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中秋節>

關於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合集八篇

中秋節 閲讀(2.0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合集八篇

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1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它是一個傳統的節日,又稱團圓節,這天晚上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圓最亮的所以又叫月圓節。

這一天早上我很早就起牀了,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了奶奶家,奶奶説:團圓節到了,我們大家要在一起吃個團圓飯。我的大姑,小姑,叔叔,他們都來了,他們有的洗菜,有的炒菜,還有的剝豆子,而我帶着弟弟妹妹們一起做遊戲呢,一會玩捉迷藏,一會玩跳格子,大家都興高采烈的,看他們一個個笑眯眯樂滋滋的樣,真是可愛極了!

不一會開飯了,一陣陣的香味撲鼻而來,哇,今天的飯菜可真豐盛呀,有雞,有鴨,有魚,還有許多的蔬菜。家裏的男士喝起了酒,女士和孩子們喝起了飲料,大家在一起有説有笑,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吃了這頓團圓飯。

到了晚上,媽媽端出了月餅,我們大家坐在陽台上一起賞月,説起月餅,我還知道它的來歷呢。傳説,七仙女當年迴天宮時留了一個兒子在人間,男孩兒因為想念媽媽便在中秋節離開人間去天宮找七仙女,七仙女把嫦娥送給她的花生,核桃仁按照月圓的樣子做成了仙餅給孩子吃,回到人間,男孩長大了當了官,便讓老百姓做那樣的餅子在中秋節吃,象徵着一家人,美滿,幸福,團圓!

這可真是一個既有意義又令人難以忘懷的中秋節啊!

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2

中秋節的早上,我們一家三口帶着一些月餅和糖果,坐上了開往淮陽的客車。

在高速公路上,我看到了農民們正在收穫自己的戰利品玉米。農民們用鐮刀把一株株挺直腰的玉米杆,變成一株株有氣無力的老爺爺躺在地上。也有的用機器把玉米杆軋折,再把玉米杆連根拔起放到地上。

大約在10:30左右,我們到了淮陽汽車站,然後我們又坐三輪車走了4公里到了奶奶家。我一下車,秋風乍起,涼颼颼的秋風吹到我的身上,我不免發了抖。我像狂牛一樣奔到了奶奶家門口,並扶着蒼老的奶奶進了房子。我發現奶奶的臉上有摔傷,我不免落下了眼淚。

當天晚上我大伯家打玉米時,我看到八個村民一塊把袋子裏的玉米倒到機器的嘴巴里,很快玉米棒出來了,玉米粒也出來了,但是它們倆都有各自的地方。打完了,我和大伯把混在一塊的玉米棒和玉米粒撒到篩網上,下面出來玉米粒,網上有玉米棒和小石子。過了一會,玉米棒堆得像座山一樣,玉米粒鋪在院子裏的水泥地上,猶如天然純黃色的地毯。

到了第二天早上,開始曬玉米了。我爸和大伯用梯子爬上了屋頂,並用繩子鈎住籃子往房頂上運玉米,我和小朋友高冉一塊在房下負責裝運玉米,她負責換鈎,我負責往籃裏裝玉米。就這樣幹了兩個小時終於幹完了。我們幾個都累得滿頭大汗,直不起腰。媽媽看見我和高冉乾的挺出力,就獎勵了我和高冉每人五元錢,頓時我們開心地笑了。

從收曬玉米這件事上,我感到農民們實在不容易,他們每天很早起牀,晚上很晚才睡覺,披星戴月忙着幹活,多辛苦啊!所以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就相當於農民的一滴汗水!

