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個人範本>心得體會>

教學心得體會彙編15篇

心得體會 閲讀(1.15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心得體會彙編15篇

教學心得體會1

一、制定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要求準確和明確。教學目標的準確應定位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即不僅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不僅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當然,目標眾多,並非時時處處都要一應俱全,面面俱到。具體到一篇課文、一節課,可以適當增刪,有所側重。

二、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性

“興趣是的老師”。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從而使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與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

三、注重學習講授的有效性

講授是課堂中最直接體現教師素養和功底的一種教學方法,始終是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講授要注意少而精,唯其少,才重點突出,引發聽者的重視;唯其精,才可能在師生互動中起到強化、畫龍點睛的作用。反之,若講授面面俱到,講的太多太泛,學生聽課時的思維則會處於“休眠”狀態。此外,有效講授還應遵循可接受性原則,若講的太深奧,學生聽課時的思維則會處於“茫然”狀態。因此,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能漸入課文的佳境,漸入學習的佳境。

四、注重學習指導的有效性

當學生的話題方向偏離課堂主題時,教師的課堂指導應體現出適時合理的引導性,將學生的思維引回到課堂主線上來;當學生的思路阻塞,處於瓶頸狀態時,教師應本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原則,體現指導的啟發性,推動學生思維向前行進;當學生的理解出現不足或錯誤時,教師的指導應注意體現激勵性,積極努力地發現學生的可取處、閃光點,即時反饋,程度地保護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努力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處和改進、發展的途徑和方向。

五、實現學習評價的有效性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長進步關鍵在於自我心智的發展。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發揮激勵性評價的真正作用,實現多元激勵性評價,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在作文教學中,可進行習作互評、互改、組內評議、集體點評等活動,以學生激勵為評價主體,通過學生互評互議,構建各抒己見、張揚個性的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以達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信心的作用。

實施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關注教學反思,不斷地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單調的、缺乏情趣的教學要剔除;灌輸式的、不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要剔除;同樣的做秀式的、華而不實的教法也必須剔除。

有效的教學要求教師能有效地講授、有效地提問、有效地激勵,自己“教”得不苦,學生“學”得不累,卻能得到真實的進步和成長。這實乃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體現,是我們一線教師孜孜以求的教學之崇高境界。

教學心得體會2

以前在學校,李校曾和我們交流要深入鑽研教材,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我們理解都不夠深刻,可是今天聽了竇桂梅老師的課堂真正讓我更加認同簡單教語文的理念,讓我對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內心更加震撼。

竇桂梅老師是國小語文教學領域中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她是“深度語文”的代表,她的課堂充滿激情,既注重感情的抒發,又注重思考的深度,讓人從中得到了智慧的啟迪和對人生的思考,每個人會不知不覺被吸引,心靈在激情中而放飛、而感動。竇桂梅老師的的教學最讓我佩服的是她的激情課堂,而且非常自然,可能這是因為源自其心底的自然流露。有人這樣評價她的課堂:“竇老師把激情灌注到整個課堂,使課堂像一條奔騰向前的大河,時而蓄勢待發,時而洶湧澎湃,時而舒緩有致,我們彷彿和她以及孩子們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開始了激情之一旅,觀賞和領略到一派激情之光。”是的,只要竇桂梅老師一站在講台上,她便立刻激情四射,她的這種激情猶如一團烈火迅速點燃起學生心中的那團火,把整個課堂燒得沸水滾滾。竇桂梅老師的課堂教學每每是一種充滿真情的氛圍中進行的。她全身心地投入,講到激動處,激情飛揚;講到憤慨時,扼腕長歎。可以説,每次課堂教學就是她和學生進行的一次充滿激情的心靈的共振。

非常榮幸,上週六週日我和王芳老師一起趕赴四川歌舞劇院禮堂聆聽竇桂梅老師的語文課和講座。在此我簡單談談我們聆聽此次講座的點滴感受:

一、撬動課堂,充滿希望

和我們遂外一樣清華附小的老師們也在進行着轟轟烈烈的課改,也在課改中迷茫,探索,追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情況的課改之路。

