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彙編15篇

端午節 閲讀(2.05W)
端午節習俗1

世界上的節日非常之多,以我國來説,幾千年的歷史傳承,節日文化是既深厚又豐富的,端午節是我們紀念屈原的節日,龍舟和粽子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嘉興的端午節,習俗卻是有另一番講究,你對嘉興端午節習俗有多少了解呢?本期傳統節日為你解析。

端午節習俗彙編15篇

舉辦規模盛大的南湖龍舟競渡之前,參賽船隊先要抬着龍頭進行神龍祭。然後,將龍頭安裝在船頭,在龍舟上掛上彩燈,抬龍舟下水。由祭司(儀式主持人或現場年齡最長者)用毛筆蘸硃砂,點於龍頭上。一聲炮響,百舸爭流,引得兩岸歡呼,萬人喝彩。飲食習俗。

一是吃蠶花飯。端午節正是嘉興春蠶收穫的季節,為慶祝蠶花豐收,當天晚上蠶家點燭焚香,供奉雞、豬頭等祭祀蠶神嫘祖,磕拜“蠶花利市”,也有犒勞自己的意思,俗稱“吃蠶花飯”。

二是吃“五黃”。即在端午節當天吃黃瓜、黃魚、黃鱔、黃泥蛋(鹹鴨蛋)、雄黃酒。三是吃粽子。作為稻作文化發祥地之一,端午節包粽、吃粽的風俗千百年來盛行不衰。嘉興五芳齋粽子在全國乃至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譽。

娛樂習俗。在嘉興歷史上,南湖龍舟競渡一直是端午節的主要民間賽事。清代著名詩人馬學乾、吳錫麟在煙雨樓上目睹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盛況後,曾分別賦詩《煙雨樓觀競渡》、《五日南湖觀競渡》。

一是家家户户掛菖蒲、大蒜、艾葉。

二是燃薰蒼朮、白芷。

三是用雄黃在小孩額頭上寫154“王”字,身上佩香囊。舊時新豐、淨相鄉一帶,農家有以磚測午(在院子當中豎磚一塊,當看不到磚影時即為正午)的習俗,並在此日薰黃煙(用硫磺、雄黃等物)驅蟲。

四是婦女用絲綢製成小人、老虎、蜈蚣、蛇等形狀的髮飾,插在頭上,謂之“健符”,以辟邪健身。

五是在堂上懸掛鍾馗、關帝像除邪;市面上敲鑼打鼓,跳黑麪鍾馗、紅須天師舞驅邪,祈求平安。

嘉興素以“天下糧倉”、“魚米之鄉”着稱,又是最早和最主要的端午競渡文化區,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情和吳越文化的深厚積澱,為嘉興端午習俗的傳承奠定了基礎。嘉興端午習俗歷史悠久,節日內涵豐富,傳統習俗完整,地方特色濃郁。嘉興端午習俗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習俗2

關於端午節作文:家鄉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鄉,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裏的人們已經開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着這麼個大鐵鍋,都張大着嘴,發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裏忙裏忙外的,廚房的灶放着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粽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完成了一半,而最後呢,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包紮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麼在煮的時候,裹蒸粽就會散掉,走失了裏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着裹蒸粽,在最後,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着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裏面剛裹蒸粽,每個人都從屋裏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為温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裏倒水,以免幹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説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着這些裹蒸粽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一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經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了,真懷念啊!真想再過一次。

作文二:

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説法。在此我只想説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後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採回艾蒿草放在窗台上,夾在門把後,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瀰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後慢慢才從睡夢裏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説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徵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s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道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後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後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户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男孩們領着小狗,吹着口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看誰能第一個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時不穿鞋的,網上褲腿就上,有時還倒滾回去。每爬上一個小山丘拿出雞蛋相互磕一下誰的現碎現吃她的雞蛋,所以分雞蛋時都挑紅皮兒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着手唱着歌上,春風伴着歡笑飛舞,春日迎着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後,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卧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麪餅已經擺好了。

端午節習俗3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根據民間的傳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瞭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着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後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後,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

