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中秋節>

[精]實用的中秋的作文3篇

中秋節 閲讀(1.04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的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實用的中秋的作文3篇

中秋的作文 篇1

那年時值中秋,出差到北京住在大哥家。因為我的到來,大哥家多了許多喜慶的氛圍,他把全家的人都招呼來,準備了豐盛的晚餐,一家人其樂融融,想想我們聚齊了,可父母卻不在身邊,便多了些思念之情!

這些年,為了事業各奔東西,遠離了父母,雖然兒女事業的成功是父母的驕傲,但總有一番遺憾在心頭。撥通了家鄉的電話,聽着父母的聲音,想着他們年邁的孤獨,一絲酸楚油然而生,大哥的眼裏閃着淚花,哽咽的話語使剛才還歡快的氛圍頓時被思念的痛緊緊包裹,大家靜靜的坐着,每個人的心卻不平靜……

書房的門,被重重的推開,大哥上國小六年級的小兒子突然跑了出來,徑直跑向陽台,仰頭向天看了看又折回書房,那詭祕的眼神和淘氣的動作,似一絲清風吹淡了剛才還沉悶的氛圍。這之前,竟沒有注意他的存在,大嫂跟了過去,竟是笑着出來。原來小侄放學後貪玩沒有寫作業,到大家吃飯了,才想起老師還留了一篇描寫中秋月圓的作文,只好趁大人都沒留意他的時候匆忙趕點,他的淘氣給那個晚上平添了歡快。

説來也巧,那天還有一層喜悦在其中,小侄成了主人公,因為中秋是他的生日!他的名字叫仲秋,因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從字上取了仲,而從音上讀就是中秋了。這個晚上他頑皮的鬧着,被那麼多的長輩呵護着,成了晚宴的中心人物,成了大家興奮的焦點。一家人都和他開玩笑,問他將來幹什麼?因為大哥在國家某設計院做工程師,希望小侄好好學習,將來搞技術。而對孩子來説,將來是什麼,那是太遙遠的事情,他根本不可能懂得。面對那麼多的追問,他在吹了生日蠟燭後頑皮的説:問我幹什麼?我要去美國!那時正是改革開放的初期,社會的變化對孩子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但當時誰也沒有拿孩子的話當真。

萬萬沒想到的是,小侄的事業真的被兒時的一句話説中,雖然沒有去了美國,卻也是在國外發展。他高中畢業時,因偏科沒有考取大學,大家都勸他繼續複習再考,小侄不同意。那時北京已經開始有學生出國留學了,國內其他地方還未興起,所以大哥和大嫂都不同意他出去,再説費用也是問題,倔強的小侄還是自己籌措了資金,在已經上班哥哥的資助下,隻身去了匈牙利求學。開始是勤工儉學,邊打工邊學習完成學業,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後來和同去的朋友做商貿生意,雖然歷經坎坷吃了不少的苦,但小侄還是挺過來了,在創業初期最困難的時候,有的朋友放棄了,回國了,小侄總是説混不出個樣子沒有臉面回去見自己的父母。他的事業在那裏已經站住腳,還娶了匈牙利的女孩做新娘,有了一對可愛的兒女。那年我的丈夫因工作到匈牙利,看到他幸福的一家很是高興,家人對他的牽掛從心裏也就得到了慰藉。

隨着事業的成就,思鄉之情卻在小侄的`心頭蔓延着。那是第八個年頭,我和丈夫在家,他打來電話,他低沉的説:“又是中秋節了,我睡不着啊,剛給爸爸打了電話,我們看着同一個月亮,可我的感覺真的不一樣,心好痛,好孤獨,好想你們啊,真的,每到中秋就是這樣的感覺,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感覺就更強烈!”他哀傷的情緒讓我落淚,很理解作為遊子思鄉的情結,出去這麼多年,那麼多同時去的朋友都加入了匈牙利國籍,小侄卻堅定的不肯,其中的緣由就是對祖國和親人的愛!其實,這些年來我們對他的思念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如今小侄也出去二十多年了。那年,大哥因病去世,回來奔喪的小侄痛不欲生,久久的跪在父親的靈前不起,任憑家人的勸阻,我們感悟到他的淚水包含的太多了,那是失去親人的痛苦,那是久別的思念,那是回到親人身邊的釋懷……

好多年過去了,又到月圓,常常想起那個中秋的晚上,想起小侄的作文,依稀記得那時作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那靜靜如水的夜空,像銀盤似的月亮掛在上面,月亮的光是柔和的,在前門大街那佈滿星星一樣燈光的街頭,感受不到月光的明媚,只有站在高高樓層的陽台上,才能沐浴到月光灑落在身上,感受到那份美麗……”回味着小侄作文中那站在高高樓層的陽台上沐浴月光的幸福,就想起他在那個晚上突然推開書房門,跑到陽台的舉動,那是他的童年在故土的中秋之夜仰望天空時對月光的感受,那時月光帶給他的是陶醉,是享受。

今天,看着那月光,我在想:身在異鄉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的小侄還記得當年的作文嗎?還記得站在高高樓層看月亮的陶醉和童年的稚氣和抱負嗎?還記得那個其樂融融的中秋家人團聚嗎?還能體會到那種氛圍感受到的親情嗎?從一個個越洋電話,我懂得了,在遊子小侄的心裏感受更多的是越來越深的鄉情,是對祖國的眷戀!祖國永遠是根,家永遠是温馨的港灣,不管長多大,不管走到那裏,親情總會把遊子的心永遠牽在一起!

