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國學>

【精】國學讀後感

國學 閲讀(2.67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國學讀後感

國學讀後感1

詩詞就是中國歷史上一顆顆寶貴的珍珠,它閃爍着耀眼的光芒。它是我們中國獨有的文化,還是抒發情感、飽含歷史的珍貴文物。

在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選拔大賽中,我不禁感歎選手個個都是精英。

看選手們一個個自信地站在那裏,他們一定做好了賽前的準備,肯定讀了很多古書、詩文。不過,我還是在心裏替他們捏了把汗——他們還不知道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呢。而當他們卡殼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手攥住了。當他們思索了一秒鐘後,就説出了一句句詩詞,我緊揪的心才放下來,同時也暗暗的佩服他們的詩詞量之大。

通過觀看"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使我對經典詩詞有了新的理解,我發現詩詞中還有好多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詩強烈地表現了文天祥愛國的情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則向我們點明瞭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的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長處,要互相取長補短……每一首古詩都有它自己的意境、韻味,需要我們仔仔細細地品味。我認為,我們中國小生更加應該學會這些詩詞名句、傳統禮儀。國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接續國學薪火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藴。作為中國人應該以此為傲。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中華文化,把中華文化、藝術繼續發揚光大!

最後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國學學習的行列中,繼承國學經典,發揚國學經典,讓我們在古詩詞文學的海洋裏遨遊吧!

國學讀後感2

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世世代代我們都誦讀着千古流傳經典的文化遺產。其中《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每個兒童必不可少讀的經典著作。

《三字經》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精華,是國學經典之一。它易讀、易記、易解。《三字經》內容豐富多彩,有自然常識、有歷史故事、有道德常規、也有人生哲理。它教會我們知識,也教會我們做人做事,還教會我們要認真讀書以及如何讀書。

從小爸媽就教育我們,要多讀書。五歲時,爸媽就特地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和《唐詩三百首》。我一打開,天啊!全是字,我的頭都大了!上國小的時候,我才知道要用閲讀來充實自己,當我打開書櫃,拿出《三字經》時,上面有一層厚厚的灰塵。打開第一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還挺有趣的: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我開始背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再看意思:“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飽含人生哲理,我心想:這麼好的文章,我一定要看完!

其中“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對於學習,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專一。所謂“一心不能二用”。古時,有“江南才子”之稱的唐伯虎。幼時,也因“心不專”而受到老師的教誨,但最終當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時,技藝已經超過了他的老師。是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為什麼有成績好壞之分呢?仔細想想最根本還是自己的心思問題,是不是花心思學習了,是不是“用心專一”了。當機會從身邊溜走的時候,要想想當時為什麼不用心一點兒呢?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國學讀後感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國學又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學習國學,讓我們領悟其中的精髓,並學以致用。

記得《論語》中有一句話是“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就在幾天前的一個傍晚,我寫完作業在院子裏玩。這時,郵遞員送來了我們家訂的報紙,我拿起報紙跑回家,開始翻看。翻着翻着,我被一則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體資料這樣的:一對母子在逛商場出來的時候,母親很不經意的把一個礦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親説:“媽媽你把那個瓶子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裏吧!”媽媽聽了,不以為然地説扔小瓶子沒事的。”而那個孩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跑過去,撿起瓶子扔進了一個離那裏很遠的垃圾箱裏。讀完這篇文章,我合上報紙,思緒萬千:“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而一個大人卻沒有。”“五城連創,人人有責”你看,我們的城市美容師――環衞工人,一天天起早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為了堅持城市清潔。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她們的勞動,另一方面,城市的衞生也要我們所有人都來堅持。我們都應當有文中孩子那樣的思想品德,要從自我做起,從細節做起,貴在堅持。

《三字經》裏有一句話“香九齡能温席”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黃香九歲裏的冬天,每一天晚上都用自我弱小的身體替父親把那冰涼的被褥温暖過來之後,自我才去睡覺。而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小皇帝”們,在家裏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生活。無論做什麼事總是想讓別人替自我做,而自我不想動手,更不用説去幫忙別人了。學習了黃香温席以後,我們要改變自我的做法,做些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關心體貼別人,多給別人一點愛,因為愛是信任,愛是承擔,愛是分享,愛是榮耀。

