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後感>

《中國地理》讀後感

讀後感 閲讀(5.2K)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地理》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地理》讀後感

《中國地理》讀後感1

今年8月份,我讀了《中國國家地理》。這本書很漂亮,封面是綠色的,很厚,有2釐米,上面寫着:美麗而富饒的華夏大地,藴藏了多少物寶天華,用全新的視角和形式來詮釋地理的內涵,介紹偉大祖國的錦繡河山和日新月異的地理面貌。

這本書分兩部分:自然之韻、人文魅力。自然之韻裏描繪了長白山、珠穆朗瑪峯、五大連池、浩渺的`鄱陽湖等景觀。人文魅力裏介紹了故宮、北京、西安、洛陽等名城。其中我最愛看五大連池和故宮了。

五大連池是白河的河道,它一旁的兩座休眠火山噴發了,溢出的熔巖堵塞了河道,後又經過兩次噴發,形成了頭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和藥泉湖。五大連池的泉水也很奇特,它有治療眼科疾病的功能,與法國“維希”、俄羅斯“高加索”礦泉水相媲美。

説到故宮,大家都非常熟悉吧!它是明清的權力中心,有72公頃,裏面有很多文物。據説有一塊300噸的巨大石雕,是工人們花盡心思、絞盡腦汁採下來,再用了1000只騾馬旱船拉運,花了28天才運到北京的。

它們都是大自然和古人的傑作。五大連池是大自然在獨特的環境下造出來的,故宮是古人們用心血造出來的。我們現代人應該為大自然、為古人的豐功偉業鼓掌,一定要愛惜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要學習古人的獨具匠心和堅持不懈,因為更大的奇蹟正在等着咱們“零零後”去創造哦!

《中國地理》讀後感2

這一週,我讀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理”一書。這可能是中國為指導,以中國32個省,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的內容,簡短,地理和中國海關的準確描述的地理環境,是我們未來的地理課程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中國學生了解我們美麗的景色,讓我們留在家裏,你可以走很河流和祖國的大山。

我一看到這本書的內容就瞬間被它迷住了,尤其是可以看到這樣我們的'中原經濟腹地河南省時,我的心臟“呼呼”的亂跳。我們中國河南有什麼時候好玩的呢?我們作為河南最著名的兩位偉大詩人是李商隱和韓愈,讀到這時,我首先想起了學習課文進行推敲,我為河南人民感到自己驕傲、自豪!

我們要熱愛自己的國家,而且要愛祖國,愛家鄉,我們正在編寫充分感受到祖國和家鄉的驕傲。我認為,即使是那些名人,還要歸功於他們的家為他們支付,如果有一天你在國外,請想想祖國,想起家!首頁,真好!有一次,我去上海出差,火辣辣的太陽,我甚至不中暑,那麼,我攪動,感覺很鬱悶,也有很多騙子想騙你的,給你一個完整的空白。後來我想在的話草圖,這些話很搞笑,我現在使用的,因為那是我唯一的想法,“城市日常深,我想回農村”,這句話也透露出淡淡的氣息。試想一下,如果你在國外被人欺負,這句話就成了“外國例程深,我想回到祖國”!不管多忙出國,中國是你唯一的家!

我們必須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家鄉!

《中國地理》讀後感3

中國是一隻色彩斑斕的雄雞。

前幾天,我讀了《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特輯》,真正領略到了全國各地不同的風光。

