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業範本>教師>

教師寫作指導2篇(精選)

教師 閲讀(3.14W)

教師寫作指導1

學生中厭煩寫作文的現象非常普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但分析起來,根本原因還在教師身上。教師的學是否高、藝是否精、業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責任心是否強,往往決定着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的方向和程度。因此,要改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厭煩心理,教師首先要有所作為。

教師寫作指導2篇(精選)

一、敬業精業,精彩授課

教師要認真地鑽研教材,精心構思、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以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來感染和引導學生,力爭將每一堂課都上成精品課,讓學生覺得聽老師講析作文或課文是一種享受。教師精湛的講課藝術、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這種氛圍中逐漸萌發對文學、對寫作的興趣。

二、教師“下水”,現身説法

身教勝於言教。教師的一舉一動,比千言萬語還要有説服力和感召力。作文教學也是如此,凡是要求學生寫的'作文,教師如果堅持與學生同題寫作,平等研討,共同修改,學生不但會對教師的這種做法產生敬佩之心,而且也會對寫作產生興趣。筆者曾經和學生一起寫了話題作文――家園,筆者的作文題目是《三尺講台――我心靈的家園》,學生們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寫作中,師生比賽看誰寫得好,大家的情緒都非常高漲,學生的作文質量也明顯提高了。如果教師再輔以適當的作文訓練,學生就會發現作文其實就是寫身邊的人和事,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學生一旦對作文有了全新的認識,畏難、厭煩的心理就會徹底消失。

三、樹立典型,正面鼓勵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不説打擊和挫傷學生積極性、自信心的話,不做打擊和挫傷學生積極性、自信心的事。教師在作文評改中也要堅持不求完美,但求有獨到之處的原則,力爭發現每個學生作文中的獨到之處,讓學生始終保持寫作的積極性。當然,教師還可以在學生中培養寫作愛好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部分學生的寫作成就一定會鼓舞其他學生寫作的熱情,這種樹立典型,正面鼓勵的方法確實對學生參與寫作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四、改善不足,創新教學

教師要改善作文教學中的不足,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

第一,改變原有的、固定的兩節課型教學模式,嘗試運用“多課型”和“單課型”的教學模式。多課型模式指將“傳授、寫作、批改、講評”融於一體的教學模式,兩課型模式可以寫大作文,單課型則指可以做片段訓練的教學模式。教師改變固定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開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並互相交流,充分尊重個體的意見,鼓勵學生提出具有創新性的觀點和見解。

第二,設計形式多樣的題目,改變過去教師臨時出題、隨意出題的狀況,教師出的作文題目要讓學生有興趣、有東西可寫。當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由命題,從而打破以往教師統一命題的單一格局。第三,在傳授寫作技巧,特別是四大體裁的寫作時,教師在兼顧每個單元作文訓練目標的同時,可以按四大體裁的寫作特點對學生進行階段性的強化訓練,走出目前話題作文只注重話題,不注重文體,導致學生作文“四不像”的誤區。

五、關注生活,聯繫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葉聖陶先生説過:“作文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了什麼程度,才會做成什麼文字。”由此可見,生活中才有最好的寫作素材,脱離了生活的寫作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了寫作技巧和基本功之後,就要組織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提煉生活,在作文中寫出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有了生活的真實、感情的真摯,再配以過硬的寫作技能,才能寫出結構嚴謹、章法到位、情真意切的美文。

總之,作文是一種綜合性、創造性都很強的語言活動,這種活動必將長期貫穿於整個語文教學實踐,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創設平等、互動、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張揚的個性自由寫作,學生一定會筆下生風,寫出富有創意的文章

教師寫作指導2

一、直接引論法

提示語:“虎嘯深山,魚翔淺底,駝走大漠,雁排長空。世間萬物自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開篇直接點明觀點,表明的立場。

例:《讓紀念閃耀理性光芒》

紀念是內心情感的湧動,但又不是感情的無節制的揮霍;紀念需要行動來昇華,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導。

真正的紀念是心靈的迴響,是歷史的迴音;它審視過去,啟迪未來……(總領下文,過渡自然)

黑格爾曾經自誇德國人天生就是哲學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天生嚴謹自律的民族,就在一個狂人的引誘下,陷入了戰爭的淵藪。60年前的那幕慘劇:生靈塗炭、妻離子散、血流成河……勝者在對往昔的審視中找到了道德的標杆,也找到了紀念的理由。

