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農業>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精品14篇]

農業 閲讀(6.43K)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精品14篇]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係國民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問題,黑龍江省作為農業大省,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而解決“三農”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在解決“三農”問題上有其獨特的優勢。良好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對加快農村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黑龍江省“三農”問題的表現

目前,黑龍江省的“三農”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農民收入問題。農民收入低、增收難、城鄉居民貧富差距大,導致農民的經濟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農民的平等權利得不到保障。這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二是農業產業化問題。農業發展缺乏有效的企業拉動力,缺少較強的龍頭企業,現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三是農村建設問題。主要是三個落後:基礎設施落後、科技文化落後、鄉村面貌落後。這三方面的問題實質是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反映,是城鄉二元結構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如不盡快解決上述問題,從長期來看,不利於社會穩定,從短期來看,不利於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這將大大影響黑龍江經濟的發展,阻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黑龍江省農村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

黑龍江省農村金融體系在解三農問題,支持農村經濟發展諸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還是及其有限,還存在着許多問題:

1.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村經濟方面發揮了主渠道作用,但農信社自身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1)目前,黑龍江省市(縣)的農業銀行在農村的機構網點已全面收縮,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經營業務伴隨着國有糧食企業改制、糧食流通市場化已逐步萎縮,郵政儲蓄不斷從農村抽吸資金,已經造成了農村金融供給不足和“一社難支‘三農’”的局面。

(2)農村信用社為“三農”服務的政策性與其商業化經營模式之間存在矛盾。黑龍江省農信社的發展歷史證明,在經過多次的重組和長期的行政計劃管理之後,農村信用社從內容到實質都不再具備合作金融的特性,已經變為按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運作,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金融組織。另一方面農信社又承擔着部分政策性的支農任務,併為此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農村信用社成了一個矛盾綜合體,多元目標衝突。農民對農信社既沒有控制權,也沒有管理權和收益權,導致農信社產權關係模糊、所有者缺位、尋租現象嚴重,最終發展偏離了設立時的初衷。

(3)農村信用社農貸業務以糧食生產貸款為主,規模化養殖及農產品加工營銷難以得到貸款,農村中小企業基本得不到貸款。目前,農村信用社貸款主要用於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以種植業小額貸款為主“春放秋收冬不貸”,貸款方式為3—5户聯保,額度一般在3 000—5 000元之間。養殖業貸款佔農業貸款額的比重在10%~30%之間,主要用於支持當地發展禽蛋業、奶牛養殖業,最高額度在1—3萬元之間,採取抵押聯保方式,多為一年期。農村中小企業貸款、籌資更為困難。

2.農村消費型貸款處在起步階段,民間借貸比較普遍。除農業擴大再生產外,農户迫切需要的住房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和助學貸款等分期償付的中長期貸款,目前仍然很難從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貸出。民間借貸(當地稱“抬款”)現象比較普遍,一般由親屬、朋友擔保,利息都在一分以上。

3.財政轉移支付項目少,地方財政基本上為“吃飯財政”,對農業經濟和農村社會發展的支持力量微弱。目前,中央與省級財政對市(縣)支持主要是轉移支付項目,包括糧食補貼、退耕還林補貼、人畜引水補貼等,而農田水利設施、村莊道路硬化、農村社區環境治理、農村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投入短缺、支持渠道缺乏,已嚴重製約了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

總之,黑龍江省的農村金融支持作用,僅處在維持農業簡單再生產的推進階段,與廣大農户、企業以市場為導向發展規模化生產的強烈需求極其不相稱,由此形成了三個不銜接,即“零風險貸款”供給與風險和收益並存的農業產業化資金強勁需求不銜接,農村金融機構的“恐貸”、“懼貸”行為與農户、企業強烈的貸款作為不銜接,農村金融自身發展壯大與農業經濟發展、農村社會進步的不銜接。這種由於金融供給方式不合理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格局,必須要採取措施加以打破,形成新的供需銜接、優勢互補、良性循環的經濟增長方式。

三、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高效新型農村金融體制的建議

充足到位的資金供給、高效便捷的信貸經營模式和基地企業規模帶動是黑龍江省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為此,如何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高效新型農村金融體系是解決黑龍江省“三農”問題的關鍵。構建一種以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發行為主體,以其他金融組織為補充,以擔保、保險企業為保障的新型農村金融體系,必將促進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步提高。

1.明確全省各金融機構為“三農”服務的義務,理順相互間的資金關係,形成農村資金的良性循環機制。落實各商業銀行服務“三農”的義務,按其新增貸款的一定比例發放支農貸款,對投向龍頭企業的貸款比照農信社貸款利率的辦法實行一定幅度的浮動。進一步發揮農發行的政策性信貸支持作用,調整職能,擴大對農業、農村的服務範圍,開辦“三農”貸款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信貸業務,做好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扶持貧困地區發展,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工作;農業銀行要繼續堅守農村陣地,按商業化原則做好農業信貸工作,轉變觀念,講求效益,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尋找機遇,創新思路,辦好信貸扶貧業務,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農村城鎮化建設、支持鄉鎮企業和農村中小企業等等;人民銀行要繼續運用支農再貸款提升農信社支農後勁;農信社要結合雙流農村居民非農化、農村勞動力轉移等新情況,把服務“三農”作為業務經營的第一要務,把農民增收作為業務經營的根本出發點,把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業務經營的主要突破口,集聚信貸資金,結合優惠政策,積極調整信貸結構,不斷增加貸款投入,努力提升金融服務,實現支農社會效益與自身經濟效益的“雙贏”。

2.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發揮農村信用社支農主力軍作用。深化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因地制宜改革農村信用社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明晰產權關係,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把農村信用社真正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户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

3.落實國家扶持政策,增強農村信用社主力軍作用。政府要解決農信社的政策性虧損。建議國家對農村信用社開辦保值儲蓄而多付的利息給予補貼,並對農村信用社歷史遺留的和因承擔政府行為所形成的不良資產給予剝離。在税收政策上建議適當給予一定的.扶持。調整信用社的税收政策,減徵或免徵農業貸款利息收入的營業税,以減輕其經營包袱,使其輕裝上陣,更好地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地方財政應對支農貸款進行財政貼息。

4.適度放鬆農村金融的市場準入條件,允許農村民間金融組織合法化,重點支持農民自主參與的各種形式的合作金融,以增加農村金融的服務供給。在大部分農户和農村企業普遍缺乏擔保抵押品的情況下,發展民間金融可以有效利用民間的鄉土信用資源,為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服務。此外,還應探索發展農業保險、大宗農產品期貨、農村存款保險機制,調整財政和金融政策等支農方式。

5.探索建立適應農民和農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民間借貸現象普遍存在,證明切實存在民間金融市場,民間借貸有利可圖。這是因為在經濟發展中,一部分農户、企業先富裕起來、手中握有資金,一部分農户、企業急需發展資金,由此必然形成民間借貸。因此,應規範發展民間金融組織,着手建立貼近農民和農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培育新型的農村金融市場競爭主體,解決農村發展資金緊張問題。

6.抓住契機,從根本上緩解農民和農村企業貸款擔保問題。積極促進各級政府和財政落實預算,安排專項貸款擔保基金,儘快成立農村貸款擔保機構。根據農村和農業生產的特點,嘗試推進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多種形式的擔保方式,精簡程序,增強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以信用鎮、信用鄉、信用村、信用企業、信用農户及信用個人為主線的農村信用資信、信用等級體系,在有效防範信貸風險的條件下,便利農民擔保與受貸。其次,鼓勵支持建立“會員制”、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金融企業,採取“自願入股、滾動發展、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改變過去單純的“資產抵押”為“資產資金雙抵押”,為股東提供股本多倍的貸款擔保額度和其他經濟合同的擔保。

7.建立和創新農村和農業保險產品。探索建立農村和農業保險產品,開發一些費率比例低、農民又急需的養殖業、種植業、抗災、農業運輸等方面的險種,既可使其成為農業保險新的業務增長點,又可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民增收。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2

前言:我國在這幾年的發展下,通過金融服務農業,促進農村的發展,持續實現了農民增收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對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要把金融支持更好地融人到農村來,推進農村的建設增收。本文對我國現階段三農存在的基本問題、情況及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並且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建議,具體説明如下。

一、金融支持下三農問題制約的因素

1、支持三農的效率不足,是因為農村的金融體系不完善。

1.1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主體薄弱。(1)因為商業銀行等機構的退出,減少了農村金融供給的主題。金融體制在1993年以後進行了改革,以盈利為最大化目標,所以引發銀行不約而同地在農村的撤退營業網點,導致農業信用貸款的投人逐年下降。(2)政策性銀行功能欠缺導致支農效應難以推進顯性。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是農業發展銀行,但是農業發展銀行由於業務單一性,功能明顯缺位,供不應求,僅僅只能發揮應有的職能。(3)農業信用難以承擔服務三農重任,社先天不足。在商業性金融收縮、政策性金融滯後等問題的困擾下,農村信用社難以滿足金融市場的資金需求,支持發展。

1.2農村信貸資金供求出現失衡郵政儲秀憑藉優勢利用多面廣和匯兑網絡搶先佔有農村大部分儲蓄市場,但是因為沒有信貸業務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不僅分流了農村資金還加大了供求矛盾。在農村,金融機構大量吸收存款但是貸款卻非常少,這樣嚴重阻礙了三農經濟的發展,不符合黨和國家所制定的金融支持三農的'政策。

2、影響到支持三農效果的是信貸管理機制不夠靈活。信貸管理機制不夠靈活:(1)信貸準人限制過於嚴格,比如規定只有信譽等級夠高的人才能申請,VIP用户才能申請。(2)小額農貸的額度偏小。雖然小額貸款比較受歡迎,但是還錢期短可能導致生產週期不適應,而且貸款的資金少,一般都是五千元以下。(3)農户抵押和擔保比較困難。農村最貴的是房子,可是農村的房價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導致抵押困難更不要説擔保等問題了。

3、三農信心的弱化是因為農業保證機制不配套導致的。

3.1農業保障救助體系與三農發展要求不匹配。僅僅用農業保險為案例,作為農牧業大省,自然條件複雜,青海省每年受災農作物佔了三分之一,但是不常有限制,獲得的農業保險金額遠遠不夠受災的份額,農民因此有濃烈的貸款願望,可是又存在着害怕貸款的心理。3.2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不配套。隨着農業加快腳步,建設農業更需要政府和銀行之間的支持和配合。怎樣把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的個地方財政投人到無限的農村建設當中成了一個大問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條件的落後造成了農業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之間的不適應。

