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範文城>節日範本>清明節>

實用的又一年清明節作文彙編六篇

清明節 閲讀(2.67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又一年清明節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又一年清明節作文彙編六篇
又一年清明節作文 篇1

這個清明節放了三天假,作業不算多,我去給爺爺掃了墓,也算出去玩了下,透了透氣,老媽真煩人啊,又讓我做了許多的練習,我亂做一氣,結果又被老媽K,哎,看來我還是用心的做練習吧。要不時間浪費了,沒有玩成,也沒有學到東西。

又一年清明節作文 篇2

又是一年清明節……

我和你説好了不再見面,但我還是時常把你孜孜深深地懷念。

我和你説好了不再想念,但我還是會重温和你相聚的畫面。

我只會把放手含在嘴邊,把你痴痴地在心裏不願刪除,過去的時間遺留在角落裏太久,而我卻用破碎和殘留的記憶一次又一次地把你複製,我粘不到一起,就傷心地哭了……

原以為我會姿情地堅守着我的每一個承諾,可現實告訴我,我是個多麼容易拋棄諾言的人,許多我念念不忘的事,就在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被我念念不忘地忘記了。夜深人靜時,我望向窗外,心已被傷感擁抱,我才知道,康乃馨的芳香,是不變的味道,我對你的愛一如既往……

又是一年清明節……

我在成長中尋求着內心的一份灑脱和在堅守中追求着對人生旅途的仄然。我知道我應該嘗試着學會讓自己放手,不能挽回的遺憾,苦苦追求也於事無補……

我知道沒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可你知道,被別人思念,而你卻永遠不能出現的那種痛嗎?時間長了,也就沒有痛了,可每當看到康乃馨時,我就會聞到你身上的味道,久久不能忘懷那種沁人心脾的香……

又是一年清明節……

細雨和潤了春風,在這個可人的時節,我漫步在清靜的校園,淡淡的憂傷和學生的送行縈繞在心頭,我想着被你擁抱的滋味,我想着和你牽手散步的畫面,我想着你罵我不像“女孩子”的面容,我想着……竟流下一串串清涼的淚滴,冰冷冷地拍打在我“雙手合十”的手上,好個不爭氣的眼淚……

漫天清明紙券飛舞時,我一次次盼望你能在我的夢中和我相約,讓我和你不要斷了聯繫,你那邊有電話嗎?如果有,請告訴我你們的號碼,我要知道:你還好嗎?親愛的,要多多保重!

你不要孤單,因為在每年的這個時節,你的最愛都會用自己顯得蒼白而無力的語言寫着自己內心微弱的情感,把自己最美妙的祝福按時送到你耳畔……

親愛的,多多保重!淚眼朦朧中,又是一年清明節……

又一年清明節作文 篇3

時間匆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如期而至。大概,沒有人會喜歡這個日子吧。因為,它總是讓人想起已逝世的親人或朋友,令人傷心的往事也總會在這個時候在腦海裏重演

那是前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在家裏看書,突然聽到前面太奶奶家傳來一陣哭聲我感覺好奇怪,大白天的,是誰在哭呀?我正要出去看個究竟,奶奶回來了,眼角紅紅,像剛剛哭過了一樣,我更納悶了,奶奶,您這是怎麼啦?奶奶悲悲切切,吐字是如此的清晰,昊昊,你太奶奶死了!什麼?死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不!不!一定是奶奶在跟我開玩笑!太奶奶人這麼好,昨天晚上我去看她的時候還好好的,還笑嘻嘻的摸過我的臉,怎麼説死就死了呢?不!不!不!不可能!我衝出家門,飛快地跑到太奶奶家,咦?太奶奶是怎麼了?怎麼躺在牀上一動也不動,還有好多人圍着她?我趕緊奔過去摸太奶奶的手,冰涼冰涼的,太奶奶!我哭着撲到太奶奶身上,太奶奶,您怎麼不理我啊?

淚水已不知何時濕潤了我的眼。太奶奶,我真的好想您!

