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行政範本>工作計劃>

年度工作計劃經典【5篇】

工作計劃 閲讀(3.01W)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年度工作計劃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年度工作計劃經典【5篇】

年度工作計劃 篇1

今年,銷售部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及公司各部門的鼎立支持下,開拓市場,以市場為導向。面對建材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價格節節攀升的情況下,銷售部全體人員抓住機遇,團結拼搏,齊心協力完成了本年度的銷售工作任務,為了更好地掌握一年來的工作經驗不足,便於下年度銷售工作的開展,特將本年度工作總結 :

一、xx年總體銷售情況

1、一二線: 實發:XX噸, 實收:XX噸, 磅差:XX噸 2、三線 :實發:XX 噸 , 實收:XX--噸, 磅差:XX噸 3、合計 :實發:XX噸, 實收:XX噸, 磅差:XX--噸 4、外購 :實發:XX- 噸, 實收:XX噸, 磅差:XX-噸 5、總計 :實發:XX噸, 實收:XX--噸, 磅差:XX--噸 其中一二線比xx年增長XX噸,同比增長率達XX% 6、xx年全年資金回籠XX元。

二、加強業務水平,提高綜合素質

銷售部肩負公司產品全部的銷售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鉅,銷售部又是我公司企業文化窗口,建立一支能征善戰的高素質銷售隊伍對完成公司年度銷售任務至關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強優質的服務,牢固樹立以客户為中心的服務意識,全心全意為客户服務的經營理念,及時瞭解市場行業動態,誠實.守信對待客户,就必須加強業務水平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的規範。老闆是率領銷售部的最高領導者,希望加強對我們銷售部人員的監督.批評和專業指導,為公司創造最大的價值和自我的增值。

三、穩固老市場,開拓新市場

銷售形勢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公司經濟效益的高低,一年來,銷售部堅持鞏固老市場,開拓新市場,發展市場空間,挖掘潛在的市場,利用我公司--品牌著名度帶動產品銷售,建立了以150公里銷售半徑為主體,輻射到200公里至300公里為半徑的銷售網絡格局。

四、關注行業動態,把握市場信息

隨着建材行業之間日趨嚴酷的市場局面,信息在市場銷售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信息就是效益,銷售部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把握商機,向信息要效益,並把市場調研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化,規範化,經常化。銷售部通過市場調查.業務洽談.走訪客户等方式與途徑建立穩定可靠的信息渠道,密切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建立客户檔案.廠家檔案,努力作好基礎信息的收集,根據市場情況積極派駐人員對市場動態跟蹤把握。

五、加強銷售管理,提高售後服務

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銷售部要加大對經銷商的產品流向,公司的產品質量以及庫存的數據。在保質保量供應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少庫存降低企業的風險。加強與客户的溝通聯繫,先做朋友,再做生意,及時瞭解客户的生產運作情況和競爭對手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將客户的要求及產品質量情況反饋給有關部門,並加強橫向部門的溝通協作,使我們的產品質量 和服務能滿足客户的需要,集中精力做好售前.售中.售後服務,把業務鞏固下來,越做越大,積極參加與新業務的開拓,加大資金回籠的力度,迴避企業風險。

六、再接再厲,迎接xx年新挑戰

回首一年來,我們銷售部全體人員吃苦耐勞,積極進取,團結協作起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成績屬於過去,展望未來,擺在銷售部面前的路更長,困難更大,任務更艱鉅。我們銷售部全體人員一致表示,一定要在xx年發揮公證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全力與赴做好xx年的銷售工作,深入瞭解行業動態,進一步開拓和鞏固市場,為公司創造更高的銷售業績。

虎去猶存猛勁,兔來更傳捷報。祝我們XXX有限公司xx年銷售業績更上一層樓,走在同行業的尖端,把XXX的著名品牌發揚光大,更創輝煌!

祝大家在xx年:突飛猛進,勇往直前!閤家歡樂,萬事如意!