他們確定課改方向時首先考慮好的就是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他們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是:是否有增值點,這個增值點可以是動力值也就是學生是否願意學,有思想含量,第二,方法值,也就是怎樣舉一反三,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這一點在竇老師的課裏面體現得非常明顯,她每一次評價學生都不知不覺地涉及到了學法的指導,例如:在讀書時優美的詞句就是一顆顆珍珠,用筆批註下來就能把珍珠擦亮了,如果用筆把他們積累到一起,就是用線串起了這一顆顆珍珠,讓他們發揮出自己最大的作用。又例如,課堂剛開始初學部分,竇老師在檢查孩子自學情況時點撥孩子要注意運用“求主棄次”的方法歸納這篇小説的主要內容。例如評價孩子的語言時點撥孩子“人的一生,會遇到一個人,遇到一件事,會遇到一本書,讀好一本書就可能改變你的一生。”第三,容量值,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內容的含金量,不是課堂上上的內容越多越好,也不是每節課一定要上幾篇課文,而是當堂課孩子掌握內容的含金量,例如竇桂梅老師的這堂課是河北出版社的六年級的《魅力》,她不僅將這篇中篇小説截取最重要的部分,還拓展了馮驥才的《花臉》,還讓孩子在上課前一週閲讀完了《湯姆叔叔的小屋》1萬字的閲讀。第四,意義值,語文素養的意義,例如,孩子在這一類型的課上積累到了什麼語文素養,是否有對孩子的人性生命意義,對孩子人生的意義。

只要我們敢於去實踐,敢於去改造課堂,撬動課堂,未來自己的課堂一定會充滿希望。

二、結合我們學校實際情況談談自己的感受

走出遂外,感受外面的課改才感覺到我們遂外的課改理念和方向是很先進的。清華附小他們的課堂模式是初學,共學,延學,其中共學有共學單,上面有目標,要歸納主要內容,讓孩子結合文本談感受,提出反學問題,所有反學的問題都是由孩子來提,老師給孩子提問引導出方向,老師將學生所有的問題進行歸納,讓課堂不散亂,抓住課文主線和中心順勢解決問題,昇華主題,強化朗讀,做到了水到渠成。從清華附小的課改,明顯地感覺到老師的駕馭能力要非常強,語文素養要非常高,從中我也學到了,作為老師在課堂上必須要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以學生為本,但是並不能由着學生走。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語文課堂上根據模式按部就班,缺乏了趣味,從名師們的課堂真正感受到這才是語文課,語文的味道真濃啊!不論是老師的過渡點評,還是學生精彩的呈現,以及環節的設計都讓人無比佩服,羨慕!平常我們都在強調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可是指導了半天孩子還是乾癟癟地讀出來,看到竇老師的指導,我終於找到了原因,老師在課堂的語言,激情以及老師的評價是不夠到位的。老師那充滿激情,加上語言的渲染,音樂的的煽情,讓學生深入角色變聲讀角色,學生就一步步跟着老師讀出了感情,讀出了味道,感悟出了自己的體會,讓語文課堂返璞歸真,自然而落實。

學習之後,我感觸頗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真不容易,要修煉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更不容易,的確在遂外我們既是班主任又是語文老師,我們思考和研究教學的時間太少,我們承擔的責任很重很重,就如竇老師所説,不論多忙多累我們都必須要用內心強大的力量將生活中的瑣碎的草兒變成即將豐碩收穫的莊稼!生命在場,課堂在場,只要我們多接一點地氣,我們的課堂就會更加落實,充滿語文味道!

教學心得體會3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課堂上靈活的應變能力,熟練的駕馭能力,爐火純青的教育藝術,都有賴於教師的各方面的持之以恆的鍛鍊。骨幹教師的培訓使我收益非淺。

每一次在聽了名師名家的輔導以後,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覺得他們在對教材的把握上,在教學理念上往往站在一個全新的比較高的層面,讓我聽後,內心震動很久。於是,我就想名師的教學設計我能不能拿來用呢?大的板塊、大的思路不變,根據自己的學生的特點,根據我的風格在細微處適當變化。試過幾次後,我發現學生有時對新的思路是很感興趣,可是由於每次模仿的名師設計理念各不相同,在課堂上我反到沒了自我。所以我意識到在引用借鑑別人成果的同時,還應有自己,切不可完全依賴他人,使自己喪失創造力和獨立意識。

