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元宵節>

精選元宵節的作文合集五篇

元宵節 閲讀(1.3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元宵節的作文合集五篇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説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元宵節到了,媽媽顯得不是那麼高興,可我和不是這樣的,因為今天又要放煙花了。

到了晚上,給我買了很多煙花,加起來至少有兩、三百元呢!我還向要燈籠,説:“這麼多花筒,足夠你玩的了。”我不很情願的説:“不幹嗎,!”“那……回家我給你做一個,行嗎?”説。我説:“行啊!”

全家吃過團圓飯,開始放煙花了。第一次放的是:星星跳舞。這個煙花一聲長嘯,只衝天空,一條火線迅速分成了無數道金光,又匯成一個大星星,最後只聽見“叭”的一聲,星星炸開了,從天空中落下來的是五光十色的紙片,美麗極了!像天女散花,更像天使跳舞。

第二次放的煙花比第一次放的還要好看,從花筒中衝出了一個大火球,在天空中“炸”開了,五彩繽紛的火條從天而降,像下起了奇光異彩的大雪……

煙花多麼漂亮啊!各式各樣,有“菊花”、“月季花”、“老鷹”、“鸚鵡”、“仙鶴”、“蜈蚣”……就是沒有“牽牛花”式的,我對説:“快點兒讓我們的“牽牛花”飛上天吧!”

煙花多美麗,我真想每天都過元宵節啊!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民間意義上,只要沒過了元宵都算春節。百姓眼裏,這是春節最後的狂歡,也是民俗的盛大展示。在外的這些年,雖然多數年份都能回老家過春節,但能過元宵的幾乎沒有。早聽説故鄉今年元宵燈會規模空前,只可惜不能親見,進城後關於元宵的記憶就只剩城市燈會了。印象中關於老家元宵的印象侷限於小時候的記憶。

城裏的元宵最耀眼的是燈展,隨着聲光電科技的進步,燈的外觀,材質,動態,音響都與時俱進,高大上自不必説,觀者人潮湧動磨肩接踵,也熱鬧非凡。此前好幾回從住地進城區看燈,都因交通管制或因擁擠坐不上回程的車子,徒步走了老長的路才返回家裏,近年節慶外出都格外小心。記憶中鄉村元宵的燈是移動的,叫遊燈/遊枰,人們或抬或舉着燈沿街巷遊走,鑼鼓開路,大老遠就能聽到,多數人在家門口就能賞燈。相比起來,城裏是人隨燈轉,而鄉村是燈隨人轉,更親民一些。用一個比喻:城裏的元宵是超市裏冰鎮的包裝精緻的高檔元宵,鄉村的元宵是土灶上老媽煮着的自制元宵。

遊燈的主角自然是各色的花燈花籃,都是由老藝人純手工製做。我有個本族奶奶是做花籃的能手,以前村裏只要有辦元宵遊燈都會請她參加做燈,大多也是義務的,村裏會提供材料,或提供一點實物贈送。她們用竹蔑紮成花燈骨架,糊上雕刻着各色鏤空花紋的彩紙。造型各式各樣,有吉祥文字燈,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恭賀元宵之類。有單字做一燈成一組,也有多字一起做成燈箱的,互相搭配成一套一套,用頂部向前彎的竹杆挑着。多數燈一人就可提得動,也有需多人抬的大花籃,還有機關精巧的走馬燈。記憶中老街上有個叫享耐的五金師傅心靈手巧,算是村裏最早把玩電器的人,他做的電動花燈曾是鄉親們每年的期待,記得有一年他做了個能轉動推磨的人物花燈,令鄉親們十分讚歎。如今許多原來做燈的老藝人都相繼去世,年輕人都忙於外出賺錢,許多手藝都瀕臨失傳,但科技進步也讓花燈有了新的花樣,走馬燈早就不稀奇了,原來的燭火也多數換了電瓶燈。韻味是淡了些,但也方便安全了。記憶中小時候還沒到遊燈結束,有些燈己被晃動的燭火燒了一個一個黑洞,也有燒得只剩個骨架的,提燈的人難免有愧,但鄉親們除了給他一個善意的笑沒人責怪他這也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活。

元宵遊燈是全村的一個集體大事,以前通常按舊時生產隊的組織東南西北四個連隊各組織一隊花燈,各隊間似乎有一定的榮譽競爭關係,大體以羣眾的口碑為憑。每隊的標配大約是先頭鑼鼓隊開路,隨後是一隻舞獅,然後是花燈隊和神像香火,壓軸的`是叫作鐵枝的民間技藝,我們土話叫枰為閩東地區獨有。枰的花色造型和寓意是鐵枝標誌性的水平展示。需要有文化修養和做枰實踐經驗的長輩作指導。師傅用木料搭起一個大約兩張牀大小的方形移動平台,枱面垂直方向裝上像枝叉一樣的鐵架子,高的能達到3米左右,上面安上軟墊,選身段纖巧聰穎又膽大的孩童化粧成各色戲劇人物牢牢固定在鐵架上,多的能承載七八個人,襯上各種花草樹木燈光等佈景。它的奧妙是經過服裝和道具的遮藏,讓人感覺不到有鐵架的存在。遠看過去,枰上的人物都像懸浮在空中一樣。每個枰就是一個栩栩如生的戲劇場景,比如牛郎織女八仙過海西遊記等。村民自家小孩能被選上枰也是一項榮光,雖濃粧豔抹,但不知為何,眾人還是能知道某個角色是誰家小孩,評頭品足一番。當然,也難免有人看走眼把張三家的男孩看成李四家的女孩的,爭論一番,最終恍然一笑。如此寵大的移動造景古時候全靠眾人接力抬着在卵石鋪就的村道上巡遊,現在路好了,大多改用動力牽引,省力不少。