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據悉,在屈原死後,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節日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為什麼包粽子?民間也有其他的一些説法,但是,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為了表示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崇敬。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在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特定的節日習俗,無論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粽子來祭奠屈原。

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依然承襲着傳統。都會選擇在端午節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這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精神的慰藉。端午節吃粽子的意義是什麼?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儘管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如今,20xx年的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人們依然會親手包粽子。這是對屈原的懷念,也是對歷史的尊重。

什麼人不適合吃粽子

粽子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專家還建議一些人最好別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吃粽子需要注意什麼: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一個普通的鹹肉粽子,含米量約一碗左右,熱量約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端午節習俗4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啦。家鄉的粽子與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説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説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與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啦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與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説,過啦端午節,就可完全脱掉棉襖啦。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説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啦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説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濕啦,掉啦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啦。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説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説一去就把瓜給轟啦,光開花不結瓜。

端午節習俗5

徐州端午節民間風俗,端午節包粽子,是來自人們對我國曆史上愛國詩人屈原大夫的崇敬和懷念,這是人們熟知的,徐州人包的粽子,極具地方特色。

先説用料吧,以往徐州的粽子很少用糯米,用的是當地農村生產的黍子(淡黃色,比小米稍大,有粘性),粽子餡取的是皮薄、肉厚、味甜的徐州紅棗;就連粽葉也是採用當地石狗湖(雲龍湖前身)近郊河道生長的蘆葦葉,從而構成了口感好、味道甜、清香濃的特點。

再説粽子的包法上,多取三角形,也有四角形的,俗稱斧頭粽子,在扎法上不用竹針,也不用棉繩,而是用蒲葉破開為繩,實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徐州主婦們包的粽子遠比南方粽子大些,都是兩把米的個頭,這是適應徐州人的豪氣,習慣大口吃食、大口咀嚼的習慣。

再説煮法吧,多采取小火慢煮,以為這樣煮得透,能使黍子米的粘性發揮出來,並和洗潔淨的生雞蛋一同下鍋,讓葦葉的清香浸進蛋內。

在開始煮端午節粽子時,放入少許艾葉和幾頭新上市的獨頭蒜(無瓣的蒜),之所以要加上這些配料,意在祛瘟驅邪之意。煮熟的獨頭蒜,説實在的仍帶着辛辣氣味,並不好吃,但家長們卻硬勸説孩子吃下,這是出於對孩子的關愛,“吃了端午蒜,一夏(天)無災難”。

端午節徐州人為什麼要煮雞蛋吃呢?相傳以雞蛋象徵着龍蛋,是對曾經傷害過屈原屍身的龍的一種懲罰,還有設家宴喝黃酒,插艾條驅邪避災,縫香包饋贈友人,趕廟會,拜地藏王祈平安。

徐州過端午節,節日氣氛之所以濃厚,大概是與同日要趕的五毒廟會有很大的關係,五毒廟在大壩頭北側的地藏裏,這個廟是女出家人住持的廟宇,供奉着地藏王,也稱藥王,傳説農曆五月初五是為地藏王的華誕,所以廟會和端午就在同一天了,奇怪的是老徐州人,從來不説是地藏老爺廟會,稱為五毒廟會,既是五毒俱全的老爺,既是有五毒的廟宇,為什麼還要去朝拜呢,因為地藏王也稱藥王,可以降服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古人理解的疾病作崇者,是保人丁興旺的神仙,這就是我們常説的五毒廟會。

端午節習俗6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山東農村老家過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説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説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説,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脱掉棉襖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趕到遠處的山野,去採苗高葉壯的艾蒿,回來後就插在門框上,據説可避邪。實際上是,家中有人得個瘡癤什麼的疾病,就把那幹過後的艾葉採下來,揉成一個個圓錐型的小團,用香點着,讓艾煙來薰患部,在中醫學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曬乾,擰成“煙繩”,夏天用來薰蚊子,因為那時多數人家沒有蚊帳。沒有象四川人在端午節扎艾狗掛在門上,是為了讓張獻忠識別是窮人家,起義軍不殺。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説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説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鋤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裏面裝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裏刨回來曬乾的。那時一種長在沙地裏的草,根部象個黑色的棗核,用手掰開,裏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這時的小夥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來搶去嬉鬧調情。家鄉的習慣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説一去就把瓜給轟了,光開花不結瓜。

山東人過端午

山東過端午,最有特色的是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説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裏。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可是非常的講究哦!

