死了。”在他的心中,最最美好的那個苔絲死了,不存在了,他的悲痛,他的絕情,他的棄苔絲而去的行為,正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當初最真最純的苔絲。

至於亞歷克,我不想多説,他給苔絲帶來的災難是顯而易見的,他對苔絲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出自他對苔絲的愛,因為愛是高尚的,他對苔絲只有情慾可言,絲毫沒有愛的根據。然而,苔絲並沒有因為亞歷克給她帶來的打擊而不純潔,她自始至終都是那麼的純潔,善良,都顯得那麼美麗。

《家》讀後感10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巴金老先生寫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長大後閒來無事隨手還會翻翻這本書。 《家》以嫻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眾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小説中的人物有七十來個,其中既有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馮樂山,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又有敢於向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剛烈丫頭鳴鳳,温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鈺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嚮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實,《家》一書是寫在中國社會劇烈大變革時期一代青年走過的歷程。覺新、覺民、覺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性格,他們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館中。因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覺慧應該是巴金老先生筆下具有一個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個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這個第十版序中這樣寫到:“一箇舊禮教的叛徒,一個幼稚然而大膽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要他給我們帶進來一點新鮮空氣,在那個舊家庭裏面我們是悶得透不過氣來了。 ”覺慧正是這樣一個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會的弊端,他反對舊禮教。同時,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於反抗,並且最終衝出了那個封建禮教的大家庭的束縛,乘着不停東流的綠水走入了他嚮往的新生活。 書中還有一個特別顯著的氣息:到處閃耀着青春的色彩。這種單純而自然的環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寫的那樣:“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巴金老先生筆下的《家》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而《家》的那些子弟們正代表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專橫、衰老、腐朽的最高統治者高老太爺。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機構中腐·敗、貪婪的官員。那些官員仗着自己的官職,隨意支配人,在無形中,人們對他產生了怨恨,對他也產生了無形的威脅。還有像狡猾貪婪的四老爺克安的貪官,他們運用自己的小聰明,毫無顧忌地從公家手中“榨錢”,行·賄受·賄是樣樣不缺。社會中也有像腐化墮落的敗家子五老爺克定的青少年,他們整日沉迷於網絡的虛擬世界,他們由於承受不了社會各方面的壓力自甘墮落。儘管有如此之多的“烏雲”,但它永遠遮擋不住“太陽”的光輝。 總之,《家》這部作品從思想內容上,對摧殘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禮教和封建專制制度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對那些在封建

禮教的重壓下受苦、掙扎最後作了犧牲品的人們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對那些為爭取自由的生活而奮鬥的人們進行了大力的歌頌。 這個社會永遠都是在進步的,並不會因為有什麼不進步的羈絆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得了時代的潮流。在走過的途中,它會噴發出應由的水花,這就會形成一股股奔騰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勢,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家》讀後感11

在歌唱類選秀和真人秀節目大行其道的今天,像《超級演説家》這樣類似脱口秀的演説比賽節目讓人備感新鮮,集合了李詠、魯豫、樂嘉等頂級名嘴和不老的偶像林志穎帶領眾多演講高手全力以赴,每一期都有非常精彩的內容。比如這一期就高潮不斷,樂嘉戰隊與林志穎戰隊的對決,先是90後和00後的PK,00後的楊心龍有着和年齡非常不符的小大人樣,謹重的思考、深情的表達,他演説的內容是“我們喜歡什麼樣的父母”,雖然沒有相聲演員那麼深的功夫和考究的語言藝術,卻也足夠聲情並茂,説到動情處竟然有淚落下來,把孩子的親情感想和成長心態展現得非常真實。連導師樂嘉都被感動得泣不成聲,感染力可見一斑。

如果説楊心龍的武器是煽情,那麼林志穎戰隊的許豪傑就是一出不折不扣的青春喜劇,一段“不要假裝孝順”講得激情澎湃,活力四射,演講詞也是極為生動和幽默,演説家裏的青春派,明顯在表演風格比對手更成熟,技術更全面,旗開得勝也是情理之中。

