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手工DIY>

有關手工作文合集7篇

手工DIY 閲讀(1.4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手工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手工作文合集7篇
手工作文 篇1

一天,太陽灑下金燦燦的光芒。森林學校開學了,同學們開開心心地上學去了,老師高興地説:“今天來上手工課。”小白兔和小松鼠齊聲説:“好。”小動物們的手工課開始了。

老師教大家樹葉貼畫。小豬東看看,西看看,一點也不認真。老師説:“你們要照着黑板上的貼畫去做。”老師説完,同學們就開始動手了。

小白兔和小松鼠都去撿樹葉了,只有小豬在教室裏發呆。過了一會兒,小松鼠和小白兔回來了,拿來工具:膠水、白紙、剪刀。小白兔先比一比,哪個樹葉大就用來做尾巴,哪個樹葉小一點就做魚的身體。小松鼠手拿樹葉小心翼翼地剪着。小豬最不認真,它不剪樹葉,用老師發的紙折了一隻千紙鶴,它笑眯眯地對小白兔説:“小兔,你看我的千紙鶴多麼好看!你別做樹葉貼畫了,我教你折千紙鶴吧。”小兔一臉認真地説:“小豬,你這樣是不對的,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小豬想了想,覺得小兔説的有道理,它就認真地開始做樹葉貼畫了。

老師來了,看到了三個小朋友十分認真,給他們每人獎勵了一朵小紅花。他們開心極了!

手工作文 篇2

朱必睿是我們班上的調皮大王。雖然他在課上講話,調皮,但是他有一個大絕活,就是做橡皮泥。

今天,朱必睿來到了少年宮親手給我們做了憤怒的小鳥中其中是兩隻小鳥:藍冰鳥”和“紅火鳥”。

他先拿出一塊藍色的橡皮泥,做成圓形當身體,再分別拿出兩塊黑色和藍色的橡皮泥,用黑色的當作尾巴,藍色的當作頭上的毛髮。他首先拿出黑色的橡皮泥搓成兩個細細的長條,拿出其中一個長條在尾巴部捲起一點,再把另一根放在中間,這樣就做好了尾巴,看着他把做好的尾巴粘在了身體上。頭髮是先把藍色橡皮泥搓成三根長條,但是不能太細,三根長條的尾部要全貼在一起,在粘到身體上。鼻子是用一小塊黃色橡皮泥做的,先把黃色橡皮泥搓成三角形粘在身體上,在用筆點兩個孔就做好了鼻子。在拿出一塊白色和黑色的橡皮泥做眼睛,把白色、黑色兩塊橡皮泥做成圓形,再壓一下,把黑白色橡皮泥分成兩半,再把黑色貼在白色的橡皮泥上,最後粘在身體上,這樣,小鳥就做好了。這時,教室裏響起陣陣的掌聲。

看着兩個眼睛炯炯有神的小鳥,我心中特別羨慕他的才藝。

這就我們班的手工大王朱必睿。

手工作文 篇3

週末在家裏,媽媽給我上了一堂手工課,和我一起上課的還有我的妹妹以及我的弟弟,我們仨在媽媽的指導下,領悟了手工製作的魅力。

我家的餐桌是一個超級長的木桌子,一直以來我都好奇媽媽為什麼買這麼長的一個餐桌,知道週末媽媽給我們上了手工課,我們這才知道媽媽的工作是製作那些美麗的手工作品,而這樣的長桌子,只要鋪上一塊桌布,就可以立馬變成媽媽教我們做手工的工作室。這一堂手工課,如果不是妹妹要製作一個送給老師的禮物的話,我們一定不會有,更不會知道平日只在家裏關愛我們的媽媽,原來是一個手工製作者。

媽媽把桌布鋪好,安排我們在餐桌邊坐下,她從她的車裏拿上來了許許多多的布,以及釦子和針線。媽媽温柔地對妹妹説:“我們今天做一個貓頭鷹送給老師好不好?”妹妹才五歲,聽到媽媽説製作貓頭鷹,別提有多高興了,而我則小聲地問媽媽,“可不可以教我做小獅子呢?”媽媽摸了我的腦袋,又摸了摸沒有説話的弟弟的腦袋,説:“好好好,你們想做什麼,媽媽就教你們做什麼。”

接着就是我們的手工課了。媽媽的手很利索,沒等我看明白,媽媽已經制作出一個貓頭鷹了,用的是我們以前一起撿的松果以及一些碎布,妹妹搶過媽媽製作出來的貓頭鷹大叫着“厲害!”然後嚷嚷着讓媽媽手把手地教會她,我和弟弟則因為媽媽製作貓頭鷹的厲害,也顧不上要獅子等其他的小動物了,只是認認真真地看着媽媽一針一線、一剪子一膠帶的製作着。

我注意到我的媽媽在做手工時,好美,那是每一個專注的人都有的美,以前媽媽只在家給我們做過飯,現在我才知道媽媽也有這麼美的時候,我想着多虧了這節手工課吧!