山東端午習俗具體有:

艾葉煮雞蛋

除粽子這一端午特定食品之外,山東各地還有端午節吃艾葉煮雞蛋的習俗。這天一大早,家人便將新鮮的艾草放在鍋裏煮雞蛋。雞蛋熟時,蛋皮變成微綠色,還帶着微微的艾草香。

此外,端午節的節令食品還有涼糕、五毒餅、玫瑰餅、藤蘿餅等。

插艾蒿

端午節之日,山東所有地區普遍在門口插艾蒿。除了插艾蒿外,膠東部分地區還加插桃枝,臨沂地區則在大門上插柏枝,用以驅邪。

採藥

端午節,許多地方有采藥習俗。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競採雜藥,可治百病。”膠東地區的人們往往在太陽出來前到田裏、地裏採摘車前子、紫花地丁、小麥苗、艾蒿等等,裝到籮筐裏帶回家,放在院子裏曬乾後掛起來,留着以後做藥材用。

拉露水

在膠東一帶,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起大早,在太陽出來之前,孩子帶着毛巾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葉上的露水擦臉,尤其是眼睛和耳朵要擦得很仔細,據説可以耳聰目明,一年不害眼病。民間認為,大人用露水擦臉和胳膊,一年身體好;牲口吃了端午草,可以不得雜病。

五彩線

五彩線俗稱“長命線”,端午節系五彩線的習俗至少成於漢代,因此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了。應劭的《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五彩線是用5種顏色的絲線捻成,而這5種顏色必須是青、白、紅、黑、黃,從陰陽五行學説上講,這五色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象徵東、西、南、北、中,藴含着五方神力。

五毒兜

端午這一天,小孩子要帶“五毒兜”,上有繡織的五毒圖(蛇、蠍、蜈蚣、壁虎、蟾蜍),寓意以毒攻毒,確保健康。媽媽或奶奶會在兜裏放一個温熱的雞蛋,或用温熱的雞蛋在小肚兒上滾幾滾,邊做邊説“一年不會肚子痛”一類的話。

戴香包

“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愛。”給孩子戴香包,這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織品和絲線繡成的,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

畫門符

濟南人過端午節時興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五毒”形象的剪紙做成門符。據説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此外,山東端午習俗中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就是端午食俗:

粽子,是端午節名副其實的標誌性食品,有着數千年的歷史。東漢許慎《説文解字》中説:“粽,蘆葉裹米也。”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南北方的粽子形狀已是不盡相同,角黍出現在北方地區,多以黍米(大黃米)包制,而南方人則創造出了“筒粽”,以竹筒盛糯米蒸制而成。宋代以後,粽子又增加了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許多形狀。

和山東大多數地區用葦葉包粽子不同,在沂蒙山區和日照等地區,人們用山坡上的一種波勒樹葉包粽子。其形狀有點像手掌,但比手掌要大。每年清明節前後,人們採來曬乾,用於包粽子、蒸饅頭。

端午日,山東各地還有吃艾葉煮雞蛋的習俗。吃艾雞蛋,是老濟南過端午的重要習俗。他們相信,端午節這天吃一枚用艾葉煮的雞蛋,可以健身祛病,一年安康。這習俗在濟南一直延續至今。

除粽子、雞蛋外,端午節的食品還有涼糕、五毒餅、玫瑰餅、藤蘿餅等。

端午節習俗7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古稱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或“端陽”。是我國民間傳統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中秋)之一。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22歲時,就已官居左徒、三閭大夫,輔佐楚懷王。屈原救國的願望破滅後,在極度悲傷的心境下,於公元前278年(詩人62歲時)農曆五月五日縱身投入汨羅江。當時楚國人民因捨不得這位賢臣的死去,聞訊後紛紛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見蹤影。這便形成了每年此日競賽龍舟的起端。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之後,人們每年這個時候,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

