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後感>

莊子讀後感(14篇)

讀後感 閲讀(9.87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莊子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莊子讀後感(14篇)

莊子讀後感 篇1

一、境界有大小

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世間的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時間的小,也同樣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因為真正的大小不僅在眼界之中,還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個太大的葫蘆,惠子因為“其堅不能自舉”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認為它沒用,莊子卻説;你怎麼就認定它非要剖開當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遊江海呢?所以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規地去判斷事物地價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價值。

莊子教給我們的是境界和眼光。他的“逍遙遊”裏的境界“心嚮往之”充分體現出: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他人。需要的是質詢自己的心,問一句:面對這紛繁蕪雜的環境和世界,面對自己的`順與逆,我們首先應該想如何發展自己,有了更廣闊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認識自己,從而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自己。正如那句:莊子的逍遙遊給了我們每一個凡俗的生命一雙非凡的翅膀......

二、感悟與超越

每一個人只有真正清醒地認知了自己,才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現如今,我們常被“現實”錯過了太多太多。我們這一生一直用於外在的發現,而從來看不見自己的心到底有什麼願望。往往在他人過多的言論中盲從,迷失自己的心。

“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覺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悟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主語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覺悟是一個佛家語。用現在的話就是“看見我的心”。我曾經覺得“覺”很重要,但是看過書之後反而覺得“悟”更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經歷。當我80歲時,回想這一生的點點滴滴,時光流逝,腦子裏的每段篇章,可能那還是一個過程。但是他是我的經歷,我的積累。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覺”是瞬間,好像一點過程都沒有。有些不勞而獲的意思。

同樣在我的工作中也應該多“悟”而不是“覺”。只有在勞動中,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才能有機會或是有資本“覺”的。古人説:“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同樣,我認為“覺”是在“悟”的基礎上的。不論是什麼,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才可以成功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們也該擁有一雙如莊子那般靈魂的眼睛,獲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莊子讀後感 篇2

子列子問關尹曰(1):“至人潛行不窒(2),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3)。請問何以至於此?”

關尹曰:“是純氣之守也(4),非知巧果敢之列(5)。居(6),予語女。凡有貌象聲色者,皆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7)?夫奚足以至乎先(8)?是色而已(9)。則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無所化(10),夫得是而窮之者(11),物焉得而止焉!彼將處乎不淫之度(12),而藏乎無端之紀(13),遊乎萬物之所終始(14),一其性(15),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16)。夫若是者,其天守全(17),其神無郤(18),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19)。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20),而況得全於天乎?聖人藏於天,故莫之能傷也。復仇者不折鏌幹(21),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22),是以天下平均。故無攻戰之亂,無殺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不開人之天(23),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24)。不厭其天,不忽於人(25),民幾乎以其真!”

記得小時候,面對可怕的事物時,我經常有種恐懼感。總想變得更加勇敢,但又沒有很好的辦法。這裏正好有篇文章為人們克服恐懼感給出了一個奇妙的答案。道德修養完善的至人潛於水中不會感到阻塞,跳入火中卻不會感到灼熱,行走於萬物之上也不會感到恐懼。他提出了一個觀點,大概是保全精神,把自己藏於自然,獲得完整的.心態而忘卻外物,這樣就沒有什麼外物能夠侵襲自身了。莊子用了醉酒之人不會感到死、生、驚、懼為例,説明了人從醉酒中保全心態,而忘卻了外物。進而談到,如果從自然中保全心態忘卻外物就更棒了。

看了文章,我突然對自然突然有種既敬畏又親近的感覺,感覺自然也是活的,自然---不言不語卻總向我們傳達着某些信息。我們嚮往着,好奇着,痛苦着,無聊着,無奈着,勞累着,愁苦着,尋找着...然而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糊塗,迷失着看不清方向。原來心智的通透和心靈的純淨也是一種智慧。寧靜貌似很簡單,但寧靜又非常難。人,你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要把自己權威化,看扁自然;人,你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很低下,灑脱便是自然,自然才能灑脱;自然才是真實,真實便是自然;真實也可以浪漫,浪漫也是真實...

