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實用的清明節週記模板5篇

清明節 閲讀(1.56W)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觸吧,是時候仔細地寫一篇週記了。怎樣寫好週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週記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清明節週記模板5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這一天,我們全家人也懷着對已故奶奶的無比思念之情去掃墓。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奶奶的墓碑前,我們所有人都肅然起敬。

首先,媽媽拿起一塊抹布,把墓碑前的灰塵打掃得一乾二淨。接着,爸爸拿出好多“鈔票”把它們點燃,火焰燒得很高,這時,奶奶的身影彷彿出現在火焰中,我大喊了一聲:“奶奶!”恍然大悟後,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放在墓碑前。最後我們向奶奶深深地三鞠躬。

奶奶,您安息吧!您的重孫兒,一定會做一個真正的好男兒的。

清明節週記 篇2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有"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清明時節,楊柳依依,桃花李花,競相開放。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人們從蕭瑟的冬天過來,春天的景象給人以生命的感悟,以美的享受。因此,清明歷來是郊遊、踏青的季節。

清明在北方是“草色遙看近卻無”,在江南則楊柳綻開,桃李芬芳。農民們開始忙碌起來。江南有民諺説“種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的樹成活率很高。清明在江南也是開始播種的季節。農諺又云“穀雨清明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總之,清明是大地復甦、萬物萌生的季節,也是農業上播種耕耘的季節。

清明,不僅是一個極重要的農事季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俗演成民間節日的節氣,又稱作“清明節”。民間自古有着掃墓、插柳、踏青、放風箏等豐富的紀念和娛樂活動,更使清明充滿了誘人的色彩。

清明節週記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古詩描寫的是古人清明節上墳的情景。今年的清明節,細雨紛紛,涼風習習,正好和古人描寫的情景相合。這一天,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到鄉下給祖先上墳。

我們三人一起從縣城坐車來到農村。爺爺和奶奶提着酒肉和水果,花環,鞭炮,紙錢向山中走去。一路上,我們經過田野,看到金黃的油菜花開得十分鮮豔,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叫過不停,儘管道路泥濘,十分難走,但我心裏卻十分高興。來到山坡上,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和李花開遍了整個山坡,到處是一片花的海洋。山坡上的行人男女老幼都有,他們行色匆匆,表情莊重,都是給祖先上墳的。我們最先給老祖宗上墳。奶奶擺酒肉和水果,爺爺燒紙錢和放鞭炮。然後對着老祖宗的墳墓三鞠躬。我也學這他們的樣子,手拿一束香,給老祖宗磕頭祭拜。奶奶誇我懂事,我高興極了。

祭奠完後,我們就回家了。在路上,我們只聽見山上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禮花炮震耳欲聾,在空中炸出漂亮的花朵,十分好看。今年的清明節真熱鬧,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日子。

清明節週記 篇4

今天是清明節,我多麼渴望能去姥姥的墓前獻上一束花。可因為學業的關係,沒辦法親自去。不由的眼淚掉了下來,獨自站在院子裏,彷彿姥姥就在我旁邊。 她那長滿老繭的雙手,摸着我的小臉,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她拉着我的小手到院子外看這看那。還送給了我很多玩具:小汽車......可這會兒她再也不能給我玩具了,我陷入無限悲痛之中。

兒時,奶奶就去墓地上香、獻花,有時還放上一些饅頭,有時還捏上金、銀元寶,當然都是紙做的。

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要乾的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也好建設祖國!

清明節週記 篇5

今天是清明節,也是踏青的好時機。

我爸帶我去森林公園踏青。

我們在踏青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等着今天的踏青。出發了,我帶着滿懷興奮的心情前往森林公園。到了森林公園,已經是午飯時間了,我爸從車裏拿出我們自帶的烤箱,烤起了羊肉串和蔬菜。開始吃燒烤了,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串羊肉串,好吃極了。

吃完燒烤,我爸又給我下了一包方便麪,這包方便麪真是美味十足啊!

吃飽了,我爸又開車帶我前往博愛去看桃花,博愛的桃花爭先鬥豔,美麗極了。

看完桃花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家。

經過這次踏青,讓我看見春天已經來臨。啊!春天讓萬物充滿生機,春天使我們感受到大地的温暖,春天令小朋友們認知了季節的更新,春天真是個美麗的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