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集錦15篇)

讀後感 閲讀(1.74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蟲記》讀後感(集錦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最近我們班在一起讀一本書——《昆蟲記》,我感覺這本書堪稱完美,非常有趣還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作家法布爾寫的一本書。法布爾出生在法國普羅旺斯的聖雷恩村的一户農家,在他年幼時被鄉間的昆蟲和動物所吸引,後來他就潛心研究,知道了昆蟲和動物特點和細節就寫了一本《昆蟲記》。

這本書雖然只是一本科普類的書,但他的趣味性超越了一些小説,戲劇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以人性觀照蟲性。書中對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的描寫無不滲透着人文關懷,人們不僅可以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而且閲讀這本書也還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

在讀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兩種動物就是“蟬”和“蜘蛛的幾何學”。蟬有一對強壯的前腳,是用來挖土和刨坑的。頭部又寬又短視力非常好。有三個單眼,她的胸部包括前胸,中胸和後胸,蟬的幼蟲生活在土中,大多數的幼蟲多少棕色的我之前在老家發現過這樣的蟬洞,但我觀察了一週,發現洞的周圍沒有土堆,我就在想他們把土弄到哪裏去了,直到我看了蟬這篇我終於知道了他們其實很聰明,他們把,挖出來的土弄成了泥鋪在樓洞壁上,這樣不僅沒有在外面堆土,也做成了一道堅固的牆壁。讀了蜘蛛的幾何學我也知道了,其實蜘蛛是一個很有規律的蟲子。他織的網並不是雜亂無章的那些輻撲的很均勻,每對相鄰的輻所交成的角度是相等的。

我讀完這本書後最終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學會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類才會有光明坦途。

《昆蟲記》讀後感2

我很喜愛閲讀,我總會將自己想象成書中的主人公,看着文字,在腦中想象其中的畫面,它會給我帶來快感。我認為,閲讀也是一種享受。

我讀過許多書,有小説類的《西遊記》,還有傳記類的《蘇東坡傳》,散文類的《朝花夕拾》,但這些書都不足以使我心動,我唯獨喜愛那《昆蟲記》,也許這聽起來有些荒謬,因為它是一本知識性書籍。但當我深入探究時,我才發現了它的美,享受他的美。

我十分敬仰法布爾這個人,他的一生都為了科學獻身、研究昆蟲。起初的我,同樣以為《昆蟲記》是一本枯燥無味的書,但我發現書中寫的每一個昆蟲都和我印象中不符,便引起了我的好奇和興趣。

書中有許多給我印象很深的畫面,你也許還不知嬌小、可愛的螢火蟲其實是一個食肉惡霸,你也許還不知令人厭惡的屎殼郎是保護大自然的得力助手。在《昆蟲記》中,我能夠了解自己許多所不知道的事物,其實,這是一種享受。

《昆蟲記》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知識性,它的文學價值也很高的。書中對作者自己研究昆蟲時的動作描寫也很細膩,使文章讀起來不會覺得空泛。它最大的文學價值在於通過描寫昆蟲社會來反映人類社會、諷刺現實中的社會現象。

整體來説,我覺得《昆蟲記》是一部史詩之作,它是文學價值與知識性的融合,跟隨法布爾的腳步去探索微小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3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個奇妙的昆蟲。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至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一樣的東西后面還生長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為首的那隻松毛蟲一邊探測,一邊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有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裏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着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是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這隻捕小的,這樣就可以使昆蟲只要一頓就可以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的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堆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裏,然後原路返回,再搬。這次我仔細觀察了,現在我明白了:我們應該對周圍的所有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昆蟲記》讀後感4

德國詩人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好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這句話告訴我們:讀一本好的書就好像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談心。

在4月份,老師組織我們看了《昆蟲記》這本書,使我有感而發。

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國傑出昆蟲家、文學家法布爾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還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

我印象最深的是《神祕的池塘》這一篇故事。這篇故事主要寫了池塘裏各種各樣的昆蟲和各種昆蟲的卵。它主要告訴我們: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遠是那麼巧妙和諧。

《昆蟲記》這本書不僅寫了世界上一切千奇百怪的昆蟲,還告訴了我們一些深刻的道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也把它推薦給各位愛讀書的夥伴們!