學習國學,我們學會了怎樣做人處事,懂得了感恩,我愛國學,更愛中華文化。

國學讀後感4

“君子敬而不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俗話説:“一個好漢三個幫。”朋友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朋友的多少好壞也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正所謂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如果一個人沒有朋友,那麼他的人生會是暗淡的,他的生活會是寂寞的。

聽了《國學》之人脈建設的講座使我感受頗深,朋友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我們對待朋友更應真誠,“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我們應當牢記。對待朋友一定要用百分之百的真誠之心,只要我們付出真心就一定能從朋友那收到關懷。

朋友不是生來就有的,那是我們長期交往中得到的,因此我們要善於交友。除對人真誠外,我們還需善於運用文字語言、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讓對方瞭解自己,增進雙方的感情。

我聽過這樣的一句話“如今關係最親最純潔的關係就是同學和戰友”戰友離我們要不可及,但同學是我們在熟悉不過的人了。從小一路走來我們已有太多太多的同學了,新同學老同學,太多的同學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我認為同學和朋友冥冥中就有一種關聯,我們就應把同學看成我們的好友。同學是我們接觸最多的人,更是我們人生的一筆財富,我們應珍惜這筆財富,他將讓我們受益終生。

翟教授有幾句話給我印象很深,“人脈等於錢脈,關係就是實力,朋友是最大的生產力。”的的確確歷史的一切告訴我們朋友是我們可信賴之人。

“萬卷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好友就註定今生擁有,擁有好友今生無憾。

國學讀後感5

今年寒假,我拜讀了學校為我們發放的《我愛國學》這本書,書裏有孔子老先生在臨走時給我們留下的教誨和做人的道理的《弟子規》配圖分析,並且在每個篇章裏,還增加了與主題相關的感人肺腑的事情。

《大孝無言》是這本書中的故事的其一。它讓我淚流滿面,同時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比這個文章的主人公差遠了,很內疚。這個文章主要講述了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主人公小鵬飛,家庭非常窮,而且他在5歲時,父母離異,最後家庭中只剩下鵬風的奶奶,而且奶奶也雙目失明,所以小鵬飛成了家裏的頂樑柱,奶奶住院了,小鵬飛是“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每天為奶奶服務,他每天給奶奶做飯、送飯、餵飯,自己卻偷偷地吃醬油拌飯。馬鵬飛為了防止奶奶吃錯藥,把藥都分開放,這些藥怎麼吃吃幾回,小鵬飛都很清楚,就是在這樣艱辛的條件下,他一刻也沒有放鬆學習,他的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

再看看我們這些整天在家被人看成“皇帝”的孩子們,和他,真是無法比較。當我們還在父母温暖的懷抱裏的時候,馬鵬飛卻背起了這個家;當我們早上還睡得很甜的時候,馬鵬飛早就起來給奶奶做早飯了;當我們被父母送去上學的時候,馬鵬飛還在家裏急急忙忙地收拾家務並準備自己走着去上學。我們都應該學馬鵬飛同學那種“大孝無言、大愛無聲”的精神,比如父母回來,給他們泡杯熱咖啡,給他們捶捶背......

我從整本書中體會到,孝其實很簡單,孝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時每刻做到“孝”吧!

國學讀後感6

讀國學,行孝道,講文明。

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人,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

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歷磨難而不哀,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練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這種威力無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奮鬥,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大力弘揚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強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首先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把德育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貫穿於教育科學的各個環節,要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中國小教育的全過程。培養什麼人,如同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心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你也可以投稿,沒有良好的道德規範,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

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

《弟子規》依據《論語》、《孟子》、《禮記》、《孝經》和朱意語錄等儒家典籍編輯而成。核心思想是孝、悌、仁、愛、禮、義、忠、信。它以《論語學而》中“弟子入則孝、此則弟、謹而信泠愛眾、而親仁。

國學讀後感7

話説,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裏,有兩種人,一種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麼事學會合度適中,做事有底線、有原則,這種人道德修養高“君子”。一種違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麼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穩重最後一事無成“小人”。