年度工作計劃 篇2

社團部:

負責管理好各社團工作

負責並監督各類活動的開展

體衞部:

第13周舉行全明星籃球賽

協助體衞處舉行各項體育活動

學習部:

出版報刊《樂學堂》

管理學生會博客

生活部:

對飯堂進行管理

3月8日舉行“三八”遊園活動

第13周舉辦“跳蚤市場”活動

宣傳部:

第3----13周舉辦“中學生形象大賽”

協助好各部門做好宣傳工作

管理好播音部的日常工作

文娛部:

第3----13周舉辦第三屆“K歌擂台”歌唱大賽

勞衞部:

第6----13周舉辦花燈展活動

第13周舉行水果拼盤活動

協助校醫做好衞生綠化工作

播音部:

做好日常播音工作

協助各部門做好廣播宣傳工作

PS:第13周舉行化州一中校園文化藝術節

從同學中來

到同學中去

化州一中學生會

20xx年3月4日

年度工作計劃 篇3

又一個新的起點,又一輪努力的新開始,用新的希望,充滿新一年的征程。計劃也是新的突破:

一、加強細節管理,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

細節決定質量,婦產科隨機性強,平時工作習慣差,做醫院護士長忙於日常事務,疏於管理,XX年將把精力放在日常質控工作,從小事抓起,將質控工作貫穿於每日工作中,每週質控一到兩項,形成規範,讓科室人員也在質控中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減少懶散心理及應付心理,真正從方便工作,方便管理為出發點。另外發揮質控員及責任醫院護士的作用,將一些日常質控工作交給她們,提高大家參與意識,動員全科人員參與管理,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意識,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

二、規範業務查房,提高查房效果。

改變往年查房應付的局面,由管牀醫院護士負責病歷選取,真正選取科室疑難病歷,書寫護理計劃,責任醫院護士負責討論該病的疑、難點護理問題,集思廣義,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提高業務水平,解決護理問題的目的。同時,討論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學習專科疾病的知識,規範專科疾病護理常規,每規範一種專科疾病,便將此種疾病的護理常規應用於日常工作,逐步提高護理工作的規範性。

三、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整體專業水平。

加強專科業務知識學習,系統學習婦產科學,圍產期知識,新生兒復甦,產科急症護理及應急程序,全科人員參與,大家輪流備課,每月一次。並進行產科急證搶救演練,人人過關,提高應急能力及專科護理水平。

四、設計使用專科健康教育手冊,加強健康宣教工作。

設計專科健康教育手冊,分為新生兒保健手冊,產褥期保健手冊和婦科疾病保健手冊,將保健知識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形式表達,設計清新的版面,吸引病人真正去了解知識。同時規範科室健教內容,製作護理人員健教手冊,形成一體化健教內容,科室備份,人人掌握,有效提高健康宣教工作。

五、申請護理科研項目,開展科研工作。

已申請護理科研項目:中藥貼敷促進泌乳的效果觀察與研究。年內全面開展效果觀察與研究,進行統計學分析,撰寫研究論文,上報申請材料。並要求全科參與科研項目,學習開展科研的知識,提高各類人員整體素質及專業水平。

年度工作計劃 篇4

一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緊緊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創新創業,不斷增強全民科學素養,全面提升防震減災工作水平,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現將一年來工作總結如下:

