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教案模板集合7篇

端午節 閲讀(2.13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端午節教案模板集合7篇

端午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7個生字。

2、通過圖文結合、聯繫實際,瞭解“箬竹葉、糯米、掀開、剝開、裹着”等詞語的意思;積累“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心情朗讀好課文。

4、能用自己的話説説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瞭解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

2、能用自己的話説説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吃過粽子嗎?粽子什麼樣子?吃起來味道如何?

2、板書課題,學習“端、粽”和這兩個字的偏旁。

二、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1、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詞。

2、學生認讀生字。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分節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總會”説明了什麼?

2、“盼着”又説明了什麼?

五、學寫生字“午、節、葉、米、分”

1、觀察字形結構。

2、師範寫生書空。

3、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一、複習

齊讀、開火車讀詞語。

二、誦讀課文,品味內容

1、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朗讀。

(1)品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麼樣的。

(3)學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點。

預設: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5)詞語填空讀課文。

①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間有一顆________棗。

預設: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

②教師追問:為什麼用“青青的”“白白的”“紅紅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紅的”?

③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朗讀比較有什麼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葉包的,裏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的棗。

④指導朗讀:這樣AAB式的重疊詞更能體現出粽子的特點,各種顏色相間,色香味美。朗讀時彷彿讓人品嚐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學生彙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品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課件出示:依據課文內容,説一説,端午節為什麼會有吃粽子的習俗?

預設:①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②指名學生彙報詩人屈原的歷史事蹟。

③教師總結屈原的人物事蹟,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1.創設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師今天帶來了幾個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學們想不想吃?

(2)課件出示:寫有生字的粽子圖片。

(3)導學:你們認識它們嗎?我們來學寫這幾個生字,寫得好的同學會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師指導學生學寫生字

四、總結全文,情感昇華

每年端午節我們都會吃粽子,今天通過學習《端午粽》,我們不僅“品嚐”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每當我們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時,不要忘記緬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教案 篇2

一、活動主題的確定

在國務院新修定的法定假日中,五一長假被取消,而分別增設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四個假日。孩子們對其背後的文化傳統知之甚少,認為端午節不就是吃幾個粽子嗎?一點都不好玩,也值得放假?隨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同學們崇尚過洋節,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已經越來越淡化。如果再不弘揚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必將導致我們民族無形文化的急劇消亡和流變。激烈的討論過後,孩子們迫切地想知道端午節背後的文化內涵。我們決定開展以“走進端午節”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來解開這些謎團系列綜合實踐活動,這次活動是對即將到來的端午節進行探源。

二、學情分析:

我們四年級孩子,懂事、好學,喜歡閲讀,但家庭條件一般,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其學習,家裏有電腦的只在極少數,知識的來源主要是學校網絡、老師和課外書。他們對於的端午的認識也僅僅是吃幾個粽子和雞蛋,帶綵線辟邪之類,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對屈原的瞭解也甚少。

資源分析:

電腦網絡的普及,學校圖書館的開設,課外活動的豐富多彩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搭建了亮麗的舞台;為孩子們提供了的實踐的空間和取之資源;走訪經驗豐富、不忘傳統的家長,也是實踐中重要的社會資源。

三、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來源及歷史文化,用不同形式感受並展示。

情感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中國傳統節日對每一箇中國人的意義,進而培養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操,並通過分組合作,感受與他人合作交往的樂趣。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理資料和與人交往的實

踐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活動時間安排

1.確立主題,成立小組,制定小組活動方案(一課時)

2.各小組實踐活動(四課時

3.成果展示(一課時)

4.活動延伸(一課時)

四、活動實施過程

(一)活動準備

1.提出課題。師引導:“家長、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瞭解有多少?你們想通過什麼方式得知?”

生活動: 四人小組討論後,少數服從多數,決定設計一箇中國傳統節日調查表,對初

一至九年級各一個班級的學生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

師指導幫助學生完成問卷的製作與整理。師進一步引導:“通過調查結果,你最想説什麼?最想知道什麼?”

