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重陽節>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700字五篇

重陽節 閲讀(1.89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700字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重陽節的作文700字五篇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1

一年四季之中,我最喜歡菊花飄香的秋季;一年的許多個節日之中,我認為重陽節是比兒童節和春節更讓我快樂的節日,九九重陽情作文850字。那是因為,金秋的重陽節又是“老人節”、“長壽節”和“敬老節”,一年之中,只有這個節日,是獨獨屬於我外婆的!

在重陽節,人們賞菊花、吃重陽糕、登高祈福,非常開心。然而對我來説,重陽節不光是快樂的,它更多的意義是感恩!

每到重陽節,我總是年年堅持去外婆家拜訪。今年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帶着水果、糕點,興沖沖地來到了外婆家。外婆一打開門,兩眼一亮就高興地把我抱了起來,説:“小外孫女又來看我了吧,真乖,外婆真高興。”我在外婆的耳邊輕輕説:“外婆,今天是重陽節,祝您節日快樂。”“好,好,謝謝你呀!”外婆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了,好像年輕了不少。

吃完了晚飯,我決定把早已準備的計劃實施起來,那就是給外婆洗一次腳,讓外婆高興高興,850字作文《九九重陽情作文850字》。於是,我打來一盆熱水,把外婆請到牀前坐下。外婆疑惑地問我:“你要幹什麼?”“今天我幫您洗腳吧!”“喔。”外婆沒再説什麼,於是,我幫外婆脱下鞋子,啊,一股異味直竄出來,我連忙捂住鼻子,唉,洗什麼腳呀?還是別洗啦!外婆見我猶豫了,笑着説:“怎麼?要當逃兵了嗎?”“我,我……不是的,我正要給您洗呢!”於是我只得硬着頭皮給外婆脱掉襪子,啊!這腳怎麼和我的完全不一樣呢?雙腳筋脈突兀,失去了彈性的皮膚已經變成了棕褐色,顯得那麼蒼老,連腳指甲也變了形。我的心頓時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湧上我的心頭。

撫摩着外婆那雙長滿繭的腳,我強忍着淚水,陷入了沉思:外婆,平時的您看起來是那麼堅強、能幹,可這雙腳完全顯出了您的蒼老、瘦弱。是您,為了這個家操勞了一生,直到現在您還整天地勞動,卻從不叫累,您是多麼辛勞啊!外婆,您給了我無限的憐愛和呵護,就算我做錯了事,您也從來不責備我,總是以慈愛的心對待我,時常教育我要努力讀書,而我,卻還常常嫌您嘮叨,辜負了您的一片苦心。外婆,給您洗一次腳算得了什麼呢,就算天天給您洗腳也是應該的……

九九重陽情,悠悠兒女心。一個普通而又不尋常的重陽節又過去了,但它對我的教育意義十分深刻。外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好好孝敬您,讓您過上幸福的生活!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2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弟子規上也説過:“冬則温,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褥。我的爸媽對老人一向孝順,雖説不上“晨則省,昏則定”,但也是事事都盡心盡力地安排周全。

今年的重陽節恰逢國慶長假,爸爸媽媽和我陪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過了一個特別的重陽節。重陽節前夕,媽媽特地為老人們安排了一次旅行,去杭州風水洞和宋城遊玩,老人們可高興了!一路上老人們談笑風生。到了杭州風水洞,景區裏形狀各異的石鐘乳、一眼望不到底的溶洞、一條條可愛的娃娃魚……老人們看見這麼多他們不知道的東西,都發出了陣陣驚歎。事先早就為這次旅行做足了“功課”的我,此時充當起了家庭導遊,把我網上查的,書上找的關於風水洞各個景點的傳説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一講解。聽了我繪聲繪色的講解後,他們更是連連稱讚大自然的鬼虎神功。杭州宋城是外公夢寐以求的地方,聽説這次要到宋城,別提有多了。在宋城,我彷彿又看到了欣欣向榮、熱鬧繁華的宋代:房屋都是宋朝時的樣子,工作人員都穿着宋朝的衣服、街上到處是熱鬧的小吃店……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間,我彷彿覺得自己是穿越到宋朝的歷史之中了呢。外公來到宋城可就活躍了,就跟個孩子似的立刻去買了小吃,一邊吃着小吃,一邊還給我們講開了宋朝的歷史。最讓人難忘的還是我們那裏看的名叫《宋城千古情》的精彩的魔術表演!舞台上,旖旎的燈光加上舞者的精彩表演,使大劇院不時響起陣陣雷鳴般的掌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嘖嘖“演得太精彩!”