望着柔柔的月光,我的心如小侄在兒時作文中描述的夜空一樣,靜靜如水,而思緒卻漫無邊際的泛濫着……在這皓月當空的中秋之夜,明月見證着人世間濃濃的親情,傳遞着家人朋友之間心靈的互動,慰藉着天涯海角遊子的孤獨,寄託着親人無盡的相思,濃縮着那蔓延的思緒,畢竟我們同在一輪明月下!

遊子思鄉、父母牽掛,是親情的釋然,是家的魅力,自古亦如此,思緒中我的耳邊又彷彿響起小侄兒時朗朗的誦詩聲:“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秋的作文 篇2

如果説春節是舉國歡慶的日子,那麼中秋,則是萬家團圓的時刻。

又到一年中秋時。抬頭仰望夜空,一輪明月正值當頭,月光柔柔的傾灑在身上,我的思緒不由得飄回到幾年前。

每年的中秋節時,奶奶總是會做一大桌子的菜,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賞月,其樂融融。

記得那些年的中秋節晚上,奶奶和媽媽早早的便在廚房忙碌起來,在皎潔的月光下,奶奶的鍋碗瓢盆交響曲是那麼清脆悦耳。爸爸悠然的看着電視,爺爺坐在餐桌旁,把我摟在懷裏,給我講嫦娥和月兔的故事。每當媽媽端上一盤菜放在桌上扭身回廚房時,爺爺就領着我來到桌前,再悄悄的在盤邊夾起一小塊剛剛出鍋的美味,吹一吹後迅速塞進我的嘴裏,然後壞笑着悄聲問:“香不香?”我一邊吧唧着小嘴,一邊連忙點頭。接着又若無其事的繼續給我講故事。因為爺爺的這番偏愛,通常都是幾個菜上桌後,我已經吃了個半飽。

爸爸平時是不喝酒的,可每當這個時候,他總是會在面前擺上酒杯,裝腔作勢的'陪爺爺喝上兩杯。一家人就在推杯換盞中度過了這月圓,人團圓的夜晚。

然而,幾年前,爺爺不幸患上重病離開了我們。

今年的中秋節晚上,廚房裏依舊響起奶奶的鍋碗瓢盆交響曲,卻沒有了往年的歡快。爸爸依舊坐在電視前,手不停的撥弄着遙控器。媽媽依舊忙忙碌碌的端菜上桌,而餐桌前卻沒有了爺爺的身影。我悄悄的從盤邊夾起一塊菜放入嘴中,卻沒有了那時爺爺給我偷嘴的小慌亂和竊喜。

人常説:“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雖然,這是亙古不變的事實,但是我多麼希望人間沒有病痛,沒有苦難,沒有離別;多麼希望年年花好月圓,親人長相廝守。

中秋的作文 篇3

中秋時節,桂花悄然開了。不事張揚地開了,而且開得很盛。

今夜又是個白白的月夜。

夜闌人靜,萬籟俱寂,金風送爽。一人出門沿着熟悉的青青石板小道,踏着迎風輕送的一路芬芳,去追溯桂花給人最愜意的享受,驅散一天的案牘勞神。清淨的朗月和桂香洗滌一切俗念,我便是徹頭徹尾的超然物外的人了。

白日一度喧囂的地方夜裏確實是清淨得沒人來的。

整個夜晚是如此的靜謐,平日院子裏三株熟視無睹的桂樹,早已亭亭如蓋。小花滿枝,弱不禁風,無聲無息灑落一地花雨。“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恍惚間,我感覺到這花雨從雲間月中飄落,飄到髮際,飄到眉間,飄到肩頭,又飄到腳底,一地金黃。信手摺一支桂枝,舒心坐在被夜風吹得如秋水般清涼的草地上。陪伴我的是身邊的桂樹和一身月色。此時此刻,我再不是孤獨的人了,妙不可言的是乾脆舒展地平躺下,仰面,睜開眼可見一泓水墨渲染的蒼穹,還能聽見微風對秋草的私語。嗅着手中的桂枝,沁人心脾的清芬讓我不經意想到古人名登高榜為蟾宮折桂的故事。一支桂枝在手,我想我沒有虛擲和辜負今宵的時光,以往白天的苦讀和祖輩的'期望如此輕而易舉地變為現實了。我為這短暫的虛無的成就感暗自慶幸,心底一陣竊喜,並偷偷地露出了一絲淺笑。

