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觀後感>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集合15篇

觀後感 閲讀(2.56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格列佛遊記》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集合15篇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1

《格列佛遊記》是美國著名的諷刺小説家、政治家斯威夫特的著作。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有多次冒險經歷的外科醫生,他聰明機智,喜歡冒險,處事圓滑,做事堅決果斷。

書中講述格列佛自1699年乘船遊歷的經過。他先後遊歷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駰國。在小人國裏,格列佛碰到了身體只有他十二分之一的小人們,他用自己的善良贏得了皇帝和皇后的歡心。在這裏,他被成千上萬的小人們伺候,每天吃掉相當於小人國裏幾百人所吃的食物,過着可算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善良與真誠是格列佛最受歡迎的原因,從格列佛身上,我們發現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以誠相待,人與人之間才會友好相處,營造一個和諧共處的良好氛圍。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2年,格列佛在慧駰國的情節。慧駰國是仁慈節制有禮貌的國度。在這裏,除了耶胡王外大多數的人都是老實、善良的,他們的文字裏沒有"撒謊"和"欺騙"等字眼,他們生存的社會是真誠而透明的。慧駰國是一個理想的境界,這不正是我們所渴望、所向往、所需要的嗎?

在那裏,沒有爾虞我詐,人們不需要有太多的顧慮,可以坦誠布公,他們不為利益衝突而勾心鬥角。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想看到的事情太多了,有些人為了金錢見利忘義;有些人為了自己的私利做出傷天害理的事……

我渴望我們的社會擁有真實,讓真實迴歸人類吧!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社會增添一份真誠,減少一份虛偽!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2

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喬納森·斯威夫特寫的,本書是英國的諷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個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口吻敍述了航海時遇難,漂流到幾個奇異國度的經歷。幻想與現實的有機統一,是這部作品的最大特點。

格列佛船長是英國的一名外科醫生,後升任船長,他受過良好教育,在職業和政治兩方面似乎都頗有見識,是作者樹立的理想人物。全書由四卷組成,在每一卷中格列佛都要面臨常人難以想象的特殊情況,來表現他的美德,樹立他的思想,他喜歡冒險、不世寂寞,努力用新眼光去認識新的現實;他心地善良,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對別人關懷備至。他剛毅勇敢,為了朋友甘願冒生命危險,他記憶力強,善於學習與思考。

格列佛船長遇到困難勇於思考,打開空洞來思考事情。遇到困難不會退縮,與敵人搏鬥。學習他的勇敢,學習他的堅持不懈,學習他的不亢不悲。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3

人,可不是十全十美的。

讀完《格列佛遊記》後對我的寫作能力,閲讀能力有了很大的幫助。

第一部分的第一章是全卷的高潮部分,多出用了反語,對比的手法也很常見,鮮明的對比,從側面反映出了英國社會的腐敗和墮落,對英國的侵略戰爭進行了諷刺。第八章也基本是故事的尾聲,主要寫了格列佛如何離開巨人國回到家中,以及巨人國的經歷給他造成的影響。文中對格列佛在箱子掉入大海後的心理描寫相當的好。為後面做了鋪墊,讓讀者繼續閲讀下去。

後面格列佛出海遇到了海盜,被扔進大海後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並在那裏遇到飛島國的經歷,以及在飛島國的所見所聞。幽默的語言表現了飛島國上的人們的無知等的不良品質,他們只對政治有興趣。政治是他們永恆的話題。

全篇的結尾,格列佛謊稱自己是荷蘭人,和荷蘭人一起來到了日本。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4

當我翻開了《格列佛遊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曆險、大人國曆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麼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麼會飛。帶着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隨同一艘船出海,後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故事。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我在閲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從心裏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中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後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若我以後遇到這種事情的話説不定早已經一命嗚呼了呢。