二、設問引用法

提示語:“你會因喜愛被過的皚皚白雪而對南國的椰林海風不屑一顧嗎?你會因沉迷於江南的小橋流水、青瓦白牆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美嗎?你會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二不看經典名著《紅樓夢》嗎?”以設問開篇引題,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引起讀者的閲讀興趣。

例:《穩中求勝》

梁山智有吳用,道有公孫,武更是好漢如雲。英雄如雨,卻已宋江為首。蜀國謀賴孔明,勇讓關張,卻以劉備為王,東木西金,南水北火,卻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為人沉穩,劉備做事敦厚,戍土謙穩厚實,終脱穎而出,施展風采,各得其所,故曰:為人沉穩,穩中求勝,吉。(回答問題,提出中心論點)

三、抒情議論入題

議論中飽含着濃郁的情感色彩,賦予議論以強烈的抒情性。議論的語言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因而也許少了一份靈動,儼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由抒情議論入題,打破議論文板起面孔説教的束縛,語言清新靈秀,更能引起讀者共鳴。

例:《捕捉理性的靈光》

求知的瞳孔放飛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貯滿流連,赫然印着“感情用事與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邊上,綿亙於高三的.歲月,即將步入社會的熔爐,憑藉直覺和感情親疏去認知這個紛繁的世界,還是邏輯分析,理性判斷,助長理性的羽翼?我願意讓生命噴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靈光。(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鮮明地表達觀點)

四、解題引論

一開篇即詮釋題目內涵,明確中心論點。好處是通過詮釋概念來挖掘其深意,明確論述的方向。

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顧名思義,就是提防人民之口比防河流決口更難。這就決定了當權者一定要做到“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反之,將被歷史的潮流、人民的吼聲所吞沒。

五、名言引論

提示語:“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這是美國詩人艾略特早期詩作中的名言。以名言開篇,可以先聲奪人。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表明自己的主觀態度,也可以使用名言作為論點論據,好處是加強論述的性,為文章的展開埋下伏筆。

例:《感時花濺淚》

我國詩人有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實,這句詩正説明了景隨情牽的道理,對事物的認識和一個人感情有很大的關係。(引用詩句,提出問題)

對於常人來説,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詩人的眼裏,一粒沙子可以瀰漫整個世界。一粒水珠在詩人眼裏便可折射出整個世界。因為詩人富於感情,對事物的認識便不同於一般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於人們對事物感情的親疏不同造成的。

六、比喻引題

以比喻開頭,入題迅速,富有思辨色彩,語言講究,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比喻能夠使複雜的道理簡單化,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藉助形象説理,生動活潑,增強吸引力,讀者能夠比較容易地掌握作者所要闡明的觀點。

例:《天平和七絃琴》

理智和情感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人類在認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長都和他們的理智與感情有關。(將理智和感情比作是人類生活中的兩隻腳印,首句即入題)

七、類比引論

提示語:“燕子追求温暖而長途遷徙,河水追求海洋而奔流不息,人們追求理想的境界而不畏艱險……”

類比引證就是用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做出論斷的方法,即用與甲事物性質相近的乙事物來比照論證甲事物,從而説明它們具有某種共同點,這種方法屬於類比推理在論證中的使用,用同類事物進行比較,使得道理淺顯易懂。

例:《學然後知不足》

雄鷹只有當它搏擊藍天時,才知道天空是多麼遼闊,而自己又是多麼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時,才知道海洋是多麼寬廣,而自己又是多麼微不足道;同樣,一個人只有當他學得愈來愈多時,才知道學海無涯,而自己學到的知識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他才懂得要永無止境地進取,即“學然後知不足”。

八、材料入題

材料作文的寫作中,以材料直接入題,以簡練的語言,以傳神的比喻來明確觀點,開宗明義。這樣的開頭引題,既緊扣材料,又緊扣觀點,可謂一舉兩得。

例:《杯中窺人生》

一棵蘆葦並不會快樂,當她快樂了,是因為她開始了思考。——題記

在一堂課上,老師往空杯中放一塊石頭,再向其中充入沙子,然後是加水。一個杯子裝上石頭滿了嗎?安於現狀的人説滿了;裝進了沙子後滿了嗎?聰明的人説滿了;善於思考的人説還可以加水。

這就是思維,這也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