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3

“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到了,今年我們可以到海鹽祖父家裏去過中秋節,我格外高興。今年中秋,我們不止是在思念中度過了。

一大早,我就聽到媽媽在叫喊:“快點起牀,今天是中秋節,我們要去海鹽啦,趕緊和爸爸去超市買些東西!”我一聽要去海鹽祖父家,高興得從牀上跳了起來,衝出房間,飛快地漱了口、洗了臉,吃了一點早飯就興高采烈地和爸爸出去購物。我在路上想:以前過中秋節,因為沒有放假,所以只能在電話裏和爺爺、奶奶 問好祝福。我想爺爺奶奶一定會説:“要是孫女在我們身邊,那該多好呀!哪怕只有一分鐘。”

爸爸媽媽給爺爺奶奶準備了三盒月餅,我想:我也給爺爺奶奶準備一份禮物 ,什麼禮物最好呢?我想了想,終於有了主意了。

下午4:00,我們出發了。將近1小時,我們就到了爺爺家,等爸爸媽媽把禮物送上以後,我跑到爺爺奶奶的房間裏説:“我也要送禮物。”爺爺奶奶等着我的禮物,我突然雙手叉腰,對爺爺奶奶説:“我就是你們最珍貴的禮物呀!”爺爺奶奶邊笑邊説:“好,好,好!真是太好了!你就是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年的中秋節就是不一樣,我們全家團聚在一起,幸福極了!希望明年的中秋還會團聚在一起,讓老人們享受天倫之樂。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我們全家快樂地團聚在一起,真好!

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公爵,今夕是何年。”每每聽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我都認為中秋節要到了,現在竟然真的就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指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為了慶祝這個節日,各地都有習俗,人們會擺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餅祈求團圓等。

中秋的來歷有很多種,其中有兩種説法比較流行:

第一種;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

第二種;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後裔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捨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後裔對嫦娥十分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裏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後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説人們聽説嫦娥成仙之後,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無論是那感人的嫦娥奔月,還是那莊嚴的祭月習俗,中秋節在人們的眼中是閤家團圓,國泰民安的象徵,這一天即使是在海外的遊子也會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中秋,即使再忙,也會寫一封信,打個電話,與家人拉拉家常,或者望着那一輪金黃的月亮,將思念帶到家鄉。

中秋之夜,圓滿的月亮,團圓的家人,坐在院子裏,享用着象徵幸福團圓的月餅,欣賞着宛若玉盤的圓月,沐浴着如銀的月光,交談着暖心的家常話,迴盪着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温馨與幸福啊!

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一到我就想到了這首詩句,中秋節時要一家人團團圓圓一起吃飯,一起賞月。

中秋佳節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們家人歡聚一起吃團圓飯,特別是今年,我們家的親戚都一起來了,吃完飯大人在一起歡聲笑語,而我們小孩就在一旁嬉戲打鬧,好開心熱鬧啊!

晚飯過後我們來到了海邊賞月,三五成羣的人們席地而坐。我們也鋪好坐墊坐下來欣賞迷人的月亮。只見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皎潔的月光灑向大地。海邊小孩們跑着,手裏拿着一盞燈籠,像歡快的小鳥銜着小燈籠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着。冉冉升起的月亮像個文靜的少女,穿着白雲做的衣裳,亭亭玉立的站在前面的天空上。月光如水一般淙淙的流着,一陣微風吹來了野花的清香,腳下是青青的小草,天上是迷人的月亮。

中秋的皎皎明月嫵媚動人,我又度過了一個快樂而難忘的中秋節!

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6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轉眼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了!中秋節有着歡聚團圓的美好含義,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中秋節這天,不僅可以放開肚子吃我最喜歡的甜甜的月餅,還可以和堂弟相聚玩個痛快,想起這些,我總是興奮得不得了。

今年中秋,天氣特別的晴朗。晚飯後,一輪皎潔的明月升上天空,我趴上窗台仰望。呵,那一輪明月真如李白詩中所描繪的一樣,像一個大玉盤,潔白而明亮。人們對月亮曾有過多麼美好的遐想啊!瞧!嫦娥姑娘帶着玉兔正温柔地望着我們呢!我似乎還見到她揮手間裙帶飄逸的影子,真是太美了……