第一節林志穎戰隊獲勝,但比賽沒有輸家,兩個孩子的表現都非常精彩,而且展示了自己的個性和真我,話題言之有物,沒有無病呻吟,真情實感的噴發令人動容。第二節大王講的“男閨蜜”也非常不錯,個性奔放,把自己講得淚流滿面,但所講的話題畢竟沒有親情那樣能夠讓每一個人感觸,但勝在具有強大的爭議性,這個話題果然在現場激起了熱烈的討論,李詠現場堅決表示決不贊同“男閨蜜”在自己的領地出現。接下來的葉紫涵則很有大將之風,把自己親身感受的父愛故事娓娓道來。

由此可見,《超級演説家》內容都相當充實,深入的人最關心的現實話題,選手們拼的不是語言的技巧,而是拼情感,比如孝道,比如自己的成長,愛情或價值觀,而且每一個選手都是在講自己的故事,擲地有聲而不是泛泛而談,比如親情,還有婚戀和愛情,情之所致,彌補了很多技巧方面的不足。

和唱歌比起來,演説的表演空間更大,故事性更強,表述更真實,能讓觀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內容中,關於演説的魅力,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中國自古就有蘇秦、張儀憑三寸不爛之舌封侯拜相的傳説,後有諸葛亮舌戰羣儒的經典故事,都是最早的演説家,而對於喜歡電影的觀眾來説,演説更是隨着《聞香識女人》《米爾克》《馬爾克姆X》《國王的演講》一次又一次震撼人心,演説,就是一種最能打動人心的表演形式,比其它任何形式都更真實。

《超級演説家》雖然比不了以上這些演説界的傳奇,但很明顯,節目抓住了演説的關鍵,那就是真情實感,每一段故事都是發自內心,無論悲傷還是飛揚,都無比真實,所以節目有了一種不一樣的特質,隨着節目的進行,競賽越來越激烈,也肯定會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演説類節目將來有可能像火爆一時。

《家》讀後感12

20世紀30年代初,一個二十七歲的青年,為了傾吐自己鮮明的愛和恨,宣泄自己積鬱的悲憤,也為了探索青春的價值和意義,在距故鄉成都千里之遙的上海,用整個身心,寫出了一本近三十萬字的小説。這個青年就是著名作家巴金。這本小説就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説《家》。

作為《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家》被公認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秀的小説之一。它集中體現了封建大家庭制度下的典型形態,書中描寫的高家,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縮影,這個舊式的家庭內部充滿着虛偽和罪惡,各種矛盾潛滋暗長,逐步激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好的東西遭到無情地毀滅,高氏三兄弟的戀愛故事,以及梅芬、瑞珏、鳴鳳等青年女子的命運,最終都免不了悲劇的結局。

《家》最突出的藝術特色是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在這些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覺慧,他思想先進,充滿活力,是高家的叛逆者,是美好與希望的象徵。然而書中還有個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覺新。如果説覺慧代表的是夢想,那麼覺新代表的則是現實。他無疑是《家》中內心最複雜、最矛盾的人。大少爺覺新也曾受到過新潮思想的薰陶,也曾有過出國留學的機會,曾幾何時,他是一派朝氣蓬勃,對未來充滿着希望,對人生充滿着追求。然而作為高家的長房長孫,他放棄了理想、愛情,順從了家族的安排。這份包辦的婚姻,成為了一切悲劇的開始,在這以後,不幸接二連三地降臨,他隱忍退讓,獨自承受着痛苦,希望以此來換取些許的寧靜。只可惜他的委曲求全不但沒有為他帶來安寧平靜的生活,反而間接導致了他愛的人相繼離他而去。失去了兩個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同時也失去了幸福的資格,在以後漫長的歲月中,只剩下他獨自痛苦地面對一切。

