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彙編(13篇)

觀後感 閲讀(7.5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彙編(13篇)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

《蘇菲的世界》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讚歎、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拿起小説,不由自主地代入到主人公之中去,從一開始的僅僅是好奇“來信到底出自誰的筆下“、”席德是誰“這些問題,漸漸過渡到對書中的每一個哲學問題的認真思考以及提出疑問,閲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讀者心靈逐漸成長,更趨於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區別於植物、動物的高等生物——人,而當中的區別就是人具有理性。

讀過《蘇菲的世界》,不難發現從古到今,哲學家們從沒忽略過對理性的思考。哲學在本質上是理性的事業。當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哲人泰勒士宣佈“水是萬物的始基”時,泰勒士就在運用他的理性,“水是萬物的始基”這個判斷無疑地是一個理性判斷。何為理性?斯多葛學派認為理性是神的屬性和人的本性;唯理性論把理性看做是知識的源泉,只有理性才是可靠的;十八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認為,凡是符合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張把理性作為衡量一切現存事物的尺度,建立一個永恆正義的理性王國;在德國古典哲學中,把理性和知性相對,作為認識的一個階段。柏拉圖認為,理性是永恆不變的,而且是宇宙共通的。也就是説,理性並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思考行為、方式,而是人對所有事物客觀、正確的分析與判斷,世間萬物本來就有其既定的概念、形式,不會因為人類的不同理解而改變,理性就是對這個概念、形式的正確認識。理性不會“因人而異”,所以説,“男人和女人具有不一樣的理性”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蘇格拉底認為,真正的智慧來自內心,指的就是我們的理性。我們要知道,智慧不同於知識,它是人類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需要人自身的領悟而來,同時,理性還是人獲得知識的基礎,不經理性思考而麻木接受的知識,只能算是大腦裏一堆毫無意義的文字、

符號以及圖像,你不知其從何而來、有何作用,甚至不能判斷其是否正確,這時,知識不僅不能使你明智,還會使你困惑。同樣,我們的感官給我們帶來的信息很多時候都是不準確的,過渡依賴感官,而放棄理性思考,這會導致我們活在一個模糊、不精確的世界裏,走不出那片誤解造成的“迷霧”,更無法窺視真理的一角。

蘇格拉底有一句讓筆者十分在意的話:知善者必能行善。何為知善者?大部分人的.自小必定接受了不少道德品格上的教育,一套當今社會的善惡是非觀也因此成形。我們知道闖紅燈是不對的,也知道行竊是有違道德且違法的,但為什麼每天還有那麼多人做出違背道德、法律的事情來?在下認為,所謂“知善”,並非只是知道何者是對的,而是通過理性,分析出一種行為之所以是對是錯的原因,及自己採取相應行動會造成的影響和後果,得出自己應該如何做的結論。以自己的思想為出發點採取正確的做法,而不是隻為了迎合社會,這是關鍵。在這裏,筆者想分享下自認為很有趣的一個經歷,有時候,我會在做了某件事後問一下自己:”我這樣做了好事,上帝應該會認同我是個好人吧。“但轉念一想,這樣只為了得到上帝認同而行善的話怎麼能算得上是好人?這樣一來我豈不是成了心機重的小人了嗎?可是,如果這樣做了好事的我算不上是好人還是堅持這樣做了的話,就算是個不計回報的善良的人了不是嗎?......經過這樣反反覆覆的斟酌與一番煎熬之後,我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辨別是非的能力存在於人的理性之中,而非社會。以他人的肯定與認同為動機所採取的行動未必是對的,我們都應該遵循自己的本心和理性,做好事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良知以及理性所驅使的,只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快樂。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2

之前應課程要求,瀏覽過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以及黑格爾的《美學》等高大上的哲學書,坦白説,光是哲學這個詞就已經夠我燒腦筋了,對涉及這兩個字的東西總是抱着崇敬的態度敬而遠之的,剛好在《理想國》,《美學》和《判斷力批判》之後坐實了我的這種敬畏感,讀完之後,除了懷疑自己的智商,就沒有更深刻的感受了。

可是《蘇菲的世界》很不一樣。

我想説,我喜歡《蘇菲的世界》,儘管它也會有讓我懷疑自我智商的時刻,這種時刻,尤其是和蘇菲比較時,會問怎麼連一個不滿15歲的國中生都不如?大概是因為我喜歡小説,《蘇菲的世界》就算是做為單純的小説,我也會覺得很好看,從一開始,當故事的進行展現着蘇菲的好奇心時,也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和蘇菲一樣會好奇這個哲學導師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會選中蘇菲而不是喬安或者其他孩子?剛開始是收到信,後來又收到轉寄席德的明信片,我突然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因為我想到了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我想這可能也是個發生在時空交錯間的故事,曾經有過一刻的失望,好像看破別人的小把戲“也不過如此”的感覺,可是很快,跟着蘇菲發現原來還真有人,這在否定我之前的推測的同時,又一次引起了我更強的好奇心,我迫切的想快點知道,這是我第一次這樣熱忱於一本涉及哲學的書。

説來什麼條件都有好有壞,《蘇菲的世界》一方面用它小説的形式和構思引起了我強烈的閲讀慾望,但同時也是因為他這樣引人入勝的形式構思,讓我更多的關注故事的發展而忽略了他的內容,這對於小説是成功的,但對一本哲學書籍來説又是失敗的吧。