生的興趣被激發,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活動結果:對即將到來的端午節進行探源,就以部分同學比較熟悉的端午習俗粽子艾葉命名———粽艾香裏話端午。

【通過學生自主調查活動發現問題,從而有興趣解決問題。調查結果讓一些同學感受有些傳統節日被人們忽略甚至遺忘的悲哀!】

2.劃分小組,推選小組長。師:你們想從哪些方面探源呢? 生活動,同學四人一小組討論,教師適當提醒引導,決定從五方面探源:

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説——探源組

端午節的習俗——習俗組

端午的詩詞故事——文化組

採訪本地的老人及蒐集本地的習俗畫面——攝製組

國外端午節習俗——涉外組

師:子課題已經確立,根據興趣自願分成五組。

生自由組合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同學進行興趣選擇與合作交往的輔導和鼓勵,使他們堅定信心,積極參與適合自己的活動。

老師提議:各組民主推選出有責任心的同學為小組長。 學生活動,各組或口頭推選或投票選舉。

3.制定活動方案。在小組長帶領下,各組同學集思廣益,根據自己的任務內容確定活動方式。師建議每個組長根據組員特長

分配任務,合理安排,鼓勵用不同的方式展示成果。各組長上台交流活動方案,師生提出建議。師巡迴指導組長分工明細,根據興趣負責到人。各小組草擬活動計劃,小組成員通過後制定完整的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計劃表

4.階段性評價。從參與的積極程度、選擇的活動內容及紀律等方面進行評價。

(二)實踐活動

1.各小組預先充分利用網絡,圖書館,閲覽室等校內資源查找所需的資料,教師協調各組查資料的時間和地點,保證活動進度。

2.學生自願報名當主持,在不影響小組進度的情況下準備台詞。

3.探源組活動,交流整和所有材料後,決定編排小品以紀念屈原,教師適當指導動作、表情等。

4.習俗組三位同學整理蒐集各地端午習俗的資料,兩位蒐集圖片,兩位美術愛好者畫習俗畫,並聯系攝製組拍照片。

5.文化組分工蒐集端午詩詞與故事,三位同學一組,爭取脱稿複述。

6.攝製組採訪當地的老人,配合其他各組活動,教師首先對照像機的使用提出要求,由李娜同學專管,對與人交往的禮貌以及怎樣設計採訪問題等提出意見,然後與習俗組合作學習包粽子。

7.涉外組主要通過網絡、書籍等蒐集外國端午風俗,交流感想,暢談體會。

另外,教師經常詢問小組長,瞭解學生的活動進展情況,對遇到的困難及時指導幫助,來統一協調各組員意見。

【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鼓勵同學有個性地表達,發揚創新精神。】

(三)成果展示

主持人楊煥、王羣帶領同學慷慨激昂的高歌《中國人》引入成果展示。

1.探源組彙報。

(1)講端午節的六種起源:①源於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② 源於伍子胥的忌辰。③ 源於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④源於端午節第四個意義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⑤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⑥ 源於田文。

(2)幾個同學表演了小品“屈原頌”。

(3)講端午節名字的來源及別稱。

(4)通過對端午起源的探究,大家有什麼感想?學生討論後自主回答。

【通過集思廣益,用思想風暴的形式,啟迪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

2.習俗組彙報。學生各代表發言:

(1)介紹各地端午習俗,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等都有相同和不同的習俗,這些習俗的核心內容是辟邪除瘟保持健康,是真正的衞生防疫節。

(2)展示蒐集的端午香包、粽子和賽龍舟圖片以及自畫農村端午風俗畫。

(3)講端午節戴五彩線的講究。

端午節戴五彩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彩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説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製成的五彩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不過,我們這兒的大人為了祈求孩子平安、幸福,小孩子的雙手雙腳上都帶五彩線。

(4)蒐集了許多關於四川地震災區的新聞和災區小朋友快樂過端午的照片。

(5)談本次活動的感受。

【本環節關注災區,激發同學的愛心,增強民族凝聚力。】

3.文化組彙報。 學生代表交流:

(1)關於端午節詩詞。(2)門楣上掛菖蒲和艾葉的傳説。(3)黃巢與艾葉的故事。

【通過傳説、故事,讓學生明白:信任與愛心也是端午節的另一來源。】

(4)組員互評活動表現。

4.涉外組彙報。(1)外國也有端午節。(2)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然而,在國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習俗。(3)還蒐集到20xx年11月24日,韓國申報“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全班同學紛紛發表自己意見,形成一場小型辯論賽:

甲方:端午節仍是中國人的節日。乙方:端午節是漢文區的共同節日。

【通過辯論,引起同學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視,增強愛國情

端午節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默讀課文,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3.抓住文中的重點內容,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複述課文。

4.抓住屈原的言行、藉助資料感受屈原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抓住屈原的言行、藉助資料感受屈原的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導入

同學們讀到題目你想了解什麼?(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檢查字詞。

(1)重點指導:“愛戴”

(2)文中指誰受到“愛戴”,結合句子説説屈原為什麼受到愛戴?

