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精華】清明節感悟作文錦集八篇

清明節 閲讀(2.7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感悟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清明節感悟作文錦集八篇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1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為我們聽老師説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裏埋葬着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和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裏對英烈們説安息吧!

心裏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區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裏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和哀思。雖然這裏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為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着細雨,我的眼裏飽含着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最好的詮釋吧!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單位節休加串休共有三天的假期。在這小長假裏,大家往返於各地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寄託哀思!每到這時,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起兒時學過的那首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每次讀過都會有多種滋味襲上心頭,痛楚、失落、懷念、淒涼……

“春天”這個乍曖還寒的季節裏,景色依然顯得那樣的冷清。只有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拼着命的從地面探出稚嫩的腦袋四處張望!在這個陌生的嶄新的世界裏,它會經歷怎樣的生命旅程?冰雪還未完全消融,那些剛剛復甦的萬物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想想人生何不如此?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我的母親冒着生命的危險把孩子誕生在世間,那種撕裂般的疼痛,見證了孩子與您血脈相連。再苦再難您努力呵護孩子的笑臉,再苦再累父親也會保護好家人的平安。如今,昔日的孩子也不在年輕,父親那高大的腰身也不再堅挺!那曾經濃密的黑髮被歲月打磨成稀疏的銀絲不在有型!此情此景心底總會湧起無限的傷感之情。世間為什麼會有悲歡離合?月亮為什麼會有陰晴圓缺?好懷念有父母相伴的日子!而此時,我只能茫然地目送那些與雙親散步的同齡人。那漸行漸遠的身影,深深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敏感神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晃,我的母親去世已經多年!往事歷歷再現,一切又好似昨天。您的面容,您的身影,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與夢境中,有我的母親對孩子的舔犢之情,更有孩子對我的母親那無盡的眷戀的、思親之情!!!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3

今天是清明節,我坐在電腦前,用寫網文達形式來表達我對父母的思念之情。昨天,是我們姐弟去給父母掃墓的日子 ,遺憾的是,我卻不能去,因為我感冒了,在發燒。真的很想念他們,不知道兩位老人在天堂過得幸福麼?我想一定的,因為他們終於能夠在一起相依相伴一輩子了。

清明節是一個特別傷感的日子,每一個失去親人的家庭,都會在今天,格外的思念自己已逝的親人朋友,我,更加想念我的父母,每到這個時節,我的思緒就會隨着春風,飄到了那個很久很久以前的過去,他們都在我的身邊,父母那慈祥的笑臉,時時刻刻的在我眼前。

如今,一切都已經再也不復存在了,我再也看不到他們,至今我始終無法相信,她們已經離開我,離開我們每個人,離開了這個世界,記得媽媽下殯那天,我們進入弔唁廳。

送媽媽的'情景,我們哭着,當時真的好想再摸摸她的臉……好想再擁抱她一下,彷彿那是最後的訣別,進了那扇門,人就真正的消失了,只剩下一堆灰塵…

周圍的一切我都聽不見,只聽見那家人那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包括我…

今天卻沒有去看望你們,我躺在牀上徐徐的向窗外看,心中依舊是不平靜的,此時此刻,眼前又浮現了她們那張笑臉,還是那麼清晰,她們好像在對我説:“什麼時候再過來看看爸爸媽媽,你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姐弟們好好相處 呀。

爸爸媽媽,我不能去給你們掃墓了,希望你們不要介意,我真的很想去看你們的,可是我在發燒呀,媽媽,雖然是4月了,雖然是春天,可是天氣也還是涼,你一定要多穿點衣服…生前你們一生節儉,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樸素了一輩子,現在和父親在天堂,你們一定不要委屈了自己,要吃好的,穿好的,不要讓兒女惦記…

爸爸我真的很想念你…真想吃您做的蝦米餅,您做的糖葫蘆,還有我小時候最愛吃的疙瘩湯…可是你都不能再做給我吃了…

4月,春風吹拂,黃花遍地;天空陰鬱,春雨連綿,而我的思念,隨着那微微的風,早已飄到了有我最親最愛的親人的地方……

爸爸媽媽,天堂保重,我知道你們在天上會看着我…… 女兒在這裏哭拜二老了。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4

今天是4月5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

清明放假,媽媽帶我去外婆家。一路上,我們看到一片片金黃的油菜花和碧綠的桑樹。油菜花金黃金黃的,像地上鋪滿了金子一般燦爛;桑樹長出的很多嫩芽像碧綠的珍珠,有的還抽出了幾片嫩葉。麥田裏的麥苗一片綠色,一陣微風吹過,麥苗層層湧動。啊,大自然真美呀!

但是,這個節日,讓我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我也在網上祭奠了那些為了祖國和平、人民幸福的烈士,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清明是一個既快樂又悲傷的日子。快樂,是因為這樣的假日,家人可以團聚在一起;悲傷,是因為這個日子,我們會更懷念先人!

