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傳統文化的作文彙總十篇

作文 閲讀(1.92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的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的作文彙總十篇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

萬里長城的雄偉無人不知。可是,大家有是否曾留意過站在長城上所看到的美景呢?嘿嘿,我就看過!

那是的秋天,我的爸媽趁着國慶假期,帶我到八達嶺長城遊玩!

剛到入口,又高又陡的台階就“出現”在我眼前,讓我渾身充滿衝勁,一口氣衝到了第二個烽火台!

我“撲”到城牆邊,不經意地往下望……天啊!這……這也太可愛了吧?!一片寬闊的“樹海”呈現在我面前!而且,樹的葉子都各有不同的色彩喲!有黃的,有紅的,也有綠的……樹是那樣的茂盛,看不出一丁點兒的“衰老”。一個個樹冠“擠”在一塊兒,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拼圖,美極了!

望向遠處那條蜿蜒盤旋在山上的“巨龍”,十分壯觀!附近的山都披着橙黃的衣服,還有一些“綠星星”作裝飾,彷彿是一個個侍女在“巨龍”身邊待命……

抬起頭,空中那光芒四射的太陽似乎是一個熊熊燃燒的大火球,傲視着人們,令人不敢直視它!

這樣的景色讓我深深地陶醉在其中,流連忘返……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2

中國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對聯、書法、茶藝……。等等,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種,中國結。

我的中國結是一隻五顏六色的蝴蝶,中間有金黃色的觸角,被一個紅角圓圈圍住。我想大家一定知道,紅色被認為是吉祥、平安的象徵。這個中國結很漂亮,我非常喜歡。

中國結就像書法,對聯,茶藝一樣,很能反映中國,所以北京奧運會還用它作為會徽呢!中國結代表着和諧、團結,它也分為好幾種類型,比如雙蝶結、平安結等。

古代的時候,有的人經常把玉佩掛在身上,人們常説的玉佩就是我們知道的中國結的起源啦!外國人一下就會認出來這是中國結的原因是它太有中國味了。

我喜歡中國結,它代表了中國從古至今幾千年的文化流傳!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3

中國,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一個具有豐富傳統文化的國家。

前些日子,媽媽給我報了一個書法班,讓我學寫毛筆字。起初我是抗拒的,儘管我很羨慕那些寫得一手好毛筆字的人,但我很自卑,覺得自己連鋼筆字都寫不好,更別説毛筆字了。最終,在眾人的鼓勵下,我還是去上課了。

第一節課,老師沒有講太多的知識點,而是先帶我們探索了毛筆背後的故事:毛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的載體。它飽含墨汁,記錄下燦爛的文化,繪製出璀璨的藝術

關於毛筆的起源,有“秦將蒙恬造筆”的説法。相傳,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征戰,他要及時記錄戰事,以便向秦始皇彙報戰況。當時,人們是用竹籤寫字,雖然竹籤筆的筆尖尖鋭,但蘸了墨水寫不了幾個筆畫就沒墨了,還要重新蘸,非常不方便。有一天,蒙恬剪下了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裏,做成了一支筆。他用鹼水浸泡兔尾毛,去掉了毛上的油脂,一支柔順好用的毛筆就這樣誕生了。其實,據專家研究,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花紋就是用毛筆描繪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也有用毛筆書寫的痕跡。

老師繪聲繪色的話語,深深吸引着我,讓我不得不驚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後的每一節課,我都全力以赴,聚精會神,努力做到更好。自此,我愛上了毛筆字,更愛上了傳統文化。

中國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不是寥寥幾筆就能描述的。毛筆字,讓我愛上了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同學們開學報到的日子,細心的同學不難發現,我們的校園格外漂亮和熱鬧。因為整潔的校園裏多了許多風景線:校園中央,兩個籃球場四周,掛滿了中高年級同學自制的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花燈,圍牆下方則整齊地擺放着一塊塊展板:上面既有民俗集錦,又有惟妙惟肖的剪紙,還有同學們自己辦的手抄報。這美麗的風景不時吸引着同學們的眼球,讓人頓覺目不暇接。更熱鬧的還在後頭呢!十點左右,低年級的同學登台亮相了,他們伴隨着歡快的民樂,扭起了秧歌。儘管舞姿不那麼優美,步伐也沒有整齊劃一,但他們那認真的態度,歡喜的表情,以及手裏拿的那各種各樣的道具(五顏六色的綵帶、鑲着花邊的扇子、漂亮的手帕、各色紗巾),還是令你歡欣鼓舞,不由得隨着節拍舞動起來。雖然天空飄着毛毛細雨,氣温也較低,但這些絲毫阻止不了同學們的熱情,他們看着、談着、跳着、笑着,樂此不疲,整個校園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給新年又增添了幾絲喜慶……

