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寒食節>

有關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寒食節 閲讀(2.98W)

由於清明節和寒食節在時間上相隔不遠,後被合二為一。那麼,寒食節是清明節嗎?清明節跟寒食節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有關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1

寒食和清明有什麼區別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於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掃墓是清明的一項主要活動。舊時,泰安的掃墓儀式比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個小菜和水餃到祖墳,先將祭品供上,然後焚香燒紙,灑酒祭奠。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掃墓時還要給墳墓添新土。據説,這是給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實質上是對祖先的懷念。多數地區是在清明這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而龍口、博興等地則在清明前四天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掃墓。

清明踏青在山東極為普遍。臨朐、滕州的兒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風箏。有的用柳條做成口哨吹,哨聲十分動聽。有的地方,兒童仰臉大口呼氣,據説可以泄內火。大部分地區都有打鞦韆的習慣,濰坊地區的鞦韆有三種:一種是直鞦韆(適合老年人玩),第二種是轉鞦韆,第三種是翻鞦韆。即墨比較重視清明節,這天人們一起牀就換上節日服裝,特別是婦女,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到處串門,先看新媳婦坐寒食(新媳婦要象舉行婚禮那天一樣在炕上坐着),然後去打鞦韆。鞦韆甩得高,意味着生活過得好,所以大家都你爭我搶,興高采烈地打鞦韆。這一天,婦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當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説法。

清明節的來歷和發展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説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節日——寒食節説起。

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運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

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佈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説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置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唯一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説,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從2019年開始,中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19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2

古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在時間上的關係是: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現在二者已經在習俗上合二為一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

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落難,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給他充飢,晉文公即位後,請介子推為官,介子推卻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結果誤將介子推燒死。晉文公十分痛悔,下令從今往後這一天禁火。因為禁火,人們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稱“寒食”。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節日。

功能不同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寒食節也相隨而至。現在,有些人把寒食與清明混為一談,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為兩者一個是農耕節氣,一個是民俗節日,本來就不是一碼事。清明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四月四、五日前後。寒食是一個民俗節日,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寧被燒死山西介休的綿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兩者一是農耕節氣,一是典故民俗,本是兩碼事;但兩節時間相距一、二天,甚至重合於一日,故有清明、寒食並稱的説法。

文化內涵不同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

寒食節的習俗

1.禁煙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着,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2.拜掃祭祖: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3.寒食飲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麪、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十種之多。其中多數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説,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

4.寒食插柳:柳為寒食節象徵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各地史籍記載:“插柳於墳”、“折柳枝標於户”、“插於檐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於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説。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興於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後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遊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遊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6.寒食鞦韆:鞦韆原為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7.寒食蹴球:盛行於唐,宋《文獻通考》載:“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史載:唐德宗、憲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龜》載:“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節帝御麒殿之東亭,觀武臣及勛戚子弟會球,兼賜宰臣宴饌。”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圖》。

8.寒食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據查,僅《全唐詩》就有唐玄宗、張説、杜甫、韓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詩詞三百餘首,宋金元詞曲也有一百餘首,成為我國詩歌藝術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節時期還有賜宴、賞花、鬥雞、鏤雞子、牽鈎(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我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寒食節的由來

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故事發生地中國山西將寒食節定為清明前一天,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併為全國所接受。伴隨着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卻是千年如一的。

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子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

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一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寒食節還有“一百五”的別稱,這是由於寒食節時在冬至日後的105天。宋代蘇轍的一首詩《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堯臣《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濕春郊衣。”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詩人韋莊的詩:“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區別3

清明本來是一個節氣,隋唐以前,農曆三月間帶有祭祀意味的節日,其實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魏晉以後固定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這天去河邊舉行袚禊儀式,即在水裏洗澡,驅除舊的一年裏的穢氣。《論語》所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其實説的就是這個事情。到後來,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邊聚會,也就是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説的“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還有招魂的習俗,即在野外召喚祖先和親人的魂魄。

寒食傳説和介子推有關,説介子推不受祿,帶着母親逃到綿山,晉文公去找沒找到,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結果把介子推和他母親一起燒死。晉文公大為後悔,於是在這天不舉火,紀年介子推。——這當然是民間傳説,不是真的。《左傳》中僅僅記載了介子推不受祿的故事,説他“隱而死”,沒説被燒死的。

事實上,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寒食節的由來是先民“換火”習俗的遺留。上古時期,為了驅除野獸、照明取暖,火塘中的火是從不熄滅的。——但不是説永遠不熄滅,到了每年三月,就要熄滅舊火,重新點燃新火,以驅除舊年災穢,除舊佈新。寒食節不舉火,就是這一習俗的遺留。

所以,三月裏就有了三個節日,一個是具有天文曆法意義的清明,一個是上巳,一個是寒食,這三個日子相隔得非常近。眾所周知,寒食是清明前一天,而上巳是三月三,和清明一般也就相差幾天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連着有三個和祭祀有關的日子,(上巳袚禊、招魂,寒食祭奠介子推,而二十四節氣在古代都是祭祀的日子),那這麼一來,這三個日子逐漸演變,就合而為一了,上巳日最早消失,到唐朝時就只有寒食和清明瞭。

唐朝時,家家都在寒食和清明這兩天去掃墓,然後順便在野外踏青,拿了祭奠先人的飯食,在墳前就地舉行野餐,興高采烈。這事情唐高宗就看不下去了,説你們去掃墓,那是祭奠祖先,是肅穆沉痛的事情,你們怎麼還能興高采烈的舉行野餐尋歡作樂呢?還是在墳前。以後再不許在寒食清明去上墳了。(“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鬆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

從唐高宗的這個詔書裏我們就可以看到這麼兩件事情:

1、寒食掃墓,在唐代已經蔚為風俗,全社會都會在這天去掃墓。

2、這個風俗形成不久,沒有理論依據,所以皇帝會下詔禁止。

然而一個風俗已經形成,一道行政命令哪裏能禁得了。所以大家該上墳還去上墳,該野餐還去野餐。直到唐玄宗時,看看實在沒辦法了,於是順應大勢,又發了一道詔書,説:寒食節上墳這事啊,理論上是沒有依據的。但近代以來大家都這麼搞,已經在社會上形成風俗了。這也是寄託對先人的哀思嘛。所以我允許大家去掃墓。但要記住,上完墳後,把祭祀的食品拿到別的地方再去吃掉,不許在墳前就興高采烈的搞野餐。(“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為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用拜掃禮於塋南門奠祭。撤饌訖,泣辭,食餘於他所,不得作樂。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

因為寒食和清明相連,所以唐朝人掃墓活動既在寒食掃,也在清明掃。看唐人寫寒食和清明的詩,都有提到掃墓的。

再到後來,寒食這個節日也消失了,掃墓的功能就全部放到清明節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