據説東漢初年,長沙有個名叫區曲的人,曾夢遇一位自稱屈原的賢士,他對區曲説:“多年來人們祭我的米,都讓蛟龍吃掉了,今後你們要把楝葉和米塞在竹筒裏,或用蘆葉包裹好,再用五彩絲纏好,因為蛟龍是害怕楝葉、蘆葉和五彩絲的。”後來人們改用楝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粽子,此後,歷代沿襲下來,便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

惡日驅邪祟

在屈原的傳説尚未廣泛流傳前,端午的習俗仍因襲對惡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為主要原則。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黃連丸、霍亂丸;採葸耳,取蟾諸,以合創藥,及東行螻蛄。”除了治難產的縷蛄外,其餘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見疾病的丸藥。

應劭的《風俗通》則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光從“長命”、“續命”等名稱看來,就可以知道,當時人是多麼畏懼惡日對生命所造成的威脅。不僅在實際上製作治病的丸藥,在心理防衞上,也要仰賴五彩絲來抵禦那超自然,不可見的鬼魅及兵災。

儘管有這些顧忌在,端午的生命力並未因之減,積極祈禳的習俗仍隨處可見。周處的《風土記》記載晉朝新興的端午習俗有:“採艾懸户上,踏百草、競渡”等。懸艾固然是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後來稱為“鬥百草”的遊戲。而被視為端午特色的競渡習俗,也在此時出現。據宗懍的《荊楚歲時記》按語:“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史記》中並未確實記載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説顥然是受了傳説的影響。事實上,競渡、祈禳。表面上是為拯救屈原而舉行的競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惡日驅邪祟的本意。

南北朝時,端午又稱為“浴蘭節”,荊楚一帶有采艾的習俗。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或是用來鍼灸。據説這種艾草,在鍼灸的時候別具療效。一般人則將艾草紮成虎形,或是剪綵作為小虎,再貼艾葉於其上,在端午節時戴上。除了採艾之外,也採菖蒲來泡酒。

盛唐的重要節日

到了唐朝時,端午已成了個重要的節日,宮廷中也有種種的慶祝活動。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賞賜臣下。王溥的《唐會要》卷三五記載,貞觀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筆題字的“飛白扇”賜給長孫無忌及楊師道。他説:“五日舊俗,必用服玩相賀。今朕各賜君飛白扇二,庶動清風以增美德。”不只是寵臣有賞,一般文武官員也各有賞賜。馬縞(約10世紀中葉)的《中華古今注》記載貞觀中,端午賜文官黑玳瑁腰帶,武官黑銀腰帶。《唐書·禮樂志》也記載,天寶年間於端午節以衣、扇獻於祖陵。

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捲上記載唐玄宗時:“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巧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行此戲。”不過,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遊戲,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經濟實惠的扇子來應景。李淖的《秦中歲時記》記載:“端什前兩日,東市謂之扇市,車馬特盛。”溤贄的《雲仙雜記》卷一引《金門歲節記》也説:“洛陽人家……端午以花絲樓閣插鬢,贈遺避瘟扇。”(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葉製成,由於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謂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來)。

唐朝新興的端午習俗,還有所謂的“五時圖”。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卷一記載:“北朝婦人,五日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所謂“五時圖”、就是在紙上畫蛇、蠍、蟾蜍、蜥蜴、蜈公,也稱“五毒符”。據説這五種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時存在時,才不敢互相鬥爭,得以和不共處。所以,掛五時圖就可以防止這些毒蟲作怪。