除此之外,這本書引人思考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思考的深淺。也許我不會過多糾結世界是否存在?或者各個哲學派別對錯,但我會跟着蘇菲一起懷疑,一起聯想自己的常識,滿懷探險的驚喜而又充滿知識,這是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當蘇菲開始意識到或者是懷疑自是被虛構出來的故事中人物時,我突然又想起了剛剛更新完的`美劇《西部世界》,少校是蘇菲和艾伯特的上帝之手,而在我們眼裏少校和席德也不過是作者這隻上帝之手的傑作罷了,那麼作者又是那隻上帝之手的傑作呢?我們之外難道就不會存在上帝之手嗎?是的,就這樣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存在問題,突然會有一種很輕的感覺。

整本書下來,我不禁又想到了《盜夢空間》,《蘇菲的世界》裏也存在着幾層世界,蘇菲和艾伯特的一層,席德和少校的一層,作者這一層的,作為讀者又是一層,而那一層才是真正真實的,我們真的確定嗎?在這裏,我們還看到一些對比,蘇菲與艾伯特師生間和席德與少校父女之間,以及艾伯特和蘇菲母親,蘇菲和同齡的席德與喬安,還有一個我在想,作者選擇蘇菲和席德的年齡的用意,14未滿15的國中少女。

想想自己差不多15歲時,國中二三年級的時候,剛好是憧憬自己長大而又總是不太喜歡成人為人處世的時候,對於比自己小的又總是容易扮成小大人的樣子,就是出於這樣一個極力標榜自己,將自己獨立於成人和小孩子之外的時候,我不知道這和作者這樣選擇蘇菲與席德的年齡是否有關,但在我看來是有的,這是一個有成見的年齡,但又不失孩子氣,我這裏所謂的孩子氣是覺得這個年齡依然可愛和充滿好奇心,最重要的是這個年齡極力渴望獨立,所以也是求知慾最旺盛的時候,這種強烈的求知慾更像是天性,它不同於太小時的無意識或者被動的求知,也不同於完全長大後的功利性求知,那可能是最好的求知狀態,我認為正是這樣的年齡成就了這樣的蘇菲和席德。

最後,當我將它作為一本小説一口氣看完之後,我想它值得我們重新打開作為一本西方哲學史再來一遍。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3

《蘇菲的世界》雖然是關乎哲學的發展歷程,卻不艱深難懂,它神祕而明暢,它清新而自然,這是人間的哲學,接地氣的哲學。他以蘇菲這個對世界抱有濃厚的好奇心及對周圍事物有敏鋭觀察的少女為中心,以那一封封不知來歷的信件為線索,讓我們與蘇菲一起將世界這團混沌清明化,一起解開自然萬物變化的謎底,一起思考生命與死亡的意義……

我對這本書的目錄是印象深刻的。他的目錄不是像《時間簡史》中“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等純粹學術性的標題,而是“伊甸園”、“魔術師的禮帽”、“少校的小木屋”、“花園宴會”這類趣味盎然的字眼兒。

這些生動的字眼兒彷彿也將我帶到了公元前,帶到了雅典,帶到了“蘇菲的世界”中:我會在“伊甸園”中無所適從,我似乎也成了那待在兔毛深處溺於安樂而不願再返回細毛頂端的人,我是否也是那些整日因“今天我的飯卡還剩多少錢?”“淘寶有什麼優惠?”、“週末去不去市區?”而憂思難忘的人之一……

蘇菲説她從未如此努力的思考過,我豈非也是如此?以前,從小孩子的好奇心出發,看着身邊走過的每一個行人,我也會冥想半日:我是誰?這世上怎麼會有人?我們為什麼能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但最終這些都只是以無答案的問號湮沒在小孩子的心裏罷了。

但是十四歲的蘇菲“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即將進入社會的我自然也不能在以小孩子的心裏對待問題,卻還是要保留孩子那份天真好奇的童心、佛教有一句話:“要有初學者的心態”,也正是此理。

先時,身邊便有位好知樂知的朋友推薦了這本書,只是當時一直在備戰大學聯考,無心於此,對這書的印象也僅限於“一部介紹哲學的小説”、“一封封神祕的信”、“困惑於迷茫”,諸如此類。

直至今日開始讀了《蘇菲的.世界》後,這種神祕感、困惑感仍舊縈繞着我。

譬如“席德是誰?”“艾伯特是何來歷?”“蘇菲真的看到了古代雅典城嗎?”這些神祕的人物、場景貫穿了全文,讓我們以一種探案式的閲讀方式來品讀此書。而更令人警惕的是哲學家們的主張與理論讓我意識到當時課本中的知識只是冰山一角。《蘇菲的世界》雖説相較於正經八百的哲學史而言更顯生動有趣,但若以一種絕對輕鬆的心態來閲讀,並不是明智的選擇。《蘇菲的世界》給我最大的感觸便是哲學家們多思多想的思考、探究方式,這絕非胡思亂想,而是理性思考。

正如帕梅尼德斯、蘇格拉底、黑格爾、康德等哲學家們所倡導的“理性主義”,正如我也應該讓自己知道:我雖然不至於一無所有,但我確實所知甚少。

但即使有這樣的覺悟了,我也並非讀書讀得很專注的人。反之,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開學至今,讀了村上春樹的小説,讀了蔣勛的演講錄,讀了《牡丹亭與紅樓夢》。但此時想來,似乎沒有一本被我完全讀透讀懂,自己彷彿一直徘徊在似懂非懂的邊緣,退不得也進不來。直至這本《蘇菲的世界》,更不消説,進度與身邊同道者相比,更是慢的可以。

這像是一個迷局,也像是一個困局,我身在其中,腦子一團漿糊,思路不甚明晰,渾身像被蠶絲纏繞,脱身不得。時常又覺得舌苔上像是永遠粘着酸苦的不明物,時常想就此將它們擱置一旁就罷了,可我偏偏又離不得它們。