莊子讀後感 篇3

無意中在書攤買了《于丹莊子心得》一書,讀來感到相當有趣,覺得很舒服。那是一個遙遠又近在咫尺的世界;那隻一種難以理解的豁達。他包容萬千,將一切化為烏有。有人説年輕人讀了《于丹莊子心得》會受到不求上進的影響,但在我認為恰恰相反,其實《莊子》裏面的精神,在今天這個社會,很多人都需要。這是需要你辨證的去感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嘛。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曾任蒙之漆園吏。貧而樂道,不慕富貴。他是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代表作《莊子》(又被稱為《南華經》)闡發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發展了道家學説,使之成為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哲學流派。

他的學説涵蓋着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莊子》共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個部分,一般認為“內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莊子所寫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認為是莊子的弟子們所寫,或者説是莊子與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寫成的,它反映的是莊子真實的思想;“雜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複雜些,應當是莊子學派或者後來的學者所寫,有一些篇幅就認為肯定不是莊子學派所有的思想,如《盜跖》、《説劍》等。

但是我認為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是“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覺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悟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主語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覺悟是一個佛家語。用現在的話就是“看見我的心”。我曾經覺得“覺”很重要,但是看過書之後反而覺得“悟”更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經歷。當我80歲時,回想這一生的點點滴滴,時光流逝,腦子裏的每段篇章,可能那還是一個過程。但是他是我的經歷,我的積累。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覺”是瞬間,好像一點過程都沒有。有些不勞而獲的意思。

同樣在我的工作中也應該多“悟”而不是“覺”。只有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才能有機會或是有資本“覺”的。古人説:“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同樣,我認為“覺”是在“悟”的基礎上的。不論是什麼,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才可以成功的。

莊子讀後感 篇4

在這個生命之中,每個人都可以以不同形態活下去。——于丹

合上《于丹<莊子>心得》這本書,心裏久久不能平靜。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用她獨特的講述,使我對莊子思想以至於對生命有了更深的認識。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着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着些許狡黠。”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個“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人。他追求豁達的境界,主張面對外在的世界要學會通達和順應,他可以毫不畏懼地站在生命的長河上笑談生死,用一個又一個尖酸卻又深刻的故事揭示“大道合乎自然”,借一個個外表醜陋近乎猙獰但卻活得坦然的怪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人生遇到什麼情況,世界上總有路可走。

人的一生,是向自然借來一用的東西,它的價值就在於在這一生中我們怎樣去增加生命的高度,豐富生命的意義。面對生命,我們要有一種豁達的胸襟,面對生死,我們要有一種坦然的態度。“其實我們是可以在有生之年做到真正的樂生,做到順應,做到當下的快樂,活好每分每秒,真正到生死大限來臨之時,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對死亡説,我死而無憾。”可是生命在它現有的形態上,怎樣達到它“九萬里”的高度呢?那就把一切缺陷和遺憾都接受下來,不要委屈,不要較勁,而想着怎樣去改良它,能讓自己更好。天下本沒有廢物,所謂廢物,只是放錯地方的財物,所以無論人生遇到什麼情況,無論好壞、善惡、恩怨、愛恨、喜怒、成敗、得失,只要堅信自己的`夢想,世上總有路可走。

于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始終讓我記憶憂新。有個人要釘一張畫,因為釘不上,就要找木楔子,於是還要找木頭,斧子,鋸,鋸條……等物品齊全後,他已經忘記那張畫了。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最初的夢想總是美好的,可是當我們經歷了人生百態後,早已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真正的“逍遙遊”並不是荒廢此生的“無所待”精神,而是要求人們不要因為社會中一些名利、錢財、權勢而放棄自己生命中最本真的願望。只有認清自己的嚮往,認清自己的目的,心無旁騖地去追尋生命的高度,才能理解真正的“逍遙遊”。

融融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餘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漫漫人生,我擷生命最重要的——莊子思想。讓莊子思想的清菊伴着你欣賞生命的田園風光;讓莊子思想的靈魂帶你踏進生命的康莊之園;讓莊子思想的韻律攜你共享生命的天籟之音!