大宋精緻的節日

宋朝的端午節物,比起歷代,更見精緻。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藥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買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卷二一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宋人的巧思還不僅限於此。同樣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們也會加點花樣,使它的外形藝術化。吳自牧的《夢粱錄》卷三記載南宋杭州的端午:“以艾與百草縛成天師,懸於門額上,或懸虎頭白澤。”也有人以泥塑天師像,以艾為頭,以蒜為拳,懸在門上辟邪。“天師”及“虎”是未朝端午最常出現的兩種形象,因為他們的外形威猛,足以震懾邪魔。同時也可看出道教對端午習俗的影響。

明朝的“女兒節”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驅毒的五毒符,逐漸加入裝飾的成分,成為婦女釵頭的點綴。沉榜的《宛署雜記》第十七卷記載:“婦女畫蜈蚣、蛇、蠍、虎、蟾為五毒符,插釵頭。”這一類的釵頭飾,在清朝江南一帶稱之為“健人”或“豆娘”。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為“女兒節”。《宛署雜記》第十七卷記載:“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此俗似乎僅見於北京。

靠近江河的地方,則在端午舉行龍舟競渡。張岱的《陶庵夢憶》(1646年)卷五記“金山競渡”:瓜州龍船一二十隻,刻畫龍頭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後旌幢繡傘,取其絢;撞鉦撾鼓,取其節;艄後列軍器一器,取其鍔;龍頭上一人足倒豎,敁其上,取其危;龍尾掛一小兒,取其險。自五月七年級至十五日,日畫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鎮江亦出。驚湍跳沫,羣龍格鬥,偶墮洄渦,則百捷捽,蟠委出之。金山上人團簇,隔江望之,蟻附蜂屯,蠢蠢欲動。晚則萬艓齊開,兩岸汩汩然而沸。

楊嗣昌的《武陵競渡略》詳細記載了明朝沅湘一帶的競渡習俗。當地俗傳競渡是為了禳災,因此划龍舟前要舉行種種祭祀,還要聘請;巫師來作法以祈求勝利。劃過龍舟後,居民會舀取龍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來洗澡,用意也在於辟惡。

西湖的龍舟則分為兩種。其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旁坐着划船的水手,這種龍舟較具表演色彩。競賽用的龍舟則繞着大龍舟周圍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下水爭搶。其中以錢、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為錢幣入水即沉,鴨子則會四處遊躥躲避。儘管歷代都有在端午節捉蛤蟆製藥的習俗,似乎一宜要到明朝,才有朝廷的太醫加入這個偏方的陣容。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1635年)卷二:“(五日)取蟾酥”。取蟾酥的方法是以針刺蟾兩眉之間,使蟾蜍分泌白色的乳狀毒液,再以竹片刮下保存。據説蟾酥可治疔瘡、惡腫。

另一種民間闢蟲的偏方則是飲菖蒲、雄黃酒。除了喝以外,也把雄黃酒在帳之上。顧祿的《清喜錄》(1830年)卷五:“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以飲,謂之雄黃酒。又以餘酒染小兒額及手足心,隨灑牆壁間,以祛毒蟲。”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會以雄黃酒在他們額上畫一個“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相關鏈接屈原與廉政

屈原曾在《楚辭》中説:“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不受曰廉,不污曰潔。不接受他人饋贈的錢財禮物,不讓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潔。只可惜屈原生不逢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但“衏顧楚國,繫心懷王”,有“存君興國”之義。流放之後,他仍握瑾懷瑜,深思高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只待國君一悟,然而,他千辛萬苦等來的卻是楚國的滅亡,山河的淪陷。他頓時萬念俱灰,心灰意冷,隻身投汩羅江一死,以明其高潔清廉的忠君愛國之志。

《招魂》是屈原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作於其被放逐之後。全文采用楚國民間的招魂形式,極寫上下四方的.險惡,極贊故鄉音樂、飲食、居室之美,抒發詩人流放他鄉而不忘欲返的愛國情懷。“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爾未沫”作為首句,以自序開篇,坦誠詩人自己從來都以清廉、服義自許。《卜居》是《楚辭》中的一篇,文題的意思是占卜如何處世。詩人用問句的形式對比正反兩方面的人生之路,用比喻和象徵的手法區分強調善惡美醜的水火不容,表達詩人對美善的堅執和對醜惡的棄絕。《卜居》中所流淌的情感,正是屈原選擇的痛苦和選擇之後的痛苦。“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展現了詩人對廉潔、正直、清白的理想人格的執着追求。