一、20xx年工作總結

(一)全面推進創新創業,着力打造創新驅動發新新引擎。一是積極推進雙創工作,營造創新發展大環境。結合區情,研究制定了《XX區推進眾創空間載體建設五年規劃暨行動計劃(20xx-2021)》,明確了“到20xx年建成30個總計139萬平米眾創空間載體,培育科技型小微企業達到1000家以上,聚集和服務創客1萬人以上”的五年規劃,已經區委常委會討論通過並印發執行;制定出台了《XX區促進眾創空間發展的若干政策》,從硬件建設、服務能力、投融資等多方面對創業者創新創業給予獎勵支持;每月組織召開1次“逐夢XX”創業行活動,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與轄區眾創空間負責人、創業者代表及有關服務機構開展座談活動,瞭解和掌握創業者的成功經驗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組織區級相關部門配套提供政策支持,暢通創新創業通道。截止目前,全區累計建成眾創空間載體14個,投入運營面積為24.47萬平方米;入駐企業或團隊392個,吸納創業人員2411人;20xx年新增企業和團隊189個,新增就業人員1342人;獲得專利158項,在孵企業獲得融資320萬元;轄區眾創空間舉辦創業大講堂、創新實踐大賽、項目資本對接會、創業導師座談會等各類創新創業活動累計143場次,參與人數達到1萬餘人次,在全區營造了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二是強化計劃項目管理,持續培育科技創新主體。組織推薦轄區科技企業積極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幫助企業爭取相關政策支持,截至目前,推薦轄區企業爭取各級各類科技支持資金1057.53萬元,其中:5家企業列入“20xx年陝西省重大科技創新專項計劃”,獲得支持資金210萬元;5家眾創空間列入“XX市小微企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第一批計劃項目”,獲得支持資金570萬元;27家企業列入“20xx年XX市科技計劃項目”,獲得獎補資金320.91萬元(其中:2家企業獲得“社會發展引導計劃項目”80萬元;17家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獎補項目”165萬元,8家企業獲得“科技金融結合業務貸款貼息項目”75.91萬元。)持續培育區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嚴格按照區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程序,篩選評審本年度擬支持的科技企業小巨人項目,今年經專家評審等一系列嚴格程序考察篩選後,擬確定5個項目列入區級科技計劃予以支持。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幫助企業積極申報市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前已向市科技局推薦認定市級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13家,第二批高新技術企業22家,做好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配套服務支持,今年擬對17家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創新獎勵補助。加強已列區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工作,委託第三方機構對20xx年列項的15家區縣小巨人項目進行項目驗收,邀請區財政局進行全程監督。三是細化服務企業工作,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積極推進科技金融合作,與XX科技金融中心共同舉辦金融產品推介會3次,聯合區金融辦舉辦培訓會2次,幫助企業瞭解科技金融政策,爭取市級科技金融結合信貸業務貼息,今年我區擬對8家科技企業實施科技金融結合貸款貼息。加快完善科技信息綜合服務平台,實時更新科技綜合服務、知識產權、創新創業、科技金融等模塊相關信息,進一步完善平台服務功能。四是深化知識產權工作,營造鼓勵發明創造的法治氛圍。制定出台了《XX區專利資助與獎勵辦法(試行)》,對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等進行獎勵補助,擬定了《在商品流通領域開展企業專利保護制度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舉辦知識產權專題培訓會1次,開展專利執法專項檢查2次,檢查並登記專利產品100餘件,圍繞“3.15”、“4.26”和XX青博會等大型活動,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活動4次,在大明宮XX購物廣場設置知識產權宣傳欄,定期投放知識產權宣傳資料,形成長期、固定的知識產權宣傳平台。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不斷提升轄區羣眾科學文化素養。一是廣泛開展主題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科學氛圍。3月份組織了以“科技引領美好生活”為主題的XX區第二十五屆“科技之春”宣傳月大型宣傳活動,9月份組織策劃了以“創新驅動發展,科學破除愚昧”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系列科普宣傳活動。全區30餘個部門及各街辦廣泛參與,面向羣眾積極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綠色節能、環境保護、科技創新、法律法規、勞動者創業等方面的.宣傳培訓活動,營造了濃郁的科普宣傳氛圍。二是不斷豐富科普宣傳載體,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投入10萬餘元資金,在全市率先建立了2個社區科普e站和4個社區科普信息化管理平台示範點,有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科普宣傳,大大提升了社區科普智慧化、信息化管理和服務能力,解決了科學傳播的“最後一公里”問題。9月20日,XX區20xx年社區科普大學分校第二學期開課暨社區科普e站、社區科普信息化管理平台示範點授牌儀式在電子城街辦西京社區舉行。舉辦了中國科協流動科技館XX巡展活動,組織轄區20餘所學校師生和1500餘名機關幹部、社區居民參加巡展體驗活動,切身感受科學魅力。加強社區科普大學教學管理,全年開展科普講座、社區第二課堂活動等科普進社區活動380場次,讓市民在家門口與豐富多彩的科普知識“零距離”接近。三是深入開展青少年科普工作,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組織開展了XX區第三十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評選出212項優秀作品代表我區參加全市、省、國家級評選,獲得市級獎共187項,其中一等獎33項;獲得省級獎項32項,其中一等獎7項;區科協獲得省、市優秀組織獎;有3個項目代表陝西省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開展了機器人創客講座、青少年心理健康講座、“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等“創新創客校園科普行”系列活動。組織參加了第XX屆陝西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市賽和省賽,承辦了陝西省20xx年"大手拉小手-弘揚科學精神"科技體育夏令營示範活動暨XX區青少年科技模型比賽。四是積極爭取科普項目,着力打造科普工作示範社區。駕坡街辦陽光社區、大XX街辦翠華北路社區獲得XX市社區科普益民計劃項目實施單位,分別獲得3萬元資金扶持;XX社區獲得20xx年陝西省“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先進集體,獲得6萬元資金支持;我區獲得20xx年XX市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資金16萬元,社區科普大學教學點市級項目資金7.2萬元,中國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市級項目資金5萬元。全年共計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40.2萬元。