古人曰:"芒羊補牢,為時未晚。"朋友,相信我,去珍惜世界上一切有生命力的東西吧!

《昆蟲記》的國中讀後感3

近幾天,我讀了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的《昆蟲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了數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細緻地瞭解了昆蟲。法布爾為我開啟了昆蟲世界的大門。以前我並不喜歡昆蟲。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昆蟲有時侯也很有趣,很勤勞。如果沒有蜜蜂,我們就不能吃到蜂蜜;如果沒有螞蟻,人們就很難體會到團結的魅力;如果沒有蝴蝶,大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美麗的花朵……昆蟲也像人一樣有豐富的感情,它既有醜惡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

《昆蟲記》讀後感5

輕輕合起《昆蟲記》這本小説,我的腦海中泛起了層層波瀾。

這本昆蟲生物學小説的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在書中,他妙趣橫生的講述了上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其中作者將聖甲蟲比作“麪包師”,並誇讚這位麪包師所製作的麪包具有幾何形完美;螳螂擁有所有昆蟲中最強壯有力的手臂,是一位“捕獵專家”。這些昆蟲在作者筆下被描寫的活靈活現,讓我們好像打開一扇大門,進入了內容記錄“相映生輝”、細節論述“百花齊放”的昆蟲世界中。

作者專注的創作精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他出身貧窮,多年來只能通過打工解決温飽,當時的法國科學家們看不起他的貧苦出身和自學學歷,漠視、厭惡和傲慢逐漸在他們心中合拍成對法布爾的偏見,但法布爾從未因自己出身貧苦而妄自菲薄,也從未因這種厚此薄彼的偏見而自愧不如,他自始至終一心一意的投入在昆蟲研究中,從而為後人留下了10卷極具科學價值的書籍,有力的回擊了這種自視甚高的傲慢與好丹非素的偏見。

著名作家巴金也評價道:“它(昆蟲記)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情感和思想的美文。”

人們對於昆蟲世界不真切的認識來源於人們對待陌生事物所具有的慣性——理所應當。這些文字的發表正是法布爾為了打破人們心中對昆蟲的刻板印象,告訴了人們不能憑一貫的思維方式就妄下定論,要付諸於實踐,用觀察與研究去探尋真理,才能找到屬於這個問題的真正答案。

小説不長,卻意義深厚,這位生物學家將他堅持不懈的性格,披荊斬棘的品質與對昆蟲和人性的研究融為一體,合成了這本流芳百世的書籍。如今,再翻開這本書,看到的不會僅僅是昆蟲的世界了。

《昆蟲記》讀後感6

今天我和媽媽去了圖書館,在一個角落的書櫃找到了一本書,名為《昆蟲記》。回到家後我和媽媽出於好奇,在網上大致瞭解了一下這本書。《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讓·亨利·法布爾畢生的著作。法布爾的《昆蟲記》有十卷,直到1910年才出齊。由我國作家周作人第一次翻譯引入中國。

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以為是以一個小昆蟲為第一視角的故事,類似於歷險記那樣展開描寫的,但當我打開第一頁時,我才知道這是一本以作者為第一視角,觀察動物生活習性的記錄筆記。但你其實仔細一看,你會發現,他雖不是冒險故事,卻勝似冒險故事。作者筆下的小昆蟲是那麼的栩栩如生,一個比一個有趣、可愛、生動的小昆蟲躍然紙上,多種擬人描寫手法讓“小蟲子們”活靈活現。看着看着,書中的樹木、小草、星空就在眼前,彷彿還能聞到那種獨屬於大自然的味道……

作者的寫作感情色彩很平淡,清如水,通俗易懂,有時還會幽默一下,我和家人分享時,都聽的捧腹大笑。裏面的故事奇特,充滿了奧妙,昆蟲們一個個的登場,讓我對書的熱愛只增不減。情節曲折新奇,如果可以把裏面的昆蟲全部換成人,我敢説,絕不比科幻大片遜色!