到了外婆家,外公、外婆也正忙着祭祀祖先。桌子上供着各種食物,點着蠟燭,祭好後,外公燒了紙錢。

晚上,我們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飯菜很豐富,擺了一大桌子。特別是外婆親自挖來的馬蘭頭,鮮嫩鮮嫩的,由媽媽親自掌勺,又讓我大飽了一次口福!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5

今天是4月5號,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早上,我5、6點就被拉起來,胡亂套上衣服,還沒有來的及吃早飯,就被塞進車裏,向老家出發。

今天的天氣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掃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麼老奶奶老姥姥老爺爺——有的地方非常遠,但是不管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叔叔們都説我太小,什麼都不和我説,不過我自己倒是對“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欲斷魂”三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這些墓裏面,和我血緣最近的就是爺爺了。爺爺在我還沒有出生就死了,我從來沒有見過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樣子。奶奶那裏倒是有爺爺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傷心,從來不敢給她要。看到別的孩子和他們的爺爺高聲談笑,我心裏有羨慕,又傷心。

來到了爺爺的墓前,伯伯叔叔們就開始拔雜草,清垃圾。沒過一會兒,墳墓就煥然一新。爸爸媽媽麻利的從袋子裏取出帶印章的黃紙、冥幣,在墳墓前燒成灰,給在陰間的爺爺送去錢財;然後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豬肉,紅彤彤的蘋果——我們就把香點燃,雙手舉香排成三排向爺爺祭拜,隨後,我們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節是緬懷去世親人的節日,每年我們都會回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後。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6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人們忙於或植樹造林,美化家園;或浸種耕田,育秧培苗;或換季生產,重塑商機。

清明節前後掃墓的習俗由來已久。近年來,南京人掃墓似乎提前了行動,不到清明日,掃墓之人已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擁擠不堪,馬路上也經常會堵車,無端浪費了光陰。在我看來,掃墓是人之常情,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的日子,去祭祀已故的長輩,清掃一下墳地,寄託對親人的思念未嘗不可。

但是,許多人掃墓不免落入俗套。焚香、點燭、燒紙、上供,弄得墓地一片狼藉,不僅污染了環境,妨礙了別人的生活;又易引發火災,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應該設法予以避免(據報紙報道,每年都因掃墓而引發多起火災)。從文明的角度而言,清掃一下墓地,整理一下環境,獻一束鮮花,足可以表達對逝者的思念與崇敬。

人雖逝去,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難以忘懷的。活着的人去給逝去的長輩掃墓,則是一種禮儀,故掃墓也是表達一種情感。縱觀歷史,許多三代以上的祖墳,除了軒轅、炎帝、大禹和部分名人之外,很少有人問津。外戚之墳,更不必説了。可見掃墓這種關係,大致上只能維持三代到四代,其遠代祖宗,就無人顧問了。其墳也成了荒山野墓。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種責任。但這種行動重在讓他們在有生之年享受天倫之樂,感受親情的温暖,度過舒心的晚年。如果生前不孝,讓父母操心、憂心,找各種事由,責難父母,而在其死後,又建墓,又祭掃,逝者如何感覺到!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7

每當看到烈士們遺留下的殘破遺物和珍貴照片,聽到他們面對兇殘之極,殘暴成性的敵人的威脅利誘,大義凜然,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情景和場面,都不由得心生感佩。

他們這些先賢、烈士,為了抵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冒着槍林彈雨,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尋求真理而寧死不屈,表現出了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這些事蹟真應該讓我們千秋萬代,永遠記住,並永久緬懷。

但我在這裏也想到,為了今天我們這些中華民族的後人的幸福生活,為了我們國家的解放,這些烈士犧牲的真是很有價值。但我們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這些烈士的英勇事蹟,逐漸淡漠了對這些烈士的敬仰、崇敬之情。

特別是存在於官場屢打不絕的貪腐現象,要是眾位先烈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要是他們真的地下有知,看到這些不肖子孫,把他們用生命換來的新中國和政權當作他們撈好處,升官發財的利益場,會做何感想?

我們這次去的時候,正趕上國家要用巨資20xx餘萬人民幣修繕烈士陵園,我想着這是很值得的投資,是對烈士的一種很好的告慰。

只有加強烈士事蹟的宣傳,保護好烈士紀念地,修繕好烈士安息之處。讓我們現在這些生活於幸福的人們時常受到這些烈士事蹟的宣傳、教育,才能永不忘本,才能在心靈深處有所觸動,有所教益……

清明節感悟作文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像是預言般,我印象中的每個清明節總是伴隨着斜風細雨。

清明萬物復甦,清潔而明淨,猶如畫師筆下的潑墨山水,總給人以醉情與山水的淋漓暢快。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作為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有着悠長的歷史,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年曆史。原本,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後,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又個祭拜先人的日子,可為何要在這天去祭拜呢?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於是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總有人來組織緬懷先祖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敬獻花圈,鞠躬,默哀等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尊重和緬懷。從而喚起人們對這個節日的情感。

古代的清明節莊重而又繁瑣,除了祭祖,還有踏青,植樹,插柳,吃菁餅,放風箏等。《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縱是這樣莊重的節日,難免會有放鬆的時光,黃髮垂髫都拿着紙鳶,在祭祖之後的娛樂活動中,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而現在的清明節,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諸多繁文縟節已經被人們簡化,但對先祖的緬懷與祭奠,一直被人們保留着,中華兒女的心中一直留着對先輩們的孝意。有言:百善孝為先。這也正是中華的立足之本。

思緒隨着時間的長河逆流而上,彷彿置身於千年之前。遠處山頂有個白衣老者,臨風而立,我想他也在思念先人罷!否則,我又怎麼會依稀聽得: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這麼悲慼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