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教師>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

教師 閲讀(2.08W)

在學習和工作中,説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日常隨筆集合,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1

孩子是通過“親身體驗+聆聽講解”的過程來學習的,雖然他每天都能看到你做飯、開車、買東西,但是如果他不能參與其中,或者從你那裏聽不到解釋的話,這些對他來説就是毫無意義的事情。但如果你能利用你們在一起的每一個生活場景,幫助他增長見識,學習生活技能,他會更加自立、成熟和樂於生活。

好了,下面是一些你經常遇到的生活場景。看看在這些地方,你可以做些什麼吧!

在車上如果你經常帶着孩子開車外出,那麼利用路上遇到的各種情況,告訴他一些生活常識和交通規則,可以讓旅程變得非常有意思。可以學習的內容告訴孩子你在做什麼。當你把孩子放進安全座椅,給他繫緊安全帶的時候,當你把鑰匙插進鑰匙孔,啟動汽車的時候,當你把車開進洗車篷,清水淋在緊閉的玻璃上的時候,當呼嘯着的救護車或者沉重的水泥車從你們旁邊開過的時候,請不要保持沉默,隨時告訴孩子你在做什麼,別人在做什麼,讓他知道更多他完全可以明白的事情。

在家裏洗衣服是孩子比較容易參與的家務勞動,沒有什麼危險,也不會把自己弄得很髒,所以值得充分利用。可以學習的內容:●告訴孩子洗衣服之前首先要分類。因為有些衣服可能會掉顏色,有些衣服可能太髒,所以要把它們挑出來。然後,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這件事情,內衣和外衣分開,深顏色和淺顏色分開。當他做過兩次之後,應該就可以獨自完成了。

●把衣服塞進洗衣機一定是孩子非常喜歡的項目。這可以作為他辛辛苦苦給衣服分類的回報。

●衣服晾乾之後,你們可以一起疊衣服。他的工作是給襪子找朋友,或者疊比較容易疊的毛巾、枕套。在餐館全家一起外出就餐,是教給孩子用餐禮儀以及公共場所行為規範的最好機會。可以學習的內容給他示範正確的用餐禮儀。比如告訴他,不要大聲喧譁,不用筷子敲擊盤子,不要見到自己愛吃的菜就忘乎所以,要注意衞生,要輕拿輕放,要跟服務人員致謝等,並且告訴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在超市準備晚餐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列一個計劃:打算做幾個菜,需要的原材料是什麼,哪些是家裏現有的,哪些需要去超市購買。然後和孩子一起出門購買,幫助他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可以學習的內容:

●你可以把列計劃的過程設計得複雜一點。你寫出文字,然後請孩子在超市發放的宣傳單上找到相應小圖片,你把它們剪下來後,由孩子貼在白紙上。

●到了超市之後,可以讓孩子“按圖索驥”。對照購物單上的小圖找到商品,如果同一種商品有幾種選擇,可以和孩子一起對比差異,然後一起做選擇。

銀行帶孩子一起在ATM上提款,或者在窗口辦理繳費手續,讓他看到你是如何和別人打交道的,並且暗示他“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道理。

可以學習的內容:

●給他講解到銀行存款的最基本程序。比如,你告訴他,你們首先要拿號排隊,在排隊的時候,可以填寫匯款單,被叫到號的時候就可以去到相應的窗口去辦理存款。

●告訴他,為什麼要把錢存到銀行。你可以這樣告訴他:“這筆錢還是我們的,只不過被存放在銀行裏。存到銀行裏,錢就不會丟了,而且還可以借給需要它的人用。因為我們把錢借給別人用,所以銀行會給我們一小筆錢作為感謝,這就叫‘利息’。如果哪天我們家需要用錢了,就可以再到銀行把錢取出來。”在郵局信件是一個讀和寫的過程,郵寄的過程也是一件極具想象力的事情,你可以和孩子一起體驗這個過程,比如給遠方的奶奶寄幾張最近的照片,或者給原來的鄰居小朋友發一張生日卡。可以學習的內容:

●告訴孩子信封和信紙的關係。讓他了解信封上需要在哪些位置寫哪些內容。

●還可以告訴他,郵遞員叔叔會幫助我們把信送到目的地。我們需要給郵遞員叔叔付費。你可以讓孩子自己把郵票貼在相應的地方,把信封封好,然後投進神奇的郵筒。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2

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當然離不開作文教學,不過我的作文教學實在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很突出的指導,一般以學生自己寫為主,然後從生活中,從細微中着手,讓孩子們樂於表達,樂於寫作,我常對孩子們説:“我們的作文寫下來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只是為自己的成長留下一點記憶,等我們稍大一點,拿出它來讀時,會覺得自己那時候多有趣,達到這一目的就好了。當然如果有寫得好的,與同學與老師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本着這一思想,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學生自由寫、多寫為主。

讓他們每天寫日記,記下當天最有趣的事,有則長,無則短。每天選出幾篇較好的,讀給孩子們聽聽,有時會把孩子們的作文收集彙編成冊,在班級中傳看。他們聽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同學寫進了作文那是一種幸福。那麼寫作的興趣也就被調動起來了。

二、抓住各種機會滲透寫作方法

剛開始要求寫日記時,每天放學,我會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今天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大家説説聊聊,一方面幫助孩子們回憶,也拉近自己對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對當天發生的事進行一個梳理,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可以寫些什麼。

經常給孩子們讀到一些好文章,我們會共同探討哪些地方讓你感動了,他是怎樣表達出來的,它給了你什麼啟發。如果我們碰到這樣的事,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説呢。這都是我在給孩子們創造的一些機會。

其實這樣滲透,對國小生們來説暫時是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用處的,可是我想,如果長來以往,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機會潛移默化地滲透學習方法,寫作技巧,對提高孩子們的習作興趣,習作能力一定會有所幫助的。

三、關於評價

一般來説我對孩子們的作文改得不是很多,大多尊重其原貌,以鼓勵為主,發現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出色,我都會加以表揚,所以我讀的作文有時只讀一句,有時會讀一段,當然全篇好的,我絕不會吝嗇時間,通篇全讀,以此來調動孩子們的習作興趣。

總之,我覺得作文我們在定位時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只説是寫出自己所想所感,平時再注意一些寫作方法的指導,學生多寫,老師多鼓勵,孩子們一定會愛上作文的。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3

每一天早操和户外活動前的排隊真讓人頭疼。我發出“站隊”的口令後,孩子們就會瘋狂的向站隊的地方衝去。有的孩子連小椅子都顧不上放好,就迅速跑過去,你推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插隊”、“我站在這兒”。站在前面的幾個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聲音蓋過他們,或者一一把他們的手拿開,批評他們一頓,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這麼亂可不是事兒,於是着手調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幾個總愛擠的孩子叫到身邊問:“你們為什麼排隊時總愛擠?”“我想當排頭!”“你們為什麼想當排頭呢?”“當排頭多好,當排頭在前走,離老師最近,能幫老師幹活,還能得到表揚……”。我又把經常當排頭的幼兒叫到身邊問:“你們鍾愛當排頭嗎?”有的孩子説:“鍾愛。”有的孩子説:“有時鐘愛,有時不鍾愛。”在每次的活動中,每位幼兒都爭着去做,但教師只是選取幾個平時潛質比較強的幼兒擔任。時刻長了,潛質強的幼兒只能被動的理解,潛質弱的只有羨慕的眼光。

怎樣才能使每一位幼兒得到鍛鍊,又能讓他們互相謙讓着排好隊呢?我決定和孩子們一齊討論一下,聽一聽他們的意見。於是,我説:“那咱們一齊來想個辦法吧!”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我又來問孩子:“大家都想當排頭,可排頭只能有一個,咱們怎樣辦才能讓大家都能當上排頭呢?”陳天賜説:“能夠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當排頭。”其他孩子立刻反對:“不行,這樣還是有很多人當不上的。”馬亦心説:“能夠輪換着當,這天你當,明天我當。”孩子們爭論不休。最後咱們確定“輪流當排頭”。每一天選兩名小兄弟姐妹當排頭。當排頭時要聚精會神。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4

