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彙總【5篇】

作文 閲讀(8.46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彙總【5篇】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春節、燈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着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節日。

這些節日,包含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這濃濃的血脈親情,在這眾多的節日中,我則獨情於春節。每年的春節,家家户户的門前都掛起紅燈籠,親戚朋友都大老遠的.回到自己的家,為的只是吃上這一年才有一次的團圓飯。飯桌上,大人們的講述則是這一年的所有經歷, 而孩子們則毫無忌諱的吃着、喝着、玩着、鬧着。我最喜歡的是大年三十的夜晚,等到十二點整時,千家萬户會拿出早已準備了許久的煙花,隨着“轟轟”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隨着着一陣陣聲響,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瞧,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熱鬧,充滿了人情味的春節。

啊!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春節!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這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就是傳統文化——剪紙啦!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我次就只介紹介紹剪紙圖畫、剪紙漢字和剪紙旗幡。

剪紙圖畫就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方有一位正在拿着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貌就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方有一隻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剪紙漢字也就是先拿出一張紙,然後在上方剪出一些漢字,還能夠剪藝術字呢!我也以前剪過,十分的漂亮,不信,你自我試試!你看了準會説很好看,因為這就是以前傳下來的嗎!

剪紙旗幡我也做過,(就是照自我的方式做的)我先拿來一條1分米的棍子,再拿來一張紙,吧之間成一個三角形的形狀,(自我看一下該剪多大)最後再把紙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試試吧!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等等。怎樣樣,咱們中國就是不就是有很多傳統文化?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3

説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麪。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裏,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麪就這麼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麪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説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衝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着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於揉好了。

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餅,一手拿着擀麪杖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

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葱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着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麼困難。終於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着餃子煮熟。看着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遊戲。餃子煮熟了!嘴裏吃着餃子心裏説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4

現在,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在民間流逝,而今天我要説的,就是這其中的一種——捏泥人。現在估計有些人都不知道捏泥人是什麼,捏泥人其實就是捏橡皮泥啊!能把泥人捏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的,也只有民間藝術家了吧。

那一次,我見到了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他是一位老爺爺,捏泥人的`東西也很簡單:一大盒橡皮泥,一些刻刀類的工具。由於現在捏泥人的人已經很少了,所以捏泥人的老爺爺面前圍攏了一羣人。我湊上前去看,只見老爺爺面前的桌子上放着許多捏好的泥人,有手持金箍棒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有維護世界和平的奧特曼,還有呆頭呆腦的豬八戒……

真是惟妙惟肖,現在,老爺爺正在捏一條小金魚,只見他取出一塊紅色的泥,東按按,西按按,不一會金魚的身體就被捏出來了,老爺爺又取出兩小塊黑色的泥,用手指一壓,兩顆黑眼睛就鑲上去了。最後,老爺爺給它按上了一條扇子狀的尾巴,頓時,一條活靈活現的金魚就躍然指間。老爺爺剛捏完,又有人邀請老爺爺捏一個豬八戒。老爺爺先捏了一個豬八戒的身子,又做了豬八戒的袈,九齒釘耙……我發現老爺爺的那雙手雖然佈滿老繭,卻靈活自如,短短兩三分鐘的時間,一個鮮活的豬八戒就引起了周圍一片叫好聲。這就是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我希望像捏泥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被我們保護住,不被時間沖淡。

國小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你聽説過我們家鄉的楊家板龍嗎?告訴你,它可名氣不小,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文化遺產,還被載人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呢!

這條板龍歷史悠久,據説流傳至今已經有600多年了。因為亭旁鎮楊家村地處山區,木材資源豐富,當地老百姓能就地取材,用木板做龍的主體,所以得了板龍的命名。板龍全長400多米,龍頭長達5米,龍身由204段組成,每段長2米,龍的尾巴也有3米長呢!製作時,人們先用白布做成小拱橋的`樣子,粘上金光閃閃的龍鱗,然後安裝在2米長的木板上,並且在小拱橋內安置了明燈。這樣,全村每户製作一段龍身,段段相連,就成了造型佔樸大氣、流光溢彩的板龍了。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人街小巷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板龍出征了,這時需要600-800名壯漢共同託舉。前面有人象開路,接管仃雄獅,麒麟、犀牛、梅花鹿等五獸陪伴。龍頭高昂,龍角聳立,口含寶珠,龍鱗耀眼,金光閃閃,龍身和龍尾隨着龍頭翩翩起舞,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非常壯觀!

楊家板龍真不愧為天下第一龍,小朋友,歡迎你來一飽眼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