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語文>

古詩教學反思15篇

語文 閲讀(9.46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教學反思15篇

古詩教學反思1

《暮江吟》《題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詩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的側重點,站在不同的角度描寫不同的事物。而古詩教學更重要的是在瞭解古詩大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並懂得一定的人生哲理。

1.教學效果(思效)。

古詩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不好把握的,很多古詩學生早已是背得朗朗上口,但是對於其中的寓意學生又是極難掌握的,把握不好便會將課上得枯燥乏味,所以我試着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如何指導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這也是古詩教學的重難點。

古詩中有些語句不好理解,比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內在含義。我告訴學生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也就是我們常説的一句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討論,懂得今後應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還有“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也需要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2.教學收穫(思得)。

(1)古詩詞學習以“讀”為本。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能夠做到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啟發學生領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驗,注重了資源開發。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抓住“讀”的根本,結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然後讓學生反覆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讀書能力,激發閲讀興趣。寫字環節中若是能夠到學生身邊單獨指導的話會更好。

(2)抓住關鍵詞語加深古詩的理解。比如啟發學生抓住“鋪”“瑟瑟”等關鍵詞,以及“珍珠”“弓”形象的比喻,“澗、瑟”的字形和字義的理解;比如“可憐”一詞的理解;比如“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的巧妙之處,以點帶面“牽一髮而動全身”,從而保留了古詩的整體美,放手給學生自讀感悟的個性空間。

(3)尊重學生的誦讀意願。課上我給足學生時間,放開手腳盡是讓學生獨立練讀,而不是課堂上那種整齊劃一的齊讀,達到熟讀成誦,培養他們對古詩句的語感,把古詩的語言納入自己的語言中來。

3.不足之處(思失)。

古詩教學説起來簡單,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例如,很多的問題可能並沒有符合年級學生的領悟水平。最大的不足就是課堂侷限於三首古詩的學習,沒有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古詩的理解不能僅僅侷限於這一首詩,而應該聯繫相關資料,拓展大量相關古詩詞,橫向縱向聯繫起來體會“處處皆學問”的道理。

4.改進措施(思改)。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以後再學習古詩,要引導學生藉助想象,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的作用,還原再現詩中描繪的場景,使學生進入詩境,解決因古詩時空跨越度大而給國小生帶來的學習困難。

古詩教學反思2

古詩的教學一直是語文老師眼中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每個人都明白,如果古詩教學得好,那將會給孩子帶來多大文化的體味與快感,但是處理起來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古詩教學“五步法”——:

①課前查詢知詩人。

②介紹背景解詩題。

③質疑討論明詩意。

④想像誦讀悟詩情。

⑤遷移應用背詩文。

許多老師都瞭然於胸,但是操作起來,並不是很輕鬆,特別是第四步悟詩情入詩境,總覺得怎麼做都不能很好地帶領學生步入詩歌所描繪的意境當中去。因此,最後落得個讀古詩認生字,瞭解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將詩歌的內容説一説,再背一背,默一默了事。這樣的做法其實存在許多問題的:

一是沒有關注到學情。

現在的孩子,在國小之前,或多或少都有接觸過唐詩,唐詩中的名篇總有部分是耳熟能詳的,加上我們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就讓學生背誦《國小生經典誦讀》這一套書,所以入選我們課文的詩歌90%學生已經提前背誦過的。那麼朗讀、背誦這一關就可以省去許多時間。省出來的時間幹什麼呢?需要我們老師去思考。

二是沒有關注到詩的文化內藴。

學古詩與學現代文相同的是,利用教材學習語言,提高語文素養;但是古詩為何歷經千餘年仍然令人傳誦難忘呢?這與古詩的語言精練、畫面豐富,用詞準確、內涵博大、意境深遠,讀時朗朗上口有着很大的關係。如果老師不能通過一首首古詩讓學生逐漸步入古詩的大門,窺取箇中的奧祕,不能不説是件憾事。

怎麼才能更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呢?

一是要充分了解學情。

細到什麼程度,學生有多少人多讀會背這首詩,有多少人已經能認讀詩中的每一個生字。這樣,課前的檢查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老師的任務是教學生不懂的不會的,或者是似懂非懂的,或者是學生根本就不會注意到的知識內容方法。像我這個星期教的《望廬山瀑布》與《絕句》這兩首古詩,班級裏除了新來的陳浩及個別去年經典誦讀不過關的同學不會背之外,其餘的學生都會背誦。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重點放在“廬與爐”兩個生字上,這兩個生字如果不能讓學生了解其中的來歷與不同,學生是很容易混淆的。教學時,我讓學生看“草廬”的圖片,簡説“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廬”就是古代簡易的房子,可能是貧困人或隱士居住的,也可能是供過路人休憩的。“廣”就是為大家遮風擋雨。這樣學生從圖從來歷從字形上對“廬”字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再教“爐”字就相對簡單許多,詩歌中有“香爐”一詞,問他“香爐”是怎樣的?再問“爐”為什麼是“火字旁”,爾後進行擴詞,這樣學生能從字形字義上較好地區分這兩個音近字。