(3)“悲憤”近義詞是什麼?

3.默讀課文,説説這篇文章講了誰的什麼事?

三、深入學習,理解感悟

過渡:哪幾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端午節的由來?

1.輕聲讀3—6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屈原是個什麼樣的人,用書中的語句概括。(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幹)

2.默讀3—6自然段,劃出體現屈原忠誠愛國的句子讀一讀,把感受批註在書的邊上。

3.指名讀,“在他的輔佐下”一句。

(1)為什麼強調“十分”這個詞語?(突出人民對他的愛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這段影片,你有什麼感受?(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偉大屈原為國為民操勞,他很愛國)

(3)讀出你對他的讚揚。

4.對比詞語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為黎民的苦難而悲,為祖國的滅亡而悲,為自己報國無門而悲)

5.引入資料讀,體會屈原的愛國

投影:屈原《離騷》中的兩首,從中感受到什麼?

6.對比句子讀,感受人們對屈原的愛戴。

讀讀哪句話好,為什麼?

四、通讀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節的理來是什麼?用自己的話説説。

【作業佈置】

1.抄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複習

1.讀詞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愛戴—— 輔佐—— 誣陷—— 流放——

二、指導練習複述課文內容

1.回顧全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小組合作填寫。

(1)端午節的習俗有( )( )( )( )。

端午節是為紀念:(1)屈原為楚國( )

(2)屈原為百姓( )

(3)屈原( )

屈原投江後,百姓們( )、( )、( )

現在的端午節( )

3.自由的依據題詞的順序,試着複述課文內容。

4.全班交流。

三、資料擴展

你還知道中國哪些傳統節日的由來,講給大家聽。

【作業佈置】

以“中華傳統節日”為主題製作一期手抄小報。

【板書設計】

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

人民 悲痛

悲憤 包粽子為國捐軀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裏見到的?

幼:見過。家裏,商店裏、、、、、、師:現在,我們在家裏,店裏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裏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説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 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裏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説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裏。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裏,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裏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指導一些特殊的端午節物品,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掛圖30號;《小朋友的書·我愛夏天》

2.ppt,粽子;香袋;長命縷;雄黃酒;龍舟圖片。

3.建議家長事先為幼兒講述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活動過程:

1.瞭解端午節有關物品。

師:(教師出示粽子,龍舟,香袋,長命縷,雄黃酒圖片)小朋友看看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他它們叫什麼名字呢?

幼:粽子,龍舟(船),香袋、、、、、、師:我們可以在圖片中看到粽子,有龍舟,有香袋,還有的師什麼東西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師:圖片中的東西一起復述一遍你見過這些東西嗎?在哪裏見到的?

幼:見過。家裏,商店裏、、、、、、師:現在,我們在家裏,店裏很容易看到這些物品,那小朋友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在哪個節日裏要用到的嗎?

幼:端午節師:老師聽到好多小朋友説端午節,你們是怎麼知道端午節的呢?

幼:我爸爸/我媽媽、、、、、、給我講的。

師:小朋友們很認真,把爸爸,媽媽告訴你們的節日記下來了。沒有錯,這些東西呢,都要在端午節用的。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小朋友告訴老師,端午節是每年的什麼時候?

幼:6月6日(公曆) 五月初五(農曆)(給幼兒分析公曆,農曆)師: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幼:屈原、、、、、、師: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聰明,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這個節日啊,和我國以為著名的詩人有關。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聽聽屈原的故事(教師講故事、、、、、、完)師:端午節和誰有關?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聽得都很仔細,現在人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幼:屈原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過端午節;小朋友們想想,為什麼人們要紀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愛國家、、、、、、(表達了人們對屈原怎樣的感情)師:因為屈原愛自己的國家,他聽到自己國家滅亡了,心裏很難受,跳進了汨羅江,小朋友們説屈原怎麼樣啊?

幼:很偉大、、、、、、師:屈原很偉大,當時人們聽到屈原死的消息,他們怎麼做的?

幼:劃小船,拿粽子、雞蛋、、、、、、把雄黃酒倒進江裏。

師:人們划來小船打撈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們吃屈原的身體,把粽子、雞蛋扔進河裏,把雄黃酒倒進江中,讓水裏的動物罪暈,不去傷害屈原的身體。

師:人們對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師:因為屈原愛國家,愛人民,所以人民也熱愛他。為了懷念他,以後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所以在我們過端午節的時候呢,包粽子,賽龍舟也成了我們的習俗了。

師:現在小朋友們清楚了沒有,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啊?