課堂是一篇動聽而豐富的樂章,教師課前與文本的對話、理解是這篇樂章的序曲,課堂上學生與文本以及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是主旋律,而在對話中的一個個生成則是一個個美妙的小插曲。我所接的班級差生較多,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我真是煞費苦心。“百學趣當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約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有強烈的學習動力,於是我決定從興趣入手。學生天性好奇、好動、好勝,那麼我的課堂無論從內容、形式上都會體現一個“趣”字,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既增長知識,又發展智能。這樣一學期下來,我的幾名學生由不及格到及格,看着他們的進步我的內心充滿喜悦。

我不是名師,但我朝名師的方向去努力。我的課堂未必精彩,但我會極力作到有效。

教學心得體會4

【摘要】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學成功的關鍵。那麼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營造和諧氣氛,使學生敢問;

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

三、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學生會問;

四、適時評價,使學生善於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學生主動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問題意識敢問想問會問善問

問題意識是指人們在認識活動中,經常遇到的一些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並由此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促使人們積極思維,認真探索,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思維的這種品質,稱為問題意識。

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這是因為:解決一個問題是一個人能否綜合運用知識以及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體現,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創造性思維。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必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有了問題,才會有創新和發現。因此,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學成功的關鍵。那麼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營造和諧氣氛,使學生敢問

創設課堂教學中的民主環境,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堅持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觀念,善於吸收教育科學以及所教的國小數學最新研究成果,將其靈活運用於教學實踐,並努力營造和諧氣氛,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的能力。

國小生思想活躍,求知慾旺盛,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但是,這顆種子能否萌芽,取決於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還是習慣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的教學模式,學生心裏即使有許多問題也不敢提出來。學生只有被動的接受,於是課堂上就只剩下教師的聲音了,久而久之,學生就沒有什麼問題可問了。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就一定要改變這種習慣,營造寬鬆、自由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其次,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不譏諷,不批評,挖掘其可貴之處,特別要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課堂上少些不準,多些允許,提倡討論、辯論,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説,敢做,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為問題意識這顆種子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陽光、水分,適宜的土壤,利於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

教師要根據數學思維的問題性這一特點,抓住學生認知過程中新舊知識的聯繫和矛盾,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引發思維活動,在思想上產生疑問,從而發展提問能力。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是:問題要小而具體,新而有趣,要有適當的難度,要有啟發性、開放性、現實性,要注意從教材的難點處設疑,從易錯處設疑。例如,筆者在教學《能被3整除數的特徵》時,先讓學生任意説一個數,教師判斷是不是3的倍數,再由學生驗證,學生髮現老師的判斷既準又快,都急於想知道為什麼,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數,發現其中的規律,再利用自己發現的規律來判斷,體會老師神奇之所在。這樣設計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認知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這時候教學新課內容,一定會大大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同時教師要善於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情境。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的學習積極性往往以自己的學習興趣為轉移,學生只有對所學科目感興趣時,才能想學習、愛學習,才能樂學、會學。因此,教師應注意創設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數學問題情境中,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寄於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在濃厚的興趣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新知。

例如:在複習分數應用題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一條路長1200米,第一週修了全長的1/3,第二週修了全長的40%,_____?讓學生提出問題並解答。我們班級男女生人數正好相等,我把學生按性別分成兩組,一組提問,一組解答。提出合理問題的加一分,解答問題正確的加一分,否則不予加分,最後看哪組的得分高。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教學自然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學生會問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除了要讓學生敢問,想問,還要讓學生會問。有效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啟發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積極思考。科學、富有藝術性的提問,能架起思維的橋樑,有效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的提問也很關鍵,教師善於提出問題,會影響學生養成“發現—提出”問題的好習慣,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問“為什麼”,少問“是什麼”。如在要求學生解決問題時,學生列出算式後,教師要追問這一步是求什麼的?“你是怎樣想的”,“根據是什麼”。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留給學生表達思維過程的機會。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進而不斷髮現問題,提出問題。

學生提問題不只是問別人,更主要是問自己,引發自己的思考。自己經過足夠的思考,再和別人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會有更大的收穫。總之,學生要有深究細追,打破砂鍋——紋(問)到底的精神和勇氣。