莊子讀後感 篇5

神人離形析體,混一無功。無形無相,名實攸同。大者有大之用,小者有小之用。二者各得其欲,是以無用以為天下用。況鱗羽文章而獲死,珠玉光明而蒙塵。何弊弊於天下邪?堯猶悵然於姑射之人。有不龜手之藥者,於宋則洴澼絖為用,於吳則裂土封邦為用,非無用長於大用乎?黃金者,多於亞墨利加,而輸於歐亞之陸,是豈一隅之物用於天下。若大瓠慮以為樽,浮於滄溟之上,因馬尼拉航線,易以黃金,豈非大用之用哉。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何故?譬如一人言有甲,而聽者亦以為有甲。究此二甲,竟非同甲,故隙生而怨成。且是非之言,多是此類。白所以命色,而馬所以命形。命色者非命形也,故白馬非馬。而莊子則謂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蓋馬者現量也,非命形也。白者,比量也。非馬者,即非以馬為馬之馬也,亦是比量。二皆非馬,則爭自絕矣。此章炳麟以唯識解之。

使我與若辨,若勝我,則若果是邪?若不勝我,則我果是邪?方始也,若知果勝我,則知之先也。若不知果勝我,則知之後也。果無變也。所謂是不是,然不然,指不指,是以窮年以逐末。麗之姬泣時安知後以為悔也,而李斯安知所求者不過黃門犬也?

昔李君明作準以定數,作六十律以為中呂反生黃鐘。乃循蕤賓重上之法,終於南事之率。然則蕤賓下生之法,亦生律呂,何棄之不用邪?蓋因蕤賓下生,則減於四寸五分。四寸五分者,清黃鐘之數也。夫減於標準者,猶如淮北之枳,其實不同矣。黃鐘定九寸,林鐘則六寸。黃鐘定八十一寸,林鐘則五十四寸,餘者莫不循黃鐘而動。旋相為宮則五音成,五音莫不循宮而動,此所謂反者道之動。夫律呂,皆追黃鐘。黃鐘乃律呂之定數,衍生之準則也。不知準則不知律,故有道而物成也。

方我之生也,成我之元素亦有,方我之死也,成我之元素亦非無。然則火傳於薪,不知其盡,而甲薪之火與乙薪之火焉有同異,又上流之水與下流之水焉有異同。則元素在此與在彼有何同異。若參商邪?四時也,縣解也。安期生,王子喬,莫不為世俗所求也。長生也,不可得。長樂也,亦不可得。長樂未央亦一代之精神也。

莊子讀後感 篇6

《逍遙遊》是《莊子》中的代表作品,列於《內篇》之首。逍遙遊的意思是指,無所依賴、絕對自由地遨遊永恆的精神世界。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在幻想的天地裏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裏尋求解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遊》。全文若即若離,疏而難分。

為分析方便,權且分為三段。第一段從篇首至“聖人無名”。作者採用了先述後議、先破後立的寫作順序,首先通過描繪一系列具體事物形象地説明:無論是“扶搖而上”的乘天大鵬,還是“決起而飛”的蓬間小雀,也無論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還是春秋八千的長壽大椿,它們之間雖然有着大小之分,長短之別,但有所依賴,有所期待都是一樣的,都是不得逍遙遊,進不了絕對自由的境界的。然後又通過三個層次的人物來反覆申明絕對自由的難得。

第二段從“堯讓天下於許由”至“窅然喪其天下焉”,主要是着力塑造神人形象,以使逍遙遊的“至人”形象具體化。作者先通過渲染堯讓天下之事,表明君不足貴,權不足惜的思想觀點,再借許由之口,提出自己的.政治態度:“予無所用天下為!”接着,又通過肩吾和連叔的對話,創造了“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的神人形象,這個神人即前文所稱的能作逍遙遊的“至人”,是莊子逍遙理想的完美體現者,所以莊子賦予她最美的外表和最好的品質。

莊子不能忘世,所以寫了堯讓天下等世事;更不能忘我,所以接下來又寫了自己與惠子辯論的是是非非。這是全文的最後一段,極為生動幽默地寫了莊子與惠子論辯有用與無用、小用與大用的情況。莊子認為小用不如大用,無用就是大用,只有“無所可用”,才能“物無害(之)者”,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永作絕對自由的逍遙遊。實際上也就指出了無為是通向逍遙遊的途徑,從而結束了全篇。

總之,莊子的《逍遙遊》藉助一系列虛構的故事和形象,否定了有所待的自由,提出了一個無所待的絕對自由的境界,又創造了一個個神人形象將其具體化,並且指出了“無為”是達到這一境界的途徑。儘管花費了好長時間才讀清楚這篇古代的精華之作,但最後有這樣大的收穫,實在是不亦樂乎。

