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中秋節>

精選中秋節主題作文八篇

中秋節 閲讀(1.01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主題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中秋節主題作文八篇

中秋節主題作文 篇1

深秋,這個讓人思念、多愁善感的季節。每到此刻,我都會想起那個讓我後悔一輩人的人。

佛説:“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這種緣分是怎麼樣一種珍貴與幸福啊!沒想到這一句話,我總是後悔。那時的我很驕傲,自大,記得很清楚,在上三年級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曾這樣對我説:“哼,你那麼自大,別人都説你,都不願跟你玩。”我聽了,那時的驕傲,怎允許我忍氣吞聲?我很氣憤,哭了一上午,老師發現了,弄清了原委,調解了我們。可是,我們的友誼也斷了。沒過多久,她告訴我説:“我就要去昆明上學了,我們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了。”那時的我還很高興,終於可以不見她了。他默默無聞地走了,但那一幕我記得很清楚。

現在的我,早已改變原來那個驕傲、自大的形象。我九年級了,六年的時間,我曾無數次想起她,可是記憶已經模糊了她的面容,我好後悔,我欠她一聲:“對不起。”可是再也沒機會了,我懊惱過自己,為什麼當時當她告訴我她要走時,我很高興。我很想念她。每到中秋,我都會想着她,對不起她。可是,時間懲罰我當年的無知,讓我們不再相見,我相信這會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現在,又到中秋,拿着月餅,望着圓月,我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後悔,一個人在也夜涼如水的中秋佳夜痛哭起來:“對不起,我真的很對不起你,難道我們真的一別就是一世嗎?我好後悔,我真的很恨自己,你能聽到我對你的悔恨嗎?魏!”

魏,希望你能聽到我遲來的道歉,願在遠方的你,一切平安,一切安好。我每天會依舊站在我們以前玩時的路口,等着你來,盼着你來,盼着你的遙遙歸期!

中秋節主題作文 篇2

中秋節到了,我和媽媽卻一直在逛家居廣場。太陽快下山了,我們才逛完。後來,我們準備去書城必勝客吃飯。在路上,我無意中透過車窗看見圓圓的月亮鑲嵌在空中。奇怪!怎麼今年的月亮不是那麼圓呢?哦,我知道了,可能是爸爸不在身邊陪同(陪伴)我們的緣故吧。那時,我又看了看媽媽,他(她)正在全神貫注的開車,一陣涼風吹過來,感到格外涼爽。

不知不覺就到了必勝客。剛進餐廳,手機突然響了。我一看手機,原來是爸爸!我趕緊接通電話,和他聊了很久很久。説實話,我很想爸爸。

我真希望下一次中秋節,除了爸爸,還有爺爺、奶奶都能聚在一起團圓。但我還是要感謝媽媽每年中秋都能陪着我。

中秋節主題作文 篇3

突突突突汽車的馬達聲由遠而近,房間的敲門聲也應聲而響,人們紛紛入座,賀中秋活動即將拉開序幕。汪汪喔——汪汪—喔幾聲雷鳴般的犬吠聲突然響起,引來鬨堂大笑。原來我家的小狗晶晶早就和這兒的小狗小白早早潛伏在大圓桌下,正等表演它們的拿手好戲唱歌呢。它們翻滾着,追逐着,犬聲時而高,時而低,時而長,時而短一浪高過一浪,一個唱,一個和,給大家獻上了一首別開生面的男生二重唱呢!隨着一聲開動!大家不約而同地舉杯慶賀,歡樂祥和的氣氛讓謝伯伯詩興大發,只見他趁着幾分醉意搖頭晃腦地脱口而出:中秋佳節慶團圓,火樹銀花不夜天。月朗星輝萬家樂,歡歌笑語舞蹁躚。改革開放換新天,民富國強世界先。社會和諧萬家樂,中秋佳節慶團圓。話音剛落,便贏得滿堂喝彩,聞叔叔趕緊按下快門留住這精彩瞬間。一聲聲的祝福,一次次的敬酒,一個個的擁抱似乎都不足以表達此刻的激動與歡愉。難有機會坐在一起放鬆疲憊的心情,晚會現場笑聲不斷,喜悦之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人們盡情地吃着,唱着,跳着。

突然,小宇被聞叔叔悄悄叫了出去,到底幹什麼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悄悄地跟了上去,透過窗口看到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咦?這是誰的生日啊?該不會是謝伯伯(小宇的爸爸)的生日吧!我飛快地回到會場,免得泄漏天機。那兒的燈早已熄滅,窗外燭光微微閃過,小宇端着生日蛋糕緩緩走到爸爸身邊,把蛋糕放在桌子上。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大家齊聲唱着生日歌,我們隨手把掛在綵帶上的氣球一個個擠爆:噼啪劈啪、噼裏啪啦——放鞭炮似的聲音,把兩隻小狗給嚇蒙了,回過神來又為大家上演拿手好戲-----二重唱!它們越唱越越歡,還時時變換着調兒,讓大家大飽耳福,它們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今夜之星。大家的歌聲,哈哈哈哈、哇嘎嘎嘎嘎!的笑聲,祝福聲隨着陣陣清風飄得很遠很遠。

