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文化>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5篇)

文化 閲讀(5.9K)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經典文化的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5篇)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

上一學期,就斷斷續續地在閲讀北京東路國小張齊華老師的《審視課堂:張齊華與國小數學文化》一書,假期中更是再次認真拜讀了一遍。作者張齊華是一位年輕的教師,已經得到眾多名家的認可,也受到廣大老師的贊同。張齊華老師致力於在實踐層面還原數學的本來面目,演繹數學的文化魅力,展現數學的意趣與價值。

張齊華老師的教學,給人以驚奇之感,有方法的領悟、思想的啟迪、精神的薰陶。設計自然流暢、環節處理細膩、構思巧妙魅力、教學到位厚重,很是值得我學習。

張老師的座右銘“不重複別人的,更重複自己”,才讓他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創新。《圓的認識》一課,在準備時“由外而內”的跨越,讓我看到張老師在新一輪《圓的認識》的探索與實踐,儘管困難重重,但張老師堅信:路總會重新走出來的,只要你願意去開闢。在思考後一個個問題的出現,張老師坦然面對靜心解決,使《圓的認識》一課再次呈現了一些別樣的意味。看着實錄,就像走進了張老師的課堂,儼然像在品一杯好茶,只有靜心悟道才是至理。

張老師的《交換律》堅信了數學向着縱深處開掘的至理,讀這份案例為其深度和細膩而震撼。對數學文化的追求正是本節課的顯著特色,這種數學文化特質不僅外釋為一份感性的素材,更內藴成一種理性的思辨。“猜想—驗證—猜想—驗證—猜想”猶如泛起漣漪的思維波,思維的確定性、變通性、辯證性、得以相互印染,這種質辯的深入性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教學本質內涵和教學價值取向。《認識整萬數》一課,讓我瞭解到張老師是如何破解數學知識內在的結構的。

新穎的教學設計因為有了教師對教學內容本身的深刻理解作支撐,而獲得了更加豐富的內涵。精彩的四十分鐘,來自於課外日日夜夜,來自於教師對教材內容和數學知識結構的深入把握,對數學規律方法的深層次揣摩,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調查瞭解。

張齊華老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節課、教學方法與理念,還有對教育、對專業的執着追求,感受到一名數學教師在藝術王國裏演繹精彩的真實歷程。張老師的教育理念給我指明瞭教學的方向,讓我學習如何研究我們的數學,如何讓我們的數學更有數學文化的味道。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2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餘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書。讀罷餘秋雨先生的這本《文化苦旅》,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久久難復平靜。

在讀之前,我根本不會想到一處處名勝古蹟的背後都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不會想到踏足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其實是踏足在千年歷史的沉澱之上。那一段苦澀,那一段艱難,那一段早已成為歷史的路跡是現今無法真切感受到的。

就説説那個敦煌的罪人——王道士吧!他原是湖北麻城一個普普通通的可憐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不幸地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把持着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王道士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

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痛。讀到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這筆文化重債,我們又能向誰討要呢?餘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從西北的敦煌走回東南的江南,江南,與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覺,它也是美,不過它是若朦朧羽紗般的美,它是細雨綿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與江南牽繫的是一字“隱”,這是失意文人的隱歸,他們隱去知識修養,他們隱去滿腹才華,他們隱去對國家的滿腔熱情,孤傲、名聲,一切都像是順着江南的水一併隱去了,順着時間悄悄地隱去了。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西湖……路,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在沙山頂端,望着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序的愁。

中國當時的路跡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點點被時間沖刷,如同堅韌的巖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樣。閉上眼,靜下心去走那一段歷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時間所不能存留的情與景。閉着眼,彷彿能聽到當時的中華大地在一頓一息,然而歷史文化是它靈魂的一部分,有時會苦澀、掙扎、灰暗但永遠深具哲韻、亙古不朽。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3

讀罷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很想抓住些什麼,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不去,心中難復平靜。 日記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鎮,秋雨先生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夾雜着喜悦,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敍説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説説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秋雨先生之苦,皆因有着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餘先生得知我們肆意欣賞着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秋雨先生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於歷史學,畢竟秋雨先生釀製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我就這樣追隨着秋雨先生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後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4

親愛的朋友,當你翻開《文化苦旅》,是不是也像我一樣感慨:餘秋雨先生怎的這麼有才華?無論在哪個文化景點前,他怎麼都能浮想聯翩,引經據典?