作者遊經的地方,每一處都有人熱情地接待他,而且他們的交談也很投機。每一頁都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和他對人性的很多看法,我非常贊同。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存在那麼多的邪惡呢?看了第四部分我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要搶劫、偷盜、欺騙、偽造、撒謊難道這些不能排除嗎?難道真的不能像慧嘶馬一樣嗎?中國是一個具有傳統美德的國家。可是這種美德傳來傳去,現在還剩多少?假如生活多一些像慧嘶馬一樣的人,那麼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和諧、美好、幸福。

美德是從現在培養起來的。讓我們培養美德、發揚美德吧。讓中國的美德重新在中國大地上傳播!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5

飛島一則其實是最打破常規和富有想象力的一則遊記,寫得相對於前兩篇有點散,但絲毫不減這則遊記的神和韻。

飛島國的人理應是一些智力超羣的人,因為他們精通數學、音律,思考問題時心無旁騖,明明就是他人所不可及的,但是為什麼他們沒有把飛島國發揚光大,沒有將他們所研究出的公式定理、他們的思想傳播給他國?為什麼他們的疑惑得不到解答,他們的問題只能由他們自己扛?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不懂得聆聽。聆聽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沒有這座橋樑,人就是一個個體,沒有團結,構不成一個偉大的民族,他們不被我們所知,他們亦不知我們。

聆聽很重要。一個不會聆聽的人,即使胸懷大志,也只能“孤芳自賞”,最終碌碌無為而死;一個不會聆聽的民族,即使財力雄厚,也只能淪落於末位,為他人所欺;一個不會聆聽的世界,即使人丁興旺,也會淪亡,他們的文化永遠湮沒於土地中。

聆聽是一種態度,一種決定興旺衰竭的至關條件。只是我在飛島遊記中所領會到的。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6

暑假是我們放鬆身心的好時間。在假期的閒暇時光裏,我選擇了重温一本經典名著——《格列佛遊記》。

《格列佛遊記》於我而言並不陌生。早在國小四年級時,我就曾通讀過。時隔三年,當我再次拿起這本書時,它給我帶來的感受除了幽默與離奇,更多的是關於人性的思考。

對於不諳熟英國曆史的我來説,閲讀小人國和大人國時,並未得到多少共鳴。但當我讀到慧駰國,面對這種無論情感、道德,各方面都高於人類的生物,並且這種生物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寄人籬下的馬兒。作為讀者,不知你們是怎樣一種感受?於我,則是為人類社會感到無奈與悲哀。

慧駰的誠實、善良與仁慈,是我們一直以來所向往的美好境界。而在如今的社會,這種美德卻被人類的虛偽、貪婪與自私掩蓋了。國學《三字經》中曾説道:“人之初,性本善。”不錯,每個人在稚嫩的孩提時代,都如一張純淨的白紙。而隨着年齡的增長,當人們漸漸認清了社會的現實後,便似走進了一個無底的深淵。有些人自暴自棄,在越陷越深中混沌度日,失去兒時原有的純真。

與慧駰們相比,耶胡完全起到了反面襯托的作用。他們雖有着人類的外表,但面目可憎,行為舉止反映着自己的野蠻與無知。

耶胡這一形象,將人類的殘暴、陰險和貪婪赤裸裸地展現了出來。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格列佛最後會成為一個憤世嫉俗的偏執狂,畢竟自己的靈魂在如此高尚的美德下薰陶了數年,驟然迴歸世俗,心裏怎不會產生一種鄙夷的情愫?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7

這兩天,我讀了《格列佛遊記》。

這本書主要講述格列佛的航行。當他遇到強風時,風掀翻了船,他所有的同伴都死在了海底。格列佛被海浪衝到一個島上,格列佛躲過了這場災難。

這個島是利力浦特島。起初,格列佛和小矮人非常害怕對方,但是一兩天後,他們不再害怕對方了。格列佛和小人開始試着交朋友。羞愧之下,他們成了最好的朋友。小人給格列佛表演雜技,格列佛給小人講故事。最後,因為他真的很想念他的家,格列佛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最後造了一艘船回家。