這些書不是電視劇。感興趣的電視劇我可以看了開頭直接跳轉結局,於是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可是書呢,我知道了蘇菲的困惑,我跟着她的心走,我想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我更想知曉那些自己無法立即得知的答案。我想知道的東西是那麼多,我怎能不讀下去?正因有了他們這些在旁人看來無聊的探討與發問,我們今日才能生存在一個“可知”的世界裏。

我曾試想過,若非讀書沙龍這個活動,也許會與此書無緣也未可知。我是如此慶幸,自己拿起了這本書。

從此,我將在“雅典城”裏行走,將在一個可知的世界裏行走。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4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經常出現在推薦給國中生閲讀書單裏的一本哲學入門書,説來慚愧,最近我才全本細細讀完。終於下次推薦書單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地推薦這本書了。

這本書概括起來其實相當簡單,就是一個老師給一個小女孩講哲學史的一個故事。老實説,故事真不怎麼出彩,要是想説這樣的故事能沖淡哲學思考帶來的頭疼,那真的是誇張了。但是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蘇格拉底式問答法的推進,還是讓很多晦澀的概念清晰了不少。這是一本必須全部讀完才完整的書,必將它是一本哲學史,而哲學的很多問題其實是貼合時代思考的。因此,看到最後才感覺會最接近現在我們思考的很多問題。

一直好奇對於孩子而言這本書的閲讀感受。國中時代的閲讀體驗,現在回想起來最值得羨慕的還是有兩點,一個是無比充裕的時間,一個是讀各類“閒書”的政治正確,這兩點無疑都非常適合閲讀哲學需要的心情。

而作為一個可悲的社畜,讀哲學也許是要偷偷讀的。畢竟它不是《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也不是《刻意練習》,它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日常興趣,甚至不值得在朋友圈分享。

它不單無法幫你或者你的老闆賺到一百萬,同時還會讓你有點懷疑人生,比如説下面這段是當時看完之後寫下的第一感想:

“感慨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之下,不斷想的是——真實究竟是什麼?向外看世界會有多大,向內看內心能有多深?這些問題都在極大的展開,不斷的展開再展開,我在中間,感受一種來自崇高的美感。此時此刻裏面有多少個瞬間在一剎那過去,上一剎那和這一剎那的我有多少的不同,我只能確定我在思考。

而這一切對於最後的那個我自己去決定的意義又意味着什麼?是一瞬間的靈光?還是潛意識裏面飄落的一顆塵埃?一段精彩的又或者枯燥的'旅途?存在先於本質嗎?生存還是毀滅,又為了什麼生存?也許最後會覺得,那個意義就是不斷思考本身吧,思考關於美也好,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也好。所以這是算是獻給每一個愛智慧的人的一份禮物嗎?至少這一刻,我享受這份禮物。”

現在仔細一看,大概沒有什麼書像哲學類的書籍,不單不一定能幫你解決些什麼問題,還留下一大堆問題。就像《鐘鼓樓》裏面那句經典的歌詞“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但其實哲學又是一道比人生裏面所有的其他題加起來都有意義的一道題,高於文科探尋的美,也高於理科探尋的這個世界的真相,在所有題目的盡頭。

就像一場考試,前面的題你辛辛苦苦的完成了,發現最後一道題如果你答錯了有可能整張卷子直接得零分一樣。因此有三種面對這一道題的態度。

第一種就是忽視它,先把前面的題做好就是了,最後再面對這道題;第二種就是先做這道題結果被這道題繞進去了,結果前面的題做的一塌糊塗;第三種是有點像面對語文考試作文的態度,我先看了題,然後我一邊做前面的題一邊思考這道題,也許前面的題的某些點還能幫助我解開這道題。

日常花點時間去看點哲學,這可以説就是我對第三種答案的一個選擇吧。

其實在成年人的世界裏面,意義往往是越簡單越好的,比如説,當所有的意義都是物質,經濟的效率就會很高,又比如説賦予一個崇高的價值,那政治效率就會給很高。看得多,想得多,問題太多,有時還真未必是一件絕對的好事呢。

這本書的讀後感實在不好寫,探討的都是很本質的問題,但結論想來還是可以有幾個的——

1.不斷思考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是支撐做很多事情的意義,另外一個就是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一些吧。

2.“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意義是自己去賦予的”,現在看來是最貼合這個時代的,自己最認同的。

3.即使我們不能改變世界,我們也要善待自己,畢竟我們就是世界本身。

至於這本書更多的閲讀感悟,至少在讀的時候是零零散散圈劃了不少,最後能記得多少還真説不準,只能説一路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是美好的。歸納為四個點好了——蘇菲是個好學生,艾伯特是個好老師,哲學很有趣,這是本好書。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5

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敢相信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現在想想“蘇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對於哲學是不感興趣的,以至於這本書我還未真正的看完,是對知識的挑剔或是對一些理論的無法接受還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選擇的只是適合我的東西。在選擇的過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轉變。

人們總是渴望遙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靈和物質相結合的同時不禁問自己,“物質世界是真實的嗎”。人是有“靈”的嗎,我們的感官認知乃是自天主而來嗎?我不是一個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如果這一切不是源於天主那又是源於何處呢?心靈世界是我們的整個世界嗎?那我們從小所學的唯物主義不就是與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澤中掙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卻越陷越深。為了不被淹沒,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腦袋裏翻滾的巖漿似乎也平靜下來。一輪明月升上了夜空,對於一個等待救贖的人來説,那聖潔的光輝就是最好的洗禮。瞬間,我轉頭髮現“靈”與“物”只不過是兩個隔街爭吵的婦人,她們所站的立場和所堅持的觀點不一樣而已。探索理論的本源,你可以發現,從它所基於的那個方面來看,派生出來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那是因為它的基礎。正如“好”與“壞”,只有在區分何為“好”何為“壞”才能判斷是“好”是“壞”。