莊子讀後感 篇7

在那個紛亂的戰國時代,誕生了一位神人。他逍遙自在,不懼生活的窘迫,不被名與利束縛,追求心中的大道,他超越了世俗,保持着內心永遠的寧靜,他就是莊子。

莊子的灑脱,談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極難。

莊子的灑脱來自於他對名與利的超越。聽過這樣的故事:有次莊子去樑國,找他的朋友惠子,惠子當時身居宰相的`高位,聽到眾人説莊子的能力在他之上,可能會代替他的位置,惠子一下子就慌了,連忙派人全城搜捕莊子,可莊子卻不請自來,用鵷鵮和貓頭鷹的故事告訴惠子自己的志向不在名利。又有楚國人來請莊子出仕,也被莊子用自己寧願在爛泥裏快活的説辭給拒絕。試問天下能有幾人能夠像莊子一樣對名利如此淡泊。天下人大多深陷名利的泥潭裏無法自拔,為着家財萬貫,名垂千史,在人世間苦苦掙扎,卻在泥潭當中越陷越深,追名逐利的惡性循環永遠看不到盡頭。可莊子卻是社會中的一股清流,他即使在窮困潦倒的處境下,仍是不肯向名與利低頭,正是因為他超越了名與利的束縛才達到了自由的境界。

莊子的灑脱也來自於他對生與死的超越。莊子認為每個人都是氣息,居住在形體之中,而死亡不過是又使形體回到了氣息,是經歷過一生之後的解脱和長眠。面對親人的去世,他能放聲高歌,而不是在親人離世的悲傷中痛哭,這種灑脱便是來自於他對生死的看淡。生與死連接着兩個世界,莊子看透了生的喜悦也看透了死之後的長眠,他一生逍遙自由,既不樂生也不哀死,倘若世人都能像莊子一樣看透,生活之中也會少很多哀聲吧。

莊子的灑脱還來自於他對道的理解與超越。作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他將道的含義盡情詮釋。《庖丁解牛》中很好的展示他的志向,那就是順其自然。當然莊子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他不是過生活,而是跟着生活,從不妄為,只是獨處陋室,耕于田野便也同樣樂得自在。至於他對道的超越,那便是他那種逍遙不羈的人生態度,那種高深的境界,實在是眾人難以到達的地步。

我們雖不是莊子,也很難達到他的境界,但我們每個人卻都可以學習莊子,學習他的灑脱,學習他的超越。擺脱名利與生死的束縛,踏遍紅塵看透紅塵,永駐內心的靜謐。

莊子讀後感 篇8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一、釋義:

從前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真是飄飄然的像一隻蝴蝶。自覺很高興的飛舞,就根本不曉得有莊周,忽然夢醒了,實實在在自己就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作蝴蝶呢?還是蝴蝶夢做莊周呢?莊周和蝴蝶,必定是有分別的了,這就叫作形象的變幻。──《新譯莊子讀本》,黃錦鋐註譯,三民書局。

二、導讀:

我們細讀《齊物論》通篇的內容,可以幫我們瞭解莊周夢蝶想要説明的通篇精神。南郭先生從喪我的過程,點出人籟、地籟、天籟,並説明天籟的存在,比喻風吹過大地,風所吹過的各種地形、物種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但這些各不同的聲音都同時存在着,並不會互相的消長、對立,這種風無形的作用即是天籟存在的比喻,要體會天籟就是要舍離自己的成見。再引入正題談到儒、墨之間的學術相爭,當時的時代背景出現許多知識分子爭論不休,對宇宙現象的爭論各有各的道理,但並不能代表全部的真相。

莊周做了一個夢,夢裏是蝴蝶,夢醒是莊周,莊周、夢、蝴蝶都是在不同的時空條件底下存在的。作夢的人有無限的可能,夢境也是有無限的內容,隨着各種時空條件的不同,而有各種不同的存在。能夠體認現象界所有的存在,就可以減少自己的成見。呼應第一段的「吾喪我」,透過莊周夢蝶的過程,從明顯的表面意識到潛意識、到深層意識、到最深層意識都同時存在着各種變化,瞭解到所有意識的變化都是我的一部分,所以不用拘泥於某一個變化是全部的'思考,進而瞭解所有變化現象的存在。

