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中秋節>

實用的憶中秋作文合集九篇

中秋節 閲讀(7.92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憶中秋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憶中秋作文合集九篇

憶中秋作文 篇1

九月九日是農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那一天人們要把月餅放在月亮婆婆面前,供一供。 然後,大家一起吃團圓飯,吃月餅,看月亮。

晚上,我們吃完飯,就拿來三張椅子,放在陽台上,我和姐姐還有媽媽一起坐在陽台上看 月亮,這時,媽媽説,以前還有關於中秋節的一個傳説:從前,有一個叫后羿的人,他為人們 射下了九個太陽。因此,王母娘娘下凡獎給他一顆藥丸,説,能升上天當神仙會長身不老。后羿回去告訴了自己的娘子。他的.娘子叫嫦娥,是個美若天仙的女子。她聽了,高興地不得了。有一天,后羿告訴娘子,讓她把那顆藥給煮了,砍柴回來和他一起吃掉。藥煮好了,后羿還沒回來。 嫦娥 抵擋不住誘惑,咕嘟咕嘟的把藥喝下了肚子,頓時,嫦娥感覺身子輕飄飄的,過了一會兒,便升上天當神仙了。后羿回到家,不見嫦娥,到處找她。這時他看到了那口鍋,便知嫦娥去天上當神仙了。到了晚上,后羿看見月亮裏隱隱約約有一個身影在動。好像是嫦娥的,他哭着追趕月亮,而月亮因為后羿在追趕它而後退。后羿知道自己追不上月亮就停了下來,他把嫦娥還沒在天上的時候喜歡吃的月餅拿出來供。而嫦娥在廣寒宮因為自己吃了王母娘娘給自己丈夫的藥,天天以淚洗面。嫦娥升到天上做神仙的那一天,正好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月亮最圓的日子。所以人們就給這一天取名為中秋節。

我聽得津津有味,心想,原來中秋節有這麼一個故事啊!我快樂的過完了一箇中秋節,一個晚上,希望下一個中秋節快快到來。

憶中秋作文 篇2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題記

秋天的中秋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季節,從古至今多少文人都為他留下了讚美的詩篇。站在陽台上,抬頭望着天,沒有煙花的夜晚,更多了一分安寧,少了一分喧譁。看着看着,彷彿又回到了小時候,又回到了童年的中秋。

“奶奶奶奶,你快看月亮,為什麼我看不見嫦娥姐姐和玉兔呢?””乖孫女啊,你這樣看是看不見的,等奶奶帶你到院子裏,你只要一直望着月亮,嫦娥就會看見你下來找你玩的。“‘奶奶~為什麼嫦娥姐姐在月亮上呢?在月亮上多無聊啊,只有一隻兔子哎。”“嫦娥要照顧月亮上的小白兔啊,它們沒有嫦娥就會想嫦娥的,小白兔就會很傷心啊,就跟你見不到媽媽一樣。”“嗯!奶奶我知道了,我不讓嫦娥下來陪我玩了,只要奶奶在我身邊就好了。”“奶奶啊,老了!奶奶也希望陪你度過每一箇中秋,看着你長大。”“奶奶,你一定會永遠在我身邊的。”我躺在奶奶懷裏,聞着奶奶身上淡淡的'月餅的清香,睡着了。我仍然記得,那個晚上,我趁奶奶睡着偷偷的跑到院子裏,對着月亮許下一個心願:”嫦娥啊嫦娥,我知道你在月宮中沒發下來陪我玩,但是你能不能讓奶奶永遠陪在我身邊呢?讓奶奶永遠不離開我!“

”乖孫女,想什麼呢,吃飯啦~“”來了來了!“我看着月亮,默默地許下另一個心願:我知道奶奶不能陪我到永遠,但是嫦娥,你一定要讓奶奶幸福啊!