二是帶領學生評析詩歌。

IEA閲讀測試時把閲讀能力分成四個層面:

第一層,關注並提取明確陳述的信息;

第二層,直接推論;

第三層,解釋並整合觀點和信息;

第四層,檢視並評價內容、語言和文本的要點。

古詩教學反思3

《詠柳》教學反思

在教學古詩《詠柳》其中的兩行詩“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時”時,我啟發學生髮揮想象:“在這美好的春光裏,似剪刀的二月春風除了剪出細嫩的柳條外,還剪出了什麼?”一經“點燃”,學生精彩紛呈的各異思維就展現出來:

“剪出了火紅的桃花”,“剪出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鬍鬚——小草”??預料之中的答案讓我滿意,正當我打算收場時,一位孩子説:“還剪出了這一大片春光。”語出驚人,使我一愣,心中盤算該如何評價這樣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這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學實踐又提醒我:“要小心對待學生萌芽中的創新思維”。

也許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這個富有創意孩子的啟發,接下來一個個孩子的發言則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帶給了我更大的震動:“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轉的鳥語”“剪出了草地上我們嬉戲的姿態”“剪出了春光中孩子們的一張張笑臉。” “剪出了風中悠揚的歌聲”??最後一位同學儼然在做着精闢的總結“剪出了空氣中快樂的氣息”。

回到辦公室,望着窗外美好的春光,我又在回味學生剛才的話語,發現這竟帶給了我那麼多享受的畫面。我明白了:有時候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給孩子強加成人的思想,兒童的世界是可以尊重的。我又很慶幸:就是因為自己的順勢而導,才使詩意噴薄。

古詩教學反思4

這樣的教學程序,和以往不同主要在於第一個環節。自從音樂新課程實施以來直截了當的告知,幾乎從課堂上消失了。似乎只有學生自己探索的才是唯一正確的,否則就不符合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會扼殺學生的發展。可是將近三年的實踐,不禁讓我們思考:有時候為什麼放着直道不走,偏偏要拐彎抹角呢?淡化了雙基的音樂教學,路走得長嗎?

從課堂實施的效果來説,我覺得學生就瞭解了迴旋曲的曲式結構,並能夠感受到《春》是迴旋曲這一點,是非常樂意接受和引以為豪的。(如有一張量化的表格來衡量該多好!)這一點從學生認真聆聽的表情、態度和言語上體現的很明顯。教案的實施過程中,三個教學班的紀律都非常好,課堂注意力很集中。

就首先哼唱了解主題音樂的教學設計,最初的想法是承接曲式結構的介紹,直奔主題,比較省事、省時。瞭解主題音樂共安排了四個環節,唱——聽——再聽——找。逐一加深印象,增強感受,春天的音樂印象被牢牢刻在學生的腦海裏。學生在初聽主題時都面帶微笑、眼露喜色。丁一涵説:“我覺得彷彿春天的萬物都在復甦的感覺,充滿了生機。”徐陽説:“好像小草欣欣然張來了眼,小動物們在忙碌着,大家都很開心。”蔣紫嫣:“人們的心情是喜悦的,好像在春遊,很熱鬧。”……而尋找“春天”時,三個班的學生幾乎全都能高舉手臂,快樂的哼唱,學生完全沉浸在音樂的意境中。

色彩和音樂的通感有時是建立在一種直覺表達上的,當你要學生回答一個為什麼的時候,則更多的是建立於生活實際的感受中,於是音樂便從生活與色彩間淡出了。有意識的要求學生將聯繫的着眼點放在音樂上,圍繞音樂,從音樂的高低、強弱、快慢、音樂的情緒等音樂要素出發來談談感受,這很有必要。比如學生在表現第二插部的音樂時,顏色感各不相同,那麼不妨再來聆聽一遍音樂,再次感受一下音樂的特徵。學生都説這段音樂很柔和,很優美。交流中劉蕊同學來了個總結:“我覺得音樂很柔和,淡雅的顏色都很適合。”真讓人心花怒放。

這節課花了大約三十五分鐘的時間欣賞《春》,這樣的教學時間安排,如果參照教師用書的建議,我顯然是大大超時了,但是從課堂上學生的情緒反應和注意的集中度來觀察,學生沒有表現出一絲一毫的煩躁不安或者不願意繼續聆聽的感覺,相反,聽完一遍,學生還會有所擔心的、着急地懇求:“再聽一遍!我們還要再聽一遍!”究其原因,我覺得當學生覺得能夠清晰的瞭解音樂要素,並且明白音樂要素所要表達的含義時,也必將對音樂產生興趣,而且這種興趣決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淺層興趣。原因之二,器樂的演奏在音樂諸要素中同樣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善於模仿的特點使得他們在觀看錄像時,就等於給了學生與大師交流的機會。在錄像欣賞中,學生可以通過視覺直觀地感受小提琴、大提琴的演奏,各種樂器的配合。尤其當小提琴表現小鳥的鳴叫和大提琴表現春雷聲聲時,更加直觀形象。學生可以清楚明白的感受到小提琴的顫音從演奏者的指尖流淌出來,而大提琴演奏者有力的振臂則讓人感受了那盡情投入的演奏。錄像的現場表演讓學生大開眼界,學生非常樂於接受。真希望教材能多一些這樣的配備。