兩千多年來,在屈原故里湖北省秭歸縣,人們仍保留着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辦農民詩會等古老習俗,至今仍流傳着一支《粽子歌》。歌中唱道:“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潔白,半世熬煎。”又是一個粽子飄香的端午,秭歸人們扶老攜幼來到江邊,拋撒包好煮熟的粽子,召喚屈原的魂魄迴歸故里。在緬懷偉大詩人的同時,讓我們將“廉潔”二字深深地銘刻在心間,做潔身自好、不與污濁同流,讓學廉、思廉、崇廉、守廉、倡廉成為自覺的行動。(本報綜合)

端午節習俗8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俗稱端陽或重五、重午。興化方言稱“五日節”。

在莆田民間,端午節按照“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的程序進行。在節前,農家巧婦要用五色線為孩子織結長網袋裝熟蛋,織結小線袋裝樟腦丸,縫黃布虎,繡八封圖,裁新衣裳。節日裏先磨米蒸糕,備料包粽,以備祭祖。又以沿海地區特產麥螺為節日佳品,還流傳美話,曰:“五月九年級吸食麥螺,會增長脖子,醫治短脖病。”初四清早,各户在門、窗框上插艾草,以示避邪,還在大廳中張貼“鍾馗”像,除鬼孽、保平安。

初五早,人們紛紛上野外,挖集“午時草”(即各種藥草),如蛋草、慕香、野艾、鬼針草、一點紅、木荷……還有大蒜、雞蛋、鴨蛋,全部洗淨,置於露天處“曬午時”,午後,裝入大鍋燒“午時水”,以備全家人洗澡、清潔肌膚,消除疾病,再且以藥草蒸蛋,人吃了“午時蛋”,能殺菌、消病、健身。初五午餐吃頓美味水面,隨後洗澡。小孩洗完澡,要在肚臍、脖子、耳朵、額上抹雄黃,穿新衣,胸前掛樟腦丸、黃布虎、八卦圖和一串午時蛋,既好看又好吃。

賽龍舟。船隊員先把船抬到村前大溝中,兄弟村請船,舉行友誼賽,廚師煮龍船飯、請客,非常熱鬧。那時的“龍船”,有高伸圓正龍頭的稱“老船”,象徵該鄉已有出仕;另一種是翹起平頭畫龍臉的稱“齊頭船”,筆者的故鄉,造的正是“齊頭船”。每一龍舟隊員22人,船前部掛村旗,旗後一人大搗船鼓,兩邊各有十人划槳,船尾一人撐大槳,村民站滿溝岸高聲吶喊助勁。

端午節習俗9

傳統習俗需適應現代生活 創新過節方式 慕朵生

“因革損益”本是文化傳承之道。有些端午傳統習俗流失固然可惜,但更需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創新過節方式,讓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與高尚情操,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

在我國,端午節已走過20xx多年的歲月,納入國家法定節日體系也已是第八年,同時還是中國和世界雙料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可謂歷史悠久。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中,如何深入發掘端午文化,守護端午傳統,是一個嶄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題。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一般認為發軔於憂國憂民、投江而死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漢儒劉安稱頌他“志潔行廉”,宋儒朱熹讚譽他“仁至義盡”。換言之,屈原曾經立德、立功、立言,是一位偉大而又不朽的往聖先賢,其生平事蹟和文學作品所體現的愛國精神和高尚情操,既是端午文化最為寶貴的高貴品質,也是中華民族念茲在茲的優美價值。千百年來,古人每年在五月初五這天紀念和感恩屈原,周而復始、從未間斷,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戴香包、掛菖蒲、賽龍舟,等等。這些民俗習慣雖具有不同的地域色彩,但皆能人人蔘與和感悟,因而有助於將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變成每個個體生命的重要節點,凝聚成中華民族大生命的重要傳統。