幼:紀念屈原。

師:在什麼時候?

幼:農曆五月初五師:我們都要幹什些什麼事呢?

幼:賽龍舟,包粽子、、、師:我們現在呢,在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故事,體會一下大詩人屈原的心情,和人們對他的熱愛與懷念。

端午節教案 篇5

城南幼兒園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説、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説等。

二、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粽子、掛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語言)

2、童謠《拍手歌》(語言)

3、感受賽龍舟(社會)

4、美麗的龍舟(藝術)

5、龍舟競賽(健康)

6、我愛吃粽子(科學)

四、端午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各班級幼兒進行手工粽子摺紙和塗色,並進行環創佈置;

2.大班活動領域三樓音美大廳走廊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展板三個班級一組,主題明顯,體現端午主題活動;

4.龍舟的製作,六個班級合作製作;

5、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説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閲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

③動手區: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一起包粽子活動(大一班),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六、大班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屈原的故事(語言)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説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指導語: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導語:①人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②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活動二:童謠《拍手歌》(語言)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

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説説、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

活動過程:

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

★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麼活動?

(2)欣賞童謠《拍手歌》,理解主要內容。

★指導語:①在這首童謠裏,你聽到了什麼?②你有什麼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

2、學習童謠,瞭解拍手遊戲的玩法。

(1)嘗試朗誦童謠。

(2)討論拍手遊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

★指導語:①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叫《拍手歌》?②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

(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

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

4、記錄並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

活動三:觀看賽龍舟(社會)

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感受競賽活動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瞭解本地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情況。

活動建議:

1、與組織“賽龍舟”活動的有關單位聯繫,確定參觀地點及時間。

2、請家長帶幼兒前往參觀,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徵及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現,感受競賽的熱烈氣氛。

3、引導幼兒交流賽龍舟的場面以及自己觀看賽龍舟時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四:美麗的龍舟(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有參觀賽龍舟活動的相關經驗。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徵,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麼樣的?上面有什麼?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①龍舟上缺少什麼?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麼方法?需要什麼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並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龍舟競賽(健康)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划龍舟動作,兩兩合作協調向前快跑。

2、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皮筋龍舟”若干。【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文章幼兒園中、大班端午節活動策劃實施方案出自

活動過程:

1、模仿賽龍舟的動作(划船、打鼓、擦汗等)。

2、遊戲:《划龍舟》。

(1)討論兩兩合作划龍舟的方法。

★指導語:兩人一組怎樣能把龍舟劃得又快又好?

(2)自由結伴嘗試合作划龍舟。

(3)划龍舟比賽(分組接力比賽)。

3、聽音樂做全身放鬆動作。

活動六:我愛吃粽子(科學)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品嚐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並樂意與同伴交流。

2、初步瞭解粽子的製作過程。

活動準備: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葉、棉線等)。

活動過程:

1、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粽子”,瞭解粽子種類的多樣。 ★指導語:你帶來的是什麼粽子?它是什麼形狀、什麼口味的?

2、觀看包粽子,瞭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討論、認識包粽子的材料。

★指導語: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嗎?(根據幼兒所述,一一出示相應材料並加以認識。)

(2)觀看老師(或家長)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3、品嚐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 活動七:端午節親子活動(綜合)

活動目標:

1、通過唱唱、跳跳、講講、嚐嚐等活動,進一步體驗教師、幼兒、家長共同過端午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碟片、歌曲磁帶、表演材料等。

2、邀請幼兒家長參加活動。

3、各種端午美食(粽子、綠豆糕、鴨蛋等)。

活動建議:

1、開展家長、幼兒互動式智力競賽,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指導語:端午節是哪一天?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2、幼兒節目表演。

3、家長、幼兒的親子游戲(如:包粽子比賽等)。

4、端午節美食自助餐活動。

端午節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

1、讓學生更好地瞭解、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2、引導學生珍惜並繼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熱愛祖國。

3、鍛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辯論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學生自己調查走訪,查閲資料。

2、小組活動中的合作交流。

三、教學準備:

分小組蒐集並整理資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端午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午節去了解一下。

(二)活動一:端午説由來

1、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別稱嗎?(分小組彙報成果並補充)

2、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也很多,你都知道哪些?(學生分組交流)

(三)活動二:端午講故事

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關於端午節故事傳説很多,

你們知道哪些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

(學生講述端午節故事)

(四) 活動三:端午話習俗

1、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廣人多,加上許多故事傳

説,於是各地有着不同的習俗。你們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麼嗎?(課件展示:賽龍舟)