又一年清明節作文 篇4

四月的雨絲紛紛擾擾,將深埋心底的思念,輕描淡寫。

我不喜歡清明。四月四,沒由來的愁緒,像雨絲一樣,剪不斷,理還亂。再者,給故去的人送東西,相信他們會回來吃飯,不是無稽之談嗎?不過是封建迷信罷了,不應放心上。

春,濕氣,雨霧停。被父親逼迫出門的我,在濕滑的青石板上不滿地走着,樹木鬱鬱葱葱,草地上的水未乾,滲進褲腳,冰冷。父親拿着東西,走在前方,一句話也不説。

山路崎嶇,泥濘的土粘着鞋底,輾轉到一方墓前,止步。以目光打量,所見之處,盡是荒涼,腳下,幾盞褪色的燈籠,靜靜地躺着。墓前,字體上落了青苔,很綠,像是從墳墓里長出來的,彷彿不留意,就會爬到身上來,陰森得讓人不想多待。

父親倒沒什麼感覺,用手拔着肆意的雜草,輕輕拿起東西端端正正地擺好,而後將一束白菊穩穩地擺在墓前,他做得很慢,像是在回憶什麼。而後,我看他將一瓶家裏釀的酒放在了碗邊,我記得,爺爺生前很喜歡喝酒,我看着父親,曾和他提起爺爺,他總是閉口不言,我以為是人散了,記憶淡了,沒想到,他一直記得,但生活不允許他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薄涼的人,是我。

他的背影悲涼,歲月在他身上刻下的'滄桑,密密麻麻。我小心地走近,他好像想説些什麼,張了張嘴,卻又止住了,未發一言,是風,吹紅了他的眼。他從回憶裏醒來,無力地揮手,讓我拜三拜,我一掃之前的不忿,低頭彎腰,“爺爺,您現在很幸福吧,我們都挺好的……拜完後,我抬頭,看着眼前的墳,淚光打轉。

我曾以為最傷感的不過是“欲語淚先流”,才知道,還有一種,是近在咫尺,近到彷彿跨過一座墓,我就能看到你,卻遠在天涯,遠到你只活在回憶裏。

我忽然明白了,父親喊我出門的意義,有些人,離開了就不會回來,可他們還活在以往的歲月裏,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忘了,那還有誰記得他們?

或許我們逃不開遺忘,清明的存在,是在提醒着我們,別忘了記憶裏與世長辭的人。他們的名字不被提及,故事無人銘記,但值得高興的是,我還記得,只要我記得,他們就不曾離開。

清明,一年一次,我也想和記憶中的人,好好吃頓飯,話一話家常。

又一年清明節作文 篇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大早就起牀了 ,今天我要和我的姨媽、姨佰、爸爸媽媽一塊兒到鳳棲山去給舅舅掃墓。

姨佰的汽車在路上走,路上開滿了梨花、桃花,真漂亮!到目的地,我們下了車,在山底下買了燒的紙和冥幣和花,還借了一個桶,我在買紙的地方看了看竟然還有紙糊的樓房、汽車、電視……一會兒來到了墓碑前。媽媽拿了一條毛巾把墓碑擦得乾乾淨淨的,爸爸和姨佰把花貼到了墓碑上。姨媽在墓碑上插了香,放了蠟燭,還擺了許多好吃的。我們把桶放到地上。接着我們開始燒紙、冥幣,還有那些吃的,姨媽還在墓碑前説了好多的話。 我一開始還不明白為什麼要把那些東西燒掉,後來爸爸説,舅舅的屍體被燒掉了,他的靈魂飛上了天,把東西燒掉的話……爸爸解釋後,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要把供品燒掉了。

最後我們清理好了墓地,離開墓園,準備回家。

又一年清明節作文 篇6

“杜鵑紅,菜花黃,清明爆竹牽人腸。”清明前後,天氣逐漸回暖,正是人們出門踏青掃墓的好時節。今天,我嚐到了妻子精心準備的青糰子。凝視着這一團團碧玉,嗅着這沁人心脾的芳香氣息,童年跟隨老師去掃墓的趣事,又重臨我的心頭。