究竟是懦弱的性格造成了他的悲劇,還是命運給了他懦弱的性格?他經過了五四運動的洗禮,新的思想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定的烙印,但是他同時又受到封建孝道的束縛,骨子裏依然有着守舊的血液,這也許成了他悲劇命運的根源,成了他一生悲劇的緣由。一段婚姻,兩份深情,在本應該幸福的歲月裏,一次又一次經歷了生離死別。也許他不是一個稱職的丈夫,但不能否認他的一顆真心,滿腔赤誠;他是一個稱職的兄長,為弟弟們構建起一片碧海藍天,將悲傷盡收己身。對於他,再無情的人也不忍苛責……

在《家》中,愛情是不圓滿的,帶着宿命的傷,在《家》中,幾乎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着一抹深入骨髓的遺憾,迴盪着一縷沉重寂寥的歎息……《家》如同一支悲傷的抒情曲,傷感開場,心痛收尾,《家》恰似一首情思悽婉、深沉美麗的抒情詩,纏綿悱惻之餘又潛動着一脈春温。在這個虛構的空間裏,作者所欲展示給我們的,是描寫過去十多年見的一幅畫卷。雖然這裏只有生活的一部分,但已經可以看見那一股由愛與恨、歡樂與苦難所組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在人們心中動盪。青春畢竟是一種美麗的東西,無論期間是否經歷過痛苦與磨難,當多年後再次回首,我們所能銘記的,依然是它的美麗……

《家》讀後感13

昨天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外婆的家》,劇情一般説感人其實也還好,但是給我的感覺卻很不一樣,因為它就像描寫我的過去的生活一樣。

我的外婆,一個盲人,一個生活在深山老林裏的盲人,一個在深山裏生活了幾十年的盲人。你們或許很難想象她是怎麼生活的,但是她的確就是這樣生活過來了,菜園的菜不會比你家的差,家裏不會比你的家髒,煮的飯也不會比你所吃過的任何一頓差。

小時候,我很不能理解婆婆為什麼要一個人住在那裏,不與外界交流,媽媽一次次的請求把外婆接到家裏去,都被拒絕。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騎着自行車把我帶到外婆家,那時候,我很不喜歡那裏的人和事還有環境,感覺沒有安全感,甚至夜裏會聽見狼的叫聲。每次去我都會嚎啕大哭,記得有一次,媽媽把我放在外婆家一個禮拜,我哭着看着媽媽離開我的視線,整天就只知道發呆,躺在那張已經壞了的躺椅上,外婆家門前有兩棵松樹,兩棵樹之間構成一道空隙,我每天就望着他們想着媽媽什麼時候能來接我回家,外婆很是勤快的做飯洗衣,而卧,若無其事,甚至不喜歡在外婆的家裏多呆一分鐘,我一點都不喜歡這個長滿草長滿樹的荒山野嶺。在那幾天中,外婆儘量滿足我的需要,做我喜歡吃的龍蝦,做我喜歡吃的糖醋排骨,那時候弄龍蝦是件相當麻煩的事情,可是,為了我~~~外婆~~~

過了幾天,媽媽來了,接我走了,那時候的窩心裏有種高興,可是卻也有種悲傷的情緒在糾纏,看着外婆看不見的雙眼,我的眼角泛起了淚花,外婆走着路浮着枴杖,沒走出一步都要探一下前方的不明物體。

後來,我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喜歡上了這個青山綠水相依的深山老林,我喜歡坐在樹下聽着蟬鳴,喜歡拿着那張壞的躺椅躺在樹林中間,茂密的樹林擋住了強烈的陽光,你能想象出那種涼爽的感覺嗎,以後那裏就是我的專屬度假村了,每年的夏天我都會去呆上一段時間,為了體驗那種遠離塵囂的涼爽安逸,更重要的是我的外婆,我好想你。我學會做菜,外婆很喜歡我的青椒土豆炒肉絲,我的朋友以為我是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才學會弄幾道菜的,其實,是因為我的外婆,我總想外婆吃到我弄的菜開心的樣子,那彷彿是我得到的最寶貴的財富。