在課堂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猜一猜,老師會提什麼問題”,“比一比,誰提的問題又多又好”。這樣一來,學生便會帶着幫助老師教學的心裏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複習圓柱圓錐時,老師出示:一個底面直徑是2米,高是1、5米的圓柱體,然後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會提什麼問題?學生經過思考後提出:圓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做這樣一個圓柱體需要多少鐵皮?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圓錐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等等,這樣設計有利於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另外,質疑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因果質疑法,在教學三角面積時,學生會問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得來的?此外還有比較質疑法,反問質疑法等。指導學生善於在學習的各個環節中,學會提問,養成提問的習慣。

四、適時評價,使學生善於問

要使學生逐步提高提問的質量,教師要注意適時總結,引導學生評價。對學生提問要熱情,不能置之不理,或簡單地做結論性回答。認真傾聽學生的每次發言,瞭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對學生不同的意見,都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並且鼓勵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和自身實際來考慮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向學生滲透問就比不問強的思想,要經常表揚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學生。

古人説: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把握教材,創造條件,讓學生敢於提問,願意提問,善於提問,給學生主動提問留足時間和空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學生主動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心得體會5

假期我讀了《新課程背景下的校本研究與有效教學》一書,受益匪淺。下面談以下幾點感受與大家交流:

一、對有效教學的理解

教學有效性指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遵循教學規律,優化了老師、學生、教學環境、教學內容等教學要素,保證了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組織、教學方法等的合理性;是否有效果,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特別是促進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是否有效益,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符合社會和學生個人的教育需求;是否有效率,相對於教學投入,師生的進步和發展是儘可能大的和理想的。所以我們把有效教學理解為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的教學。這裏的“發展”不僅僅是學生新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還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

二、吃透教材,精心設計預案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要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教科書不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老師和學生可以根據教與學中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補充、延伸、拓寬、重組,或添或刪,需要教師去挖掘、去領悟、並創造性地使用,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入手進行預設,有備而來,有備無患,儘可能多的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預設到,以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及時調控,適當刪減或調整,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

三、課後教學反思,提升教學智慧

由於課堂教學的許多臨時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設計好的教學同實施之間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課後要及時反思,及時寫下心得體會,總結“成功亮點”,考慮“失誤不足”,思考“創意閃光點”,不僅要善待“生成的問題”,還要會鼓勵、期待甚至幫助學生去“生成”問題,不要害怕自己解決不好這些問題,只要培養自己有足夠的教學機智,就可能將這些問題變成新的教學資源,把原先可能成為難點的問題轉化成教學的亮點。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把微笑帶進課堂。很多實踐表明,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從而親其師,信其道。

二、把鼓勵帶進課堂。一個輕鬆愉悦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投入,而學生的積極投入又離不開老師的鼓勵。我在課堂上努力做到學會傾聽。對學生任何正確的反應給予積極的強化,如微笑、點頭,説一些肯定和鼓勵的話。寬容學生的出錯,以商量的行為方式,引導學生梳理思路,自我完善。這樣將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尊重,從而使學生既滿足自身需要,又縮短了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真誠地對待學生,抓住每一個機會與每一位學生進行個人的、積極的交流,使學生敢於和教師平等地交流,進而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其實,良好的師生關係會產生安全自由的課堂環境,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關鍵之一。所以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善思多問,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允許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三、把競爭帶進課堂。根據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適當的激勵語言,最大限度的給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展示學生的個性。

四、把民主帶進課堂。學生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心情舒暢,才能敢想、敢説、敢問、敢做、敢於創新、敢於創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説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人的創造力,而且使大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峯”。在課堂上,只有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民主給學生,

杜絕“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才能激活課堂氣氛,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總之教學的藝術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上靈活的應變能力,熟練的駕馭能力,爐火純青的教育藝術,都有賴於教師在各方面持之以恆的鍛練。讓我們用這些看似平淡無奇,卻真實生動、充滿智慧和個性魅力的教學細節來編織課堂的美麗。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積極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學心得體會6

如何提高學生習作水平,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感到頭痛,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教育,在現實中我時常思考學生習作水平提高的問題。現將有關情況與諸君討論。

一、平時多組織學生閲讀優秀的作品,從優秀作品中吸取養分。

平時加強對學生閲讀優秀作品的引導,組織學生平時對優秀作品的閲讀,這種方法對於學生習作提高是立竿見影的。要提高學生的習作從閲讀別人的佳作開始,接着開始模仿,形成自己的個性。儘可能的讓學生多讀名著,在看內容的時候,更要留意一些精彩片斷和詞語。同時關注優秀作品中的表達方式方法,並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看得多了,就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二、平時多練多寫,並留心觀察生活中的微小細節。