中秋月圓,每一家都在吃着團圓飯,看着奶奶臉上蓋不住的笑容,我大聲地喊着:”嫦娥,謝謝你!謝謝你讓奶奶幸福!“

憶中秋作文 篇3

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更顯出了圓月的萬般嬌態,讓看到的的人沒有不為之心動的,他們總會停下腳步多欣賞一會。

當然中秋節最少不了的就是月餅,市場上的月餅固然是豐富,有各種各樣餡的,但對於我來説最好吃的還只有奶奶做的月餅了,奶奶做的月餅餡雖然是單一但總是剛出爐的,吃在嘴裏暖暖的,心裏也暖暖的坐在家中的庭院中大人們總是會拉拉家常。俗話説的好,“無酒不成宴席”,爺爺總會把自己珍藏的好酒與家人們分享,吃着奶奶做的月餅,再酌幾口酒,那滋味……絕不遜色于山珍海味。

吃了月餅當然少不了賞月了,要説賞月那屬站在海邊是最有趣了,因為和奶奶一起住在鄉下,所以離海很近,只要步行十幾分鍾就到了,但我們在中秋之夜總要走上好一會,因為在路上難免會碰見一些熟人,聊上幾句,就會耽擱一點兒時間,這也不礙事,賞月要到十一點,因為那是中秋節最大的月亮了,看着月亮,海風呼呼的吹,浪花拍打着礁石,這時學過幾首詩的孩子們,就會在月光下吟誦着,在大人面前賣弄一下自己的文采,逗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我們已經好多年沒有和爺爺奶奶在一起過中秋了,雖然有時媽媽在中秋節時準備幾盒月餅,但在外面買的總不如奶奶自己做的.,當然在城市中月亮也是園的,但永遠無法與海邊看到的月亮媲美。

雖然每年中秋節的月亮都會不同,但永遠不變的是和家人在吃月餅時的那份快樂,以及賞月後的那份回憶,還有在外時對家人那份濃濃的思念之情。

憶中秋作文 篇4

“八月十五月兒明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圓圓甜又香啊,一塊月餅一片心哪。”每當媽媽唱起這首老歌,我只會回憶起過中秋的情景。

月餅圓圓的,象徵着團圓。中秋節吃月餅是一種傳統習俗,每年中秋節,媽媽總會準備好各種口味的月餅。有蛋黃餡的,有紅豆餡的,還有五仁餡的……看得我眼花繚亂,饞得我直流口水。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今年的美心水果月餅了,它的餡分成兩層,外面是豆沙的,裏面是各種水果醬,咬一口,滿嘴都是水果的香甜,我真是太喜歡這種味道了!我和爺爺奶奶一邊吃着月餅,一邊觀看中秋晚會,聽着窗外鞭炮發出的“噼噼啪啪”的伴奏聲,大家臉上都洋溢着笑容,這是一種其樂融融的團聚的滋味。

吃完月餅,我們就到陽台上賞月。我仰望天空,只見一輪又圓又大的月亮嵌在漆黑的夜空中。皎潔的'月光灑下來,照亮整個陽台。大家坐在藤椅上,一邊賞月,一邊談笑風生。我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些遠離故鄉的人們看到這輪如玉盤似的明月一定會思念自己的親人、期盼團聚吧。想到這,我抬起頭,無意中又看了看月亮,此時,它被烏雲遮住了一角,正緩緩揭開那薄薄的面紗,沒過多久,又露出了它那圓圓的臉龐。那明亮的月光就像明媚的笑容,讓我心裏暖洋洋的。“月是故鄉明”啊,我不禁感歎道!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在這個節日裏,那些漂泊在外無法與親人團聚的遊子,或許會因思鄉而黯然神傷,或許會認為中秋的味道是酸澀的。相比而言,與家人歡聚的我記憶中的中秋的味道就像月餅那樣是香甜的,就像那輪圓月那樣是團圓的。的確,中秋就是幸福的滋味。

憶中秋作文 篇5

有人喜歡熱鬧非凡的春節,有人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但我卻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即使它沒有春節那麼熱鬧非凡,沒有國慶節那麼舉國歡騰,但意義非凡的團團圓圓的中秋節還是我最鍾愛的。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了,媽媽帶着我去超市買月餅。月餅的種類非常之多,有肉鬆月餅,有蛋黃月餅,還有瓜子仁味的月餅,它們都散發着香噴噴的氣味。晚上我和媽媽去了奶奶家,剛把月餅送到奶奶的手上,她就笑眯眯的考我:“乖孫,你知道月餅是怎麼來的嗎?”