手工作文 篇4

過去鄉下人家的鞋子都靠手工做,家家都有一本鞋樣薄,記得我家的那本就又厚又大,其中夾着全家大人小孩的單棉鞋鞋樣。鞋樣有兩種,一種鞋底樣,一種鞋幫樣。做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道工序:即納鞋底、做鞋幫、上鞋子。做棉鞋工序較複雜,不作詳述,只説做單鞋。

納鞋底。納鞋底所需材料是蒲包爿、碎布、新布、花大線。根據所做鞋的尺寸大小,找出合適的底樣,再將底樣用筆覆在牛皮紙或硬板紙上,然後將其剪下,縫在蒲包爿上,再按底樣大小剪下,將剪好的底樣用新布包邊縫好。底樣用新布做面,只做一面,另一面上鋪碎布料,叫“襯鞋底”,鞋底的厚度由自己掌握,薄了不結實,太厚了無法納。鞋底襯好後,再用一塊完整的新布貼面,再沿鞋底邊緣縫好剪齊,鞋底襯好後就開始納鞋底。做鞋一般在農閒時,會做鞋的村婦們一有空就納鞋底,串門講老空也都手裏拿着鞋底。納鞋底可真不容易,千針萬線,納一針都並非輕而易舉,先將鋼針戳進鞋底,再用頂針使勁一頂,然後拔出鋼針,抽緊花大線後,再納第二針。納幾針後當針尖發澀時,常見婦女們將針尖在額頭上篦幾下,據説是磨磨針尖,其實是人的額頭上能分泌一種油脂,針尖篦幾下沾點油脂就能光滑些,納鞋底能省點勁。

做鞋幫。做鞋幫所需的材料是:鞋裏、鞋面、硬襯、沿條。做鞋幫要用硬襯,所以先要做硬襯。根據所需硬襯的多少,打好漿糊,找一些整塊的廢舊布料,將布料放入漿糊盆裏,讓布吃透漿糊,然後將布料貼在一塊木板上,先貼一層,再貼二層,一般要貼三四層,全部貼好曬乾後,將其揭下即成硬襯。根據所做鞋幫的式樣與大小,找出合適的鞋幫樣,用筆將其覆在另一張紙上,剪下貼在硬襯上,再按樣剪硬襯,,將剪下的鞋幫樣做上鞋面鞋裏,再用黑布作沿條將鞋口沿好,叫沿鞋口。鞋子分單鞋和棉鞋,單鞋的式樣又分圓口、方口、搭攀,、牛筋等。棉鞋式樣有老式的蚌殼形和新式的結帶形,還有幼兒的老虎頭棉鞋和老太太的繡花棉鞋等。

上鞋子。鞋底鞋幫都做好後,最後一道工序是上鞋子。上鞋子一般都到皮匠店裏去,但也有自己上的,上好後用木楦楦上一兩天就可穿了。記得在過去,我家的鞋子都由我大姐做,大姐生在舊社會,因無錢上學而成了文盲,但大姐心靈手巧,單鞋面鞋都會做。每當農閒時,她就忙忙碌碌地為全家老小做鞋子,大姐做的鞋式樣好又合腳耐穿,村婦們還經常向她討教做鞋的'經驗呢。大姐還會上鞋子,我家的鞋都由大姐做大姐上。上鞋子的方法大致是這樣的,將鞋幫翻過來反上,上鞋子要用結實的麻線,否則穿不久就會裂口。上鞋子的主要工具是手鑽與木楦,手鑽頭略呈扁形帶孔,將麻線一頭穿進孔內,然後用手鑽使勁鑽透鞋底鞋幫,拉緊麻線,再鑽第二針,如此這般,鞋子上好後,再用力扳到打彎翻過鞋幫,將楦頭塞進鞋內撐緊,過一二日定型後拿出木楦,一雙新鞋子就做好了。

做鞋確實不容易,如今無論在鄉下還是在城裏,如何做鞋已鮮為人知了。現代人都買鞋穿,大人小孩都穿皮鞋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高檔鞋,很少有人穿布鞋了。如今的姑娘和媳婦們,會做鞋的恐怕已為數不多了,自己動手做鞋,已成塵封的故事。