三十多年前,我在本村的榮春完小就讀。那時學校辦學條件十分差,校舍就設立在楊家大祠堂裏。(十多年前,政府另選地址,新修教學樓,將這所國小與棕園、沙坪完小合併為西平完小。)那時,榮春完小規模不大,印象中只有七八位老師,大多是本村聘請的民辦教師;五個年級,學生不足二百人。但每年清明節,學校總會組織全校師生去掃墓。平時,學校難得有一次校外活動,因為能出到野外活動,掃墓活動的那一整天是我們國小生最高興的一天,也是最難忘的一天。

清明臨近時,學校會選定一個晴朗天氣作為祭掃日。上午,老師們就開始分頭忙碌起來,買各色紙張,找借剪刀,砍竹子、柏樹枝條。之後,心靈手巧的周校長帶領和指導高年級女生一起剪扎白紙花;男老師呢,帶領高年級男生負責破竹子,用篾條、柏樹枝、各色紙花扎糊一個大花圈,中間鑲上一個大“奠”字,兩旁再貼上輓聯。我們低中年級同學,通常沒有老師管,也幫不上任何忙,一上午就待在教室裏,齊聲讀課文、一遍一遍地唱歌,有時到門口、窗户邊引頸伸頭看熱鬧。偶爾會有老師進來看看,我們見了,一溜煙地跑回座位坐好,繼續讀課文、唱歌。老師們一忙,要求就簡單,只要我們不跑出教室外,下下座位、講講話、做做遊戲,是沒有什麼事的。到後來,教室裏往往亂成一鍋粥。

中午放學,因為下午不上課,書包都會帶回去。回到家,我們就要飯吃,慌忙吃完,撂下飯碗,按照老師的吩咐換上乾淨衣服,繫上幾天前就洗好的紅領巾,急不可耐地跑去學校。看看上課時間差不多了,老師晃動搖鈴(那搖鈴,跟《西遊記》裏的那件降妖伏魔的法器差不多),我們聽了鈴聲,各自回教室,等待老師到來前的唱歌聲格外響亮。班主任進來,宣佈活動紀律,然後我們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走出教室,在操場上列隊站好,老師們分給我們每人一朵素淨的白花。等所有老師到齊,鮮豔的隊旗、漂亮的花圈擺到前面,鑼鼓分派到了高年級哥哥們的手裏,校長照例重複一遍紀律之後,她一聲令下“出發”。頓時,鑼鼓敲起來,隊歌唱起來,校長帶一個高個子學生舉着紅旗走在最前面,隨後就是抬着花圈的老師,我們在班主任的指揮下排成一列長長的隊伍跟在後面,緩緩向周家嘴楊碧環烈士墓方向行進。山村的這般大動靜,會引得沿路的人們笑語觀看。

三裏左右的路程,不知不覺就到了。低矮的山岡上挺立着幾棵松樹,地面上青草簇簇。烈士的墳墓很普通,現在頭腦裏沒有了多少印象,只有兩旁的石頭上鐫刻的對聯仍記憶猶新——“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周圍草間的映山紅在陽光的照耀下,鮮豔奪目。我們整整齊齊地分列在墳墓兩邊,中間空出一條通道,全場的人都是汗津津、紅撲撲的臉龐,彼此可以聽得見呼吸聲。

等烈士的親屬趕到墳墓前,校長宣佈掃墓儀式開始。幾個高個子少先隊員擎出隊旗,獻花圈,全體低頭肅立,默哀三分鐘;接着就是學生代表向烈士墓敬獻花束,烈士親屬代表向我們滔滔不絕地講烈士英雄事蹟;最後是輔導員老師講話,校長總結,宣佈掃墓活動順利結束,叮囑返程紀律,佈置寫好日記。

告別烈士親屬,我們的隊伍原路返回。只是保持不到幾分鐘,大家就一鬨而散。老師們步履匆匆趕回家去“種瓜點豆”,沒有工夫再管束我們了。同學們呢,成夥結隊去山丘上採各色野花,摘油茶樹上的“老虎舌頭”“白瓜”解饞,到油菜地裏捉迷藏或追逐嬉戲。直到太陽下山,暮色降臨,大家才依依不捨地分開,各抄小路,奔跑回家。

清明節掃墓,既緬懷了革命先烈,又藉機去踏青郊遊,積鬱一冬的寒氣和壞情緒因此驅散,童年的心情便更加舒暢、快樂起來。

勞頓後的那一夜,我們自然睡得又香又甜……