有些懷疑蘇菲對她所學的東西真的都理解了嗎?也許她只是作者著書的一個引線,穿連起了整個哲學史,但我更願意她同我一樣是個帶有探知慾望的孩子,至少她在書中是這樣的。突然想起達利所常用的抽屜,孩子眼裏所向往的抽屜和她最終打開的是否一樣呢?看到結果是否會很失望,只有打開抽屜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應該就有一個理想的存在。

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生稟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有一種擔憂,近似乎於兒童天真的擔憂,我的靈魂有一天是不是會離開我去選擇別人,也許在我們所生存的空間裏到處都飄蕩着需要寄宿的'靈魂,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身體出現。回頭想想,我的靈魂經歷過什麼以後才選擇了我呢?她是不是選擇一個人重複着同樣的輪迴呢?可能我有些誤解了,但我無法走出這樣的一個怪圈,可能是我還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靈魂先生”説聲“嗨,你好”。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來解釋理念論:有一羣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着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他們身後燃燒着一堆火。在那面白牆上他們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後到火堆之間事物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羣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最後,一個人掙脱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説,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柏拉圖利用這個故事來告訴我們,“形式”其實就是那陽光照耀下的實物,而我們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過是那白牆上的影子而已。我們的大自然比起鮮明的理型世界來説,是黑暗而單調的。不懂哲學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學家則在真理的陽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總是侷限的,就像我對這本書的理解一樣,只看到了牆上的影子。

我還是對哲學不感興趣,可我已經開始思考,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識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不可思議的奇蹟,在他面前,還有什麼奇蹟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蹟的主角還是我們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6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入門讀物。作者喬斯坦.賈德用故事化的語言,以主人公蘇菲的“哲學之旅”為主線,為像我這樣的哲學初探者循序漸進地掀開了高深哲學的神祕面紗。

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從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和他們的研究方向、內容,部分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等。它的價值不是我三言兩語能概括準確的,對我個人而言,它是無價的智慧讀本,其中的哲學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內涵在其中的人生道理,更使我受益匪淺。

1.習慣是一種很可怕的力量,它是靈感和創造的墳墓。

我們做個假設,假如書中的主人公換做我們自己,故事的過程和結局會是怎樣?其實,就是拿我們自己和蘇菲作個比較,也許換做同齡時候的我們,情節會相似,但如今的我們恐怕是要讓作者失望的。我們的習慣已經逐漸束縛了我們的思想,把我們無形地捆起來,難以邁出創造性的步伐。

哲學家從來不會過分習慣這個世界。對於他或她而言,這個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複雜難解、神祕莫測。這是哲學家與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種重要能力。可以説,哲學家終其一生都像個孩子一般敏感。而我們正逐漸喪失這種能力,逐漸麻木。當我們不斷長大,成熟,我們兒時的那種對世界的好奇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弱化,盲目地存活着,未曾真正領悟生命的意義。

我們要有一個好奇、充滿求知慾的心靈。習慣是一種很可怕的力量,它是靈感和創造的墳墓,它會讓我們對身邊的一切習以為常,理所當然。我們不否認一些良好習慣存在的必要性,但這裏我們所説的習慣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安於現狀的懶惰和麻木。我們該對自己所處的世界和生活多提幾個設問,問下自己:“我是誰?”,“我們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等,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已經足夠難倒我們。

2.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

諸多哲學家當中,蘇格拉底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蘇格拉底被視為謎一樣的人物,他的哲學造詣毋庸置疑,在他死後很快就被譽為許多哲學學派的始祖。正因為他神祕難解、模稜兩可,才使得一些在學説上大相徑庭的學派都可以宣稱他們是蘇格拉底的傳人。

人類面臨許多難解的問題,對於這些未解之謎。我們不是太過篤定,就是漠不關心。蘇格拉底既不篤定也不漠然,他從不認為自己是“智者”,他説:“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這樣的自我認識並不讓他消極,反倒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永不放棄。在這點上,和中國聖賢的古典哲學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偉人在浩瀚的宇宙和無窮的知識面前尚且如此實在和謙虛,我們更該自我反觀,不驕傲自滿,不恃才傲物,不以自己的小小成績沾沾自喜,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斷進步。

3.人生需要自身的理性創造。

哲學的'演變和發展不是渾然天成,歷史長河中無數的哲人用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澆灌了它。他們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並持之以恆,不斷進取超越。

人沒有天生就固定下來的本質,一個人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在我們年輕的時候,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有步驟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我們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自我逐漸健全完整,我們要有準確的目標,沒有目標的人生是可怕的,找尋目標需要過程,我們要學會為自己量體裁衣,不斷適時調整,找準自己的位置;往前走,無論起點在哪,總是要向前的,難走的路就走慢點,遇到困難不退縮,哪怕是向前一小步也是進步,好走的路走穩點;慢走多思,步子跨得大要麼容易走錯,要麼容易摔倒,不能盲目,需要理性思考。

哲學不是萬靈丹,但是從來不去留意愛好智慧的重要與前人的心得,那麼註定會陷於心靈封閉與終結。《蘇菲的世界》為我們提供了一盞從困惑到覺悟的燈。它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提示我們要有意識地進行創造,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7

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敢相信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現在想想“蘇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

