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有關清明節六年級作文集合7篇

清明節 閲讀(1.9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六年級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清明節六年級作文集合7篇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1

昨天,是我的姥爺去世週年忌日,又恰好臨近清明節,所以我跟着母親回去給姥爺上墳。因為正是陽春三月,萬物復甦,一切都顯得是那樣的生機勃勃。路上,綠油油的麥苗,黃燦燦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隨處可見,使人看了心曠神怡。

不知不覺便到了舅舅家,母親出去買紙,我便在院裏曬太陽,温暖的陽光曬得我身上暖洋洋的,很是愜意。院裏還有一隻小狗,縮着後腿,一臉睡意。一隻小貓乾脆躺在地上,盡情地沐浴着陽光。

過了一會兒母親回來了。我跟着她到屋裏,看她拿起紙,用百元大鈔一張一張地印着,那樣專注,那樣虔誠,我的心不由得沉重起來。印完後,母親把紙三張三張地疊在一起。我覺得同時疊起的,還有我們的思念。

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了一塊麥地邊。放眼望去,一碧千里,麥浪起伏,像一片綠色的大海。母親領我來到一座大墳前,對我説:“這下面埋的就是你的姥爺和姥姥,他們在你還沒出生時就去世了。”説完,母親恭敬地在墳前小心翼翼地擺上供品:香噴噴的肉,美味可口的燒雞,紅彤彤的蘋果,甜甜的香蕉……。隨後,母親開始燒紙錢,邊燒邊説:“爹,娘,今天是爹的週年,您們收好您們的錢,不要掛念我們……”母親説着説着聲音哽咽起來:“我們都很好……您們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還沒享一點福,就離我們而去了,我真想你們……”這時,我看到母親淚如泉湧,大滴大滴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順着臉頰落到了地上。一陣風吹來,燒的紙灰被風吹起,在空中打個圈,好像是姥爺他們聽到了母親的話。這時,我忽然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來。我在心裏默默地祝福姥爺、姥姥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2

八百多年以前,張擇端畫了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此時這幅畫長528釐米,高248毫米,畫的是北宋時期汴梁熱鬧的場面。

這幅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留着長鬍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乘船的船工------三百六十行,哪一橫的人都畫在上方了。

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着各種招牌的店鋪、酒樓、茶館------在街道上的是形狀各異的人:有的騎着馬,有的挑着擔,有的趕着毛驢,花上的人雖然小,此時可每個人在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張擇端的畫是多麼傳神呀!

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3

在所有的節日中,我最喜歡清明節,因為,清明節是春天的節日,萬物復甦,春暖花開,感覺一切都生機勃勃,我家鄉的清明節要祭拜祖先和緬懷先烈,而且可以去郊外踏青遊玩,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説,是一件特別有意義,也特別開心的事。

今年清明節,我和奶奶,媽媽,妹妹一起去祖先的墳上祭拜,出發的時候,我們採了一束鮮花,帶了一些新鮮的水果,沿着一條山路向祖墳走去。

在路上,我給媽媽唸了一首關於清明的唐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可是今天天氣那麼好,一路上,黃色的迎春花,紫色的玉蘭花,粉色的櫻花···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真是百花爭豔,看得我們眼花繚亂。

我用力吸了一口氣,感覺到了春天得新鮮空氣,路邊的蠶豆花開得正豔,吸引了很多小蜜蜂,小蝴蝶都爭着採蜜,一羣小螞蟻去尋找食物,一條毛毛蟲在樹葉上慢慢爬行。

慢慢的我們走到了墓園,看到了很多人都在掃墓,我們找到了我們的祖墳,放上水果和鮮花,寄託我們思念。

回來的路上,媽媽給我們見了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古時候,清明節的時候,要盪鞦韆,踏青,放風箏···

回家後,我們吃了奶奶給我們做的青糰子和酒釀,真好吃,我們感覺嚐到的就是春天的味道,吃好飯後,我強烈建議媽媽給我買一隻風箏,然後媽媽給我買了一個老鷹形狀的風箏,我們就在公園裏放了起來。

我覺得家鄉的清明節充滿了教育意義和歡聲笑語。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4

清明節到了,一起牀,一陣寒意向人撲來,西湖上霧濛濛的,都看不到有人划船了。我們天長國小三年級同學們來到雲居山,大家都已經氣喘呈呈、上氣不接下氣了,爬到雲居山山頂,便真正開始了掃墓活動。

只見我們神情莊重,懷着一顆敬重的心默哀兩分鐘。接着,我們又在烈士墓前恭恭敬敬地三鞠躬,接着是學生代表講話,她講得真好啊!