昨天與今天的考場上出現了同樣的狀況一一考場上一個孩子肚子不舒服,隔一段時間便出去嘔吐一次,不知是吃壞了東西,還是胃不舒服?儘管考場不讓帶水進入,我還是出於疼愛地給孩子打了點兒熱水。昨天的那個男孩兒,我把水遞給他時,索性把杯子擰緊蓋兒,放進了衣服裏,也許這點兒温度會讓他舒服點兒。

第一排的那個看起來墩實的男孩兒,穿一件硃紅的T恤,後背上,以班級同學的名字繪成的一顆愛心圖案,很顯眼,很注目,橘紅色的四個大字一一"大學聯考必勝"印在前胸。猜想,一定是一個胸懷大志,準備一展宏圖的有識少年……

突然,一小撮唾液從他的口中流出,我想,這孩子怎麼啦?我一下子想到了那種腦梗血栓的病人病發的症狀,我還沒緩過神來,那一小撮白色的唾液又被他吸回到嘴裏,這樣反覆了數次。我再也憋不住想笑了,既而,他又偷偷地窺視我有沒有看他,我迅速將視線轉移,不再去看他,因為的確好笑,而且稍微有點兒噁心,反胃……

教室後排最左端角落裏的那個男孩兒,進來時是拄着枴杖的,一隻腳赤着,踩着一隻拖鞋,那隻腳似乎傷得很重,同學們紛紛為他讓路,擔心他被再次磕着,碰着。

而此時,他的`那隻受傷的,略帶腫脹的腳,雖然青一塊兒紫一塊兒的,但卻能踮起腳尖,踩着拖鞋,有節奏地抖動……看起來完全忘記了疼,也許此時真的已經不疼了,也不痛了。

考場安靜得只有翻閲卷子的沙沙聲,30多個考生似乎都有一個一致的動作,哪怕是駐筆思考,也緊緊地盯着卷子,此時,他們的世界裏只剩一張考卷了,教室裏的一切一一桌子,黑板,燈,還有兩位木然的監考老師都像空氣般存在,但卻被無視……

不知道,剛才那位肚子不太舒服的女孩兒,此時感覺怎麼樣?看起來,已全然顧不上難受了,完全沉浸在考題裏。此時,孩子們的世界裏,也只有公式,定理,推論,演算了吧!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5

現行的數學教學大綱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這兩條走向成功的“腿”都已經提高了相當重要的程度。筆者幾年的教學實踐也證明,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動和促進國小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好國小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數學教學得心應手。就此,本人想談一點淺見,以待指教。

一、注重實踐教學,創造成功條件,激發國小生興趣

剛拿到數學新書時,總愛不釋手地翻來覆去瀏覽,積極的興趣的傾向是朦朧興趣的開始,那完全如何把握契機,把這種積極的心理傾向設法轉化為一種積極的真正興趣,無疑這當中上開始的課尤為重要。

二、設計育人情境,內化國小生情感,使生親師信道

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國小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國小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而國小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對教材的領會程度,對教師教學的興趣密切相關。