在這種夜涼如水清寂恬淡孤芳自賞的氛圍裏,我覺得就缺易安居士沒來了,這深沉的夜世界我頓感少了知音,不由想起她在《鷓鴣天;桂花》中的佳句來: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間第一流。

桂花是先聞到其香,再見其花的,猛然讓人想起花事。它身處幽境,遠離塵囂,小花小朵卻十里香飄,體性柔婉,惹人憐愛。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第一次讀到袁枚這首詩時,我便心生許多感動來。陽光照不到地方,青春照樣自我蓬勃。卑微的苔花小如米粒,卻毫無羞色,依然學着牡丹的樣子,怒放生命!桂花與苔花何其相似,非要淡綠的葉子襯托出碩大的紅花才算是上品麼?中秋時分的花草是經不住風霜的,很難挽留盛時的顏色。惟有桂花獨冠中秋,輕黃淡泊的風骨別具一格,自然要屬花間第一流了。花非花,花解語。無須要披紅掛綠,絢爛多姿,來吸引觀者的眼球,博得眾人的喝彩吧。或許,柔弱嬌小者,不顯山不露水,暗藏花形,默默奉獻出幽香,豈不更叫人感歎。桂花不言,香自飄遠。

月在雲中潛行,來去無礙,喜歡在秋日裏淺吟低唱的小蟲們今晚也悄然無聲了。

月光送過來桂樹婆娑的影子,印在地上斑斑駁駁。天上一輪滿月,清亮澄明,星子零碎地點綴在深邃如海的夜幕上,擠眉弄眼的,煞是可愛。

起身,慢慢踱步幽徑,微風過處,清香脈脈,再舉頭一望掛在樹梢的明月,我便懷疑這芳醇的清香是不是吳剛捧出的桂花酒?

寂寞嗎,吳剛?月中的桂樹可砍倒了?

世人都説廣寒宮十分寂寥,我想世人所説吳剛孤苦,嫦娥寂寞的擔心全是多餘的。反倒給聯想豐富的人們平添無盡的遐想!是啊,何苦為身犯天規戒律去傷懷,吳剛嫦娥們要比地上的“謫仙”強之千百倍。吳剛的桂樹確也難砍了點,一砍就砍了上千年,這不是在消磨寂寞時光麼。但嫦娥你又何必為當初貪食兩顆不死藥而痛苦後悔呢,又何須去追憶那些即成事實的蒼茫往事,又何必為身不由己而一籌莫展抱疚終身呢。此生此夜我不為錙銖必較,不也落得寵辱兩忘,自在逍遙麼。

樹影搖曳,月色甜甜的,淡淡的。長夜廝守在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桂樹旁,於我有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碧綠厚大的葉子腋下裹着淡黃的小花,冷香襲人。天上月光中朦朧的樹影依稀可辨,只是看不清生命不息,砍樹不止的吳剛了。快砍桂樹吧,吳剛。正如辛棄疾所説:“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桂樹是美好事物,焚琴煮鶴之事斷然做不得的,為了月亮更加清朗,砍去枝葉紛繁的桂樹,月光自然更為皎潔。世人不會為此事深感怨怨艾艾,這並非對桂花存有不應有的惡意和不敬。一些事情也是互為因果的,柳永一首《望海潮》詠錢塘之詞遠播海內,一時廣為傳唱,一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勾起金主完顏亮“投鞭渡江”、“立馬吳山”的勃勃野心。公元1161年八月,一個有月的中秋節,完顏亮寫下了一首《鵲橋仙;待月》的詞:“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虯髯睰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一揮截斷紫雲腰,仔細看、嫦娥體態。”詞的最後一句語意雙關,表面要截雲看月,其實內心深處卻充滿對南宋的凱覦,暗藏殺機。此次中秋賞月後不久,九月初,完顏亮即親自領兵二十七萬,分四路南下攻宋。金兵犯境之後,金戈鐵馬,狼煙四起,踏碎了宋室香豔的春秋大夢。南宋主和派一再求和妥協,造成中原淪喪,山河殘破。“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公元1174年,也是個中秋之夜,幾經坎坷,幾度沉浮的詞人辛棄疾也對月感懷,扼腕山河分裂,壯志難酬。拔劍四顧,遂起沙場點兵,收復中原之志,也就發出了斫去月中桂影與清明政治的千古浩歎......世事茫茫,神州疆土何時一統,一如今夜這輪圓月。

染了一身的清香,披了一身的月色,這是桂花留給我的香吻,也是圓月目送我的眼光。踽踽走出曾一度屬於我的世界,輕鬆而又負重的往回走。是夜,伏案寫了名為《憶秦娥;中秋》的幾行文字:

常憶故園三秋桂/夢中別情愁難揮/愁難揮/海峽兩岸/無限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