這本書教會了我像格列佛一樣無畏和執着。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8

每一次打開《格列佛遊記》的目錄,許多有趣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國、大人國……一看便知道十分有趣。我便迫不及待的翻開了書。

利立普特是小人國。這是一個十分發達的國家,那裏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錯,對人對事也很清楚、明事理。但他們的政府的確不怎麼樣,國王聽信小人的讒言,朝政內拉幫結派、爾虞我詐,根據繩上舞蹈選拔官員,與鄰國有連年征戰。

作者在這裏其實並不僅僅寫了小人國的故事,更是諷刺了當時的英國政府,當時的英國朝政內也與小人國相似,託利、輝格兩政黨爭權奪利,英法兩國戰亂不休。這就是作者的高妙之處,因為當時英國內的作者看到小人國就會想到自己的祖國,所以作者描寫得十分生動,讓人彷彿就跟着他在小人國裏暢遊並看見了那些可愛的“小人”。

布羅卜丁奈格是巨人國,這裏的學術並不發達,但有一個英明、公平、善良的君主。布羅卜丁奈格的國王性格儒雅、聰明、善於思考,格列佛給他講述的有關英國的事情他聽得很認真還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主張。他公正無私、治國有方、蔑視權利、主張和平……在格列佛的眼中,他是一個理想的君王形象。但作者在描寫這裏的人時,卻擴大了他們身上的缺點,我覺得的這對於人類的諷刺有些過分。

勒皮他是飛島國,我十分討厭這裏愚笨的.人,這裏的人只會研究數學和音樂,對於其他的學科不聞不問,十分輕視。學習應該全方面的發展,我就不應該這樣,我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要像勒皮他的人一樣輕視其他的學科。他們的飛島是一個固定在金剛軸上的飛行器,據説寫這個,作者是為了諷刺當時的皇家學院對飛行器的研究熱情。這裏的人研究數學相當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作者的諷刺描寫真是十分的形象啊!

慧胭國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這裏的人們勤勞,乾淨又熱愛勞動,有禮貌,舉止端莊又樂於助人……更別説他們的誠實守信了,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裏時間久了和蠻橫,無理取鬧的人在一起就不習慣了。我就得學習慧胭國的人們,學習要勤奮,學習方法要正確,要愛勞動,誠實、守信用,這樣才能受人歡迎,人緣也才能好。

我希望我們每一個讀過《格列佛遊記》的人,都要向布羅卜丁奈格的國王和慧胭國的人們學習那些美好品質因為那些是社會和諧,因為,只有社會和諧,人們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會好,社會也就會快速發展了。

作者側面描寫英國政府託利、輝格兩政黨爭權奪利,英法兩國戰亂不休等事情,一是為了諷刺英國政府的x敗,爾虞我詐;二是嚮往和平與美好。既然,在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變得繁榮昌盛,變得和平美好,我就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報效祖國,為我親愛的祖國盡一份綿薄之力!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9

看了格列佛遊記,知道格列佛是醫生。他在一次航行中遇到了風暴。於是他從一個國家走到另一個國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事情。看完這本書,我最喜歡其中一本,叫《誤闖成人國》。這個故事講的是格列佛有一次離開英國,和朋友在路上遇到了西北季風,但他們還是很勇敢。然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點困難。雖然可以解決,但還是要向格列佛學習。格列佛上岸了,水手們去尋找河流和泉水,格列佛一個人去了對岸。突然,一個巨人走上前來。他再走一步,我就死在他腳下。巨人聽到我的叫聲,就掐着我的腰帶我去了他的城市。

看了這篇文章,覺得自己什麼都要勇敢。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10

在這個難忘的暑假裏,我讀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書的名字叫是《格列佛遊記》。這本書是英國著名的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寫的,是一部傑出的遊記體諷刺小説。作者出生於1667年11月30日,是英國著名的作家、政論家,也是諷刺文學大師。