二、強化金融,支持三農的政策建議

1、完善支持三農金融服務體系,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

1.1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支持三農政策建議的關鍵是農村信用合作社要重新樹立堅持為農村的工作觀念,,發揮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主力軍的作用,完善人治落實責任。

1.2農業銀行明確貸款比例和貸款的範圍。在國家的政策下,各個銀行應有責任在農村進行重點投資,以扶持農業發展,幫助農村現代化建設。適當加長中長期農業貸款的比重來擴寬農業的集資渠道。

1.3擴充政策性銀行的服務功能。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其地位就需要改變農業發展的經營定位,走適合農業發展的信貸業務。在政府和科技的有利投人下可以通過農業發行來開闢資金來源,才能更有效地增強農業比較優勢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2、滿足三農經濟發展資金的需求,完善農村信貸管理機制。

2.1適當提高農業貸款授信額度,滿足農業生產資金的需求。為了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為了使貸款期限與農業生產週期相一致,所以因户致宜來調整貸款長度期限是滿足農市場需求的要求。

2.2實行適度城鄉差別利率,推進農村金融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中央英航調節機制,加大力度發展農村票據市場,調節信貸資金流向,放寬農村機構再現條件,使景榮資源在城鄉間的合理配置。

2.3解決貸款抵押困難,創新擔保質押機制。克服政府出面代理可能產生的問題,實行民有民主的以民間資金為主的擔保機制。

3、增強金融真持三農的信心,建立農業風險補償和保證機制。

3.1為農村經濟穩定發展撐起的保護傘,儘快建立農業保險制度。為了提高農民積極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補償農村農村金融無法收回的損失,消除後顧之憂。

3.2加強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農村基礎建設。逐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加大對農村基礎建設信款投人,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加強農業可發展能力。

屈揚

(陝西省鎮巴縣農村信用聯社723600)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3

 摘要:當前“三農”問題仍然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鏈條上較為薄弱的一環,農產品價格不穩定,“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矛盾日益凸顯。解決“三農”問題成為發展中國經濟的重中之重。農業處於產業鏈低端,難以及時獲取市場的需求信息,導致供求不平衡的情況出現,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使農民及時掌握市場信息,減少損失。金融機構的介入能夠使得農民的財產獲得保障。

 關鍵詞:“三農”問題;交通銀行;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與各生產服務行業的交流逐漸深入,不僅帶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和成長,也促進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耕文明影響了我們幾千年,農業作為我國一個傳統產業,也是一個重要的產業。我國的農業屬於第一產業,是我國進行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為了解決“三農”問題,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也加大了對農村地區的扶持力度。交通銀行在解決幫助三農問題的過程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遇到了不少問題。

一、農業產業鏈條在“互聯網+”的引導下不斷升級

農業作為我國的傳統產業之一,也是第一產業,然而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快的國情不容忽視,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我國眾多人口以及出口所需要的糧食。因此,農業現代化和自動化是實現農業產業增收的一條必經之路,而要想實現農業自動化和現代化,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持。目前,通過計算機控制的農業自動施肥和灌溉已經可以實現。農業產業自動化在“互聯網+”的引導下不斷升級,在將來有望實現農業現代化普及。交通銀行可與計算機產業公司進行合作,向農民發放低息貸款或進行相關產品補貼優惠。使農民切實享受到“互聯網+”為農業現代化帶來的便利。

二、交通銀行與金融機構合作共同助力“三農”問題的解決

隨着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逐漸重視,各類金融機構開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共同推動“三農”問題的解決。交通銀行可以通過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來實現對農民的支持。此前,交通銀行深圳分行就已經與“三農金服”公司有過合作。三農金服作為一家國資系農村互聯網金融平台,有自己優質的風險控制團隊,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可以對農民申請的小額助農貸款進行貸前審核、貸中監控以及貸後管理。結合大數據、徵信體系、風險控制模型等先進手段實現對風險的有效規避和控制。通過這類合作,能夠有效地實現對農民的幫助,使農民切實享受到金融機構帶來的優惠和便利,並且保障投資者以及平台的運營安全。這類平台專注農村金融,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能夠更加強力的.解決農業問題,併為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交通銀行與三農金服的合作,是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相輔相成的成果。能夠有效促進農村消費,改善農業環境。

三、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服務農民的必要性

以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業一直是城市裏個體商户的主要資金來源與重要動力。然而農業作為我國的傳統行業,在許多經濟落後的偏遠地區仍然是當地農民主要的生活生產方式。傳統的金融機構在這些交通不便的地區設立網店的成本太大,而且收益甚低,但是仍有一些需要金融機構進行貸款以發展自己農業的個體農業生產者。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對於這些農民就是一個較好的選擇,互聯網鋪設成本低,覆蓋範圍廣,比傳統金融業設立站點更加方便快捷。而資金雄厚又是互聯網金融所不具備的一大特點,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則恰好彌補了這兩個缺點,取長補短,相輔相成。能夠有效實現對農民的幫助以及為金融機構更好地創收。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與互聯網模式結合下的多元化產物,相比於傳統意義上的金融業,它更容易為大眾帶來便利,普惠大眾。同時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金融已經滲透到“三農”的領域中,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市場寬闊,資金需求量極大,可是同時也面臨着資金供給量不足、資金外流加劇等種種難題。所以我們堅信互聯網金融可以為解決農村、農業、農民諸多方面的許多難題的解答得到實質上的幫助。互聯網金融可以利用自身便利優勢與普惠屬性跨越地理鴻溝在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增加農村資金供給量和加強建立農村金融信用體系方面有着不俗的貢獻。

四、銀行應主動加強與助農性互聯網金融的合作

“二十四節氣歌”作為我國古代農業生產者智慧的結晶,反映的是農業生產與時節的對應性。而助農性的互聯網金融也應注意農業生產在不同季節的不同需求。農民對金融的需求是有季節性的,如果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錯過了農業生產時節,對農民和金融機構來説都有可能導致損失。因此傳統金融機構應主動加強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建立完善徵信體系,加快貸款資格和額度的審核速度,加快貸款發放到農民手中的速度。要讓“好鋼用在刀刃上”,使農民在生產的季節享受到助農貸款為農業生產帶來的收益。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均工資水平不斷提高,但物價水平也伴隨着逐漸提高,人民的消費水平也在提高,因此銀行的金融產品為羣眾提供了方便。銀行在推出金融產品時,應考慮到不同程度的消費人羣,對其應有不同的門檻要求,提高產品的適用性,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金融產品為其帶來的便利,尤其是對於農村用户在進行借貸或辦理信用卡時,應建立適合其的門檻要求。宣傳有關金融產品的信息,增強人民對於信用卡等金融產品的信任度,建立並維護好銀行與客户之間的相互信任。

五、農村互聯網金融的准入門檻

互聯網金融在為農民和投資者同時帶來收益的時候,也存在着一定的風險和安全隱患。特別是在中國當下的環境中,互聯網蓬勃發展,隨之而來的也成為了一大問題。銀行如果想和互聯網金融機構合作,就應當加強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審核,確保該機構有相應的資質以及充足的資金,警惕非法集資詐騙。

六、把握好互聯網服務“三農”的方向

“三農問題”即農民、農業、農村。互聯網金融應當把握好服務三農的方向。強化基礎金融服務。在對農户發放貸款標準化、線上化的改造過程中,加強規模化、批量化的貸款發放,並且降低對農民發放貸款的利息,使更多的農民能夠享受到互聯網金融為農業生產帶來的便利。

七、對農民的農業生產及農產品銷售進行專業化的指導

在傳統農業的影響下,大部分農民進行農業生產僅僅是為了實現自給自足。只有較少的農產品會在傳統的集市上進行交易,這對農民創收影響很大。而且不利於增加投資者的收益。要想為農民創收,就要加強對農民農業生產以及農產品銷售的專業化免費指導。使農民能夠在網上使用電商平台銷售自己的農產品,實現創收。這一舉措在為農民增加收益的同時,也能為投資者帶來收入。

八、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應當獲得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在合作的同時,要想既保證自身的收益,又要為農民帶去可觀的收入,就必須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農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助農政策和金融政策。政府應當與金融機構一同加快建立和完善徵信體制,加快對農民貸款申請的審核速度,對於長期欠款未清的個人,應當予以一定的懲罰措施,使信用良好的個人享受到便利,帶來良好的社會風氣。政府是有形的手,市場是無形的手。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是推動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動力源泉,居民的財富日益增長,金融市場上流動的資金量才會越來越多。在這種形勢下,政府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作出相應的政策調整,加強宏觀調控,不斷完善市場體制機制,提高市場的管理效率,對銀行金融產品的管制政策適當放鬆,完善金融機構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對於銀行的監管問題等。交通銀行作為國有商業銀行,政府應進一步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摒棄所有制結構單一的缺點,完善和調整金融制度。政府應提供給各大銀行競爭機會,促使銀行對金融產品不斷做出創新,使銀行能夠在更高層次及範圍領域內不斷髮展與創新。

總體來説,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是大勢所趨。無論是為城市個體商户發放貸款還是為助力農民農業生產發放貸款,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是未來金融機構發展的大方向。交通銀行應該把握好目前的大好時機,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在為自身及投資者帶來收益的同時,也能夠響應國家號召,為農民帶去實惠,為中國農業現代化做出重要的貢獻。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4

我國農業和農村改革已經歷了三十餘年的歷程,人們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農業問題、農村問題和農民問題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體”的關係,撇開其他任何兩個問題而孤立解決一個問題都是十分困難和不現實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單純以農業論農業不行,必須同時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三者的緊密聯繫被稱為‘‘三農”問題。筆者認為,要想妥善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其基本路徑是協同推進新農業、新農村和新農民(簡稱“新三農”)建設。

一、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二農問題的前提

現階段,發展新農業就是推進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以農業現代化為標誌的新農業模式,應當具有科學化、企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社會化(產業化)、多功能化、生態化、信息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等內涵及特徵。農業現代化的全面推進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農業科技落後、結構不合理、生產方式粗放、社會化水平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以及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因而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國新農業建設特別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農業發展必須以現代科技體系為支撐