人們總是渴望遙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靈和物質相結合的同時不禁問自己,“物質世界是真實的嗎”。人是有“靈”的嗎,我們的感官認知乃是自天主而來嗎?我不是一個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如果這一切不是源於天主那又是源於何處呢?心靈世界是我們的整個世界嗎?那我們從小所學的唯物主義不就是與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澤中掙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卻越陷越深。為了不被淹沒,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腦袋裏翻滾的巖漿似乎也平靜下來。一輪明月升上了夜空,對於一個等待救贖的人來説,那聖潔的光輝就是最好的洗禮。瞬間,我轉頭髮現“靈”與“物”只不過是兩個隔街爭吵的婦人,她們所站的立場和所堅持的觀點不一樣而已。探索理論的本源,你可以發現,從它所基於的那個方面來看,派生出來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那是因為它的基礎。正如“好”與“壞”,只有在區分何為“好”何為“壞”才能判斷是“好”是“壞”。

有些懷疑蘇菲對她所學的東西真的都理解了嗎?也許她只是作者著書的一個引線,穿連起了整個哲學史,但我更願意她同我一樣是個帶有探知慾望的孩子,至少她在書中是這樣的.。突然想起達利所常用的抽屜,孩子眼裏所向往的抽屜和她最終打開的是否一樣呢?看到結果是否會很失望,只有打開抽屜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應該就有一個理想的存在。

關於什麼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蘇格拉底認為,人如果違反自己的理性就不會快樂。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樂的人就會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認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會為惡。因為世間哪有人會想要成為不快樂的人?而根據柏拉圖的説法,人體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人的靈魂也相對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慾望”三種能力,這些能力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氣,慾望則必須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體的這三部分協調運作時,個人才會達到“和諧”或“美德”的境界。他認為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亞里士多德説人的“形式”是由一個“植物”靈魂,一個“動物”靈魂和一個“理性”靈魂所組成,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着享樂的生活,一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則是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他強調,人要同時達到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會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無法接受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張都與希臘醫學有着異曲同工之處。傳説中希臘醫學的始祖,誕生於大約公元前四六零年時德寇斯島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來自身體和心靈的平衡,要預防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節制飲食起居。

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這就是希臘人關於幸福的智慧。

其實我沒有什麼把握能夠真正透徹地瞭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義和起源,可是我想,身為一個活着的人,就應該對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環境負責。如何負責呢?最起碼,我們要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們不能如此無所謂地生活着,像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可是,生命的意義和世界的起源是一個太大的課題了,我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打量哲學這個金色殿堂的小孩。

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沒有辦法以自己如此微弱如此渺小的生命去探究和斷定這麼浩瀚這麼偉大的世界。可是我知道,終有一天,我可以站在世界的頂端,仔細審視與我平等的“魔術師”。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8

現在流行的書籍大多不是哲學書籍,哲學小説更是少之又少。而這本書——《蘇菲的世界》——不僅是哲學書籍,更是一本流行於世界各地的哲學小説。在這點,就可以説這是本偉大的書。我有幸讀了它,心靈有了許些的觸動,感覺像是觸摸到那些遙不可以及的人的靈魂。這本書寫得不僅僅是小説,一個故事,它包容了幾代人的思想,可謂承前啟後,是精神的聖殿,這是智慧的語言。

小説的主人公蘇菲剛開始是並不很懂得哲學,她跟平常學生一樣對哲學的認識很淺。然而,有一天,一封無名的來信打亂了平常的生活,一場思想的風暴就此到來。從此,她不斷地收到一些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運用她天生的悟性和後天的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於是,一個哲學的世界就這樣層層展開,把哲學的問題拋出來,接着引出各個流派的代表人來解釋這些問題。由古而今,串聯起這一座哲學的大廈,引領讀者層層接近哲學的世界。

從前,我總以為哲學是很枯燥的,是難懂的,無關生活的。我想這很可能是受了以前教科書的害,教科書裏往往都只是枯燥的知識點,都只是淺談甚至是不談。沒有爭論,甚至都只是一家之言,看不清全部。字是有靈性的,它可以傳達跳動的思想,可以描述細微的感情,但教科書裏的字是死的,毫無生氣,沒有哲學的辯證,沒有論證,只是鋪天蓋地的要點,硬生生的要我們接受,實在令人生厭。可現在,我懂得,哲學不僅跟我們緊密聯繫,而且是富有趣味的,這正是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所受的啟示。我想任何一件事,如果你沒有真正的想要去了解,你就不能得其精髓,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它最精彩的地方。這本書以其故事性清晰的條理,讓我們很容易進入哲學的世界,我覺得我已開始我哲學的旅程。

哲學的產生,是人類思想進步的產物。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正在於我們有思想,而且可以表達我們的思想。我們人類思想的進程跟社會的進程緊密相連,我們可以看見每一次社會的`轉型必將有一場大的思想革命,這其間哲學就是這思想的載體。在西方,從奴隸社會到現在資本主義社會,這其間有過早期雅典文明與希臘文化時的智者先聲,有過文藝復興時期思想的大變革,後來的啟蒙運動更是催人奮進。在中國,也有百家爭鳴的思想盛況,從而有了多種多樣的社會體系。而現在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更是含有濃厚的哲學味。哲學,穿梭在歷史與現實之間,串通起人類的整個變化歷程,使後人驚歎於歷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

哲學,從神話開始,由自然而後漸漸地迴歸到人自身。在西方,蘇格拉底是不可忽略的人物,他可算是西方哲學鼻祖。這並不是説他最早有哲學的意識,而是他讓哲學真正的成為一門學問,經由他學生和後人的發展才逐漸壯大起來。柏拉圖是他得意的門生,也是哲學史上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他不僅記錄了蘇格拉底的智慧,而且敢於創新,使其更有深度。雅典文化代表西方早期思想文化的結晶,在人類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後來,一批批不同流派的哲學家的出現是哲學真正意義上與人類的文明進程聯繫在一起。笛卡爾、洛克、休姆、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哲學家們將哲學發展成為影響社會的工具,不僅有了完善的理論體系,更使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有了辯證的認識。

