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中秋節>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5篇

中秋節 閲讀(1.78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傳統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5篇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

每年的中秋節,我都會想起一句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用來表達我對中秋節的喜愛。

姥姥總會在這一天做各種各樣的月餅,而做月餅是我覺得最好玩的一件事情了。我一聽姥姥説要做月餅了,便像豹子似的跑了過去,只見姥姥先弄好了幾種餡;然後開始和麪,一邊和麪一邊跟我説面要怎樣和月餅才能更好吃,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面和好了姥姥説要醒一會兒,我感覺就是放在那裏放着;緊接着姥姥拿出了一個個形狀各異的模具,然後將餡放進面裏包好,再放進模具裏。不一會兒,一個個漂亮的月餅呈現在我眼前,我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進烤箱

晚上月亮悄悄地從家裏跑出來,給漆黑的夜晚帶來了微弱的亮光。爸爸從外面買回了水果,有又大又軟的水蜜桃;有香甜美味的香瓜;還有水嫩的芒果。加上姥姥牌香噴鬆軟的月餅,滿滿一桌子的美味,真是美不勝收!我們一家人坐在椅子上一邊賞月,爺爺奶奶一邊給我講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故事,大家有説有笑的,真是熱鬧極了!

我喜歡在中秋節賞月,但更喜歡一家人在月光下團聚的時刻!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2

中秋節的早上,我們一家人去了奶奶家,我們帶了很多月餅。奶奶中午做了很多饅頭,我們吃得很飽。晚上我們出去看月亮。我們走到廣場中央。我們仰望着月亮。月亮看不清楚。這讓我們很失望。突然!奶奶讓我們去一個地方。我問,“奶奶,你要帶我們去哪裏?”奶奶高興地説:“有一個地方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月亮!”聽到這句話,我們右邊的那個人很高興。過了一會兒,奶奶大聲説:“我們到了!”我疑惑地問,“奶奶,這是你説的嗎?”奶奶高興地説:“這是你能最清楚地看到月亮的地方!”我們仰望着月亮,啊!多清楚啊!母親喊道。我媽媽高興地説:“月亮上有一個老婦人,一個小嬰兒和一棵大綠樹。奶奶正抱着孩子在樹下哄它睡覺!”媽媽説,我抬頭看着月亮。圓圓的月亮像一個老婦人,小星星像孩子。這位老婦人給孩子們講了一些好故事。他們非常開心。

我們將看一會兒月亮,然後離開。在回家的路上,我開心地説:“我真的很想有一對翅膀,這樣我就能清楚地看到月亮表面的東西。”當我們到家時,我想我下次會在這裏看月亮!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3

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在我的期盼中,這一天終於來到了。

今年的中秋,我們學校正好放假,爸爸媽媽也都休息在家,我們一家人終於可以團團圓圓地過個節了。聽老一輩説,中秋是僅次於春節的一個重要節日,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團圓在一起吃月餅賞明月。

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帶着我上街買月餅。大街上可真熱鬧,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人們有的買菜,有的挑水果,有的選月餅,個個談笑風生,人人喜氣洋洋。我和爸爸媽媽走進了一個大超市,櫃枱上的月餅琳琅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有廣式的,有蘇式的,有豆沙餡的,有牛肉餡的,有蛋黃,有鮮肉餡的……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吃甜食,所以我挑了幾個豆沙餡的裝進了媽媽的籃子裏。

好不容易等到了傍晚,看着天色漸漸變暗,我迫不及待地喊爸爸媽媽到院子裏賞月。爸爸笑着説:“看你着急的樣子,月亮姐姐可不願出來了。”我和媽媽笑着一邊搬桌子一邊擺月餅。這時,一輪明月從東方升起來,我大叫:“月亮出來了,月亮出來了。”“別這樣大聲,把月亮嚇跑了。”媽媽撫摸着我的頭説。今天的月亮姐姐格外漂亮,她披着一件金黃的紗裙在夜空中漫步,好像在和我們細細訴説着她的思念。

看着天上的明月,品嚐着美味的月餅,我不禁想起了老家的爺爺奶奶,他們也一定在院子裏賞月呢,真希望月亮姐姐能把我的思念帶給他們。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4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許許多多,有絢麗多彩的元宵節,有陰晴圓缺的中秋節,有草長鶯飛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熱鬧非凡的春節。