書的內容從格列佛的角度描述在四個國度歷險的奇遇: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馬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小人國了。它主要講了:外科醫生格列佛在航程途中遇險,他死裏逃生,漂到(小人國),被小人捆住獻給國王。格列佛温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讀到這裏,我深深感受到格列佛在危急時刻,不悲觀,不氣餒,用自己善良、温順的性格去應對身邊的環境,這也正是他轉危為安祕訣之一。

當我讀到“在格列佛幫助下打敗了同樣是小人國的“不來夫斯古”,但是格列佛不願滅掉不來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我感受到有些事情不是隨自己的意志而轉移,往往會使事情適得其反,所以生活中要學會隨機應變,才能把事情平息,轉危為安。

接下去讀:“這時,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於是,小人國君臣沆瀣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出不來夫斯古帝國,後來平安回到英國。”好人沒得好報,難道説為了保護皇宮救火,那時的一泡尿那是尿嗎?那是事嗎?那是救命工具,那是恩情,卻差點招來殺身之禍,多麼糊塗的皇后啊!

讀了這本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11

不久前,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格列佛遊記》。這是關於一個名叫格列佛的冒險家。他的第一次冒險是在利力浦特,第二次是在巨人遭遇海難,第三次是在飛島,第四次是在胡恩赫姆斯。讓我分別告訴你。

小人國像螞蟻一樣小。格列佛成了那裏的巨人,幫助他們戰鬥和做事。這個大國的人都很高,十個格列佛都比不上他們。這一次格列佛變成了一隻小螞蟻。飛島人住在一個飛島上,那裏的人腦袋是彎曲的。雖然他們擅長數學和音樂,但在其他方面卻很差。格列佛不喜歡這個國家的人民。在湖南,馬是主人,也是最聰明的。人們是他們的僕人,非常狡猾。

當我讀這本書時,我覺得自己好像是格列佛。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12

《格列佛遊記》是以主人公格列佛自述的口吻敍述了他一生經歷的四次航海生活:第一次乘“羚羊號”船,後因觸礁沉沒。他僥倖逃走,來到“小人國”,這裏的君臣都貪婪.殘忍,野心勃勃,沒有一點好行為,還互相傾軋,與另國戰火不斷。接着又去“大人國”,民風淳樸。然後又去了“飛島國”和“巫師島”,見識了許多東西,最後受聘船長去“慧姻國”,在這裏的馬高貴而有理性,是國家統治者,也有一種叫“野胡”貪婪.嫉妒的壞動物。

這本諷刺人類貪婪的書值得我們仔細琢磨,仔細思考……

“小人國”裏由什麼爆發的呢?説來好笑!他們因和鄰國分歧打雞蛋先打大頭和先打小頭才發生悲劇的。我們現實生活中,難道沒有因為一點點芝麻大的事而發生吵架;難道沒有因為一次次的不滿而發生打架,不!在我們班,我與某個同學時而發生爭吵,時而有打架的準備。因為一步棋,因為一個答案,因為一個動作,因為這些一件件小事,而被班幹部點名或記名。“慧姻國”的“野胡”是罪惡的化身,它貪婪.嫉妒別人的心理,讓它給我留下了一個醜陋的印象,我們要做個有品德的人,不該有“野胡”這樣的壞心理。飛島國裏的國王和大臣強迫居民交税,人民抗拒交税,國王就將飛島壓在人民的頭上。國王這種自私的做法讓我小看他這位萬人之上的君王;他毫不顧慮人民的行為,讓我為他感到羞恥。在這裏,我想告訴那些貪污的“官”:為人民想點吧。故事中的馬是高貴、善良、有理性的,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一頭善良的“馬”,那我們的家園——地球會是多麼和諧呀!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13