我不知道我現在稱不稱得上懂得哲學,但我覺得我已經入門了。《蘇菲的世界》其實就是哲學的世界。本書作者喬斯坦?賈德是一個高中的哲學教師,他或許懂得我們學生於哲學的需要是教科書所不能給予的,所以寫了這一步大寫的書教我們來認識哲學以此來認識生活,認識我們人類的思想盛宴,認識我們活着的這個世界,認識曲折的道路是經由幾代人地開採而來,從而認識生命的本質,認識我們人自己。

願我懂得,從此認真的感受生活的點滴。我想哲學不是一時的興起的趣味,而是應該用一生去追尋,質問人生,質問生活,然後找到所需要的正確的道路。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9

終於讀完了這本書,讀這本書我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雖然我迫不及待的想讀完它,可是我每天又不能讀太多,因為我怕我讀太多會不懂,會吸收不了。不好意思,我又暴露了自己才疏學淺的文化素質。這是一本有關哲學的啟蒙書。這也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接觸哲學。也是第一次如此冒昧的打開哲學的大門。原來哲學這麼奇妙。它無處不在,它的思想可以很大,比如世界是從哪裏而來?它的思想也可以很小,比如我們如可看待我們個體的存在。它的範圍可以很廣,比如我們如何認識整個宇宙。它的範圍也可以很窄,比如我們怎樣對待我們自己的生存環境。

小説是已一個14歲的小女孩蘇菲的視角和悟性來慢慢的瞭解哲學的知識和歷史。讀完了這本書,我也蜻蜓點水的瞭解一些哲學家和他們的思想。蘇格拉底、柏拉圖、巴特農神殿、烏托邦、亞理士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啟蒙運動、浪漫主義、——“閒散是天才的理想,懶惰是浪漫主義的美德”、黑格爾、馬克思、共產主義、達爾文——進化論——適者生存——物競天擇、唯物主議、宇宙、光年、未來、現在。這些都是我在這本書裏摘錄的名詞。如果讓我具體的去解釋一下它們,對不起,我做不到。不單單是因為我對它們只是一點點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哲學需要嚴謹的態度,這是我從這本書裏剛學到的。

哲學這個名字或者説是文化,是不是先從西方興起的呢?因為它某些領域或是某段研究時期很像我們東方的佛學。都探討過世界從何而來,人又是從何而來,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個體的存在,又應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生就是死,死又是一種新生。嗯,哲學這門功課,有待我學習的知識太多太多,但是我應該不會特意去買一些有關哲學的書了,因為我知道了世間各處角落都會存在着哲學。我需要在哲學的門口在徘徊一下,等我對哲學上升到一定的境界後我想我會去尋找一本走向哲學殿堂的書。當然,我無法確定此生我是否會進入哲學的殿堂,或許我一生都在哲學的門口遊蕩,一切隨緣吧!

書裏有一種比喻我記憶猶新,它把歷史比喻成一條長河,雖然我以前也聽到這種比喻,但是都沒有這本書解釋的這麼深刻。下游水式的變化取決於上游的地理環境,每一段河流都是經過前幾段不同的.河道慢慢的流淌着,它們可以受到環境的影響也可能受到風雨的作用,這種影響與作用當然有好的,也有壞的。總之每一段河流與之前流經的地點和時間是分不開的。這就像我們的歷史,每一段的成果都包含了前人的學問,雖然有時我們與古人的眼光存在矛盾,但是我們不能用錯去形容。因為那些眼光是古人結合了當時的生存環境和他們的前人所留下的經驗而總結下來的學問(書裏指的是哲學觀點)。比如説蘇格拉底提出了新的哲學思想,雖然受到過排斥,但是他的學生柏拉圖卻繼承了他的思想,以他自己的方式慢慢的傳承下去。再比如説達爾文的進化論,雖然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共憤,但是卻大大增大了人類與神的距離。就像登月不是我們這個世紀的成果,它是整個歷史的輝煌一樣。我們可以説我們的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可以説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但是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前人不段的總結前人的經驗而達到的新文化。説到這,我想起了哲學和佛學都用過的思想——“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大到可以是文化,可以是歷史,可是生活環境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小到我們個體的人類做事所產生的後果。哲學就是這麼大,又這麼小。話説回來,説到我們自己。我們可以不瞭解哲學,我們可以不瞭解歷史,但是我們必須瞭解我們自己,為我們所有的一切行動負全責。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0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着:“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

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着文明的精華。看過之後,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讀完全書的我卻很茫然,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段、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後,一切都歸於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真不敢相信“恐懼”竟是我讀完書後的第一感覺。我不知道他人讀此書的過程中是否會有這荒謬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自覺荒謬的心靈體驗。訖今為止,《蘇菲的世界》是讓我感覺最奇特的書,真的,在以往沒有任何一本書會這樣讓我沉迷其間而深感“恐懼”,讀後對這“恐懼”深感荒謬。要解決這種恐懼這中荒謬就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通過思考來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終目的吧。

我原本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但當我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麼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這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它和其他大部頭的令人傷腦筋的哲學書不同,讀它更像是讀一本偵探小説,讓人不自覺地跟隨着蘇菲去思考,去探討一個個哲學問題,去拜訪一位位哲學家,瞭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