這本書裏分別有“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中國最美的五大湖”、“中國最美的十大瀑布”等等評選,充分展現了中國各個地區的風采。山峯連綿不斷,草原一望無際,河水碧藍碧藍的,丹霞火紅火紅的,還有縱橫千里的沙漠,與世隔絕的海島,晶瑩透亮的冰川,灌木叢生的森林。這本書裏對美的評選標準和往常的評選標準有所不同,以前只有東方,東北方的`名山名湖,因為這些地方比較接近華夏祖先的最早定居地,所以很少有西部地區的風景名勝入闈。這次的評選卻讓邊緣文化大放異彩,讓人們更加熟悉我國的邊緣地區。我國的邊緣美景主要集中在兩個地方:川滇藏的交匯處和新疆天山。而且這本書裏還配置了一些清晰可見,拍攝角度極佳,讓人看了心曠神怡的圖片,再加上恰當而優美的文字,讓你看了就像如臨其境,讓你如痴如醉,甚至不想放下書。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深深地被它震撼了。這些純粹自然的風景,沒有被人們過度開發的地方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無比嚮往的地方。大自然是非常美麗的,可人們卻想方設法地在這兒建旅館,在那兒砍筏樹木修渡假村,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對這些美麗的事物造成破壞,甚至使這些美景變得平常,不再有它的獨特之處。西沙羣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它遠離大陸,人跡罕至的緣故,它的美麗被完整無缺地保留了下,因此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之首。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只有我們更有力地去保護它們,才能它們的美永遠延續下去。

《中國地理》讀後感4

昨晚我百無聊賴地來到了學校讀書館的期刊室,隨手拿起來兩本書:《旅遊學刊》和《中國國家地理》。隨便看了一下其中一本書的目錄,感覺那本《旅遊學刊》好像沒有什麼好看的。《中國國家地理》還不錯,裏面有説到格聶的“第十三女神”——格聶山,新疆的紅色作物、還有鹽路……不過最吸引我的是《難以相信中國發現大量的棄老洞》!

我們中國不是以敬老愛幼為傳統美德麼?怎麼會有棄老洞的存在???我帶着一大堆的問號往下看。

在我國的湖北等地大量的棄老洞,它們的存在與當地廣為流傳的棄老傳説,對中華民族的敬老傳統提出了質疑和挑戰。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些遊牧民族或者是一些野蠻人所為。可是在以前的中原也就是現在的`山西也有類似棄老洞的生藏存在啊,把一個活生生的老人放裏面,想着就讓我覺得難過。

但是更讓我心寒的是:居然會有自殺型的棄老洞!!設計這個自殺裝置的設計者,要麼是一位徹底無情的嗜血殺手,要麼是一位完全絕望的温情孝子。這個自殺孔的設計,究竟是對生命極度的冷漠,還是對親情的最後眷顧?是對無奈命運的屈服,還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衞?

但是潘世東教授卻認為棄老洞昭示的是最自然、最理性的道教死之觀。

我對他的這種説法不甚贊同,既然是順其自然為什麼還要做

一個洞規定人家要在裏面死?為什麼要做什麼自殺型的孔,不讓其不順其自然的死呢?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這就在於我們個人的想法了。但是我還是認為孝敬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事,他們為我們辛苦了一輩子,我們該回報他們!

《中國地理》讀後感5

假期裏,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這套書,這本書中講了許多關於中國地理的知識,從而我也瞭解了許多中國的名勝古蹟,各個地區的美麗風景,簡直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打開這本書,首先講述了中國地勢疆城、地貌、氣候、水系、自然資源,又講述了地區,省,然而讓我記憶猶深的是一一重慶。重慶:簡稱巴和渝,別稱巴城,渝城。重慶,美麗的山城,它曾經是古代巴國的`都城,至今保存着一位勇敢的巴國將士墓,抗戰時期,它曾是中國的陪都,而如今,重慶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不僅是西南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撐,更是長江上游最大的工業城市。

重慶是一幅濃淡相宜的山水畫卷,不但資源豐富,而且還有極其壯觀的長江三峽呢,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全長總共208公里,瞿塘峽是長江三峽的第一道峽谷,巫峽是長江三峽中最幽深秀麗的峽谷,比起巫峽,我更喜歡瞿塘峽,秋天漫山遍野的紅葉美不勝收,正如白居易那句“日出江花紅勝火”。