“出發了!”我還沉浸在無盡的想象中,堂弟的一聲呼喚打斷了我的思緒。對呢,我們全家要到香域水岸的新津河畔賞月呢。我跳下窗台,拉起弟弟的手,和爸爸媽媽開開心心地出了門。

來到香域水岸,哇,河岸邊已經有三三兩兩的遊客在喝茶賞月了。我們也席地而坐,擺開茶爐,開爐煮茶。坐在河邊,吹着涼爽的秋風,一邊喝茶,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真是愜意無比啊。堂弟拿起小刀,笨手笨腳地切着一塊冰皮月餅,還沒切好,就迫不及待捏起一塊往嘴裏送,還嚼得“啪啪”直響,説:“哥哥,你做的月餅可真好吃啊!”我開心地笑了,想起了和媽媽做冰皮月餅的情景。

中秋節前,媽媽準備自己做月餅,我自告奮勇地當起媽媽的小幫手,媽媽把冰皮粉調製成冰皮後,我就把蓮蓉餡搓成球狀,包在冰皮內,再搓圓,用模子把它印出花狀,放在餅盒裏就大功告成了。品嚐着自己的勞動成果,我覺得比什麼都香。那種又滑又甜的味道,沁人心脾。

抬頭仰望天空,月亮是那麼的圓,就像我們的冰皮月餅一樣,散發出誘人的光芒,也許月亮的味道也是又滑又甜的吧。那一輪明月啊,它雖然沒有太陽的生機勃勃,卻祥和嫻靜;雖然沒有太陽的光芒四射,光輝卻令人心曠神怡;雖然不像陽光一樣熱情似火,卻給人一種柔和的清涼……

新津河水靜靜地流淌着,倒映着圓圓的明月,再加上香域水岸的萬家燈火,形成了一幅多麼和諧又美妙的畫面!明月,清風,柔光,我們,伴隨着想象和夢想,遨遊在中秋夜這神奇的畫卷之中……

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7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節日,如除夕、元宵、清明、端午??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

在每年的家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人們無論在那個地方,都會回來跟家人團聚。那一天晚上月亮特別大,特別圓,也特別亮。中秋節晚上,大家在一起吃月餅,吃完後走出門外賞月,這時,如果你拿望遠鏡去望月亮,你會發現月亮裏似乎有一棵桂樹,有一個人在拼命地砍樹,可就是砍不斷。傳説,那是犯了錯誤的吳剛被王母娘娘懲罰,讓他把廣寒宮裏的神桂樹砍倒,才可以回於宮繼續做神。可這查神桂樹無論都砍不倒,吳剛也就回不了天宮,享不了福了。這個傳説有趣吧!正像蘇軾所説那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在我的家鄉長安鎮,人們過中秋節時,除了吃月餅賞月外,還舉辦燒烤呢!今年,我們學校還舉行了猜燈謎、送燈籠的活動。大人吃水果、吃花生、聊天、唱卡拉OK,笑聲不斷;而我們小孩呢,則舉着燈籠,在操場上閒逛,比一比誰的燈籠大,誰的燈籠亮,操場上頓時像有無數個一閃一閃的螢火蟲似的,真好玩!

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我瞭解到我國人民非常重視親情,他們無論在多遠的地方,都會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每逢過年過節,不管多忙,他們都會回來和親人團聚。

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

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傳統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藝術剪紙了。中國傳統節日作文1000

剪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讚。剪紙的內容包含着濃濃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喜”、“壽”等貼在窗户上,門上來表示慶賀。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隻穿着綵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對似的,葫蘆裏的燈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台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劍似的舌頭貪婪的舔着地上的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愛!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誇讚。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太精美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他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我也想像民間藝人一樣剪出一副精美絕倫的剪紙作品,送給外國的小朋友,讓他們瞭解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剪紙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