難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薰陶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通過學習、反思而得到,學習中庸思想,獲得中庸品行。行是實踐,明是認知。中庸之道,聰明的人過頭自以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間萬物都是理開頭,有理當先,無理當後,做事的時候,要給自己自信,不要太過自卑,對於消極的思想要去除,對於積極的思想要推薦。

善於向人學習,光明正大發揚正能量。一個人在學習上遇到問題不懂時,向他人請教,經長時間積累,知識便加多,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賞別人的人,往往是勝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聰明的人不是智慧過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護自我,自己的利益大於一切,首先守護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説自己很聰明,可是,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了太多的誤事。

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確的路;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確的方向;一個人,做事以道德原則,往往可以使他心靈開闊。懂得牢牢抓住,這種抓住是有道理的,沒有違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輕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對。中庸之道,是遙不可及的、深遠的。

通過讀《中庸》我知道了中庸是人心、道心的把持者。帶着虔誠的心,學習中庸之道吧!

國學讀後感8

最近,徐老師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書——《中華誦·國學經典》。老師説,這本書很有閲讀價值,特別是我們炎黃子孫都應當精讀的。書中主要收集編排了諸子百家、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燦爛篇章。它飛揚的文采綻放出中華文化獨特的藝術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和標誌。老師的'話深深的吸引了我,於是我讀了起來。

這本書上面都有注音我們沒有閲讀障礙,書中有一小部分古詩我們曾經學習過,讀起來很親切也更激發了我的閲讀興趣,雖然很多沒有讀過的古今賢文和古詩我們也能結合註釋和賞析較好的理解內容,更能讓我們在閲讀中體會什麼是“經典”。那真是一個藴含着情感力量和感召力的字眼,這經典是我們民族的印記。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人不通古今,馬牛而禁裙,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詩的意思是:積蓄很多黃金不如多買些書留給後代使之明白事理。有田不去耕種,倉庫就會空虛,有書不去讀,子孫就會愚笨。倉庫空虛生活就沒有了保障。與博學之人暢談一次,受益勝過讀書。一個人如果不博古通今,就想馬牛穿上衣。茫茫人海之中,有誰能稱得上真正的男子漢呢?釀成美酒只花掉全部錢財是為了購買書筆。

同學們,你們看,這些經典詩句多麼深刻啊,讀了這首詩我們誰都明白,留給子孫的最好財富是書,告訴我們最簡單深刻的道理是人要學習。這一句句經典話語讓我們感受着我們中華民族昨天的文明,想象着這我們的未來。我們是未來的主人,讓我們鑑往知來,傳承我們的中華文明!創造文明的新中華!

國學讀後感9

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匪淺,是因為它包含着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 。

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説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假如説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豔持得更久。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國學讀後感10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沃土燦若晨星的瑰寶;是一根堅韌的紐帶,將形形色色的中華文明之珠串連在一起。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中孕育。

我國最著名的國學經典是“四書五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四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為五經。《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五經》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她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論語》主要講述記錄了孔子的言論和做人的準則與學識的方法;《孟子》主要講了孟子與其他思想家的爭辯和對弟子的言傳身教;《大學》主要講了弘揚光明的品德;《中庸》主要講了怎樣修養人性;《詩經》中主要記載了各種詩詞曲樂;《尚書》是一本歷史典籍;《禮記》是一本門類雜多的典章制度書籍;《周易》主要講了古時的八卦之術;《春秋》主要記載了魯國的編年史。

作為一個國小生,我不僅僅要學習現代的文學,更應該繼續領略和發揚古代的經典文學,使華夏的精髓得以保存。國學經典用記敍語言的方式引導着華夏人民做人處事的方法與歷史的傳承,讓人們學會怎樣將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不説將“四書五經”、“四大名著”等文學寶典一一記之,但你心中也必須存有一盞指引你嚮往社會與生活的“明燈”,如果你沒有,那你就是一位盲目前進的徒行者。所以無論你性質如何也應該擁有一盞“明燈”。