要問我們的校園為什麼這麼熱鬧,我們的活動為什麼這麼精彩,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喜笑顏開?還請聽我慢慢道來:早在放寒假時,學校領導和大隊部為了讓孩子們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民間民俗文化,讓同學們體會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孩子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情感,更為了培養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便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分別給大家佈置了不同的作業——有的蒐集整理民俗資料;有的辦手抄報;有的剪窗花;有的學扭秧歌;還有的……這便有了今天精彩的一幕幕場景。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5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上街去買東西,在一個茶館前面,奶奶停住了腳步,仔細的聽裏面傳出來的聲音,原來是唱川劇的聲音,奶奶明顯是被川劇聲吸引住了,於是我們就坐在旁邊的石梯上休息一會。

我聽了半天,一句也沒有聽懂裏面在唱什麼,可奶奶卻聽得津津有味,還時不時的跟着哼唱起來。我十分不解,奶奶一輩子沒有上過學,難道還比我這個學生聽得明白?也許是看出了我的疑惑,奶奶對我説到:“以前,根本就不像現在這樣每家都有電視看,我們那會兒有個收音機就不錯了,收音機裏面放的大部分就是川劇,這就是我們那時最大的娛樂,以前街上可以看見很多唱戲的,現在都幾乎沒有了,只有一些茶館裏面還有,以後就更難聽見了。”是啊,現代的社會,恐怕很多人寧願打一天的麻將也不願意坐下來聽一天的川劇了,這種民間流傳的傳統文化喜歡的人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各種娛樂活動。

想到這裏,我的心裏一陣的酸楚。既然今天遇上了,我就掏出自己的零花錢,拉着奶奶一起走進茶館,去感受這傳統文化的魅力,並且我打算回到學校後告訴更多的同學,叫他們也一起來看。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6

小時候,我每次看到別人家窗户上貼着窗花,我就特別喜歡。大一點我知道了那叫剪紙,屬於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之一。在學校裏,老師也讓我們學習過剪紙,可是沒有多少人能剪得好,而我很喜歡剪,剪得都是些簡單的圖樣。

媽媽的`好朋友家阿姨有一次在我家玩,看到我在剪紙畫,問我會翦喜字嗎?我説會,阿姨説,她家女兒結婚,讓我去她家剪幾個喜字。第二天阿姨家姐姐還親自跑到我家接我過去,我覺得自己剪得不好,可是姐姐説,沒事,你就當玩了。我去了,拿着紅紙真的剪了幾張,貼在新櫃子上,放在牀上的枕頭和被子上。我看到窗户上和門上都貼着特別好看的剪紙,都是龍鳳呈祥的圖案,真好看,也不知是誰給剪得。我看着漂亮的剪紙,真希望自己也能剪出這麼好的圖案。後來我還在書上電腦裏,自己也慢慢地學些,真的很不容易,不過每年過年家裏的窗花,我都自己剪。

剪紙是中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歷史悠久的鏤空藝術,每逢過節或者新婚喜慶,人們都喜歡將美麗的剪紙貼在窗户。門上,烘托節日的氣氛。作為後輩我們應該弘揚傳統文化把這門藝術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7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每次中秋節晚上我和家人一邊吃着月餅一邊賞着又大又圓的月亮。啊!桌上的月餅真多啊!有哈密瓜味的,有菠蘿味的,有五仁味的,還有豆沙味的……這麼多各式各樣的月餅饞得我真流口水!