古詩教學反思5

文賦是介於散文和賦之間的一種文體。一篇好的文賦語言搖曳多姿,情感濃郁,哲理豐富。蘇軾的《赤壁賦》就是這樣一篇獨具特色的“以文為賦“的上乘 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駢賦和唐宋古文的雙重特點,文質兼美,情理並茂。將純理念的對社會人生的抽象認識通過欣賞風月,憑弔古人的方式來完成,在主客對話中探 討了人生哲理的意藴。因此學習本文必須注重對文章語言的鑑賞,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討理趣。因此,在對《赤壁賦》教學過程中應緊緊抓住“鑑賞”二字,致 力於培養學生的欣賞水平,這也體現了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根 據新大綱的要求,中學生應誦讀一定量的淺顯的文言文,《赤壁賦》是駢散結合的文賦,聲韻和美,節奏富於變化,第一課時我應運用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多聽、多 看,同時讓學生有感情的反覆誦讀,重在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的思路;而朗讀比默讀更能有效地刺激大腦皮層,從而增強學生的語感。一個學生對一篇文 言文理解到什麼程度是可以從他能否在節奏和語調上讀好這篇文言文中看出的。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做到了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能夠背誦前兩段的內容。

另外如何既做到文言文閲讀字字落實,又能對作品文化內涵的理解與發掘呢?對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如讓學生在充分自我預習的基礎上互相就文章的字詞質疑、釋 疑,教師只需對一些過難的字句進行必要的解釋。在這一過程中,我讓學生充分提問並讓學生自主解決,教師僅作補充和引導。阿基米德曾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 就能把地球撬起來。”所以我們教師千萬不要小覷學生的學習潛能,只要對他們提出一定要求,讓他們掌握一定方法,他們就可以學得更好更高效。對於書下有着詳 盡解釋的文言文,確實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的精力時間由老師逐字逐句串講或者是讓學生站起來一人一句翻譯。學生之所以覺得上文言文枯燥想睡覺是因為他們覺得授 課方式單調。而分小組合作學習則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而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程度好的同學可以臨時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於是一些簡單的字詞 問題就可以由學生自行解答了,至於大家都不理解的字句則由老師來講解回答,這也正是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但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有不 少,如部分學生惰性很強,完全依賴小組其他成員,課前預習不充分,以至於上課時提不出任何問題,這不是都懂了,而是不懂得地方太多了的緣故。如何調動這類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知人論世”是讀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讓學生掌握好這把鑰匙是尤為重要的。在教授這篇 課文時我對寫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紹,所以學生在理解文章思想內涵時顯得不是很困難。

古詩教學反思6

本詩讀時琅琅上口,思時情景交融,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因為學生基本會背這首詩,在此基礎上,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指導。採取教師範讀,畫出節奏,指名領讀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雖説新課改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通過反覆朗讀去思考、領會、感受、體驗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表達出來,做到作者、文本、讀者有機地融合起來。但是,就“離離原上草”這句中的“離離”我想任哪個學生也不會想到是“茂盛”的意思,而“一歲一枯榮”中的“枯榮”似乎稍易理解一些,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想到它的意思。

所以,我此時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小草的茂盛,點撥即“離離”的意思,通過茂盛的小草和枯黃的小草兩幅圖片的對比,理解“枯榮”的意思,學生明白了大致的意思, 更容易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更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再

通過後兩句淺顯易懂的詩句,體會小草那頑強的生命力。然後,指導學生反覆吟誦詩句,做到心中有詩,腦中有畫。也許這些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有些難度,但我覺得適當地加深、加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未必不可行。

古詩教學反思7

是一篇對話文章,課文以奶奶和英英的對話的形式引出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課文內容淺顯易懂,而且這首詩很多同學都能背得出,可能一開始上課的時候學生對形式上有所不解,結果在第一課時的時候,確實如此,有個別的同學連幾次對話都不知道,因此我就先讓孩子們看看這篇課文和原來學過的課文有什麼地方不同,接着再讓他們説説是和誰在説話,説了幾次,學生便一一作了回答,然後我再告訴孩子們,這就是這篇文章的與眾不同,它是一篇對話的文章,這樣,孩子們也就領悟了。

上好這篇文章,感覺孩子們的課堂表現很平淡,當然也有起波瀾的時候,特別是在理解古詩意思的時候,有孩子就通過觀察想象,告訴了我們,李白在這個月圓之夜,中秋節的團圓之夜,當其他人都在和家人團聚的時候,李白卻獨自一人在他鄉,感受着孤獨之情,難免會想念故鄉,想念故鄉的親人。接着讓他們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有學生就結合自身體驗説出了身在異鄉的特別感受,於是,我便讓孩子們拿起書,再讀讀課文的時候,他們的朗讀出乎我的意料,讓我也體會到了他們像李白大詩人那樣的淡淡憂傷。

我想,好的感受就要引導學生激發廣闊的思維,從而才能真正的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古詩教學反思8

4月12日,本人蔘加了市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班活動,並執教了王之渙的《涼州詞》。對這節課,雖然聽課老師説還不錯,而我自己感覺卻上得不成功,沒有那種酣暢淋漓的課感。

結合上課和評課,我有幾點想法與同行交流,不妥之處請指正:

一、精心預設緣何沒有精彩生成

這節課我在04年12月和05年4月分別在縣實驗國小和諸暨市實驗國小執教過,那兩堂課應該説“預設與生成”能夠“精彩共舞”。為什麼同樣的精心預設,卻有不一樣的結果?