我國新農業建設的根本目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而農業現代化是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裝備農業,最終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農業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和資源環境優良化等。2所以,現代新農業建設始終離不開現代科技的支持,具體講就是要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科學管理方法和現代農業機械技術,全面實現農業科學化、機械化和電氣化,在此基礎上不斷培育農業優良品種,積極研製、引進、推廣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現在發達國家的農業還出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和高新技術化特徵,使農業生產力水平達到空前高度。由於大批農業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特別是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背景下的衣業現代化問題研究”、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研究項目“山東半島城市羣新型城鎮化與衣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研究”、山東省教學創新研究項目“發展經濟學教學內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計算機、信息、激光、遙感、原子能等現代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並配合科學管理手段與經營方法,很好地推動了農業快速、高效發展,農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在推進新農業和進行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現代農業科技體系的建立及創新。

(二)發展新農業必須遵照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農業建設要求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以農户家庭為基礎分散的小規模土地經營與農業現代化存在內在矛盾,不利於使用、推廣機器和農業新技術,阻礙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而實行農業企業化經營可以擴大農業規模,通過合同、契約等方式使農業生產要素在企業這個制度平台上進行市場化運作,達到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3其次,發展新農業要求加強農業生產標準化建設。標準化建設與管理是現代企業的生命線,正由工業領域擴展到農業領域,農業標準化生產經營與管理越來越成為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潮流,甚至成為國際農產品技術貿易壁壘的重要條件,加速農業標準化建設是應對國際市場競爭和提高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農業標準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農業標準化管理,嚴格農業投入品指標,建立農業標準化體系。再次,發展新農業要求採取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現代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農業生產經營中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客觀上要求發展社會化、專業化和組織化的新型農業。目前農業現代化國家都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產前、產中、產後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由政府、企業和農業合作社提供各類服務,很好適應了農業社會化發展的需要。今後,我國新農業發展的方向必須走社會化和產業化經營道路,不斷壯大農業社會化組織,加強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經營風險。

(三)新農業發展應當追求生態化和低碳化模式

現代化農業雖然提高了農業單產和經濟效益,但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農業發展的非持續性增強。正在興起的現代生態農業較好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促進了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繼生態農業後,近年來在一些國家興起的低

20碳農業發展模式也應受到重視。低碳農業是為逐步降低農業生產中C02等温室氣體的排放,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達到發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現代農業。4低碳農業具有農業生產、安全保障、氣候調節、生態涵養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農業固碳功能,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拓寬農民收入來源和低成本實現農業現代化。H不論是發展生態農業還是發展低碳農業,均要求降低化肥和農藥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廣秸軒還田,擴大綠肥、農家肥等有機肥種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鏈原理防治作物病蟲害,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能和沼氣等農業生產新能源,減輕污染,改善農業生態。所以,鑑於我國農村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未來新農業發展目標必然體現其生態化和低碳化,必須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低碳農業。

(四)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要求

隨着信息化社會的演進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中被廣泛應用,農業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現代農業逐漸演化為信息農業。信息農業的基本特徵是農業生產與管理的高技術化、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網絡化等。0因此,我國實施農業現代化戰略必須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企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實現農業跨越發展。同時,農村是農業信息化的依託,是實施信息農業建設的主陣地,而農民是農業信息的接受者、傳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實施信息農業的重要主體,我國在發展信息農業過程中,通過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各類信息數據庫,建立健全農村水質監測系統、病蟲害監測防治、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和村務管理等信息系統,不斷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農民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所以,信息農業建設過程實際也是實現新三農全面信息化的過程,必然推動新三農建設水平的提高,為根本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奠定基礎。

二、建設新農村和實現農村現代化是解決二農問題的關鍵

建設新農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的落後面貌,最終實現農村現代化,這一過程包括實現農村城鎮化、農村工業化、農村基礎設施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等,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促進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解決三農問題起到關鍵作用。

(一)通過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進程

一方面,我國新農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歸根結底離不開農村這塊主陣地,新農村建設情況如何,直接關係到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乃至成敗,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決定了二者必須同步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成為農業現代化推進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新農村與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也會加快農村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改變農村經濟社會面貌。20世紀80年代後,鄉鎮企業在中國廣大農村異軍突起,成為農村工業化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大量以農產品加工業為特徵的農村第二產業發展,不但帶動了農村服務業興起,也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結構、就業結構和收入分配結構。今後隨着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加強,農村工業會進一步發展和優化,農民的收入會不斷提高,起到以工促農的作用。同時,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工業化又加快了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廣大農村地區崛起的`新城鎮,吸納了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這為提高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水平,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創造了條件,對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解決三農問題無疑具有深遠意義。

(二)通過新農村建設為農民現代化奠定基礎

新農村建設及其推動的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促進了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使農民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農民的成長步伐。首先,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通過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質。通過完善農村的科技推廣體系、醫療衞生體系和各項文化事業,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移風易俗和豐富多樣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導農民樹立文明、科學的生活觀念,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其次,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提供完善的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這不但有利於農民羣眾的健康成長,而且有利於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使農民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科學消費、文明生活的良好習慣,塑造與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相適應的新一代農民隊伍。再次,新農村建設還有利於改變我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解決長期存在的城鄉分割、城鄉差別和工農差別問題,通過擴大對農村的財政投入,迅速改變農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落後局面,為農業和農民的現代化創造條件。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

農民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影響我國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培養新型農民和提高農民素質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保證。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為,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的關鍵在於打破傳統農業自身的封閉體系,轉變的契機在於投入並使用新的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特別是人力資本是改變傳統農業和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那麼,我國要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落後農村向農村現代化轉變,需要大力開發農村人力資本,培養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些新型農民應當具備多元化的基本素質要求。

(一)培養大批新型農民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

首先,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生產經營者確立新的經營理念。現代農業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需要的各類知識、技術、信息越來越複雜,農業現代化建設涉及的產業和環節越來越多,農業產業鏈條延長和農業分工越來越細,作為經營現代農業的勞動者,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技術和技能,及時掌握科學種田和科學養殖本領。隨着農業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業技術成果需要在農業領域推廣應用,農民作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對其文化、技術、能力等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培養大批有知識、懂技術的新農民,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目前,我國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普遍偏低,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有20%,接受過初、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僅佔0.5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達76.4%,這與發達國家農村勞動力70%以上受過職業培訓的水平相差甚遠。因此,我國必須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儘快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技術素質。其次,隨着農業現代化目標的推進,我國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和信息化等對農民綜合素質提出了新要求,農業現代化背景下的新型農民不僅要有知識、懂技術,而且還要懂經營管理,能及時把握市場信息,勇於和善於參與市場競爭,形成按市場經濟規律和市場遊戲規則進行生產經營及依法辦事的意識,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和在市場經營中的盈利能力。總之,為了更好滿足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及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新型農民隊伍。

(二)培養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農村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包括農民的現代化,而農民現代化包括思想觀念、知識結構、技術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現代化。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阿歷克斯?英格爾斯認為,一個落後的國家要轉變為自身擁有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國家,只片面強調工業化和經濟現代化是不夠的,必須從心理、思想和行為方式上實現由傳統人到現代人的轉變。6-8因此,要實現農村現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觀念的新型農民。隨着農村經濟體制的完善,廣大農民是農村市場活動和市場競爭的重要主體,要求農民必須樹立市場競爭觀念和風險意識,自覺參與市場交易和市場競爭,適應市場多變的環境,及時進行生產結構和經營方向的調整,提高駕馭市場、利用市場以增加收益的技巧與能力,成為高素質的農業生產經營者和管理者。同時,在推進農村現代化過程中,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加快,許多農民面臨着非農就業的形勢和機會,農民的收入逐漸實現多渠道和多元化,農民不僅要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還要適時掌握農業經營以外的知識和技能。這也給我國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須積極轉變農村辦學理念,創新農村教育教學模式,農村基礎教育應儘快從單純應試教育轉變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服務的素質教育軌道上來,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使農村青少年各有所學,學有所用,既要滿足一部分農村學生升學深造的願望,也要培養大批志在農村就業,承擔農業與農村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新型勞動力,引導部分青年在農村創業和就業。事實上,我國新型農民的培養和成長過程,就是新農村建設順利開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逐步實現的過程。

四、協同推進新三農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三農問題涉及許多方面,但從本質上説就是農業落後、農村貧窮、農民收入低的問題,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深層次問題。M而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發展新三農,儘快形成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模式,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農民現代化三位一體與協同推進體系。

(-)積極發展新農業,推進農村和農民的現代化

中國人多地少,農業人口規模大、素質低的國情決定了我們不僅要追求農業現代化,還要追求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如果沒有農業現代化就無法實現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反過來,如果沒有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就不會得到持續發展。M經驗表明,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農業在國民經濟乃至農村經濟中的比重會不斷下降,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因而,今後實現農業現代化仍然是我國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而且農業順利發展也是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其他兩個現代化。同時,農業現代化目標也為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隨着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我國傳統農村會逐漸演變為現代農村,這個演變就是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現代化實現的過程,作為農業現代化推動者的廣大農民其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極大提高,一代新型農民會隨之成長。因此,積極發展新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既是新三農建設的核心內容,又是加快新農村、新農民建設事業和實現農村與農民現代化的重要條件,也是成功解決三農問題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設新農村,促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農民成長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早日實現農村現代化,儘快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發展,推動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設,為實現農業和農民現代化奠定牢固基礎。首先,新農村建設改善了農村居住、交通、通訊、生態環境、醫療衞生、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條件,這些同樣也是新農業發展所需要的軟硬件環境,因而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隨着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政治民主化進程的加快,城鄉差別的不斷縮小,農村居民的綜合素質和生活水平日益與城市居民接近,為新型農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礎。其次,新農村建設加快了農村工業化進程,農村工業化可以直接成為推動我國農村發展的強大動力,尤其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從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模式和經驗等多方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吸收了大批農業剩餘勞動力就業,成為增加農民收入和培養新型農民的重要途徑。再次,新農村建設促進了農村城鎮化發展,城鎮化充分發揮產業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應,可以吸收眾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非農就業,城鎮對周邊農業和農村發展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在資金、市場、技術、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對農業和農村進行支持,促進新農業持續發展和新型農民隊伍快速成長。

