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讀論語有感集合15篇

觀後感 閲讀(5.98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論語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論語有感集合15篇

讀論語有感1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孔子生於春秋末年,雖出身貴胄然垂髫喪父,束髮失母,幸得賢母教而成英才。時倍臣當道人心不古,有禮崩樂壞之勢,故此論語出。

論語之術者,莫非修齊治平也,前人述備亦,餘若附庸贅述,恐畫蛇添足乃至取枉錯直,使直者枉,所以另闢蹊徑以大略觀之,一者取巧避拙,以免貽笑四方,二者拋磚引玉,以求大家新説。

講《論語》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經典,那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此作著時正值雅典城邦衰落。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更有傾頹之勢,與春秋末年禮樂崩壞如出一轍。在相似的歷史背景下,柏拉圖與孔子都架構了一種等級分明秩序井然的理想體制,不同的是柏拉圖將權杖交給哲學王,而孔子卻主禮法以為宰者。這種以禮法道德為結構,以高尚個體為單位的社會模式,為日後中華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態奠定了基調。

“禮法”是不同等級的不同行為模式,“道德”則是調節社會關係的潤滑劑,此二者是先賢為促使整體利益最大化而採取的最優策略,圍繞這兩點展開,愚以為《論語》貫穿始終的主題是社會分工與合作。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裏所論述的就是人們在社會關係中應各司其職,在其位,謀其政。承此而啟後者遂有西漢大儒董仲舒之綱常説,可以説綱常不啻為《論語》中描述的社會模式的總結:君臣、父子、夫妻。層層遞進,權責明確。而仁、義、禮、智、信中除“智”存利己屬性,其他的品質皆有益於他人且能緩和社會關係。論語學而篇中更有:“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一個温和忠厚謙卑的君子形象躍然紙上。倘若世人依此道而行之,則衣冠安坐於廟堂,黎元勤奮于田畝,每個人各行其政又互相合作,如果將這些君子置於社會的大機器中,社會就會愈發穩固,在生產力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穩定的社會具有最高的生產效率。這也是孔子的終極政治抱負。可以説孔子之於封建主義就如同亞當。斯密之於資本主義,馬克思之於社會主義。

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是縱橫捭闔的政治家。也並非馳騁疆場的軍事家。而是一位諄諄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以至於後世皆稱其為“萬世師表”。《論語》也大多數以學生求問於老師的體裁來表達孔子的思想。為何教育在儒家學説中如此重要?究其根本乃教育是孔子實現其政治抱負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將禮法道德變成社會共識,傳遞儒家理想的社會結構,培養温文爾雅的君子。在漫漫長河之中教育是儒學戰勝諸家學説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關鍵,當歐洲的知識還被用晦澀艱深、詰屈聱牙的拉丁文撰寫、用昂貴的羊皮卷束於宗教僧侶之高閣時。我們已將智慧的種子撒遍整個東亞文化圈。中國在歷史中長時間領先於世界也正因為此。而私學之風的盛行則濫觴於《論語》。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嘗無誨也。”將知識廉價化、去壟斷化,孔子可謂居功至偉。

至此,《論語》中所藴含的社會模式的邏輯關係就敍述完備。一個由禮法法與君子構成的和諧的社會機器通過教育進行傳承。經過一代又一代如董仲舒、程煜、朱熹這樣大家的完善,儒學的理論與《論語》中的社會結構越來越適應於封建王朝的統治,這種完善的結構使中國的封建社會異常穩定,以至於明清時期我們甚至被這種強大穩定反噬,當然此為後話,並不在此篇的討論範圍之內。

餘幼時就嘗讀《論語》,不過心智未開,只解隻言片語。今日再與夫子談心,心胸豁然開朗。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看來今日夫子知我憤悱亦。其實剝掉“大成至聖文宣王”“褒成宣尼公”之類的金衣,夫子是一個很可愛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如果用《論語》來描述他,我願取“君子坦蕩”四字。不遮遮掩掩,不裝腔作勢。不攀附權貴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重感情,卻有原則。對弟子的死悲痛欲絕卻不欲奢葬,甚至拒絕用槨。有時發發牢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還不忘揶揄子路。與古人交心,實在有趣。

讀論語有感2

這個暑假看完了《論語》這本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之前全不知是什麼意思。在略讀了論語後我似乎也有獲益匪淺的感覺。

《論語》是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孔子與他的學生日常言語所撰寫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在思想上主張“仁”,在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因為有孔子才會有今天的《論語》。《論語》集治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於一身,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宋人趙普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一書對我們的用處之大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着儒家學説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説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呼?”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這是教給我們學習方法啊,很多學生學習很努力,但成績不理想,主要是學習方法不對,學習是要“學而時習之,温故而知新”的啊!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教會我如何孝敬父母。而能使我一生受用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我的“聖經”,我更會牢記在心。

