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一天作文集錦九篇

清明節 閲讀(4.24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一天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清明節一天作文集錦九篇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天公作美,陽光明媚,我們早早的起了牀,立馬到烈士陵墓那兒去。一路上,金黃色的油菜花撒在黑黑的土地上;桃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臉蛋紅紅的,更加惹人喜愛。梨花也開滿了樹梢,花瓣隨風飄落,花蕊卻是紅色的,真是一片春機盎然的景緻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烈士陵墓門口,台階一級一級的,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便是一片屬於烈士們的寶地。這裏可真壯美啊!圖案上,有雄鷹在展翅飛翔,有猛虎在林間咆哮,還有白鯨在海中穿梭。這些王中王,不正是這些烈士們的化身嗎?都説現在的人最喜歡破壞公物,可我卻沒有看到人為的跡象,這不正説明我們熱愛祖國,崇敬烈士嗎?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們的犧牲,哪能夠得到今天這安穩的日子?哪能夠守衞得住我們的國土?在這兒,我看到了不少老人在這兒凝視,拔草擦去眼中的淚花。是啊,他們畢竟是經歷過流浪不平的日子,畢竟對烈士,對祖國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在温室裏長大的我們……

六十多年過去了,祖國早已走向安定、繁榮,中國已驚人的速度走向富強。

我在心中對每一位烈士吶喊:“安息吧,國家到現在非常好,不再是‘東亞病夫’不會再受到其他國家的劫掠了。”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2

今天是4月4日,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它大約起始於周代,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這一天,除了傳統的掃墓,紀念先人的活動外,還有踏青、春遊等一系列風俗。

在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先人生死別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真是個富有特色的節日,就在這一天,我們小記者團全體師生在烈士公墓前,祭奠先烈。首先,我們脱帽,行注目禮、唱國歌,老師還給我們講述了清明節的由來,介紹了公墓的建造和結構,然後,我們集體朗誦詩歌,“都説這個節日的春色,非常濃稠;都説……”公墓前回蕩着我們深情的朗誦聲。接着,我們為先烈們獻花,老師還帶我們去踏青了呢。

這是個綠色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季節。我們堅信,稚嫩的對岸肯定是豐滿的成熟;我們堅信,青澀的前方無疑是飄香的豐收。牽着清明的手,我們情繫九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召喚,激勵着炎黃的骨肉。

讓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緬懷過去,展望未來,珍惜生命吧!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3

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明白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那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我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這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説:“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説:“誰不明白啊!好像就你明白一樣。”

我和爺爺爸爸媽媽四個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爸爸媽媽的樣貌,先鞠躬,再説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説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説:“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才對的起父母“我明白我這樣只説説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説:“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説:“當然怕啊!但只要留意點就行了。”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4

今年的清明節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為清明節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麼想要清明節快一點到,終於清明節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裏到學校就已經濕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的時候也就是清明節後的最後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颳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下那麼大的雨也有好處和壞處。

雨的好處。現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就像是我老家那樣,那裏的和都已經快乾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後就很無聊就到爺爺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嚇一跳,那裏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麼多了,不但是這裏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和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乾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在又是清明節下了這麼多天的雨,老家那裏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撐着雨傘去上學,儘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濕。而且雨下了這麼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是我家對面有條河,裏面養着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來臨之際,人們的心情就變得悲傷愁苦,思念自己逝去的親人。在清明節前後,每家每户都要到已逝親人的墓地掃墓,祭奠已故親人。我們家也不例外,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新洲的老家。

來到墓地,這兒到處長滿了雜草。小樹。爺爺的墳墓雖然已經被奶奶整休過,但是爸爸還是小心翼翼地將墳墓上的雜草小樹處理乾淨,接着從車裏取出香。蠟。紙和?炮,還有鮮花。然後點燃蠟燭。香插到墓碑前,把鮮花放到墳頭上。我隱隱約約看到爸爸的眼裏閃着淚花。我知道,這不是開心的淚,不是激動的淚,而是思念的淚。

爺爺離開我們二十年了。聽奶奶講,爺爺離世的時候,爸爸還在念國中。我連爺爺的面都沒見過。每一次看見別的同學跟自己的爺爺手牽着手回家的時候,我就會露出羨慕的神情。親愛的爺爺,二十年過去了,你在這靜靜地躺了二十年了!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我仔細端祥着爺爺墓碑上的遺像,他的嘴角有一絲笑意。我在爺爺的墳前磕了三個頭,希望他能夠保佑我的身體健健康康,學習頂呱呱的,也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

在墳墓的旁邊,開着很多美麗的小花,它們雖然不大,但是鮮豔奪目。每一朵花都那麼精神。我暗暗地想:小野花呀。小野花,你們辛苦啦!只有你陪伴我爺爺了。爸爸一邊燒着紙錢,一邊哽咽地説着爺爺在世時的往事。看着那飛往天上的灰燼,那一刻,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6

這天是清明節,我們去奶奶家祭祖------那些已經逝去的親人。但不一樣與往日的是,這個清明節晴空萬里,陽光明媚。

去奶奶家的路上,我趴在車玻璃窗上向外看------哈!人可真多呀!男女老少,抱花的,拎水果的,提冥幣的,都在往外趕,和我們一樣,去祭祖,掃墓呢!