我雖然贊同導師週一貫先生的評價,他説我“授予”的太多,放得不開。但是,我卻疑惑:如果是預設出了問題,為什麼前兩堂公開課卻能成功?這次上課,雖然事先有些緊張,但並不害怕,而且充滿着信心。為了上好這節課,我上週又作了精心準備,對教學預設又作了深入思考,而且在本校試教了三次,其中二次感覺比較好。

是不是教學內容過於難,學生較難理解和體悟?雖然,前兩次公開課我上的都是六年級,這次是五年級,但是我在試教的時候,也都選了五年級,除了一個班感覺不太適應外,其他兩個班級還都可以。看來年級也不是問題。學生在我的“主導”下,應該能夠理解。當然,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應該對教材、對文本有深入的理解,但並不是要把自己的深入理解告訴給學生;學生沒有必要理解得這麼透,這麼深。

其實,同樣的情形,並不只有我才遇到過。我見過兩個很好的例子。一個是全國閲讀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王自文,他來紹興執教《古詩兩首》,同樣的精心預設,王老師能夠獲全國大獎,而且是一等獎中的第一名,但在紹興卻上得很不成功。我曾在一篇短文中分析過原因,這裏不再累述。第二個例子是我名師班的同學俞東江,那年我邀請他到南錢清分校上了《夏日絕句》,非常精彩。事後,他對我説在柯小等其他地方也上過,也上得很成功。但就是這樣一堂預設非常精心的課,在省閲讀教學大賽選拔賽中,在新昌南明國小不慎遭遇“滑鐵盧”!

所以,我又對周老師的觀點不贊同了。我們常常以課的成敗論英雄,課上得成功了,預設就是好的;課不成功了,預設就是不恰當、不合理的。如果這樣,如何看待我上面所舉的兩個例子?同樣的精心預設,卻遭遇不一樣的結果!難道預設還不夠精心嗎?如果不是,為什麼他們在其他地方就上得非常出色?所以問題不僅僅出在預設上。

精心的預設能夠精彩生成,但是,並不是所有精心的預設都能夠精彩生成。有了精心預設,還需要教師視教學環境的變化而臨場的調控;學生素質的高低又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教師的心情、狀態也是一個必要條件……所有這些,哪怕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極細小的環節,都有可能影響原有的精心預設而導致沒有精彩生成。

二、課文課堂為什麼要魚和熊掌兼得

第二天的評課時,兩位老師提出了同樣的意見,即課堂中只是反映戰士孤寂、痛苦的生活而沒有表達戰士們保家衞國的壯志豪情。一位教師甚至説,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她的文化也是最光輝燦爛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埋怨朝廷、埋怨國家,似乎不妥。我對他們的意見並不贊同。首先是對於這首古詩教學,我的目標之一即是“體驗人間親情,感受戰爭的殘酷無情,激發學生反對戰爭,擁護和平的思想感情。”王之渙雖然是個非常“樂觀的人” (評課的老師如是説),寫過“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那樣的意境開闊,格調高昂的詩句。這首《涼州詞》中也有“黃河遠上白雲間”那樣的蒼茫與雄渾,但我個人以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遼遠與開闊,正是“一片孤城萬仞山”的有力映襯,更加強烈地襯托了“城孤”和“人孤”。“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表達的更多是戰士(或者説詩人)對戰爭的埋怨,哪裏有什麼對保家衞國的壯志豪情!

一首詩自然有一首詩的基本內涵,即使是像這樣一首比較複雜的古詩,它所要表達的基本意思也是明確的。它跟王翰的《涼州詞》:“葡萄美酒衣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和《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達的是兩種不同的思想感情。後者自然有保家衞國,不打敗敵人誓不回家的壯志豪情,但在王之渙的這首詩裏,顯然沒有這樣的思想感情,有的更多的是戰士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對戰士的同情,也分明流淌在字裏行間!有老師説,戰士守衞邊疆那種壯志豪情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存在,難道戰士們對戰爭的厭惡與埋怨不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存在嗎?“戰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這難道不是當時詩人對戰爭與戰士生活與命運的真實寫照嗎?如果硬要把保家衞國的壯志豪情作為王之渙詩的主旨,這語文教學真的應該如此另類嗎?一首詩難道可以承載古詩教學的全部?難道對學生各種人文精神的滋養都要在一節課中完成?難道有詩人對戰爭描寫得“壯懷激烈”就一定不能容忍其他詩人描寫戰爭的殘酷與無情?難道對學生的教育也一定只能滲透保家衞國的思想而不能讓他們感受戰爭的悲慘從而樹立反對戰爭,擁抱和平的情感?