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用到《論語》,可以是生活上、改正缺點上,珍惜時間上、學習上以及孝敬父母等等,都可以用到《論語》。《論語》的用處可真不小啊!這麼一讀,我就知道為什麼趙普説;“半部《論語》治天下了”,因為《論語》的用處真廣,什麼地方都能用得到。只要讀了一小部分的論語,並且理解了,用上了,就會使人一生都受用不盡。

有時經常聽到有些人怨天怨地,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怨自己運氣不好,做什麼事都不順。其實這些人生活還是不錯的,只不過看到生活過得比自己好的就心裏不平衡,自己沒本事就怨天怨地怨父母。但真正生活艱苦的人們很少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工作着,生活着,他們用他們的勤勞,他們的質樸,過着普普通通而又充實幸福的生活,他們很滿足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去和別人比較什麼,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了,當一個人不去妄想而踏踏實實地生活工作着,他們就很快樂了,也就是知足者常樂。現實就是這樣,出生有貴賤,能力有大小,但生活的快樂不快樂,知不知足就要看每個人自己了,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妄想,要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妄想是無止境的,生活在妄想裏的人他們對生活是永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活得很累,他們要攀比,他們虛榮心強,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他們永不知足,所以註定他們永遠不會快樂。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生就在於學習,不分貴賤貧富,讓我們學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體味快樂吧!

讀論語有感3

《論語》這本書匯聚了春秋時期的大儒學家孔子云遊四海、輔佐君王、教育弟子時曾經説過的話,讀《論語》有感作文400字。聚集了孔子畢生的心血,處處展現了儒家“仁”的思想結晶。

此書總共有十三篇。自古以來都是用於教學和治理國家的。常言道:“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它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呀!

讀完此書後,我印象最深、感覺也是最有用的一句話是“三思而後行,行而再思也”。在如今的法治社會裏,做任何事不僅要有實力,最關鍵是要有智慧的,在任何情況下,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再三思考,做到沉着冷靜,不能魯莽,這樣才能做出一番事業,讀後感《讀《論語》有感作文400字》。同樣,我們在學習中,每件事都要多問幾個為什麼,這樣才能開動我們的腦筋、豐富我們的知識;在平時考試中,每一道題解答前一定要審清題目的意思,經過全面的思考後再下筆解答,力爭做到做一題對一題,因為“磨刀不誤砍柴功”,省去了做完考卷後再重新思考重新答題的時間。

可見,孔子的知識淵博,《論語》的博大精深,他所宣揚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

讀論語有感4

第五章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本章主要解釋君子的做人原則。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論富貴貧賤與道的關係;第二層次説君子成名之道在仁;第三層次説君子如仁者安於仁,窮困潦倒還是疾速緩慢始終堅守仁的做人原則。

一般説富貴貧賤是指現實中人的處境,有時人們還會説貧窮富裕高貴卑賤,孔夫子這句話富貴與貧賤相對,因此,這四個字沒有用其引申意義,也沒有褒貶的意思,就其本義而言,僅僅表明人在社會中境遇,富就是有財富,富裕;貴,在社會中處高位,是指為官的人;貧指沒有財富,生活拮据,貧窮;賤,表示在社會中位卑,從事具體事務的人,“踐也,卑下見踐履也(《釋名·釋言語》)”。富貴貧賤是社會中普通人的一般生活狀態,是個事實,古今一樣。離苦得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是現實人的基本訴求。如果一個人僅僅停留在物質需要滿足這個層次上,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而在儒家的世界裏,人之為人的意義在於要超越基本慾望滿足這一層次的人,成為真正的君子。

什麼是君子呢?《論語》學而章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里仁章後文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顏淵章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一般認為君子一是指古代的統治者與貴族的通稱,如:《春秋左傳·桓公十二年》引詩經語:“君子屢盟,亂是用長,無信也”。《孟子·滕文公上》説:“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君子也指人格高尚的人,如孟子説君子有不戰;荀子説君子博學。《周易·乾卦》卦辭:“九三,君子終日乾乾。”漢代班固的《白虎通·號》:“或稱君子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為言羣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宋代王安石《君子齋記》:“故天下之有德,通謂之君子。”當然,君子還有其他的意思,這裏無須多言。結合《論語》原句,基本可以確定“君子去仁,惡乎成名”的君子即指人格高尚的人。