(三)完善防震減災體系建設,不斷增強轄區地震綜合防禦能力。一是全面部署,積極落實全市創建國家防震減災示範城市工作任務。制定下發了《XX區落實XX市創建國家防震減災示範城市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及時跟進督促各成員單位紮實落實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二是加強地震監測預報,有效提升數據監測水平。認真做好台站運行管理和維護工作,與省、市地震局台網中心實時傳遞地震信息數據;制定了地震短臨跟蹤監測工作方案,及時更新全市防震減災信息化管理系統數據;按時報送PDA災情繫統信息,認真做好東晁、綠葉園2個強震台看護工作。三是積極落實抗震設防要求,切實推進震害防禦能力建設。規範防震減災各項行政審批行為,制定辦事指南,繪製辦理流程圖,紮實落實“最多跑一次”要求,目前區內新、改、擴建建設工程備案6項;新建了長安大學附屬中學1所區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配備了必要的應急設備和宣傳資料,指導205所社區、黃渠頭社區積極申報市級防震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四是健全地震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急綜合處置能力。開展了XX區20xx年度地震應急準備自查工作,強化應急日常準備工作管理;對區內20xx㎡以上的應急疏散場所情況開展了調查統計,新建了205所社區Ⅲ類應急避難場所1處,與XX美術學院積極接洽擬建立1處Ⅱ類應急避難場所;聯合區教育局、區紅十字會在長安大學附屬中學組織開展XX區中國小地震應急演練;舉辦了地震應急管理工作培訓班,全區創建國家防震減災示範城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街道羣測羣防人員、地震應急救援志願者和區地震應急現場工作隊共50餘人參加了培訓。五是廣泛開展宣傳,不斷提高羣眾防震減災意識。充分利用“5.12”、“7.28”等時機,廣泛利用社區科學大學、科普宣傳欄、科普e站等宣傳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法》和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活動。九寨溝地震後,為了使轄區羣眾消除恐慌情緒,及時組織策劃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企業、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等系列活動,有效增強羣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

二、20xx年重點工作任務及措施

科技工作:

1、加快推進眾創空間載體建設。落實各級扶持政策,跟蹤美苑樓尚、大都薈等大型項目打造亮點,突出特色,以各街辦、魚化工業園、XX科技產業園、科技創新基地、小寨商圈為重點,摸清轄區閒置樓宇情況,推廣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新型孵化模式,開展招商工作,規劃建設一定數量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眾創空間,打造眾創空間載體。

2、加快補齊創新轉化能力短板。按照《XX區落實“五新”戰略任務加快補齊“十大短板”工作方案》要求,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圍繞區級領導走訪高校、院所、企業情況,抓好有關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等方面工作的對接,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加強與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區金融辦合作,搭建科技企業與金融單位的橋樑,解決企業融資需求。

3、積極培育創新主體。按照“分類劃檔,扶優助強”的原則,繼續培育科技企業小巨人;廣泛宣傳《XX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繼續做好政策、信息服務工作,幫助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開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促進轄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