三、關於教學資源的運用

本節課,正像我在設計特色中提到的:“文本、意境、情感在音樂中相融相生。”我在本節課中運用了許多音樂和圖片。目的很明顯,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體驗詩歌所描繪的意境。課前的談話,我播放的是截取的《漁舟唱晚》,我把節奏快的地方刪了;教學“黃河遠上白雲間”詩句時,欣賞黃河奔流的圖片,我播放的是比較歡樂的《黃水謠》;觀看荒涼的玉門關,茫茫弋壁灘時,播放的是《梅花三弄》;誦讀描寫戰爭殘酷與無情的古詩時,配的是《紅豆曲》;出示描寫楊柳送別的古詩時,配的是《陽關三疊》;出示親人思念戰士的場景,放得是悲傷的曲子,而交流妻子、老母和兒子對戰士思念的環節,我配的是非常感人的《夜曲》,最後結束,點明“呼喚和平”的內容時,我配得是薩克斯管《回家》。古代戰爭的殘酷,戰士生活的痛苦,現在的學生顯然很難理解,所以我通過圖片和音樂進行渲染,力求喚起學生的情感,體悟當時的感受。在兩所實小上的時候,效果都是出來的,有些學生當堂就流淚了,特別是在親人思念戰士這一環節,尤其明顯。這説明,音樂與圖片的烘托還是有效的。但是,在這堂課上,學生他們顯得很自信,也顯得很輕鬆,顯然音樂和圖片所創設和情境對他們沒有起多大的作用。

在上課前,我對“折柳贈別”這一環節中是否要用詩句有過猶豫,但最終還是保留了。我引入“折柳贈別”這一環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為什麼戰士要吹奏《折楊柳》的曲子,因為《折楊柳》所表現的是離愁別別緒,更表現了戰士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誦讀折楊柳贈別的詩,也是為了讓學生感受那種離愁別緒,但周老師説沒有必要,《折楊柳》只是“別解”,既是“別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但我覺得,因為戰士用羌笛吹奏《折楊柳》,更能表現他們的思念之情,這對本課的主題有關,有助於學生理解戰士戍邊生活的痛苦和寂寞。

當然,我自己就以為描寫折柳贈別的古詩嫌得似乎多餘,應該還是去掉好,但是我覺得,折柳贈別還是需要。畢竟對主題思想有用。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對這節課的思考還要思考。不成功的課也許更有研究價值。

古詩教學反思9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特有遺產,是偉大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民族優秀文化一部分,它永遠不會過時,並且值得我們去研究,學習,發揚。這不但是祖宗智慧與心血的繼承,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它們的學習,研究與解讀,去構建今日有民族特色的優秀文化。然而中學的古詩詞教學卻不容樂觀,存在諸多誤區,因此我們需要進行反思。

一、當前中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1、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忽視詩歌的多種解讀。

重灌輸,輕體驗,重權威,輕引導,即使教師的觀點是對的,但這樣把自己的結論輕易地拋給學生,使得學生少了精神思索的旅程,又是多麼的可惜。有意義的學習應該是將知識同化於已有的心理圖式中,並建構新的認知圖式,學到越來越多的有關認識事物的'程序。另外,有些教師看似“循循善誘”,實則將學生引|向標準答案,只訓練了聚合式思維,卻忽視了發散式思維。

2、過度強調知性分析,肢解詩歌的傾向明顯。

有些教師在教古詩詞時,將其劃分段落,總結段意,在此基礎上掌握詩詞的思想情感,分析藝術手法。這是將古詩詞當作無生命的東西進行分解,把詩詞鑑賞當作分析、綜合、推理的邏輯思維過程,而不重整體把握和感性體驗。有些教師的講解過於直露,貌似講透了詩歌,實際失去了詩歌的意境之美,甚至做出過度闡釋。古詩詞教學中需要知性思維,但要和感知、體驗、想象、聯想等感性思維統一在一起,否則就扼殺了詩詞的生命力,也有礙於學生審美感受力的發展。

3、濫用多媒體。

古代詩詞意境的體驗需要學生的形象思維,需要調動儲存在大腦中的表象,並在想象和聯想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表象。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抒情主人公完美地存在於在我們的想象中,而有的教師在上課時將一喝酒老翁展現在學生面前,頓覺風采大減。此外,濫用多媒體淡化了課堂上師生情感的交流,炫目的電腦畫面佔用了學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投射到詩詞本身的情感與體悟卻不夠深入。

詩詞本是浪漫的產物,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古詩詞教學的現狀卻非常尷尬: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索然寡味了無興趣,大有一種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厭的感歎。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原因有兩大方面:

1、學生認知上的偏差。

學生對古詩文不感興趣的原因,除了對古詩文難理解、難背記,把古詩文視為第二門外語;更有不少學生認為學古詩文十分枯燥,現代人都用現代漢語説話,古文無實用價值。正如南懷瑾先生所擔憂的:“很是可惜,現代人所認識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為了'謀生',有好的專業,有高的待遇,或能賺很多的錢。”《都市快報》曾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杭州某業餘學校開出“古詩文誦讀班”,卻因僅招到一名學生而只得暫時停辦,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時開辦的英語等班早就爆滿。學生對古詩文對漠視,實質就是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漠視,這種類似於數典忘祖的做法,不能不令人痛心。

2、教師教法上的偏差。

不少教師認為,國中古詩文教學僅是讓學生多積累,多背誦,於是,“解詞釋句—串講全詩—背誦默寫”的教學方法成了不少教師一成不變的做法,把古詩文膾炙人口的美感和韻味講解得消失殆盡,課堂氣氛沉悶無趣單調無味。所以,教師教法上的單一,自然會使古詩文中的營養丟失,進而造成學生在古詩文傳統文化積澱方面的“貧血”。

二、面對這些現狀,我們應該做出反思:

1、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吟誦來體味古詩詞的情感。

要體味古詩詞的情感,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或許就是吟誦。詩詞格律所表現的音樂性和由此表達的感情,都必須在吟誦中體現。在教學中還應傳授一些有關吟誦的知識,比如平聲讀得長而輕,仄聲短而重;四言詩一句兩頓,五言詩兩頓,七言詩三頓,頓的位置略延長、提高、加重等。此外,教師的範讀非常重要,好的範讀能直接打動學生,使他們克服害羞心理。

2、運用藝術通感。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藝術通感,化實物為情思,化情思為實物,化抽象為直觀,調動並貫通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加深對詩詞意境的理解感受。

用音樂來配合古詩詞,就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對古詩詞的感受,往往就是這樣朦朧含混而湧動着情感的,而流動不居、情感充沛的音樂,正適合於幫助學生增強這種感受。例如,講授《春江花月夜》一詩時,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箏曲,無疑是相得益彰、境界頓生。又如,引導學生體會詩詞的意境,然後找出與之相合的音樂,甚至自己創作一段音樂,也是很好的方法。

蘇軾評王維的詩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與畫的相通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教學通道。例如,在上白居易的《憶江南》時,展示一些江南風光的圖片,為欣賞《憶江南》一詞營造出了韻味十足的背景氛圍。當然,藝術通感的運用不能喧賓奪主。

3、系統比照,縱橫勾連。

傳統的古詩詞教學中,很多學生學完一首詩詞,瞭解的就僅止於這一首詩詞,對作者其人、作者的其它作品,對同題材、同風格的作品都鮮有了解,這樣的教學是使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在講授一位詩人的某一首詩時,若能全面地介紹這位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個人經歷,介紹他創作的其它詩歌,既有利於學生較為深入地理解教材.上的那首詩,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古詩詞積澱與素養。例如,在講授李煜的《虞美人》時,若能兼及李煜的詳細生平,兼及《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等詞,其教學效果應該比單講一首《虞美人》要好得多。

4、開發校本教材,開設選修課。

20xx年3月,國家教育部頒佈了新的語文教學大綱,其中國中要求背誦50首,高中50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接觸足量的古詩詞,對於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興趣和感受力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在“古詩詞背誦篇目”的基礎上,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發校本教材,開設選修課,拓寬學生欣賞古詩詞的視野。比如,有的學校專門開設了“詩教’'選修課,有的學校還有自己的古詩詞教學的教材,這一做法值得借鑑。

5、教師自身水平提高。

教師首先應提高對古詩文教學價值的認識,明確指導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古詩文並非可有可無之事,而應視之為對教師的一種要求,一份無可推卸的責任。同時,要努力克服浮躁不定、急功近利的心態,鑽入“故紙堆”中潛心會學,豐厚自己的文化積澱。其次,還須進一步深入學習《課程標準》,領會精神,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另外還可以運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如在文本閲讀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原型意象的研究性學習。首先讓學生思考高中古詩詞裏出現了哪些原型意象,並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作為課題,課題相同者組成一個研究小組。然後讓學生分工合作,通過網絡、書籍等途徑收集、整理並分析信息,寫出小論文,並製作相關課件。最後進行交流總結,組織學生上台做presentation,展示研究成果,在班級中傳閲各小組的論文,並進行自評、互評。

古詩詞作為千年文化積澱的代表性文學作品,其文學價值歷來為人所推崇。作為中學語文教學重要內容之一的古詩詞教學,對學生有着勵志、修德、陶情、勸學等積極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德育、美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時,它更是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然而隨着時代的發展,時至今日古詩詞的欣賞價值遠高於其實用價值。且隨着白話文的發展與普及,古詩詞越發讓學生覺得抽象,晦澀。為此,中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對於古詩詞教學只得多數停留在梳理詩詞的字詞、大意等淺層教學階段。為了不讓傳承千年的文化瑰寶在我們這一代沒落、消亡,我們對古詩詞教學的重視必須加強。