什麼是道呢?把“不以其道得之”與“成名”“違仁”等句聯繫起來分析,這個道就是“安分守己、推己及人”的做人原則。這個原則在《荀子·榮辱》也可得以印證,荀子説:“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小人也者,疾為誕而欲人之信己也,疾為詐而欲人之親己也,禽獸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慮之難知也,行之難安也,持之難立也,成則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惡焉。”與君子相對而言的小人使用的是惟利是圖,偷巧使詐獲得富貴的道,而君子則不是,君子坦坦蕩蕩,堅持自己的原則,身體力行地做事,平等待人地處事。也就是説君子已經超越物質滿足的這一層次的需要。君子的成名在於立德、立功、立言,而“三不朽”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名。儒家堅持自己的價值取向,珍惜個體的名譽,絕不會以不擇手段而臭名昭著,與其這樣的成名,倒不如默默無聞。因此,真正的君子就會表現在無論什麼時候遇到什麼事情,無論是急促緩慢,還是顛沛潦倒都時時刻刻不離開仁道,違背仁性,須臾之間都不失掉人的尊嚴。

看看今天,為名為利者何其多啊,為求成名可以脱光,可以露光,還要曝光,拿隱私當新聞,拿本能當真情,個人的慾望與媒體的逐利導致無良效應成倍放大,學術可以造假,評估可以糊弄,學分可以交易,權力可以尋租,人人沉淪。不見君子,人何以期?

讀論語有感5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時常温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這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説:“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並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想想自己,有了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對比先哲的謙遜,我羞愧萬分!

《論語》,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得勇於改過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教會了我太多太多,使我受益匪淺。

讀論語有感6

在中學學過《論語》的幾個篇章,在高中學過,大學沒學過,日常生活中也知道《論語》雖短,但博大精深。這個學期認真詳細學習了《論語》後才感覺到以前學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皮毛而已。當然,通過學習研讀,也感覺到《論語》的精神,真的需要我們用很長的時間,甚至於一生去解讀。讀過《論語》後,我個人最大感受的還是《論語》中關於誠信的重視及其論述,《論語》共20篇,有13篇出現“信”字。其中,《學而》6次,《子張》5次,《公冶長》、《顏淵》各4次,《泰伯》、《憲問》、《衞靈公》、《陽貨》各3次,《述而》、《子路》各2次,《為政》、《子罕》、《堯日》各1次。可見《論語》中“信”字的使用頻率是比較高的。

《論語》共出現“信”字38次,屬“子曰”的“信”字25次,其含義極少虛詞的成分,主要是誠信、信譽、信用、信實、信賴、信任、相信、忠信的意思。子曰:“信,德之厚也。”(《孔子家語〃弟子行》)信,是德行厚積而成的。信者,必是誠的典範,是誠的歸宿。信,在孔子建立的道德體系中有很高的地位。 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裏,誠信更是必不可少的。子曰:“人而無

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聖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看到了誠信的重要性,人沒有了誠信,將寸步難行。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道理應該是相同的。如何做到“誠信” ,“誠信社會”從哪做起?尤其是面對今日生活中的一些不誠信現象,我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

在現代社會,誠信的缺失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誠信的呼喚遍及社會生活的每個角落。通過學習《論語》,感悟論語,主要有以下感想和知識所得。

首先,我學到:誠信為一切道德之基石。

中國是一個誠信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我們的祖先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誠實信用是一切德行的基礎,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則規範和品質。孟子認為,客觀真實是自然的法則,努力使自己做到客觀真實是做人的法則。沒有極端真誠而不能感動別人的事情,也沒有虛偽欺詐而能感動別人的事情。《中庸》對誠做了全面而完整的論述,建立了一個以誠為核心的倫理道德體系,提出了“君子誠之為貴”的命題,認為有誠方有德,無誠則無德。一切道德行為莫不以誠為本,離開了誠,所謂道德就淪為空偽。北宋初年的周敦頤不僅把誠作為萬物的本體,與天等同起來,認為萬物從天那裏獲得“誠之源”,而且賦予作為天道的誠以道德意義,賦予作為人道的誠以宇宙本體的意義,為儒家倫理提供了一個本體論或形上學的基礎。他從“乾元”是“誠之源”出發,導出“誠”是人所受於天的本然之性,進而推出“誠”是一切道德的本原。這樣,背離了“誠”,不僅意味着違背了人性,而且意

味着悖逆了天道。“誠”不僅是構成仁義禮智信五常之本,而且也是孝悌忠順等“百行之源”。“五常百行”假若離開了“誠”,就要走入邪路;只有堅持“誠”,才能使各種道德相應地發揮作用,實現社會關係和諧與天下太平。可見,在我們的先哲看來,誠不僅是德、善的基礎和根本,也是一切事業得以成功的一項重要保證。