《格列佛遊記》這本書是 [英]斯威夫特寫得,裏面寫了主人公勒梅爾·格列佛16年又7個月經歷的事,比如“小人國”奇遇,誤入“大人國”,“飛島”歷險和“慧駰”的王國,其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是“慧駰”的王國這一篇。

這章講的是“慧駰”和“野胡”這兩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慧駰”人民是友愛、團結、仁慈的,而“野胡”卻是自私、虛榮、狡猾、奸詐、惡毒,彼此間相互仇視,報復心極強的動物。自從格列佛進入“慧駰”的王國後,受到馬主人的照顧的尊重,並且也不用的擔心朋友會暗算他、背叛他,也沒有公開或隱藏的敵人,不用提防會受騙受害。他不必用賄賂、諂媚、阿諛等手段來討好別人。在這裏沒有冷嘲熱諷、妒忌陷害、陰謀詭計,沒有強盜、賭徒、政客,沒有監牢、絞架,沒有驕傲、虛榮、浮誇,只有善良的“慧駰”們。“這兒真是個理想的國度!”不但格列佛這麼認為,連我也這麼認為。

但好景不長“慧駰”們都説“我”這個“野胡”可能會引誘其他國家的“野胡”來殘害他們的勞動成果,所以,“鄭重勸告”讓“我”游到另一個島上去… …

這一章告訴了我,我們一定要做勤勞的“慧駰”,不能做自私、貪婪的“野胡”哦!!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14

格列佛,他是一個冒險家。我從未認同過冒險這件事,冒險本身非常的危險,而拋棄妻子去冒險更是令人歎息。但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我的注意點慢慢轉移,不再單純地放在"冒險"這件事,而是去關注格列佛所經歷的那些事和人。

人類,從什麼時候起,身上有了"邪惡""貪婪"的標籤?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很多很多年以前,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潘多拉的女人,她打開了魔盒,把災難、貪婪、禍害…一起帶向人間。但值得相信的是,在最初,人類一定是善良的、單純的。格列佛的冒險正反映了這些。

小人國國王的出場早已預示他與人類世界脱不了干係,光芒滿身,披金戴銀,連手指也比大臣們高出一截。如果説,一開始他對格列佛是好奇的,從他想要利用格列佛與鄰國對戰,勝利後居然還想要將鄰國佔為己有。他的身上有了標籤——貪婪。格列佛並沒有這樣做,由此將他在國王心中的那一點“好感”也抹去了。國王與大臣們密謀攻擊格列佛,這也顯示了他身上的第二個標籤——陰謀。他用跳舞的方式來選拔官員,在中國古典小説《水滸傳》中也有類似的情節:高俅因為會踢氈而被提拔為殿帥府太尉。人類世界也不乏有這樣不負責任、只顧自己喜好的帝王。作者斯威夫特對於這樣的統治的諷刺,也逐漸顯現出來。

在大人國裏,格列佛再無小人國時的光芒,開始變得小心翼翼。精明的農夫為了賺更多的錢,把他帶到市鎮上耍把戲,討好那些好奇的巨人們。農夫同樣也是貪婪的。大人國的國王認為自己的國家是一個和平、美好、沒有任何紛爭、純真善良的國家,然而實際上卻也有像農夫這樣的人,這個國王不懂得體察民情,活在了自己想象的國家中。同樣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民主、公正是一個君王應該做到的條件,也是人類世界所需要學習的東西。

有魔鬼的同時一定有天使。大人國的王后就是如此。到底是天使多還是魔鬼多?這便全在一念之間。

格列佛真正向往的,正如慧駰國一般,誠實、正直、平善,這是作者斯威夫特筆下最原始的人性的美麗,是從人們呱呱墜地時,就擁有的美好。可惜生活與社會,逼迫他們成為那個不喜歡自己、也胡亂猜疑的膽小者。作者在諷刺人類社會的同時,也在召喚人性的真、善、美,在希望社會有一天會改變一個模樣。

至於格列佛最終連妻子都冷落起來,這個結局是我所覺得遺憾的。慧駰國教會他的難道只是去厭惡和他一樣的人嗎?