天籟是無形無相的,但是我們透過對現象界不斷深入的瞭解,讓我們體認到天籟的存在。因為大自然所有的變化都是同時存在的,從各種角度,脱離人自身的思想觀念,來觀察事物而不妄下判斷,讓宇宙的萬象萬物自然的呈現。現在有兩派的科學家對於未知的事物有不同的態度,一個是要有證據才會相信事實,一個卻是除非有否定它的證據皆都相信,比如研究極微或極大的天體、物理學家大多是持第二種的態度,所以他們可以發現更多未知的事物,而不自我設限。

三、佛法思考:

內明初覺,則洞達現象界因緣事理;內明二轉,則六根互用,直達本體界生命之真如理體;內明三轉,則心色一如,平等自在;內明同轉,心性能用與宇宙之理量合一矣!(佛教雜誌五十二年十二月佛乘宗二代緣道祖師)

莊子讀後感 篇9

四月桃花芳菲之際,我第一次與《莊子》相遇。

那天在圖書館,爸爸執意讓我借下這本《莊子》,對於古典名著,我一直提不起興趣,但是易中天的這部中華經典故事系列,精心挑選23個經典故事,36幅匠心打磨的古典插畫,重塑更加現代化的莊子形象。它確確實實地改變了我對古典名著的看法。就在所有詩人都認為是“桃花蘸水,春意將老”的芳菲四月裏,我卻在書香裏找到了一番別有風味的領域。

莊子,原名莊周。他寫這書的時候,已年過七十。莊子一生貧窮潦倒,但在書裏卻不寫自己的人生故事,也不寫達官貴族們的宮鬥瑣事,這個可會講故事的老頭只寫了一些大自然中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看似無關聯卻緊扣着結尾以水為鑑的道教,成為了傳世名作中的不朽之籍。再加上易中天先生的現代文註解,讓我對這本傳世名作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整本書裏,我最喜歡的章節是那一個“農場的故事”。這一章概括了整本書中的思想源泉,裏面講了什麼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在“農場的故事”這一大章裏分為幾個小故事。以“沉默的豬”為例。説到有隻豬要給先祖祭祀,拿去犧牲,於是豬不樂意了,官員勸他説:“豬啊豬,你為什麼不開心呢?你將會被莊重地放在雕花的瓷盤裏。拿最好的白布鋪在桌上,你看怎麼樣?”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莊子的意思也不難理解,一隻豬,最好的待遇就是把它留在圈裏吃糟糠,而不是什麼雕花的盤子。道理人人都懂,但當今社會許多人卻做不到。名利是很重要,可在生命面前卻什麼都不是,但在當今社會,許多人,卻為了名利與名聲丟掉了本心。他們的結局不也和這頭豬一模一樣嗎?

是啊,在這一章最後的故事當中,莊子拿馬舉例,最後一句“此馬只真性情也”道破了真諦。無拘無束的在田野上奔跑,才是馬刻在骨子裏的'天性。我們不也一樣嗎?

我認為事實上沉默的豬、飛馳的馬,乃至莊子及整個道家要講的都是這個道理: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的價值在於自由,因此最重要的是無拘無束,活出自己的真性情,那才叫無愧於人生!

莊子讀後感 篇10

莊子認為,一個人要想有自己自由的棲息地,就不要受拘與外物,外物總是短暫而易腐朽的,而生命靈魂才是永恆。不要做財富的奴隸,要做財富的主人,這樣,人才能真正的逍遙。否則,就可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人生對逍遙的享受。

自由的棲息可以讓疲憊的心得到安歇,讓壓抑的心得以釋放。自由的棲息需放得下繁華,耐得住寂寞,達到“物而不物”的境界。若是心戀浮華,不捨喧囂,終不得心靈的安頓。

現實當中,一些事情是我們無法放下的,那樣的境界我們很難達到,但是我們應該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生活沒有必要有太多的彎子,彎子太多會使你的心情沉重,影響你的情緒,導致惡劣的結果。其實,只要你夠純粹,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真諦,你會覺得前景一片廣闊。

有的人對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盡之中,從未體味過幸福和欣慰的滋味,生命也因此侷促匆忙,憂慮和恐懼時常伴隨,生活實在是糟糕至極,要知道月圓月虧皆有定數,豈是人力可改變的?不如適可而止,有選擇的放下執着,給生命一份從容,給自己一份坦然。

人生一世,誰總是一帆風順?“物而不物”會另有收穫,對於物慾的追求和執着,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

《莊子·田子方》中有一句話:“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意思是説:最可悲的事,莫過於心如死灰,而身死了倒是其次呢。這説明人的心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如果總是對一些事情耿耿於懷,放不下,就會心靈閉塞,好像被繩索牢牢困住,心之將死,無法將他們恢復元氣。他們就像一個蠶蛹,用厚重的繭把自己捆縛了起來!