4、繼續做好知識產權工作。積極落實《XX市專利資助管理辦法》和《XX區專利資助與獎勵辦法(試行)》;結合“3.15”全國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科技活動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活動,開展點面結合、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在商品流通領域選擇1-2家企業開展流通領域保護專業試點工作;選擇2-3家重點企業做好有針對性的特色專利服務,開展小巨人企業專利提升工作。

科協工作:

1、廣泛組織科普宣傳活動。積極策劃組織“科技之春”宣傳月、科普日、學術金秋等全區性重大科普活動,開展形式新穎、特色鮮明、氛圍濃厚的科普宣傳活動,全年深入社區開展科普宣傳活動40場次,努力打造全區科普宣傳品牌。

2、不斷提升科普陣地水平。以創建科普示範社區為抓手,積極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打造1-2個省級和市級科普示範社區;加強社區科普大學教學管理,新建社區科普大學教學點2個,全年開展社區科普講座活動300場次。利用陝西自然博物館科普宣傳陣地組織參觀體驗活動,開展經常性科普宣傳活動。

3、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開展科普宣傳。繼續做好科普中國V視快遞落地應用工作,並向有條件的社區拓展延伸,擴大全區科普信息化網絡化宣傳覆蓋面,選擇有條件的社區新建2個社區科普e站和4個社區科普信息化平台,大力提升社區科普公共服務的精準度。

4、着力提升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創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載體,舉辦我區第3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推進青少年主題科技實踐活動,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大手拉小手科普知識進校園活動、青少年科普夏令營、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等活動。

防震減災工作:

1、全面落實創建國家防震減災示範城市工作任務。以積極推進創建工作為抓手,深入實施XX區防震減災“十三五”規劃,全面提升轄區地震綜合防禦能力。

2、切實增強震害防禦能力。加強台站和台網運行管理和維護,強化震情監視,提高地震監測預報工作的科學性;創建1個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和1個市級防震減災標準化社區。

3、提高地震應急綜合處置能力。做好XX區地震應急指揮平台管護工作,指導街辦完成轄區地震應急預案修編工作,在全區至少建設1處Ⅱ類和Ⅲ類應急避難場所,加強防震減災隊伍培訓和管理工作,組織開展1次業務培訓和體能拓展訓練,提升地震應急救援志願者應急能力和實戰水平。

4、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充分利用“科技之春”宣傳月、“5.12汶川大地震”、“7.28”唐山地震紀念日、全國科普日宣傳活動等重要時段,有針對性地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集中宣傳教育活動,增強羣眾防震減災意識。

年度工作計劃 篇5

xx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收官年,是全面落實全市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推進會戰略部署的關鍵之年,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的喜慶之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對於加快教育內涵建設,推進教育現代化,保持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市委四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了“穩中求進,進中求好,好中求快”的總體要求,明確提出教育系統要切實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任務。今年,市教育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12345”的工作思路,即圍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這個中心,抓住安全穩定和內涵提升兩個關鍵,突出“普通高中抓優化發展、職業教育抓內涵發展、義務教育抓優質均衡發展”三個重點,強化“責任、服務、協作、廉潔”四個意識,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質量建設、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民辦教育品牌建設、素質教育項目建設、教育隊伍素質建設等五項建設,全面推進各級各類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為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主要目標是:學前3-5週歲幼兒入園率保持95%以上,國中畢業生升學率保持98%以上。創建省三星級以上高中2所以上,省級課程基地1個,省優質園20所;創建國家改革發展示範學校1-2所,省社區培訓大學1所,省級社區培訓學院1所,省級品牌特色專業5個,省級社區教育中心5個,市級創新創業基地10個,市級社區教育中心5個,建立市、縣(區)綜合性學習網站,完成年度校舍安全工程建設任務。