三、教學內容的最佳呈現,需要教師讀活教材

多年來,我總是努力使每一個40分鐘的教學,成為國小生掌握知識的一種認知過程;努力把教師的外部指導內化為國小生的能動活動;總是在怎樣才能喚起國小生更深層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導國小生主動地探究新知識上下功夫,適時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努力使國小生不僅長知識,能力也得到訓陳和培養。而且從小就能受到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這對提高國小生的素質無疑幫助很大。要做好以上這些,我認為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準確地理解教材,駕馭教材。否則,都是空話。這是因為呈現在國小生面前的教科書不同於一般參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課外讀物,它是按照學科系統性結合兒童認知規律,以簡練的語言呈現數學知識的。知識結構雖存在,但思維過程被壓縮。國小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維的結果,看不到思維活動的過程,思想、方法更是難以體現。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的呈現進行精心設計和加工,通過教學實踐,體現數學本身那種令人傾倒的豐滿的內容,體現思維過程和思想方法。為此,作為數學教師,不僅要使國小生掌握書本上看得見的思維結果,更要讓他們參與那些課本上看不見的思維活動過程。因此,我的體會是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教材。通過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啟發,把教材的思想內化為自己實實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讀活。讓自己從書本中精練的定義、公式以及敍述等的背後,看到數學本身本來豐滿的面容,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弄清它的形成過程。這樣,我們才能使國小生不僅獲得真理的條文,而且更能使我們的教學過程真正成為人與人、前輩與後代、數學家與國小生之間的活生生的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否則,教師自己頭腦裏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沒有思維過程,把課本當成一本死書,照本宣科,那麼就不可能把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很好地展現開來,那國小生也只能是死記硬背、機械模仿。這樣的教學也一定是既沒有生機,也沒有深度。不可能使國小生的知識形成網絡,更談不上讓國小生主動建構了。因此,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讀活,是使數學教學成為思維活動教學的前提,也是提高我們教學水平的前提。

教師理解了教材,瞭解了教材的思想,有了一個完整的認知結構(暫時),並不等於國小生也理解了、瞭解和有了。國小生不是靠我們頭腦裏的數學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識的,而是靠我們教師把自己的思想變為行為。國小生是通過我們的語言、我們設計的教學過程、創設的思維空間到達知識彼岸的。同時,國小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完全依靠教師的主導。

不論我們教師對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麼透徹,把教材讀活到什麼程度,但如果不能對教材進行很好地加工、處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實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很好的設計,那麼,對國小生學習來説,都等於零。教師也只能是啞巴吃湯圓——自己心中有數。因此,我認為:教師還必須遵循教學規律,緊密結合實際,選取恰當教法和教學手段,把教師的思維內容轉化為國小生的思維內容。教師先受到啟發後,再通過老師去啟發國小生。如果教師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於教學,那教學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視在提高自己駕馭教材能力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設計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體現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課本與國小生之間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這樣,國小生才能通過老師的課堂教學,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具備該具備的各種能力,提高應有的素質。因此,我認為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讀活,設計出合理的教案,並在實際教學中靈活地加以運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根本保證。

總之,教師讀活教材,熟練地掌握教材,是我們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有了這個前提和保證,我們才能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弄清楚,講清楚,才能給國小生設計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為他們主動構建認知結構奠定基礎。有了這個前提和保證,我們才能瞭解知識形成過程中所運用的思想方法,才能有機地滲透給國小生,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全面完成國小數學教育任務。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6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是國小教育的重要內容,事實上國小每堂課都十分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然一苗未正,何以成材。而國小五年級的學生處於童年晚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髮展處在一個從幼稚走向逐漸成熟的變動時期,在這個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可以使學生到中學學習時事半功倍,一生受益。

1、應要求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改變學習的無序狀態,減少學習的隨意性,不要老師被老師牽着鼻子走,使學生的學習逐漸由被動轉為主動,由自發轉為自覺。

2、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習慣。

3、養成上課主動作筆記的習慣。記筆記要求學生記重點、記難點,根據自己情況記要點,而不是照搬板書。

4、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課外閲讀量決定着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濃度。閲讀量大的學生進入高一級的學校學習往往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較強。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外閲讀給予指導和檢查,使之形成習慣。使學生把讀書作為一種人生樂趣,一生以書為友。