還有歷代的文人墨客,為什麼往往也能在登高臨遠時賦詩作文?

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究其根本,在於他們行走時,並非“空手”來的,他們來的時候,早已在行囊裏儲備了足夠的情懷,一有契機,自然就文如泉湧。

李白沒有儲備足夠的傲岸情懷,怎能吟誦“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杜甫沒有儲備足夠的愛國情懷,哪能“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蘇軾沒有儲備足夠的曠達情懷,就不會“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這些詩文,不僅在描繪大好山河,也是在用他們的深情和睿智在和我們溝通。

那麼,他們的.情懷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一曰讀書,二曰行路。

是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認識的人往往很有限,知道的事情也很少,更別説去鑑別和評論了。是書籍,打開我們認知的大門,使我們瞭解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裏的奇聞異事,在我們心裏打下是非的框架,在我們心靈的土壤裏,埋下一顆情懷的種子,等待時機長得清晰明媚起來。

這個時機,就是適時的實踐。上路之前要備好情懷,備好情懷不上路,對世界的認知仍然是淺薄的。正如陸游所説:“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不親眼去看看,熱帶南國的人不能真正知道雪花究竟是什麼;生在平原的人不用腳去丈量一下,怎麼知道蜀道到底有多高?從不曾失去過的人,又怎麼能體會失去的痛苦,又怎麼會有失而復得的喜悦?

你少年時認的字,讀的書,會在某個時機突然變得鮮明起來,如同茫茫雪地裏綻放的第一朵紅梅,有了顏色、味道、質感和温度。你讀的書越多,你由一個人、物,一件事,所能連綴起來的網就越大,你對世界的認識,漸漸就成了春色滿園。這樣,你對世界就會有自己的鑑別,有了屬於自己的情懷。

當你的情懷的行囊裝滿時,你再上路,你就會和餘秋雨先生一樣,觸目皆風雨,下筆如有神了。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5

前不久,我在某報上讀到這樣一則消息:“海爾”人在接待參觀者的整個過程中,主人總是堅持面朝着參觀者邊倒行邊介紹情況,許多參觀者對這種“倒行工作法”費解,時常有人問:“你們這樣做是不是有點難受”但聽到的回答卻總是一樣的,“面對你們是一種尊重”。大家知道,海爾集團是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大型國際化企業,“海爾”之所以能快速成長為企業巨人,關鍵因素就是因為它錘鍊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並且使之在職工心中深深地紮了根,不斷開出芬芳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煥發出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海爾”現象及其培育的企業文化已成為許多專家、企業關注和研究的焦點,成為人們前進的路標和旗幟。

説到這裏也許就會有人問:企業文化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到底什麼是企業文化呢專家已經給出了定義: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創造的具有企業特色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對外是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是企業的靈魂和持久動力。企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質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又稱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的精髓,處於核心地位。

那麼,企業文化有多神奇呢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指出,你可以毀掉海爾,但你毀不掉海爾文化。正象一位會再哲人所言,今天你聽到可口可樂被火燒盡的消息,明天就造一個新的可口可樂,因為有可口可樂的文化在。可見,企業文化對企業以及企業員工的影響是深遠的,它的魅力是無窮的。

