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必備】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四篇

清明節 閲讀(1.9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900字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清明節的作文900字四篇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1

三月的清明,江南總是在紛飛的雨裏,草在枯黃裏露出淺淺的綠意,更讓人覺得這個時節的委頓。野外祭祖的人們,用刀斷去墳頭枯萎的草木,擺上幾碟粗陋或者精緻的祭品,放一掛或長或短的鞭炮,看着鞭炮的煙塵飛入四野的雨霧中,心緒便也就淒涼如這曠野裏漫漫的風。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一路上,我們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裏什麼都好,唯獨空氣受着工業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裏消失了。回到了這裏,感到在我們頭上的天空是那麼的藍,白雲是那麼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想。山上,一棵棵野鬆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裏;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彷彿在向我們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着我們在它這裏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後我們上山了,我們,只有踩着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爺爺鞠了一個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説:"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清明節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啊,是那麼的有意義,那麼的有趣。又有活動,又有學問,是一個與其他節日不同的節日。比西方節日有趣多,有深刻的意義。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2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另外兩個鬼節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節”即是悼念亡人之節,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羣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祭祀的對象。作為鬼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親人,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死者的思念之情。清明節屬於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另外兩個鬼節則連惡鬼、野鬼也一併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地方也有清明節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舊俗就有在清明節舉行的專祭厲鬼的祭台會儀式,祭祀那些餓鬼、幽鬼孤魂,防止它們成為惡鬼作亂。這種祭台叫祭厲台。舊上海還有清明節的前一天迎請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節這天,城隍神要坐大轎出巡祭厲台,以賑濟安撫孤魂野鬼,其場面十分盛大熱鬧。

祭祀的時間。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舊時,北京人祭掃墳墓不在清明當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進行。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墓。浙江麗水一帶則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的範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後四”。在山東,舊時,多數地區在清明當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內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晉南人則將掃墓的時間分為兩次。一次在清明前幾天,是各家分頭去掃墓。第二次是在清明當天,一個村裏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掃墓時間,新墳舊墳有別。凡是新近過世的,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沒做過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節這天請僧道誦經做法事或道場。如果是老墳並已做過法事或道場,掃墓不一定在清明當天,可以前後放寬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後八天的範圍,俗謂:“前七後八,陰司放假。”意思是過早或過遲都會失靈。

祭祀的場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祭祀者離祭祀對象最近,容易引起親近的感覺,使生者對死者的孝思親情得到更好的表達和寄託。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趕回家鄉掃墓,就在山上或高處面對家鄉的方向遙祭。

祭祀的方式或項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項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3

今天,就是清明節,按照習俗今天咱們這些晚輩要去拜祭祖先,我一直都不喜歡清明節,因為我很怕鬼。我一直都對墳墓這些東西很有成見,今天我幾乎是被爸爸又拖又拉的求着去的,我的心中有着説不出的懷戀和感動。

在路上,我問爸爸咱們今天去拜祭誰?爸爸説他幾乎全都想去,但他的姥姥他不想去。我十分的疑惑,問爸爸為什麼不去拜祭爸爸的姥姥呢?爸爸説在它小時候,爸爸的姥姥經常打他,還趕他出去,不過爸爸成才他姥姥也有一份功勞吧!此時,我的心思緒萬千:世間的是也許就是如此吧,古代的不打不成才應在了爸爸身上。這時風猛猛的吹,好像它們也被着帶着淡淡憂傷的節日感染了。咱們首先來到我爸爸的爺爺的祖墳,風吹着樹葉的颯颯聲,像是一場懷戀親人的音樂會,小鳥的伴奏聲也成了獨特的聲線。大人們在慢慢的除草,眼中佈滿了對死去的親人的懷戀之情。草慢慢的除着,但我知道他們是用一種簡單的方式來表達對親人的思戀,開始上香了。空氣中迷漫着一種混濁的氣息,氣息中還有一種難聞的酸酸的味道。我又在思索:這味道是香的味道還是思戀的味道?開始燒紙錢、倒白酒了。表面上看上去是一種儀式,但我認為這是一種特別的尊敬,這是一種對靈魂的特殊紀念儀式。看來,思戀的情緒是會傳染人的,連我那不是怎麼會動手的爸爸也動腦動手做了幾個花圈和幾個花束。

瀟瀟灑灑清明風,紛紛揚揚親人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咱們拜祭是還時不時有一家人來到旁邊,跪下。紙錢在燒着,只見得有一個人在磕頭,嘴裏唸叨着:“爸,給您送些錢,在那邊多買些好吃的。在這邊吃了一輩子苦,現在可以享享福了……”風兒在吹着,那些人帶着憂傷,在風中離去.