“信”與“誠”是相聯的。孔子貴信,把説話算數、言而有信看作人們立身行世的基點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認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把信當作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並主張人生以信為貴,認為人際關係缺少了信任勢必導致其緊張和衝突,結果陷入人人自危的狀態。如果人人都能講求誠信,則不僅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敬業樂業的職業道德,使社會穩定而有秩序,而且還可以使人內心世界充實,擁有最健康的心態和精神生活,獲得人生的幸福。

從當今時代和社會需要來説,我認為誠信也是一種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道德品質和規範,集聚了美德倫理和規範倫理的精華,是一切道德所賴以維繫的基石。無論是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弘揚還是集體主義原則的信守與遵循,無論是愛國主義人道主義規範的落實還是公平正義原則的貫徹,都需要以誠實信用為基礎和前提,都應當以誠心誠意的道德精神作為內在的基質。捨棄了誠信的德性和規範,為人民服務精神的弘揚就會流於形式,集體主義原則的信守就會演變為假公濟私,公平正義原則的貫徹也很難落到實處。綜觀今日世界,許多企業或組織的挫敗和個人的悲劇都是導因於誠信美德的缺乏。一個沒有誠信美德的企業或組織是註定要垮台或自行倒閉的,一個沒有誠信美德的人也不可能獲得並擁有真正的成功。

道德建設重在培養真誠的品德,遵奉信用的規範,只有真誠品德的挺立和形成才能夠真正成就一番事業,只有信用規範的形成和推廣才能真正建構良好的社會秩序。

作為一個教師,我想跟大學生説幾句:當代大學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各種素質特別是思想道德素質,就應當懂得人無誠信而不立,社會無誠信而人人自危,道德無誠信而勢必流於空偽的道理,從心靈深處樹立起萬善誠為先、眾德信為基的觀念,並以講求誠信為光榮、不講誠信為可恥,自覺地按誠信道德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將誠信的品質和精神貫徹到對其他道德原則規範的信守中去,為糾正和改變社會的假冒虛偽風氣做出自己的貢獻。當前,在大學中開展誠信教育,首先就是要使廣大學生明瞭誠信與道德的關係,通過誠信教育,使廣大學生懂得誠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一切道德賴以維繫的前提。

其次、我學到:誠信為個人自我實現之要方。

一個不誠的人怎麼會有身心統一的自我?只有講求誠信並不斷地修養誠信,才能夠形成統一健全的自我,才有可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並達到自我完善。誠信的力量是巨大的。至誠不但能知性儘性,使人們很好地實現自身的進德修業,而且還能贊天地之化育並與天地參,得出了“至誠如神”的斷語。朱熹説:“誠其意者,自修之首也。”在朱熹看來,只有自我修養的人在動機和意念上誠心誠意,“使其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才能真正使自身的修養有所進步和成就,也才能真正實現和完善自我。如果在動機和意念上不能做到誠心誠意,就有可能陷入自欺欺人的境地。朱熹又説:“致知、誠意,是學者兩個關。致知乃夢與覺之關,誠意乃惡與善之關。透得致知之關

則覺,不然則夢;透得誠意之關則善,不然則惡。……過此一關,方是人,不是賊。”朱熹雖然講兩個關,但他將誠意視為善與惡、人與賊的分水嶺,顯然在他心目中誠意比致知更為根本。這是因為,只有誠意修養才能真誠向善而成為人。

在這一點上,中外的看法是一致。洛克在論教育時也特別談到不誠實是一種極壞的品質,“是許許多多惡德的根源”,一個人一旦沾染上了不誠實的習氣就等於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未來。凡是想使自己有所成功、關心自己前途和聲名的人都是極為痛恨欺騙和謊言的,都是嚮往誠實信用的。因此一個愛自己的人應首先學會誠實,畢竟誠實是實現自我的重要路徑,捨棄了誠實就只會走向自我毀滅。 再次、我學到:誠信為和諧社會建設之要點。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説,誠信教育是和諧社會之靈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也提到了誠信建設的問題,因為誠信是我們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們進行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發展的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誠信觀念的形成不是天生或自然形成的。作為一種極為重要的道德觀念,誠信是需要教育並離不開教育的。

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而言,“誠信”可以説是立國之本。國家的主體是人民,國家的主權也歸於人民。中國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訓,這些話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國家的領導者依靠什麼去團結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誠信”就是取信於民、團結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對於一個社會單位(如一個企業)、一項社會事業(如一個行業、一項職業)而言,“誠信”可以説是立業之本。“誠信”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以及人與人的。