遊神是遊燈活動的組成部分,前前後後都有許多和百姓互動的環節,比如鳴鞭迎神和交換香火。當遊燈隊伍快到自家門前時各户都鳴鞭歡迎,雙手捧着香火在門前恭候,神像經過時就用手裏的香火和遊神的香火交換並插在自家門前和神案上,喻意接福接平安。

這些年鄉村大有民俗復興的態勢,結合旅遊的發展,許多漸被淡忘的傳統民俗重新煥發生機。老家今年的元宵遊燈規模空前,多年未見的雙溪古鎮香火龍和沉寂12載曾經作為乾源村特色的白蛇燈也作為重要的節目參加遊燈,加上交通便利,賓客雲集,熱鬧的程度與古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我遠在外地,不能親身感受,好在信息科技發達,讓我也能通過微信朋友圈飽了一回眼福。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春節剛過,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這又是一個閤家團圓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吃元宵、觀燈和猜燈謎。 我和同學韓佳倪相約,晚上六點先去英雄廣場看燈展,後到市政府廣場看焰火表演。

一路上,街道兩旁的樹冠上披掛着銀白色珍珠鏈似的彩燈珠兒,高樓大廈上裝飾着絢麗多彩的霓虹燈,在夜幕的映襯下,彷彿仙境一般。

英雄廣場上的燈展規模很大,那裏早已到處是燈山人海,龍騰魚躍,鳥飛花放,觀燈的人們熙熙攘攘、神采飛揚。今年是龍年,當然少不了龍燈,一個個龍燈非常雄偉壯觀。還有“高樓”燈、“汽車”燈。一座彩燈都是那麼精美別緻,五彩繽紛,看得我眼花繚亂。在路邊的小攤兒上,我和韓佳倪每人都買了一個能閃閃發光的面具,戴在頭上十分好看,爺爺還專門給我們倆拍照留念!

逛完燈展,我們又興致勃勃地來到市政府廣場等待觀看焰火表演。

七點三十五分,廣場上突然響起一陣驚天動地的花炮聲,大地都在微微顫動,頓時有一簇簇焰火騰空而起並迅速綻放,廣場的上空立刻映成紅彤彤一片,焰火晚會開始了!

接下來的焰火表演,一波比一波好看。在空中綻放的巨大焰火,有的像菊花,有的像蒲公英,有的像水母,還有的像刺蝟和仙人球,有的像瀑布,焰火熄滅的一瞬又像流星雨,還有小紅燈籠緩緩落下呢!每個焰火都很大,大得都蓋住了天,有紅色、黃色、綠色和紫色。真是奼紫嫣紅,五光十色,令人歎為觀止。

焰火晚會結束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鐘,回到家我仍然沉浸在花燈和焰火的海洋之中,我一邊吃着煮好的元宵,一邊祝福:衷心祝願我們祖國,今後更加繁花似錦、繁榮昌盛!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元宵節來了!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春節活動的一個高潮,過了元宵節,這年才算真正過完了。在古代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或“燈節”,到現在已有二千年的歷史了。民間有逛燈會、社火表演、喝酒、猜謎、放煙花等活動,俗稱正月十五鬧元宵。所以呢,元宵節是一個“眼睛”的節日,但同時也就是一個“嘴巴”的節日。

我們這兒並不是什麼古城,沒有什麼廟會,也沒有燈會,我們有的就是縣政府組織的每年一次的放煙花活動。放煙花的地點就定在縣政府門前。大約七點左右。

我們趕去看煙花時已經有一些的晚了,花炮已經開始燃放。那裏人山人海,熱鬧極了!我們先是看到無數個孔明燈升上天空,我連忙許願。還沒來得及閉上眼睛,只聽一聲巨響,煙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美麗的火花,同時掉下來一個個“降落傘”,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有的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又像花朵一樣綻放開來,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天空中的煙花越來越多,形態各異。有的像撐開的傘,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有的像數十條金色的銀蛇,扭動着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麗,迷人的畫面。

我們被罩在五彩斑斕的煙花下面,有一種仙女飛天的感覺;又像是若大的空間,只有我自己在遨遊神州。

欣賞煙花之餘,“吃”這也是必不可少的。宋代已有元宵節家家吃湯圓的習俗,取其平安吉利,閤家團圓之意。賞完煙花,我們也要回家吃湯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