張老師代表老師們發言,他講的也非常好。最後是繞烈士墓走一圈,並敬獻小白花,我將一朵朵大大的我做的白花獻了上去,儀式就結束了,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下山了。

中午飯後,我們玩了許多遊戲,如老鷹捉小雞、紅燈停綠燈行……等。

今天真的是既快樂又莊重的一天啊!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5

今天就是清明節啦,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大家是否去掃過墓呢?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們今天回老家拜山,這只是第一次而已,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才有啦這一次機會。我們回到老家,吃完午飯,便向山出發啦。

火辣的太陽曬的我們又增加啦一點疲倦,好不容易我們來到山頂,我就拿起掃帚掃起啦墓前的垃圾和落葉,看着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親人和我一起度過的時光,不禁潸然淚下。但是我不一會我就掃好啦,每次祭祖時,我們都會想起為他們燒一些紙錢、放置一束鮮花。説着我就拿啦夥計少啦一炷香插在啦墓前,而爸爸媽媽卻有點難過的為他少啦一些紙錢。。爺爺把一些雞肉、美酒和水果擺在墓前,祝願他們能在天堂的那一邊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為啦我祝福他們,我們便跪啦下來,好想在為祖宗守靈,願他們能保佑我們幸福平安、生體健康。祭拜完後,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火機點燃鞭炮,放完後就走啦。

我臨走時,再次瞄啦一下祖宗的墳墓,擦乾啦眼眶的淚水,隨着下山啦。心裏怎麼感覺在百爪心撓?但我也許願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一樣的生活快樂。通過這次祭祖,我感受到啦原來祖宗在天堂的那一邊也應該有一個舒適而又温暖的家。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生命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遊戲,那麼大家在清明節有木有拜過山呢?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6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這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這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藍天,享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六年級作文 篇7

上一年,我們去了我們的家鄉清明節。

那是一個星期五,一放學我們就趕着回老家。當天回去就忙的不得了,每個家庭成員都趕着做祖先的飯,菜式很豐富,有肉啊,菜啊,海鮮啊,還有我們家鄉最著名的食物小米!整個下午就做飯!等晚上我們吃晚飯,就早早地睡覺,為了迎接清明的到來!

清明節那天,我們早早的起來,去買拜祖先的東西,比如燒給祖先的錢,衣服,手錶等,賣完這些還要買綵帶,最後就買炮竹!

我們把吃的放在籃子裏,把要燒的東西裝進袋子裏,把炮竹,吃的,燒的和綵帶東西放進車後,就去拜祖先。

拜祖先要先上山,車子不能上去,所以就要爬上去。我們去拜祖先時,先燒那些給先人的東西,然後放菜放酒,再用綵帶來圍着祖先的墳墓,接下來就放炮竹。但是最主要先是把雜草除掉才行,還要用紅墨水來塗那些字。

我特別有印象的事是去拜我另一個祖先。這個祖先葬在另一座山上,我們往那邊走去,兩座山之間沒有橋,下面是水,我們只能走上一根水管。水管算大,就像橋似的,但很不安全,一不小心會摔進水裏。我們小心翼翼地穿過那座“橋”,又走了二十來分鐘才到祖先的墳墓。到那,我們先要除草和一些雜樹,然後燒那些給先人的東西,放菜放酒,再紅墨水來塗墳墓上刻着的字,再用綵帶來圍着祖先的墳墓,最後放炮竹。我們並不把食物拿回去,而是放在那兒。

清明節是個紀念節日,但是在海豐不僅是一個紀念節日,而是一個隆重的家族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