風還在猛猛的吹着,風中依然帶着一絲絲憂傷,不知我是否是被着憂傷的氣息感染了,感覺鼻子酸酸的,又一種想哭的衝動。我想對那些已經死去的祖先説:祖先們,你們走好,咱們一家人很好,你們呢?一定在天堂過着幸福簡單的生活吧!我一定會努力,儘量是“賴”着個姓式名揚全天下。你們也在九泉之下安心了。

這次的清明拜祭結束了,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心中還不時湧起“千層浪”,我保證,這“千層浪”一定在我的“記憶海”中留下美麗的浪花。咱們靜靜的輕輕的離開了,似乎怕擾亂祖先的清夢。明年我還要來,我下次要用自己的`成績來給祖先“拜祭”。清明的懷戀,把大家都感染了,清明的懷戀,是一副無聲,無色的美麗相片。清明進行時,你又在懷戀誰?誰又在懷戀你呢?憂傷的氣息再次瀰漫起來!

清明節的作文900字 篇4

風在耳邊呼呼的咆哮,眯起眼睛抬頭望向眼前的大山,絲毫瞧不見土地的顏色,鬱鬱葱葱的草木統治了這座山。雖然視野所及之處便是樹木蒼翠的葉子,沒有絲縷清明的悲涼氣氛,反而帶着更多的生機與活力。但我知道,走進了這座山,才會發現這都是表象。

及腰深的雜草。風貼着耳根呼嘯而過,逃竄在草與草之間,閃避在人與人之間,推搡着我們邁開了腳步。碧綠的山林不走進還真不會知道還有這樣一片枯黃的翻滾着的海洋,就像老人枯黃的生命。不走進這片海洋還真不會知道還有那樣三排肅靜的石墓。它們寂靜的挺立在雜草叢間,給人一種錯覺似乎它們開天闢地時就站在那兒了,幾百年從未倒下。

觸摸着粗糙的石面,感受着微小的石粒在指尖滾動。墓穴里老人的臉,估計也如同這般粗糙,刀割般的皺紋深深地嵌入了眼角,鬆弛的皮膚像是輕輕一拉扯就會脱落一大塊。如果有生命那還不算糟,可惜沉重的石塊隔絕了一切陽光的進入,長眠於無盡的黑暗中。

拿過三炷香,卻染得一手通紅,指腹輕輕摩挲着掌心,灑落一些紅色粉末,伴隨着飄落的煙灰,在蠟燭明亮的火光旁被新一層的蠟油所覆蓋。“啊公,又是一年清明……”我張着嘴想要説些什麼,卻又良久無言。無意中把掌心的粉末吸入肺中,猛地咳嗽了幾聲,還是緊緊的閉上了嘴,不再言語。像是有什麼東西堵在了喉嚨口,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

紙做的衣服被扔進火裏,火舌一點一點捲上衣服的邊緣,一寸一寸吞噬了這件樸素的外衣,只留下一層薄薄的紙灰隨風飄舞。“別站在風口!”忽如其來的叫喚打破了一片寂靜,但還是沒能打斷我呆呆的出神。直到好像有什麼東西飄進了眼眶,伴隨着撲鼻而來的青草灼燒後的焦味。眼眶一陣陣的發癢,只好伸手不停地搓揉,不知是什麼原因,竟感覺到冰涼的觸感。猛地一抹眼角,我跑離風口,抱住妹妹微微顫抖的腦袋,安慰着:“沒事,灰吹進眼睛了。哭什麼呀……”她哭得那麼突然,眼淚抹了一臉,一時讓所有人都不知所措。風魯莽地撞進了耳朵,我又想起來母親在來時路上意味深長的一句話:“清明節都只是一個形式,掃墓祭拜也都是一個表象,人死了又不是祭拜一下就能活過來,主要還是照顧好當前還活生生站在你面前的人。”也是這麼莽撞的風,一下子撞進了耳朵,一時嗡嗡作響。

看着墓碑上外孫女一欄中自己熟悉的名字,迷迷糊糊好像明白了什麼。世上活着的人那麼多,死去的人又有那麼多,可死去之後就沒人知道他了,所以,我們也只是為了證明他們曾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懷着這麼悲傷的心情,不光是對逝去親人的思念,還有希望他們知道,世上還有人知道他曾來過,也有人會在他離開後依然記着他,念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