二、轉換課堂教學方式,增加課堂知識含量

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高年級學生在認知能力方面有了相當的發展,能運用概念進行抽象思維,求知慾特別旺盛。他們不滿足於課堂上拖沓的節奏和單一的信息刺激。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以發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識,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為進入中學打好基石、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學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決定學生到中學後能否很快適應的主要因素。在國小高年級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教師要改變那種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1、首先在觀念上要為學生灌輸獨立意識,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和教師一樣是獨立的個體,學習是自己的職責,自己要為自己行為負責,一分勤勞一分收穫。

2、加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上要捨得放,多給學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而不是當教師放手後無所適從。要把獨立自學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適當加大教學密度,增加練習數量,真正做到精講多練,多些拓展,少些模仿,多些獨立,少些依附。

3、把教育的觸覺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從國小會樂觀積極地對待學習,增強自信心,積極地面對困難,切忌在國小階段就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我想,當每個清晨國小生睡眼惺忪,爭開眼睛第一句話就説:我想上學,竊以為那才是我們教育的最大成功。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7

每到新的學年,中心國小的各個教學班都要新增不少生源,特別是中、高年級要集中全鎮大部分村小、及教學點的學生,這種中、高年級集中辦學方式在農村鄉鎮是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現今計劃生育抓得好,生源少,這種辦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優化化教學資源,體現教育的均衡性。

可這件好事卻讓中心國小的教師非常頭痛,關鍵原因還是村小的教學質量差,並班後這部分學生的管理難度大。就拿這兩天併到我班的7個學生來説吧:開學第一天,感覺到自己還沒有進入到教學的狀態,學生似乎也還沒有從假期不回過神來,於是就找來上學期的試卷讓學生訂正。在發放試卷的過程中,我也瀏覽了一下剛轉來的學生的成績:最高分70分,最低分31分,平均分不足50分,比我班原來的平均成績少了十幾分,簡直不可思議。

可經過兩天的接觸,和他們課堂上的表現,我發現這7個學生中除了兩個學生學習新知識慢一點外,其他幾個能完全跟上班上中等學生的水平,特別是有幾個課堂上特別投入,如此表現,不可能學不好呀,這又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其一,村小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村小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一般的教師都不願意去,即使勉強派去任教,教師也是走馬燈似的更換,而能在哪裏留下來的,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這部分人一般都是民師出生,文化水平低,缺乏專業素養。民師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產物,這部分教師年齡偏大,有些是教師甚至是父子兩代人的老師,雖然時代不同,但這些老教師還是秉承着過去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教學方式。如今的教學相比幾十年來年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們所沿用的還是過去的老一套。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8

粗粗翻閲這本書,讓我覺得內容理論、難懂,書中並沒有絢麗和華美的詞語,也沒有生動的例子,似乎是一本很理論的教科書。但不知是文中偶爾的句子吸引着我,還是因為簡單的例子與我的工作有關,我想去了解幼兒。我逐漸地放慢了閲讀的速度,內心與之共鳴。

用心良苦——這是我看完全書對本書的筆者們的感受。

書中使用了一些有關幼兒交談、行為、表徵和思維的案例,這些案例都來自於筆者10年來在從教經歷中對幼兒所做的觀察。筆者用這些案例説明了幼兒的圖式的某些特點,證實了他們作為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提出了在幼兒教育領域中改造實踐的方法。每一個案例都是筆者精心觀察、記錄的結果,也做了一次比較深入地思考幼兒的行為和互動的嘗試,是深入幼兒內心世界的一次發現之旅。

迴歸——這是筆者告訴我們讀懂幼兒最簡單的方式。

幼兒的思維是有價值的、珍貴的,幼兒是有能力的思考者和學習者,筆者告訴我們如何嘗試回到我們熟知的孩童時代,去進行自己的觀察,提升自己對於幼兒思維的思考,思考如何在支持、挑戰、拓展幼兒的思維與學習的動態過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幼兒需要教師專業化的敏鋭的反饋,需要教師思考他們的活動,應答他們的新思想和新經驗,而幼兒的這些新思想和新經驗來源於教師,來源於教師依據幼兒的活動過程和自己的思考給予他們的反饋。這樣一種豐富的歷程超越了抽象的原則,依靠着高深的知識,憑藉着責任心對兒童的行為進行反饋和應答。

