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校園範本>讀後感>

讀《知識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有感範文

讀後感 閲讀(2.83W)

本學期的讀書會已經開展了兩期了,我覺得自己在忙忙碌碌中讀得些許的小書讓我在浮躁的心靈中沉澱下來,我就堅持閲讀下來了!始終記得一句話:腹中有詩氣自華!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起來。今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11條建議內容:《知識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讀了這一條建議,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讀《知識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有感範文

我原來一直認為知識就是知道,就是會回答問題,尤其突出的是小國中,教師追求的是小孩能夠大聲的回答問題,能夠及時根據教師的設問,回答出教師設定的答案!但是,我現在想糾正的是這於我們的知識或者知識的運用有很大的區別的。就如文章中説的:如果誰善於把知識記住並且按老師的要求立即把他們“亮出來”,誰就算是有知識的和有才能的。結果是,知識似乎與學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興趣不相干。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説,變成了累贅、討厭的事情,希望儘量擺脱它。

於是,我就想到了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自以為講解透徹了,教學重點突出了,他們就掌握了就會運用了知識,但是學生在當堂檢測練習時,或者做試卷的時候,我卻發現有些學生錯誤百出。這是什麼原因呢?讀了這條建議使我知道: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沒有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成了一潭死水。如此下去,學習內容難學難道,學生的厭學情緒會加重。也經常聽到有些學生抱怨説:自己上課一聽就懂,一做就錯。甚至自己逐漸的不知道以後怎麼做了,很遺憾的就想放棄了。這就是我經常想提醒學生,卻一直找不到解決的途徑的困惑之一啊!甚至,有一次,某個女生直接就想退學,覺得自己是沒救了!我在想,高中的知識本來和國中的就有很大的區別並且學習的內容容易學但是不容易內化啊!他們產生這種情緒是很普遍的事情啊!

讀了蘇翁的第11條建議後,使我豁然開朗:知識就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因素並且只有吸引住思想和激起興趣時,才是真正的知識;知道就是我們所説的會運用知識。所以上課時,每當提問時,有學生回答正確,就誤認為學生真的都學會了,實際上學生只是對所提的問題弄懂了而已。學生能夠回答問題,只能説明學生對所學知識基本掌握了。我們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是指導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靈活運用,使所學知識在實踐運用中不斷深化和發展,得以不斷創新,推陳出新,並且把學生掌握的東西變成真正的.運用才是真正的知識.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只是初級目標,而學生學習的真正目標應該是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而在知識不斷髮展的條件下,才能實現一條規律:學生掌握的知識越多,學習就越省勁。並且我們經常説:也就是説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指導學生掌握好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其次更要引導啟發學生積極動手動腦,讓學生在廣泛閲讀中自己去發現,思考、分析、歸納從而獲得新知識。學生自己能學會的,自己能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儘量激勵學生自己去學習。只有學生在學習中遇到障礙時,教師才要適時進行點撥指導,促使學生不僅掌握好所學知識更要學會運用所學知識獲取新知識。

正如:一隻蝴蝶停落在菊花上,在曬太陽取暖……,孩子們不是在重複老師的話,而是説出了自己的語言。思想活躍和豐富起來了,兒童正在培養思考能力,嚐到了無比的快樂和認識的極大喜悦,覺得自己是思想家。

還有最後一段對我的觸動也是比較大的:有沒有看到學生對教師語言表示冷淡和漠不關心?你在給他講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可是他沒精打采的坐在那裏,你的語言沒有打動他的心。你有充分的理由擔心:這種對語言冷漠和麻木不仁的態度是學習上的一大災難。

這段話,讓我想到了一個教師語言的魅力和作為一種創造手段佔領孩子心靈的力量。一個教師能夠用豐富的、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觸動學生的感情,然後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那麼他在這種情境的影響之下,肯定會把你要教的知識,學的很有勁頭的。也就不會出現我們所説的冷漠和沒精打采了!

我會努力用我的力量來用心感染我的學生真正的掌握知識的,就從今天起吧!作為勉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