中秋節主題作文 篇4

寂寥的夜晚,天空中掛着一輪圓月。我漫步在寧靜的公園湖畔,湖水倒映着月兒那皎潔的身姿,伴着那閃爍的光影,湖邊柳枝歡快的跳躍着。雖是深秋的季節,涼風不時地從遠處襲來,但那晶瑩透徹的月光依舊在我的心中泛起了一絲暖暖的漣漪……。

月光如水——她讓我感悟着生活,感覺着快樂。每當夜晚降臨的時候,我都會親眼的看一看是否有月亮在天空中懸掛,是否可以看到那如水的月光。她就像明鏡一樣使我從中體會着各種生活的影像,有美好,也有酸楚和苦澀,然而,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生活的快樂。因為如水的月光像涓涓小溪一般流淌在我跳動的心房,煩惱似乎頃刻間煙硝雲散,心在瞬間清澈見底般的亮堂起來。

月光如畫——她美麗,她嬌媚。在那如畫的月光中我看到了山川,看到了大海,看到了嫦娥那婀娜的身姿,更看到了月下老人那慈祥的笑臉。山川蜿蜒起伏,大海波濤洶湧,嫦娥美麗動人,月下老人善良忠厚。我在月光的美麗畫卷中盪漾着,享受着。

月光如詩——美麗的月光從遙遠的天際來到人間,將她那古老的傳説張揚着。那豈止是月下老人娓娓道來的動人故事,又何嘗不是嫦娥奔月劃過太空而書寫的一首幽美詩章呢。

月光如歌——銀色亮麗,猶如一束光纖編織而成的長長的帶子,更是串串音符鑲嵌在蒼穹的宇宙之中,伴着江河湖海的滔滔吼聲,唱響了一首古老和現實相結合的,從猿到人的曠世不朽的歌。那是不同膚色,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用生命譜寫的.偉大頌歌,她經久不息的在茫茫的夜空中迴盪着。

中秋節主題作文 篇5

又是一輪月圓時,今年的中秋佳節到了。

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家還像往年一樣熱鬧。節日到來的前幾天,爸爸媽媽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月餅。有爺爺奶奶愛吃的酥軟的蕎餅和老式月餅,有我最喜歡吃的雲腿玫瑰月餅、核桃、板栗。

中秋節早上,我和爸爸、姑媽來到農貿市場,啊!人真多,商販和顧客都比平常多了好幾倍。商販不停地吆喝,顧客在選購自己所需的物品,我們也走走停停,不一會大兜小兜的物品選購了。中午我們家就開始準備節日豐盛的晚餐,我們家每到節日都是姑媽回來做飯,姑媽真勤奮,忙裏忙外,廚房裏不時飄出媽媽她們的笑聲。開飯時,大伯家回來了,只有大哥哥上大學去了,沒有回家。我們有説有笑地開始了晚餐,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奶奶和媽媽擺出各式月餅、食物還有許多水果,祭完月亮,我們開始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爸爸給我講了關於中秋的由來,和與中秋節有關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傳説。我聽得津津有味。抬頭看着那輪皎潔的月亮,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吃着月餅,聽着爸爸講的關於月亮的傳説,使我增長了知識。再看看爺爺奶奶臉上洋溢的笑容,全家人其樂融融、和和美美的家庭氣氛感染了我。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了月宮裏那隻漂亮的小白兔,夢到了許多許多。我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節。

中秋節主題作文 篇6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隨着中秋節的鐘聲響起,人們又沉浸在了忙碌與歡笑當中。

早晨,大人們早早地起了牀去買各種水果、佳餚,市場上到處是水果攤,那笑紅了臉的蘋果、玲瓏剔透的葡萄、黃中泛綠的梨子擠滿攤位,讓人看着就嘴饞。攤主笑吟吟的招待買東西的客人們,大街小巷,人們手裏提着大包小包的,臉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老婆婆們也聚在一個亭子中,七嘴八舌的聊起了八卦;老爺爺們卻是圍在一起下棋,每下一顆棋子,老爺爺都會緊皺着眉頭,手捏緊棋子,深思一番才下定他,是多麼的謹慎小心啊。大過節的,小孩子們也不閒着,拉着家裏的長輩去買各種燈籠、玩具、炮竹……平時冷清的街道一下子熱鬧起來。