來到奶奶家,就見院子後的油菜花開得正旺,綠油油的葉,金燦燦的花,在陽光下閃閃亮亮的。試着清明少了幾分清冷與落寞,多了幾分生機和明快。

節的習俗,我們是要拜一拜祖先。奶奶將桌上整齊地擺放好飯菜和碗筷。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遺像立在燭台上,就好像他們還在世一樣,一切都是那麼井井有條。可見對他們的敬。根據輩分,奶奶,爸爸,叔叔……最後是晚輩的我了!我雙手合十,朝遺像恭恭敬敬拜三拜。

儀式結束了,全家一齊吃完午飯。爸爸和叔叔去墓地掃墓,而我,留在家中燒紙錢。將手中的一百元冥幣一張一張扔入瓷缸中,看着它們燒成灰。傳説,紙錢燒的越多,冥府的人錢越多呢!雖然只是傳説,卻成了我的動力,扔紙錢扔的更勤了更帶勁兒了,因為我期望他們在那活的更好!

這個節日真好!讓我們一家聚在一齊緬懷先祖!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7

4月5日之前,我一向以為自我生活的空間是自我與生俱來的。

4月5日之後.我才明白這一切並不屬於我。

四爺爺開車接我去墳塋的路上,一句話也沒説,這是我能回憶的事情中,他最嚴肅的一次.下車的時候,有些陰天,有風從我的髮際吹過.有些潮意.是因為清明吧!

母親一向不肯告訴我,她説有些事是不用説的,唯一能夠相信的只有自我的眼睛.我也沒有再問,因為母親羸弱的身體經不起我的詢問。

對着那快墓碑的時候,開始有些感觸,因為立碑的孫子輩中竟然有我的名字。

再紙錢被點起的那個瞬間,有種想哭的念頭.不就應有這樣的衝動啊!再父親還對爺爺記憶模糊的時候,爺爺便去世了.奶奶改嫁了,而我不曾見過我那年輕的爺爺.為什麼會在紙錢燃起的那一剎那,有眼淚的温度堆積在眼角.那是一種怎樣的情節呢?

十八年,十八年啊!意味着什麼?從一個少不經事的少年到一個即將成年的男人.隱忍的是十八年的身世,母親一向都不敢告訴我,説我還太小,不就應承受那麼多.從國小,我的繼祖父去世開始到此刻,我的神經極度的`脆弱,她怕!她怕啊!但此刻她怕的是自我,她怕這是她過的最後一個清明瞭。

為什麼所有的事情都在我的童年發生,接二連三.留下的只有陰影!

晚上,一個人喝的爛醉,這是我第一次喝酒,一向喝到胃裏翻江倒海的難受,再馬桶裏的水沖走吐出的東西以後,我開始哭了,哭的很留意。

就像我在未曾蒙面的爺爺墳前暗自宣誓的那樣,我,獨孤竹.必須要成為最好的作家.為這個不曾出人頭地的家族稱起一片天空。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8

喂,快點我起牀了,你沒忘,今天要去看外公的嗎?”媽媽那定時鬧鐘打破了我的美夢。今天我得去北侖掃墓,再晚就要來不及了。我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洗漱完畢後,跳上了老媽的車。

每年的清明節,總會伴隨着濛濛細雨,人們的心情也會在這煙雨中沉寂,今年也不例外,坐在車上,讓我不禁想起了杜甫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們來到北侖的墓地,很快就來到了外公的墓前,外婆就迅速地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供品放在桌上:清明果、糕點、水果、酒……我和爸爸在墳墓上加了些泥土,媽媽再把鮮花插在上面。點上香火,我們就一一給外公叩頭。最後一環節就是把“金元寶”吹鼓,送給外公。

此時,不禁又讓我想起以前和外公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那時的外公天天帶我去看大海,去捉螃蟹,每一次都趴在外公的肩上,總是那麼開心、快樂!現在再也見不到外公了,心裏不由的感到難過。

掃墓儀式結束了,雖然説非常簡短,但是非常莊嚴。“外公祝您在極樂世界開開心心,明年的今天我們一定還會再來看您的!”我在心裏默默地説…。

清明節一天作文 篇9

每年的清明節,媽媽都要煎一鍋鍋貼,吃着香酥酥的鍋貼,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楚地浮此刻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貴州人,生前最愛吃鍋貼了,不用説了,包鍋貼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絕活,記得我7歲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廚房裏忙活着摘菜,洗菜、切菜,一會兒一大鍋香噴噴的“匯菜”就出此刻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問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飯,光炒菜,而且還這麼大一鍋,我們怎樣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對我説:“小饞貓,別急,好東西在後頭,一會兒保準你饞得流口水。”老外婆像變戲法似的從櫥櫃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麪糰,拿起趕麪杖開始忙了起來。哦,原先老外婆是要包鍋貼給我們吃。

原先只明白吃現成的,我還從來沒看過鍋貼是怎樣包出來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裏癢癢的,總想去包幾個試試,嗨,這包鍋貼有啥難的,不就是麪皮裏包點菜,再把麪皮合攏,鍋貼不就完成了嗎!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地對老外婆説:“老外婆我和您一齊包好嗎?”“好吧”老外婆慈詳地説,只見老外婆手裏拿着一張麪皮兒,簡單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麪皮上兩手一合然後捏幾下“面嘴”一個鍋貼就包好了,像個吃飽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麪皮上放着一大坨菜,不是麪皮包不攏,就是菜跑到皮兒下邊去了怎樣包也包不攏,再看看老外婆,已經包了好幾個放在盤子裏了!急得我團團轉,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着頭皮包!

老外婆似乎看到了我的心思説:“雯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則一事無成!”我聽了,心裏愧疚極了,真想找地縫鑽進去。總結經驗,自我就特殊仔細地觀察老外婆包鍋貼的每一個動作,看了幾次以後,我學着老外婆的樣貌,拿一塊麪皮放在手心裏,從菜盆裏打一小匙菜放在麪皮上,然後雙手一合,把兩個半圓的麪皮捏緊,一個鼓鼓的小船就“遊”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揚了我,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幾年了,每當清明節,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鍋貼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