而“明燈”出現的唯一途徑就是--探索國學經典的奧祕與神奇,併發揚它,使它得以保存。

國學讀後感11

作文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開始留戀在校園裏的每一寸光陰!450字作文文章講的是一個6歲的加拿大男孩。接下來,我們一家人去了袁家寨子做客,講解員給我們講解了那裏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一些風俗。今天,我們幾個小夥伴去買棒冰吃?我要學習張嘎,機智勇敢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考驗。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感動中國學習雙百人物規劃精彩人生》的書。這本書既是老師佈置給我的暑假任務,也是我心中早已渴望已久的一本關於中國英雄的書。

這本書中將了很多個人民英雄的故事,其中令我最為感動的就是《三輪車上的大愛》與《183個孩子的父親》。

第一個故事《三輪車上的大愛》講的是河北老人白芳禮靠打工、撿破爛、幫別人看自行車......這一類的雜活來賺錢資助學校,到他93歲在20005年9月23日早晨臨終時,他一共捐資助學35萬元。他自己沒有文化,卻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而他的私有賬户上的存款是零。

第二個故事《183個孩子的父親》講的是遼寧省盤錦市的一位父親,他有183個孩子,他叫叢飛,原名張琮。他原本是一名歌手,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成為了一名義工,他資助了183名貴州、湖南等省的貧困兒童。為了給孩子及時的交上學費,叢飛玩命一樣的瘋狂演出,他常常收到一筆演出費後,馬上就寄給貧困地區的孩子,而自己卻身無分文。20xx年4月20日年僅37歲的叢飛永遠的離開了他愛着和愛她的人們!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了許多偉大的人:魯迅、朱自清......我既看到了他們的人品、人格和精神。從今天開始,我要學習的他們的那種人品、人格與精神。做一個有志氣、有愛心和有志向的.人,長大後我要用我的志氣、愛心來報答養育我的父母與祖國!

國學讀後感12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孔子,孔子的因材施教,啟發與誘導式教學以及他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並在課本中都學到的知識。

自認為自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已經很透徹了,只要在工作中實行就行。説説容易,做做難。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我卻對自己滿懷信心,覺得自己努力這些都不是問題。一定會碰到難以“馴服”的學生,以及會遇到叛逆的學生。對教師的教育會視而不見,完全忽視。對待不同的叛逆期學生能夠因材施教。可真正遇見的時候自己就開始茫然失措。

當現在的我翻開這本書時,讓我對孔子的觀點有了新的認識。因材施教,並不是説根據學生的缺點或不足進行解決學生的問題,而是發現學生的各種品格優點。儘管要根據學生的專長來培養放在現代是不可能的,現代社會要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可是並不是所有科目只有規定的範圍,所有科目之間都有所聯繫。本冊書中的説明文就與科學息息相關,如果科學好,或對科學興趣濃厚的學生就可以抓他本單元的學習,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對啟發與誘導式教學也存在一系列認識的偏差。曾經的我以為啟發與誘導式是一種教學的方法,其實並非只是如此。反而想告訴人們不要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們的叛逆無非只是不願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覺得作業太難。然而大部分問題都是上課時已經分析完成的問題,由此可見孩子們的聽課效率並不高,對學習的內容沒有興趣,也因此失去了積極性。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做好導入新課的任務,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學習課文。

温故而知新,古人的話能流傳至今自然有他的道理。一開始學課文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理解這些話,看完這本書後不僅學到了更多的東西,還掌握了教育學生的小技巧。

國學讀後感13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裏有幾樣不可缺少的東西-----------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是孔子到孟子以及董仲舒一一完善的。

讀了這一套書以後我真是感慨萬千,它讓我知道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的心靈。“仁”裏面的《美金的價值》、“義”裏面的《大義橋》、“智”裏面的《無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歡“信”這本書,我能從中體會到“信”讓人受益匪淺,那一句句簡練的語言卻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古今中外誠信使人們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應別人的事無論多困難他都想辦法辦到。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大將,曾幾次打敗漢軍。劉邦當皇帝后下令通緝季布,季布只好化裝到山東一朱姓家當傭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後收留了他,而且幫他向劉邦説情。劉邦後來封季布為中朗。季布有個朋友叫曹丘生,專愛拍馬屁,聽説季布當了官便來巴結。季布見曹丘生來就虎起了臉,罵了他幾句。誰知無論季布態度多嚴厲,曹丘生照舊陪着笑還説:“我聽説楚地有‘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聽後很高興就待他為上賓,曹丘生走後到處宣揚,季布的名生就越來越大。這就是一諾千金。