堅持讓學生每天都寫,如果可能話,每天寫幾次。你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學習如何習作和其他的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寫寫你自己,寫寫日記、週記、讀後感等。全情投入,練得越多,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生活處處有精彩,讓學生的筆留下生活的點點滴滴。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把觀察到的情況用筆記錄下來。這樣在習作中就積累了相當的素材,等要用的時候,就會像長江之水連綿不絕。

三、注意寫作開頭和結尾。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習作中要認真指導學生的習作開頭,讓學生在習作良好的開頭中引領習作的順利鋪開。開頭和結尾是習作的重點。特別是開頭。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開始就吸引讀者,那他們就很難有耐心把整篇習作讀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去考慮怎麼寫好開頭,讀者一旦對你開頭感興趣,他們會想知道得更多…寫好開頭後,再弄一個精彩的結尾,這會讓讀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是的,開頭和結尾就是文章中的龍頭鳳尾,認真地對待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總之,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還有很多方法,今天我只是從自己平時的教學生活中總結一點自己的看法。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鞭策。

教學心得體會7

我校倡導使用導學案已經有兩學期了,在教學工作中我也開始使用了,新課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前進,為此我就多聽聽本校使用導學案班級老 師的課,我感覺現在使用導學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導學案後的體會簡單談 談。

一、課前預習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學習語文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時,學生們拿着語文課本讀到一到兩遍,再寫一寫本課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學生都做了漏網之魚,書本簡單的批幾個字,沒有一點成效,而有了導學案同學們依照導學案的要求,能夠自己去學習,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詞語通過各種方法(查工具書、問老師和同學等),批註到課本上或導學案上,這一點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做到,除此之外,導學案中的一些關於合作探究的習題,同學們也能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彙報,學習效率大大增強了。

二、課堂中角色的轉變。

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老師用的是陳舊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因為老師沒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根本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所以一堂課下來老師是口若懸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整個課堂真是死水一灘。自從使用了導學案,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老師只起個適時點撥的作用,也就是説課堂上老師講得越來越少,學生卻説的越來越多,這樣一來,課堂氣氛肯定會十分活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肯定想學、願學。

三、減輕了教師在備課上的壓力。

在使用導學案之前,老師要一課一課地把教案詳詳細細地寫在教案本上,費工又費時,往往寫教案時形式,對教學的作用不大。現在導學案的產生,減輕了老師在備課上的壓力,只要老師吃透教材在導學案上圈圈點點,認真備課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後進生缺少自主學習的習慣,遇到稍有難度的題,不討論、不查閲資料,也不請教老師和同學,也就是説使用導學案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棒,可成績差的是越來越差,形成了兩級分化。

二、由於個別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導致教學任務不能完成,一個課時的任務往往需要兩個課時才能完成。

三、課堂展示時,容易的題目爭着回答,難的題目都不講。以上是我使用導學案的淺顯看法。

教學心得體會8

在教學中,為了上好每一節課,必須堅持每次講新課之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認真鑽研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積極利用多媒體手段。工作以來,很多優秀的教師善於烘托教學氣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中起了很大作用。但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需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身後的文化底藴,這需要我努力地學習知識,長期積累。在遊戲過程中,學生精神放鬆,課堂氣氛活躍。在愉快中得到知識,學到技能,鞏固知識,熟練技能。在《摸一摸畫一畫》的教學中,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表現身體的觸覺;引導學生體驗色彩、點、線條、機理等造型語言;引導學生運用造型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觸覺的獨特感受,發展視覺表達能力。

引導學生通過知覺,運用主觀能動性,表現感知覺。這樣深層次的理解對於低年級孩子有些困難,因此我決定使用遊戲作為開課統領。我用兩個黑色嚴實的袋子裝着兩種感覺的物品,並用十分神祕的話語吸引孩子們迫切的希望能親自體驗這樣的觸覺。我提出參與的條件,用點、線、面在黑板上畫出自己手中的觸覺。孩子們將小手伸進袋子那瞬間的表情,有恐懼、有好奇、有微笑、有疑問……這一系列的表現,使未參與的學生激情高漲,課堂被一次次的推向高潮。通過手中的觸覺和課堂的氛圍,孩子們創造了許多表現感知覺的繪畫表現形式和成果,同時很好的發展了自己的視覺表達能力。

