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生活範本>科普知識>

雞腿菇發酵料栽培料的處理技巧

科普知識 閲讀(2.97W)

一、發酵機理。雞腿菇的發酵栽培即是將原料拌勻後,按一定規格要求建堆,進入發酵工藝。當堆温達一定要求後,進行翻堆按一定規格要求建堆,進入發酵工藝。一般要翻3~5次,翻堆一定要勻。發酵過程注意打眼通氣和保温保濕。培養料堆制發酵是有機物質在好氣條件下,經多種微生物的作用,發生複雜的生物化學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受堆肥材料、堆制場所、堆積方法、翻堆日程、含水量和微生物參與作用等的影響,而微生物起着特別重要的作用。

雞腿菇發酵料栽培料的處理技巧

1、發酵的微生物學過程。雞腿菇培養料堆制發酵過程要經3個階段:升温階段、高温階段和降温階段。①升温階段。培養料建堆初期,微生物旺盛繁殖,分解有機質,釋放出熱量,不斷提高料堆温度,即升温階段。在升温階段,料堆中的微生物以中温好氣性的種類為主,主要有(無)芽孢細菌、蠟葉芽枝黴、出芽短梗黴、麴黴屬、青黴屬、藻狀菌等參與發酵。由於中温微生物的作用,料温升高,幾天之內即達50℃以上,即進入高温階段。②高温階段。在高温階段,堆製材料中的有機複雜物質,如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等進行強烈分解,主要是嗜熱真菌(如腐殖黴屬、棘黴屬和子囊菌綱的高温毛殼真菌)、嗜熱放線菌(如高温放線菌、高温單孢菌)、嗜熱細菌(如膠黏桿菌、枯草桿菌)等。嗜熱微生物的活動,使堆温維持在50~70℃的高温狀態,從而殺滅病菌、害蟲,軟化堆料,提高持水能力。當高温持續幾天之後,料堆內嚴重缺氧,營養狀況急劇下降,微生物生命活動強度減弱,產熱量減少,温度開始下降,進入降温階段。③降温階段。進入降温階段後,要及時進行翻堆,再進行第二次發熱、升温,再翻堆,經過3~5次的翻堆,培養料經微生物的不斷作用,其物理和營養性狀更適合食用菌菌絲體的生長髮育需要。

2、料堆發酵温度的分佈和氣體交換。培養料發酵過程中,受條件限制,表現出堆肥發酵程度的不均勻性。依據堆內温、濕度條件的不同,可分為4個區。

①乾燥冷卻區。和外界空氣直接接觸,散熱快,温度低,既幹又冷,稱乾燥冷卻層。該層也是堆肥的保護層。

②放線菌高温區。堆內温度較高,可達50~60℃,是高温層。該層的顯著特徵是可以看到放線菌白色的斑點,也稱放線菌活動區。該層的厚薄是堆肥含水量多少的指示,水過多則白斑少或不易發現;水不足,則白斑多,層厚,堆中心温度高,甚至燒堆,即出現“白化”現象,也不利於發酵。

③最適發酵區。是發酵最好的.區域,堆温可達50~70℃,稱最適發酵區。該區營養料適合食用菌的生長,該區發酵層範圍越大越好。

④厭氧發酵區。是堆料的最內區,該區缺氧,呈過濕狀態,稱厭氧發酵區。往往水分大,温度低,料發黏,甚至發臭、變黑,是堆料中最不理想的區。若長時間覆蓋薄膜會使該區明顯擴大。

料堆發酵是好氣性發酵,一般料堆內含的總氧量在建堆後數小時內就被微生物呼吸耗盡,那麼在一定時間內,料堆中的氧氣是如何補充呢?主要是靠料堆的“煙窗”效應來滿足微生物對氧氣的需要,即是料堆中心熱氣上升,從堆頂散出,迫使新鮮空氣從料堆周圍進入料堆內,從而產生堆內氣流的循環現象。但這種氣流循環速度應適當,循環太快,説明料堆太乾、太鬆,易發生“白花”現象;

循環太慢,氧氣補充不及而發生厭氧發酵。但當料堆發酵即微生物繁殖到一定程度時,僅靠煙窗效應供氧是不夠的,這時,就需要進行翻堆,有效而快速地滿足這些高温菌羣對氧氣及營養的需求,亦是説達到均勻發酵的目的。

3、料堆發酵營養物質發生的變化。培養料的堆制發酵,是物質複雜的化學轉化及物理變化過程。其中,微生物活動起着重要作用,在培養料中,養分分解與養分積累同時進行着,有益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的代謝活動要消耗原料,但更重要的是有益微生物的活動:把複雜物質分解為食用菌更易吸收的簡單物質,同時菌體又合成了只有食用菌菌絲體才易分解的多耱和菌體蛋白質。如雙孢菇栽培料中的主要成分是糞草與化肥,它們都不能直接被蘑菇菌絲所分解利用,這些纖維素、木質素為主體的有機物質必須通過堆制,在假單孢桿菌、腐質黴菌、嗜熱鏈黴菌、高温單孢菌或高温放線菌等有益微生物作用下,特別是好熱性中温及高温纖維素分解菌的作用下,降解、轉化成簡單的、可被蘑菇菌絲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物質。同時,放線菌等微生物死亡之後留下的代謝物、菌體蛋白及多糖體,對蘑菇的生長具有活化和促進作用。培養料通過發酵後,過多的遊離氨、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得到消除,料變得具有特殊料香味,糞草疏鬆柔軟,透氣性、吸水性和保温性等理化性狀均得到一定改善。此外,堆制發酵過程中產生的高温,殺死了有害生物,減輕了病蟲害對蘑菇生長的威脅和危害。可見,培養料堆制發酵是食用菌栽培中重要的技術環節,它直接關係到蘑菇生產的豐歉成敗。因此,在堆制發酵中,要對糞、草發酵原料進行選擇,碳氮源要有科學的配合,要特別注意考慮碳氮比的平衡。培養料發酵既不能“夾生”,也不能堆制過熟。

二、發酵料處理方法。雞腿菇的栽培原料最好選用新鮮,無黴變的。將拌好的料堆成底寬1米,上寬0.7~0.8米,高0.8米的梯形堆,長度不限,表面稍壓平。待温度自然上升至65℃後,保持24小時,然後進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時,要把表層及邊緣料翻到中間,中間料翻到表面,稍壓平,插入温度計,再升温到65℃,如此進行三次翻堆。

1、堆制過程中注意事項:①應加入殺蟲殺菌劑;

②加入石灰,使PH值9~10;

③加水量不可多,嚴防發酵變酸;

④不可壓的過緊,以利通氣;

⑤發酵時間不易過久,發酵階段若過長,會導致嗜熱性微生物生長過盛,導致料內營養物質及水分嚴重消耗,反而影響雞腿菇產量。

2、好的發酵料應具備下列特徵:①雜菌、害蟲被消滅;

②培養一定數量的有益微生物;

③有機質得到分解,可溶性養分增加;

④木質素得到軟化,手感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