中國過春節有很多習俗,從臘月二十三起,就開始準備過春節。在這幾天裏,人們開始買年貨、大掃除、貼春聯、貼年畫……做這些事情有辭舊迎新的寓意。

大年三十,我早早地起牀,迫不及待地打開衣櫃,換上了新衣服,站在鏡子前照照漂亮的自己。我又蹦又跳地跑進客廳,給爸爸媽媽展示漂亮的我,可我看見爸爸媽媽正在廚房緊張地做着團圓飯。

到了中午,爸爸媽媽就像神奇的魔術師,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做好了一桌香甜可口的飯菜,聞着香噴噴的飯菜,我不禁嚥了咽口水。媽媽告訴我,桌子上的魚代表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升高……最後,我們一起舉杯共祝幸福團圓年。

晚上,我們吃完年夜飯,看着天空放着五顏六色的煙花,有小星星形狀的,有雪花形狀的,還有花朵形狀的……

看完煙花,我們坐在沙發上,繼續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豐富多彩,有幽默風趣的相聲小品表演,還有技術精湛的雜技……隨着節目的進行,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姥姥端出熱乎乎的餃子,我一邊吃,一邊向長輩拜年,長輩們給我和弟弟發壓歲錢,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刻了。

我最喜歡春節了,你們呢?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5

中秋節是一年中月亮最圓最亮的一天。

那天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團團圓圓的我覺得很幸福。中秋節我們要吃月餅,我最喜歡吃月餅了,月餅有甜的、鹹的、火腿的、五仁的,品種特別多。

我們邊吃月餅邊坐在陽台上看圓圓的月亮。月亮平時都是彎彎的,像一條彎彎的小船,靜靜地在天上發着光。但今天的月亮與平時不同,今天的月亮特別圓,發出的光亮也比平時的亮一點。我問爸爸:中秋節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中秋節要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呢?爸爸就給我講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讓我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和它為什麼是在八月十五這一天。講完故事,我們全家人一起到公園裏散步。迎面吹來了陣陣的微風,微風中夾雜着甜甜的花香,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味道呀,真好聞?媽媽笑眯眯地説:你猜!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終於在我們的不遠處看見了一顆長滿桂花的桂花樹。哦,原來這是桂花的香味,我興奮地跑到媽媽面前得意洋洋的説:是桂花香。媽媽豎起大拇指給我額頭點了個贊,嘴裏説道:你真棒!我們在這香氣撲鼻的公園裏度過了開心的一晚。

我真是好喜歡中秋節,不僅能吃到美味的月餅,賞圓圓的大月亮,聞甜美的花香,還能聽到動聽的民間小故事,讓我增長了不少知識呢,真是個難忘的中秋節!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6

清晨,我穿着漂亮的衣服,梳着漂亮的頭髮早早起牀。這是為什麼?因為今天是中秋節,你不僅可以吃大魚大肉,還可以賞月和吃月餅。想到這裏,我很開心。

午飯後,我開始做作業。雖然這個話題有點難,但我一直在思考和尋找建議。通過不斷的努力,所有這些“障礙”都被我消除了。

下午,我的祖父母和姑姑都來我家做客。我媽媽準備了許多好菜,包括煮活魚、紅燒肉、啤酒鴨等等,肉、蔬菜等等。看着滿滿一桌子美味的菜餚,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隻鴨腿狼吞虎嚥,讓客人們一個個哈哈大笑。

晚上,在陽台上等月亮出來的時候,我們全家吃月餅,突然看到天空中有一個“白玉盤子”。哇!月亮像一個魔術師,突然照亮了天空。這時,我突然想起了蘇軾的《水調頭》,就開始深情地吟誦,“月亮是什麼時候的?向天空詢問酒的事。我不知道天上的故宮,今天晚上是哪一年?……”讓全家人開懷大笑。

唉,中秋節真快樂。不僅月亮是圓的,人們也和他們的親戚聚集在一起。中秋節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7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1]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8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這句話讓我感受到了中秋節的快樂。

過中秋節最重要的當然少不了月餅啦!中秋節前一天,媽媽準備了五顏六色的糯米麪團、工具,打算中秋節當天我們自己做月餅,我既緊張又興奮,在媽媽周圍轉來轉去,有點不知所措的感覺。終於盼來了第二天,一大早上,媽媽開始教我做可愛的月餅了。只見媽媽一手拿着昨天準備好的冷麪團,一手給它拍成餅狀,然後在裏面放入我最喜歡的豆沙餡,用麪餅包裹住餡料,然後再用工具一按,一個印有荷花圖案的月餅就成功做出來了。我在旁邊看得躍躍欲試,也像媽媽那樣做,可是一層面包上去,兩層面抱上去,最後我得月餅成了一個“大胖子”。沒辦法,我又換了一個繼續做,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訓,只放了一層面,細心的一步一步包上去,最後我終於做成了一個小兔子圖案的月餅。經過一個小時我和媽媽共同的努力,一共做了十塊不同顏色,不同圖案的月餅,有綠的有紫的,有花的,有字的等等,整齊的擺在一起,煞是好看。