只有巧用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學”。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我們的新課標也明確提出教學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美術學習的興趣是美術教學的生命,同時巧用遊戲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和想象力,從而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遊戲能給學生帶來學習興趣,能給課堂營造良好的氛圍。而創設良好活躍的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慾望。

教學心得體會9

回首這段時間的教學工作,感受頗多。作為一名資質頗淺的新老師,剛好又趕上新教材的推廣使用,感覺挑戰更大。新的課改實驗教材綜合性增強,實踐、操作性的內容增多,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師由過去單一的指導者變成了學習者、參與者、組織者、合作者,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打好學習基礎的同時,又培養了自身的能力,發展了自身的特長。

作為一個新教師,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很多。一學期多的時間下來,我覺得備課和聽課尤為重要。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因為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自己也能夠温故而知新,掌握新的知識,學到新的教學方法。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使學生易接受。我以為這樣學生會很好的理解我講過的內容,但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以我們自己的思維來考慮問題,有時會高估學生的知識水平,想不到他們可能會出的錯誤。聽過許多老師的課,他們總是把學生的思維慢慢引出來,循序漸進的,一切都好象是水到渠成的,這還需要我一段時間去學習。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新老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聽課不僅能學到新的教學方法,還能學到駕馭課堂的技巧,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

我校學生由於基礎較差,我認為在教學中應儘可能多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因為興趣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學習的潛在力量。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也不會產生厭學情緒。教師就要針對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徵,上課要多利用形象直觀的掛圖、模型、板畫等引起學生的興趣。要多運用電化教育手段,能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識趣味化,形象化、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但是我校教學條件有限,多媒體課程很難進行)。

對於高中人文地理知識,因為案例教學較多,所以我認為在教學中應更加註重結合鄉土地理這些大多學生所熟悉的案例,以此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也更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

同時,在半年多的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有個共同特點:對教師的依賴性太大,只會跟着教師的步伐走,而自己可以説是不會學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在上課和作業的批改中,評價學生時教師應真心、真誠地賞識學生。通過評價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珍視學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賞學生的每一個創造,肯定學生的每一分努力;通過評價和鼓勵,使學生能夠認識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勢和不足,促進和指引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同時還要不斷的改變自己,充實自身的教師素養,才能更好的參與到課改實驗中去,培養新時代的合格人才。

一學期多的教學,深感自己還有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老師的指導幫助下,自己勤問、勤思考、勤總結,取得好成績。

教學心得體會10

最近,通過學習了崔允墎主編的《有效教學》一書中的理論,使我又一次明確了怎樣進行有效教學。所謂“有效”,是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説,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生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的教師,如何發揮教學有效,本人略談對於教學目標制定的一些感受。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課堂教學的運作,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有效的教學必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要求是準確和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的準確應體現在擺脱“知識中心論”,定位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即不僅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不僅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當然,目標眾多,並非時時處處都要一應俱全,面面俱到。具體到一篇課文、一節課,可以適當增刪,有所側重。語文教學目標的明確是指不要過於寬泛。在一篇課文中,在一節課上,哪些知識只要一般瞭解,哪些知識需要理解並會運用,要着重訓練聽説讀寫中哪一項能力,應達到什麼程度等等,都應儘量細化,明確到位。同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標,也應作出確切的規定。毫無疑問,只有高度明確的教學目標才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層次。即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動機意志等的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上文提到的教學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級教學中學生間獲得同樣知識所需的時間存在較大差異,要在同一時空中按劃一目標發展,部分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十分明顯。在實踐中,如能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並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語文教學,決不能搞“一刀切”,讓全體學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教學心得體會11

通過學習《教學的有效性》這一專題,為了能讓自己的教學水平達到優質教學,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學”要勤。

美術教學中要廣泛閲讀美術教育雜誌,研究美術教育最新成果,最新動態。學習先進的教育模式,教學方法以提高自己駕馭教學的能力。

二、“思”要勤

學會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問題能及時反思,研究,在思考中提高,最後達到解決問題之目的。