(一)紮實推進基礎教育質量建設

一是以實施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為抓手,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提高。召開全市學前教育工作現場推進會,不斷推進和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和“縣級統籌,縣(區)、鄉鎮(街道)共建”的學前教育管理機制。科學規劃,合理確定幼兒園數量、規模和佈局,原則上每1萬人左右建一所幼兒園。每個鄉鎮至少要建成1所達省優質園標準的公辦中心幼兒園,大村要獨立建園,小村可設分園。各縣(區)要抓住省財政支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大好機遇,用好省級引導性資金,調動鄉鎮政府辦園的積極性,加快新園建設步伐。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要與小區首期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堅持分類指導、分層推進的原則,突出農村幼兒園這個重點,加快省、市優質園的創建步伐,年內創建省優質園20所,力爭省優質園佔比60%以上。加強幼兒園規範管理,加大無證幼兒園清理整頓力度,確保年底前全面消除無證幼兒園。健全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管理和監控機制,切實提高學前教育質量。認真實施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工作意見,使用好、管理好江蘇省學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統,按照省廳要求如期完成在園幼兒、教師以及基本管理信息的採集工作。

二是以創建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為引領,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省政府《關於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範區建設意見》的要求,按照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確定的創建時限,各縣(區)要加大示範區的創建力度。XX縣要發揮好引領和示範作用,今年要率先建成“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改革發展示範區”。其他縣(區)也要明確創建規劃,完成年度任務,確保“十二五”末全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省標準。要結合實際情況,統籌規劃,統一標準,科學規劃中國小布局調整,深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優質資源集團化辦學,積極探索小班化教學。繼續推進縣域範圍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定期交流制度,鼓勵城鎮教師到農村支教,組織農村學校教師、校長到城鎮學校掛職學習。完善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教師配置、學校建設等方面繼續向農村學校傾斜,年內15%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建成現代化學校。

三是以推動普通高中質量提升為主題,努力實現普高教育的優化發展。圍繞“更加規範、更高質量、更具特色”的總體要求,積極啟動高中債務化解,切實減輕辦學負擔;嚴格控制學校規模和班級人數,實施精緻管理、精品辦學;全面開齊開足國家課程,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切實轉變教育發展理念、投入結構、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管理方式和評價方式,推進普高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建立高中教研聯盟,充分發揮團隊效益;積極開展星級高中創建工作,不斷擴大優質高中覆蓋面;着重在“聚焦課堂、關注教學、追求有效”上下功夫,探索減負增效的發展路徑;重視圖書投入、實驗教學和信息技術的運用,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加強高中學生社團建設,開展優秀學生社團評選,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全面啟動市級課程基地建設和高中學校特色項目建設,成立高中校本特色課程建設指導小組,審核首批普通高中校本課程,推進普通高中特色發展。

(二)紮實推進職業教育內涵建設

一要大力實施品牌特色發展戰略。圍繞地方產業,打造區域特色。瞄準全國、全省專業發展方向,緊扣地方產業結構設置專業。大力發展涉農專業,加快實訓基地建設,合理配置實訓實驗設備。推動涉農高校與中職校的對口幫扶,促進高校研究成果的應用推廣。高職院校要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特色加強學科建設。圍繞品牌建設,打造學校特色。按照“做特、做精、做強”的原則,實施錯位發展,克服同質化傾向,加快職業學校主體專業打造,避免重複建設,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年內,全市公辦中等專業學校全部建成省高水平示範學校。

二要實施改革創新發展戰略。以創建省創新發展實驗區為抓手,創新職業學校管理機制,積極探索“專業承辦、產業承包”的學校管理機制,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變消費性實習為生產經營性實習。創新職業教育投入機制,拓寬職業教育投入渠道,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生均經費增長機制,加大對公辦職業學校的投入,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加大對民辦職業教育的扶持。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機制,加快建立職普溝通機制,促進三星級普通高中與三星級以上中等職業學校聯合辦學,試行“雙向”培養,形成職普聯動。

三要大力實施社會教育體系建設戰略。健全社會教育體系,成立市區、三縣四個職業教育培訓集團,推進職成教溝通、職社教溝通、培訓中心與企業溝通,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實現企業職工教育、農村農民教育、城市居民教育“三教統籌”,有效解決教育培訓、居民就業與企業用工問題。積極發展社區教育,全市建成社區教育中心100個,居民學校50所。基本形成以培訓學院、老年大學為帶動、以社區教育中心為主體、以居民學校為補充的社會教育體系。