放下很難,可能會帶來一時的損失和心痛,可是真正放手後會發現所有的`糾結和煩心反而會轉化成一片海闊天空,放下是一種感悟,一種心境,是一種對外部事物進行取捨、輕重緩急、遠近厚薄的把握,放下你該放手的東西,你會擁有快樂的人生!何不每天在清新的陽光中過日子,洗練一份仁厚清淨的心境,無憾無悔的走到生命盡頭,拋棄一切塵世的煩擾,留一份開闊的天空給心靈安個家。

莊子讀後感 篇11

《莊子秋水》中,秋水時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順流東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興歎“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無遺。

滿招損,謙受益。勿以己之長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須知五嶽之外,別有他山之尊,我們應該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

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環境裏,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於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那麼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麼悲哀啊。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不能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只有不斷地學好專業課程,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好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於北海,感歎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要經常反省自己,不能囿於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態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舟車之所通,穀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於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麼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求學人生,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日記

富蘭克林曾説: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識。牛頓説過,“我不知道人家怎樣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來,我就像一個在海灘上的小孩子,偶爾拾到較為光滑的圓石,而真理的大海我並未發現。”這種謙虛的胸懷,不正是牛頓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礎嗎?

在今天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年代,認識自身的有限,更加謙虛、勤奮地學習,尤為重要。進入了大學,並不代表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人才造就未來,社會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會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堅持,每日的進步,用知識豐富自己,提高個人修養。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一個自滿的人,是不會知禮,知義的。懂的自謙,才會明白禮義廉恥。

滿招損,謙受益。

莊子讀後感 篇12

逍遙,似乎對我們來説,是一個非常仰慕的詞語,它似乎是象徵了思想達到了一定的境界,又或是靈魂上升到了俯視他人的地步,以來顯示自己鶴立雞羣。這種觀點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以特立獨行,標新立異,故作驚人語的方式來顯示自己“逍遙”的事例不計其數,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僅以庸俗的方式來“反襯”自己靈魂的淺陋罷了。

那對我們來説,是否還有逍遙一説?實際上是有的。學校生活也堪比一處小型社會,也有難以言語的煩心事,每到這種時候,在我們擺脱不了的時候,我們都會自然地想到要做個逍遙的人,想要脱離這些“世俗的枷鎖”。在遭受誤會之後,在身陷囹圄之後,或在困於風口浪尖上時,逍遙,總是那麼神聖而美好。

但我想説的是,我們能擁有的這種逍遙,是超然,但絕不脱俗。於我而言,逍遙是釋放靈魂的行為,在苦於學習或生活時,我會自己遊於湖邊,在寧靜安和的湖風裏,釋放自己的`靈魂,讓自己穿着蓮衣,赤腳立於無邊浩瀚的冰面上,寒風中,白茫茫的世界裏,內心的苦鬱無處遁隱。在內心像湖一樣平靜後,逍遙緣於苦困,苦困則生於塵世,在逍遙之後,我們必將繼續面對那些煩憂,絕不可能也不可能逃避,所以對我們來説,逍遙是給我被拘禁的靈魂一個撫慰自己的旅店,絕不是一處前往他鄉的車站。

就像《逍遙遊》中所暗示的一樣,我們都不能做到真正的逍遙,我想,莊子也不是一個真正的逍遙者,因為真正的逍遙者不會屑於留下這篇文章,也就是説,莊子也並非超然於世,在他蝶遊之後,他仍得繼續身體力行,以宣揚思想和價值觀來引導,救濟那個混亂年代飽受災苦的靈魂。所以説,逍遙賦予我們的是自然、坦然、超然的權力,讓我們能在苦難中讓靈魂羽化成仙。但事實是,我們仍是繼續面對現實,因為絕大多數事情,我們都不能僅以逍遙一説可以規避。只有認清現實,但不為之所苦,所憂,並勇於去解決它,才能得到那種“無所困”、“無所憂”,那種讓你陷入俗塵的黑手抓不住你的自由逍遙。