我一聽就來勁了,有板有眼的説起來:“知道。”我便滔滔不絕的説起來。嗯,有一天,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它們散發出強烈的光芒和熱量,把地面上的植物都給曬死了。后羿拿出了一把彎弓,射掉了天上的九個太陽。王母娘娘便獎勵他兩顆長生不死的仙藥。后羿很高興,把藥交給自己的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很想變成神仙,於是有一天嫦娥趁后羿不在家,把兩顆仙藥都吃了,然後飛上了月宮當起了神仙。雖然夢想成真了,可是嫦娥在天上很孤單。嫦娥看見人間熱鬧非凡,發現是在過中秋節。她也想過,但只有她一個人呀,於是她仿照月亮的形狀做了一些餅子,自己嚐了嚐覺得很好吃,但太多了吃不完,於是把餅子扔到了人間。凡人嚐到後覺得很好吃,便也學着做,並且根據它的形狀命名為月餅。

“説的真好”奶奶聽完不住的誇我。到了晚上,奶奶準備了很多美味佳餚。一家人來到餐桌,我看見桌上有宮保雞丁,香辣大閘蟹,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等等。我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嚥起來。吃完了,我擦擦油光光的嘴巴,打了幾個飽嗝,摸了摸像西瓜一樣又圓又大的肚子,舒舒服服的躺在沙發上説:“奶奶下次少燒一點,我的肚子太飽了。”

全家人都吃完後,我們來到院子裏賞月。我看見明亮皎潔的月亮像圓圓的肚子,又像一個大西瓜,還像大圓盤子。啊!我喜歡這團團圓圓的中秋節。

憶中秋作文 篇6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中秋,於我而言,似乎很陌生,腦海中能搜出來的也就那麼幾個模模糊糊的泛黃鏡頭。

兒時的中秋,一家人總能在一起,晚上吃了晚飯後,一家人圍坐在院子裏那棵高高大大的核桃樹下吃月餅,看月亮。媽媽説,吃月餅前要先用月餅敬月亮裏的神仙,不然神仙會不高興的。那時的月餅很簡單,不論是包裝還是月餅的加工製作,都是那麼的質樸,但卻很香很香。

關於月亮倒是有不少的記憶。小時候,有月亮的晚上,經常跟着奶奶在家門前的小路上散步,總是會指着月亮問奶奶,為什麼月亮總是跟着我走。奶奶趕緊抓住我的`小手説:不要用手指着月亮,不然月亮公公晚上會悄悄割破你的耳朵。半信半疑中,我仍舊時常會用手指着它,不過,我的耳朵始終完好無缺。

上高中後,幾乎所有的中秋都是在學校過的,唯一有印象的是高二那年中秋,班裏舉辦了一個茶話會,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吃月餅、看錶演,談學習、談生活,其樂融融。晚上回到寢室後,班主任彭老師還給我們住校生送來了好多水果。

大學裏的中秋,也沒有了一點點印象,只清楚地記得:北方的月亮很尖很長。當然那不是中秋的月亮。

去年的中秋,本該刻骨銘心,卻只有朦朦朧朧的印象:一輪孤月懸掛在廣闊的大海上空,幾朵烏雲遮遮掩掩或許是傷心的嫦娥害怕世人看見她佈滿淚痕的臉龐吧。

今年,在美麗的藏南,對中秋卻沒有任何的期待,也許,它將成為那一個個沒有絲毫記憶的中秋之夜的又一個夜晚。

憶中秋作文 篇7

兒時,老家的院子裏有一棵葡萄樹,每年,樹上都會結滿葡萄,這葡萄雖然個頭很小。但吃起來很爽口,每到七八月份,我們便經常在葡萄樹下張望着,希望太陽公公能使勁的把這葡萄考熟了。爺爺是反對我們在樹下張望的,他總是説等過中秋節的時候才可以吃,那時候的葡萄最甜的,吃起來一點也不酸。於是我們盼啊盼,等啊等。