古詩教學反思10

這節課是對新教育實驗提出的有效課堂的一次嘗試和實踐。教學設計的理念是以課文《歸園田居》(其五)為依託,引入了《五柳先生傳》的片段和《飲酒》(其五)的賞析,使整節課形成一個由文到詩,到人,再回到詩的迴環,使學生對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初步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受到詩人的高潔品質和人格的感染,實現對教材的拔高處理,增加國中語文課堂的深度和廣度。

如何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採取哪些措施予以保證?這是我們在備課過程中着重考慮的問題。我們主要實施了以下舉措:

1、擷取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裏的三句富有特色的話:“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來請學生們猜猜“此乃何許人也?”一方面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究詩人形象的興趣,學生有濃厚興趣的課堂應該是有效課堂的前提。另一方面《五柳先生傳》裏的這三句話與執教的詩《歸園田居》(其五)對形成陶淵明這位詩人的立體形象有相互映襯的作用,即《五柳先生傳》片段引入是對執教文本的一點有益的補充。

2、三步讀詩法指導學生由淺到深、層層深入地朗讀詩歌,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讀詩、直接觸摸文本的平台,用通過聲音演繹詩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感受,而且一步一步指導提高。

古詩教學反思11

《池上》這首詩中,詩人用質樸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一個天真可愛的“偷採白蓮”的鄉村小娃,小娃天真無邪的形象在詩人的筆下顯得栩栩如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自主閲讀,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這首詩對學生來説,理解上沒什麼大的困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如: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採蓮的原因、採蓮的過程等,通過讓學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愛。

在談對“偷”的理解時教室象開了鍋的沸水,孩子象小麻雀一樣爭論不休。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發言,抒發對問題的感悟與質辯:小娃去採白蓮到底是天真還是“偷”?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學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受。最後我們達成共識:如果小娃真的有心想“偷”,那都不會留下那麼明顯的蹤跡了,所以這個“偷”字更能體現出小娃的天真可愛。

課程標準強調:在國小各學段要重視學生的朗讀,加強對閲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讀書,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要有重點,同時,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況下,讓學生根據簡單而生動的畫面,配上音樂,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其對詩句的理解更透徹。在教學中緊緊抓住“偷採”、“不解”、“藏蹤跡”等學生難以體會的詞句展開閲讀活動,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覆朗讀,悟出作者的情。在評價中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互相評價、教師評價,使朗讀層層深入,體會情感,昇華情感。在想象中朗讀,讓學生運用形象思維,品味語言文字,啟發想象,在學生想象出現困難時,藉助圖片資源,讓學生在心中產生內心視像,感悟課文情感,達到情感的昇華,體會出“小娃的天真、可愛、頑皮”。

可惜的是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讓孩子分角色演一演,這項工作可以以作業的形式佈置給學生,讓學生對這首詩有更真切的體悟。

古詩教學反思12

本學期,我參加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重點課題《誦讀經典詩文,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的課題研究。如何把誦讀中華經典詩文與語文教學有機統一呢?為此,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大膽地嘗試。下面是我教《英英學古詩》一課中的一些體會:

《新課標》在第一學段的目標中指出:“誦讀兒歌、童謠和淺顯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這一精神與誦讀經典詩文的基本原則是“不求甚解,須知大意”的指導思想相符合。因此,教學本課,我注意在誦讀過程引導學生體驗情感,領悟內容,培養語感。例如:指導學生誦讀古詩採取“在情境中朗讀”的方法,利用題頭課文插圖創設生活場景,讓學生分角色練讀,充分朗讀第二次對話內容。利用第二幅圖,配上清幽的音樂,教師用充滿詩意和感情的語言描繪畫面,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中;再讓學生看圖想象:“中秋節,假如你一個人在他鄉,看着那圓圓的月亮,你會想些什麼呢?”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層層深入地體會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最後回到古詩朗讀上,通過指導學生各自朗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等,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的要求。

實踐證明,這樣的教學設計充分迎合了二年級小朋友富於想象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引導學生想象的同時,開拓的意境,再現了詩人的感受。 我想,在低年段古詩教學中詞句的疏通,當淡出時則淡出,拋去繁瑣古板的分析和死記硬背。這樣,學生既能輕鬆地學習古詩,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又領略到古詩文獨有的意境之美,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古詩教學反思13

這節課的開始,我啟發學生領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驗,注重了資源開發;在生字教學中,抓住字詞,紮實訓練,夯實基礎。然後讓學生自由質疑,引發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和生成。符合學生心理需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抓住“讀”的根本,結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

然後讓學生反覆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讀書能力,激發閲讀興趣。

寫字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寫字,注重提高學的生觀察能力和書寫水平。

《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開始,我啟發學生領讀,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驗,注重了資源開發;在生字教學中,抓住字詞,紮實訓練,夯實基礎。然後讓學生自由質疑,引發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的建構和生成。符合學生心理需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抓住“讀”的根本,結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理解感悟。然後讓學生反覆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讀書能力,激發閲讀興趣。

