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作文>

【熱門】傳統節日的作文集合4篇

作文 閲讀(2.84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傳統節日的作文集合4篇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1

漁箔是京族漁獵生產中獨特的傳統設施,以漁箔捕魚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漁箔頗象古代的八卦陣。捕魚經驗豐富的京族人,在地勢傾斜、水流較急的灘地裂溝兩旁,分兩行插上木柱,直到最低潮水線處。木柱間用細竹條、竹蔑或山藤編結成“籬笆”柵欄,形成“籬溝”,狀如漏斗。在“漏斗”裏以竹片和木條編織3個由大到小的“魚室”(也叫“魚港”),魚室彼此相通,各入口處安置有魚蝦能進不能出的'“籠須”。

漲潮時,潮水帶着魚蝦淹沒了箔地;退潮時,魚蝦被困於魚室。漁民駕輕舟劃竹筏,進入籬溝以魚罩、阿罾盡情收穫。

在京族的漁業生活中,至今還保留有“見者有份”的“寄賴”習俗。不論是退潮後的漁箔邊,還是滿載歸來漁船旁,只要想吃海味,你就可以撿一些拿走,主人絕不會責怪。

京族也有與漁業生活有關的禁忌,如在漁家做客,千萬別説飯燒焦了,因為“焦”與“礁”同音,不吉利,漁民最怕觸礁。

在船上不要説“油”,把油稱為“滑水”,因為“滑”有“順當”、“順溜”、“順利”之意,而“油”與“遊”同音,船破後人落水才要“遊”。移動器物要拿起來,不能推拖着移動,因為有“擱淺”之嫌。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婦女、孩子都要到海灘上送行,並舉行一些祭海活動。當一艘艘魚船行駛在遼闊的海面時,漁民便互相對歌,或抒情婉約,或激越磅礴。長年累月,使京族人具備了大海一樣的胸懷,大海一樣的性格。

小結:京族平時生活在海邊,很多的日常習俗都是和大海有關的。比如當地人因為焦和礁同音,所以當地人都不會説礁。當地人一般滑水不會直接的説滑水,會直接的順水,順當這些都是京族風俗。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2

今天,天氣秋雨綿綿——9月10日教師節。

我來到學校,一看校兩邊的商店早已是人山人海啊!都在那買花或是賣花,而我早在教師節的前一天晚上準備了禮物,你們猜猜是什麼呢?哈哈,猜不到吧,我來告訴你們——是一個音樂盒和一個筆筒,裏面還有一張我自己寫的賀卡,我用禮品盒包上了,只有我知道哦!

開門了,我像利劍一樣飛快的跑進班裏,看到了同學們準備的禮物:鮮花、兩束棒棒糖鮮花、毛絨娃娃……

老師天天教我們知識,還叫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面對講台,背靠黑板,在時光長河裏,老師是您把一個個分鐘,用辛勞汗水和智慧編織成無數耀眼的.光環!老師,您像藍天一樣純潔,教我們善良;您像高山一樣偉岸,讓我們努力;您像大海一樣廣博,給我們勇氣。獻給敬愛的老師,讓我們永記那些美麗的回憶!

説您是春蠶,我説您比春蠶要剛強,説您是園丁,我説您比園丁貢獻大,説您是蠟燭,我説您比蠟燭光芒強,如今您的節日到了,真誠祝您‘教師節快樂’。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3

寒假裏,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特別感興趣。

在傳統節日裏,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是人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春節位於農曆正月七年級,又稱農曆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每當過春節,街上就會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飄飄的彩旗,小孩們還能收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大年三十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外面放煙花。煙花在空中閃爍着,真美啊!過春節真開心啊!真希望每天都能過春節。

除了春節,我還喜歡中秋節。中秋節不但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天,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而且中秋節那天,人們全家可以團團圓圓地坐在桌子前,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餅,望着明亮的月亮,有説有笑,真開心啊!

我還了解的傳統節日中有:端午節、勞動節、元旦節、建軍節……這些傳統節日為我們帶來了歡樂,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些傳統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

傳統節日的作文 篇4

啊,真是太棒了,居然在河邊植樹,不用跑大老遠去打水了!我先放下樹苗,想和王璞一起挖坑,但我們都沒有鍬,我只有一個小鏟子,只能湊合着用了。我先搗了幾下,把土弄鬆了,再開始挖,結果卻碰上了石頭。我生氣地問:“哪兒來這麼多‘古董’啊!”王璞也試着挖了幾下,還是不行。在我們旁邊的劉芸燁他們已經把樹苗栽下去了,正在填土。一見我們需要幫忙,邊叫來馬升宇幫我們挖。每想到馬升宇一會兒就挖了一個大坑,把王璞的樹苗栽了進去,可我的怎麼辦呢?劉芸燁見還有我呢,便重找了個地方挖。有了大鍬,挖坑應該是沒問題了吧,於是我跑去打水。打完了回來,人沒了,鍬沒了,只剩下一個不算大的坑。我見旁邊有個鍬沒人用,就拿來挖坑。誰知道這裏的“古董”更多,根本沒辦法挖。()我氣得丟下鍬,呆呆地看着別人。

別人的樹都栽上了,有的`在填土,有的在澆水,更快的人已經栽好自己的樹在無事晃悠了。正巧,潘鑫峯晃到這裏來,見我還沒動呢,便帶我到了一個沒有石頭的地方,準備挖坑。莊紅豔也跑來幫忙。兩個人一起挖,應該更快吧。只見他們倆把鍬插 進土裏,用腳用力踩再把土一挖,一個小坑就出現了。就這樣,一個大坑就挖好了。我扶正樹苗,他們繼續填土。“對了,我們忘了澆水了!”莊紅豔道。潘鑫峯一聽,立刻拿起一小桶水澆下去。澆完了繼續填土,不過1分鐘,便栽好了。這棵樹經過“三遷”,終於栽好了,也得紀念一下吧。我拿了一張標籤,寫上“多人合栽”貼到了樹上。

這是我和別人一起栽的第一棵樹,它也是陪伴我一起茁壯成長的綠色夥伴,它寄託着我的希望,和我一起應接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