我們信用社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同樣需要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如果站在金融業風險和競爭的角度,我們信用社不僅需要企業文化,而且迫切需要。如果缺乏了企業文化,我們信用社的經營管理就失去了靈魂,失去了發自內心的動力和追求,就僅僅是隻具備外表,而缺乏內涵和活力,如果要説有活力,也難以持久保持。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信用社的企業文化建設基本上還停留在表層和初始階段,還停留在感性和模糊的認識上。那什麼是信用社的企業文化我們應該怎樣建設這一問題我思索了很長時間,而且我相信,它同樣也困擾着我們每位信合員工,更需要我們每位信合員工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來澆鑄。那麼,如何塑造我們信用社的企業文化呢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6

《呼蘭河傳》把人帶到遙遠的回憶裏。似乎親身來到了灰色、平靜的邊境小城,土得掉渣卻如詩如畫。舊時的景象和人物在靈巧別緻的筆下活了起來:凍裂了一切的寒冬、賣饅頭的老頭、街道中間的深炕、後園子、愛看熱鬧愛傳瞎話的小鎮居民、大神、道士、小工、童養媳。

《呼蘭河傳》的結構是越軌的,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確定的主角,沒有固定的主題,不是小説也不全是回憶,就這樣散散亂亂、隨心所欲地揮筆而去,卻一路帶着你走進憂傷、敏感、無助而又悽美的女性世界。能一氣讀完的書已經極少,能一氣讀完的文學藝術品則少之又少,超越偏見讀完《呼蘭河傳》是一種幸運。書中的人物定格在腦海深處,超越時空他們仍然處處存在着,善良而冷漠的爺爺、開朗卻無助的小團圓媳婦、勇敢而苦命的馮歪嘴、愛面子又委曲求全的有二爺。正是這普便的人性描寫,使《呼蘭河傳》歷久彌新,位列《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説一百強第九名當之無愧。

然而《呼蘭河傳》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是蕭紅樸實、獨特、細膩、真切的文筆,有什麼故事能比作家的文筆更吸引人呢?受蕭紅影響而走向漢學之路的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如此評價蕭紅:“蕭紅是一個好畫家,她的文字簡單樸素,不華麗,但閲讀她的作品彷彿身臨其境,閉着眼睛就能看到她筆下描繪的那個地方,她是用文字繪畫的好作家。”這位曾把蕭紅作為博士研究課題的漢學家説出了我內心真實的感受。可惜的是這位極具天分的女作家命運悲苦,31歲就離開了人世。

作為一個黑龍江人,我為第二故鄉哈爾濱的呼蘭城曾經有一位這樣獨特的作家而感到驕傲,這位義無反顧追求女性自由的蕭紅值得被人們永遠銘記。《呼蘭河傳》中蕭紅對兒時後園子的描寫似乎正是她人生的真實寫照: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若都不願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

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的飛,一會從牆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牆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

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7

讀過一篇文章名為《警惕文化蘇丹紅》,它説:“這不是讀者的錯,好比絕大多數吃肯德基的人都不明白它的製作原理,誤食了帶蘇丹紅的雞翅,他們是受害者。這個時候,有關專家同樣應該站出來,告訴大家,這是一種與傳統文化有距離的讀物。當然,當你知道了蘇丹紅是什麼東西之後你還要吃肯德基,那就不是專家的責任了。”而我卻在有些地方不敢苟同。

因為時下雞腿不敢再抹蘇丹紅了,人們經過專家指點,知道它不好,至少對人不好了。於是,再好的雞腿抹上蘇丹紅,也會滯銷(在知道的前提下)。可是,專家早説過快餐裏面只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那些使人肥胖的東西,沒有多少營養,而它的消費羣體仍茫如煙海。《警惕文化蘇丹紅》能解釋嗎?