讀論語有感7

一直以來,“寬容”一詞是被我這樣詮釋的`: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就是不與人斤斤計較,就是時時與人為善,就是寬恕別人的過失。再次很認真很仔細地拜讀了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後,我不禁為自己的知識淺薄而慚愧不已,我也終於明白了寬容的另一個真諦:寬容別人,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讓路;寬容別人,善待別人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善待自己。因為只有在寬容的世界裏,人與人之間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於是我讓自己在忙忙碌碌中停下來對照對照,反思反思。

古人説:境由心生,境隨心轉。一個人是否快樂,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的擁有。西方人則説:“同一件事,想開了就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 的確,一個人的處境是苦是樂常是主觀的。 對此,我是深有感觸。記得我曾經的一位閨中密友,我們從小玩到大,在一起學習、一起工作,後來僅僅因為單位“評優”事件,她竟致多年的情誼於不顧,深深地傷害了我。當我得知真相後那種痛楚、傷心、失望的感覺是難以言表的。那次的打擊使我開始懷疑我一貫的人生觀和處事態度,我認為許多人在利益和友情之間選擇的是前者,所以從那以後原本快樂的我變得沉默了,經常生悶氣,脾氣也越來越差,我甚至曾想過與她絕交、也想過對她“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善良的愛人卻巧妙地告訴我遇事要理智、要冷靜,要學會寬容,並讓我學着寬容那位朋友。他説:“你現在就是在拿別人犯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所以你才會那麼痛苦。要減少自己的痛苦,你要學會寬容。寬容,意味着你不會再為他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 寬容地對待自己,你就能心平氣和地工作、生活,這種心境是充實自己的良好狀態。”於是,在獨自痛苦地思索和反省之後,我發現那件事對我而言並沒有想象當中那樣糟糕,因為它教會了我認識人,使我在今後的日子裏走得更穩。後來,我一如既往地對待那位閨中密友。記得在我決定寬容她的那一剎那間,一直以來壓在我心頭的怨恨、憤怒、悲傷,全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寬容使我又恢復了以前的快樂。那位女友後來給我寫了一封長信,向我表示歉意,並表達了她也要學會寬容待人,善待他人的意願。多好的結局呀!它讓我們都明白了,學會寬容,對別人對自己都可成為一種毋需投資便能獲得的“精神補品”。學會寬容,不僅有益於身心健康,而且對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我們仔細想想,為使別人痛苦,而自己的痛苦仍然存在,甚至比別人更痛苦,那又有什麼快樂而言呢,有什麼滿足可言呢?要降低傷痛,最好的辦法可能就只有寬容了。

因為學會了寬容,我給自己的心路找到了出口,我找回了失去了的快樂。所以,寬容別人,就是在寬容自己。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寬容自己,首先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讓自己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當我們不小心跌倒了,我們應該寬容自己,繼而不趴在地上懊悔,而是站起來擦亮眼睛繼續往前走;當我們的路走錯方向了,我們也應該寬容自己,繼而不停留在原地轉圈,而是迎着日月星辰,明辨方向不動搖;當別人不理解我們的時候,我們更應該寬容自己,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時間終會證明一切,而不須急於解釋那一時難以説清的誤會。

再讀《論語心得》,我明白有了“寬容”隨身攜帶在自己的左右,既寬容別人,也寬容自己,那麼我們將是擁有了靈丹妙藥,我們可以時刻施展妙手回春,讓自己的心活得更健康,讓自己的一生更加“順水順風”……所以,朋友,請帶着“寬容”前行吧!

讀論語有感8

書籍是歷史的烙印,是智慧的低吟。讀書,可以神交古人,汲取先賢智慧;可以審視自我,成就精彩人生。閲讀有益身心的書籍,使人的思路開拓,從而提高自我素養,對人生的經歷有更深切的體會。倘若把文學藝術比喻成一頂王冠,那麼孔子的經典之作――《論語》就是王冠上的瑰寶。古人曾説“半部《論語》治天下”,由此可見世人對這部經典傳世之作有着極高的推崇。曾幾何時,《論語》成為我的心儀讀物,裏頭的至理名言更是讓我回味無窮,受益良多。孔子的言行舉止不僅讓我印象深刻,更像春風化雨般地滋潤着我的心田,使我感觸頗多。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理想人格,其思想深深地牽繫着華夏子孫的心,那正統學派的真諦更是傳承千古,流芳百世。《論語》給我的首個啟示是“仁”,也是倫理道德的總綱。仁就是愛人,君主要體恤民情,關心民政,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倘若要遏止“苛政猛於虎”的情形,那麼社會各階層人士應當安守本分,互相關懷,將心比心,發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以達成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我認為每個人都必須推己及人,以一顆慈悲之心去渡化有緣人,只因“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當然,我們必須持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高尚品格,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施加給別人。凡事皆要以利與害為出發點,多替別人着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德行與原則。