(三)塑造新農民,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積累人力資本

建設新農業、新農村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廣大農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因此,沒有新農業和新農村的發展,農民問題就得不到根本解決,農民素質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時,農民是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實踐者和推動者,沒有農民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沒有新型農民的塑造就根本談不上新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目前我國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技術素質偏低,不少農村地區一些文化、技術素質較高的青壯年勞動力長期進城務工,或者在農村從事非農經營活動,而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是婦女、兒童、老人,這支勞動力隊伍顯然難以承擔新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任,因而新農民培育任務十分緊迫而繁重。當然,最終能夠將高素質農民穩定在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也需要國家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資,進一步改善農業和農村的生產經營條件,完善政府的支農惠農政策,加大有關農業補貼力度,逐步提高農民、農業收入水平,提高新一代農民紮根農村、服務三農的積極性。另外,隨着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進程加快,農業產業鏈不斷延長,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配套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同樣需要塑造大批有文化、懂技術、瞭解市場經濟知識及規律和擁有一定經營管理技能的新型農民。

綜上所述,新農業、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目標的一致性,決定了三者可以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機制,也只有同時開展新農業、新農村和新農民建設,形成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和農民現代化協同推進,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三農問題而步入現代化社會。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5

鄉村旅遊作為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一種新形態,對於解決中國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三農”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河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具有發展鄉村旅遊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目前河南省鄉村旅遊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發展水平低,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本文通過對河南鄉村旅遊發展現狀的分析,指出了河南鄉村旅遊長效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了河南鄉村旅遊解決“三農”問題的模式。

一、引言

當前,中原經濟區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為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政府決策部門決定打造中原旅遊區。但是,以河南省為主體的中原區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尤其是河南為我國人口大省,農民數量基數大,農民人均收入水平一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是我國“三農”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之一。為此,解決好河南的“三農”問題,不僅是實現中部崛起和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需要,同時也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

旅遊業由於其固有的關聯性、帶動性和滲透性,藉助鄉村旅遊的發展來解決三農問題已經成為旅遊學術界的共識,併成為研究熱點。且河南省文化厚重,旅遊資源豐富。為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充分考慮河南省省情的情況下,構建鄉村旅遊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模式,在支撐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同時,使得區域鄉村旅遊與“三農”問題解決共贏。

二、河南鄉村旅遊發展現狀

河南有着發展鄉村旅遊的良好條件。截止2013年底根據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公佈的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示範點的名單,河南省共有嵩縣、河南省鄢陵縣、新縣欒川縣、鄭州市惠濟區、河南省確山縣六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包括永城市芒碭山休閒旅遊景區、信陽黃淮大豐收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駐馬店友利實業有限公司休閒農業觀光園、濟源市思禮鎮休閒農業旅遊觀光園、中國銀杏嘉年華、河南省龍泉集團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寧陵縣劉花橋村、固始華陽湖生態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鄭州豐樂農莊有限公司、河南中昊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鞏義市匯鑫芳香世界、固始縣九華山茶葉生態農業觀光園、濮陽縣綠園果品種植農場等13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由於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河南還有一大批特色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河南的“欒川模式”、“西峽經驗”成為全國發展鄉村旅遊的楷模和標杆,在國內外影響很大。

三、河南鄉村旅遊長效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發展理念落後

發展視野不夠開闊,將鄉村旅遊僅僅作為一項旅遊產品來發展。對於鄉村旅遊在推動農業轉型、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建設新農村、保護和傳承中原文化、擴大農民就近就地就業、促進鄉風文明、統籌城鄉發展等方面的作用認識不夠。

(二)發展路徑單一

對鄉村旅遊關聯性強、複合度高的特點認識不足,需要加深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與農林、水利、漁業、建設、文化、環保等部門協調發展,加強與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生態省建設同步發展。

(三)產業層次較低

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特色;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缺乏現代經營理念和服務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與鄉村旅遊相關的安全、餐飲、住宿、環保、衞生、服務等行業性標準或規範不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滯後,缺乏停車場、消防、醫療等基礎設施,食宿、衞生條件簡陋,外部可進入性差。

四、河南鄉村旅遊解決“三農”問題的模式

將鄉村旅遊與河南省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新農村建設、生態省建設和扶貧開發有機結合,實現融合和互動發展,促進鄉村旅遊快速健康發展,創新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1.與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

結合新型城鎮化,優先加快鄉村旅遊點道路、通信、燃氣、供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美化村容村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積極落實全國休閒農業公共服務“進城入户”工程,為鄉村旅遊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強化國家和河南省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名鎮建設,加強對農耕文化特色村、歷史文化特色鎮、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的規劃設計和管理,凸顯旅遊服務功能。

2.與農業現代化有機結合

把鄉村旅遊與發展綠色農業、有機農業和生態經濟結合起來,把創意全方位融入種植業、養殖業,以綠色、健康概念引領產品開發,開拓健康田園空間,吸引城市白領歸園田居過綠領生活,發展休閒農業。規劃建設各類休閒農莊、主題休閒農莊、民俗文化風情園等,為廣大遊客提供瞭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遊休閒活動。依託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開發銷售鄉村名優土特產品、鄉村旅遊特色紀念品。將農業產業化、現代化成果轉化為鄉村旅遊產品。

3.與新型工業化有機結合

將鄉村旅遊與新型工業化相結合,挖掘當地農副產品資源特色,提高產品加工技術和加工能力,注重產品包裝設計和商標價值,加大品牌形象宣傳推介力度,實現農副產品向高附加值旅遊商品轉化。引導工業企業進入鄉村旅遊合作組織體系,改變分散盲目的發展模式,彌補鄉村旅遊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提高鄉村旅遊開發經營的組織性和專業性;按照新型工業化的內在要求,引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項目,向當地產業集聚區集中,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鄉村旅遊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大環境。

4.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

將鄉村旅遊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強化鄉村環境綠化美化建設,配套完善旅遊服務設施,突出生態特色和文化特色,為鄉村旅遊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在建設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發展鄉村旅遊。

5.與生態省建設有機結合

與河南省林業廳等部門合作,借力河南生態省建設,將鄉村旅遊“一圈、三帶、四板塊”總體佈局與中原經濟區“四區三帶”區域生態網絡緊密結合起來,構建“一圈、三帶、四板塊”鄉村旅遊生態保護網;把農耕文化特色村、歷史文化特色鎮、鄉村旅遊集聚區、特色縣與國家和省級生態村、生態鎮、生態縣創建工作相結合,為河南鄉村旅遊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

6.與扶貧開發相結合

促進鄉村旅遊與扶貧開發相結合,深入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優先扶持具有鄉村旅遊發展潛力的貧困鄉村,推動貧困鄉、村的飲水、交通、電業、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等基礎設施和生產、生活條件及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挖掘整合鄉村旅遊資源,促進地區鄉村旅遊發展;加強老少邊窮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挖掘整合當地特色自然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自然生態遊、民俗風情遊,紅色文化遊,以鄉村旅遊助推農民脱貧、農村脱困,實現融合互動發展。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6

一、我國“三農”問題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得到發展並逐步走向成熟,同時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雖説金融危機確實對我國的整體經濟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但對我國的農村經濟來説卻起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勵作用。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農業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否則發展的很可能就是所謂的“泡沫經濟”,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內在的力量。農村經濟在我國市場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還存不少的問題。具體來説:一是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仍然比較落後,科技投入不足,相關的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善,而且糧價浮動較大,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發展;二是在農民方面,農民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知識型農民過少;三是在農村方面,農村管理相對落後,仍然易受傳統不良管理思想的影響,農村面貌還需進一步改善。總而言之,“三農”問題仍然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仍然需要大力解決,與城市發展相比,城鄉之間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這些都極大的影響着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不利於農民收入的提高和農村面貌的更新。

二、發展農村經濟的幾點思考建議

(一)加強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發展

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是重中之重,需要在以農業增收為主導的目的下調整我國農村農業經濟結構,發展多元化農業生產。在我國傳統的農業發展中,對農業發展的把握往往是依據經驗而進行的,因而對農業的未來收入預測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現代化背景下,農業的發展可以依靠先進的技術手段得到快速發展。具體來説,在建設現代農業過程中首先應瞭解市場需求,通過對需求的瞭解調整農業的生產結構,在農業發展中不僅要關注量的提高,同時更應該注重的是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另外,農業的發展結構的調整既要兼顧精細化的產品生產又要注重規模效益與品牌建設,通過多渠道經營,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二)提高農民素質,增加農民收入

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和受益者,農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問題。發展農村經濟,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農民素質的提高。政府各個部門要通過各種渠道教育農民,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增強農民法律意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商品交易都是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進行,因此司法部門要發揮自身作用,定期向農民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二是增強農民科技意識。應充分通過各鄉鎮事業服務中心與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農民提供科技種植知識,通過專家講座、組織參加技術培訓等方式,對他們進行科技培訓,增進農民的農業科技知識;三是強化農民市場觀念。通過各種渠道引導農民利用互聯網等資源獲取市場信息,把握市場行情的情況下進行農業投入。提高農民素質不僅有利於農民自身發展,而且有利於農業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從而實現發展農村經濟的目的。

(三)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面貌

農村發展經濟的條件不足,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尤其要在資金投入上予以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發展農村經濟政府可以從兩方面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轉移農村勞動力。不同區域農村經濟情況的發展是不同的,因此中央政府需要在宏觀政策上進行引導,地方政府則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形積極調配技術人才,合理劃分農村勞動力資源,將合適的人安排的合適的崗位上。此外,地方政府還應注意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各種優惠和鼓勵政策吸引大學生投入到發展農村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去;二是引進資金。中央政府也應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對“三農”的投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儘可能多的資金支持。此外,也應注重發揮農村金融的作用,引導社會企業團體等將信貸資金投入到農村,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資金基礎。另外,農村經濟的發展還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的支持,因此還應注意從公共設施、教育、醫療等方面入手,在促進農村總體發展的基礎上更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進而改善農村面貌。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接受足夠的資金投入與支持。農村經濟的提高與發展可以從“三農”問題着手,通過提高農民素質,改善農業生產結構以及完善農村管理等方式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解決好“三農”問題,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杜瑾.新中國三農出路的探尋歷程與當代困境的破解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xx.

[2]任慶偉.政府行為視角下的“三農”議題研究[D].吉林大學,20xx.

[3]劉廣棟.基於“三農”問題的中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研究[D].安徽師範大學,20xx.