到了晚上,我們全家人一起到陽台上,吃着我們自己親手做的月餅,看着圓盤一樣的月亮,我真的體會到了月圓人團圓的幸福!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9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它雖然沒有春節那麼熱鬧;沒有國慶節那麼盛大;沒有端午節那麼隆重,但卻有屬於它的特殊意義

秋天的早晨,一陣風跑進了我的房間,把我喚醒了。我飛快地穿上衣服,然後洗漱,和爸爸媽媽去老家和姥姥、姥爺團圓。

在路上,我們去超市買月餅和各種零食,買月餅的人很多,我猜想他們應該是作為祝福的禮物送給朋友或者是今晚全家在團聚賞月時一起品嚐吧。月餅的形式多樣,有大有小、花紋不一、形狀各異,真漂亮,我們也挑花了眼。

經過了兩小時的路程,我們終於到了老家,還來不及躺下來休息一會兒,我們又去走親訪友,送上祝福

到了姥姥家,姥姥很開心,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吃飯的時候他們一直目不轉睛的注視着我們,眼裏充滿了慈愛。吃完午飯,我和哥哥給姥姥、姥爺談我們的學習情況,聊校園的多彩生活;爸爸媽媽給姥姥、姥爺説他們的工作情況,分享他們的幸福。我們有説有笑,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團聚,什麼是家的幸福,什麼是屬於我們的故事。晚上,我和媽媽準備出去賞月,出門一看,天色暗的可怕,陰沉沉的,一絲絲月光都沒有。雖然沒有明月當空、唯有涼風習習伴我們在一起,只要我們團團圓圓,這就足夠了。

美好的時間總是那樣的快,不知不覺,一天在我們一家人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不過這種美好定格於我的記憶中。

在這個美好的夜晚,我心中默默的許下一個願望:願我的家人永遠平平安安,身體健健康康。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0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明月,自然會期望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中秋拜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主要習俗,寓意為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有一年,我和爸爸媽媽去吃自助餐來慶祝中秋節,一進大門我立馬被製做月餅的活動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得想去參與。我來到製做月餅的餐桌前,叔叔阿姨們都擺好了餡料,月餅皮,我看到餡料有豆沙味,巧克力味,蛋黃味等等。我選了巧克力和豆沙味,我最喜歡這兩種口味了。阿姨開始示範怎麼把月餅包起來,然後把包好的月餅團放在模具裏壓一下,就成了桃花形的月餅。

我看了阿姨的`示範,我自己也開始動手。我拿着巧克力的餡料,按照阿姨的示範做月餅,先把餡料包進月餅皮裏,然後揉成團放到模具裏壓一下,就成了桃花形的月餅,我的第一個手工月餅就大功告成啦!

吃完飯做完月餅之後,我們一家人就回家了。我站在陽台上賞月,望着又大又圓又明亮的月亮,不禁想起了一句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看着月亮在想:“月亮上有沒有嫦娥和那可愛又潔白的小玉兔呢?”我正看得入迷的時候,媽媽説:“孩子,該睡覺了。”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我希望所有的人能在這一天夢想成真,早日和親人團圓。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1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中必定要吃的食物就是月餅。

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温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元兵”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裏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

月餅是中國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作為傳統食物,為什麼能流傳至今呢?一是寄託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二是月餅口味很好,味道豐富多彩,樣樣有特色。隨着製作工藝的改善,月餅的樣子也有了改變,花紋多了,漂亮了,也有了一些文字。相信在以後的發展中,月餅的樣子和口味會更好。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2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是傳統節日。

這天早上,我早早起牀,媽媽去菜場買菜了,我趕緊吃爸爸親手做的早餐,之後我就去寫作業,因為這樣不僅能趕媽媽回家寫完,還可以多玩一會。

終於寫完了,忽然聽到一陣敲門的聲音,不好!是媽媽。於是,我只能去開門,心想:要是再晚一會兒,就好了!