《論語》講究孝道:孝,在中國從古至今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這本著作中,它毫無疑問的佔據了主導地位。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論語》大概一半都牽扯到這個“孝”字,而被公認為百家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古人云:“孝是天之經,地之義,人之倫也。”如果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都不懂得如何孝順父母,那麼豈不連禽獸都不如?須知“烏鴉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德”啊!孔子曾言:孝悌是人的根本。由此可見,一個人懂得報答父母比天高,比海深的恩情是何等的重要,因為“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身為別人的老師,孔子時常訓誡弟子們要秉持孝道,講求信睦,以求家道安寧;兄弟之間要互相忍讓,並且要有深摯的手足之情,而不是同室操戈。

年幼時,我接受啟蒙教育,雖然當時童心未泯,但對《論語》中的一番教誨有深切的領悟。那就是:“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所欲,不逾矩。”孔子認為學無止境,十五歲時就要有志於學習,三十歲就懂禮儀,無論是説話做事都有把握。當他掌握了各種知識,就不再迷惑。五十歲時,得知天命,六十歲時,一聽別人言語,便能明辨是非,判明真假,到了七十歲時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超出規矩。這幾句肺腑之言非但激勵了我,更是使我有了向前邁步的勇氣與決心。當時我就立志要力爭上游、發憤圖強,只因“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孔子一生從不間斷地學習修養,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的、較大的進步,直到晚年才達到最高境界。我深深地體會到“活到老,學到老”的可貴精神,並且認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唯有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才能成就偉大的人生,因為“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這部國寶級的傳世著作有着一句家喻户曉的至理名言,那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以讀書為樂事,説明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更反映出他注重修養,嚴格律己的處世態度。此外,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以及“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等名句。這些名句都是在求取學問時應該持有的態度。孔子提倡“有教無類”的主張,認為“因材施教”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他勸勉弟子們要虛懷若谷,不斷向別人學習,一定能找到一個有特長和技能的人做自己的老師,從而取長補短。每當遇到學問上棘手的問題抑或是滿腹疑惑時,切記要尋求有智慧的人指點迷津,這樣才能透徹地掌握知識。當然,我們也時常温習舊知識,因為這樣才能從中得到新的領會與體悟,只因“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在待人處事方面,孔子教會了我許多哲理,並且讓我變得穩重成熟,温文爾雅。他認為如果要實踐仁德,就需要“忠”和“恕”。“忠”是儘自己的本分,“恕”是儘自己的能力去原諒別人,提倡以“禮”、“樂”約束人的行為,陶冶人的性情。一個人若想要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講求一個“信”字。在今天看來,一個羣體,一個民族,甚至是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正如孔子所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除此,我們也要擁有“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的態度與胸懷,少責備別人,並且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們見到賢人應當向他學習,看到不賢的人則要自我反省,因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詳細地説明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侷促不安;君子襟懷坦蕩,與人為善,知足常樂,小人則終日患得患失,怨天尤人,憂心忡忡。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做個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而不是成為一個心胸狹窄、人格卑鄙的小人。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應當警惕戒備,那就是“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説明了青少年應該要用理性的韁繩去約束情感和慾望的野馬,達到中和調適。身為一個讀書人,我有一個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將來時必要為社會和人們謀福祉,只因“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驀然回首,我懷着嚴謹的態度去品讀《論語》的經典名句,並且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孔老夫子存活在我的心中。其實,孔子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是我們沒有智慧之眼、澹泊之心去感受他的存在。不可否認,《論語》給予我許多的人生大道理,並且教會我歷經風霜而留其真諦的生活經驗。《論語》作為我們華夏民族的傳統著作,有着不可磨滅、不可動搖的地位,更是我華夏五千年智慧結晶的最大見證。在這兒,我要稱讚這部我最喜愛的瑰寶:《論語》經典,永垂不朽!

讀論語有感9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眾多人中,家家也都有本難唸的經。那他們又是怎樣看待人生遺憾?