問題暫且按下不表,先説快餐是怎麼產生的。我們把我們所處的時代叫做“信息時代”,而這個時代卻沒有什麼可以稱得上是“信息”。因為信息具有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以及最重要的時效性。所謂時效性,就是説它在短時間內價比黃金,而過後卻一文不值。可現在的信息,大多始終沒有多少用處,“信息時代”的“信息”,僅是“時代”的遮羞布罷了。

隨着垃圾信息的存在,文化快餐也應運而生,它與垃圾信息一樣,,根本不是什麼好東西,甚至不是東西。比如——網絡文學。偶然見到這樣一句話,認為很全面:“卿卿我我,打打殺殺,熱熱鬧鬧,堂堂皇皇。”作為後生,我們以提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説為豪。而我們的後代當提到我們所處的時代時,會以網絡文學為豪嗎?

阮籍曾説:“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文化快餐大興其道,正是由於沒有“英雄”的存在,人們見不到“英雄”,就不知道什麼是“英雄”,就把“豎子”當作“英雄”了。所以,文化以次充好的根本不在文化產品上,如果有真正的文化存在,人們是不會以此為然的。正如《查拉圖斯特拉》中的一個故事:查拉圖斯特拉為山腳下的人打碎了上帝的塑像,過了些時間,他再回到山腳時,人們在對着一隻驢子膜拜。他感慨道:“沒有上帝,驢子也行。”所以,文化快餐的消費羣體的存在與否,是不可能決定文化快餐的存在的,而歸根結蒂,有沒有“真正的文化”才是答案。

生物學中有這樣一個實驗。把一隻青蛙扔到開水裏,他會立刻跳出來;但放到冷水裏慢慢加熱,它會以為自己在泡温泉而一直待下去,知道死去。我最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景象,所以,我必須寫下這些話。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8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於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對於某些人來説是世界;而世界,對於某些人來説是文化了。

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峯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着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

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築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築多麼雄偉、多麼壯麗,依舊有他日後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後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築,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築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築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於會成為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説,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闢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才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

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築要好得多。

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於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築,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後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籲。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9

放假了,自己在這短暫的假期裏擠出一下午的時間,觀看了同事給我下載的《中華傳統文化公益論壇》,大家知道現代人心腸通常比較硬,不太容易被感動落淚的,但看了此視頻不易落淚的我也被其論壇感動了,淚不止一次滑落。

公益論壇以原中央電視台主持人陳大惠為代表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彙報團”三四十位老師以自己血和淚的教訓史真誠地奉勸世人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實實在在觸動了人們柔軟的靈魂,喚醒了人們的純善之心。其文化精髓之根本《弟子規》,被它所藴藏的深厚內涵而打動,由於自己的無知,錯誤地理解了很多聖賢的教誨,我甚至叛逆地將一些傳統文化也曾一度看成為封建糟粕。 以前,我從來沒有真正感到過“我們是驕傲的中華兒女”,覺得那是一句空口號。而此時我才明白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真正原因;中華民族讓世界人民喜愛的真正原因:因為我們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藴!有着優良的文化傳統!造就了一代代賢良的中華兒女!

看着視頻感悟頗深:其一,懂得感恩。“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能讓父母為我們而感到自豪,做到這些也算是給父母的一種報答吧。

其二,找準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自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不用羨慕別人取得什麼樣的成就,獲得多少財富,過多麼奢侈的生活,而自己要努力學習,積蓄力量,努力工作,貢獻社會”做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把自己的夢想和對工作的熱情獻給熱愛的工作事業,做有用的人。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看清世事,既然認識到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這一方面,就應該從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做起,從自己的教育教學抓起,彌補上。以便讓我們培養的學生在走上社會後,不會因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敗。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0

自古云:“居安思危”。意思是在自己已經過得安逸舒適的時候,不要忘記其中潛在的危險。這在那個戰亂紛紜的時候很實用,但在我看來,對於現在的大學生們也同樣試用,只不過這裏的“危”解釋不同了。