(三)紮實推進民辦教育品牌建設

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輿論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在評優評先、職稱評定、培養培訓等方面給予民辦教育更大的傾斜。進一步優化公平辦學、公平招生的環境。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大“以獎代投”力度,採用參股、租賃等方式,向民辦學校投入資金、設備和物資等,並納入國有資產管理。對民辦高中階段學校、國中、國小教育裝備達到省教育現代化標準的獎勵,對民辦學歷教育學校、幼兒園中具備相應教師資格的教師需要交納的各項保險費,都要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予以落實。

二是進一步加快優質發展步伐。發展優質民辦教育已成為我市民辦教育新的'目標和使命,各民辦學校要大力實施內涵發展戰略,加快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發展轉變,從趨同化向特色化模式轉變,打造特色品牌。加快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步伐,鼓勵和推進民辦學校通過辦學權轉讓、融資擴股、校企聯辦、合併兼併、撤銷、組建教育集團等方式進行調整,消化薄弱學校,進行資源重組優化。推進民辦學校理順內部關係,選擇出資方式,調整辦學定位,拓展辦學渠道,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三是進一步加大服務管理力度。完善民辦教育各項管理制度,規範民辦學校資產、財務、招生、有關變更、教育教學等管理,加強年檢工作,強化督導評估。繼續開展誠信學校、規範管理學校等創建活動,促進民辦學校依法辦學。開展教育裝備現代化民辦學校創建評估活動,促進民辦教育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健全民辦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民辦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不斷完善民辦學校法人治理制度,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完善民辦學校推出機制,探索建立民辦學校風險保證金制度和學費監控制度,逐步形成民辦學校危機預警與干預機制。

(四)紮實推進素質教育項目建設

一要落實德育實效工程項目。積極構建德育工作新模式,將德育工作與文化建設、特色發展、校本課程開發等相結合,切實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注重德育實踐,利用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紀念日,及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和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在感悟和體驗中實現提高。全面開展與學科課程相銜接的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審美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加強關工委工作,積極推動校外教育陣地的建設工作,進一步動員教育系統在職教師和“五老”志願者,配合社區和鄉鎮辦好青少年學生的校外教育輔導站。繼續做好關愛弱勢羣體學生工作,努力形成關愛留守子女、孤兒、單親家庭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特殊家庭學生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育人網絡,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合力。

二要落實課程基地建設項目。為了創設新型學習環境,改進課程內容實施方式,省教育廳啟動了普通高中課程基地建設,我市宿遷中學氣象課程基地首批入選。宿遷中學要進一步完善基地建設規劃,加強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合作,加快建設進度,發揮好示範帶頭作用。其他各普通高中要抓住機遇,積極準備,努力爭取,使我市課程基地數量在全省能佔更大的份額。同時,市、縣(區)也要根據省有關要求,積極啟動市、縣(區)級課程基地建設,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高效學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推動學校特色發展。

三要落實學校體衞藝和國防教育項目。堅持健康第一,深入推進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積極創新大課間活動模式,加強體育課程執行督查,落實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加快中國小塑膠跑道建設,確保暑期前公辦中國小全部建有塑膠跑道。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和健康教育,積極防治常見傳染病,增強師生食品安全和衞生意識。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縣(區)監測組織機構,啟動市級監測工作。積極創建體育和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引導學校辦出特色和品牌。辦好第二屆中國小生運動會暨第四屆青少年陽光體育聯賽,第八屆中國小生藝術展演等體藝賽事活動。進一步重視和推動中國小國防教育工作,加強專兼職教師和國防教育教材配備。

四要落實教科研引領工程項目。大力實施科研興教戰略,加強教科研梯隊建設,構建市、縣(區)、校三級立體教科研網絡。根據中國小教育、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對學科、專業教學的不同要求,逐步配齊中國小教研室、教科室和職教教研室教研員。進一步強化教研室的研究、指導和服務職能,加強對本地中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的統籌指導和質量監控,確立重點監控學校和重點監控學科,抓重點學校和薄弱學科,全面提高教研實效。教研人員要加強學習,加強教學研究和大學聯考研究,深入課堂、深入教師、深入學生,充分發揮教研員的專業示範引領作用,努力提升教研針對性和實效性。教研室要積極總結“大集備”經驗,大力推行網上教研,提高教研效益。要加強義務教育質量監控工作,由市教研室牽頭,在全市成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研究核心組,定期開展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研究和指導工作,要充分利用全省義務教育質量監控的成果,認真分析,查找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問題和不足。各地各校要建立機制、落實措施,積極引導教師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師,教與研結合,切實提高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加強重點課題的研究工作,積極推廣教育科研成果,深入開展校本研究,努力促進校本教研和師本教研工作開花結果。