時移世易,俗與世變。當今中國加速由傳統農耕社會邁入現代工商社會,許多基於農耕生活形成的端午習俗逐步淡化甚至徹底消失。比如,在城鎮裏,人們或許還會吃粽子、戴香包,但很少有人再親手包粽子、做香包,家家户户掛菖蒲、薰蒼朮的現象幾近於絕跡,就連賽龍舟、祭屈原等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也開始變得更注重表演性甚至商業化。與此同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發生碰撞,中國傳統節日面臨外來節日文化競爭,端午節也不例外。比如,明天是端午節,後天則是由西方傳來的“父親節”。許多趕時髦、愛熱鬧的年輕人,似乎更喜歡過帶有異域情調的“父親節”,而不是最具本土風情的端午節。

在“古今斷裂”和“中西競爭”多維文化生態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端午節作為一個旅遊、休閒、娛樂以及購物的日子來過,甚至有人戲稱端午“小長假”是屈原投江留給今人的“福利”。進而言之,今天的人們雖仍在過端午節,但卻越來越遠離甚至是遺忘了端午節的真正精神及其文化傳統。這一尷尬境遇令人遺憾。有哲人指出:“凡是不回想起祖先的人都不會寄希望於後世。”我們若不能有效守護祖先傳承下來的端午傳統,而是異化甚至是拋棄,同樣不能給後代子孫留下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的思想資源。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此過度焦慮。端午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其精神和傳統早已深入國人的骨髓,融入國人的血液,變成國人的文化基因,關鍵是如何將其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使之再度變成一種活生生、活潑潑的節日文化形態。“因革損益”本是文化傳承之道。有些端午傳統習俗流失固然可惜,需要搶救,但更需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創新過節方式,讓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與高尚情操,能更加現代化、人性化地與我們的生命發生緊密的聯繫,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就此而言,端午節仍然在路上,而我們則需要重新學過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10

‘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又叫浴蘭節女兒節,其歷史由來已久,從我國古代就已有過端午的習慣。讓我們先通過這篇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哪些説法來了解一下節日的起源吧,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吧。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

3.懸艾: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4.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宅驅邪。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牀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説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裏。據説,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説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古人們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説,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7.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

為什麼‘端午節’要‘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解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打算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密切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説她下江查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説,“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端午節’龍舟節的發展歷程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打算競渡。並且買一對紙製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而湖南汨羅縣,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詞中神翁祭拜,披紅佈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祭屈原之俗,在[隋書?地理志]中有記載:其迅楫齊馳,桌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唐劉禹錫[競渡曲]自注:競渡始於武陵,及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鹹呼雲:‘何在’,斯沼屈之義。可見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密切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

又如浙江地區,是以龍舟競渡紀念曹娥。[後漢書?列女傳]中載,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間則傳説她下江查找父屍。浙江地區多祭祀之,[點石齋畫報?虔祀曹娥]即描繪會稽地區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於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並於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無非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説,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在正式競渡開始時,氣氛十分熱烈。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桌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且如瞬。坡上人呼霹雷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這些詩句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婦女們平時是不出門的,如今也爭着來看龍船,銀釵耀日;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着錦綺彩竿,作為標誌。

龍舟向着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程稍嚴格一些。近年來,國內外都呈現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

除了比賽速度外,划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比如龍舟遊鄉,是在龍舟競渡時划着龍舟到就近熟悉的村莊遊玩集會。有時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具有表演的含義。如廣州的龍舟,挽手用槳葉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飛濺;船頭船尾的人則有節奏地頓足壓船,使龍舟起伏如游龍戲水一般。浙江餘杭縣龍舟,有的是讓人把龍尾踩低,使龍頭高翹,船頭的急浪便從龍嘴中噴吐出來,如龍吞雲吐雨一般。

也有的是遊船式競渡。如[淮南子?本經訓]龍舟?首,浮吹以娛,是划着龍船搖船在水上奏樂遊玩。在[夢粱錄]中記載南宋杭州龍舟六隻,戲於湖中。湖上有龍舟,只是畫舫遊船的一部分。