在當今社會,天才不常有,蠢材也同樣不多見。現在許多被稱為“天才”的人也可能是比別人多花一點時間罷了。因此,在這裏我想説,如果你是天才,倘若你不努力,只是在自己的安樂窩裏待着,只會重蹈覆轍“傷仲永”的故事,最後變得泯然眾人矣,然後獲得別人短暫的同情與惋惜,但是自己的人生從來都是自己掌握的,你如果失去了自己的優勢,你的人生也同樣會難以改變。如果你是蠢材,倘若你失去了奮鬥的信念,選擇在別人的同情下生活,到最後你的人生將會失去自由。如果你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員,倘若你不努力,像一顆在土壤表面的種子,不願埋藏在黑漆漆的土裏,只想享受温暖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那麼你永遠都不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所以,無論是天才,蠢材還是大眾,要想取得成功,他們同樣都需要勤奮努力。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只有咬緊牙關的拼命奮鬥。舒適安逸與享樂都是滋生懦弱的温牀,除了讓你享受一時的快樂,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之外,別無其他的好處。

對於當代大學生也是這樣,隨着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出現了許多高科技,使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也越來越便捷,與此同時,帶來的也有許許多多的誘惑。因為經歷過高壓力下的學習,剛自由的大學生們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在他們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之前,他們也會有一段頹廢的日子,會選擇在週末或者假期的時候,看小説,玩遊戲等,以此來打發自己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安逸,殊不知這樣帶來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在任何一個不堅定的人來説,都可能被這些誘惑所影響。比如説,遊戲,網絡小説,電視劇等,本來是大家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一種工具,到頭來,其中的負面作用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譬如,網癮少年。因為網癮而被退學的大學生也不在少數。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在你還沒有成立一番事業前,所有的舒適,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別在最好的年紀,只會吃飯睡覺玩手機。

我們要明白,你想要什麼,就得拿出與之等價的東西去交換,想賺錢就得勞心勞力,想成長就得風雨兼程。真正讓你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太舒服,但是隻要熬過了這個階段,你會看到更美好的自己。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是我們大學生應該執行的一個準則。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1

在《道士塔》一文中,作者餘秋雨表達的是對王道士深深的恨,而我,從中看到的是當時中國的弱。

20世紀初,中華民族的瑰寶莫高窟由一個做了道士的農民王圓籙掌管。可是,這個王道士卻嫌壁畫太暗,將它用石灰刷白;他又砸碎古樸的中座雕塑,重新堆塑上幾個怪里怪氣的塑像;他還將發掘出的文物送往京城的各個官員家中。當那些為敦煌文物慕名而來的外國冒險者想用大量的金錢換取它們時,王道士竟然也只收取極少的貨物,甚至還會把文物主動送給這些外國人。

看完這個故事時,我真恨這個王道士,他就是個賣國賊,可是再仔細想想,又覺得他很可憐。王道士是個沒有文化的農民,那時候的農民根本吃不飽飯,可以賺到點零碎銀子是很不容易的,更別説接受教育了。當時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些文物有多麼珍貴,即使王道士他知道,但在吃不飽飯的情況下,他也一定會把文物賣掉的,因為他要吃飯,要活下去。畢竟,像朱自清那樣“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的有氣節的人是少數。而“塗牆砸像”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是王道士個人的審美觀與敦煌壁畫完全不和造成的。因為當時的中國農民都讀不起書,沒有接受過什麼教育,他不知道這些壁畫也是一種美,這些文物有多麼的珍貴。

王道士不是可恨,是愚昧,是可悲。可恨的是當時中國是個弱國。弱國,國民吃不飽穿不暖;而強國,國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弱國的大部分人上不了學,而強國,大部分人都接受了教育;弱國,就是內部人心渙散,而強國,則是所有人團結一心。“王道士”是一個民族的悲劇!