看着昆蟲像人一樣的生活,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例如屎殼郎是如何滾糞球;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禪是怎樣脱殼的等等……是作者認真記錄昆蟲的每一天每一夜將我帶進了這個出不去的科學“怪圈”。

同時作者也告訴我,科學不僅僅有機械電子,還有很多很多人們意想不到的東西。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就可以看到很多不曾發現的有趣的東西,它讓我對枯燥的生活又充滿了熱愛。這次活動讓我再次深刻領悟了讀書是多麼的重要!

《昆蟲記》讀後感7

《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之作。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對自然界的事物有一種親近感,非常喜歡觀察昆蟲。那時候,雖然沒有人教他相關知識,也沒有相關的書可以看,但是他從小樹立了成為昆蟲學家的目標。

我在讀《昆蟲記》時最喜歡蝴蝶的成長過程。曾經我非常害怕毛毛蟲,也知道蝴蝶是它變成的,當我看到它扭動的身軀就感覺很噁心,雖然它小時候醜陋,但是醜陋的外表並不代表它的心靈,因為它也有美麗的一面。從毛毛蟲的卵孵化出小幼蟲開始,它就經歷着風風雨雨,比如説在躲避天敵的情況下尋找食物活下去,僅僅是一條微不足道的小蟲子。

法布爾的這本書讓我看見了自然界那些微小的生命,它們的成長過程有多麼的艱辛。不要瞧不起它們,它們小小的身軀,能撐起很大的天地,就像我們人,有多少人夢寐以求能夠事業有成呢?

不要以為科學就是愛迪生的一盞燈,居里夫人的一克鐳。法布爾告訴我們,其實科學還是身邊的一隻螞蟻、一隻蚱蜢。科學是要不斷地探索的,只需要你一顆堅持不懈的心,就能獲得偉大的成就。哪一個科學家不是經過風風雨雨才獲得那麼珍貴的結果!人們需要的是永無止境的探索,才會使未來更加光明。

我讀《昆蟲記》時,被法布爾堅持不懈的人生態度感動了,所以我也開始留意身邊的事物,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每次在我快要放棄的時候,我都會想到:當初法布爾是怎麼觀察毛毛蟲的呢?法布爾對哪些事物進行了特殊的描寫呢?多觀察、多思考、多記錄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穫。

《昆蟲記》讀後感8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主要作品。也叫做《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和《昆蟲世界》。這本書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著作,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在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這本書寫的是法布爾在大自然中觀察小昆蟲,在觀察的過程中,法布爾常常想象着自己也是一隻昆蟲,並與小昆蟲們一起生活在歡快、美好的大自然中。相對於那些殘忍的科學家來説,他們卻是在實驗台前,手裏握着手術刀觀察可愛的小昆蟲們。怪不得法布爾説:“你們探究的是死亡,而我探究的是生命。”法布爾在觀察舍腰蜂時分別從四個方面對它進行了描述,它不僅欣賞舍腰蜂的外貌,更驚歎於它的建築能力。在法布爾的筆下,他被描寫得活靈活現。他的頭部有兩個觸角,胸部呈圓柱狀,尾部細長末端有膨脹,後腳偏長,睡覺時會咬住樹幹。在法布爾看來,舍腰蜂就像一個可愛的小精靈一樣,住在他的家中,每天都在辛勤的勞作,樂此不疲,尤其是在他們建造房屋的時候,房屋一般都是建造十五到二十層之間,每建造一層都要往返二十次次,但他們卻沒有抱怨過一次,可見,他們有多少勤勞!