端午節習俗11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5、懸鐘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習俗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轉眼間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只為迎接這位如約而至的使者——端午節。

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説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老百姓為了不讓洞庭湖裏的小魚小蝦破壞屈原的軀體,包了許多的粽子,撒入湖中。

後來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會包粽子,賽龍舟,這已經成了世人眼中的習俗,而我最期待的就是包粽子和吃粽子了。

每到端午節,婆婆都會準備好粽葉、糯米、蜜棗、五香肉和各種各樣美味的食材,等我們回來,一起到太陽底下包粽子。你想啊,一邊包粽子,一邊説説笑笑,還有暖洋洋的太陽温暖心窩,這是多麼美好和諧的事啊!本來我是旁觀者,看着看着,我也忍不住包了起來,拿起粽葉往裏折,形成一個回凹,鋪上薄薄的一層糯米。我最喜歡往上夾很多的五花肉,一旁的大姨就會笑盈盈地説:“這可真所謂是真正的肉粽啊!”“那可不是,等會蒸不熟,可別鬧騰。”媽媽也在一旁附議道。我才不管呢,還是一個勁的往裏頭塞,待要合上卻發現底下撐破了。我趕緊向媽媽求救,誰知媽媽一邊幫我,一邊又數落起了我。我才管不了那麼多了,為了方便確認,我特意打了個蝴蝶結。外婆拿起包好的粽子去煮。

過了許久,外婆拿出了一大簍的糯米粽,我不停地在裏面翻找,生怕自己的肉粽子被搶跑了。終於找到了,我趕緊剝開熱乎的肉粽吃了起來,不多的糯米,吃起來特別軟弱,鮮香的五花肉被蒸過後,色澤更加豔麗,一口咬下去滿嘴油,特別滿足。吃着自己包的糯米粽子,心裏美滋滋的,有一種由心底而生的成就感。

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像一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它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內容絢麗多彩,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13

端午節那天中午,我們剛吃完粽子,爸爸就領着我去澄海看賽龍舟。走在往澄海的路上,我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端午節是有哪些傳統習俗?

爸爸笑眯眯地告訴我:"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很為國家着想,苦勸楚王要治理好國家跟與鄰國相好,但楚王不聽,他十分憂憤投江自盡。楚國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清正的大夫,於是用竹葉將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魚羣吃米而不吃屈原的屍身。漸漸地,吃粽子就演變成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聽完爸爸的一席話,我茅塞頓開。

不一會兒,我們到達了目的地,只見通往江岸的條條道路,人們潮水般地湧向江邊。這時,時針指向二點正,"蹦"一聲槍響,十八條龍船從上游魚貫而下。頓時,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譜成一曲雄壯的交響樂。"加油,加油……"競賽到了緊要關頭,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黃隊加油,黃隊加油……"的吶喊聲。原來是黃隊有點落後了,它的啦啦隊在為它鼓氣。黃隊的鼓點更緊了,哨聲更急了,黃船迎着浪花拼命地向前衝。最後,黃船得了冠軍。

船隊的團結奮鬥精神鼓舞了廣大觀眾,岸邊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跟歡呼聲。哇,賽龍舟真刺激,這又是端午節的另一個傳統習俗。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開心又有收穫。

端午節習俗14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習俗15

端午節的習俗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都知道端午節這天,全國最為相同的是吃粽子。關於端午節有許多説法,比如我的家鄉;在農曆五月七年級這天要給家人帶兩色絲線,五月初五要換五色絲線。傳説;帶彩色絲線上帝可以保佑家人身體健康,驅走瘟災,萬事如意。

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出來,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迴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説這樣能夠驅蚊蟲。洗完臉之後就開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將蛋黃煮灰了的雞蛋。吃完飯太陽露出半個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了。傳説;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習俗,雖然是個傳説但是家鄉的人都很相信。

媽媽説這些都是姥姥告訴她的。家鄉的端午節非常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