夜晚的瞿塘峽又是一番風味,潔白的月光灑在大地上,好像是披了一層紗,耀眼無比,日巒朦朧,波光粼粼,水天一色,簡直身臨其境,如仙人一般,正如白居易的“瞿塘天下險,夜上信難哉!岸似雙屏合,天如匹練開。逆風驚浪起,撥稔暗船來。欲識愁多少,高於灩澦堆”。《夜入瞿塘峽》這首詩正能表達它的美。

重慶,美麗的山城,我愛它,愛它的青山綠水;我愛它,愛它的巍峨之美;我愛它,愛它的幽深之美;我愛它,愛它的宏偉之美,它的美無所不在。

實會被記載,一切終將輪迴,我們的故事也還沒有完結……

《中國地理》讀後感6

這一週我讀了《中國地理百科》這本書。它以中國的大概地理情況為指引,以中國32個省、自治區一級兩個特別行政區為內容,簡短、準確地描寫了中國的地理情況和風俗,是為我們以後的地理課程打下了基礎,讓更多的學生去了解我們中國的美麗景色,讓大家足不出户,便可遊歷祖國的大好河山。

我一看到這本書的'內容就瞬間被它迷住了,尤其是看到我們的中原腹地河南省時,我的心臟“呼呼”的亂跳。我們河南有什麼好玩的呢?我們河南最著名的兩位詩人是李商隱和韓愈,讀到這時,我首先想起了課文推敲,我為河南感到驕傲、自豪!

我們要喜愛自己的祖國,更要愛祖國,愛家鄉,我們要為祖國和家鄉感到驕傲。我認為就算是那些名人,還要感恩自己的家鄉對他們的付出,如果你有一天身在國外,請想想祖國,想想家鄉!家,真好!有一次,我去上海旅行,太陽火辣辣的,我甚至中暑了,好了以後,我又水土不服,心情非常低落,還有許多騙子想騙你,讓你一窮二白。這時我想到了一句小品裏的話,這句話很好笑,卻被我現在所用,因為那是我唯一的感想,“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這句話還隱隱透出一股的氣息。設想,如果你在國外受到了欺負,這句話就成為”國外套路深,我要回祖國”!不管國外多麼繁華,中國才是你唯一的家!

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自己的家鄉!

《中國地理》讀後感7

《寫給兒童的中國地理》是我最喜愛的系列叢書。從南至北,由東往西,分十四冊介紹了中國地理。中國山高壯美,舉世無雙;還有遼闊草原,無邊大漠,秀麗江南。其中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各地民俗風情,還有讓我們無比驕傲的,是遍佈祖國大地上的珍貴的歷史遺產。

比如《祁連內外》分冊,就向我們講述了西北樞紐蘭州,古代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沙漠奇觀月牙泉,會唱歌的鳴沙山,萬里長城的終點嘉峪關。從歷史,地理,文化之中展現了中國河西走廊的風采。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美麗的祖國,是那樣的遼闊;那些擁有不同名字的地方是那麼的.唯一。大地是充滿生機,一變再變的。隨着人類的遷徙,環境的變化,大地景觀也在繼續變化。如果我們想讓它們保持着這樣的風采,那就要學會去保護它們,不讓它們被後來的人為污染所侵害。我心裏想到了一句話: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最小的事做起。一年級時,在學校課間,看到有哥哥姐姐經常從地上撿起一塊垃圾,一片紙屑,我也會在心裏默默的讚許他們的這種行為。以後,我也學會了去觀察四周的環境,跟爸爸媽媽出去遊玩的時候,有垃圾紙屑礦泉水瓶的地方,我也不會視而不見,會學着他們的樣,彎腰撿起,然後迅速的扔進垃圾桶裏。這樣的行為,我覺得是會傳染到每一個同學,要學會珍惜愛護我們的學校環境,生活環境,甚至是景區環境。這樣才能養成好的習慣,不做有害環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