《昆蟲記》這本書不僅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生活以外,還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在法布爾的文章中,字裏行間處處都流露出他對昆蟲的喜愛以及讚美劇情,法布爾不僅把昆蟲們當做他自己的研究對象中,更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用心的照顧他們。

讀完《昆蟲記》這本書之後不僅讓我瞭解了各種各樣的小昆蟲,更讓我對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熱愛。

《昆蟲記》讀後感9

這是一個特殊的寒假。一場突如其來的流行病從武漢爆發,並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每個人都措手不及。這個寒假也變得異常冷清。一羣羣逆行的人衝向“戰場”,我可能不得不呆在家裏不出門!我在家裏翻了一堆書,拿起一本書,專注地看着。原來是《昆蟲記》,我特別喜歡讀。我坐下來,仔細看了一遍。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用他一生的時間和精力寫的一本書。在這本書裏,昆蟲的習性、本能、勞動、繁殖和死亡都寫得很清楚,這顯示了法布爾對它們的觀察有多仔細。

《昆蟲記》寫了很多昆蟲。直到我讀完這本書,我才知道有許多昆蟲,比如:蟈蟈、豆娘、象鼻蟲、灰蟲、甲蟲、葉蜂.

通過這本書,我知道螳螂吃同樣的東西,螢火蟲吃蝸牛,蜣螂媽媽把糞便捲成球帶回家,然後在裏面產卵.最讓我吃驚的是螢火蟲吃蝸牛。直到我讀了這本書的內容,我才知道:起初螢火蟲不“吃”蝸牛,而是“喝”蝸牛。它“喝”了一隻小蝸牛。每年夏天,當太陽燃燒時,這隻蝸牛會趴在植物的莖上,一動不動。螢火蟲很容易找到這隻蝸牛。它會把毒刺刺進蝸牛體內,麻痺蝸牛,然後分泌一種特殊的物質,把蝸牛變成稀粥,然後“喝”蝸牛。小螢火蟲,多麼偉大的技能!

我從《昆蟲記》讀到了作者對自然和昆蟲的熱愛。經過堅持不懈的仔細觀察,他生動地描述了各種各樣的昆蟲,讓我感覺自己置身其中。

我不禁感歎大自然的神奇和物種的豐富,感受昆蟲世界的神奇,讓我再次認識這些可愛的小昆蟲。更讓我明白:我們應該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熱愛生命,不要隨意捕殺野生動物,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否則,地球母親會把人類的惡行記錄在她的“記仇小冊子”裏,這會給人類帶來傷害。

《昆蟲記》讀後感10

寒假裏,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讀了昆蟲學家法布爾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我一直想: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先後被翻譯成60多種文字,着實是個奇蹟。聽説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視角,文學家一般的筆觸”,這讓我非常着迷,於是我捧起一本《昆蟲記》,慢慢品了起來。當讀到“蟬,為飢餓所驅,為口渴所苦”時我很感動,終於知道了所謂十七年禪的含辛茹苦,也終於有些瞭解:凌晨,蟬是怎樣脱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但我也時常忽然因為作者的一兩句話而笑的前仰後合,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

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昆蟲記》讀後感11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我驚歎於作者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細膩的寫作手法。這些小昆蟲在作者的筆下像人一樣有靈性,肚子餓了它是悶聲不響,捕到昆蟲吃起來又風捲殘雲一掃而光,吃飽了它又會高興地“瞿瞿瞿”地高唱起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孔雀蛾的描寫,只見它“全身披着紅棕色的絨毛,脖子上有白色的領結,翅膀上有灰色和褐色的小點兒”。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我想到了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他在貝格爾號艦上旅行了5年,一路仔細地觀察和記錄,採集了大量多的珍貴的樣本。他就是通過仔細地觀察,最終才得出了偉大的結論——《生物進化論》。我又想到了新中國初期,地質學家李四光也是通過千山萬水對多地地質的採樣,仔細地觀察和研究,預測到中國60年內將有4次特大地震,且都一一應驗。

聯想到自己,我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每次老師叫我寫作文時,總是想不到好的題材。有一次,我在小區裏,一陣風吹過,樹枝被吹得歪歪斜斜,一隻螞蟻摔倒媽媽的衣服上,地上也有多個摔下的螞蟻。哦,螞蟻是被大風從樹上吹下來的,經過仔細觀察,螞蟻們在搬家,它們都急急忙忙的排着隊搬着東西往樹上趕。媽媽説:“看這情況,螞蟻往樹上搬家,是天要下大雨了。”果不然,天氣預報明天有大到暴雨。想不到小小昆蟲也藴含着大學問呢!