千百年來,不管是什麼時代的人,什麼民族的人都在追尋着相同的問題,就像是“人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正是因為人們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學。遺憾的是,現在人們的好奇心卻因為習慣而遞減。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漸漸接受了這個世界,並把這一切都當成了理所當然,我們的好奇心也就被壓抑住了,從這個角度説,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對發現問題的敏鋭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學家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他們從不會習慣這個世界。對於他們來説,這個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複雜難解、神祕莫測,他們就像是孩子一樣打量着這個世界,所以他們才能提出那些深奧的問題,所以他們才能被人稱為智者。我也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已經失去了好奇心,是不是要用一種新的眼光去打量這個世界,就算不能做到像孩童那樣,起碼也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幾個為什麼。

心裏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麼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後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看這本書,我不僅增長了許多哲學知識,瞭解了許多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還從中找到了一些啟發,也許,我要對生活改變一下態度。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1

郝慧

都説《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普及的哲學讀物,一本寫給大眾的哲學史。這個假期,我有幸讀完了這本書,感受頗多。

作家總是要盡力讓自己的筆下的人物鮮活真實,然而《蘇菲的世界》的作者喬斯坦卻沒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讓我們讀到了一個真實如你我的蘇菲,經歷了許多謎一般的事情,隨着哲學家艾伯特的出現進入了哲學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這無數謎一樣的原因不是蘇菲,而是席德父親假想出的人物。殘忍的是,作者還要蘇菲自己知道這個事實,知道自己是一個虛幻。更別出心裁的是,喬斯坦竟讓蘇菲與艾伯特去反抗那個主宰他們命運的席德父親,而且最終逃脱,來到了永恆之地,甚至影響了席德父親的那個世界。

是的,《蘇菲的.世界》不僅是一本普及的哲學讀物,還是一位普通的哲學教師對哲學終極問題的思索。《蘇菲的世界》原着副標題雖是“一本關於哲學的小説”,我卻認為它真正的主題乃是“存在與虛無”。

這是一個絕妙的影射。人類本是平凡如蘇菲一樣的生活着,並沒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虛無。然而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本能——愛智慧,讓人轉向哲學,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這條路越走越遠,直到驚惶地發現竟毫無辦法證明自身的存在,發現這一切都是虛無。

這正是整個西方哲學的映射。“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蘇菲接到的這兩個問題,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臘先哲固執地提出,他們不甘心僅僅只活在這個世界中,他們偏要去認知,思索這世界的本原,證明真實的存在。從泰勒斯到普羅泰格拉,從蘇格拉到亞里士多德,他們為他們提出的問題奮鬥終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他們將他們的事業命名為“愛智慧”,不是“智慧”而是“愛智慧”,便是意味着也許他們的問題永遠無法真正解決。但對於智慧的熱愛讓人成其為人,讓哲學家成其為哲學家。千百年來,關於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學家中延續,即使未找到答案,卻也從未斷絕。面對這些對於人類太過於沉重的問題,我們曾求助於上帝。如是,可以認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來就是其他物種的統治者,但這一切終歸幻滅。我們也求助於理性,如是,便可以認為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天賦,動物所沒有的理性,但終究無法忽視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義與虛無主義漸漸滋生。因為人類日漸發展,卻也日顯無助。人類爭取着自由,但卻突然發現自己被孤零零地拋到這世界上,沒有上帝,甚至沒有任何永恆的存在之物可以依靠。我們自由了?也許。但,我們沒有任何選擇地不面對自身的自由,我們最終,同樣沒有任何選擇就必須失去所有的自由。這自由輕到無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虛無?人類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無論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還是薩特的《存在與虛無》中,我都能或多或少地讀出這種無奈。如果,如果人類不曾想過這些不必思考的問題,我們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但,如果那樣,我們,也就不是人類。愛智慧是我們的本性,來自智慧的痛苦是我們的宿命。

《蘇菲的世界》中,我能讀到這種悲哀、壓抑與無奈。蘇菲是席德父親筆下的人物,席德父親又是作者筆下的人物,那我們呢?我們以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着,然而也許,我們不過是另一個作家筆下的人物,我們沒有自由的意志,那個作家就是我們命運的主宰,我們的上帝,理性不能。是的,無人能夠證明,以為是存在的東西也許不過是虛無,虛無,一切皆無,沒有任何東西是堅實而又可以確定的。

《蘇菲的世界》中,我卻也能讀到一種頑強,一種帶着悲劇色彩震撼人心的頑強。當蘇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虛幻的人物,他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反抗。而最終,他們雖然未能使自己成為真實存在的人物,卻逃出了小説的本身,作為虛幻的人物來到了“”永恆之境。

是的,也許哲學的所有終極問題,都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對他們的思考,讓人類,與眾不同,如哈姆萊特的著名台詞:“存在抑或虛無?這是個問題。”而目的,則是自我,是希臘德爾菲神廟上那句如帶魔力的銘文“認識你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2

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不敢相信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現在想想“蘇菲”的“世界”,世界中就包含着精神世界。一向對於哲學是不感興趣的,以至於這本書我還未真正的看完,是對知識的挑剔或是對一些理論的無法接受還是我真的理解不透,我選擇的只是適合我的東西。在選擇的過程中看到了自我的轉變。

人們總是渴望遙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靈與物質相結合的同時不禁問自己,“物質世界是真實的嗎”。人是有“靈”的嗎,我們的感官認知乃是自天主而來嗎?我不是一個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如果這一切不是源於天主那又是源於何處呢?心靈世界是我們的整個世界嗎?那我們從小所學的唯物主義不就是與之相背,我困惑了,就似在沼澤中掙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卻越陷越深。為了不被淹沒,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腦袋裏翻滾的巖漿似乎也平靜下來。一輪明月升上了夜空,對於一個等待救贖的人來説,那聖潔的光輝就是最好的洗禮。瞬間,我轉頭髮現“靈”與“物”只不過是兩個隔街爭吵的婦人,她們所站的立場與所堅持的觀點不一樣而已。探索理論的本源,你可以發現,從它所基於的那個方面來看,派生出來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那是因為它的基礎。正如“好”與“壞”,只有在區分何為“好”何為“壞”才能判斷是“好”是“壞”。