[4]呂靜.淺析如何解決“三農”問題來發展農村經濟[J].農家顧問,20xx.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7

改革攻堅,力爭進一步突破。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進程的深入,改革的難度在增加。有些改革進展緩慢;改革缺乏突破力;有些改革尚處淺層;不同領域、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缺乏協調和平衡,整個社會缺乏改革的協調機制。

“十一五”改革涉及經濟社會各方面,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改革既連接經濟體制改革,又連接社會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處於改革的中心環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另外,就業制度、收入分配製度、社會保障制度,以及醫療衞生和教育制度等同億萬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應該本着以人為本的理念,推進民生類制度的創新。對外開放,水平有待提高。

加入WTO後,我國進出口總額增長迅速,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出口大幅增加,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成為穩定國際經濟和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外資在出口中所佔比例過大,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不斷加劇,利用外資過程中在產業素質、資源、環境、勞工權益等方面也暴露出較多問題。鑑於存在的問題,必須“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繼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要引導各地由追求引資數量與速度轉到更加註重引資質量與效益。“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和諧社會,關鍵在落實。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十一五”期間社會發展的一個新課題。建立和諧社會,包括擴大就業、社會保障、調節分配以及文化體制、醫療衞生、安全生產等。

當前,把構建和諧社會納入“十一五”規劃,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目前社會矛盾和衝突是基於利益基礎上的衝突,因此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是要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均衡機制。常修澤則強調,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社會。在創造活力過程當中要建立與市場化相適應的社會秩序,包括搞好政府的宏觀調控和管理,加強社會組織秩序的新建,以及加強個人、企業、社會和政府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設等。

儘管人們已經開始接受“三農問題”這個提法,但並不理解這個三農問題背後隱含着很多深層次問題,恐怕不能用“強調農村市場化,強調農業增加更多的投入”等現行政策解決。農村存在的複雜問題,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有中國特色的三農問題。

城鎮化問題。且不説現在大城市吸納農民的能力已經下降,從長期分析來看,即使我們加快城市化到20xx年可能實現50%城市化率,到那時我們是16-17億人口,按16.8億計算仍然還有8.4億人生活在農村;而在城市化加速階段,按正常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和規模來看每年被徵佔的土地至少在1200萬畝以上。也就是説30年後,無論按新口徑19.5億畝算,還是按老口徑14.5億畝耕地算,都要減少3億多畝,人均耕地面積也實際上會減少更多。在這種情況下,農村這三個基本要素的配置關係能調節得了嗎?

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中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最終產品出口大國,靠的就是勞動力成本低廉。儘管有人強調出口產品有消費剛性,不可能減少多少,但確實可能減少而難以再增加。在勞動力供給絕對過剩的條件下,勞動力價格不可能提升,農民的收入還是增長不快。因此,靠出口拉動這個説法似是而非。因為東部地區吸引中西部地區的勞動力打工節省了很多成本,主要節省的是農民進入東部地區打工的'全部轉移成本。出口絕對值增加雖然帶動就業和打工,但並不意味着收入水平增加。

流動打工人口的社會保障仍然由他們承包的土地承擔。我們絕對沒有條件、不可能由國家來提供佔70%的農村人口的社會保障。農村改革這種誘致性制度變遷的發生,客觀上表現了一種交易的結果。國家在允許社區佔有所有權、允許農民以大包乾名義佔有土地使用權的時候,向農民讓步的是什麼呢?讓步的是農民承包的那塊土地必須承擔農民的社會保障。作為社會保障資料的土地又怎麼能進入市場?在國家不可能提供社會保障的條件下,如果隨着人口增加土地減少,農民的社會保障遲早會成為問題。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8

所謂三農問題,並不是中國所獨有,它是農業化文明向工業化文明過渡的必然產物。只因中國人口比較多,三農問題的範圍比較廣,解決難度大,三農問題的表現才比較明顯。由於我國的三農問題長期影響着城鄉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的城鄉差距比較大。因此,解決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將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實施,統稱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產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由於我國老齡化情況的逐漸加劇,為解決老有所養,我國推出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並在20xx年已經完成了全面實施。

本文將從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的情形開始着手進行分析,探討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對三農問題的影響,並提出相應的建議,從而促進我國的經濟成長與發展。

1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的情形

社會保障作為我國一項基礎的社會經濟制度,它的存在不僅保證了社會的穩定,也是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象徵。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願望不僅是人民羣眾的企盼也是社會保障存在的主要意義。覆蓋範圍廣、多層次是其所擁有的特點。從20xx年我國第一個養老保險試點,到20xx年我國僅用了 3a的時間就實現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全面覆蓋,這也標誌着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系統的全面建立。隨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系統的不斷完善,社保經辦服務能力也在逐漸的提高,各地養老保險的基本設施也在逐步的建設當中,各項管理制度也在逐漸的加強。建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工作進展順利,成績明顯、超過預期,而這項決策的實施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羣眾的由衷的支持。由於政府的大力推廣,增強了羣眾參保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此項制度的全面覆蓋。

2 處理三農問題存在的困難

當前我國GNP(國民生產總值)已經名列世界前茅,可是三農問題的`存在,長期影響着我國城鄉經濟的發展,處理三農問題已經成為發展我國經濟的首要課題。

三農問題存在的主要困難就是在於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這種二元結構中城鄉居民對政府決策的約束權遠高於農民,在政策出台時,城鄉居民憑藉政治上的優勢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而農民卻無法阻止不利政策的出台與實行,也無法改變城市收入高於農村收入的傾斜政策,這就使得二元結構的不平衡愈演愈烈,越來越不利於農村經濟的發展。然而我國在處理三農問題上,也採取一些相應的措施如取消農業税、糧食直補、提高農村醫保補助標準等等,但是這些措施的實行只能治標,卻依然沒有解決三農問題的嚴峻性。從國民待遇上看,農民在經濟待遇與政治權利兩個方面都與城市居民存在差異,在社會保險、義務教育以及醫療等權利的使用上也有不足之處。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三農問題引起的表現,為此,解決三農問題對於我國經濟發展來説刻不容緩。

3 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對“三農”問題的具體影響

三農問題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也是主要問題所在。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的全面覆蓋,對三農問題帶來了深刻影響。

3.1 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個人賬户養老金與基礎養老金相結合的原則為基礎,實行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的方式,到齡即領待遇,逐步地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3.2 打破了二元結構的不平衡

長久以來,我國一直是以城市為主農村為輔的發展形勢,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之間的不平衡愈演愈烈,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推廣後,不僅減輕了農民的生活負擔,縮短了與城市之間的差距,還加快了城鎮化進程的步伐,完成了城鄉統一發展的目標。

3.3 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內需的擴大

當前我國的國民收入不均衡,農民的收入水平偏低,難以實現國內需求。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實行,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農民的購買力,農民消費的增加,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內需的擴大。

4 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暢想

目前,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標準太低,以四川為例,基礎養老金每月僅75元,與城鎮職工標準近10倍以上。國有層面應加大財政投入,待農民年滿60週歲以後,將土地等生產資料交還集體,實現真正退休,國家則大幅提升其基礎養老金標準。最好接近城鎮企業職工水準,以真正實現國民待遇。

5 結束語

隨着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全面覆蓋,若農民能真正退休,與城鎮職工一樣享受國民待遇,則解決了我國人口占比較大的農民養老問題,提高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從根本上打破了二元結構的不平衡,三農問題也得到了根本的解決,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9

“三農問題”作為我國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政府在中央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將三農問題有效解決就必須推進城鎮化。城鎮化和三農問題相互影響制約,城鎮化既能將三農問題有效解決但同時也是三農問題產生的根源。如何將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鎮化有效結合,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將三農問題解決,通過城鎮化使三農問題有效解決。

1.關於城鎮化以及城鎮化對解決三農問題的作用

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基本戰略問題,是一個歷史範疇,也是一個具體的發展中概念。“城鎮化”這一概念在十五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被嚴謹定義。在我國,城鎮化和城市化兩個詞的概念基本相同,城市化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農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將城市文明不斷傳播給農村也是城市化的一個標誌。換而言之,城市化的實質就是將城鄉差別消滅,成功實現社會轉型,因此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城市化也自然可以稱為城鎮化。從城市化本質來説,城市化可具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擴大城市規模、增加城市人口,主要做法就是在原有城市基礎上不斷擴展社會發展空間,將郊區土地蠶食;還有一種則是直接將農村進行城市化改革。對農村進行城市化改革也包含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保留農村社區的基礎上將城市社區增加,通過興辦農村鄉鎮企業,讓農民不再外出打工,實現從單一務農過渡到務農和打工的雙重經濟模式;另外一種則是將農村社區直接變為城市社區,直接將農村居民發展為城市居民,這也是目前我國增加城市數量的主要途徑,我國近年來城市數量的增加主要就是通過將農村社會轉變為城市社區來實現的。因此,要實現城鎮化,自然就要將三農問題有效解決。城市城鎮化需要湧入大量農村人口,因此自然要實現農村人口城鎮化以及蠶食郊區土地,農村城鎮化因此和三農問題緊密相聯。

2.關於解決三農問題中城鎮化具有的作用

要很好將農業問題解決自然要先加快城鎮化腳步。我國幅員遼闊,在農業生產上已經發展千年,稱得上是農業大國,但與世界先進農業強國來説,還是存在農業規模化以及生產率低下的問題。因此,要很好將農業問題解決,就需要將農業生產率提高,因此要實際解決農業問題就要很好將城鎮化積極推進。將城鎮化進程加快可以使農業規模化經營擴大,從而將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我國農村存在人多地少的現象,在實施包產到户以後,通過將家庭作為生產單位的農業自然就不能實現產業化、規模化、機械化。只有通過將城鎮化推進實現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的過渡,才能給規模化經營和農業產業化提供條件和保障。再者,將城鎮化腳步加快才能有效將農業發展空間拓展,讓我國農業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但農業經濟效益始終不高,歸其原因就是在經營模式上我國還沒走出粗放型,因此要發展農村經濟,自然就要將先進科學技術運用以及對舊的經營體制進行革新。要實現經濟效益高。可持續發展的農村經營模式,就要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和管理,對於產品不僅要注重數量同時還要注重效率和質量,讓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社會效益保持協調關係。通過走城鎮化道路,將土地合理流轉並實現集中經營,使農村經濟得到改善。

3.關於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出現問題和其問題對三農問題造成的影響

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若是過度開墾,很容易造成城市化過度的現象,另外,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在建設發展上過於追求豪華視覺效果,如此一來則很容易造成工資低、消費高的現象出現,特別是高價商品房大量出現使得人們居無定所。有的城市將非常嚴格的城市標準制度設立,使得現行户籍制度將層次較低的人口阻擋在城市之外,使得素質較低的人口很難融入城市現實社會。並且過度城鎮化以後就會對解決三農問題造成衝擊,不能很好讓農村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會。按照我國目前情況來看,當大量素質較低的農民工不能很好融入城市之前,就只能成為城市的'“邊緣人”,造成許多類似貧民窟的片區出現,這對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然造成阻礙。雖然我國現目前針對户籍制正在進行改革,但因為改革面積大、應對人口較多,所以效果還不太明顯。