五要落實“雙語”閲讀工程項目。切實加強“雙語”閲讀是提高學生“雙語”能力和素養的重要途徑。各地各校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把“雙語”閲讀作為興校強師的奠基工程,創造條件配備配齊圖書設備,並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圖書館、圖書室、閲覽室,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書香校園”,切實推動“雙語”閲讀活動的深入開展,並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把教師閲讀作為“雙語”閲讀的首要任務,引導教師用讀書豐厚底藴、開闊視野,為增強個人修養、人格魅力、提高教學的勝任度和藝術性作好鋪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五)紮實推進教師隊伍素質建設

一是師德為魂,能力為重,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加強師德建設,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加快完善以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教師評價機制,堅持師德考核與業務考核並重,將師德師風建設列入綜合考核指標體系,把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聘用、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對師德師風建設不力的學校,在各種評先評優中,實行“一票否決”。組織全市中國小教師制定並實施三年專業成長規劃,推出一批典型學校和教師,形成較為完善的個體自覺與組織支持相結合的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加強對全市中國小教師校本培訓的管理,組織推廣校本研修先進經驗。組織落實暑期教師校本培訓計劃,進一步加大培訓工作的過程性檢查考核,提升校本研修質量。積極實施“青藍工程”,努力做好新老教師拜師結對培養工作,簽訂培養協議,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取長補短。大力推行結對雙方教育教學工作實績“捆綁”考核,確保“青藍工程”取得實效。建立骨幹教師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制度,組織名教師、名校長、省特級教師等骨幹教師,在全市範圍內開設精品課、舉行學術講座、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加強對名師工作室的指導和考核,促進名師工作室出成果出名師。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和考試研究,讓教師會教善研。

二是精於教學,能於管理,全面提升教幹領導服務水平。要進一步優化教幹隊伍。校長要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和個性,不斷提升思想力、學習力、親和力和落實力。要深入教育教學一線,掌握師情,瞭解生情,把握輿情,及時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充分調動教、學、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要求校長每週堅持聽課並及時參與評課,也要積極鼓勵校長上課、上示範課。支持校長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大膽探索,創新管理思想、教育模式,努力成為教育家。中層教幹是學校管理的中堅,直接決定着學校管理制度的落實,各地各校要切實加強中層教幹隊伍建設,提高工作理解力和執行力,努力建立一支有能力、有活力、有公信力、有執行力和創新力的中層幹部隊伍。學科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是學校學科發展的領軍人物,各地各校要根據規模辦學的實際,理順體制,落實措施,調動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學科管理、指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推進教研組、備課組建設。

三是健全制度,建立機制,全面推進教育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根據《江蘇省幼兒園、中國小、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加強中國小、幼兒園崗位管理,對教師實行分類聘用、分類管理和分類考評。在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班額、生源變化等情況,動態管理學校編制。加強教師職務聘期管理,嚴格開展聘期考核,推動中青年骨幹教師持續發展。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加快推進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在單位性質、人員性質相同的情況下,推動縣域內教師合理流動。依託宿遷高等師範學校加強學前教育教師培養基地建設,啟動市級免費幼兒師範生培養工作,今年全市定向培養100名公辦幼兒教師。建立健全教師轉崗和退出機制,對不適應教師崗位的人員實行分流,通過校際交流、競聘上崗、轉崗、提前離崗退養等途徑,切實解決中國小教師學科、學段、區域結構失衡問題。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全面推行學校績效工資制度,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堅持多勞多得、優教優酬的原則,真正把待遇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實績突出的教師傾斜,使績效工資真正發揮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