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臘八節>

【精選】臘八節作文400字3篇

臘八節 閲讀(1.6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節作文400字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臘八節作文400字3篇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1

商店裏的紅福字天天盼望着有主人來領它回家,眼看都臘八節了,它決定自己出門尋找它的主人。

它來到街上,見一個印着“銅陵日報小記者”的揹包拉鍊沒有完全拉上,便趁機跳了進去。

“咚咚鏘……”一陣歡樂的鑼鼓聲,它使勁探出小腦袋往外看,只見“安徽老家酒業第四屆臘八打酒節”幾個字,院裏高高掛起的紅燈籠和一排排整齊的釀酒缸,像是歡迎前來的打酒人和小記者們!

紅福字跟着小記者先後參觀了藏酒閣、釀酒坊。原來白酒是由大米、糯米、高粱等五穀雜糧經過一道道複雜的工藝釀造而成,一縷縷流淌的白酒散發出醉人的香味。參觀完酒廠,老師向大家介紹有關臘八節習俗。臘八節這天吃臘八粥、泡臘八蒜,除了吃喝,還有寫春聯、剪窗花、繪年畫等傳統活動。

小記者們各個身懷絕技。瞧,他們有的在認真地給年畫塗色,有的在專心致志地寫對聯,還有的在冥思苦想剪個什麼樣的窗花。紅福字邊悠閒地觀看邊品嚐香甜的臘八粥,看着一幅幅完成的作品,紅福字突然眼前一亮,哇,這裏還有我的同胞福字啊!

“這裏有勤勞的人們、傳統的釀造工藝、濃郁的'酒香,還有我的姊妹。在這過年我該多幸福啊。”想到這,紅福字一拍大腿説:“對,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2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鹹味粥。而我 家鄉的人卻喜歡吃鹹味臘八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矇矇亮,人 就趕快起牀熬粥。粥熬好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餵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 這樣做的原因,據老人 講,原來我 這個地區的棗樹原都不結果,人 都不願意種棗樹。棗神見人 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 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裏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 按照她説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説而已,其實這裏麪包含着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節棗樹的營養增長,阻止養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需求。至於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癒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在,家鄉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地流傳有這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干連蛋。”“干連蛋”,是家鄉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臘八節作文400字 篇3

臘八粥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户户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