三、“看”要勤

勤看有關的美術材料,才能做到知識豐富,視野開闊,並勤參與有關學術活動和有關美術知識講座。

四、“談”要勤

勤與各科教師交談,把各科教學較好的方法用於美術教學中,並把各科知識滲透到美術教學中,大力提倡學科整合。

五、“記”要勤

養成讀書做筆記的好習慣,收集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成功課例等

六、“畫”要勤

勤動筆畫,只要勤動筆、勤修改、多請教、就會越畫越有經驗,越畫越熟練。

我相信只要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實踐,不斷的創新,我的課堂教學質量會有更大的提高,我的課堂教學會達到優質教學的。

教學心得體會12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一個新穎的有趣的情景怎樣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起來?這是我們每個老師都在思考也是不斷在實踐着的事情。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這點就更為重要。好説好動,精力分散是一年級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徵。因此,一個好的開頭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讓他們自覺地參與到你的課堂中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總是想方設法去尋找、挖掘和教學內容有關的題材,比如:現有的課件,教學參考以及任教過的老師的教學反思等,儘可能的設計出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以此來達到有效。

我記得印象很深的是教學“10的認識”,其實學生都認識10,可我們書本上還是有這個知識點,怎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能饒有興趣地聽課從而使得我能很好地開展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開頭:我簡單地操作鍵盤,屏幕上出現了數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時我自己配音:“9”説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來打抱不平,説:“如果我與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學生一個個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這時我問:“小朋友,你們相信嗎?”屏幕一閃,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們緊緊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學生引入新課:“10的認識。”效果出奇的好。

二、從學生的學習方式談有效。

記得在教一年級的時候,很多孩子已經熟練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甚至20以內的進退位的加減,有的還能做100以內的呢。剛開學的時候遇到有些家長他們會很自豪的告訴我他的孩子學數學應該沒問題的,因為孩子算題目很快。可是一段時間下來發現不是這麼回事的,那些以為算的很快的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總是出現錯誤,考試成績也不怎麼理想的。家長覺得很不能理解的,其實原因很簡單,是他們誤解了數學。數學並不是能做幾道加減法就可以的,通過數學學習目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後能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課堂中更應注重的是學習方法的傳授,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這點優為重要,我們從一開始就給他們以準確的學習方法,教會他們怎樣聽課,怎樣參與課堂,通過“提問、合作、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有效課堂的實現還應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關係。

1、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這麼多年的教學經歷告訴我,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這比什麼都重要。孩子因為喜歡你,他們就會在你的課上表現的特別的積極,不管你讓他們做什麼事情他們都會很好的去完成,師生間有了默契就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益。

2、教師與教材的關係:

我們每個教師對教材要有一個整體認識,把握好教材的體系、結構、內容、重點和難點。然後根據班中學生的實際情況,規劃好教材上知識的呈現方式。認真備好課,上好課。可是真的是説説容易做做難,往往是一節課上完總覺得有這樣那樣的遺憾,説到底還是我們沒把握住教材的編寫意圖,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時還會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記得我在初講兩位數計算這節課的時候,看完參考我覺得這個內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沒啥區別的,只是把以前的表格式的兩個條件一個問題改成了情景,由學生看完情景自己説條件然後根據條件提問題列式解答。於是我就按照原來教學的那套方式來進行,結果班級我發現課堂氣氛很沉悶,學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説條件問題,效果不靈,下課後我就反思了,怎麼回事?上第二節課的時候我改變方式,不再提條件和問題了,每道題都讓學生看文字閉着眼睛想情景然後根據眼前想象的情景來提問題,忽然我就發現課堂氣氛活躍了,舉手的學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節課好得多。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識點、重點、訓練點和拓展點,最後理出一個更為合理更加貼近學生和更有利於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3、學生和教材的關係

讓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為學生的發展服務,這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教學要“以人為本”。要實現課堂的有效性就應該把握好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不能忘了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他們都是有思想的,作為老師別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時需要我們放下架子,要裝着不懂,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是主人。

四、從練習談有效。

練習是國小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新授還是複習課都離不開它,同時也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們的課堂練習的設計儘量做到:1、少而精。2、具備典型性。3、能集中體現教學內容的精華。4、題量適當、恰到好處。 5、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作業分層佈置,儘可能使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不同的作業要求,提升作業佈置的有效性。

總之,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的、講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才是教學的生命。一個學期的課堂實踐有收穫也有缺憾,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思考不斷進取。我們教師只有踏踏實實立足於平日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學習後反思,在實踐後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相信我們大家都會有進步的。