媽媽一進門就説:“你看,媽媽給你買了你最喜歡的餃子。”但最讓我開心的是,還給我買了不同餡料的月餅,奶奶叫這是雪花。每個月餅獨立包裝,漂亮美觀,看着就有強烈的食慾。

媽媽在廚房開始煮餃子啦!我急忙去叫爺爺、奶奶、爸爸、小姨……來吃餃子。

我給大家調了蒜汁,拿起一個餃子,蘸了一下汁,一口吃了下去,那味道美極了!

小姨説:“我感覺自己就像回到了小時候,吃着媽媽包的餃子。”

晚上,我們坐在院子裏,媽媽拿出葡萄和月餅,還有各種水果,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遙望天空明月,似乎看到嫦娥在孤獨歎息,想念人間的后羿。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3

在每年的陰曆中秋節的晚上,地球將不會擋住太陽光。那一天,月亮打破了小孩們的遐想,不再像以往那樣像彎彎的小船、像黃黃的香蕉,而是像圓圓的盤子。這是月圓節,也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晚飯後,大家一行人攜帶剛裝備的望遠鏡和照相機來到錢塘江畔的一座小橋上觀賞月亮。遠遠望去,皎潔的月亮高高地掛在高空,天空上雲朵十分稀有,而一盞盞升起的孔明燈閃閃發光,像是月亮的副手,隨着着的五彩斑斕的燈光,大家一行人彷彿來到了一個童話般的夢幻世界。

在中秋節的晚上和月亮一塊給大家帶來的無窮的樂趣和光明。“翱翔”在天空上的孔明燈和在陸地上給大家指路的路燈讓我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幢金碧輝煌的大樓裏,生活在一個富麗堂皇的世界。孔明燈在天空上一閃一閃,時快時慢,時高時低,彷彿是天上會移動的星星。

大家看着皎潔的月亮,想起了過去學過的漂亮的詩句和成語和那些從遠古年代一直流傳到目前的神話傳聞,我彷彿看見了搗藥的白兔、後悔不應該離開后羿的嫦娥和砍伐桂樹的吳剛,我不由得吟起了詩篇: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哪個餐?……還有,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月餅也是圓的,大家的家庭在中秋節也要團團圓圓!大家在中秋節就是如此做的,一家人在家共享晚餐和品嚐美味的月餅。

中秋節的月亮是那樣美,燈光是那樣燦爛,大家品嚐着香甜的月餅一塊祝福中秋節家家團圓。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4

我家鄉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到了,我們福州的習俗可多了,有擺塔,吃鯉魚餅,還有“撿月光”。

擺塔,是把各種各樣的塔擺在一個台上,展示給台下的觀眾們看。傳説,曾經有一位將軍打完勝仗來到福州,剛好就是中秋節,福州在當時又是一個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們為了獲得好運,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擺在門口,獲得好運。現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烏塔了,其他塔呢?它們都經過時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餅了!”我們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見的月餅,而是鯉魚餅。做成兩條鯉魚形成對稱,代表着福州人給親朋好友送去“年年有餘”和“鯉魚跳龍門”的意思。福州人還把像鯉魚餅的掛飾戴在兒女身上,願兒女的學習像“鯉魚跳龍門”一樣紅紅火火。鯉魚餅的味道可美了,兩條鯉魚並在一起,就像一個月亮,吃一個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嘗一個鯉魚餅呢?

最有意思的要數“撿月光”了。傳説每當中秋節時,月亮上會掉落下一個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撿到它,誰撿到它就等於撿到了好運。所以孩子們一吃完晚飯後就會出來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點過後月光就消失了,孩子們也就各自回家了。

這三個風俗各有各的風趣,中秋之夜,你有沒有過這三個風俗呢?這就是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過的中秋節。這時,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亞的爺爺、奶奶,他們真是“獨在異鄉為異客”,而我又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中秋節的傳統作文15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我們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節、中秋節、春節等。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介紹中秋節。

我先給大家説説中秋節的由來吧: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各個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等。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有一次過中秋節,我和家人坐在一起賞月。我仰着頭看着天空那黃橙橙又打又圓的月亮,對媽媽説:“媽媽你看那個月亮,好像一個大橙子啊!”媽媽沒有回答,大概是看月亮入了迷吧,我拿起一個月餅大口大口的吃起來,“月餅好甜啊!”我大聲説道。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中秋節裏,我能吃到好吃的月餅,能看到又打又圓的月亮,我喜歡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