規則——建立以規則為基礎的幼兒教育體系愈來愈重要。

如果專業教育工作者想與家長進行合作,就必須制定合作的規則,這是合作的基礎。書中為我們總結了六條規則:

1、父母是幼兒主要的教養者;

2、一致性、連續性和漸進性;

3、機會平等;

4、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安排工作;

5、尊重;

6、從愛意中行駛權利。

這些規則有助於我們根據所從事的集體活動與家長和幼兒一起制定我們自己的合作規則。

繼續翻看着,細細品位着,筆者給予我們許多工作的啟示,為我們揭示了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

不要太匆忙,一天一個點滴,一天一個解釋,一天一個回想,一天一點思考,相信我們會慢慢地學會去讀懂幼兒的思維,直入兒童的內心做個好老師!

教師日常隨筆集合9

王小雪一直是班上比較能幹的孩子,用通俗的話説,是一個有靈性的孩子,老師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她都能明白老師要幹什麼,因此老師們都喜歡請她幫忙做點事。比如:拿東西,到別班找人或是做老師之間的傳話筒等等。因為她在全班幼兒中的這種“威信”,所以我經常請她當“小老師”,負責在遊戲活動時間帶領大家一起做遊戲,在休息時間負責“整頓”紀律。

有一天,問題出來了,這天,我照例請出王小雪做“小老師”,王小雪走到台前,和大家玩起了“木偶人”的遊戲,她一邊帶着大家玩,一邊不時的用眼神與不聽話的幼兒對視,像個老師樣的睜大眼睛盯着別人,不守規則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動了。看到形勢被她控制得很好,我就到寢室去拿點東西。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教室裏卻傳來了整齊的“徐振宇加油,徐振宇加油”的叫聲。我趕快回到教室,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見王小雪就在徐振宇座位旁兩人劍拔弩張,互相怒視,都有點怒髮衝冠了,誰也不讓誰。“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啦?”我趕緊平息了大家的情緒,準備瞭解事情的經過。小朋友們七嘴八舌的説起來,王小雪更是大聲叫着:“老師他不守紀律,不聽我的話。”眼中充滿了讓我幫助她的目光。原來是王小雪發現劉英豪自己在下面講話,就叫他到台前“罰跳”,必須她説停的時候才能停下。劉英豪果真按照王小雪的要求不停地跳了起來,這時徐振宇發出了“不要聽她的話”,引起了李文麗的極大不滿,她沒想到還有人敢不聽自己的話。她非常生氣,徑直去找徐振宇理論,誰知徐振宇不甘示弱:“哼!就是不聽你的”,兩人就爭執起來,誰也不示弱,就出現了剛才的情況。

我趕緊平息事態,心想:徐振宇真煩,但是為了表示公平還是當着全班的面教育了王小雪,叫她對小朋友們要好,不能用懲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如果碰到難題可以請老師幫忙併讓她給徐振宇道歉,小雪很委屈的樣子,眼淚直打轉,但她還是表示今後再也不對小朋友兇了。事情解決了,接下來到了洗手的時間,大家都在洗手洗臉,卻傳來了很大的哭聲。不時有幼兒告訴我“小雪哭了,是徐振宇把她推倒到了地上”,看來事情還沒結束,我把小雪從地上扶起來,並詢問事情的原因。原來徐振宇看到小雪動手打別一個孩子,忍不住要打抱不平,一把把小雪推倒在地,小雪這次終於哭了。

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師”的選擇不應該是隨意的,不能以自己輕鬆為目的。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有鍛鍊的機會。在後面的日子裏,我在選“小老師”時,不再是隻選某一個人,而是注重發現誰有進步就選誰當“小老師”。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一切都要從小開始培養,這樣才能會讓他們更好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