《論語。顏淵》有錄: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子夏稱自己名為商,勸導司馬牛説,既然死生、富貴這些事都由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那就要學會承認並順應。但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卻是可以提高自身修養做到的。一個人能做好自己,那麼普天下的人都會愛敬你如同手足兄弟。

于丹在百家講壇上説,人首先要能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問天問在,這樣只能加重你痛苦。其次,要儘可能用自己所做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那就如泰戈爾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將錯過星星了。”一種遺憾能被放大到多少呢?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生命的質量。比如:當一個人在憤怒或憂慮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測量儀來檢測你呼吸出來的空氣,它是灰色的,其中二氧化碳特別多。所以,長期困擾於人生的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量是會有所損害的。既然生活中遺憾不能避免,那麼如何對待遺憾的心態和方式就尤為重要了。這裏也就是我寫這篇博客的中心意義,那就聖賢們早就在千年之前用文字告訴我們,無力改變事實,卻可以改變看待事情的態度。那就是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所有儒家理論的核心無非常三個字:仁、智、恕。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放得下,就是恕。你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馬上就去做。什麼人最重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推已及人地,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所謂拿得起放得下,除了仁、智、恕外,還要有“勇”,有大勇。如此,內心有約制,得失在心中。一切苦難均可以笑傲。

《論語。憲問》記載: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孔子説,“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要做到讓內心真正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清身外之物有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稱為:“鄙夫”。

《論語。陽貸》中有錄: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出,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鄙夫,意義幾乎等同於小人,就是不上台面鄙陋的人。孔子曾經説過:像這樣的小人,你能讓他去謀劃國家大事嗎?不能。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後又害怕會失去。那就會不擇手段維護既得利益。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論語。公冶長》所言: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君所眾知,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路,很率性,對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別在乎。孔子有次調侃説,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這個世界是推行不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雲了。到時能跟隨我的,大概只有子路吧。子路聽到這話很得意。結果老師後面還有一句話,我之所以這麼説,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麼都沒有。“好勇”是子路的特點,但他的勇敢又缺少點內涵。

《論語。陽貸》中,子路師:“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無勇而無義為盜”意思就是説子路真去問老師:“君子應該不應該崇尚勇敢呢?”孔子説,君子崇尚勇敢沒錯,但這種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有了義字當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則一個君子會以勇亂犯,一個小人會以勇敢淪為盜賊。試想,小偷劫匪穿門打户,甚至殺人越貨,你能説他不勇敢嗎?但這種沒道義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而這個“道”“道義”卻正是一種內心的約制。

《論語。里仁》有記:子曰:“以失約之者,鮮矣!”意思正是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假如一個人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真能“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就做到了約制。而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更正,這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蘇軾曾在《留候論》中論過這種勇敢,並稱其為“大勇”。原文: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論語》中,孔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越到後來越強調內心,越到後來越從容和緩。而在這從容之前,其實要經歷千錘百煉。

于丹説,其實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還有社會年齡。如果我們在二十歲、三十歲能提前感悟到四十、五十的境界,已經建立了明晰的內心價值系統,已經能把社會給予的壓力變為一種生命反張力,已經可以做到從心所欲那樣的一種淡定從容,那麼我們説,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因此,《論語》中睿智的人生經驗,穿越千古滄桑温暖着我們,光芒着我們,照亮我們心中的暗夜。品着孔子,微笑中受益的心智再次開朗,讓我們不斷有勇氣解剖自己,征服自己,超越自己。

讀論語有感10

《論語》,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語錄體”。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

新的學期,我們學習了它其中的十二章,通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它們的意思,當我再次讀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想起了以前寫作業時的場景:放假了,老師總會留一些作業,一開始還認真的在寫,過了十幾分鍾,我就摸摸這兒,摸摸那兒,當我拿起課外書要看時,還在心裏對自己説:就看十分鐘。可是十分鐘過去了,我仍然還想看,我心想:再看十分鐘吧!反正作業也不多,我半天就能寫完。五分鐘,十分鐘,十五分鐘……半個小時過去了,我還是沒放下手中的書。直到書的最後一頁被我翻過,已經過了兩個小時了,我抬頭看看牆上的鐘表,才發覺已經過了兩個小時了。我才埋頭奮筆疾書,但作業還是沒有在一天之內寫完。第二天上午,我又坐到書桌前,下定決心要在上午之前把作業寫完,可是我寫着寫着又想起昨天晚上吃飯時看的電影,裏面的搞笑情節讓我不禁笑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才認真地埋頭寫作業,當我寫完作業時,已經是晚上了,本來今天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天的,可是因為我寫作業時的不專心,這個計劃才“泡湯”的。就這樣,週末過去了。當我學了《論語》中的這句話時,恍然大悟:時間如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我們“浪費”掉的時間,永遠也不會回來的。想想我看課外書,想電影裏的情節時,那些時間用來寫作業該多好啊!這樣的情況每天都會有,都是因為我不知道時間的寶貴,做着這件事,想着別的事,時間就是在這不知不覺間流逝。

《論語》,這部書中的一則就可以給我們這麼大的啟示,別説整部《論語》了!有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讀《論語》的好處是多麼大啊!“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讓我們一起珍惜時間吧!