誠信是不分國界的,在美國一個莊園主的家裏有一把新斧子,莊園主的兒子看見了十分喜愛,他想試試斧子快不快,就對準一棵櫻桃樹砍去,只聽“咔嚓”一下樹被砍斷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進了小屋,但後來因為‘誠信’還是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這就是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還是華盛頓,在他們身上都有個共同點“信”,我們必須要以誠待人,正如李嘉誠的所説“我們要以誠代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

國學,是你使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是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聲對你説:“謝謝你”!

國學讀後感14

讀了《大學》這本書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大學》原屬《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並把《大學》排在了“四書”的首位。

我最喜歡《大學》中“止於至善”的一段話:“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就是説,作為君主,應當廣施仁政;作為臣民,應當敬事君王;作為子女,應當孝敬父母;作為父母,應當慈愛子女;與人交往,應當堅守誠信。

讀了這段話,讓我想起了南宋時期愛國將領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在1126年,金兵攻打中原,岳飛要抗擊金兵,精忠報國。岳飛的母親十分高興,就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刺在岳飛的背上,教導兒子要精忠報國。岳飛投軍後,打了很多勝仗,無數金兵聞風而逃……。但後來昏庸的皇帝卻聽信小人的話把岳飛殺害了,但岳飛的美名卻流傳於世。我特別敬佩岳飛,不只是他的勇敢和武功,而是他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岳飛為什麼能做到精忠報國呢?就是因為岳飛孝敬母親,聽從母親的話。岳飛在國難當頭之際,不僅做到了“為人臣,止於敬”,也做到了“為人子,止於孝”。

讀了《大學》讓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們從小就要認真聽父母的教誨,不能跟父母頂嘴。對兄長要敬重,看到長輩和老師要敬禮。對人要有仁有義,不能騙別人,也不能把我所知道的別人的祕密告訴他人。在學校要認真聽講,上課不説悄悄話。認真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完成作業,學習上遇到困難不退縮!一定要把學習成績搞上去。

《大學》這本書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只要我們從孝敬父母開始,努力盡到做兒子的責任,盡到做學生的責任,從一點一滴做起,長大後,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國學讀後感15

誦讀經典能夠讓我們積累名言名句,還能教我們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因此,學校也要求我們誦讀經典,增長知識,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思想境界,做一個有用的人。

讀了這麼久的經典,我最喜歡的是孔子的弟子司馬牛及子夏之間的一段對話。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乎?”意思是説,司馬牛憂愁地説:“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子夏説:“我聽説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在於天意。君子只要認真謹慎而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兄弟?”

如果你表現很謙虛,恭敬,非常有禮貌,大家肯定都會喜歡你,但是如果你表現出一副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的樣子的話,那就沒人會理睬你,更沒人會喜歡你。記得有一次,我在數學考試會考了全班第一,我便在班級裏不停地炫耀,還對他們説:“看,我厲害吧!”結果所有的同學都不理我了。我真是自討沒趣,只好灰頭土臉地回到了座位。我默默地想,以後不能驕傲自大了,要謙虛待人。

朋友之間也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能在朋友有難之時坐視不管,甚至嘲笑別人。記得有一次,我在樓梯邊摔了一跤,腿上的皮破了,還流出了血。我的同學看見了,立刻走過來,把我扶了起來,又扶我進教室,再拿出乾淨的紙巾,小心地幫我擦拭傷口。我的內心不由地湧起一股暖流,傷痛彷彿也減輕了許多。

自從讀了經典後,我從中懂得了許多道理。只要我們誠心對待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只要我們經常幫助別人,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學們,讓我們讀更多的經典吧,讓我們變得更充實,更聰明,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