晚上,大家和幾位老人一起吃了團圓飯。看着老人們一個個都得紅光滿面,笑着,説着,滿臉的皺紋都舒展開了,就像盛開的瓣,每根皺紋裏都漾着甜甜的笑意。爸媽也因為能讓老人家高興而特別高興。我心裏想着,原來老人們的快樂原來如此簡單,孝順也是並不是一件難事。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3

重陽節前夕,媽媽和我開始準備送給外婆和外公的禮物了。媽媽想做一個蛋糕,我不同意,因為她雖是有了點經驗,但每次總是會出差錯,要麼忘加了配料,要麼把蛋糊攪消泡了,做得很小,而且很費時。又沒有買的好吃,幹嗎要累自己呢?我馬上向媽媽提意見,想去蛋糕店裏買個高級大蛋糕送給外婆外公,媽媽搖頭,拉着我去超市買配料。

買完東西就開始做蛋糕了。媽媽在做,我趁機也在一旁看着,偶爾打打下手。經過媽媽3個小時的精心製作,蛋糕烤好了。媽媽切下一個小角給我嘗,哇,好香!細膩、鬆軟,再看那個大蛋糕,表層是巧克力色,裏面是淡黃色,圓圓的,多漂亮啊。我又想起了做蛋糕時,媽媽拿出的材料是草雞蛋(原生態的最有營養的雞蛋)、最純淨的冰糖粉和高級蛋糕粉(能做出最美味的蛋糕)。當時我還不解:“為什麼要用這麼貴的原料做蛋糕?”媽媽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孩子,外婆得了結腸炎,病因是多吃了壞食品,媽媽哪能不弄點優質食品給你外婆調養調養?”媽媽的這一番話裏,其實藴藏着她對父母的孝心,媽媽做的蛋糕也不是普通的蛋糕,裏面還有着感恩之心呢。

重陽節到了,我們一家人帶着蛋糕來到外婆家。外婆外公吃着蛋糕,非常高興,也切了一大塊蛋糕遞給我。面對這垂涎已久的蛋糕,我真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可看着它,眼前浮現出外婆慈祥的面孔和外公笑眯眯的臉,又想起媽媽説過的話。平日裏,外婆幫我們洗、買了多少件衣服,每週都會打來電話:“日子過得好嗎?”等我們一回來,她就會燒一大桌好菜;外公要有什麼好吃好喝的,總是捨不得給自己,一到這時候就擺出來給我們;媽媽和爸爸白天工作,晚上做飯,忙忙碌碌的,也該舒服舒服了。於是,我持起刀叉就要去切那一塊大蛋糕。爸爸媽媽以為我要把它吃光,就想去制止。誰知我把那蛋糕一分兩半,一半還給外公外婆,一半給爸爸媽媽。媽媽見了,馬上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一份大禮物,一份小心意。一份親手做的禮物,往往包含着一片真心。其實我們給外公外婆的禮物很簡單,卻又很珍貴——是感恩的心哪!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4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我們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候,許多老奶奶們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九”,又代表着中華人民的喜悦、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着,要發自內心去感受。秋天是野遊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採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麼,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有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鬆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曆,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長輩們的節日,我怎麼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麼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我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閲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着每當重陽節時,做子孫的應該陪自己的長輩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裏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記性就笑着説:“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外婆疑惑地説:“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外婆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你媽媽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説:“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發了。我和外婆一邊説,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着清澈的池水,飽覽壯麗的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外婆過重陽節。上面綴着各種花紋,有的是嵌着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輕了幾歲。

重陽節的作文700字 篇5

“中秋過後又重陽”,起源於漢初的重陽節有着悠久的歷史。要説重陽節的來歷,那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兒!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説,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傳承至今,重陽節已經演變成為了一個活動豐富、情趣盎然的佳節,各地人們通過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活動來歡度這個歷史悠久的節日。

缺少了我最讚賞的地方,恆景拜師學藝,殺死瘟魔才讓九月九登高的風俗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