外婆家那邊的鐵路開通了,每天都可以聽到轟隆隆的火車撞軌聲,給那樣人煙稀少的老林帶來了一份熱鬧,於是我每次去的時候,喜歡躺在鐵軌附近的樹林裏,看火車經過的情形,我喜歡在鐵軌上刻上不開心和開心的事情,讓火車帶走我的喜怒哀樂,如今,不知道那裏怎麼樣了,曾經的話語還在嗎。

外婆走了,安詳的走了,走之前沒有什麼痛苦,我明白,外婆的一生都在這裏,這樣一個人煙稀少的老林,外婆的最寶貴的年華以及最蒼老的年華都在這裏,我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外婆不肯走不肯去她的子女們家中,現在我明白了,她已經和這邊老林融為一體,不能分割,離開了她,外婆的生活將不知何去何從,我也熱愛這片老林,它有着我的太多的童年記憶,快樂、傷悲。

《家》讀後感14

書是階梯,幫我們登上知識的高峯;書是小舟,幫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而《肩挑一個家》就像一盞明燈,它深深的吸引了我,幫我照亮前進的道路。

——題記

手裏捧着熱氣騰騰的青花瓷杯,房間裏熱氣繚繞,淡淡的茶香味兒撲鼻而來。此時此刻,我欣賞着《肩挑一個家》那字裏行間散發出來的人間真情,靜靜地沉浸在故事裏。一切都像是一場夢,楊玉慧姐姐、華靈姐姐、胡繼汕哥哥……給我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感人事蹟:

楊玉慧姐姐,勤奮好學。在她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他和爺爺奶奶媽媽過着安詳的日子。有一天,媽媽突然神祕失蹤了。為了尋找自己疼愛的媽媽,她帶了三百元錢踏上了尋母之路。剛出汽車站,她恍然發現自己身上的三百元錢被偷了。聰明的她很快發現一個鬍子大叔就是幕後黑手。於是,她假裝參加盜竊團伙,趁大家不注意,她報了警。結果,孩子解救,大叔被抓,錢被追回,玉慧立了一大功。

華靈姐姐,大家都稱讚她是一個有着濃濃愛心的“少年義工”。西南乾旱,是她,第一個在全校發出倡議,為災區的小朋友送去生命的清泉;義工聯裏,叔叔阿姨眼裏的那個“小精靈”是她;敬老院裏,老人心窩裏的那個“小妮子”是她;福利院裏,孤兒嘴裏最親密的那個“小姐姐”還是她。在華靈的帶動下,學校的義工隊伍在不斷壯大……

胡繼汕哥哥,品學兼優。他剛出生不久,媽媽就得了一種運動神經損傷的病。為了借錢給媽媽看病,胡繼汕家債台高築。迫於無奈,爸爸只好出去打工。家裏的日子剛平穩不久,爸爸換上了腰間盤突出,眼看情況緊急,幼小的他騎着三輪車拉着爸爸就走,讓爸爸心疼不已。生活漸漸平靜下來,小繼汕又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過了一天又一天。

讀完這本書,我輕輕合上它,又輕輕地撫摸着她。心裏不禁呼籲:哥哥姐姐們真了不起,你們自強不息,你們是我學習的好榜樣!看着你們那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覺得你們多麼像咱們江蘇省的“省花”——美麗的茉莉花呀!起先,他們是一個個小花苞。然後,他們在陽光雨露下,變成了一朵朵,一叢叢,一簇簇美麗芬芳的茉莉花,沁人心脾,深受愛戴!

