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清明節週記範文集合五篇

清明節 閲讀(2.62W)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實,收穫良多吧,請好好地記錄下在週記裏。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週記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清明節週記範文集合五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是一個出去踏青的好日子。今天,我和爸爸、伯伯一起去攀登華山。華山風光秀麗、空氣清新,山上還有一座小廟呢。到了華山,我們一起攀登華山,不一會兒,就會看到一個大水池,旁邊還有一個小亭子,再往上的話,小朋友們就要小心了,全是斜的台階了,還有一些大空地,你可以休息一下,還有小賣部呢。攀登到最高處可以看到黃河大橋呢。今天我們攀登的可高興呀!

如果你們也想去攀登的話,就先補充好體力,再背上足夠的水,就可以了。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寒食節不準動煙火,只能吃冷食涼菜,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他追隨公子重耳(後為晉文公)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後,重賞隨從。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綿山(即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的介山)。後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後因寒食和清明相連,逐漸合為一個節日,但節前蒸“子推饃”的習俗,在陝北的榆林和延安兩地一直流傳至今。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裏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麪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將各種小面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掛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風乾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

做面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了酵的白麪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馬上吃掉。

“子推饃”和麪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為送寒食。農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日的美食

清明節週記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開着車回老家去拜祭我的外公、外婆。

在外公、外婆的墓前,一家人的心情很沉重,媽媽點燃香火,向他們磕頭。表示對他們的敬意和懷念。這一天,令我很難忘,讓我認識到,應該珍惜今天美好的日子。

在回家的.路上媽媽教了我一首詩叫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週記 篇4

清明節到了,人們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那老天爺好像懂得人們的心,也哭起來了。那柳條也低垂着頭??啊!清明節真使人傷心!

我們全家拿着鞭炮、紙錢,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公墓,一進門,就看見人山人海,聽見了炮聲濃濃,找到了地方,我們就開始掃墓。

爸爸點燃了蠟燭,正正地放在碑的前方,過了一會兒,爸爸又拿起一塊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石碑,把每一個字都擦得閃閃發光。我突然發現別人的石碑上都繫着一根帶子,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就也買了一根寫着“音容猶在”的紅帶系在石碑上,原來這是為了寄託我們對親人的懷念。接着,媽媽燒起了紙錢,口裏還唸唸有詞,希望外婆過得好,並保佑我們全家幸福!最後,我們還磕了頭,放了鞭炮``````回了家。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是傳統節日清明節,天空飄着濛濛細雨,一抹憂傷的感覺,我們邁着沉重的步伐走上山去,小路很泥濘,路旁的花草上滿是露珠,還沒走到墳前,褲子,衣服,鞋子就都濕了,一路上大家都悄悄的,互相攙扶着,十分的肅穆,走了差不多二十分鐘才到。

看着眼前的兩座墳墓,我眼圈紅了,以前那個愛把我抱在懷裏,給我唱歌,愛分好吃東西給我的大奶奶沒有了,愛和我開玩笑,無論我吃什麼都會滿足我的大爺爺沒有了,愛給我講故事,每次去吃什麼東西都會給我留點的他們不在了,他們躺在冰冷的棺材裏,我多想問問他們冷不冷,餓不餓,他們最愛的小孫女長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了。我多麼希望他們能在站起來,我再也不調皮了,也不和他們搶東西了,可是這些都是不可能的了。

這時,站在旁邊的大人叫我給爺爺奶奶們燒紙錢,我一邊燒,一邊和他們聊天,聊着聊着就哭了。大人們將買來的鞭炮點燃了,噼裏啪啦的聲音響徹雲霄,也不知道爺爺奶奶有沒有聽到,聽到我們對他們的思念了嗎?

最後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下的山,在後來,我們大家在一起吃了清明酒,大家也沒多説話,就連最小最調皮的弟弟彷彿都被這肅穆的氣氛給感染了,也沒吵鬧。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清明活動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