寫字教學環節,讓學生自主寫字,注重提高學的生觀察能力和書寫水平。

本節課的背誦堅持以讀為本,促進學生感悟。

1、採用自讀、對讀、齊讀、表演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誦讀,背誦。

2、出示畫面,引導觀察,播放音樂,引導學生讀背。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注意韻尾“流、柔、頭”的讀法。

古詩教學反思14

根據學校的課程安排,我們繼續開展以“經典古詩文鑑賞”為基本教材的校本課程。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古詩文背誦和鑑賞都取得了不少的進步。回顧半學期的教學歷程,我總結出古詩教學中要注意的幾點方法:

一、反覆吟誦,陶冶性靈

古人云:“七分詩三分讀”,可見在學習古詩時朗讀是多麼重要。吟誦古詩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還能增加其藝術修養。因此,在古詩教學中要重視反覆朗讀,讓學生讀得琅琅上口。

二、巧妙分析,理解詩意

1、藉助歷史,使學生正確、深刻地理解詩意。

在唐宋浩瀚的詩海中,有大量的古詩是詩人對當時社會狀況所產生的一種心聲,及對人生遭遇的一種感慨。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在瞭解創作背景後,才能對詩意有全面、正確地領悟。有了一定的歷史知識,我們便可以正確理解到“山外青山樓外樓”,並不是南宋的繁華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證據;“西湖歌舞”並不是昇平氣象,而是亡國之音;“遊人醉”並不是對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樂不思蜀的醉生夢死之態。教師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導學生蒐集資料,適當補充一些與詩歌有關的歷史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消除一些由時代造成的隔閡,還可鍛鍊學生課外積累能力和自學能力。學生學習古詩時,是有歷史的“東風”可借的。

2、圍繞重點詞句展開分析。

大部分詩,它的內容是圍繞一個詞或一句話展開的,這就是詩中的重點詞句,這些詞句往往是詩人思想感情的一個集中點,抓住重點詞句有利於理清全詩的思路及詩人所要表現的思想。例如在教學古詩《送孟浩然之廣陵》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是教學的難點。學生通過分析理解詞語的意思,想象李白所描寫的情景,想象李白站在江邊有多久才能看到孤帆遠景碧空盡的情景?李白為什麼站在江邊那麼久?他在想什麼?學生了解了詩人所描寫的意境,體會到詩人與老朋友分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這樣描繪了詩歌的“境”,點出了詩人的“情”,學生的想象自然會進入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產生共鳴。

三、適時拓展,提高能力。

我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詩歌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古詩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詩情畫意地教古詩,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如:教學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一詩時,我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詩意的同時,把詩句變成一幅優美的風景畫,讓他們自己動手繪出一幅彩畫,使他們在體驗創作樂趣的同時,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在學生動手繪圖以後,我再引導學生演一演“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中的蝶和鶯,讓畫面在學生面前立體化起來、活起來;學生在扮演詩中角色的時候,充分調動了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把詩句沒有繪出而生活中有的聲音動態想象出來,極大地豐富了畫面,也成功體驗了詩的意境。

四、古詩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古詩教學中既要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也要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對詩歌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駕馭全詩,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詩中“有生命的東西”,才能給學生一個充分施展主動性的天地。教材入選的古詩多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程度而選定,容易理解接受的五言或七言絕句居多。但唐宋畢竟是遙遠的過去,在社會環境、生活特點,語言習慣等方面與現在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學生這方面知識的欠缺,造成了學習古詩的障礙,這就要求教師對唐宋詩歌的特點,詩人的生平及文學風格,特定的歷史背景要有所瞭解,這將有利於古詩教學的順利進行。

譬如,瞭解唐詩“以情景為主,即敍事説理,亦寓於情景之中,出以唱歎含蓄”,宋詩是唐詩的延續,它側重於“運思造境,煉句琢字,皆剝去數層,透過數層”,並“以清奇生新深雋瘦勁為尚”的特點,則有利於在研究唐宋詩教學時有所側重,有的放矢;瞭解歷史,瞭解詩人,則有利於把握詩歌的情感動脈;掌握古詩的語言特點,則有利於掃清教學過程中的語言障礙。

古詩教學反思15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在教學中我這樣設計:首先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的美。然後讓同學讀,經過當小教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朗誦、背誦古詩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我首先讓學生根據拼音自我練習讀,發現自我讀得不正確的能夠請同桌幫忙。然後經過與“字娃娃”交朋友的遊戲來調動認字的進取性。、將生字與音節打亂,“找朋友”、“認朋友”等遊戲性的教學環節中,同學們都十分喜歡。學生願意在玩中學,這樣既補充了豐富的拼讀練習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在認讀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字音的糾正,如:“牀”“光”“望”“鄉”都是後鼻音,學生讀起來不容易讀標準,我採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再讀不準的就看教師的口型讀,直到學生讀準為止。

這節課,主要體現了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學習這一教學理念。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異常是: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你會思念故鄉的什麼人?你想對他説什麼呢?這一環節,培養了學生進取動腦思考。想象本事,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本事,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交際本事和創新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