4.關於在推動三農問題解決基礎上解決城鎮化問題是決策

首先要對大城市規模進行控制,將建設重點落在小城市,讓農民進城的成本得到合理降低。我國一線城市目前擁有高新技術以及大量人才資源,而中小城市則相對缺乏,若不及時遏制大城市發展規模,勢必就會造成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經濟、人才、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大。其次,對城鄉現目前的社會結構進行改革,解放户籍限制,使農民能夠真正融入到城市。目前我國在土地城鎮化上遠超於人口城鎮化,所以要解決這種現象自然就要從制度上着手。然後降低工業在城市經濟的比重,擴大服務行業,讓農民能從職業和經濟融入城市。

5.結束語

我國農村問題主要表現為農村面貌落後、城鄉差距大以及經濟不發達,雖然也在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目前效果還是不明顯,因此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推進城鎮化,使農村剩餘勞動力合理消化,讓第三產業得到發展。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自然是國家發展中放在首要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讓農村和城市共同努力,讓所有中國民眾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這才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目標。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0

摘要:20xx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xx-2020年)》,明確指出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既要讓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化落户,能在社會保障、醫療衞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方面享受跟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又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從根本上解決好“三農”問題。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三農

1.廊坊市人口基本情況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從根本上來講是人的城鎮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xx-2020年)》提出促進三個“1億人”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到20xx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户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户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20xx年末,廊坊市農業户籍人口為262.6萬人,城鎮户籍人口為176.7萬人,户籍人口城鎮化水平為40.2%,高於35.7%的全國水平。

1.1人口總量穩定增長

20xx年末,廊坊市常住總人口約為446.84萬人,城鎮常住人口約229.6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1.4%,同比增加2.91萬人、城鎮化率提高了0.8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1.7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9‰,同比出生率提高了0.87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同比增加了0.32個千分點,人口總量和增長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城鎮化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28個百分點,在河北省內排名連續4年居第3位,僅在石家莊和唐山之後。廊坊市10個縣(市、區)間的城鎮化水平提高幅度不同,廣陽、三河、香河的城鎮化率高於全市水平,固安、大廠、香河、大城四縣增幅較快,20xx年增幅分別為1.85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1.4個百分點、1.4個百分點。

1.2農業人口增中有變

20xx年到20xx年末,廊坊市户籍人口總量增加近20萬人,農業人口增長近13萬人。而户籍人口總量和城鎮人口年均增長率平穩保持在1.4%和2.4%左右。農業人口年增長率波動性較大,僅20xx年廊坊市農業人口增長率就高達3.2%,20xx年廊坊市農業人口增長率則降低至0.8%以下。香河縣、固安縣、霸州市和安次區農業人口增長不穩定,個別時期農業人口出現負增長現象;三河市、大廠縣、廣陽區、文安縣和大城縣農業人口仍處於平穩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以上,大城縣農業人口年均增長率保持1.5%左右。

2.廊坊市“三農”存在問題

2.1農村土地資源緊張

我國農村人口過多、農業土地資源緊缺,在城鄉二元體制下,土地規模經營難以推行,傳統生產方式難以改變,我國人均耕地0.1公頃,而廊坊市人均耕地不到0.095公頃,遠遠達不到農業規模化經營的門檻,農業土地集聚高效化發展舉步維艱。目前農村土地確權以及由此帶來的升值預期,農民對土地產生絕對依賴,加之廊坊獨特區位,面臨疏解非首都功能外溢和房價上漲的壓力,土地資源越來越呈現緊張態勢。

2.2農村人口轉移實施難度大

從户籍人口看,廊坊市440萬人中將近260萬農業人口。達到20xx年45%的户籍城鎮化率和60%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目標,廊坊市還要從農村向城鎮轉移約22萬農業人。但目前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後。農民工受城鄉分割的户籍制度影響,未能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保障陛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鎮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城鄉勞動收入和生活成本存在巨大差異,農民更願意在城市務工獲得較高收益,在農村享受更低廉生活成本。隨着經濟快速發展,農民在城市需要付出的機會成本將越來越大,這也促成農民更願在城市打工而不願落户城市的現象。

3.廊坊市“三農”對策建議

3.1突出規劃,改善人居環境

根據村莊性質,對劃定保留的村莊進行村莊規劃編制,利用規劃手段,探索農村發展動力,儘快縮小與城鎮户籍居民之間的待遇差距,實現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全覆蓋;對納入市區、鎮區和工業園區的村莊進行整合遷並,合理安排遷並時序,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階段性規律,制定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對要求遷並的村莊,根據農民意願,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整合農村土地資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3.2探索創新,完善户籍制度

降低城市落户門檻,對工作年限、收入水平、工作穩定程度進行評估劃定,對參加社會保險2年以上的人員可吸納為城市户籍人口;鼓勵投資人員落户,在廊坊市投資達到一定數額、投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投資產業具有一定前景的'投資人員,可吸納家庭統一遷入;被大中專學校錄取的本地農村户籍生源採取鼓勵落户措施,購買首套商品房產人員給予相應的落户政策;開放城鎮户籍,重點放開縣城、建制鎮的户籍,將建制鎮確定為未來吸納農民工落户的主要區域,可採取較為合適的衞星城鎮和產業新區作為試點,制訂切實可行指導意見、配套措施和實施方案。逐步推進常住人口向户籍人口過度,探索“就業落户”、“投資落户”、“購房落户”、“入學落户”和“養老保險落户”等新模式。三農問題論文

3.3發揮優勢,強化農業園區

園區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中採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形式,集約農民原料,節約生產成本,改變“各自為戰”的生產方式,切實提高農民市場競爭力和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大力支持與超市等流通企業開展“農超對接”,指導開展產銷對接活動,推進園區農副產品商品化進程;利用新穎的營銷手段推廣農户產品和企業品牌,讓“廊坊農業園區產品”立足於京津冀;重點鼓勵本地農民勞動力向農業園區轉移,發揮市場作用,綁定本地農業勞動力長期處於農業園區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鏈條中,保證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要求,實現農民生活水平邁向新階段。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1

農民問題、農業問題、農村問題被稱為“三農問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農民的生活水平、農業的發展狀況以及農村的建設情況都與社會總體發展息息相關,在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的封建社會中,農業就是社會前進的基礎,當前時代雖然多種產業同時存在,但農業的基礎性位置依舊穩如泰山,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三農”依舊是建設重點。

本文正是從我國當前“三農”現狀出發,通過分析“三農”問題的原因,強調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性,來尋求解決“三農”問題的出路與方法。

我國要想實現現代化,促進經濟的發展,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三農問題。由此可見,解決三農問題是至關重要,農村的經濟落後沒有得到發展,就意味着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是十分緩慢的,“三農”問題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顯得尤為突出。

一、“三農”問題的現狀

從總體上來説,廣大農村的現代文化程度十分低,發展嚴重滯後,城鄉收入差距過大,這就是如今“三農”問題的現狀,主要表現為:

(一)農村收入下滑,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擴大。近些年來農民的收入很不穩定,遠遠落後於城鎮居民的收入。農民的收入很不穩定,因為農民的收入主要依靠於土地,而近些年來地震,旱澇災害的頻繁發生,使糧食的產量大幅度下降,這就造成了農民的收入較低,而城鎮的經濟水平較高是因為城鎮居民收入不受自然的影響,城鎮居民的收入比較穩定而且還在持續增長,這就造成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

(二)農村的勞動力問題十分嚴峻。一方面由於我國如今從國外進口的農副產品價格低,質量好,這就給我國農民的生產活動帶來了巨大壓力;另一方面,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大部分年輕農民選擇進城打工,導致農村實際有效勞動力大幅減少。此外,農村的經濟水平低,對教育不夠重視,致使農民的受教育程度低素質較低,而城市的現代水平提高後,工業生產對技術的含量要求提高,對工人素質要求相應提高,以農民的受教育程度,很難在城市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農村的社會秩序較亂。農民的受教育程度較低,對國家的一些方針政策認識不足,在加上經濟水平較低,很容易產生一些不滿的情緒,他們用一些消極的方法進行抵抗,有些地區出現了暴力反抗等事件,而且農民對法律認識不夠,遇到侵犯人身利益的情況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只知道用暴力或者有一些其他不正當的方式解決,這些嚴重影響了農村秩序的穩定。

(四)農業資源短缺基礎設施落後。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道路的不正確性給我國的農業帶來了嚴峻的問題,環境污染嚴重,生態平衡遭到破壞,這就使我國的農業失去了賴以發展的基礎,而且水土流失,水污染等問題的出現使我國的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在加上農業基本設施的落後,這都是我國的農業發展面臨着巨大的問題。

二、解決“三農”問題的必要性

解決“三農”問題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我國農村人口比例較大,而我們衣食都與農民有關。所以解決“三農”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我國想要實現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必須要解決“三農”問題,在當今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的收入問題。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這一目標有着直接的聯繫,我國進行全面的改革要想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加快城鎮化的步伐,就必須實現農村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讓農村的大量剩餘勞動力轉移到城市,滿足城市化發展的需求。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農村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並沒有真正的受益,我國的農村還是原始農耕勞作,並沒有隨着改革開放的到來而實現農業的機械化生產,農業的科技含量並沒有提高,現代化進程依然十分遙遠。如果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下去,農村的發展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的現象,容易造成農村社會的不穩定,中國改革也會因此失去動力,現代化的發展也將會受到阻礙,對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會起到阻礙的作用。我國是人口大國,俗話説的好“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為了確保我們國家糧食的安全,滿足十幾億人口的需要,就必須解決好“三農”問題,可以保證國家的穩定團結,實現國家的'長治之安,可以使我國更好的推進改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使國民經濟向持續健康發展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