生活,需要細心觀察,更需要理性思考,從而獲取鮮活而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寫作素材,這是我讀完《昆蟲記》後的感想。

《昆蟲記》讀後感12

在這個歡樂的寒假中,我閲讀了一本書,它的名字叫《昆蟲記》。它的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只有靠着這種精神,才能取得成功,還讓我知道了法布爾對昆蟲的情有獨鍾。在他的筆下,那些小蟲子都是有靈氣的,它們是紡織家、音樂家、歌唱家、獵手、建築師等。他的敍述既有科學性,又有趣味性,從而激發了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所以這本書給我的啟示很大。

今年寒假我去阿公家過年,發現阿婆還有老太太她們都在織毛衣,看着她們一針一針熟練地織着毛衣,我心想:織毛衣沒什麼大不了。於是心裏有些癢癢,也想去學織毛線。自己就去抽屜裏拿了兩根針,還有一團毛線。然後拿着這兩樣東西興致勃勃的去請教阿婆,阿婆耐心地對我説:“俗話説: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織毛衣啊就應該有織毛衣的樣。首先左右手各拿一根針搭在大姆指和食指中間,針要橫着拿;再把右手的根針戳進左手針上兩條毛線的中間;接着拿右手的那一段毛線在右針上繞一圈;最後將右針所繞的那圈往上一挑,這樣一針就織好了。第二針第三針也是這麼的依次往後織。”我謹遵阿婆教我的方法,可是學了老半天,還是織不出個所以然來,不是掉了一針,就是毛線沒挑起來。不一會兒我就失去了耐心,心想算了吧。但我突然想起了前兩天讀的《昆蟲記》,主人公法布爾是靠着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輕言放棄,最終才獲得成功的。我也要向他學習,於是我就提起百倍信心再次拿起了針線。

經過幾十次的失敗,不斷的嘗試,我終於學會織毛線了!感謝你——《昆蟲記》,讓我又學會了一樣本領。以後我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

《昆蟲記》讀後感13

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天清晨,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脱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閲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是我們的朋友,所以為了他們,請不要去傷害昆蟲!

《昆蟲記》讀後感14

集昆蟲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

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説,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讀後感15

你聽見了嗎?那樹上的蟬鳴;你看見了嗎?隱於草的蛛絲;你發現了嗎?空中起舞的蝶;你瞭解過嗎?那些微小的生命。

請想象吧:於一個豔陽高照的夏日,身邊拂過陣陣清涼的微風,你坐在大樹下看書,陽光透過樹葉間的孔隙,在書頁間閃爍。有蟬在鳴叫,先是一隻孤單的獨唱,緊接着是合唱,最後是一場盛大的交響樂。有蝶在眼前飛過,那多彩的翅膀,有紅色、有粉色、有白色交織在一起。往前走幾步,是清澈的溪流,聽見“叮叮咚咚”的水聲了嗎?陽光在波浪上折躍,璀璨生輝。這就是大自然,我們所生活着的大自然,我們所熱愛的大自然。

請走慢一點吧,讓心靈的腳步走慢一點,偶爾也可以停下來,看一看街邊的風景。大自然是優雅而又從容的,人類也只是她的一部分。生命之弦有她所能承受的極限,過於緊繃,必然斷裂,所以請熱愛生命,熱愛你的生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愛好吧,音樂也好,繪畫也好,體育也好,併為之努力吧,為自己所愛的事情付出一切,便是生命最偉大的意義。

請熱愛大自然吧,熱愛生活中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個動物,盡力保護好他們。人類位於食物鏈的頂端,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一旦環境遭到破壞,人類也必將受到牽連,也必將嚐到自己種下的惡果,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人類自己。看到了嗎?河流的枯竭,土地的污染,空氣的渾濁,資源的匱乏,大自然已經遍體鱗傷。請熱愛她,熱愛河流,熱愛土地,熱愛空氣,熱愛生命,熱愛我們身邊的一切。

如果不是這本書,我遠不能體會這一切。我明白,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智慧和進步。它是本不朽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