教學心得體會13

今天在美苑國小聽陳傳榮校長的《從課堂觀察和診斷談有效教學》在唐惠慧青年成長助推站的講座報告。

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聽課只是聽老師如何去講,學生如何參與課堂教學,聽了陳校的報告以後我才認識到應用課堂觀察技術才能夠更清晰具體的對一節課進行診斷和評價。而作為一名教師,理解認識了課堂觀察技術這一科學有效的研究方法後,能夠促進自己更加註重一些教學環節的設計與處理,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使得教師個人專業素養有着更快的提升。

那課堂診斷的意義何在,難道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評課能力?不是,而是教師參與課堂觀察、診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課堂觀察、診斷有助於促進教師個人的發展和所教班級的改進,通過觀察研究能使得教師更為注重如何去關注學生、研究與促進學生的學習,因為學生學習是課堂的重要組織部分,教和學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管是觀察、診斷教師,還是學生,最終都是指向學生的學習,由學生的輸出結果來檢驗,課堂觀察、診斷的起點和歸宿就是為了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

在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同時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也能得到快速的提升,通過課堂觀察、診斷,教師藉助合作的力量在實踐性知識、反省能力等方面將獲得新的發展,進而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因為,無論是觀察、診斷者還是被觀察、診斷者,無論是處在哪個發展階段的教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觀察、診斷,經由觀察、診斷他人課堂或接受同伴的診斷,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形成新的認識回饋,發展個人的教學實踐智慧。故而,通過課堂教學觀察與評價學習吸收大量的教學理論、經驗和先進的信息,在教師教學中去運用。從而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概括形成理論。如此循環反覆,教師的教學業務素質必然會獲得很大的提高。

聽完陳傳榮校長的講座才意識到課堂教學中應該關注的幾個方面:如陳校講到的關注學生的成長水平與內在學習的要求,關注教學的現實性、真實性,關注數學的本質,關注學與至用,關注情境和數學化。從而使自己在今後聽課和參加評課中,知道應從哪個方面去看待一節課及如何去評價一節課的好與壞,要想很好的觀察一節課的有效性還需要不斷的學習,以及不斷的觀察課堂及記錄分析,只有多做、多想、多實踐,才能從課堂觀察和診斷的有效性教學才能夠讓自己的課堂更加高效。

教學心得體會14

我十分榮幸地參加了**市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培訓學習的每一天都讓人感受到了思想火花的撞擊與迸發,給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啟迪。

1、教師應讀懂學生

一個教師倘若不研究兒童,就像一個醫生不研究病人一樣,是荒唐可笑的。教師要回到教育的起點,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夠真正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們的世界有獨特的色彩,教師要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同時我們還應明白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渴望被關注、被賞識、被重視、被認可。我們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2、教師應改變教學方式

一位巴西教育家説:“尤為糟糕的是,講解把學生變成了‘容器’,變成了可任由教師‘灌輸’的‘存儲器’。”教學的“高效”,不能錯誤的理解為類似於養殖場“短平快”的高效,知識的內化過程需要足夠的時間。你把答案告訴了學生,你以為拓展了他的視野,可恰恰扼制了學生自我解讀的可能性,阻礙了他們心靈的生長。如果讓他自己生長,也許會慢點兒,也許會彎曲一點兒,但他的根會扎的深一點兒。

3、教師應允許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學習《司馬光砸缸》這篇課文時,學生們説出了五花八門的方法來救人,老師要接受孩子荒唐的想法,鼓勵孩子思考,使其成為獨立思考、自主發展的人。

這次培訓的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石,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采,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

教學心得體會15

本學期,我擔任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在工作中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新、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做到了認真備課。

不但備教材、備教法,而且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對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卡片,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作用,基本做到了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

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同時,多聽其他老師的課,通過互相聽課,學到了很多,比如説課堂設計的各個環節都很流暢,過渡銜接的非常自然等,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長處,並發現缺點和不足,互相學習、促進、提高。

四、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

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在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中

繼續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而且對於優秀生還要求他們背誦課文,鼓勵他們自己找閲讀的材料,從而提高閲讀能力,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我在這學期都曾經努力和付出過。我明白結果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下個學期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所教年級的英語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學習,爭取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