經過幾代中國人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邁上民族復興的道路。毛澤東、周恩來帶領人民打跑了日本鬼子,併為新中國的富強奮鬥一生;科學家錢學森放棄了美國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回國報效祖國;馬雲創建了淘寶公司,不僅使我們的購物生活更輕鬆,還使許多人實現了“做老闆”的願望。再回到我們的身邊,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有老師、司機、農民、消防隊員還有環衞工人……他們都正在為中國能成為強國而奮鬥着。假如中國是一列火車,14億人就是火車上的零件,少了一個火車就會減速,零件多了火車則會跑得更快。

周恩來曾説:“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生,我們現在要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2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第一部散文合集,全書共37篇。它是用過山水景物來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以及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其運用獨具一格的文字風格描繪出我國的文化歷史,又完好地把中國文人的艱難與自身回憶結合。於是我帶着好奇的心去品讀這一本書。

第一篇為《道士塔》,講的是一個無知愚蠢的道士——王圓籙令人悲憤的故事。《道士塔》的塔就是指莫高窟,而王圓籙做了莫高窟的當家後,以極低的價格向外國人售賣莫高窟裏的中華文物。若以我們常人的思維,肯定會萬般怪罪王圓籙。可是在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他的“恨”不止恨王圓籙。篇中“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去了,他們的滔滔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一段足以表達了餘秋雨先生對清末朝廷以及官僚的不作為感到憤懣又無奈。我第一次讀是憤懣,第二次讀是無奈,第三次讀就只剩壓抑了......

緊跟其後的正是《莫高窟》,寫的是餘秋雨先生對莫高窟的參觀和感悟。莫高窟是我國的佛教聖地,由前秦時期開始修建,歷經十六國,各朝在此地都有不同的建造和修繕。餘秋雨先生運動窟中壁畫鮮活的語言向讀者詮釋了莫高窟足以傲視異邦古蹟的證據,從樂樽和尚對佛教的崇尚,至盛唐時期人民幻想的飛天,無一不使餘秋雨先生感慨萬千。我也去過莫高窟,但大多時候走馬觀花,只是單純地覺得窟中的壁畫很壯觀,卻無法如餘秋雨先生一般表達出如此豪邁的文字。篇末的一句,則是先生對莫高窟,對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自豪——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餘秋雨先生的這本著作《文化苦旅》深深印在每個讀者的腦海裏。有人説,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力量。有人稱他是本世紀最後一位大師級的散文作家,是開一代散文新風的第一位詩人。這些話道出了我的心聲。我之所以要寫出來與大家分享,是想要表達我至深的敬意。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先生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3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歎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對於讀者來説,欣賞餘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給讀者本身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間;就其作品本身來講,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更給這部美文以強烈的美感。下面就詳細將講這兩方面的藝術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禮的社會功用是其主要的藝術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內容可謂古往今來,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在描述的字裏行間,作者的那種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這種文化見解包括了作者對歷史現象的批評,讚揚等態度)。讀者在閲讀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歷史觀點,甚至接受了這種觀點,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文化的某種反思,在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比如,《道士塔》這篇文章,作者並沒有過多的批評那個“王道士”,而是將“敦煌失竊”的過錯歸咎於那些官僚們的身上,讀者從這一點可以聯想到當今社會,從而讀者的精神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洗禮。

其次,語言的詩化,敍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藝術特色之一。餘秋雨《文化苦旅》語言的詩化現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現的更為突出,比如《江南小鎮》這篇文章中的語言就顯得那麼的富有詩意,特別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聯,例如“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等;還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詩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種詩韻味兒。另外在《廟宇》中作者詳細敍述了“胖和尚”與“瘦和尚”一些對話;在《風雨天一閣》中也描述了天一閣遭浩劫的一段細節等,這些故事化了的敍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憑藉作者對山水的詩化描寫以及對歷史事件的故事化敍事,來尋求一種對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禮,從而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4

在寒假中,我閲讀了《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一書,書中“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成人之師”的説法吸引了我。我們成人,比兒童高、比兒童大,而且,兒童在許多方面確實又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所以我們往往看不起兒童。然而,兒童也確實有許多東西值得成人學習,與兒童接觸能夠表現我們最高尚的一面,兒童的生活裏藴藏着人生的種種真趣、真諦。