三、解決“三農”問題,應採取的對策

(一) 調整我國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

我國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民的負擔問題就必須要調整我國的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現在我國對國民收入的分配仍然不公平,我國國民收入的分配仍然傾向於城鎮,而忽視了對農村的投入。使農民不能同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平等的就業、受教育的機會。這是造成我國農村居民文化程度較低,素質相對較差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將會造成城鄉差距的進一步擴大。這不僅影響着我國農村居民的生活,農村的經濟發展,長此以往將會對我們國家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如今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得到了基本的完善,而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仍然十分落後,農村的醫療保障制度還是不夠完善。農村對養老保險的認識不足,大多數的農民都片面地認為土地是他們生活的保障,必須改變農民的這一錯誤認識,而我們國家的政府也應該擴大社會保障制度的範圍,使農民和城鎮居民享有平等的社會保障,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2]。

(二)改革我國的户籍制度

我國實行的農業户口和非農業户口的户籍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由於我國的户籍制度,使農民在城市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我國應該取消這種農業户口和非農業户口的户籍制度,這也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必要手段。只有取消户籍制度的限制,農民才可能和城鎮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可以在城鎮中找到一份較理想的工作,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減輕生活給農民帶來的壓力。

(三)增加國家投入

我國的土地面積遼闊,自然災害頻發,而農村對於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所以我國家必須加大對農村的救濟力度,完善這一救濟體系,保障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村人民的影響,使農村人口可以穩定的生活。此外,要增加對三農的投入。農業是一個國家不可缺少的產業,因此國家必須加大力度對農業進行保護。一些發達國家對農業的投入十分的重視,我們也應該向發達國家學習重視我國農業的發展,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工業的發展上,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從而減輕農民的負擔,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

(四)支持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

鄉鎮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僅可以解決一部分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問題,而且還可以進一步發展農村的經濟,更有效的增加農民的收入。這些問題的解決是 “三農”問題解決的基礎和前提。要想進一步增加農民的收入,就必須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向城鎮進發,以此來轉移農村的剩餘勞力。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農民的素質,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繁榮發展,同時也可以使我國的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

“三農”問題是我國長期以來必須要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而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解決“三農”問題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提高我國農村的生產力水平,進而促進整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繁榮發展,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更好的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2

[摘要]農業在我國產業經濟結構中佔據着較大比重,是保證社會穩定發展,完善產業結構,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關鍵環節。加強“三農”建設,是黨和國家當前階段推行農業現代化,保證農民的人均受益,深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首要工作。在此基礎上,本文根據“三農”建設的現狀與基層現代化技術推廣面臨的主要問題,對當前階段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措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三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措施

[中圖分類號]F323.3[文獻標識碼]A

1當前階段“三農”與基層農技推廣的發展現狀

1.1“三農”建設的現狀

根據研究可以發現,農業生產科技水平的提升,是促進整體農業建設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推進農業相關產業優化升級的核心力量。然而,現階段農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由於生產模式的限制,使得大部分農產品種植、產業經營、勞動生產處於分散狀態,生產水平較低。在我國,農民生產大多采用分户生產—經營模式,較為分散的管理生產結構,導致現代化技術的普及成為建設難點;其次,農業產業機器化、自動化程度不高,人力資源投入較大。目前,農產品的供需市場以買方市場為主導,對農產品的質量與生產量有着較高的要求。但由於區域化農業發展的特性,使得部分地區出現產品過剩,價格低迷的情況。

1.2在基層建設技術推廣體系面臨的主要問題

1.2.1體制結構不合理

在基層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對體制的專業化管理有着較高的`要求。但基層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仍舊沿用計劃經濟的管理,鄉鎮組建的農業科技部門大多參照上級縣政府單位農、林、畜牧業等部門進行建設,是縣級農業相關部門的延續。這使得鄉鎮農業部門以雙重管理為主,其農業技術的推廣有上級部門進行指導,人力、財政等管理工作則主要有鄉鎮政府負責。雙重管理體制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技術推廣工作的靈活性,保證縣級單位對鄉鎮基層政令執行的有效監管。但在另一方面,人權、事權的歸屬不同,不利於鄉鎮基層專業技術推廣隊伍的穩定建設,降低了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此同時,鄉鎮一級的技術推廣人員時常被其他單位抽調,發生“在編不在崗”的情況,分散了技術人員的精力,人才流動性大。

1.2.2工作人員專業化水平不強

現代化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當前階段農業技術的分類逐步細化。新技術的研發、優良品種的培育、土壤成分的配比技術等方面研究的不斷深入,提升了農業技術推廣對專業化人才的要求。然而,基層推廣人員的編制問題及財務、事務的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導致政府專業化人才儲備匱乏。一方面,農業專業相關的專業人才引進力度不足,實際工作缺乏專業的理論指導;另一方面,專業推廣人才的流失,導致技術推廣隊伍的專業技能水平不高,出現技術斷層、先進技術的推廣經驗不足等問題。尤其是在實踐階段,技術掌握不熟練、缺乏相關經驗地情況下,使得部分技術人員在進行推廣工作時進度緩慢。

2在基層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有效建議

2.1深化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管理機制

農業在產業結構類型劃分上屬於勞動密集型,現代化技術的管理、生產模式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程度不深。為此,深化農業領域技術改革,政府應大力推廣先進技術,應創新技術引進方式,立足農業發展的實際,不斷進行嘗試。首先,根據區域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專業理論指導,合理地將科學技術引進到農業發展建設中來。提升農業建設的技術水平,完善農村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其主要目的在於改善農業發展的單一性產業結構,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升農民的生活品質,從而提高農民的整體收益,為農業產業的飛速發展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其次,深化農業技術的應用程度。在保證合理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將其大範圍地應用於農業生產、經營等行業。在農業領域深化技術的利用程度,不僅可以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效率,還能在提高農產品生產質量的基礎上,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從而促進區域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2.2擴大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領域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農業科技和農業現實生產中起到橋樑作用,應當改變目前過分側重種子供給、播種培育指導等產中領域的現狀,把服務領域前推後移。一是加強對本區域農業、農民需求的調研,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機制,推進農業科技研製培育更適合土地生長的作物新品種,生物肥料、動植物疫苗等,提高農業整體科技化水平;二是把農業推廣由單項向綜合服務延伸,向農民提供訂單式服務,開展市場營銷服務,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2.3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支持力度

一是把農業技術推廣納入法治軌道。相關部門要積極出台農業技術推廣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同時各地各部門應強化對農業技術推廣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督察力度,確保把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落到實處;二是加強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調整財政支農資金結構,參照其他項目資金的申報、管理、使用、評價成熟的做法,建立農業技術推廣項目申報、管理、使用、評價一整套流程,確保農業技術推廣資金充足、使用有效果。

3結語

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合理的引用到農業生產、管理、經營的各個環節,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及質量;還能在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保障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提高農業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為此,相關政府部門應從基層出發,通過改革技術推廣管理機制,運用創新推廣模式,提升員工專業化技術推廣水平,強化政策扶植力度等方式,深化先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適用範圍,提升農業技術的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趙菊英.鄉鎮農技推廣機構在農業服務中的作用和發展對策[J].農家科技旬刊,20xx(04).

[2] 麥麥提圖爾蓀,塔什.當前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推廣體系存在的問題分析[J].農家致富顧問,20xx(06).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3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縮小城鄉差距的一項重要舉措,更是關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重大任務。然而,要完成此項任務,必須充分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和農業現狀,必須順應世界農業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發展趨勢,必須充分考慮我國農業現代化新階段所遇到的主要障礙和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着力做好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模式和保護農業耕地質量等工作。

一、建立規模化的農業經營模式,實現農業經營體制的突破

現行的農業經營體制是建立在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經營基礎之上的小規模經營方式,這種農業生產的小規模分户經營模式存改革初期確實起到了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民增收的積極作用。但隨着農村改革的深入,這種小規模的農業經營體制與現代農業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一家一户小規模的經營模式不僅從客觀上阻斷了農業產業鏈的有效連接,使農業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處於一種封閉的、分散的生產狀態,從而降低了農業生產效率,抑制了農業增收潛力,而且還阻礙農村土地的適度規模化流轉,使目前的農業生產工具仍處於一種人畜犁耕的'原始狀態,遲緩了農業機械化的研發與推廣;使農業生產技術仍停留在農產品總量的增加和化學肥料與高殘留農藥的使用上,阻礙了優質化、無公害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與研發;使農村土地的價值仍處於一種單一的、原始的農產品產出效益上,而無法通過交易擴大農業再生產並從其中獲取更多利潤的資本。因此,建立適度規模的農業經營模式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適度規模的農業經營模式是以農户承包的土地作股份,在農户自願的基礎上實行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的規模化經營,即每個農户所投入股份的多少都是自願的而非強制,而且按每個農户所投的股份的多少來分配農業收入。這種規模經營不僅有利於農業產業鏈的有效連接,而且也有利於避免生產和投入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當然,適度規模化經營不是要動搖和改變現有農村家庭聯產承包體制的基礎,剝奪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益,而是要通過這種適度的規模化經營,最大限度地解決好小規模、分散化家庭承包經營條件下的小生產與大市場間的矛盾,避免因農户分户經營所帶來的生產上的盲目性和產品產業結構上的趨同性所造成的農民利益損失。

二、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模式,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突破

農業生產成本過高是導致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導致農業成本過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業專業化分工的缺乏,應該説在農村絕大多數地方還沒有專業化分丁的概念。現實的情況是一個家庭獨自承擔。這種缺乏農業分工的經營模式,一方面增大了農業勞動者的市場風險,由於目前大多數農民既是生產者,又是銷售者,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應付激烈的市場競爭,而且不少農民文化素質低,很難準確的判斷瞬息萬變的市場信息,因此,大多數農民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面臨不法商人和利益集團的欺詐與盤剝,總是處於弱勢地位;另一方面增大了農業生產者的農業風險,由於缺乏專業化識別能力,農户很可能在購買種子、化肥和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時上當受騙,遭受慘重損失,在農業品種和產業結構上,因缺乏專業化的市場調查和專業化信息分析,容易盲目模仿而造成農業品種和產業結構的雷同,導致農業產品的積壓或腐爛,出現增產不增收,甚至減收的尷尬局面。因此,建立專業化的農業分工經營模式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長期目標。

農業專業化分工的模式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區域的專業化模式、部門的專業化模式和作業的專業化模式。