有些懷疑蘇菲對她所學的東西真的都理解了嗎?也許她只是作者著書的一個引線,穿連起了整個哲學史,但我更願意她同我一樣是個帶有探知慾望的孩子,至少她在書中是這樣的。突然想起達利所常用的抽屜,孩子眼裏所向往的抽屜與她最終打開的是否一樣呢?看到結果是否會非常失望,只有打開抽屜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應該就有一個理想的'存在。

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生稟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有一種擔憂,近似乎於兒童天真的擔憂,我的靈魂有一天是不是會離開我去選擇別人,也許在我們所生存的空間裏到處都飄蕩着需要寄宿的靈魂,他們在等待一個合適的身體出現。回頭想想,我的靈魂經歷過什麼以後才選擇了我呢?她是不是選擇一個人重複着同樣的輪迴呢?可能我有些誤解了,但我無法走出這樣的一個怪圈,可能是我還想趴在窗台與外面的“靈魂先生”説聲“嗨,你好”。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有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來解釋理念論:有一羣囚犯在一個洞穴中,他們手腳都被捆綁,身體也無法轉身,只能背對着洞口。他們面前有一堵白牆,他們身後燃燒着一堆火。在那面白牆上他們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後到火堆之間事物的影子,由於他們看不到任何其他東西,這羣囚犯會以為影子就是真實的東西。最後,一個人掙脱了枷鎖,並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他返回洞穴並試圖向其他人解釋,那些影子其實只是虛幻的事物,並向他們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對於那些囚犯來説,那個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並向他宣稱,除了牆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東西了。柏拉圖利用這個故事來告訴我們,“形式”其實就是那陽光照耀下的實物,而我們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過是那白牆上的影子而已。我們的大自然比起鮮明的理型世界來説,是黑暗而單調的。不懂哲學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學家則在真理的陽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總是侷限的,就似我對這本書的理解一樣,只看到了牆上的影子。

我還是對哲學不感興趣,可我已經開始思考,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意識存在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不可思議的奇蹟,在他面前,還有什麼奇蹟是不可能的呢。但奇蹟的主角還是我們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3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於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説,它以小説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20世紀百部經典著作之一。《蘇菲的世界》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譯本。

作為本哲學的入門書籍,我似乎讀得太晚了,書中用一種有趣的方式羅列了諸多哲學家和他們的思想。在閲讀時,彷彿進入了一個浩瀚的海洋,哲學思想就是一朵朵迎面而來的.巨浪,必須全神貫注才能不被巨浪所淹沒,才知道哲學是那麼耗費精力的學科。但是正如書中所説“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雖然有時確實不明白書中內容,但是我知道至少我開始用書中的方式去理解自己的生活。這篇筆記寫在閲讀三分之一的內容處,以後也會不斷更新,但是可能不會以文字的形式,畢竟有些感悟“只可意會,無須言傳”。

她明白人們總是想為大自然的變遷尋求解釋。這就是他們何以在科學還沒有產生之前會編造出那些神話故事的原因。

讀到這句話時,馬上想到了牛頓,這位大科學家在提出了那麼多科學理論之後,也堅信行星有序地圍繞太陽運轉,是由於“上帝”的第一推動力。《荷馬史詩》作為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西方學者將其作為史料去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和邁錫尼文明,它在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也提供給後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以前我總是以為科學和神話根本就是對立的兩碼子事,現在不會那麼想了。

人之所以生病,是因為身體或心靈不平衡,因而使大自然“出軌”所致。保持健康的方法就是節制飲食、保持和諧,並擁有“健康的身體與健康的心靈”。

在哲學書裏看到健康的論述,讓我更加堅信,讀書作為一種修身養性方式的重要性。《黃帝內經》中也説:“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認為人的喜怒哀樂與人體五臟有密切關聯。讀書可以讓人心境平和,自然可以保健。

一個社會決定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雖然這句話好像顯得人很被動,但是人是羣居動物,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得不遵循社會法則,遵循社會法則——法律。社會進步,人就能有更大的自由。

對柏拉圖而言,永恆不變的東西並非一種“基本物質”,而是形成各種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在爺爺去世之後,我清楚的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親人的離開是我們都要面對的。曾經我抱着爺爺,跟他説,希望他永遠不要離開,不然我很傷心,不知道怎麼面對。爺爺只是笑一笑,説,他總有一天要離開我。我哭了。當他真的離開我,最後一面也沒見到。我拖着行李箱回到家,看到的是一摞摞的花圈,和我最熟悉的他的臉。他就靜靜地躺在我身邊,我沒有哭。彷彿從沒有離開過我。現在亦是如此。所以永恆不變的東西是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感情,就像我對爺爺的感情。

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氣,慾望則必須加以遏制,以做到“自制”。

對我來説,我希望成為有理性,有意志,懂得自制的人。

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

或許這時候,小孩子還不懂得,父母就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幫他們剋制自己的慾望,培養孩子的勇氣,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理性,理性最後達到智慧。這需要父母足夠的愛,這又讓我想到了《愛的藝術》裏內容,這裏就不説了。

柏拉圖的政治哲學與他在其他方面的哲學一般,是以理性主義為特色。

《萬曆十五年》中評判明朝是以道德為基礎的治國理念,或許就是東方和西方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