讀論語有感11

讀《論語》有感《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部分弟於言行的語言,孔子死後由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這是一本十分值得讓人去閲讀,去品味的書。

四年級起,我便開始閲讀這本書,這裏面記載了孔子關於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的道德修養各個方面的言論。

每當一有時間,我會棒着它貪婪地看。裏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麼一句:子貢問曰“孔文子向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子貢問孔子:“為什麼孔子的諡號是“文”呢?”孔子説:“他聰敏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導,所以諡足是“文”。”

讀了這句話,讓人有所深思。是的,我們在學習上能不恥下問,虛心請教別人,就一定會有所提高。可是有的同學認為問別人會顯出自己的笨、不聰明、這是不對的。你想想,連孔子這樣的大人物也請教過別人我們就不能嗎?孔子認為,什麼人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所以他遇不懂的問題總是虛心向別人請教。所以,我們國小生就更要虛心地向別人請教了。不懂就問,不要感到羞恥,不會就不會,正所謂知只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要虛心地去向別人請教。

《論語》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從中得到的樂趣不計其數。大家需多讀這樣的書。因為,它值得你用心去閲讀。

讀論語有感12

這個寒假,我拿出了媽媽給我買的“中華國學經典”這套書。其中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增廣賢文》《論語》六本書,每一本書都使我受益匪淺。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論語》。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被稱為中國人的《聖經》。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説,可見《論語》在我國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這本《論語》也根據當中的典故和內容。選配了相應的故事、解釋。使我更好地弄通《論語》的意思,懂得其中的道理。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生活中言行舉止、學習態度要怎樣做到最好。比如裏面的“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意思是:孔子説:古人不輕易開口許諾,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行為與自己的言語不相符合是可恥的。又舉了趙括“紙上談兵”這個事例,使我懂得了言出必行的道理。以前我總是制定了計劃而不切實實行,當我讀了這句論語後,我改掉了這個壞習慣,做事也勤快起來了。還有一句:“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懂得:不能死讀書,也不能不讀書而冥思苦想。意思是:只是讀書,就會受矇蔽;只是冥思苦想學從不讀書,就會疑惑而一無所得。看了這句話,我讀書時都會邊思考邊讀,從中獲得了不少知識。

《論語》這本書還給了我許多道理,讓我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得更好了。

讀論語有感13

這個寒假我利用空閒時間讀了一本名叫《論語》的書,這本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這本書講的是君子行為和為人處事的原則。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三思而後行”,遇到什麼事,先冷靜,想辦法。只有這樣,才能戰勝困難,創造奇蹟。

這讓我想到了一件事。一次表演中,因為下雨,兩個表演者不能來了大家都慌了,“怎麼辦呢?馬上就上場了,又少了兩個人”。這時老師走過來説:“大家別慌,一起想想還有沒有辦法。”於是,大家又開始想辦法了。有人説:“我們不要他們了,自己演吧!”“不行,我們演的是話劇又不是舞蹈。”又有人説。突然,我想到了我兩個閨蜜。我在家時,也讓她們陪我練過,只能讓他們上了。我給大家説了一遍,大家都説只能這樣了。我拿起了三把傘,向外跑去,還好她們家離學校很近,不一會兒,我帶着她們回來了。我們換上了服裝,讓她們兩個練了幾遍。

上台了,大家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觀眾,雖然沒有原來的好,但是掌聲依然熱烈。表演結束了,大家都説我真聰明呢!

所以説,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只要冷靜想辦法,一定能戰勝困難,創造奇蹟。

讀論語有感14

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説:“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裏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聯繫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讀論語有感15

《論語》是凝聚我們中國人智慧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孔子的論著《論語》,並語重心長的對我説:《論語》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能夠教給我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聽後迫不及待的翻開《論語》,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意思是説:做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就務必做到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中,內心充滿着掌握真理的愉悦。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知。這句話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説: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用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讓我明白了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是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別人的缺點呢,就用來當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缺點,有,就要把它及時改正。沒有,就用來告誡自己,以後不要犯這些錯誤。這句話一向伴着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無時無刻的給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論語》應當是階梯中十分重要的一級,學習《論語》,收穫的不僅僅僅是知識,還有好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