每個人都不必在乎別人的閒言碎語,也不必擔憂自己面對不了什麼而恐懼。塵世、苦困、逍遙這過程,我們將重複面對很多次,而每一次經歷,我們卻將有靈魂上的愈加純淨和自由。終有一天,當你覺得生活中接下來的只有陽光,沒有能讓你煩心的事情時,那才是上天能給予我們的最好的逍遙。

莊子讀後感 篇13

“齊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來是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又是齊一的,這就是“齊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看起來也是千差萬別的,但世間萬物既是齊一的,言論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這就是“齊論”。“齊物”和“齊論”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體分成七個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誰邪”,從子綦進入無我境界開篇,生動地描寫大自然的不同聲響,並且指出它們全都出於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獨且奈何哉”,推進一步描述社會各種現象和人的各種不同心態,並指出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又都是出自虛無。第三部分至“此之謂以明”,説明是非之爭並沒有價值。萬物都有其對立的一面,也有其統一的一面;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對立的那一面轉化。從這一意義説,萬物既然是齊一的,那麼區別是與非就沒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沒有價值的東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謂葆光”,進一步指出大道並不曾有過區分,言論也不曾有過定論,人們所持有的是非與區分並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觀對外物的偏見,物、我一體,因而是非無別,容藏於一體。第五部分至“而況利害之端乎”,從忘物才能齊物入手,説明認識事物並沒有什麼絕對客觀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論也就沒有確定是非區別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諸無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闡述齊物與齊論的途徑,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託於無窮的境域,從而遨遊於塵埃之外,這也就進一步説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辯。餘下為第七部分,通過兩個寓言故事表明“無所憑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齊物”與“齊論”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與“逍遙遊”一併構成莊子哲學思想體系的主體。莊子看到了客觀事物存在這樣那樣的區別,看到了事物的對立。但出於萬物一體的觀點,他又認為這一切又都是統一的,渾然一體的,而且都在向其對立的一面不斷轉化,因而又都是沒有區別的。莊子還認為各種各樣的學派和論爭都是沒有價值的。是與非、正與誤,從事物本於一體的觀點看也是不存在的。這既有宇宙觀方面的討論,也涉及到認識論方面的許多問題,因而在我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滿辯證的觀點,但也經常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須得細加體會和分析。

莊子讀後感 篇14

一談到莊子,我們不由得想到道家創始人老子,他是老子的弟子。思想上都追求“得道”,精神上追求“超然物外”。莊子更注重對個體的重視,讓人更加重

視身體、生命,也就是注重於養生。

《莊子選注》中,有一則《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這是一篇語錄體議論文。文中兩人,一力辯,一巧辯;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讓讀者看後會心一笑而又沉思良久。

本文講述兩位辯論高手,由在池中游來游去的儵魚引起聯想。其題雖小,其旨甚大。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這場辯論引向深入。讀完文章,不得不感歎兩人在辯論中反映出的敏捷思路與睿智的交談,令人拍案叫絕,無不折服於他們的“善辯”。頭一回讀完,心中不時佩服兩人的才辯,也不由得會心一笑。

濠梁之辯”,在莊子看來,物與自身是渾然一體的,所以才能體會到釣魚的

快樂,不過從莊子以“安”字,反駁惠子,體現了他的詭辯風格。

“惠子相樑”選自《莊子?秋水》,文中惠子在魏國做宰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挑撥他倆之間的情誼,為此惠子在國都搜捕幾天幾夜,莊子把自己比作“鵷鶵”,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形象地説明自己鄙棄功名利

祿的立場和志趣,諷刺了惠子醉心於功名利祿又無端猜忌他人的醜態。

可見,莊子本人是把世俗名利看輕的,對於外界的誘惑,他可以做到言行如

一,潔身自好。

《莊子選注》這一本書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追求着虛無縹緲的理想世界。體現了莊子的虛無主義,書中藴含着高深的哲學理念,處處都引人深思,有的可

能長時間都無法琢磨透。

在我看來,道家這一學派的思想是一門深奧而不容易嚼透的學問。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認為道是一切事物的起源,有了道便有了一切,莊子作為道家的創始人之一,對道的貢獻也是不可忽視的'。

作為一名七年級年的學生,可能我對《莊子選注》中的文章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它已經深深地植入我的大腦深處,在今後的學習生涯中,我將力求讀懂它、理解它,並且我將以其中我所認可的思想來指導我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