(一)區域專業化模式就是人們通常所説的“一户一品”“一村一品”或“一鄉一品”。從宏觀層面上就是要建成田院、村組和鄉鎮等專業化的種植業、養殖業、水產業、果、林、蔬菜和花卉;從微觀層面就是要形成規模化的、單一品種的種植f養殖1場所和集散地。這樣既便於生產的管理與技術的指導,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和管理環節上的失誤,從而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收入;又便於銷售,這樣不僅最大限度節省了銷售環節成本,而且有利於形成規模效應,從而達到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的目的,使農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二)部門的專業化就是通過農業分工在農村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農業生產管理、農業技術推廣與使用、農產品銷售、運輸、加工和倉儲、農資產品供應、農業貸款融資和農業保險等部門,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村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以企業化的管理方式,將農業經營由過去的一個生產單元(家庭或家庭成員1單獨完成,變為多個生產單元分1:合作,形成專業化的農業生產企業和農業產業工人。這不僅有利於提高農村勞動生產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規避農業風險,而且有利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安置和轉移。

(三)作業的專業化,就是從種(苗)培育,到具體生產環節管理,最後到收割,這所有的生產環節不再是由一個家庭或者一個生產單位全部承擔完成,而每一個家庭或者一個生產單位只是承擔其中某一個生產環節。如形成專業的糧、棉、油種(苗)培育專業户。這樣既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又轉移了農村剩餘勞動力,提高了農業勞動者生產效率。更主要的是通過專業化的管理,降低了農業風險,減少了盲目的農業投入。

三、保護農業耕地質量

耕地資源的地力調查、質量評價、分等定級,地力與施肥效益的長期監測、農田環境的監測和評價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均屬農業公益服務而且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應提供專項資金,確保耕地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遏止土壤肥力遞減,再針對不同作物、不同區域建立長期定位監瀾點的基礎上採取措施來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1搞好農田地力調查和評價,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根據《全國耕地類型區、耕地地力等級劃分》標準,地力調查質量評價和分等定級是一項技術性強、勞動量大、任務十分繁重的工作。沒有足夠的資金保障,工作無法開展,特別是這些調查取樣、評價定級等基礎性工作,沒有直接經濟效益,農民無法完成,只能靠政府投入。

2.建立地力、肥效檢測網點,指導農民科學施肥。部分地區地形複雜,農田地力差異大,而且隨着有機肥施用量的相對減少,片面施用化肥造成土壤退化,土壤保墒蓄水能力降低,有的地方土壤富營養化,嚴重的形成次生鹽漬化;有的地方出現土壤養分新的不平衡與缺素,土壤有效鉀、微量元素含量下降。無論從規律還是從現實上看,都要建立地力監測點,瞭解土壤基本情況,開展土壤肥料調查,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民科學施肥,減少肥料資源浪費,防止土壤退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3.搞好農田環境污染監測,提高耕地質量。由於盲目施肥,片面追求產量,為農業標準化生產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環境污染。由於地下水、地表水富營養化,特別是地下水硝態氮含量超標,污染了地下水源,使用的肥料含有重金屬、三氯乙醛、遊離酸等有害成分,對土壤造成污染;二是降低農產品品質。過量施用氮肥使產品中硝酸鹽大量增加,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後成致癌物質,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另外,養分不平衡及盲目大量施肥改變了作物生理生化過程,產品中的糖分、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降低,影響了產品質量,所以十分有必要啟動對農田環境的監測。

關於三農問題的論文 篇14

本文運用宏觀經濟學的財政政策、財政支農、“黃箱政策”和“綠箱政策”等相關理論,對促進三農問題解決中財政政策的作用進行研究。介紹了我國三農的基本現狀以及三農存在的問題,回顧了不同階段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發展情況,並進一步指出財政支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提出了完善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建議。

一、我國“三農”問題的現狀

(一)農業增長問題

農業增長問題分產業職能、產業素質、產業開放三個層面。產業職能層面的農業問題表現是農產品的供給問題。從1997年開始,我國成為了農產品的純出口國,每年的貿易順差達50億美元左右。由此可以得出,產業職能層面的中國農業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產業素質層面的農業問題集中表現為農業的現代化轉型問題。目前我國整體的農業產業素質仍然偏低,主要表現為家庭經營難以實現規模化、有限的成功的農業產業化模式不能得到推廣、農產品市場體系還不健全,購銷體制不夠暢通;產業開放層面的農業問題表現為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問題。在國際市場上,我國農產品在價格、品質和信譽方面都有很大壓力,面對國外集約型農業的挑戰,我國產業開放層面的農業問題任重而道遠。

(二)農村發展問題

(1)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據統計可以得出,我國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相對不足。改革開放初期1981年我國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絕對額是29.2億元,20xx年增加到5064.5億元,雖然絕對額增加了172倍多,但是其佔全部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比重卻一直較低,直到20xx年也沒有突破3%。

(2)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看來,我國農村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農村基礎教育的財政投入情況,如表1所示。

(3)農村醫療衞生存在的主要問題。按照IMF的統計,20xx年人均GDP為3000-6000美元的國家的社會保障( 包括醫療衞生和住房) 支出佔政府總支出的比重平均為41.4%,而我國的只有25.1%,我國的醫療衞生財政投入佔GDP的比重與同等收入國家相比低了55%。據統計我國 1997年農村衞生費用佔全國衞生總費用的44.59%,20xx年佔42.79%,到20xx 年降為34.93%,到20xx年只佔22.57%,這就導致了農村醫療衞生缺乏發展的支持動力。

(三)農民問題

(1)農民增收問題。國家統計局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雖然有所增加,但是城鄉差距的問題仍然不容小覷,如表2所示:

從表可以看出,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917元,比20xx年增加了2763.8元,年均增長率為17.88%,20xx-2012 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略微縮小階段。但是這一階段,城鄉居民收入比為3.10:1,絕對收入差距由12021.5 元拉大至16648元。

(2)農民素質問題。首先,我國農民文化素質偏低,如表3所示。其次,據統計,20xx年末我國農業從業人員34874萬人,其中技術人員 207萬人,所佔比例僅為0.6%;每個農村家庭僅有0.09人有專業技術職稱,受過職業教育培訓的人數為每户0.12人。20xx年,接受過短期培訓的只佔20.0%,接受過初級職業技術教育或培訓的只佔3.4%,接受過中等技術教育的僅佔0.13%,而沒有接受過技術培訓的高達76.4%,農民的科技素質偏低。

二、財政支農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財政支農的政策

據統計20xx年,中央財政支農資金從20xx年的1200億增為1500億;從20xx年到20xx 年,中央財政支農資金支出累計達 4.47萬億元,年均增長23.5%。我國財政支農政策具體為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增收扶貧方面。20xx年起,國家開始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並實行“多予、少取、放活、兩減免、三補貼”政策。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中顯示,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6977元,到20xx年達到7917元比20xx年增長2倍,年均實際增長10%。此外統計數據顯示,自《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xx-2010年)》實行以來,我國農村的貧苦人口數目從9422萬消減到2688萬,貧困率從10.2%下降到2.8%,政府累計投入扶貧財政資金達20xx億元。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據有關資料顯示,黨和政府用於鄉村道路建設、農村電網改造以及人畜飲水等農業基本建設改善的投資己從20xx年的56.4億元增長到20xx年的267.86億元,佔中央基本建設投資總規模的比例從3.1%上漲到了7%。

(3)農村基礎教育方面。20xx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對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無償提供教材和補貼寄宿生生活費”。20xx年,學雜費在全國農村範圍內得到免除,並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4)農村醫療衞生方面。20xx年,我國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到20xx年06月,新農合醫療試點在全國共有641 個縣( 市、區),覆蓋近2.25億農民,參合率為72.6%。20xx年至20xx年底,全國20xx個縣(縣級市) 共設有縣級醫院9238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1987所、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243所、縣級衞生監督所1821所。全國3.42萬個鄉鎮共設3.8萬個鄉鎮衞生院,牀位93.3萬張。全國59.9萬個行政村共設63.3萬個村衞生室,村衞生室覆蓋率達90.4%。20xx年國家財政對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升到240元/每人每年。

(二)財政支農存在的問題

(1)財政支農投入不足。整體來看,我國的財政支農投入規模不足,如表4所示:

從該表可以看出,美國的農業財政投入是我國的三倍左右;就人均來看,我國的農業人口是歐盟的70倍,美國的142倍,日本的206倍,可是中國農業人口人均財政投入量約為美國的1/472。

(2)財政支農的結構不盡合理。與發達國家農業科技貢獻率的70-80%相比,我國的`科技貢獻率僅有40%,農業基本建設投入、農村扶貧資金額度都比較低。如表5:

(3)財政支農支出重點不突出,方式缺乏靈活性。財政支農的項目較多導致國家財政用於農業的支出比較分散,支持的重點不夠突出,致使資源得不到充分使用。第二,我國財政支農支出的方式是由中央和省制定。這種缺少靈活性、單一死板的支出方式不能根據各地域的實際情況作出反應,同時也影響社會資本對農業進行投資的積極性。

(4)財政支農的體制有待完善。我國的涉農部門比較多,如林業局、國土資源局、農業委員會、農業機械服務中心等,國家財政支農政策在實施過程中要經過很多的中間環節,導致資源使用分散效率不高。我國的財政農業支出實行分級管理,中央、地方的職責劃分不清,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影響財政支農資金效用。

三、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建議

(1)加大財政支農的投入,建立穩定增長機制。國家應該繼續加大對農業投入的支持強度,擴大支農財政的覆蓋範圍,為“三農”問題的解決及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我國的農業綜合支持率為3.3%,而按照WTO的《農業協議》中的“黃箱政策”,其可以達到我國農業生產總值的 8.5%。“綠箱”政策12項支出內容(包括10項是農業補貼)中我國有六項沒有涉及。由此可以得出,我國財政支農投入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2)優化支農結構。由上一章可以得出,我國的農林水氣部門事業費支出所佔比重偏高,佔總的財政支農支出的60%以上,而對農業科技進步的投入、農村扶貧救濟資金額度相當低。為合理分配財政支農資金,我國應該逐步增加這些比重偏低領域的投入,尤其應該提高農業科技進步的經費比重。

(3)豐富支農方式。應該注意財政支農方式的靈活性、多樣性,拓寬渠道,完善惠農補貼方式。政府應該對農業的補貼手段進行改革,改變單一刻板的方式,充分調動地方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刺激社會資本對農業進行投資的積極性,促進農業和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4)完善財政支農體制。黨和政府應該不斷對財政支農體制進行創新,全面推行“鄉財縣管鄉用”,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的績效評估系統,對財政支農資金加強監管,充分發揮財政支農政策的效用。首先應該確定評估責任者,賦予其明確的“責權利”;其次應該對支農資金項目立項進行絕對把關,並對資金的分配使用、運行以及使用結果進行嚴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