手工作文 篇5

那天下午,媽媽讓我到舅媽辦公的地方讀書學習,那裏有一個多出來的辦公室,剛好有一個好的環境。

我坐在辦公室裏,把書都一一擺到桌子上,拿起一本書,看了起來。我做完一樣接着一樣,突然聽到了一陣“咔嚓”聲,我循着那聲音,原來是舅媽進來叫我休息一下。我跟着她去了他的辦公室。

一進去便是電腦,舅媽正在網購,她説:“我想買點串手鍊的東西,你和她們編起來,送給那些阿姨們一點。”這主意不錯,我連忙説:“好呀好呀,你買點漂亮的,小鈴鐺啥的。”

我坐在他旁邊,她仔仔細細的挑選着,她打開一個界面,裏面的裝飾物琳琅滿目,數不勝數,一種裏面有好幾種顏色,五彩繽紛的,漂亮極了。

過了幾天,貨到了,我和妹妹去門口收貨,一回到家裏就迫不及待的打開。先是狠狠的參觀一番,其中有一種吸引了我的眼球,形狀像是一個橢圓的環,一端有一個開口。我想:“這應該不是用線穿的吧,似乎是一個一個扣起來的。”

我拿起那一小包,自己琢磨着編了起來,我叫妹妹過來,放在他的手上比了比,剛剛好,我給她戴上,他一看,立刻跑去讓大人們看:“爸爸你看,媽媽你看,姑姑你看,大爺你看……”

我和妹妹把所有的種類都打開拿出來一點,有圓形的,有心形的,還有小海豚,米老鼠……我説:“你穿一個手鍊是兩個圓形的,一個心形的,按順序,最後穿一個海豚。”妹妹笑着:“OKOK!”

我和妹妹比賽看誰穿的又快又多,就這樣我們一共穿了二十一個。下午到姥姥家吃飯,把手鍊分給阿姨們,他們也在研究,都樂開了花,人人都在誇讚我們穿的漂亮。

這次手工製作,贏得了大家的好評。

手工作文 篇6

今天我去震旦教育補習班上課,開始上課了,老師説道:“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手工吧。”老師説完就開始發手工用品。我萬萬沒想到,這次老師發給我的是詩詞貼畫。一開始,我小心翼翼地撕開了包裝。

開始做了,我先把樹枝撕下來,貼在相應的地方,再把黃色的花蕊撕下來,貼在了花瓣上。我把剩下來的七個花蕊都貼在花瓣上了,然後把花朵貼在了相應的地方。我再把《梅花》這首詩的詩詞撕了下來,我拿起雙面膠把詩詞貼在了雙面膠上,再把詩詞貼在了相應的地方。最後我把支撐的地方做好了,一幅詩詞貼畫,就這樣做好了。看着自己做出的作品,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我做的詩詞貼畫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寫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真是一次沒想到的手工課,大家一定很想一起來做詩詞貼畫吧。不過我真的想再做一次,這一節手工課,真是太有趣啦!

手工作文 篇7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特色美食,手工涼皮的製作方法。

首先和麪,把麪粉和成一個麪糰。媽媽説,和麪要手光面光盆光。麪糰和好後,拿保鮮膜包起來,醒面30分鐘。下一步是洗面,把麪糰放到水中像我們洗衣服一樣反覆揉洗,面汁變稠像牛奶一樣白,然後把面汁倒入另一個盆中,換入清水繼續洗,直到洗面的水變清,麪筋柔軟有彈性,這道洗面工序就完成了。

面汁要沉澱四個小時,我們趁這個時間我們先把麪筋上籠蒸熟,剝幾瓣大蒜,搗成蒜泥,芝麻醬加水攪拌,麪筋切塊,黃瓜洗淨切絲備用。

等到面汁沉澱之後倒掉多餘水分,攪拌均勻。鍋中燒水,不一會兒水就開了,咕嘟咕嘟直冒熱氣,取一個平底的盤子加入少量面汁放入鍋中蒸兩分鐘,我一掀鍋蓋就看到麪皮鼓了一個大泡,這就蒸熟了,然後取出放入一個盛有涼水的盆中冷卻,輕輕從邊上把涼皮揭下來,一個圓圓的晶瑩剔透還有彈性的麪皮就做好了。

等到所有的涼皮都做好了,我把涼皮切成一條一條的,加入之前準備好的料汁拌勻,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涼皮就做好了!

宅家的日子我學會了涼皮的製作方法,同學們你們也可以試一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