到中秋節的前一天,我和哥哥一大早就拿着長長的竹幹,提着拿着盆子,來到門前的棗樹下打棗。

中秋節終於到了,夜幕快要降臨的時候,奶奶將提前準備好的'棗清洗乾淨後從櫃子裏拿出提前買好的月餅,我們在葡萄樹下匆匆的忙碌着摘葡萄,奶奶規定在月亮出來之前我們是不可以吃任何東西的,惹得我們這些小饞貓直流口水,我們將所有準備好的食物都放在房子門前的小凳子上,奶奶説這叫獻月,她還讓我們兄妹三人去葡萄樹下聽聽看牛郎和織女的對話,看看她們再説些什麼。

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和爺爺奶奶在一起過中秋節了,我覺得和爺爺奶奶過的每一箇中秋節雖然簡單,但卻是幸福的。

憶中秋作文 篇8

月亮如白玉盤,掛在黑漆漆的天空,散發出皎潔、銀白的光。幾顆星星點綴在夜空中,散發着柔和的光芒。哦,中秋夜真美好!

公園裏很熱鬧。老人們坐在椅子上,望着像圓紙片般掛在天空上的月亮,回憶着往事;孩子們有説有笑,在梯子上爬的、在草地上奔跑的、在看池水中的魚的'。人們三五成羣,有的討論起球一般圓的月亮,有的坐在大石頭上賞月,有的坐在長椅上吃着月餅。孩子們就更忙了:有的聽着大人講“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説;有的匆匆啃了幾口月餅,就急忙跑出去玩了。温柔的月光灑在了每個人的臉上,多麼靜謐、祥和的夜晚。

水中的魚兒似乎也對明月感興趣,盯着月亮,吐着氣泡,轉了個身,又一動不動地盯着看。草叢裏的昆蟲紛紛出來覓食,成羣結隊,彷彿抬頭望了幾眼月亮才開始進食。螢火蟲從茂密的枝葉間飛出來,在空中翩翩起舞,為這個夜晚增添一番情趣,又似熱情地為人們照明。

我意猶未盡地離開公園,來到外公家,外公正與親朋好友共享橋墩大月餅。他們喝着茶,有説有笑,聊得十分起勁。我與小夥伴們也玩得很快活,哥哥姐姐口中總有説不完的關於“月亮”的故事,他們一定和我一樣,心中對未來有許多美好的憧憬與幻想。

夜深了,月光目送我們回家。抬頭望天,月光還是那樣皎潔、美麗。中秋節,團圓節;中秋憶,憶中秋。

憶中秋作文 篇9

再過幾天就是傳統節日中秋佳節了,不由得讓人回想起過去的中秋節。

我老家在名山的農村,小時候我們不叫中秋節,而是按照農曆的叫法,直呼八月十五。八月十五在我們家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不僅是中秋節,也是我爺爺的生日。

爺爺是XX年夏天去世的,當時我正在雅安衞校讀書,剛剛考上大專。暑假的一天,父親母親照常去幹農活,我和弟弟在家後面的茶地裏摘茶,爺爺一個人在家裏。爺爺已經病了好幾年了,一直在家裏休息。他有一個單獨的房間,是以前的老房子,和我們住的房子緊鄰,和幺爸家的廚房挨在一起。他的病情時好時壞,好的時候自己起來四處走一走,幫看一下家,不好的時候就在牀上躺着,吃飯都是我們給他送到房間裏去。當時不太清楚是什麼病,也沒有送到什麼醫院去檢查過。只記得還在讀國小的時候,有一次他病得比較厲害,還是請我們鄉醫院的一個醫生來給他輸了十餘天液,才慢慢救轉過來。大嬢、小嬢等等親戚都去看他,還以為就此不行了,在中心校當教導主任的二姑爹還在他房間裏陪他輸了幾天液。輸液、開藥好像花了一千塊錢左右,這在當時的農村,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很多人都是捨不得把錢用來給老人看病的。現在回想起來實際上就是老年人常有的慢支炎、肺氣腫、肺心病,最後導致心衰。