記得有一次,我在佈置活動室,牆面上有一根很細很細的透明膠,於是我將它撕了下來,因為手邊沒有垃圾桶,於是,我想,就將它貼在邊上的櫃子上,而像芝麻一樣大小的一點點紙頭,我卻直接將它用指甲刮在了地上,我想,貼完以後,我應該就不管這些,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吧。而這些,被邊上的小朋友看見了,一個小朋友馬上過來説,老師,要不要幫你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去,我卻一愣,忘了哪裏有垃圾?小朋友能深深記得,保護環境,保持整潔,有垃圾就一定要扔進垃圾桶的道理,而我,作為一個大人,作為一個老師,卻因為垃圾小,而想“矇混過關”,“放”在地上後就置之不理了,這一點,真的值得我學習。而還有一次,午睡的時間到了,一個小朋友由於洗的被子沒有幹,所以沒有帶來幼兒園,本想讓他借邊上小朋友的一起睡,但考慮到其他小朋友可能不樂意的話,回去告訴家長後,家長也會有意見,所以還在猶豫是讓他坐着還是讓他睡,結果,有小朋友問,“他為什麼不休息?”我説,“他沒有被子,沒地方睡了吧。”剛説完,幾個幼兒都表示可以把自己的牀借他們一起睡,我們在想幫助別人時,總是考慮這個考慮那個,反而幫不成別人,我又從幼兒身上學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幫助別人其實很簡單,給別人帶來了方便,解決了別人的困難就行,自己做出點犧牲也是沒關係的。

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説過,説母親和父親創造了他們的孩子,那是不對的,相反的,我們應該説,兒童是成人之父,是兒童創造了成人,不經歷童年,不經過兒童的創造,就不存在成人,母親帶來的只是嬰兒,是嬰兒創造了成人。是嬰兒吸收了周圍的材料,並將其塑造成未來的人。我們要放下架子,謙遜地面對兒童,我們將在兒童那裏發現一個清新的世界。

經典文化的讀後感15

文化認同一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歷史中值得探討的永恆話題,文化認同在社會發展與進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瞭解文化認同的相關知識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文化本身,提升對大社會發展背景的瞭解。

鄭曉雲在本書中共利用六個大板塊來介紹文化認同的理論知識,並且在前言中詳細地談到在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從全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全球傳媒、互聯網迅速發展等多個角度來闡釋文化認同之於世界發展的重要性。作為本書的支柱,六個章節的分類簡潔明瞭。其中,第一章作者從文化存在與發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認同在文化結構中的地位;文化認同與文化模式三個方面講解“作為文化核心的文化認同”的內容。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紹文化認同的過程與形成。通過對這一章的品讀,使讀者明白文化認同並非是一朝一夕的結果,而是一個長期的文化過程。單獨的個人作為社會單位中最基本的個體,是構成羣體認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個人認同對羣體認同,乃至於民族認同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這也告訴我們的單獨個體,自己對於這個社會的健康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從而警示人們應該為社會發展做出必要的努力。

説是艱澀難懂的理論書籍,其實講述的便是最基礎的知識。我們從小便知道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華民族形成的諸多因素的人卻是為數不多。鄭曉雲在書中為我們講述了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的關係,説到民族認同是民族構成的一個要素,“順流而下”,講到民族認同與民族特徵,然後把民族認同與民族發展結合起來。歷史的車輪歷來少不了政權的壓軸,政權同樣與文化認同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除了從純理論的角度講述文化認同的相關內容,作者還從現實層面來探討文化認同對社會的影響。即從澳門這個特殊單位,講述其迴歸後的文化認同與整合研究。不光是澳門,還是像台灣、香港這樣曾經淪為殖民地的地區,亦或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都能從其社會文化背景來分析其發展歷史及現狀前景。這便啟示我們對一個理論的研究不僅僅是要從表面理解,更要結合實際,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論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