我家鄉的春節

春節燈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伴隨着這些年年依舊的節日,和親人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這些節目,包含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着濃濃的血脈親情,在這眾多的節日中,我則獨情於春節。

每年的春節,都異常的熱鬧,家家户户的門前都掛起紅燈籠,親戚朋友都大老遠的回到自己的家為的只是吃上這一年才有一次的團年飯。飯桌上,大人們都講述着這一年的所有經歷,而孩子們則毫無忌諱的吃着、喝着、玩着、鬧着。 我最喜歡的是大年三十的夜晚,等到了十二點整時,千家萬户都會拿出早已準備了許久的煙花,隨着“轟轟”的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奼紫嫣紅,美麗極了,隨着這一陣陣聲響,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大年七年級,穿上新衣裳,早早地跑到親戚家,逐個地給長輩拜年。這時,長輩便會拿出好吃的點心和一個紅包塞進我的口袋中,望着自己的收穫,心中真是比吃了蜜還要甜,不禁開心的蹦跳起來……

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家中的主婦便都到廚房準備吃的去了,沒多大會兒,一頓豐盛的午餐便做好了,有香噴噴的烤鴨、烤雞、蒸肉,還有各種各樣的炒菜,但都以豬肉居多,因為家鄉人都喜愛豬肉嘛!不僅有菜,還有孩子們愛喝的各種飲料,大人們愛喝的各種酒、茶。飯間,家中的主婦總是主動地給大家盛飯、遞菜,讓大家吃飽、吃好。

大年的初四或者初五,我都會隨父母去外婆家,同樣給他們拜年,然後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紅包,讓自己再一次陶醉在甜蜜中……

瞧,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熱鬧,充滿了人情味的春節。我愛我的家鄉,也同樣愛自己家鄉的春節。

優美的古代詩歌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我們有古老的民族藝術,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優美的古代詩歌。

放學後我回到家,寫完作業就趕緊跑到電腦旁,查關於古代詩歌的資料。 我瞭解到《詩經》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人們在生活與勞動中有感而發,創作出詩歌。早期的詩就是歌,表演時配樂歌唱。詩歌的特點是語言精煉形象,節奏鮮明,韻律優美,一般分行排列。我還知道寫景抒情的詩有《贈汪倫》《蜂》《詠柳》??詠物言志的詩有《梅花》《石灰吟》??記事感懷的詩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夜書所見》??懷古詠史的詩有《赤壁》《賈生》??邊塞征戰的詩有《涼州詞》??

這些詩我背的滾瓜爛熟。我去給同學們背,他們都誇我背的好呢!

我會背了很多詩,心裏很高興。以後我還要繼續學習古詩,感受古代詩歌的優美。

中秋節傳統節日作文 篇8

盼望着、盼望着,金秋的身影來了,中秋節的腳步近了。今天我終於盼到了這個中秋節。

晚上,我們圍坐在一張院裏的圓桌旁。桌子上擺有大大小小的甜月餅,有通紅的蘋果、有金黃的桔子、有紫瑩瑩的葡萄……我們一邊吃着甜甜的月餅,一邊看着那神祕而富有詩意的月亮。古人説“月到中秋分外明”,是啊,那八月十五的月亮大似玉盤、明如燈火,給千家萬户送來了一片光明,一份祝福。我仰望夜空,一輪金黃的圓月高掛在深藍色的布幔上,點點星星若隱若現,他們不願親近,也不捨分離。

那星星周圍似紗的雲,我不禁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將來我一定要登上月球,和美麗善良的嫦娥姐姐問好,向機靈可愛的玉兔打招呼,和身材魁梧的吳剛一同砍那棵枝葉繁茂的桂樹……此時此刻,我彷彿一能聞到桂花的香味兒了。突然,聽到有人叫我,我這才如夢初醒。

我吃着月餅,看着圓月,不禁讓我想起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更希望月亮把那團圓的光輝灑向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