傍晚時分,媽媽開車載我們一家子回鄉下看舞草龍。草龍是用收割後的稻草編織成的,每年的今天,家家户户都會回來舞草龍。年輕力壯的大哥哥們負責抬草龍,還有一位大哥哥在前頭抬草龍的糖口。村裏的老樂隊一鼓一鑼一長號的奏起樂來,給鄉村的中秋增添了不少的氣氛。那草龍搖頭晃腦、甩身擺尾,活靈活現。龍的身上插滿了香火和熒光棒,這條栩栩如生的大草龍,為人們點起了希望,為人們舞來了喜氣。草龍每探訪一户人家,在家裏收購者的人總會插一大把香火,然後放一掛鞭炮,據説,這樣就會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呢。臨近舞龍結束,我和媽媽跟着人羣來到河岸邊,目送着人們把“海龍王”送過“海”去……

中秋圓月下,抑或有一羣老人,正坐在河塘的岸邊,沏上一壺上等濃茶,侃侃那過去的歲月,聊聊那今夜沒有回來團聚的異地親人。中年村姑們也從各自的家中抬一張桌子出來拼在一起,然後把早就準備好了的各種月餅和水果擺滿了桌子,等待着大家來分享。小孩子們也在今晚丟了睡意,效仿着大人們圍坐在一起,紛紛拿出各自的小玩意顯擺着,分享着。

“慧兒,你看!”媽媽手指着圓月説:“那月亮多漂亮,像什麼呢?”“月餅!”我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小吃貨,就知道你往好吃的上面想。你背一首有關月亮的詩聽聽,要是背不出,就甭吃今晚的月餅了!”“哼!想為難我。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走過中秋,走過忙碌,望着圓圓的亮亮的金秋月,走進夢想,走進夢鄉。

中秋節主題作文 篇7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都説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中秋節這一份思戀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着的時候。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説起中秋的來源,民間一直流傳着多個不同的傳説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着月精。

傳説,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輪流出現,照亮大地和給大地帶來温暖,但有一天,十個太陽卻一起出現,大地上的農作物都被烤焦了。這時,有一個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個太陽射了下來,替萬民消除了災難。人們於是把他擁立為王。后羿當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隨意殺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長生不老,跑到崑崙山盜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藥, 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長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藥偷來吃了,於是她自己就輕飄飄地飛上了月宮。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説法是,在月宮裏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後來,一般婦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宮裏的嫦娥遙祭。

説起中秋節,大家都會想到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中秋節吃月餅據説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古時,按習慣是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陽,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所謂

“祭日祭月不宜遲,仲春仲秋剛適時”,但在六朝以前,中秋不為人們所重視,到了唐代,才逐漸被人們重視,因為皇宮裏傳出了一個有關唐明皇八月十五遊月宮的傳説。據《唐逸史》記載:

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衞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唐代就有了。《洛中見聞》中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味極美。他聽説新科盡是在曲江開宴,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他們,這是有關月餅初見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已有“荷葉”,“金花”,“芙蓉”等花色名目,蘇東坡曾稱讚月餅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酥油,飴是飴糖。

到了明朝,祭月之風甚行。明世宗還派官員大興土木修建了夕月壇,即現在的北京月壇公園。這是皇宮朝廷專門祭月的地方。皇帝每三年必親自去祭一次“夜明之神”,餘年遣文武百官主祭。同時,中秋還在大內禁宮中舉行祭月活動。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 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

到如今,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主題作文 篇8

奶奶家有一棵板栗樹,每年中秋節前後,都會結起一隻只惹人喜愛的“小刺蝟”,所以到奶奶家過節時,都要搶着幫奶奶打板慄。打板慄對我來説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中秋節一跨進家門就大嚷:“爺爺奶奶,我要打板慄!”爺爺奶奶總是樂呵呵地説:“好的!”爸爸和奶奶扛着梯子和竹竿,我樂顛顛地跟在後面,來到板栗樹下,爸爸舉起竹竿,小心翼翼地站上梯子,對着樹丫一陣猛打,“小刺蝟”忍不住疼痛,迫不及待地往下竄,躲進了草叢,有的“小刺蝟”肚皮爆開了,像在對我呲牙咧嘴。打完了,奶奶拿着鐵夾在草叢中尋找受傷的“小刺蝟”,我跑東跑西,尋找着從“小刺蝟”肚裏滾出來的板栗,不知不覺就裝滿了一籮筐。回到家,奶奶拿着剪刀剪開“小刺蝟”,取出板栗,我搶先吃了一個,啊!好脆啊,新鮮的板栗就是好吃。板栗有很多種吃法,燒着吃,軟軟的,適合老人,板栗燒雞就是一道好菜;炒着吃,香噴噴的;生吃,嫩黃嫩黃的,又脆又香,特別是剛從樹上打下的,更是美味;而我最喜歡的是被露水浸透四五個晚上的板栗,外軟裏脆,甜甜的,用我的話説,那就是——比蜜還甜呢!家鄉的板栗,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