爺爺去世的那天早晨,阿媽還給爺爺打了兩個荷包蛋,是阿媽專門給他買的蛋,只打給爺爺吃。中午的時候,我們喊過他吃飯,他説今天不想吃。因為平時也經常這樣,我們也不在意。下午我和弟弟就去摘茶了。在出去摘茶之前,我和弟弟還喊過爺爺,説我們要走後頭去摘茶了。摘茶回來之後,在家裏和爸爸、阿媽在擺什麼事情,突然聽見幺爸喊我們,我們趕緊上去,就只見幺爸抱着爺爺,在喊“阿伯”(就是父親的意思),爸爸也上去了。我和弟弟當時還是有點膽小,不敢走太近,只走到門口,一會兒,爺爺就走了。爸爸和幺爸就趕緊拿了一根竹竿,把爺爺住的房子掇掉一匹瓦,然後放炮,我也不知這些程序是什麼意思。後來很多親戚、鄰居都來了,做道場之後,爺爺被抬到山上安葬了。

記得大概在讀國小的時候,因為中秋節是爺爺的生日,所以有很多親戚來給他“做生”(過生日)。爺爺的一個乾兒子是在雙河街上修電器的,從我媽那邊的輩分,我們叫他舅舅。當時修電器的,也算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反正感覺比普通老百姓要高一個檔次。我的外公曾經説過,以後我長大了就送我去學修電器,他給我出錢,可見修電器在當時是一個多麼讓人嚮往的職業。每年八月十五的`時候,舅舅都會買來鞭炮和月餅,先把月餅交給我媽,然後在我們家的地壩邊上把鞭炮放起,噼噼啪啪的響好一陣,阿媽總是把舅舅和其他人送的月餅一起放在房間裏,存着以後慢慢吃。等客人走後,吃月餅就是一個重要的程序,我和弟弟早已等得不耐煩了,不知已偷偷跑到房間裏看過、摸過月餅多少次,但沒有阿媽的允許,是斷然不敢偷偷吃的,只有看着眼饞的份。那種月餅在我印象中都是比較大的,直徑可能有15釐米左右。吃的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阿媽用切刀把月餅切成幾等份,我們每人拿上一塊,慢慢的吃,內心別提有多高興了。

爸爸曾經當過生產隊的隊長,後來當大隊隊長。每年過中秋節的時候,他們大隊都會在芒硝廠(靠近雙河街上的一個商業地段)那個生產月餅的人家買月餅,發給大隊和生產隊的幹部,這也是當幹部的一點福利。有一年八月十五的下午,在放學後回家的路上,我和弟弟碰見一個大隊的會計,姓丁,因為經常到我家去,所以認識。我們叫他表爺,他順手將手裏掰剩下的大半個月餅給我和弟弟,我們不知道有多高興,在回家的路上就將大半個月餅吃完,還感覺意猶未盡,好像才剛剛開了頭,月餅就沒有了,就像電視裏演的豬八戒吃人生果一樣。

從我懂事以來,吃月餅的程序就一直這樣,一直到我參加工作之前,盼着八月十五就像盼過年一樣。有的時候甚至八月十五都過了一兩個月了,還在這樣分月餅吃,現在想起來,也不知當時的月餅是否生黴、變質?我從來沒有吃出來過,我感覺月餅總是美味的。

現在我們再也不為吃月餅而牽腸掛肚了,只要超市有賣的,就可以去買,但卻吃不出那種味道了。不知是不是現在的月餅做的沒有以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