3、端午節為什麼要進行賽龍舟比賽?(學生交流)

4、除了賽龍舟,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就是品嚐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5、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

種琳琅滿目。我國各地方的粽子還各有特色,你知道嗎?(學生自由交流)

(五)活動四:端午頌詩詞

同學們都蒐集了哪些與端午節相關的詩詞呢?(學生交流分享)

(六)活動五:談感受,激發情感

今年端午節你打算怎麼過?(學生交流自己的計劃。)

五、教師總結:

聽了同學們的介紹,相信我們都對端午節加深了了解。兩千多年的歲月,這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儘管大江東去,暮往朝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讓我們世世傳遞端午節,代代都記住他,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最後老師就以屈原《離騷》中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段話來結束今天的傳統文化課,也希望同學們用這段話來勉勵自己,在以後的時間裏努力學習,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端午節教案 篇7

第一階段:聯結與建構

教學目標:能對端午節的習俗理解圖畫的含義;能朗讀兒歌,感受兒歌朗朗上口的特點;能理解“掛”、“纏”、“系”等詞語的含義;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完整的故事;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掛香蒲、划龍舟等。

教學過程:

導入活動:教師説一個掛於粽子的謎語,請幼兒猜猜謎底。示範:“四個角、四個面、六條稜;外面穿着一件綠大衣,中間繫着一條白腰帶;摸上去軟綿綿,掂一掂沉甸甸。”(向幼兒展示綵線紙粽子)這個粽子是老師用綵線和紙做的,你還見過什麼樣的粽子?你吃的粽子是什麼味道的?前幾天,我們一直在聽一首兒歌《端午節》,下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吧。(播放兒歌的VCD,只播放聲音,不播放畫面。)兒歌中説過端午節的時候要做什麼呢?我們一起看看大書。

閲讀圖畫:

封面:封面上有誰?揹着的揹簍裏有什麼?她手裏拿着什麼?她會用這些葉子做什麼?她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我們看看書名叫做《端午節》,小朋友們知道端午節時哪天嗎?對,封面上寫着呢,端午節是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

第一頁:桌面上有什麼?是用來做什麼的?桌面的左邊是誰?表情如何?心理怎麼想的?(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同幼兒討論桌面上是什麼,用來做什麼。)

第二頁:小女孩在做什麼,表情如何?媽媽在做什麼?這頁對應的兒歌中的哪一句?為什麼?(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請幼兒指出香蒲和粽子。)

第三頁:媽媽和小女孩在做什麼?這頁圖畫對應的是兒歌中的哪一句?為什麼?(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請幼兒在畫面上指出五色彩線。)

第四頁:這幅畫對應的是兒歌中的哪一句,你是怎麼知道的?(揭示文字,將文字讀給幼兒聽。)小女孩腰間掛的是什麼,手裏拿的是什麼?學一學她的表情和動作。我們為什麼要掛香包呢?

第五頁:圖畫上有誰?他們的表情和動作是怎樣的?他們為什麼要這麼高興呢?她們要去做什麼?(把文字讀給幼兒聽)她們要去看什麼呢?小姑娘手裏拿的是什麼?畫面右上角是什麼?

第六頁:她們要去看什麼呢?你能用兒歌中的話把這頁的內容概括一下嗎?你見過賽龍舟嗎?

第二階段教學:閲讀與反思

 教學目標:初步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如賽龍舟、戴五色彩線、掛香鋪等;補充關於端午節的背景知識;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過程:

閲讀文本和小書:教師為幼兒朗讀幾份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的端午節的背景知識,可以請幼兒補充自己知道的部分,也可以請幼兒提問不清楚的地方。

教師出示大樹,和幼兒一起完整朗讀兒歌一次;教師將小書發給幼兒,請幼兒自行閲讀幾分鐘,然後和幼兒一起觀察小書:書中有隻動物每頁都出現,它是誰,它在做什麼?請你在每頁上找出來;教師帶領幼兒逐頁翻看大書,討論關於端午節的背景知識。

第一頁:端午節在什麼時間?我們説過是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它是在什麼季節呢?

第二頁:我們為什麼要吃粽子、掛香蒲?你知道還要帶什麼東西嗎?

第三頁:為什麼要佩戴五色彩線(五色即青赤黃黑白)?為什麼要掛香包?為什麼端午節會賽龍舟?

教師再完整帶領幼兒朗讀兒歌數次,提示幼兒注意朗讀的語氣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