我所敬佩的,是作者斯威夫特在想象的冒險中窺破的人性。

讀《格列佛遊記》有感15

格列夫先漂流到了中學這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都和小人過的人有點像,個子很矮,可悲上卻揹着很大的包,格列夫上前去問;這是什麼?學生疲憊的抬起頭,好像沒聽清楚;大叫了一聲,便哭了:嗚嗚,老師,我不是有意沒做作業的,是昨天我一直在做可還是沒做完。。一連問了幾個小孩,才搞清楚,來到這就要不停的上課做作業,而且考試註定生死,人的一生的價值決定於此。格列夫聽了一驚,連忙跳進海里,遊走了。

我認為是我不努力,因為我認為除了成績我應該還有其他的生活。可是我的這種觀念卻一直受到現代教育的衝擊,

考試一共七門,門門都不能鬆懈,否則就功虧一簣了,我覺得這種想法還是比較浮躁的,但是我有不得不這麼想。在期末考試前階段,我感到我的生活除了學習幾乎沒有任何其他的事。我感到很累,也很疲憊

我想追求我所喜歡的事業,比如我比較擅長繪畫,我想當一個廣告設計師,或有一些什麼其他職業我所適合的。但是現在在我看來,學校和國家要把我培育成一個全才。

呵,我現在又想嘲笑自己了,即使現在抱怨,又有什麼用呢,不敢面對又有什麼用呢。

千千萬萬的考試,我都挺過來了。古代人,寒窗數十年,苦讀詩書,不就是為了將來獨佔鰲頭嗎?不就是為了將來混口飯吃嗎?大家都是為了將來混口飯吃,但我敢説我們比他們更辛苦,雖然沒有頭懸梁錐刺股,但好歹我也用圓規,以規代錐的狠心次過幾下

以前的人讀書,很讓人感動,囊螢映雪,家裏沒錢還如此熱愛讀書。我就覺得,現在讓我們學習這種精神就是不太現實,大家家裏都是有錢才來讀書的。有些不知情的大人又要昂起頭問,既然這樣你為什麼不好好學習?那我就告訴您,古代的學生一心想考取功名,也就是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同時實現家中貧苦的現狀,雖然那種囊螢映雪的故事很讓人感動,但是他卻不太能夠説服現代的學生了,因為精神上所追求的已經是不同了,有些學生的目標只是想踏踏實實的做一個普通人,有的人想轟轟烈烈的幹大事,但想要擺脱貧困的卻不太多。

當然不是肯老,也不是依仗着父母,我抨擊的不是教育,是教育制度,既然中國是一個適合發展社會主義的國家,那為什麼我就不能是一個只適合音樂,繪畫的人呢

既然這樣,那麼中國也可以是一個不僅發展社會主義,也發展資本主義。。主義的國家,學得多固然好,可人人都有負荷。就像電池,能量多固然好,可是多得都漏出來的

人都是別逼出來的,為什麼非得有無數的犧牲者才能證明一個理論是錯誤的?更關鍵的是其實有了無數的犧牲者卻還是認識不到錯誤

我想科教興國,人才興國。我如果是人才就遠離這個曾陷我於萬劫不復之地的教育制度,遠離這個培養全才,卻只發展社會主義的國家。

千千萬萬中學生得死(自殺)都沒有終結這個教育制度,我在這裏就算寫成編年體的史書都不可能結束它,既然我不能終結他,我就只能接受他,我沒有蘇軾的“千里共嬋娟”的豪情和廣闊的胸襟,就算我有,也不一定有人會理解,我現在只有“我欲乘風歸去”的淒涼。

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九年級:筆上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