我選了一個豆沙味的,我咬了一口,叫道:“真好吃,真好吃!”爸爸看到了,説:“月餅的確很好吃,但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我説:“不知道,那你能講給我聽嗎?”爸爸説:“能。”於是爸爸講了起來。講完後,我終於明白月餅的來歷,原來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漸漸地在中秋節那天賞月和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它代表着平安,幸福,慢慢地,月餅也成為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不但好吃,還有來歷,我喜歡中秋節!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8

記得在幼兒園時,我就嘗試過剪紙,剪的是雙龍、雪花,雖然剪得歪歪扭扭,但是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會剪紙了。從此,我和剪紙結下了緣分。

有一次,母親給我買了一本剪紙書。我高興極了,我對着書剪會了許多圖案。最讓我得意的是“紅雙喜”和“小雞捉蟲”得到了全家的讚揚。二年級數學課上學對稱時,我剪的小人手拉手又快又好,老師誇我真聰明。現在我越來越喜歡剪紙了。

今天老師讓我們查剪紙資料,母親給我打印了密密麻麻的二十多頁,我才知我原來只知剪紙資料的九牛一毛。我摘錄其中的一些內容與同學共享。

剪紙,又叫刻板、窗花或剪畫。區別在於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左派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唐朝杜甫詩中有“暖水--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宋代時,剪紙用於禮花、窗花、燈綵的裝飾。現代人們運用諧音“福”同“蝠”、“綬”同“壽”、“雞”同“吉”、“魚”同“餘”、“龍”同“隆”,這些象徵手法合成圖案就有了吉祥的含義,可謂“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中國民間手工藝術,猶如一株長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符合了民眾的心理需要。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9

説起中國傳統文化,而我最喜歡看秧歌了。

先在屋裏聽到熱熱鬧鬧的鑼鼓聲,從遠而近,我便飛奔出門。擠在人羣中間向遠處觀望,只見一隊花花綠綠的人馬沿着街道緩緩而來,最先看清的是敲鑼打鼓的。然後就扭秧歌的了。他們打扮成京戲中小姐書生的模樣。只是穿得更加新鮮豔麗。臉上還畫了濃濃的粧,腳上踩着半人高的高蹺,有的手中拿着彩色的扇子。有的腰上系一根長長的紅綢帶,雙手各拎一角。踏着節奏揮舞開兩隻胳膊,投入而神氣的扭動。那股神常常會把一些孩子吸引進隊伍裏去。

扭秧歌的隊伍中有時還會有唐僧師徒,老漢推車、小媳婦騎驢等有趣的造型。他們在一樣的節奏下,做着各種各樣的動作,顯得更逼真,更有趣,也更吸引人。

扭秧歌的隊伍很快就扭過去了。我常常會跟出去很遠很遠,追着看。

簡評:這篇短文,寫出了作者在看秧歌時候的情景。對扭秧歌的人物描寫得生動、形象、活靈活現。對人物神情、動作、表情的描寫更是惟妙惟肖,有一種真實感情溶入其中。勾起讀者對扭秧歌的熱愛之情。也突出作者對觀看扭秧歌的熱愛之情。

傳統文化的作文 篇10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配戴香囊,我家當然也不列外。粽子的品種有很多。按肉餡分:有鹹的、有甜的……按形狀分:有三角粽、有狗頭粽……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可以包粽子了。

只見奶奶把粽葉捲成三角圓柱形的,下面不讓它有空隙,放入一半的糯米,再放上肉餡,最後放進一點兒糯米,把粽葉蓋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我見奶奶包得這麼簡單,自己也想包,便説:“奶奶,我也要包。”奶奶説:“奧麗,不是奶奶不給你包,而是你不會包,等你長大了,再給你包好嗎?”“不嘛,我就要現在包!”奶奶經不住我的能牙利齒,只好讓我先去洗洗手,拿一個最小的粽葉給我。我想:哼,奶奶真偏心,自己拿這麼大的,給我的這麼小。我不滿意的接過這個最小的粽葉,學着奶奶先把粽葉捲成三角圓柱形,不讓下面有一點空隙。然後放入一小把糯米,正準備放肉餡時,卻發現米不知道從哪裏全部漏出來了。我疑惑的看着奶奶,奶奶卻在一旁看着我的小臉笑彎了腰。奶奶走過來,將我手中的小粽葉重新捲成三角圓柱形,:“來奧麗,拿好了啊,我放米了,不能再讓米漏下來了啊!”奶奶笑呵呵的對我説。我雙手拿着粽葉,緊張極了。“手放鬆,上面放鬆,下面捏緊”奶奶一邊放糯米,一邊對我説。

在奶奶的幫助下,粽子包好了。粽子放進鍋裏,開始煮了,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把我吸引了過去。當粽子出鍋時,我馬上去拿了幾個。當吃到自己包的時,我的心裏甜甜的。晚上,媽媽送我了一個香囊,它散分着清香。我掛在胸前,人人都説好看呢!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的習俗也十分有趣。我以後一定要多做端午節的活動,體會體會它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