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中元節>

中元節的相關簡介

中元節 閲讀(1.64W)

今年的8月21日正好是農曆七月十五,又到中元節了。在南寧你説過“中元節”,很多人可能不一定知道,但説起過“鬼節”則人人皆知。

中元節的相關簡介

“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其淵源如何?

“中元節”本是道教節日,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俗相應,主要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

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

有關中元節的傳説很多,道教最主要的為修行記中説“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脱。”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七年級,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

佛教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相傳,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尊者在未得道前,父母雙亡,十分思念自己的母親。修成正果後,他用天眼通察看地獄,發現母親已墮入餓鬼道,食物入口,便化為熊熊烈火,苦不堪言。經師尊釋迦牟尼訓示,目連尊者歷盡艱辛,廣集僧眾比丘,於七月十五日做了一場盛大的法會,超度地獄亡魂,終於使母親脱離苦海。剛好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中元地官赦罪日也在這一天,於是盂蘭盆會的故事與中元相融合,並加入許多中國化的元素,比如與儒家的孝道思想結合,形成了具有教化作用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元節。

廣西過“鬼節”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為什麼要提前一天呢?這裏有一個傳説: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廣西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避戰亂,只好提前一天過節了。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

在南寧,過鬼節是一定要吃鴨的。近年來我們也跟着南寧人過鬼節,也一定會在餐桌上擺上鴨肉。但為什麼呢,誰也講不清楚。我們只能開個玩笑,“找個理由加菜唄!”。

據民間的説法,祭拜祖宗時,所用的紙錢、衣物是要靠鴨子馱過奈何橋的,所以,中元節一定要吃鴨子。哦!原來如此!

像“老南寧”過“鬼節”一樣,這幾年妻子的兄弟姐妹幾家人在老岳母家也過起“鬼節”了。昨天是七月十四,幾家人相約來到老岳母家,傍晚時分,點上香燭,祭拜故去的先人。老老小小十幾口人,擺了兩桌,除了必上的鴨肉,還有雞鵝蝦魚等,菜餚甚是豐富。

將近晚10點,我們離開了老岳母家。妻子和她嫂子弟媳悄悄地做了一些準備,我知道下面還有一些南寧的傳統活動。

我們沿着邕江邊的路走,路上盡是點點香燭,隔不遠就見有人在燒紙錢。我們在一路口停下,妻子和她嫂子弟媳在一地方蹲下,分別在三處放上三碗“潑水飯”,點上香後燒紙錢,在煙火中她們口中唸唸有詞。顯然,她們是在默默地祭拜先人。然後,我們將“潑水飯”灑在地上。儀式完畢,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