在這些温暖得直抵人心的文字下,我漸漸地體會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誤到了人世間的道理。不知不覺中,我迅速地長大了。星期天下午,媽媽帶我去老子山温泉中心泡温泉,我在那裏玩的不亦樂乎。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玩了兩個小時。由於,在温泉裏呆的時間過長,容易頭暈嘔吐,於是我們就準備去浴室沖澡了。剛從温泉裏出來,感覺有點冷,可是我和媽媽只帶了一條浴巾。媽媽二話不説,就把浴巾披在了我的身上。我看見媽媽凍得直髮抖,便問:“媽媽,你很冷嗎?要不然我把浴巾給你吧!”“不用了,你身體弱,不能凍着,我是大人,身體好,你披着吧!”最後在我的堅持下,媽媽還是披上了浴巾向浴室走去……

是的,我也要像哥哥姐姐那樣,有着不屈不撓的精神,用着最稚嫩的肩膀,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要成為一朵芳香宜人的茉莉花,在祖國的大地上盡情地綻放!

《家》讀後感15

讀《家》一書對高覺新有了極深的同情,也產生了對他的欽佩之情。同時,家在不同人眼裏是不同的。

“家”在有些人眼裏是温暖的依靠,是可以放鬆,休閒,解壓的小木屋,是幸福,是快樂的。

“家”在有些人眼裏是賴以生存的寄居地,是在風雨後能給予你安全感的安全屋,是安心的,是穩定的。

“家”在有些人眼裏是一個“窩”,雖不奢華卻能得到慰藉,是滿足,是圓滿的。

“家”是靈魂棲息的港口,是心靈停泊的港灣。

可在巴金眼裏,“家”是“一片無盡的沙漠,又是一個狹小的牢籠。”在他眼裏是不幸福,不快樂,不圓滿的,有的只是無情冷酷和束縛。

在這個家裏,有封建的祖父,諂媚的姨太,腐敗的兒子和懦弱的孫子。可也有兩個人,他們倡導和平自由的社會,他們就是覺民和覺慧。

他們曾迷茫,也曾痛苦,但他們勇於反抗,不肯接受這命運的束縛。覺民要和琴在一起,就不顧家的反對,最終他贏了;覺慧喜歡鳴鳳未表達鳴鳳就自殺了,他最終也選擇遠離這裏到別處深造,他也贏了。可有一個人,他徹頭徹尾的輸了。他不像覺民全盤皆贏,也不像覺慧失一得九,他,全盤皆輸。

他就是覺新,一個loser;也許,他在書中只是個次要的角色,也許,他只不過是作者就舊社會的一個例子,但是,他的存在就是鑄就覺民兩兄弟的新社會主義的人。

他作為家裏的長子年紀輕輕就被迫結婚,放棄了梅,好不容易適應了歪曲的生活又扛上了“社會棟樑”這個擔子,適應了工作又要管理雜事,好不容易將一切處理的井井有條遠嫁外地的梅回來又勾起了昔日回憶,可最終梅鬱鬱寡歡而死,而不久後,瑞鈺又因難產而死,只剩下他一個人“苟活於世”。他總是在痛苦時得到一絲安慰,又在最開心時跌入谷底。

有人説他懦弱,説他不反抗,自己弟弟也嘲笑他為“無抵抗主義者”,但我認為他是想反抗的,只是年少懵懂,不諳世事,所以才不會反抗,他是舊社會一位受害者,卻仍要受冷眼和嘲笑,我替他抱不平。

我認為覺新是一個默默付出者,為了大“家”不辭辛苦工作,又忍受着親人的譏諷,不容易,很少有人瞭解他。對比民國教育家陳布雷他更為悽慘,陳布雷還真正風光快樂過,可他卻從頭至尾一直苦痛着。而最後,他也替覺慧料理好一切,放手讓覺慧遠去,可留下的,只有“家”的重擔和數不清的孤寂歲月。

他是家的主人嗎?不,他只是一個服務者。

瑞鈺也是個可憐人,因為丈夫的懦弱而喪失生命,至死未見丈夫和兒子,令人悲歎。

《家》這部作品讀起來十分費力,因情節的大起大落導致我的心七上八下,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憂鬱難過,時而痛心疾首,又時而悲痛欲絕。

《家》是一個時代的標籤;《家》是一個不滿的傾訴;《家》也是一個令我們撫今追昔、以史為鑑的珍寶。

《家》是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